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教育体系建设

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 和谐校园;高校;安全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6-0042-03

近年来,高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马加爵事件、北大学生食堂爆炸事件、复旦投毒事件及高校凶杀与自杀事件等等引起社会极大的震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已是摆在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面前的迫切问题。

所谓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程教育等多种途径,在校大学生能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1]82-84

高校安全教育本身颇具矛盾性,被多数人不同程度地忽视,但又没有人否认其重要意义。从校园层面,校园安全事件频发,一方面使得大学校园变得危机四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2]35-37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求得生存能力的薄弱。从社会层面看,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建立科学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促进校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以三个课堂为切入点的安全教育组织实施体系

将安全教育与第一课堂安全理论课、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相对接,拓展第三课堂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平台,可以促成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三个课堂深度融合、协作互动、资源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1.结合安全教育课理论教学,衔接第一课堂

北京林业大学于2004年把安全逃生课列为必修课并纳入学分,首开国内高校先河。随后,部分高校认真研究新时期安全教育的规律,陆续将安全教育课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制定教学计划,选取科学教材,适当安排课时,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考核。与纯理论知识授课不同,安全教育的课堂应以理论知识为主线,辅以案例分析、模拟应急训练、模拟自救演练、防身技能训练、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安全教育课,大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防火、防盗、防骗、防止人身侵害以及交通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培养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自护的能力,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结合校园文化安全实践,渗透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处于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之间,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内容丰富、主题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自主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在高校安全教育中,要把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能力。如新生入学教育时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宿舍安防小贴士、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在高年级学生中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和安全学习交流协会,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举办安全运动会,组织安全图片展览和模拟消防演习等,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3.结合网络新媒体新平台,拓展第三课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深入大学生生活。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容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尝试通过网络安全主页、论坛、微博、微信、QQ、飞信、邮件、人人网等方式,主动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及时安全信息,适时进行安全管理干预,增强分类教育引导的实效性,提高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以三个转变为突破口的安全教育质量提升体系

无论在实践操作层面,还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当前的高校安全教育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学校应积极完成三个转变,提高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质量。

1.由表及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目前高校的落实情况远滞后于实际形势的发展,或是出现重大案件后才会加以重视,或是重安全管理轻安全教育。前者问题在于预防意识淡漠,后者治标不治本,有形的安全问题可察觉,而学生安全素质不高的隐形隐患危害更大。

在高校安全问题中,教育与管理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二者的目标都指向于高校安全的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学生重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校内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及时查处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等。

总之,高校安全教育应健全体系,将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参与实践相结合,促使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深入。

2.以点带面,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多是零散和随意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深入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原因之一是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不完善。一般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而安全保卫部门认为其职责主要是学校的安全管理,且无力承担安全教育工作,等等。原因之二是安全教育力量单薄,缺乏专业师资和专业管理人员。目前的安全教育尚停留在辅导员层面,只是组织安全教育主题会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教育例会等。

高校安全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齐抓共管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学校保卫处、学生处、思想政治教研室、宣传中心、后勤管理部等都责无旁贷。应当实行岗位责任制,主管领导指导监督,安全教育中心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贯彻落实到学生个人,使高校安全教育制度化和系统化。

3.由此及彼,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前瞻性

高校的安定和谐是育人的基本前提,意义重大。对于如何保证高校的安定和谐,存在着一种颇为普遍的错误观念:即单纯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此观念指导下,高校会更多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处罚办法,防止各类事件事故的发生。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做法,缺乏前瞻性,看似解决眼下问题,但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只有真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事故,这才是校园安全的根本,才是教育的根本。

三、以三个难点为着重点的安全教育管理保障体系

安全教育的高度、宽度和长度是取得实效的难点。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力促三个结合,才能推动实践教育向立体纵深发展。

1.安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认为这些基本需要对人的生存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一旦缺失或未满足将会带来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隐患,若得到满足就演变成追求高一级需要的动力。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作为保障大学生生存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且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保障。将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

2.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近些年,大学生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和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逐年增加,分析事件的原因,发现多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恶果。[3]125-128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理状态波动起伏明显、稳定性不强,且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易诱发校园安全事件。将高校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预测、排查、干预、跟踪”的危机积极应对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

