乡村物流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物流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物流现状

乡村物流现状范文1

关键词 乡镇物流 发展 现状

衡东县位于湖南东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阳盆地与醴攸盆地之间,东连攸县,南与安仁县、衡南县为邻,西濒湘江与衡山县隔水相望,北与湘潭、株洲接壤。全县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总人口74.7万人,辖24个乡镇。

一、衡东乡镇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物流基础好,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

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纵接南北,衡炎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岳高速直通衡阳市和南岳风景区。全境设有5个高速公路互通口。湘江由南向北流经县境西部。衡山高铁站和南岳机场离衡东县城均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二)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大

全县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有色冶金、轻工陶瓷、化工医药、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是全国重要的禽蛋加工基地、铜阳极板加工基地、钨化品加工基地,也是全国油茶生产示范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全省出口基地县、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分布在衡东及各乡镇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巨大需求,需要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支撑,并且潜藏着极大的物流市场需求。

(三)现代物流业总量稳步提升

201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7元,同比增长13.2%;而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即达到了51.72亿元,占社零总量的79%;批发业、道路运输业等增势平稳。

(四)道路运输、批发业是现代物流业的主体

2014年,全县货物周转量31.54亿吨公里,增长13.2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达25.52亿吨公里,增长10.5;水运货物周转量6.02亿吨公里,增长18.5%;客运周转量27.27亿人公里,增长10.8%。全县公路线路年末里程28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2.3公里。

二、衡东乡镇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民营快递企业的农村网点偏少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电子商务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乡镇居民开始尝试在网上购物。然而,网购过程中的收发货品却成了网购的障碍。基于成本运营的综合考虑,很多快递企业普遍不愿“下乡”。有网购的买卖市场,运送渠道却受堵。乡镇居民在网购到商品之后,想要取货,只能通过各种渠道:雇个农用小三轮进城拉回来,或是委托城里的亲戚朋友到快递公司取件。

(二)整体产业水平较低

目前,我县物流企业自身的组织化水平与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小、散、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企业自身经营观念落后,管理运作粗放,技术手段落后,加之服务行业较广,难以实现专业、优质的服务,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阻碍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衡东大规模的物流企业少,已有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人才缺乏。

(三)企业专业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

从我县现有的几家专线零担快运个体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运营不稳定,市场需求不足,即车源分散、货源分散、信息分散,物流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大量存在,运输市场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基本还处在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的低级阶段。

(四)行业竞争力较弱

乡村快递从业人员反映,目前乡镇、农村居民对于乡村快递还不够信任,一些人在选择乡村快递服务时较为谨慎;部分乡镇农村居民认为乡村快递经营尚不规范,服务质效还较差,缺乏有效监管,一旦出现快件损坏、丢失现象,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更愿意选择速度较慢、收费稍贵的邮政或县城一级快递。

(五)乡镇业务量分散,未形成规模

当前,选择乡镇快递较多的人群基本为乡镇医院、学校、单位工作人员和学生,其他人群鲜有涉及。一是受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金融服务限制,部分乡镇、农村居民还不具备网购、网上支付条件。二是由于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乡镇常住居民主要是妇女、老人、儿童,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网购意识淡薄,对快递业务需求较小。

(六)乡镇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缺失

由于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以及参与企业积极性不高、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现阶段乡镇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尚未建立具备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平台,造成物流信息不能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物流运作水平的能力较低。

三、衡东乡镇物流发展的出路

(一)完善政策,鼓励快递下乡服务三农

要进一步落实物流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把物流业当作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由于现代物流产业起步阶段具有投资大、短期回报率低,但长远经济效益可待的属性,相关部门应在资金、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政策倾斜。例如,对于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的投入可以适当考虑财政支持,加快启动“快递下乡”工程,以推进快递企业更好地服务“三农”。

(二)创新运营模式

部分快递企业可在乡镇及农村与当地的店铺合作,在店里面提供一套上网购物的设备与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店里面上网选购或者在自己家里上网选购,过两天再到店里面取货即可;还可采用连锁加盟的形式,这样可以直接地促进传统店铺的交易量,间接也帮助了农村的生活品质的提升,这样较适合农村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解决了物流与金流的问题。总之,运营模式的创新是解决乡镇物流的必由之路。

(三)打造乡镇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打造集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物流电子商务平台,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将加工、整理、仓储、运输、装卸、配送、信息处理等有机结合,实现从起点到终点整个乡镇物流领域相关信息有效联动,提供立体化、一体化、多功能的综合性乡镇物流公共服务。

(四)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

乡村物流现状范文2

随着“互联网+” 计划的提出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互联网在甘肃农村地区不断渗透,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促使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农产品、 林果产品、 民俗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依托电子商务平台、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社农资连锁店、 农村邮政局 (所) 、 乡村快递网点、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 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甘肃省作为农业省份,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创造环境。

