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技术创新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X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14-01

1 传统的技术创新观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对立

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经济价值展开。在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经济活动体必然把效率放在首要位置给予重视,而其所谓的效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收益。传统的技术创新观就是围绕着如何实现这种效率而展开的。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生产商尽可能多的索取的自然资源,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所谓成本最小,不但不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节省,适得其反却意味着对自然资源不加限制的消耗。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传统的技术创新观必然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以加速度的方式比以往更肆无忌惮地消耗着自然资源,从而更大程度上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生态的失衡。

单纯的经济发展曾经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人们以为社会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GDP的增加。以经济价值实现为中心的传统技术创新观服务于这种观点,在历史上很大一部分时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其不良后果在时间的前移中逐渐得到暴露,出现了“有增长却无发展”的独特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伊朗、巴西、巴基斯坦等都因奉行传统的社会发展观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国家并未因经济快速增长而使社会进入良性状态,而是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人民的贫困加剧,直接导致政局动荡和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极度混乱。

综上,传统的技术创新观强化了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并在科技繁荣,技术创新规模急剧扩张的时代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以致相应地削弱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导致了社会功利价值与人类精神境界增长之间的失衡,甚至在局部范围内割裂,破坏了价值世界的多元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生态文明追求的人、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良性互动、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伦理形态截然相反,南辕北辙。片面夸大了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忽视和破坏了精神财富及其它人类不可或缺的多样性价值形态,其最终结果必将是破坏生态平衡,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破坏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无所获。

2 生态化技术创新观与建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契合

由于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能源的低消耗、少污染等特点,因此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导致资源能源持续紧张,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受到资源、能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承受能力的严重制约。2001年,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环境损失可能超过10%的国内生产总值,真实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为负。如不迅速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变粗放型增长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代价型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将不断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趋势将不可逆转,人与自然的矛盾将日趋尖锐。大力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倡导生态化技术创新,把资源生态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能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天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解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破坏,增强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能力。生态化技术创新在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

技术创新生态化强调人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注重人的需要和满足、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并注重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自然环境的改善,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最终实现人的生态化,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原则,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相同的。

3 生态化技术创新观对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推动

面对我国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生态形势, 实施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能采取“先破坏、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来发展经济, 而应寻求一种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生态化, 树立新的生态意识, 确立“预防源头污染”的环境意识。建立生态文明必然要求技术创新生态化,生态化技术创新对建立生态文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有序。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最终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层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类自身的的生态化。

(2)生态化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和谐的经济生态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它要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相应、规模与效益相当。传统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加剧了利益分配的失衡,造成经济社会秩序混乱。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有利于使经济社会良性运转、和谐有序。

(3)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要彻底摒弃以往那种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 纠正过去凭借高投入, 高消耗去实现发展,以恶化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以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 要使得人类自身的经济发展更少地依赖有限的地球资源, 更多的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

综上,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经济和谐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全面发展、共同繁荣,进而推动生态文明社会更快更好的建立。

4 结语

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必须努力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技术创新生态化是技术创新观念的转变,是技术经济发展的积极探求。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当代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化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一切障碍,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瓶颈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能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2]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彭福扬,刘立强.生态化技术创新与和谐社会构建[J].宁夏社会科学,2006,(5).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文2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化 生态文明建设

2013年湖北省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4.51%。城镇化已成为拉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长期以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走的是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传统城镇化发展路径,物质资源消耗过快,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堪忧,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

早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不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从生态文明角度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实际内涵是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为宗旨,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为基本途径和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最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近年来,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人士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以往城镇化暴露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主张及建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走一条质量型的城镇化道路。主要强调人的城镇化,既要强调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身份的真正转变,又要考虑城镇的人口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更注重城镇中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更加注重协调经济、资源、环境关系,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去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一味追求空间无序扩张建设和偏重经济效益的发展偏差。

综上可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转变以破坏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改善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以生态文明视角审视湖北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湖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及挑战,本文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四个维度来分析我省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1、空间格局失衡

一是在空间开发强度上。目前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用地较多且粗放低效,直接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同时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据统计,1996―2008年我省耕地减少类型的贡献率中高达76.98%的是建设占用耕地。

二是在空间结构上。当前湖北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我省城镇大多沿长江、汉水及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分布,既是全省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开发的主要地带,也是城镇分布和发展的主要轴线。突出表现为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却较低,而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却城镇密集。城镇主要城市沿交通干线集聚,空间分布东密西疏。东部城镇规模大、数量多、密度高,出现了武汉―鄂州(黄冈)―黄石的城市连绵区(带)的雏形。西部地区以丹江口―远安―宜昌―宜都一线为界,超过全省面积的40%,设市城市数量却不足20%,建制镇仅占23%。不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同样导致了城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导致人口过度集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加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