3.宏观安全教育与微观安全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集中于法律法规、人身财产安全等领域,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宏观层面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转型期矛盾凸显,由此产生诸如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等问题;[4]49-52从微观层面看,随着学校管理社会化和学生结构复杂化,大学生在心理、社交、就业、网络和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学校应将宏观安全教育与微观安全教育相结合,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和能力。

总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只有正确把握方向,加强队伍建设,丰富教育模式和内容,切实有效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推进高校安全教育的体系化、常态化,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2)

[2]梁姗姗.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失及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文2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学实验室、科学研究实验室和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3大类,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和窗口[1],更是开展“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是高校保持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维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影响到高校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国外高校也很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英国牛津大学[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及日本高校[5]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全面了解现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一套适合本校校情、运行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调查的总体情况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省15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1),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1所,军队院校1所,部属院校2所,省属院校12所,省会高校7所,其他城市高校8所.问卷全部收回有效,基本能够反映湖南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水平.

1.1管理体系系统化

15所高校都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相关制度配套,专项经费保障,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安全课程教育与专项培训互补的管理系统,为学校的实验室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湖南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

1.2管理机构多元化

高校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部门比较多,如保卫处、安验室管理处、后勤基建处、资产处、教务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及学院、实验中心、系、实验室等都参与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的高校还成立了实验室技术安全科.

1.3管理制度齐备化

具有“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大学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大学实验废弃物处理管理规定”等涉及实验室安全主要制度的高校达11所,占73.3%,有的高校还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及“放射性安全管理规定”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最为全面的是中南大学,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制度共13项.制订了校、院两级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14所,占93.3%.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制度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呈现系统化、齐备化的特点.

1.4管理体系多样化

15所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以构建较为简单的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和较为复杂的校、院、实验中心、实验室四级管理体系的较多,分别为5所和4所,占33.3%和26􀆰7%;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最少,仅一所高校,占6􀆰7%;校、院、系、实验室四级管理和校、院、实验中心三级管理的分别为2所和3所,占13.3%和20%.

2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本次调查的湖南高校办学层次、学校类型和学科门类较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各具特色,但总体看来还存在以下不足.

2.1顶层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管理责任不明晰

在体系结构的顶层,参与管理的部门较多,但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不明确,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级部门是保卫处的有5所,是实验室管理处的有6所,是教务处的有2所,有2个部门及以上的有2所.这些部门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责任不明晰,如与资产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如何分清管控药品的供应与管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等工作职责.

2.2基层管理者和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

在体系结构的基层,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实验室的是基层教师,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一般体现在教学科研上,教师对实验室的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应该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从事实验的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实验者较多,而实验室管理者有时意识不到安全的隐患,不能严格督促学生按章操作.制订了具体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学校仅2所,只占13.3%.

2.3中层管理职能弱化

学院是实验室安全的中层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学院的教学科研方面,对实验室安全的管理主动性不够,对实验室基层的监督力不强.制定院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仅有3所高校,占20%,主动开展学院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仅1所高校,仅占6.7%.

2.4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的具体体现[3].涵盖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开设安全教育综合课程、开设专门的实验室安全课程、进入具体实验室前的安全培训全系统安全教育的只有1所高校,建立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也只有1所高校.

2.5基层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以法治校已深入人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在调查中发现,在学校层面上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比较齐备,但在学院,尤其是在具体的实验室(实验中心)层面上的制度不齐,而校级制度覆盖面广,比较笼统,对具体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指导性不强.

3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建设.多数学者认为应从加强硬件和软件设施管理开展建设,尤其是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6G8].笔者认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3.1顶层设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实验室安全的因素也多种多样[9],因此,应从校园安全的角度顶层设计实验室安全工作,成立校级安全管理委员会,其组成包括学校高层领导、技术专家、财务主管人员、工程师、医师等,领导和协调机构实验室安全工作,处理重大实验室安全危机和事故.保卫部门是学校实验室安全的一级管理部门.二级管理应分类设计,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可成立实验室管理机构,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教学型大学可由教务管理部门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三级管理应落实在学院,学院是办学和管理的中层组织,对学院人财物具有全面的支配权,只有学院重视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者是实验室(中心)和具体教师。

3.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国家在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新要求,在进一步完善校、院级层面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外,特别要根据具体实验室的情况,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开展对制度的宣传学习.