2 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交通不发达, 物流节点少, 且互联网普及程度低, 农村物流服务信息不健全, 导致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缓慢。相关调查显示, 截至 2016 年底,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仍未能达到我国平均水平,物流节点相较其他城市少了大约20%, 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较平均水平相差40%左右 [1] 。由此可见, 甘肃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经济发展。

3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比较低

电子商务包括网络购物与网络销售两种,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搭建一个购买农资材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平台,使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越过各级经销商, 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因而, 互联网+时代,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甘肃省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机会难得。 但是, 甘肃省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不高, 对互联网的掌握程度低, 再加上对互联网推广等技术手段的不了解,导致甘肃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很低。 这不仅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而且很难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企业的对接,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3.2 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配送成本高、 速度慢

服务质量一直都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服务质量主要指卖家的服务态度、 产品的真实程度以及物流配送的速度, 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来说, 配送成本与速度将直接影响着成交量。 目前,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从订货到送货的时间比较长,且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线下送货的过程中,往往在最后一个物流节点上配送速度是最为缓慢的 [2] 。同时, 甘肃省地域广阔, 尽管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但乡镇分布分散, 道路密度低, 且尚未成立农村物流企业, 快递公司的送货系统仅在县城, 没有覆盖乡村, 使得甘肃省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客户满意度较低, 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此外, 信息技术滞后、 快递网络的不发达,冷链物流的缺失, 不利于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

3.3 农村物流节点较少

甘肃省农村面积较大, 且大多数乡镇区均位于山区, 交通不便, 增加了快递揽货与送货的成本, 致使部分快递公司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增设物流配送、 揽收网点, 对甘肃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极为不利 [3] 。 目前, 通过调查显示, 甘肃省只有邮政开设了乡镇快递网点,但自然村一般都不提供揽件与派送业务; 卖家不得不自己送件, 致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买家自行取件, 使买家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满意度下降, 影响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 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提高农村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 实现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

首先,要提高农村电商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认知程度。例如: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电商平台推广技巧培训, 介绍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电商平台的推广方法,让农村电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最佳的推广方式; 通过引导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 返乡高校毕业生等投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扩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也可以通过鼓励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使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致富, 进而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 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 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高效联动。

4.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投入, 增加道路覆盖面, 加大道路的密集程度, 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利用已建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 提升农村流通信息化和时效性。快递物流企业应尽快探寻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供应链配送体系和生鲜特点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甘肃省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通过交通运输、 供销、 邮政、 快递企业与农村物流服务资源信息共享, 完善乡村物流快递服务体系。

4.3 增加农村物流节点, 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质量

甘肃省的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道路等基础性设施较为落后, 导致物流成本比较高, 影响了各大物流公司开设农村物流节点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建立巨大的县级以下末端配送点, 进行全省的物流规划, 通过大面积大范围配送点的设立,保证省内物流快速、 便捷、 安全发展 [4] 。末端配送点的建立,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施。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挥邮政在农村快递物流中的主体作用和布点广、 覆盖率高的优势, 解决由乡镇到村 “最后一公里” 快递配送瓶颈问题。另一方面, 各乡镇、 村等可以将农村超市建设成物流节点,并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商品的揽收、包装以及信息处理等, 为网商提供优质的服务。

5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总而言之,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应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积极解决其在实际运行时遇到的问题, 进而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 刘岩.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J].现代商业, 2016, 13(11):31-32.

乡村物流现状范文3

关键词:农业物流;信息化;GIS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水平不管从规模还是从现代化程度来看,在近年的发展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因为农产品种类繁多,季节性、区域性明显,以及农产品物流的运输要求更高,导致农产品物流耗时长、损耗大,最终造成农产品物流交易成本高,流通效率低。所以,农产品物流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且其影响日益明显。目前,农业物流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打破传统模式,实现农业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是必然要求。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农产品物流在发达国家,因其国家的重视,在设施设备、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机构。比如美国的“顾客中心”农产品物流机制以及日本的由农协统一管理规划的农产品物流机制。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物流系统的逐步完善,其高效、科学的农产品物流体制已经基本建成。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农产品物流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在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信息化等方面作出了较多阐述,但相比国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国针对市场需求,也相应构建了基于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平台,但因为还处在农业物流方面的摸索阶段,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与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农业物流现状分析

