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卫生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卫生措施

职业卫生措施范文1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1-01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效果的要求也趋向于高水平。乡镇卫生院担任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重任,直接解决我国基层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而消毒供应室是乡镇卫生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预防疾病传染的作用[1]。但是消毒供应室负责人员较少,近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的职业危险因素,指出对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并提供防护对策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岗的13名护士的发生职业危险的次数进行了分析,以及她们提出相关的对策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岗的护士13人,其中正式护士2人,合同制护士11人,平均年龄29.42±7.21岁。所有护理人员均出入过消毒供应室,担任着消毒及消毒供应的工作。正式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的性别、年龄、在岗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本次研究发放问卷13份,回收13份,回收率100%。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危险因素来源。问卷分为两大块,一方面是调查护士所遇到的职业危险的来源,第二方面是护士认为如何防护职业危险,共8个问题,问题一:(1)您在消毒供应室遇到过什么样的伤害,请举次说明;(2)您出入消毒供应室最担心什么;(3)您在消毒供应室受到伤害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什么;(4)您在消毒供应室期间遇到过几次意外;分别是因为什么;问题二:(1)碰到伤害您倾向于怎么解决;(2)您认为卫生院应该如何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3)您认为您自身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4)您认为最好的预防职业危险的对策是什么。将问卷所得答案进行归类整理,问题一的答案按照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归三类。将问题二答案进行整理归类。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ass18.0软件包处理整理好的资料,所得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性,取P

2结果

2.1职业危险因素来源分析

所有护士中,根据问卷显示护士29次因为化学因素(如含酶制剂、 含氯消毒剂腐蚀皮肤)对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是所处物理因素(如烫伤、针扎伤)35次,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感染等)24次;正式护理人员和合同护理人员的各项因素次数如下表所示,两组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3讨论

3.1职业危险性讨论

职业危险性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因素的危害,使从业人员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3]。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险因素按照此类也分为三类:(1)化学因素:由于消毒供应室担任角色的特殊性,肩负着全员卫生消毒的工作。尤其在本院,科室需要无菌包需要单独去换,每星期需要更换一次,而且特殊的无菌用包还需要随时进行更换。而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都有一定的腐蚀性、挥发性,会造成护理人员皮肤,呼吸道损害。(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造成的伤害主要有高温烫伤,由于灭菌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本院的灭菌仪器主要有干热灭菌锅、自动清洗消毒机、烘干机等,如果护理人员操作稍微不慎就会烫伤自己,从本文研究也可以看出,合同制护士11人因物理因素造成伤害次数之和有20次,这可能是由于合同制护士操作时不够专业造成。(3)生物因素: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果不慎扎伤自己,而此时针头未经过消毒杀菌灭毒处理,很可能感染到传染性病毒,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生物因素除了一些病毒外,还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这些微生物漂浮在空气中,护理人员吸入后也会造成感染。

本文结果显示正式护士因为生物因素的比例较高可能是由于正式护士的工作量较大,职业责任心较强,经常需要出入消毒供应室所致,而消毒供应室的气流不畅,易造成呼吸感染。而合同制护士物理因素引起的较多,这说明合同制护士的操作技能有待加强。

国内已有许多报道证实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不容乐观[4],所以加强防护势在必行。

职业卫生措施范文2

关键词:卫生间;渗漏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 文献标识码:A

一、卫生间常见渗漏现象

房屋渗漏是渗水和漏水的统称,渗水是指房屋建筑物某一部位在水压作用下的一定面积范围内被水渗透或扩散,出现水印(湿斑)或处于潮湿状态;漏水,是指建筑物的某一部位在水压作用下的一定面积范围内或局部区域内被较多水量浸入,并从孔缝中漏出,甚至出现冒水,涌水现象。卫生间作为建筑住宅中用水较多的功能区,其渗漏水通常出现在下水道节点、管道井、地坪、墙根、卫生间顶板、地漏、洁具边缘、墙体与现浇板节点处及预埋件与现浇板节点处,少数渗漏严重的,则影响到相邻房间。卫生间的渗漏归结起来主要分为:楼板渗漏、管道滴漏及墙面渗水3个方面。