3.3完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要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展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综合课程,到进入实验室前的安全准入制度学习,构建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实验教学、实验研究紧密联系的长效机制.

3.4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建立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学校要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同时每年预算安排一定经费,对相关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培训学习相关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体系[10],购置相关安全管理设备,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人财物保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吕长平,周凤莺,何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6,38(14):150G153.

[2]陈家胜,贾丽霞,解成喜.借鉴他山之石,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8G10.

[3]刘浴辉,向东,陈少才.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68G171.

[4]戴芳,何江,赵治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199G202.

[5]龚守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途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0G91.

[6]李颖.改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适应创新型实验教学需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280G283.

[7]刘春元,邢小萍,程月琴.浅谈农业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188G190.

[8]潘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88G190.

[9]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G195.

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文3

1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由于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效果是隐性的,一般不会引起高度关注.重视实验室建设忽视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投入,造成安全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难以落实,进而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4].加之师生对安全的认识不足,缺乏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当学校或社会发生安全事件,安全教育才能得到关注,才去抓一抓,管一管,缺乏长效机制[5].

1.2内容不系统,方法单一

目前,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多数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消防安全知识讲授,缺少系统的安全教育观,缺乏结合本实验室情况的系统安全教育体系[6].而且安全教育的方法单一、形式简单、设施陈旧,容易使师生产生排斥和麻痹心理,教育效果不好[7].

1.3队伍不专业,梯队不健全

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没有像其他课程一样建立起教育团队,缺乏既懂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经验专业化队伍,缺少有效的安全教育人才引进、培养机制[8].由于自身对安全的认识不足、安全专业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面对复杂的实验室安全环境,开展安全教育就显得束手无策[9].1.4缺乏评价机制,效果不显著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不系统、不普及,对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没有完善的考核方法和安全教育的效果评价体系,缺乏责任落实监督和有效评价的机制,势必导致纸上谈兵,影响安全教育的效果[10G11]

2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2.1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设计

科学的安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应既有利于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应急方法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和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由于各实验室学科、功能、环境及人员的差别,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建设中,既要突出安全教育的普遍性,又要突出每个实验室的特殊性,使安全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我们构建了“6个模块、3个结合、1个贯穿”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体系.“6个模块”包括安全基本知识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实验过程安全模块、实验装备安全模块、安全防护措施模块、应急处理模块等.“3个结合”包括集中讲授与随堂强化相结合、分班指导与实物演练相结合、信息化手段与讨论式相结合.“1个贯穿”指安全教育贯穿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全过程.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逐步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促进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

2.2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关系到安全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达到安全教育效果的关键[12].为此,我们按“6个模块”选择安全教育内容,即安全基本知识模块主要选择水电气、化学危险品、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与细胞、实验动物、烧伤和烫伤、三废处理、消防、报警、逃生、自救和应急处理及安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安全知识内容;案例分析模块主要通过发生在实验室的鲜活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产生事故原因、惨痛的教训、生命的代价,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实验过程安全模块主要选择每个实验过程涉及到的操作、环境、条件等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实验装备安全模块主要选择仪器设备、实验器材、实验设施等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预案;安全防护措施模块主要选择安全设施、防护设施等的配备及使用技术,如紧急喷淋、冲眼器、防火毯、灭火器、急救药品箱、防盗系统、通排风系统、报警系统等使用训练;应急处理预案模块主要选择事故发生时的疏散、自救、抢救等常识和技术.

2.3安全教育路线的设计

科学设计安全教育技术路线,是落实教育内容、实现安全教育效果的保证.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内容再充分,安全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安全教育技术路线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和教育内容,设计了安全教育技术路线.(1)课前预习.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新进实验室的学生都要求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课件、视频、安全规章制度等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并考核预习效果.(2)安全知识讲授.通过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典型案例分析、安全自救、逃生、防护及救护知识讲授,并考核合格后发放合格证.(3)安全技能强化.依托各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与防范设施使用技术、设备与实验标准操作规范、紧急事故处理与救护技术等强化训练.(4)交流研讨.通过利用网络安全教育讨论区、定期组织相关交流研讨会等,交流安全问题、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等经验.