2、产业结构失衡

回顾过去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可以发现其是伴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而发展的。在我省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4.51%,各地仍在强调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从生态文明视角来观察我省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是城镇污染的主要制造者;而耗能低、排放少的第三产业,能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的产业。目前,我省第二产业能源的结构中60%以上是燃煤,这是酸雨和TSP等城市空气污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工业能耗中,COD、CO2排放量分别占到全SO2的38%和70%。作为低耗能、排放少的第三产业,其增加值占省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6%,而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退二进三的过程。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失增加了我省的能源衡的城镇化过程,消耗,直接导致了很多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枯竭,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3、生产方式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长期以来,我省城镇化存在着以“资源换增长”的外延式增长模式,物质资源消耗过快、粗放型生产方式造成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能源消耗量大效低,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未来城镇化进程将面临日益紧迫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压力,可能引发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危机。据中国科学院的预测,未来城镇化进程对能源的需求将净增加1.89倍,对水的需求将净增加0.88倍,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净增加2.45倍,对生态环境超载的压力将净增加1.42倍。将进一步加剧我省资源能源的紧缺和资源环境恶化,对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两型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产生直接而严重的影响。在湖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能源消费长期以煤炭为主,天然气、核能、风和水等可再生能源占比非常小,能源消费结构十分不合理,并且能源使用效率极低。

4、非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

人人都是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因此每个居民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的衣、住、用等各个方食、行、面,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更会主导生态资源的消耗。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起来,刺激了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是存在着大量的超越资源约束和生态承载的破坏性消费。据统计,我省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另外,一次性消费“品”虽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社会中人们对“卫生、方便、快捷”服务的需求,但随之带来的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伴随着人口向城镇的不断集聚,城镇的人口压力也与日俱增,人们对于生态产品例如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等的期待不断加强,这都迫切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湖北生态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综上分析,我省以往的城镇化呈现出空间格局不规范、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等与生态文明理念冲突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也将在这些方面凸显出来。因此,加快转变外延式、粗放型的城镇化模式,推进和实现城镇的生态化发展已迫在眉睫。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应该是生态要从优化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活方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实现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有效结合,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以城镇生态化为趋势的新型城镇化,这既关乎新型城镇化建设未来的质量,也更关乎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此,城镇生态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镇空间格局的生态化。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着力抓好“三个空间”的建设,以良好的城镇空间格局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三个空间”的建设,即指依据集约发展的理念,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与空间资源为原则,统筹安排、合理开发适度规模的建设用地,打造布局科学、功能完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建设与人口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规模适中的城镇,控制城镇开发强度,防止城镇无序扩张,大力解决空气污染、垃圾围城、水资源紧缺等“城市病”,构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为导向,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和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态空间,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第二,城镇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实现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就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能源、资源过度消耗;适应转型升级的需求,扩大第三产业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积极发展那些污染少、能耗小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低排放-高效益”实现的生态文明高级阶段。

第三,城镇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合理的生产方式是城镇健康运行的主要推动力,实现生产生态化意味着要转变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树立和推广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理念,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改善能源需求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把节能环保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生产全过程。

第四,城镇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城镇生态化还应该体现在人的行动上,选择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也是城镇生态化的基本内涵。生活生态化就是要树立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自觉改变过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减少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比如选购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等绿色产品,实行绿色消费;另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厉行节约和节能减排,比如节约用水用电、重复利用、“光盘行动”选择响应,绿色出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立足发展阶段并结合城镇化进程来推进。依据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紧扣城镇化进程中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内容,构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金龙: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

[2] 程志毅:把发展绿色建筑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J].重庆建筑,2014(6).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文3

一、坚持生态立区,打造“美丽吴中、美在太湖”新品牌

吴中区拥有太湖60%的水域面积,提供苏州市区80%的饮用水,保护太湖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为此,我们树立“生态立区”理念,做好“保护发展”文章,展现太湖碧波美景,焕发太湖生态之美,全力打造“美丽吴中、美在太湖”新品牌。

推进生态治理,展现太湖碧波美景。将太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在全省率先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对环太湖地区实行侧重于生态建设的差别化考核,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准入标准,项目环评率达100%,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100%。