二、渗漏成因分析

2.1设计方面

设计缺陷是卫生间渗漏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卫生间楼地面无排水坡度或设计的排水坡度过小;地漏位置设置不合理或未设地漏;卫生间四周墙体自楼面直接砌多孔砖,设计时没有采取结构防水措施;排水立管管径过小,满足不了排水要求等。

2.2施工方面

卫生间的施工主要包括土建施工、给、排水和供暖管线安装施工、二次装饰和卫生器具(设备)安装施工等。

由于施工质量而造成卫生间渗漏主要有以下方面:

卫生间楼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自防水作用大大削减;穿越楼板的管道周围浇筑混凝土不密实或混凝土养护不到位,立管在混凝土终凝前有松动,使后浇筑混凝土散裂,造成管道根部渗漏;管道穿越楼板处补堵的混凝土或砂浆不密实;排水立管在施工过程中未加设止水翼环,地漏安装过高且地漏周边积水;墙裙未按规范做或空鼓开裂,墙根部楼板基层处理不好,而影响面层的质量导致水的渗入;施工时未认真做好地漏泛水,排水不通畅,地漏失去排水作用,造成楼面积水沿地漏的渗漏;卫生间洁具安装时操作不当,破坏防水层,从而引起卫生间内积水通过节点边缘楼板的裂缝渗入到下层,造成天棚及装饰层腐蚀剥落。

2.3材料方面

卫生间建筑材料选用不当或材料质量问题是引起卫生间渗漏的另两个重要方面。材料选用不当产生漏水:如采用纸胎作为加强防水层,实践证明油毡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易腐烂,而采用高分子卷材则较为妥当。

材料质量差、材料失效、过期等产生漏水:所用的防水材料质量差,防水性能不适用,无法满足防水要求;排水管道有砂眼、裂缝,给、排水管件、卫生器具(设备)及配件等质量差,排水管口填充材料或管接头黏接材料质量差;橡胶件有破损、裂纹或材料不合格;材料标准指标偏低等。

2.4使用维护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者维护不当也是造成卫生间渗漏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擅自改动卫生间给水系统,门洞等位置,改移座便器,浴缸等位置,破坏了挡水带和防水层,造成排水不畅;

②在楼板上增设排水管或钻孔改移排水位置,增加渗漏隐患;

③由于住户对卫生器具(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了解而进行不当操作。如,向排水管内丢弃难以排出的杂物、水龙头长期打开、排水管或地漏排水不及时溢至楼面造成渗漏水。

三、防控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造成卫生间渗漏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土建、水电安装、精装修等施工的各个工序,同时与设计、使用维护方面也有着密切关系。为了彻底根治该通病,根据卫生间特点,应以排为主,以防为辅,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按规范要求设计卫生间楼面排水坡度,合理确定地漏位置及标高、卫生间地面与其他房间地面的高差,卫生间的防水材料及墙面防水高度,正确选择排水管管径。

(2)严把施工关,控制好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选用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而且要有严格的检查、验收及监督管理程序。

(3)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采购材料(设备),并坚持材料进场的验收和报验制度;严禁使用劣质的材料(设备)、严禁使用过期和失效的防水材料;严禁使用有质量缺陷的水、暖材料、配件(设备)以及失效老化的水暖橡胶配件;在各种管道及卫生器具安装之前,必须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

另外,要加强居民卫生间维护意识,日常使用时要做好维护,经常检修,使任何部件都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防止地面积水或部件、管件的跑、冒、滴、漏,比如常见卫生器具配件起密封作用的均是橡胶件,使用一段时间后,橡胶磨损或老化,就会产生漏水现象,因此,要及时检查维修。

结语

卫生间渗漏问题是住宅建筑质量通病、大多问题。归纳起来有3个条件:

①有水源;

②房屋建筑有孔、洞、缝等缺陷;

③水通过孔、洞、缝而移动(即驱动力)。这3种因素结合起来就造成建筑物的渗漏水,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在设计、施工、材料、日常维护等方面层层把关、精心设计、合理选材、规范施工、强化管理,预控渗漏形成条件,就一定可以避免卫生间的渗漏问题,为人们提供舒心、方便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余松庆.住宅卫生间的渗漏控制[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3).