3安全教育过程的实施

3.1课前准备

3.1.1课前器材准备安全教育课要使学生提高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相关器材的准备是有效途径之一.实物准备:灭火器、防火毯、火灾报警器、消防安全箱、急救药品箱、防护设施、废物处理桶等.影音资料准备:将道具的使用制作成视频、动画等,可形象、逼真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1.2相关材料准备安全教育课前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形成符合安全教育需要的内容体系.首先,收集整理新闻报道、视频、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听到有关安全事故的原因、后果,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学习的渴望.其次,整理各级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相关知识,丰富安全教育讲授的内容.再次,根据安全教育体系、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选择,结合中心安全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环境、实验过程等安全内容,按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等组织编写教材,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

3.2组建安全教育团队

(1)组建专兼职主讲教师队伍.聘任具有多年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实验室教师做主讲教师,并配备年轻教师做助教,重点结合实验室现状讲授安全设施配备与使用、实验过程与仪器设备及水电气的安全知识;聘任市消防支队、校保卫处的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重点讲授身边发生的案例、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常识.(2)组建安全技术指导队伍.由各实验室的实验技术教师负责实验室安全设施配备与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实验操作过程、危险物品管理与使用、废弃物处理和紧急事故应急处理等安全技术及实验习惯要求等的指导.(3)组建安全责任监督队伍.由中心主任牵头、实践教学督学组成安全教育落实监督队伍,负责安全责任落实的检查、监督与指导,安全教育效果的考核等工作,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3.3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法

安全教育做到3个结合:(1)集中讲授与随堂强化相结合.学生进实验室第一堂课是安全教育课.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救命3分钟的概念”,即进楼要环视1分钟:看看防火通道、楼梯口、消火栓、灭火器等位置,一旦紧急情况发生知道如何处理、如何逃生;进室内环视1分钟:看门里开外开、水电气开关位置、消防设施位置,以便紧急情况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实验前想1分钟:想一想实验过程有哪些危险和注意事项.随后对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展开讲授.学生进入实验室教师再针对具体实验室、实验内容、实验环境要求等相关安全知识进行强化培训,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2)分班指导与实物相结合.以实验班为单位,每学期前3周单独培训相关安全设施使用技术,实验操作前强调实验中注意事项、防范方法等,并演示各种开关、防火毯、消防应急箱等的使用方法,强化安全防范、事故处理等技术训练.(3)信息化手段与讨论式相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和动画等,演示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和身边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引起师生对安全的广泛关注.同时,结合实验室实际,从案例事故起因、造成后果、事故责任、警示等方面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的认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严谨科学态度.

3.4实战演练

3.4.1消防安全演练安全实战演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说教方式,更有利于增强师生参与的热情和成就感,提高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具体的实战演练可以模拟火灾事故或化学品泄漏场景的人员疏散演练、模拟中毒、触电等急救措施现场演练和模拟火灾现场开展消防器械使用技术的演练等.每年中心与保卫处一起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对提高安全教育效果起到较好的作用.3.4.2安全技术操作演练安全技术操作包括消防安全设施使用技术和防护设施使用技术.消防安全设施使用技术主要针对消防报警系统、防火毯、各种灭火器、消防栓等使用技术,采取现场演练方式进行.防护设施使用技术主要针对实验防护备品(护目镜、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急救药品等)、高温高压设施、通排风系统、防腐防爆柜、紧急喷淋、冲眼器等的使用技术进行演练.

4安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保证安全责任落实和安全教育效果,建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评价体系是保证.通过对安全教育效果、过程检查、综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安全教育落到实处.(1)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网上反馈、师生座谈、专家评定等方法,评价安全教育效果.(2)教育过程与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督学深入课堂随机检查提问学生安全技术、制度落实情况,作为教师安全教育落实情况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安全设施配备与环境定期检查,不合格通报批评.(3)安全教育综合评估.通过师生安全知识与技术考核、安全措施落实、师生安全素质、安全文件资料归档等综合评估安全教育效果.

5安全教育课的思考

5.1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常态化

安全教育要一改以往事故发生后才重视的观念,应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作为实验室运行的日常工作来抓,形成常态化.当前,安全教育还很少正式搬上课堂,势必影响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要做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需要考虑将安全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从而提高社会各界、教师及学生的重视程度.