开展生态建设,焕发太湖生态之美,珍惜“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美誉,持之以恒加强生态建设,为美丽吴中添砖加瓦、为美好江苏增色添彩。制定实施“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总投资达24.8亿元的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总面积达3.5万亩、长三角最大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建设,创成太湖湖滨湿地公园、三山岛湿地公因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累计建设林地、绿地总面积35.1万亩,创成穹窿山、金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陆地林木覆盖率超30%。

提升生态风貌,建设太湖美丽乡村。累计投入13.75亿元,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完成1167个自然村整治,沿太湖9个镇(街道)全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铺设农村污水管网780公里,农村改水、改厕率分别达100%、96.2%,打造形成生态自然、集中居住、古村保护、人文特色四大村庄环境整治类型。2012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8家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吴中村庄整治亮点,“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成为吴中农村的生动写照。

二、坚持生态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亮色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外资、民资、同资和集体经济“四轮驱动”和开发区、度假区、城区、中心镇“四大板块”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渊整,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1:44.3。

打造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领的城市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实施“产城融合”战略,高标准打造25平方公里东太湖科技金融城、12平方公里吴淞江科技产业同、3平方公里吴中出口加工区等一批生态产业同区,规划建设高端制造、城市商贸、区域总部等“十大产业集聚区”,深入实施“干企升级创新转型计划”,推动形成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5大主导产业为基石,以检测认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研发外包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新兴产业产值分别达279亿元、25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6%。

打造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的环太湖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围绕“苏州第一旅游强区”定位,突出太湖山水、吴地文化、古镇古村、民风民俗,加快资源整合,提升产品品质,推动文旅、体旅、商旅、工旅和农旅融合发展,全区对外开放景点达60余个,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20亿元,吴中太湖旅游区成功创成国家5A级景区,当前正大力实施“后5A”旅游服务业“6+4”提升计划,打造环太湖旅游文化产业组团,预计到2015年全区旅游业占GDP比重将达10%。

打造以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突出生态建设主题,扎实推进农业“园区化、合作化、农场化”步伐,培育形成以西山、太湖、澄湖三大农业园区为主体,东山设施蔬菜科技园、角直淞南生态观光园、横泾水稻示范园等10大专业农业同为支撑,生态科技和高效农业为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坚持走特色品牌兴农之路,西山以“林果茶”、太湖以“种养殖”、澄湖以“水八仙”为方向,争创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区千亩以上的种养基地超50个,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5%,现代农业“6+1”产业产值达35.6亿元。

三、坚持生态立行,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新格局

生态文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立言立行的实际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制度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实践活动,构建“政府引领绿色发展、企业加快生态转型、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格局。

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化。将制度引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工程,先后制定出台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排污申报、生态补偿等制度,基本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覆盖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制度体系。近年来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吴中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区建设规划》、《“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化。将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针对区情特点,立足产业、区域、企业多个层面,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围绕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至2012年底,已与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共建合作创新联盟22个,农业三大园区分别与上海海洋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基地。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承载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大任务,而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阵地,所以,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大学生发展角度考虑,高校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都负有特殊历史使命。

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伴而行,共同组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最要基地,理应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于高校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镌刻生态文明工作的时代意义。

(一)为国家培养生态化人才

大学生生态素质不断确立与提升的过程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从课程设计到制度建设,从物质文明到校园文化软实力无不体现着人文关怀,处处为培养生态型人才服务。大学生的课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其实质要求大学生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具有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坚守保持自然界平衡的道德准则。高校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引导学生形成生态观念,积极投身于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生存环境中去,将良好的生态文明观贯彻学生学习教育的始终,大力推崇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发展生态化的高校,培养生态化的人才。

(二)建设生态化高校

生态化高校的建设理念就是要可持续。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先考虑到切身的基本发展问题才能肩负起重大的历史责任。生态的可持续意味着高校发展的可持续,这是首要条件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高校无论肩负怎样的国家梦想,社会责任和人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保证自身的发展,没有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切都只是空谈。新时期的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新时期的高校也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高校。生态文明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念支撑,认真贯彻这一原则的过程是高校不断完善的过程,也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具备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完整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渠道,无论从内容、环境到文化氛围以及学生的培养等方面,都为学生量身打造了最适应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不仅培养学生会学习,能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已,保护他人,保护周围一切美好事物的能力。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在“教”与“学”中很快成长,具备健全的人格,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新时期的人才不仅要求拥有过硬的文化知识,还需具备道德,良知与信仰,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自然、国家、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无论以前,现在还是未知的将来,高校发展的宗旨都不会变,生态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止,不断为培养高素质、高觉悟的生态型人才而努力。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对社会、对人、对自身发展都具有显著成效,是全面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心环节,认清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对进一步建设生态高校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路径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所以深入探究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势在必行。