[2]周润新,佐晓燕,张淑琴等.浅谈住宅工程卫生间渗漏水原因及防治措施[J].新疆石油科技,2007,17(3).

[3]汤慧清,刘擘威.住宅工程卫生间天棚渗漏原因及防治[J].煤炭技术,2005,25(4).

职业卫生措施范文3

关键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前进,在继承创新中提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这样几个新特点:

1.1人们“自我意识”增强,社会价值观趋向个人利益至上。人们追逐个人利益的心态越来越复杂,利益诉求越来越广泛。工作讲条件、要回报的多了,尽义务、作奉献的少了。

1.2社会思想多元化特征明显,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

1.3人们心理压力日渐增大,心理承受能力降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思想压力普遍增大。现实中,来自生活、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使许多的人出现心理困扰。

1.4人们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事业单位人员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人们眼界的扩大,人需要的内容、范围随之扩大,需要的层次也随之提高。与之相应,人的敏锐性有了明显提高,这无疑会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2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2.1“一头热”现象。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供”无法满足广大职工之所“需”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落后于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够”:其一是创新不够。其二是人文关怀不够。其三是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其结果是工作主体与客体无法接轨,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工作出现“一头热”。

2.2边缘化现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单位的长远发展,但如今事业单位的政工部门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一是地位下降。一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长远作用,一手硬,一手软,可有可无的点缀。其二是投入不足。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三是人才短缺。有的职工近千人的单位,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只有一个。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3应景式现象。搞好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应该绝大多数政工干部是合格的、敬业的。但是,也有一些政工干部存在着不良心态。其一是失落不满心态。其二是应付了事心态。缺乏必要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一般的日常性工作。其三是消极等待心态。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和规律还研究不够。

2.4缺乏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从各方面都在改变这种局面,究其原因就在于目前的组织体制还未完全激发起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激励机制是必需的。通过激发诱导,尽量发掘人的潜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按照德能勤绩的要求全面考核各级干部,合理安排他们的职位和岗位,辅之以必要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罚来实现新形势下的勤政、廉政、高效目标。

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既要继承思想政治工作好的传统,又要不断创新,使之更好地为单位的经济效益服务。具体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正确认识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迫切性,并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基层事业单位的党支部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杜绝裁减政工人员以及减少经费等现象;要重视政工人才的培养,把一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提拔到政工领导岗位。

3.2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地下功夫去分析掌握每个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变化情况,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研究职工的思想、心理、情绪,科学进行思想变化的因素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本单位实际、改革和管理实际、职工的思想实际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级性,就得关心、理解职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

3.3正面疏导,典型感化。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就应该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打你通而是要让职工喜闻乐见,自愿积极参与。对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能采用强制压服的办法,要细心观察,采用不同方法,就一般来说:老同志在沉默不语的时候,技术人员在情绪不高的时候,青年职工在不说不笑不高兴的时候,这正是需要做好思想工作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工作、生活中出色的典型进行宣传,通过他们来感化职工,鼓舞士气,引导方向,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3.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紧密结合单位最新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实际,结合职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做到虚实相结合、传统和创新相结合、言教和身教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量。

3.5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政工干部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其中知识面、个人本领、个人品格这三大要素,对于政工干部都至关重要。同时,、以身作则,树好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才能避免“台上他说别人,台下别人说他”的尴尬场面,如果言行相悖,说一套,做一套,职工不但不会买账,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言教和身教相结合,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本色。

参考文献:

[1]杨根荣,.新形势下做好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J].改革与开放, 2009, (3).

