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结题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结题报告范文1
自主学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兴起于西德,后风靡于欧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我国虽自古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远远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国家提出新课标新课改以后,才在国家课改实验区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实践,我们作为国家第二批课改实验区的学校,在积极推进课改工作中就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农村中学生学习资源匮乏,无法上网查资料,如何实施自主学习,如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农村中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于是自20xx年6月以来,我们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在吴惠平同志的带领下进行了《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安庆市级语文课题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总复习教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我本人所做的是总复习和文言文阅读两方面自主学习的课堂实践工作。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我寻找学习内容,自我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是素质教育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的目标。
2、儿童心理学理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精神被放在了首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地把学生从过去单一接受型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推上多元化轨道。
3、体验成功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有成功愿望,而且都希望得到他人认可。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多次成功体验可以促进儿童学习兴趣养成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这里所指“成功”是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积极尝试的结果,是生生合作互动,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提高的结果,体验成功是学生进行学习内驱力,是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产生的根本动力。
三、预期目标和效益
1、通过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思维,个性思维,求异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钻研,使语文课堂教师的一言谈为学生的众言谈,激活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锻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变知识为技能,变能力为素质,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宗旨、撰写有关论文。
2、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模式。
3、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形式转变的衔接。
4、研究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关系。
5、研究自主学习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五、主要实验活动
20xx年5月——20xx年9月
阅读教学:整体阅读、强化预习
讲读教学:注重整体,以问题强化理解
20xx年9月——20xx年4月
阅读教学:整体阅读、重点感知
讲读教学:重点部分以问题促学(上示范课)
写作教学:增强课外阅读、记笔记
20xx年4日——20xx年9月
语文复习中的教师引导、自主整理
话题作文的写作(上课、交流)
20xx年9月——20xx年2月
归纳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方法
读、写、练结合的习惯养成(问卷调查)
20xx年2月——20xx年10月
进一步培养读、写、练习惯的养成
20xx年10月——20xx年4月
归纳整理研究成果
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座、经验交流)
20xx年4月——20xx年9月
归纳整理相关研究成果
相互交流经验、校内推广
六、实验结果,教改之花盛开,课题研究结硕果
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承接课题研究任务后的两学年里,语文学科无论是在中考中还是桐城组织的学年调研考试中,成绩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安徽省组织的初中作文竞赛中连续两年获安庆市级奖励各四人。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高中结题报告范文2
随着大连市EPU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结合《英语课程标准》的推广和普及,初中英语听说课的课堂千姿百态,同校老师间差异较大,课堂效率低等问题相应出现,对于高质量课堂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了。
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开展了“百师百课”教学课题研究活动。我受到启发,想趁此机会研究适合我校发展、适应我校学生学习的听说课模。三月初开始,我自己开始收集资料,确立了以力求创新,在高品质课堂的大前提下尽力开发亮点课堂。以听说课Module6 Unit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为研究课例,展开了教学研究,先后通过个人备课、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课前修改整合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反思修改、再次教学实践、再次反思修改等若干步骤完成了听说课模的建立。从教学效果来看,研究成果是喜人的。
二、具体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初中英语听说课模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是这样的:
Module6 Around town
Unit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he National Stadium?