5.2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文化,可以激发师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验室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提高安全素养.因此,通过实验室有效的安全管理、不良环境的改善、安全设施的配备、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让师生一进实验室就有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安全技能竞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评比等安全教育活动,形成自觉的、持久的约束性.从而营造一个绿色环保、以人为本、健康向上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5.3安全教育重在抓落实

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让师生真正提高安全素质,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教育要全程化、全员化、制度化和专业化,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师生联防体系,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监督、评价体系,确保安全预防、应急措施到位.

6结束语

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文4

食品的来源广泛,涉及环节众多,所以其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逐步改善,但食品安全事故仍有发生。就主体而言,食品安全问题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政府等关系最大。

一、食品安全简述

我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实,食品安全还有“质”和“量”的区分,对于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食品供应量不足,温饱问题困难,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质;在供应量无问题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损害,规模较大,造成公共问题,这是食品安全中质的本质;在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食物的获取既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是食品安全中发展的本质。

二、食品安全问题浅析

(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履行

食品企业应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要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安全。然而企业不是社会公益机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求利、个人求财,无可厚非。正如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道。但是当食品安全与利润产生矛盾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后者,而忽略前者。纵观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科学技术落后导致的,无一不是追逐利益的后果,无一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无一不存在道德的丧失。

(二)消费者购买观念的不正确

消费者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消费行为对食品安全也有一定的责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欲望在不断增长。食品的外观最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产。有的企业为了迎奉消费者的需求,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昧着良心去生产,形成不良竞争,乃至恶性竞争,损害其他企业合法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如有人喜欢红心鸭蛋,苏丹红就应运而生;有人喜欢瘦肉多的猪肉,盐酸克伦特罗横空问世等。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忽略食品的安全和原生态,一味的追求美观和口味,这就让不法企业有了肆意发挥的空间。

(三)国家法制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中国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各项强化措施未上升到法律体系建设层面,缺乏操作性,无法形成长久的有效机制。

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依法分别监管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这也再次确认了“分段监管”体系的继续实施。一方面,级别高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虽组建完成,参与“分段监管”的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使得食品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与链接;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文件尚未出台,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未完成,基层政府的卫生监督、药监、质检等有关机构如何分工合作、执法监督,还有不明确之处。

三、食品安全问题应对举措

(一)加强企业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企业是产品生产及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要本着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质量和安全摆在企业现实及未来发展战略第一位。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贯穿食品企业的所有社会责任,从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再到伦理责任,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

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企业领导和实施员工。企业领导对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决定了质量管理的效果。加大对企业家质量管理、责任、诚信等培训和监管力度,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及其实施,提高其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同时,质量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所有员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成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要对员工履行相关的伦理责任,做到没有就业歧视、保护员工隐私、保障工作安全、定期对员工培训,从而保护了员工的权益,提供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引导消费者安全健康消费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缺乏必要的认识,在以“低价位”为导向的消费观念的驱使下,忽略了食品的安全性,导致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消费者卫生和营养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教育和社会各界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第一,普及全民性的食品安全知识。使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用自己正确的消费方式引导企业合法生产。另一方面要强化消费者责任和维权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权,使假冒伪劣企业无处藏身。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

鉴于发达国家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我国应加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领域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为制定和实施标准、检验检测等活动奠定法律依据。重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监控食品安全卫生,对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多次监控,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为使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垂直监管体系,强化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种植养殖、初加工、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整合质检、卫生、工商、食药、商业等部门职能,形成一个负责预包装食品加工、制造、流通全过程以及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综合性部门。强化食物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要逐步实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共享、检测结果互认制度等,畅通食品安全信息,降低管理成本。

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文5

一、工程概况

*-*-*-*ⅱ回500kv送电线路作为*-*-*第二回500kv输变电工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可加强豫北、豫中电网与主网的联系,满足豫北、豫中盈余电力外送,提高豫北-豫中-豫南断面的可靠性,同时提高豫南电网的受电能力;可促进河南主网架东通道的完善,使潮流分布均匀合理。

二、安全整体情况:

我公司承建的500kv塔祥线施工1标段自20*年月日正式开工至今共安全生产天。在工程施工中,我项目部实现了制定的安全目标,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工作,达到了监理、业主的要求。