1.农业物流现状。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业面积分布面广,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的程序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区域性和季节性是农产品的重要特征,农产品物流受其特征影响,就要求物流更加快速、准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新鲜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产品物流系统更加科学化、智能化,物流过程可视化程度更高。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动着物流行业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的物流服务方面,也体现在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405万千米,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分别达到99.64%和99.47%,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6.5%;农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5.22%。2019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表示,“农村的末端服务要进一步发展”。2.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物流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以及政府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一系列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农产品起步较晚,所以,相较于迅猛发展的农业而言,我国的农业物流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有了一些发展和改善。比如,我国的农村公路总里程数增长迅速。但是,农村公路却出现数量上来,质量没跟上来的情况,导致很多乡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极差;而且诸如铁路、高速公路等不会在农村地区设站,这就使得农业物流难以实现联运模式;受物流基础设施的影响,机械化作业不能实现,人工作业普遍存在,搬运装卸过程中损耗较大,且效率低下;互联网+农业的兴起,如京东商城、淘宝网等主要电商平台开发了农村市场,但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落后,信息滞后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二是冷链物流建设不健全。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大家对食物新鲜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家禽、肉类等,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在冷链物流方面,我国的冷藏保温车数量不足,所占比例仅为0.3%,且因为信息流通不畅等原因,冷藏运输的损耗极大。据数据显示,我国各类食品的年产量达到10亿吨之多,占到世界食品总量的15%。我国蔬菜水果总量为世界之首,但是损耗量却高达25%~30%,与发达国家5%的损耗率相比,相差巨大,每年我国损耗的水果蔬菜价值高达750亿元。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系统化的趋势下,已经建立起高效冷链系统,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占整个国民人口数比重约在80%以上,预冷保鲜率达到80%以上;冷链运输率,发达国家达到80%~90%。因此,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冷链物流系统有待提高。三是农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已大致建立,信息传输能力已然具备,但是相对比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物流而言,物流信息建设存在滞后现象。信息是农业物流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产品从采购到运输再到销售,都离不开信息的处理。农村居民分散居住的特性使得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能及时收集与传递,且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乡村信息网络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农业物流信息难以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农业物流信息不仅需要农产品的一系列信息,此外还需要道路交通、作业环境等信息,只有建立完善、统一的信息系统,才能实现农产品物流的高效运转。

三、GIS基本功能概述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指基于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的支撑,对地理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的综合性技术系统。为了实现现代农业物流系统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更方便、高效的管理,将GIS技术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使企业对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也能做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消耗,最终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GIS运用于农业物流中,是物流信息化与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据研究,物流管理过程中,涉及地理环境信息的物流数据占到80%以上,通过GIS技术与物流管理的深度结合,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信息、及时对物流线路进行优化,使得物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极大提升。此外,GIS技术融入到物流系统,使物流信息更具全面性,用户对货物的信息查询更加方便、快捷,不仅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货物的动态信息,更能提升用户体验。根据当前农业物流的实际情况分析,信息是物流系统的神经,现有的农业物流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平台建立的问题。GIS系统不仅具有绘图、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可视化等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地理数据库建设、网络数据分析功能。此外,在规划结果和预测战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将GIS融入农业物流中,能使农业物流信息不畅等问题极大改善,使物流分析技术更加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基于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比如运用到农业物流路径规划系统中,对收集到的地理环境信息进行整理,作出分析,可以就路径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并且做到准确、及时、可视化。

四、基于GIS优化建议

1.路径规划优化。利用GIS平台,参考车辆行驶速度、道路宽度、道路平坦度等因素根据行驶距离合理构建指标体系,运用适当分析方法结合Dijkstra算法,最终确定出最佳运输线路。与传统Dijkstra算法相比,结合GIS数据网络平台,根据道路的实时信息,可以找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路径,且能够做到随时修正最佳路径,摆脱路径选择依赖司机经验的情况,从而提高行车效率。2.实时导航。通过GPS信号接受,能够精准获取实时车辆位置,通过GIS数据信息,能够及时掌握路面通行情况等,避免因为道路交通问题而出现通行受阻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使通行安全得以保障,而且交通运输能力也能相应提高,最终实现效率提升。3.交通事故分析。通过GIS的全面信息,若出现交通事故,事故后可通过系统信息还原交通事故场景,并推算出车辆当时行进的速度、路线和方向,据此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确认责任方和确保事故公平处理。