学生年级:初中一年级下
教学内容:外研版《英语》(新标准)Module6 Unit1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指路与问路”的各种表达方式,并能通过阅读地图标出路线及具置。“问路与指路”是贴近生活的话题,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使用语言表达的意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话题展开教学活动。
本模块中的听、说、读、写等活动都围绕指路、问路、地点和方位等展开,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体验(Experience)和运用(Use)语言的机会。
第一单元的课文修订后变动较大,虽然还是围绕在天安门广场进行问路与指路的话题,但是弱化了使学生产生为难情绪的专有名词,将它们改成了一些普通名词,突出了“问路与指路”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教学中的“教新句型用简单词汇”这一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则。我将围绕这一话题积极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发挥主体作用,以便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重点内容是学习“问路与指路”的各种表达方式;本单元难点在于“问路与指路”的各种表达方式易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turn,take,excuse me等动词和动词短语;street, bank, museum等名词;方位介词along, across, opposite等词汇。
2.语法目标
能够掌握指路和问路的功能句,并对一区域进行描述;注意地点和方位介词的准确使用。
3.技能目标
听力目标:能够听懂有关问路和指路的简短对话,并能用英语问路和指路。
说的目标:能够使用问路和指路的功能句描述路线和位置关系。
4.情感目标
乐于参与运用英语的实践活动,乐于了解著名景点及其文化,对家乡充满热爱。
(三)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师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教材提供的资源,外研通点读笔,OHP和PPT教学课件。
2.学生学习资源和工具
多媒体教室、教材、PPT教学课件。
*注:PPT教学课件中的听力录音材料及图片等内容均取自教师用书配套光盘。
(四)教学过程
略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 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且师生关系十分和谐。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实际生活,使得学习气氛较为宽松,学生心理上不压抑。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自尊心得到了维护。听说训练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渐渐形成良性循环。
2.先后在本校和周边兄弟学校――滨海学校的不同班级讲授同一节听说课,在学情基本一致的两所学校中,课上学生都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在调动学生方面,这一听说课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应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意愿,感知先行,应用在后,这中间充实的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过程,技能和方法的训练把关。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凸显出来,这些喜人的变化都是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理念的。
(二)教师方面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达到运用得心应手的境界。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也更加切合实际,真正做到发现学生的问题,找到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听说课上大胆发言,上台展示语言学习成果,同伴之间合作互助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可实现在教师指导下,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实现学生听说课主动发展的主观意愿提供了方法。
第二,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起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参与度与构建语言知识学习新模式。
第三,可以在重新整合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最大化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创新课模的过程中拓展高品质课堂的内涵。
四、存在的问题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存在教师间差异,难以做到人人运用自如。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上还需探索。
3.如何更加合理、整合更多的课程资源,需要更多的同伴加入到这个听说课模的建设中来。一己之力始终不足以成就非凡的效果。
五、结语
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说教学中,应着力探究听说课模建设,准确把握听说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探索和研究听说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中结题报告范文3
初中历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一年来我校成立新的留守儿童关爱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现将一年来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1.根据校情,确立目标
我校目前“留守儿童”就有两百多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中学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2.关爱措施
2.1制度健全、领导重视。
学校成立了关爱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2专人负责,结对帮扶。
每班推荐4-10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5-10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2.3学校与社会社会相结合。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村委会成员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2.4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完善。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5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由结对老师在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2.6定期考核、定期检查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2.7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3.总结
高中结题报告范文4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块化
一、综述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在新形式下要有超前的意识预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人才需求,从“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战略眼光步属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具有国际经验人才培养计划,满足中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对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秀产业工人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匹配,我们应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中改革,强调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再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的关键因素,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它将对高本、本硕课程衔接提供借鉴。它的顺利实施,将影响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
二、问卷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一)调查的目的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解是中职毕业生可以直接上高职(或高职学校直接招收中职毕业生)。课程衔接是西部地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课程衔接应与人才素质对应,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只有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体制等方面相互承接和渗透,才能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调查的内容与问卷的设计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雷同等突出问题,同时,也为了今后我院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优化,特此作了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问卷: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均为两年制的学生。
2、结合现在所学的内容,高职所学的课程与中职所学的课程重合率(重复率)。
3、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在课程上是否有已在中职学过的课程?
(有,请列举课程名称说明) (没有,跳过这题)
4、您认为现在所学的哪些课程应该在中职学?
5、您认为在中职的学习主要培养了您在什么方面的技能?学到些什么?
6、您认为中职、高职的不同点在哪里?需要高职加强什么?
7、您觉得高职的学习应该增加哪些课程?
8、您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要求?
9、您希望通过高职的学习达到什么目标?
10、您对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或设想?