三、安全施工控制及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及监督体系,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为强化安全文明施工,工程开工伊始,即建立了安全行政保证体系,按照“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安全工作;建立了以项目总工为核心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负责安全技术工作;建立了以项目安监工程师为核心的安全监察保证体系,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及检查工作。各保证体系紧密配合,认真落实公司年度安全目标及本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在日常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摆正安全生产与施工进度的关系,把安全生产工作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2、加大安全教育培训,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从而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为了从根源上避免施工人员的习惯性违章,项目部将相关安全资料及文件及时下发各队,施工队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制度,利用活动日时间学习各种安全资料及安全文件,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引起了全体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3、强化岗位安全责任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各级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并落到实处。工作原则:该审的审、该查的查、该管的管、该报的报。工作方法:事前预控、事中监督、事后整改。每日工作前,坚持召开站班会,进行“三查”、“三交”,明确各人岗位及其职责,把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层层把关,并重点做到“四个到位”,即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并将各种制度、规定、目标等上墙。各施工队每天下班后还坚持班后小结,总结当天安全工作情况,布置第二天各项工作,有效的保证了安全工作开展、落实。

4、抓好安全工作的思想支撑,确保体系运转正常

在安全体系建设中,项目部注重抓好安全工作的思想支撑。进一步推进安全教育体系建设,搭建全员教育平台,做到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要进一步推进安全宣传体系建设,及时宣传安全工作方面的正反典型,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要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打造先进安全文化,形成“自觉讲安全、主动抓安全”的浓厚氛围,建立稳定持久的长效工作机制,使安全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严肃化,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工作明显好转和根本好转,不断开创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四、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

1、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开前,项目部组织人员调研分析本工程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情况,制定了贴合实际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我项目部对施工点进行不间断的安全巡视检查,重点检查各施工队安全活动的开展、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铁塔组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及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各类施工机械的使用情况以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对查出问题,要求施工队立即行动整改,并限期整改完毕,为进一步维持良好的安全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个施工队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日”及“安全”自检活动,认真查找施工过程中的事故苗头和隐患,及时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五、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

1、危险源辨识

施工前,组织所有工程参建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确定本工程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体系,并确保体系落实到实处。

2、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制定

加强应急管理,根据分部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安全保证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项目部针对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制订了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明确事故处理、救援程序,在项目部、施工区明显位置设置应急联系方式,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理念落到了实处。

六、反违章工作宣传动员、组织开展情况及成效

坚持全员参与开展安全生产“反违章”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刘振亚总经理关于“违章就是事故之源,违章就是伤亡之源,见违章不管、不制止,长期解决不好违章问题,就是失职、失责”的讲话精神。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了抓好“反违章”工作的重要性,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调查违章现象根源和规律,严肃查处施工中的违章行为,认真解决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的问题。

七、安全生产“百问百查”开展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深入持久的开展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自问自查及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时查出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明确整改方向和重点、切实整改,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施工中的违章行为。

八、“反违章”活动成效及安全管理建议

1、项目各级人员对“反违章“工作的认知

经过一个阶段的反违章活动,项目部各级人员对“反违章”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对现场违章现象屡禁不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充分认识了“违章就是事故之源,违章就是伤亡之源”根本含义。

2、“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及“反违章”工作措施

①“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态度、意识、知识、认知决定人的安全行为水平。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不安全行为,受事故心理支配。从事故心理导致事故发生的逻辑模型(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事故机遇——导致事故的行为发生——事故)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麻痹性、顽固性、继承性、排他性;习惯性违章者心理状态有以下几个特点:麻痹心理、缺乏安全知识,不自觉违章、贪图安逸、侥幸心理、惰性心里、无所谓心理、自以为是等。

②“反违章”工作措施:心理状态决定人的作业行为。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改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项目部针对送电线路施工特点,不定时的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同时,严格安全文明施工奖惩制度,做到了“奖不心疼,罚不手软”,有效地督促了施工人员及时更正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反违章”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我们需要长抓不懈,百折不挠,养成“事事、时时、处处、人人讲安全”的好风气。同时,不能只抱怨农民工素质低,他们的素质高还要安全管理培训教育有什么用?抱怨的本身说明抱怨者自身素质不高。因此,下一步我们还将重点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教育,努力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九、自查情况及纠正措施