五、海尔集团利用GIS降低物流成本实例

乡村物流现状范文4

(一)贵州农村居民收入低,购买力有限。

1、贵州农村地区山多地少,农业产值小,农村居民收入低。贵州农业总产值从2004年至2008年分别为317.7亿元、335.0亿元、354.6亿元、392.2亿元、464.8亿元。可以看出贵州农业总产值增长缓慢,而且规模小,占贵州总产值的比重不大,而贵州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收入,因此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根据中经网数据显示,贵州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东部地区,从2008年数据看出,贵州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2796.9元,只占上海的24.4%,江苏的38%,浙江的30.2%,四川的67.8%,重庆的67.8%,河南的62.8%,湖北的60.1%,占贵州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23.8%。2008年末,按照扶贫新标准统计,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585.38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7.4%,占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的14.6%,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不仅农民人均收入低,而且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2、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小,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根据中经网数据,贵州社会消费品市场小,消费总额2008年为1014.9亿元,只占广东的7.94%,占上海的22.36%,江苏的10.5%,浙江的13.6%。2004年贵州零售业总资产为126.66亿元,只相当于周边各省区的31-55%。总资产仅为广东的9%;而且资产质量相对较低,资产负债率达76.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27个百分点,比云南(72%)、湖南(71.85%)、广东(68.42%)、四川(67.75%)高5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见,贵州零售业总量规模偏小。和城市相比农村市场规模也过小,农村消费严重不足,1978年,贵州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4%,而县及县以下为1053亿元,占77.6%。1995年,贵州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超过县及县以下,城乡市场规模相差1.2倍。2005年,城乡市场规模差距扩大到2倍。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1996~2006年贵州农村居民现金支出中用于生活消费的金额由456.35元增长到1167.92元,增长额为711.57元/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92%速度上快于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5.21%)。从生活消费的现金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看,基本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说明农村居民消费中商品性消费的比重逐年提高,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但2004年自给性消费的比重仍高达36.61%,在2005、2006年,这一比重仍接近30%。

3、贵州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比高。贵州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虽然不断增加,所占纯收入的比重较高,从2005年到2008年,人均生活支出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2.7%、82%、80.6%、77.4%,虽然比重在不断降低,但是总体比重仍然非常高,农村居民能够用于其它购买的资金有限,制约了商品购买和流通。

(二)贵州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布局不合理。

1、贵州地方财政支出基本建设拨款小。目前贵州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多年来投入不足,从2000年到2008年贵州地方财政支出基本建设拨款分别为93486亿元、176234亿元、248180亿元、431347亿元、364034亿元、316396亿元、382750亿元、412285亿元、419335亿元,2008年,贵州拨款占广东的15.4%,四川的36.5%,上海的10.6%。

2、贵州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供应链网络不畅通,货物运输量偏小。贵州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地区铁路运输里程小,物流运输主要靠公路和水运,2008年贵州公路里程为123247公里,远低于周边省市和东部沿海地区,贵州农村交通运输设备落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少,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交通网络不健全,没有形成多式联运交通网络,致使农产品流通不畅。2008年贵州公路货运量为25272万吨,为上海的62.7%,浙江的27.6%,四川的24.5%,水运货运量为737万吨,为上海的1.7%,浙江的1.7%,四川的19.7%。

3、贵州农村流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比较简陋。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农业省,是全国石漠化最突出的省份,石漠化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20%以上。农村居民主要居住在石山区、深山区、偏远山区、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制约因素多。“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态势和石漠化的地理特征,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求高,商品流通难度大。由于贵州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大多数农村超市建立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在偏远乡村多采用集市集中销售采购,农村建筑简陋,大棚式市场甚至露天市场也有不少。

(三)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仍然较为落后。目前,贵州农村市场实行连销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在生活用品方面流通中的商品质量差、种类少,很多商品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设备落后,环境差。农村的超市仅仅是引进了大型超市的“名字”、“货架”等外在的东西,对于货物的摆放位置以及布局等并没有完全学到位,所以往往是杂乱无章的,也不够方便。而对于摊位式销售的,卫生状况则更差;农用产品方面,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和信息的不灵通农用产品主要是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粮仓等农用器具,这些商品的购买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农产品销售方面,对于和一些经济作物,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所谓的市场价格,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蔬菜等需要运到城里,城里的竞争和要求都比较高,卖不出去的,因没有储藏设备,只能浪费掉。

(四)贵州农村零售业市场竞争力弱小。

1、贵州零售业从业人员少。2004年我省法人单位及个体工商户仅34.43户,只相当于周边各省区的34%~72%。就业人员仅52.42万人,只相当于周边省区的30%~66%。仅相当于广东的16%。商品销售额为182.72亿元,只相当于周边省区的28%~60%,仅相当于广东的7%。

2、贵州零售企业管理绩效水平低。资产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管理绩效水平。2004年贵州总资产利润率为-0.56%,全国平均水平(1.87%)和广东(1.71%),周边省区云南(0.93%)、湖南(2.03%)、广西(1.37%)和四川(1.23%)均为正数。

3、贵州零售企业劳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劳动资源利用效率看,2004年贵州省零售业人均销售额26.11万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41%、广东的53.16%,在周边省区中低于四川(30.50万元/人)、云南(29.67万元/人)和湖南(25.5万元/人)。人均利润额为-10.14万元/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5万元、广东10.64万元,在 周边省区中低于四川(0.24万元/人)、云南(0.21万元/人)、广西(0.22万元/人)和湖南(0.34万元/人)约10.35万元左右。从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利润额分析表明,贵州零售企业劳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二、农村商品流通模式分析