11、请问您对我院的中高职衔接有何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的汇总
1、通过对我院两年制的10个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42份,回收463份,回收率85.4%。具体调查的专业、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及回收率情况见表1:
2、结合现在所学的内容,高职所学的课程与中职所学的课程重合率(重复率),见表2:
3、其中60%的学生表示一些基础课程应在中职阶段学习,如: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4、对于中职与高职的区别: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认为中职阶段的学习课程安排比较多,高职阶段课程较少,而且高职阶段的课程安排不够灵活,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在中职学校学习的时候多。
5、对我院的中高职衔接有何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加强专业性的实操训练和提高教学教具的配备数量和质量。
四、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一)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分析
如今中职与高职比例失调,“对口招生”方式的不适应,“普高热”的冲击,人才市场的高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职教事业健康发展。
1、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雷同等问题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问题。
2、课程设置大多以学科为中心,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培养目标不清晰,文化基础课脱节,理论和实践培养不匹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建议
1、中高职合作院校应加强沟通,在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探讨,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径,既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2、通过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统一的标准,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专项的职业技能训练,夯实操作性的能力基础,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3、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解决经费不足与职业教育高成本的矛盾;解决普通高中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矛盾,职业学校的规模普遍不大与职业教育资源提高效益的矛盾。
五、结语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以模块化课程入手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体系培养,为学生提升提供空间,能使中职毕业生拥有接受高一层教育的机遇,为高职教育提供理想生源,从而不断健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2]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高中结题报告范文5
1 “债务重组” 准则规定
1.1 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例如,应付债务金额为100万元,豁免20万元,用现金归还80万元, 则债务人将取得债务重组利得20万元,增加当期利润20万元。
1.2 与此规定相类似,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 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当债务转为资本时,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可见,执行新债务重组准则后,基本回到了我国1998年时的情形,即不再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资本公积,而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将使企业利润增加。
2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在原制度下,房地产应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并计提折旧或摊销;执行新准则后,满足一定条件按公允价值计价时,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将使费用减少,利润增加;此外,将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房地产升值的情况下,也将使利润增加;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房地产升值的情况下,也将使利润增加。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原为“非货币易”)准则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在新准则中是采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价,关键是判断该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个规定改变了以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价值的做法,一般情况下,将使利润增加。例如,用自用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的房产换入一块土地,如果房产的公允价值为70万元,则将公允价值70万元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50万元的差额2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使利润增加。
4 “所得税” 准则规定
4.1 企业在取得资产或发生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所得税的核算,在执行老制度时,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新准则规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由于实际工作中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产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这将使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本期所得税费用减少,从而使本期利润增加。例如,本期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发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假设所得税率为33%,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将使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66万元、本期所得税费用减少66万元,从而使本期利润增加66万元。
4.2 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 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照原制度,对于由于亏损产生的所得税利益,不得确认为资产;新准则规定,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这将使本期资产增加,利润增加。
综上所分析,都是会使企业利润增加的项目,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项目,可能会使企业利润增加也可能会使企业利润减少,如:存货新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套期保值新规定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新规定等项目。所以股民在解读上市公司中期报告以及到明年年初解读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时都应重点关注这几个问题,为自己的投资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钟骏华. 论新会计准则的变革及其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35
高中结题报告范文6
一、《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内容
《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套单独的准则,该准则由第1章至35章的正文和术语汇编组成,其与前言、资料来源表、结论基础、解释性财务报表和列报与披露一览表一并,具体内容如下:
(一)前言在前言中,该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解释了通用财务报表旨在充分满足广大使用者(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和公共部门)的一般信息需求和满足那些无权要求主体按其特定信息需求编报报告的广大使用者的一般信息需求,包括单独列报的报表或在其他公开文件(例如年报或招股说明书)中列报的报表,还解释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权威性、结构及维护问题。