在这次检查中发现,项目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齐全有效,安全管理台帐完善,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和应急预案,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响应的及时性。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基本上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要求,材料站布置整齐规范。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施工队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依然存在,人员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现场检查出的问题,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进行了相应处罚,同时要求施工负责人现场组织人员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限期整改,整改后报项目部复检,形成闭环,并要求其举一反三,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高校;安全;体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扩招的进行,各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使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校内治安安全、消防安全、技术安全、运行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网络安全等多层面、宽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如何构建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为高校师生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始终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认识不清,安全制度落实不够

高校各院系、独立单位普遍存在对自身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认识不清,对学校的依赖性较重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各院系及独立单位作为安全工作责任主体未能承担的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得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全、安全职责不清、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成为诱发安全责任事故的重要隐患。

(二)科研实验安全管理欠缺,缺乏应急机制

随着高校的发展,科研生产任务与日俱增,科研实验安全随之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科研负责人虽然对参与科研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也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但安全隐患不时出现,还普遍缺乏针对性强的安全预案,以侥幸的心理对待科研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甚至是安全责任事故。

(三)高校园区开放度增高,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高校园区现在已经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状态,实现全方位开放。另外,随着学校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增多,大量外来人员在校区内工作,他们文化素质不高,法治观念淡薄,安全知识匮乏,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带来难度。[1]。

(四)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心理健康有待提高

高校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强、唯我观念重、互助精神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独立生活能力低,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应对火场中如何逃生、落水后如何解困等危险情况的自救能力不强,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不具备[2]。他们虽然已是成年人,但其心理还处于父母的监护状态之下,幼稚又脆弱。因此,导致大学生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匮乏。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健全安全管理职责体系,满足安全管理工作需要

高校应成立由以校长为主任,有关分管校领导为副主任、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委员的安全委员会。安全委员会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学校其它职能部门对分管业务涉及的相关院系的安全工作负有管理、监督责任。各院系是本单位的安全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有第一管理责任。

(二)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

依据“业务工作谁主管、安全工作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三级安全责任体系,在高校内部全面实行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各级单位和领导干部,在职责范围内承担明确的安全工作责任。建立起各级单位的安全组织,依据安全工作实际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形成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有人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从而确保安全工作规范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相联、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并把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单位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防微杜渐,强化应急体系建设

预防为主永远的安全工作的主线。建立校园安全应急体系是构建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高校应急体系主要包括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安全知识宣传、安全防范技能训练与演练等方面。有效的安全管理首先取决于安全应急预案制定的情况,安全应急预案的有无以及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安全管理的成败。高校要在总结经验和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和师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出适应各类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通过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建立一个系统管理机制,通过培训和演练,指导师生来辩别和评估可能发生的安全危害,迅速、及时、积极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生命财产安全。[3]

(四)加大技防投入,实现安全管理手段现代化

高校校园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进出校园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治安管理的方式,仅依靠传统的人防和物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4]。因此,在高校校园内亟需建立和完善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立体化、全方位的安全防控体系,从而实现高校安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能够快速、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五)全面启动安全教育课,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有的学生遇到安全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处置,由于没有掌握安全自救常识,往往小祸酿成大灾。针对上述这些问题,一是要深入开展安全校园创建活动,通过校园网、电视台、名家讲坛、学生社团活动、安全手册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二是安全教育进课堂,落实学分。从课程设置、教师选任、课件编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构成全员覆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体系[4]。

2010年,我校面向本科新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1学分。授课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实验室技术安全、治安安全、国家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六个板块,授课教师全部来自安全工作一线岗位,具有丰富的安全管理和实践经验,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安全疑惑,详细解说校园安全体系的运行和服务内容,讲解各类安全问题的预防、应对和处置办法,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发现安全隐患、处置安全问题的能力,使学校逐步形成了人人懂安全、防事故、会应对的安全新局面。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任务长期而艰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学校一切工作平稳开展的基础。因此,安全工作者应以“师生为本”,居安思危,恪尽职守,扎实工作,深刻领悟“安全不保,无以发展”的真正内涵,努力探索新时期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朝着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然.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华章,2010(6):55.

[2]梁姗姗.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失及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35-37.

[3]朱静,吴婷婷.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校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7-19.

[4]袁礼辉,戴如莲.高校安全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