(一)随着流通组织的多元化,农村各种流通形式也在迅速发展。工业品流通包括:供销社、农业系统的统一采购、分散销售;连锁企业的特许经营、统一配送;厂家委托销售;企业设点专营专卖,提供的专项配套服务;经营者自采自销等。农产品流通包括:农民通过市场的自产自销农民按订单组织的生产销售;农民通过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进行的购销;国营农场组织的销售;地方各种加工企业的收购和国家的专项收购等。

(二)连锁经营在农村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中国农村市场特许加盟连锁发展势头良好,特许加盟连锁的特点在于,不管是农村哪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只要认可特许加盟企业,能够拿出开店的资金,就可以进入特许加盟体系;不管是竞争能力强弱,只要遵守加盟契约,通过总部的企划、培训、营运等支持,企业就能正常运作;不管是经营规模大小,只要纳入总部的运行系统,通过品牌整体促销策略,企业就能降低成本,取得明显发展。连锁经营的统一配送有利于保证农村市场商品的质量。农村加盟连锁店通过总部统一配送商品,既能保证商品的品种、规模,又能享受优惠价格,保证商品质量,在购物环境上,由于装饰统一,标志醒目,灯光明亮,设施先进,使其成为农村理想的购物场所。国外的沃尔玛超市就是从农村的连锁经营中发展起来的,国内苏果超市等或通过投资、联营、合作等方式建立生产基地,形成“基地一加工一市场”产业链,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接起来,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或通过合同订单、产品开发、品牌定制等方式,与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企业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相互促进发展;或通过自身连锁网络、流通渠道,为农村各种生产者、经营者提供购销服务,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万村千乡工程的流通模式。200598月国家八部委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贵州的万村千乡工程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所建乡级点多,村级店少,交通便利的地方多,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方少。

(四)国内农村商品流通模式的经验教训。

1、成功案例的经验。浙江推广“七统一”模式,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具体措施是推行“七统一”模式,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核算和统一服务,有效监控直营连锁。安徽采取四种建店模式,推出“万村千乡”工程。具体措施是积极引导各类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乡村投资建立改造连锁“农家店”(连锁超市、便利店);鼓励各类大中型连锁企业通过吸引小企业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改造“农家店”;吸引其他类型企业和个人投资建立、由大中型连锁企业直接进行物流配送的“农家店”;支持各类中小企业以自愿连锁、自愿结合、统一采购、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方式建设“农家店”。河南建设三级网络,推进供销社改造工程。具体做法是:由省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公司牵头,打造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等骨干网络建设区域网。对原有经营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建立起商品购进、配送、运输、结算、管理的细分体系;建设终端网。实施超市进乡村、进社区工程,鼓励各地供销社发展农村小超市、农产品直销店。

2、失败案例的教训。海南“农改超”是用超市化的模式改造现有的低层次的农贸市场,给百姓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和便利的购物方式。但由于各地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出现了超市竞争不过农贸市场的现象。海南“农改超”遭遇尴尬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基础设施和摊位费等导致高成本,与传统农贸市场相比有较大的劣势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乱批滥建,重复建设,造成市场闲置和市场摊位过剩管理难以跟上。县域连锁经营应汲取山东德农超市教训。山东德农农资超市所有店铺按照统一的标准模式经营,采取“八统一”经营模式,以此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大型仓储式农资超市设在地级城市、县或县级市的城乡结合部,中型农资超市设在乡镇,小型农资连锁超市设在乡镇以下,8~10个自然村,3公里商圈半径。同时,还创新农技服务方式,把农资连锁超市搬到田间地头,设有“坐堂医生”。由于受到德隆事件的影响,资金链条的断裂坐拥500多家连锁店铺的目前已偃旗息鼓,面临清盘。问题就出在上。

三、适合贵州农村商品流通的新模式探索

由于受限于贵州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和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完全照搬大连锁企业经营模式和其它地区模式无法适应贵州农村地区现状,再加上目前的万村千乡工程无法最大程度满足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的商品流通需求,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总结其它地区经验教训,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在贵州农村重点发展农村本地物流企业,搭建大连锁企业和商品生产采购企业与农村村级店之间的商品流通桥梁,具体是建立大连锁企业和商品生产采购企业与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之间批发与回购以及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与乡村连锁店之间终端零售相结合的层级分销运营模式,建立日用生活消费品、农资产品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的双向商品流通模式,建立商品流通消费梯度模式。