职业卫生措施范文4

关键词 芒果扁喙叶蝉;特征特性;危害原因;防治措施;云南景谷

中图分类号 S436.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22-01

1 芒果扁喙叶蝉特征特性

芒果扁喙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昆虫。成虫体长约5 mm,头部比前胸背板宽,头顶中间有2个近四方形褐色云斑,前胸背板小盾片较大,呈三角形,基部有3个深褐色的三角形斑,小盾片中间和后缘各有2个小黑点,前翅青铜色,前缘中部和端部各有1个长形的黑斑,后足胫节端部黑色,腹部有黑色横线。卵香蕉形,纯黄色,约1 mm,老熟若虫头大,土黄色,体长约4 mm。该虫在景谷县2—10月均有发生,以3—5月为危害高峰期,成虫、若虫群集于嫩梢、嫩叶、花穗和幼果上,刺吸组织汁液。卵产于嫩芽或嫩叶中脉的组织内,数粒或10多粒连成1片,每头雌虫产卵150~200粒。成虫无趋光性,晴天活跃,以成虫在枝叶或树皮缝中越冬[1]。

叶蝉在景谷县周年都有发生,但以每年3—4月发生严重,危害较大。成虫及若虫都为害。它们群集于花穗及果柄上,吸食汁液,引起落花落果甚至失收;同时还危害嫩梢及嫩叶,使叶片畸形。其排泄物有糖分,致使烟煤病发生,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降低芒果产量。

2 芒果扁喙叶蝉在景谷县的发生危害情况

全县2 000 hm2芒果每年均有叶蝉发生危害,花期最为严重。在10个乡镇中,以威远镇、益智乡这2个气温最高的乡镇发生最为严重,危害面积达1 200 hm2,危害率达85%。

2011年,对景谷县芒果扁喙叶蝉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总结,该虫3~5年大发生1次,对芒果危害相当严重;同时,由于叶蝉危害,往往导致烟煤病发病严重,又引发介壳虫危害,如此恶性循环,若不防治,会造成无收,甚至植株死亡(表1)。因此,要夺取芒果高产,除在芒果花期,防治叶蝉的同时对芒果花蕾蛆、尾夜蛾等其他害虫进行防治外,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注重病虫害的防治是必要的措施。

在市场销售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区的芒果,果实表皮光滑,色泽鲜亮,售价平均10元/kg,产值15万元/hm2,等级在二等以上的果实占85%,三等果占13%,等外果占2%。对照区的芒果二等以上的果实只占2%,三等果占62%,等外果占36%,售价平均1.5元/kg,产值22 500元/hm2,多数只能作为加工打果酱使用,难以鲜销。

3 受害原因分析

3.1 地理气候条件

景谷县位于无量山西南侧,澜沧江以东,地理位置为东经100°2′~101°7′,北纬22°49′~23°52′,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山脉、江河众多,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温度20.3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1 ℃,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4.9 ℃,大于10 ℃的年活动积温7 371 ℃,全年无霜期346 d,年日照时数1 993.5 h,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雨量1 295.8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占全年降水量的87%。由于景谷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是发展芒果的理想之地,但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同时也是造成芒果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其中,扁喙叶蝉成为景谷对芒果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的害虫之一。

3.2 芒果树自身特性

芒果为漆树科、芒果属的常绿大乔木,实生树株高或冠幅均可达15~20 m,寿命数百年。芒果树主根粗大,侧根稀疏。由于芒果独特的芳香气味,非常吸引扁喙叶蝉,加之树体表层粗糙,有利于成虫产卵过冬,成为芒果受叶蝉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栽培管理方式

景谷县种植芒果历史悠久,特别是傣族人民更是喜欢种植芒果,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都种有数十株芒果树,但都习惯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挖一锄,播一个种,任其自然生长,多年不施肥、不喷药、不修剪。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了

病虫害的重发,严重影响了芒果生产。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一是合理修剪。每年采果后进行树体合理修剪,剪除病虫枯枝、交叉枝和重叠枝,使树体通风透光,培养结果树形,增强树势,提高产量。二是认真清园。修剪后把剪下的病虫枯枝和杂草等集中烧毁,消除虫源[2-3]。三是中耕除草。每年5—8月除草2次,9—12月进行1次全园中耕,减少病虫越冬场所,增强土壤通透性。四是树干涂白。采果后结合修剪,用生石灰对水涂刷主干,减少虫卵越冬场所,保护枝干。五是加强肥水管理。壮花壮果肥和过冬肥按时施用,树冠叶面施肥与地下施用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及时灌水,增强芒果树势,提高芒果产量。六是种植抗病虫品种。选择抗病虫品种是提高芒果产量的关键措施,在种植中,宜选高产、抗病、矮化、稳产、市场销售好的品种进行种植[4]。