(二)正文正文的内容主要源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共35章。第1章明确了中小主体的范围。规定中小主体是这样的主体:一是不负有公共受托责任;二是向外部使用者公布通用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包括诸如不参与管理业务的所有者、现有和潜在的债权人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等。同时规定,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主体负有公共受托责任:一是其债务或权益工具已在公开市场(国内或国外的证券交易所或场外市场,包括当地的和地区性的市场)交易或者正发行这样的工具以备在公开市场交易;二是作为其主要业务之一,以信托方式持有广大外部人士的资产,如银行、信用合作社、保险合作社、保险公司、证券经纪人和经销商、共同基金和投资银行。第2章确立了相关概念和一般原则,指出中小主体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有关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帮助那些无权要求主体按特定的信息需求编制报告的广大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表也呈现了管理层受托责任的结果。确立了编制中小主体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概念和一般原则,指出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的要求,是基于来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完整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般原则。第3章至第10章确定了财务报表编制的标准。该部分解释了财务报表的公允列报,确定了财务报告(财务状况表、综合收益表和收益表、权益变动表和收益与留存收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中列报的信息以及如何列报,界定了主体应列报合并财务报表、单独财务报表和联合财务报表的相关情形及编制这些报表的程序,还提供了对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所使用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财务报表中差错的更正的相关指南。第11章至第31章规定了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了金融工具(包括基本金融工具和其他金融工具)的确认、终止确认、计量和披露,还规定了存货、联营中的投资和合营中的投资、投资性房地产、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商誉以外的无形资产、企业合并和商誉、租赁、准备和或有事项、负债和权益、收入、政府补助、借款费用、以股利为基础的支付、资产减值、雇员福利、所得税、外币交易、恶性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第32章至第35章定义了报告期后事项,并规定了确认、计量和披露这些事项的原则,规定了关联方披露的范围和内容,提供了关于中小主体涉及农业、采掘活动及服务特许权这三种特殊活动时的财务报告指南,还规定了首次使用《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应如何过渡。
(三)其他术语汇编对准则中涉及的术语进行了归纳,资料来源表对准则中涉及内容的资料来源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对照分析,结论基础对该准则的立项、讨论过程、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解释性财务报表和列报与披露一览表对财务报表的列报与披露给出了详细说明。另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规定,为了更好的减轻中小主体的负担,初步定于每隔三年对《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做一次有限的调整,修改的生效日期与其日至少间隔一年的时间。
二、《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特点
《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特点包括:在制定模式上采用了分立法;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逻辑起点;内容源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体如下:
(一)在制定模式上采用了分立法从实质上来看,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实施差别报告制度的一种措施,而实施差别报告制度的方法主要有一体法和分立法。一体法是指在一个会计准则框架下考虑和处理中小企业问题并且在准则中提供报告豁免条款的办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则制定者必须关注中小企业的报表使用者对每一个特殊问题的特殊需求,也迫使准则制定者考虑让中小企业参与准则制定过程,缺点在于中小企业在应用自己的准则时,迫使到主导会计准则体系中寻找,增加了执行成本。分立法是指单独制定一个准则,将其他准则中阐述的所有与中小企业有关的问题都集中在该会计准则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可以直接按照相关的准则执行,降低了企业的执行成本,但其缺点在于准则制定者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观随意性较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基于使用者需求,选择使用分立法制定《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二)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逻辑起点《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念框架、原则以及解释公告中摘录基本概念,并且考虑使用者需求和基于成本效益的原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适当修改,其对资产、负债、权益、业绩、收益、费用等的基本界定都源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逻辑起点。
(三)内容源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内容是源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体系制定的,但又存在着一些变化。一是与中小主体无关的准则都删除了。如删除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因为保险公司以信托方式持有广泛外部主体的资产,负有公共受托责任,还删除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因为这两部分的内容往往针对的是有债务或权益工具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主体,属于赋有公共受托责任的范畴。二是该准则只保留了简单的会计政策选项。如不允许不动产、厂场和设备、无形资产的重新估价选择,投资性房地产只能选用成本模型不能选
择使用公允价值,除非主体无需付出过度的成本或努力就能可靠计量其公允价值等。三是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的原则都简单化了。比如借款费用和开发成本全部费用化,不允许资本化,取消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的分类,中小主体应用于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的计量基础主要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等。四是对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大幅度减少。该准则简化了业务的具体确认与计量原则,与这些具体原则相关的披露也随之简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于使用者需求和成本效益的考虑做出了适当简化,即满足了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比较中小主体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现金流动情况的需求,也减轻了中小主体编制财务报表的负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决定,最后是否采纳《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由各个国家自行决定。
三、启示与建议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实施。刘玉廷(2009)指出力争2010年除小企业外,所有大中型企业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届时,将全面废止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等原有规定,从而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统一会计标准和指标口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完善资本市场。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我国当前唯一的中小企业会计标准,自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从其设计的合理性还有执行效果来看,都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标准的改进势在必行。处于保持一致并便于衔接的目的,可考虑将我国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命名为“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建立小企业会计准则启示如下:
(一)引入“公共受托责任”界定其适用范围按照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应先明确什么样的企业属于小企业,然后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界定什么样的企业属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使用范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建议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践经验,引入“公共受托责任”的定性概念,再结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小企业的定量概念。时发奇(2009)将公共受托责任的本质内涵定义为:存在众多外部利益相关者,并且该利益对于这些外部主体是切身而直接的,并且这些外部主体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他们所需的企业财务信息,因而只能依赖企业提供的通用财务报表。刘永泽(2007)认为,我国具有公共责任的企业包括:一是上市公司;二是其他具有公共责任的企业,主要是指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机构,其活动涉及到大众的利益,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投资公司等。基于以上论述,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应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一是没有“公共受托责任”;二是规模符合国家规定的小企业的标准。这样的话,无论什么行业、什么组织形式的小企业,只要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小企业范畴的,就应当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