(一)贵州农村商品流通的层级分销运营模式。具体讲就是由大的连锁企业或者商品生产采购企业只在农村地理区位比较中心的县市或中心城镇建立经营点进行配送,由农村本地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进行配送乡村连锁零售网店进行配送并返销乡村零售网店收购的农副-产品到县市和中心城镇经营点。在农村地理区位比较中心位置建立网点一方面可以减少大连锁企业和生产采购企业在广大贵州农村地区进行商品销售和采购的店面运营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一方面减少了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采购销售成本。而在乡村实行连锁零售店可以规范和统一商品质量和购物环境。中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参与可以极大的发挥中介企业的资金参与和运营,扩大商品流通的规模。

(二)贵州农村商品流通双向物流模式。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在将日用生活用品和农资产品运送到连锁乡村网店的同时可以采用易货或者销售方式将农村农副产品运送给大连锁企业或采购企业。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把质优价低的日用消费品送下乡,另一方面把农副产品收上来进入超市销售,搭建起农副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解决农产品卖难。还可以将农户农副产品生产、销售风险与采购企业挂钩,转嫁农户的生产销售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降低物流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空车返回率,降低运输成本,在此农村商品流通模式中,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应该特别重视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作用,使无法深入农村的连锁企业的商品能够运输到农村偏远地区,又能够使农村地区农产品有效的运出来卖出去。

(三)从贵州农村家庭消费的结构来看应该采取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就是在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利用网店销售终端贴近农村市场、贴近农民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本地农村的不同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贵州农村不同地区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同时针对农民新需求在综合服务、拓展经营领域上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原来传统日用消费品销售范围,既开展科技培训、信息咨询、文化娱乐、收费代缴等公益项目,又相继开展电话卡代卖、彩票销售、保险和医药、图书、建材、家电、种子、农机等新型经营性业务。

[参考文献]

[1]周庆举,贵州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特征分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5.

[2]王淑静,对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乡村物流现状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国;理论概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64-02

引言

20世纪中后期,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依存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龙头产业和核心产业,并且在它的周围也集聚了一大批相关产业或行业。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机构、与产业相关的公司及社会团体(大学、贸易机构等)在特定区域内,既竞争又合作所形成的地理集中。产业集群并非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对这种现象做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在美国出现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研究成果由此产生,如波特等。

2.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指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能够促进区域旅游内聚力的提升和区际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

3.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相关企业从乡村文化和乡村资源的特色出发,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性的文化、景观和乡村生活的需求而相互结网互动,创新旅游服务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最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钱津研究员在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对乡村旅游来说,主要由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充足的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市场需求、配套完善的旅游相关支撑产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需求而相互结网和互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等导致产业集群。

二、当前研究内容

1.旅游产业集群。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优势,集群中就业和劳动力分配,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和社会资本,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1)在旅游业发达,旅游发展历史较长的地区的确出现了明显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用集群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2)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间联系、社会资本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竞合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以及集群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龙勤在《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一文中,将波特的集群理论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旅游产业集群方面最早的研究;有的学者的针对“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如刘恒江在《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中,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能有效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各地实施旅游企业集群战略,以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重点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和细部架构,如尹贻梅和刘志高在2003年中国地理学会年会的发言提纲《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中提出,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发展中来,认为这是一种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并给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旅游企业的优势、讨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构成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企业集群的战略;有的学者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带动作用角度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如郭荣朝在《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中,阐述了物流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整合对策;有的学者还从创新的角度来对旅游产业集群加以了分析。如麻学锋在其题为《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旅游产业的集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时意义,并且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措施。

总的来讲,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旅游产业集群并辩证其存在性、研究其形成条件和集聚机制、阐释其形成机制和构成、分析其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研究的特点表现为着重于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的应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在研究方法上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角度。

2.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钱津认为产业集群将在服务领域遍地开花,由工业产业集群和商贸产业集群向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必然趋势,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到产业集群化的高度,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平台和更好的产业规范保障。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会获得根本出路,而走向这一条道路,必然会形成新型的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要想更好地发展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点:一是政府主导,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一个县、市内开发出十几个甚至是上百个村寨成为乡村旅游点,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应在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日后的运营当中也应该起到统领作用;二是品牌同质,产业集群不是进行差异化生产,而是追求同质产品生产的集中;三是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必须是乡村能够赚到较多的钱,即有好的收益,要达到这一点,只能是创造条件发展度假型乡村旅游;四是规模适当,太小了形不成产业的号召力和市场的吸引力,也不能超越市场需求去盲目发展。

杨伟容在《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文中,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以武汉黄山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刘冬认为随着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产业集群模型初步形成。作者顺应上海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上海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冯静在《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一文中认为,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结论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始于近几年,目前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研究上面,如旅游产业集群的界定、形成条件和聚集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仅有少量的研究涉及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模式及培育途径、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旅游产业集群的演进、集群内产业间和企业问关系、集群内部竞合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集群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而且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定量研究。再者,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较为滞后,政府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度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参考文献:

[1] Sara Nordin.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 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6-12-21.