4.2 化学防治

此虫发生初期,可用乐果乳剂800倍液,或在花穗期至坐果期用20%速灭杀丁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叶蝉散乳油2 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若是虫发高峰期,施药间隔7~10 d,连喷3~4次,上述药可以轮换使用。

5 参考文献

[1] 何林.芒果扁喙叶蝉的生活习性及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2000(2):77-78.

[2] 秦达逵,李贵利.四川攀西芒果扁喙叶蝉发生和防治[J].云南热作科技,1999,22(4):40.

职业卫生措施范文5

关键词:乳化炸药;异地搬迁;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我们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和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对某公司24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生产线异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职业危害预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内容与方法

①评价内容:对企业提供的《某公司异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建筑卫生设计要求、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等[2]。②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进行评价。选定该公司同类生产车间作为类比评价项目(与本项目的工程类型、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类似;类比厂监测项目为氨、苯、甲苯、二甲苯、噪声、有机粉尘。③评价标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AQ/T8009-201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等标准和规范,定性和定量评价该建设项目工 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危害后果和应采取 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结果

①基本情况:该厂为24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年产24000吨胶状乳化炸药生产区及行政办公区,包括办公楼、综合楼,生产装置、设施及配套的公用工程与辅助生产系统、厂区道路交通。公司占地面积约30.3万平方米。劳动定员160人,其中生产工人98人,技术人20人,管理人员42人。生产车间内设有卫生间、 淋浴间、更衣室、缓冲间及辅助生产设施等。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分布,车间布局与总体布 局基本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 求。②职业危害因素:根据生产工艺分析,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如硝酸铵、复合油相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有微量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水相溶化释放出的氨气、复合油相加温时产生微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长期接触,容易造成职业危害,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职业病。此外,还存在有机粉尘、噪声、高温等有害因素。③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 本项目选址及总体布局评价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评价内容均符合要求[3]。④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毒物主要产生于物料泵、容器和反应器等的液位计、管道法兰和阀门等处,粉尘主要产生于锅炉房。经调查,本项目防毒、防尘措施、防噪声、振动措施、防暑、防高温措施均符合要求。⑤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类比单位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的7个点,均符合《工作场所 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GBZ 2.2-2007)的标准要求[4];粉尘测定的4个点,均符合《工作场所 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1-2007)的标准要求;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共检测 11点,其噪声声级有2个点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职业卫生标准[5]。⑥建筑卫生设计、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的相关规定,符合要求。⑦应急救援措施评价:公司制定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预设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⑧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评价:公司成立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约21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环节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检测设备和设施、事故应急措施等方面,符合要求。

3讨论

本项目建成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操作人员健康影响较小,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规定,将本项目判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议:①本项目正常生产条件下有害物质浓度可以达到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建设单位应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不断完善,以适应应急救援需要。②应结合各岗位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以减少或消除职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1年)第52号、(2001年)第60号.

[2]《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国家安监总局AQ/T8008-2013.

[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职业卫生措施范文6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二)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放射事故的分类及调查处理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重大和特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职责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

(二)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三)组织事故调查;

(四)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

(五)结案存档。

第五条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

第二章事故报告

第六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应当实施紧急报告:

(一)特大和重大事故,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

(二)一般事故,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八条接收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九条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第十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规定》,负责管辖范围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并应当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同级工会组织通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情况。

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情况,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对外公布。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第三章事故处理

第十二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根据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

(二)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三)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

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公安、安全生产部门、工会等有关部门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第十五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十六条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一)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二)分析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四)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五)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第十七条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有权向用人单位、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

第十八条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决定和实施对发生事故的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并责令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有关改进措施建议。

第十九条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布处理结果。

第二十条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采取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而导致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导致特大或者重大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

(二)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的;

(三)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未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或医学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