[2] Patrice Braun.Creating Value To Tourism Products Through Tourism Network and Clusters:Uncovering Destination Value Chains [EB/OL].http:// /data o ecd /27/3/ 6886079.pdf,2007-12-21.

[3] 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4] 杨竹青.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5):79-81.

[5] 杨伟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 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5):16-21.

[7] 龙勘.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4):43-46.

[8] 刘恒江.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J].上海经济,2003,(5):25-26.

[9]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Z].2003年中国地理年会发言提纲.

[10] 郭荣朝.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37-38.

[11] 麻学锋.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04,(8):62-63.

[12] 钱津.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纵横,2005,(12).

[13] 钱津.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及其反贫困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14] 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2007,(4).

[15] 里白.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化走势探索[J].经济师,2007,(8):6-7.

[16]] 冯静,邹显强.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5):153-156.

[17] 蒲姝.以乡村旅游价值要素为基础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探索[J].商业时代,2010,(22):129-130.

乡村物流现状范文6

内容摘要:充分提升产品附加值已成为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实要求,其中合理的物流模式是促进生鲜农产品增值,减少价值损耗的基础。本文以张夏玉杏作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张夏镇万亩杏园的实地调查,研究了当地现有的物流运作模式。文章利用AHP方法建立了张夏玉杏增值因素的评价体系,进而辨识了包括提高消费者体验、深加工、稳定流通渠道等关键因素,之后结合当地实际,针对性地提出张夏玉杏物流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模式价值增值 AHP 生鲜农产品 张夏玉杏

农产品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而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李兴光,周海娟,2009)。我国生鲜农产品多为以家庭组织为主体的自主生产。首先由分散生产的农户汇聚到产地市场,产地市场经过主要渠道流通到销地市场,再由销地市场分销到消费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批发市场模式。这种以“农户+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为主的物流模式,环节复杂、流通损失率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损耗严重、产品增值度较低。因此,优化果蔬供应链、提高果蔬附加价值、降低价值损耗是促进地方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张夏玉杏物流发展现状

(一)张夏玉杏简介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果园面积近70万公顷,水果总产量1300多万吨。占东部地区的16.8%,全国的近7%。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已有二千多年的玉杏种植历史,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玉杏生产基地。张夏玉杏种植面积已达到12000余亩,有“万亩杏园”之称。2004年6月,张夏万亩杏园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9年,张夏玉杏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万亩杏园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张夏已成功举办8届“杏花节”和“采摘节”,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使张夏玉杏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张夏玉杏物流模式及问题

农户+运销批发商。在常年经营过程中,张夏玉杏拥有较稳固的销售物流渠道,目前,主要通过外地批发商的直接收购,经过销地零售商的分销到达最终消费者。批发商主要来自东北和天津地区,深入村庄直接收购,其中,部分批发商也在当地农户中选取几家作为临时收购的点。张夏玉杏的物流过程大部分是起始于分散的农户,经过外地批发商,最终到达东北与天津等地区的果品市场和超市。

农户+游客。近年来城郊体验式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张夏镇也积极探索,依托万亩杏园的优势旅游资源,举办了多届“杏花节”和“采摘节”,在“采摘节”中,游客亲自进入杏园观光品尝,并依据个人需要直接购买玉杏。乡村旅游在玉杏销售渠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张夏镇2005-2010年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的“五大支柱”就包括“旅游旺镇”,万亩杏园的旅游成为当地政府大力扶持项目,这使得玉杏分散的生产物流与分散的销售物流直接对接的物流模式不断发展。

农户自组织+周边城市批发市场。由于农民期望价格与外地批发商要价的不一致或自家玉杏成熟期的偏差,使得小部分农户自己组织起来,租赁车辆,直接将玉杏送往周边城市的批发市场或果品超市,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户自主性增强,收入提高,但也由于资源整合能力的限制,这样的自组织物流模式在当地还不普遍。

三种物流模式有相同的特点:运销批发商常年的直接收购,使得农户到运销批发商的中间环节得以压缩;当地的乡村旅游使得供应与消费的两个过程直接对接,大大缩减了玉杏物流环节;农户自组织的物流模式使玉杏直接流通到附近城市消费区,同样缩短了整个供应链。因此,张夏玉杏的物流比普通生鲜农产品“农户+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的模式更精简。

然而,在较短的供应链下,张夏玉杏每年仍面临产品附加值不高,损耗与浪费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玉杏充分增值与降低价值损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夏玉杏物流模式评估与分析

(一)张夏玉杏的增值分析

笔者认为,生鲜农产品所处的供应链也是一条具有部分价值活动的价值链。生鲜农产品的价值主要由正向的价值增值与负向的价值损耗两部分决定,只有经过物流的各个环节,使其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节是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各结点是价值改变的作用点。衡量一种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优劣,可以通过研究该模式的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情况,评估其在各环节的价值贡献率。对生鲜农产品总价值贡献率较低的模式是应改进的物流模式,贡献率较低的环节是该模式中需要重点改进的环节。

(二)建立增值因素评估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利用对价值链各环节进行拆分、评估,能够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张夏玉杏的现有物流模式,进而找出影响玉杏增值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AHP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对张夏玉杏增值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确定,最终得到了四个方面的10个重要指标(见表1)。

该体系在农产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三方面入手;结合当地普遍存在的浪费现象,引入废弃物流作为指标;最后分解张夏玉杏四个价值可增值环节,建立了衡量玉杏价值增值效用的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建立之后,根据专家意见和实地调查结果打分,计算各层次指标的相应权重,作为其对张夏玉杏价值增值的贡献率。找出贡献率最高的指标,辨识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改善现有的模式。

(三) 构造张夏玉杏增值因素判断矩阵

根据专家的意见和笔者的实地考察,就不同层次之间对于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性的判断给予不同的值,由此得到张夏玉杏增值因素的一系列判断矩阵。张夏玉杏增值因素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分别对第三层次各个指标打分,从而得其权重。张夏玉杏增值二级因素评价矩阵如表3、表4、表5、表6所示。通过各个矩阵中的一致性检验结果,CR≤0.1,满足一致性要求,可以认定模型体系的正确性。

(四)关键因素辨识

通过以上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张夏玉杏价值增值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排序,其中,很容易辨识现阶段对张夏玉杏价值增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示见表7。

通过表7显示的各个C层指标权重,重要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指标依次为:C8增加消费者体验、C5深加工和C6稳定的玉杏销售渠道,对张夏玉杏的价值增值贡献率分别为:39.66%、22.47%、10.59%。

综上指标排序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张夏玉杏的价值实现与增值过程中,销售物流、生产物流与供应物流环节的价值贡献占绝大部分。在销售物流中,增加消费者体验和拥有稳定销售渠道成为对玉杏价值增值过程的贡献较高;生产物流中的深加工也是影响玉杏总价值提升的重要因素。

对张夏玉杏物流模式的建议

(一)整合资源,实现旅游与物流的互动

从评价结果来看,提高消费者体验是现阶段使当地玉杏价值增值最高的环节。由于 “农户+游客”的物流模式中当地农户可以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游客,整个物流过程是最简短的,也是玉杏增值最快的模式。因此,通过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在玉杏“采摘节”期间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玉杏的直接增值,主要包括销售价格的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对当地果农进行旅游服务方面的培训,提高果农对游客的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消费者体验,实现体验式旅游与玉杏销售物流的互动。

(二)建立完善中介组织,巩固流通渠道

现有主要的“农户+运销批发商”物流模式中,流通渠道的稳定相对薄弱。一方面,由于物流主体――农户比较分散,运销批发商的在议价能力和组织收购方面的灵活度较强,提高了物流过程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流通渠道的不稳定也会导致时间延迟,玉杏的价值受到一定损耗。因此,在“农户+运销批发商”的物流模式下,当地应该大力扶持农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提高物流主体的组织程度,建立稳定的流通渠道,从而促进玉杏附加值的提高。

(三)开展深加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价值

深加工不仅能大大提高张夏玉杏的附加值,而且减少了以前由于玉杏标准不统一和储运不当而产生的浪费现象,使玉杏从原来成本较高的冷链向普通供应链转化。现阶段政府可以拓展农村合作社的职能,开展玉杏的深加工,降低玉杏的储运要求。随着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参与,发展“农户+企业”的模式,最终通过增加该流通加工环节,从而降低玉杏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价值损耗,使供应链达到总体价值最大化。

(四)加强物流组织融合,积极推进农超对接

张夏万亩杏园地处城郊,接近城市终端,具有开展农超对接模式的有利条件。因此,当地可以在 “农户自组织+周边城市批发市场”的物流模式基础上,利用农户自组织已有的渠道,融合农村合作组织的职能,搭建与超市沟通的平台,再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介入,实现农超对接。当地不仅对超市进行玉杏的直接输送,还可以输送玉杏深加工后的产品。农超对接的物流模式缩减了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能够较好地实现玉杏的价值增值。当然,由于现有物流模式的完善是基础,因此,实现张夏玉杏的农超对接仍需时日。

参考文献:

1.李兴光,周海娟.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2.孙莹,何维达.我国农产品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