(一)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无不忧虑地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①自然告诫我们两点道理:一是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规律。规律是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个环节也都是必然联系的,在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时善于发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善于发挥优势,使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二是凡事都有度。度是衡量事物的标准,也是量变与质变的关节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要组织师生进行调研,利用调研的成果制定相关建设生态文明高校的发展计划。通过计划指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坚守度的标准,把握分寸,争取事半功倍。

(二)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核心任务,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建设生态高校,从学校生态环境的物质文化到高校教育体系的软文化,无不体现“生态”二字。一是以马克思生态观为基础搭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正确把握生态观的基本内涵,深刻领悟生态观的内在意蕴与价值取向,使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追求与所提倡的生态观相契合。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大学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涉及到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历来就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包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崇高理想,融入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三)加强生态文明实践

马克思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高校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出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是最终旨归。首先,加强大学的社团活动。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号召、校内组织活动与课外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认识,自觉履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义务。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宣讲。时时、事事地举办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可采取公开演讲比赛等形式,唤醒学生注重生态文明的觉悟,激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的热情。再次,宿舍生态文化,班级生态文化评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宿舍、班级等公共场所的管理,每学期定时进行宿舍文化及班级评比活动,对优秀宿舍和班级进行奖励,鼓励学生优化学习、生活环境,为生态文明高校献出微薄之力。最后,实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周。可在新学期、学期中或者学期末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周,组织全体师生对校园环境进行分区域清扫,或者每个学院师生负责各学院的清洁、建设工作,亲身体验环境带给我们的影响,将“做中学”贯彻到底。

生态文明高校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每一位师生都肩负着建设高校生态文明的责任,每一份责任都承载着师生们的关心与关注。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过程中,必将遇到一些困难,暂时摆脱不了的困境,但始终如一的信念和责任感是战胜一切阻挠的有利武器。高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脉博,审时度势,不断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成果及经验教训,建设现代化“新型绿色高校”,完成新时期赋予的崇高使命。(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学院)

注解: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文5

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世界环境大国之一,未来在国际环境与发展事务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中国政府已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近年,伴随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各国围绕生态摩擦、环境争端问题的博弈日趋激烈,而这也正影响着中国在世界范围之内所展开的贸易活动。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中国政府以积极的环境政策来应对当前这一形势,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参与相关国际谈判和对话交流的位势,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地位。

二、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正确理解和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水生态文明是一种爱水亲水、节水保水、量水而行、人水和谐的现代文明形态。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配置、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水环境以提升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和系统修复水生态以增强水生态服务功能的一项系统工程。水生态是生态系统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领域、重点领域和基础领域。

2.我国水情决定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我国水资源极其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退化。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城市缺水尤为严重,2/3的城市缺水;非法排放污水现象屡禁不止,水污染严重,1/3以上河流受到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超过承载能力,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约19万km2,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湖泊、湿地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湖泊和天然湿地面积分别减少15%和28%。面对极其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形势,为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立即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三、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进展但问题不少

1.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一系列进展积极开展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重点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水生态综合治理;开展了以城市为单元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初步开展了河湖健康评估;开展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大力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2012年开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系列挑战和问题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薄弱。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较为薄弱,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现象依然严重。我国单位GDP水耗、单位工业产品及单位农产品水耗均明显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超采,恣意侵占和破坏河流、湖泊和湿地,恶意排放污水、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等现象严重。

涉水体制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包含降水、径流、蒸发、渗透等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也包含开发、利用、排放、处理等水的社会循环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过程、多领域、多环节的管理。然而,目前多数地区涉水事务还分散在水利、环保、住建、发改等部门,“多龙管水”局面在多数地区依旧,尚未形成统一的涉水事务管理体系。

相关机制问题十分突出。水价形成机制尚不能充分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水资源费等水资源经济补偿机制尚不能适应节水保水要求,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尚不能满足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水域和湿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普遍缺乏。建设经验模式有待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虽不是全新工作,但需要全新的体制、机制、管理、经验和模式。加之各流域、各地区的水情,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与水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迫切需要差别化地探索和推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

四、建立健全机制,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1.制度保障,持续推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顶层设计,重点建立健全和切实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等制度;加强区域、规划和项目层次上的水资源论证,实现项目建设、规划计划和区域发展的“量水而行”;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以及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建立和实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评估体系,及时、科学、定量地评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成效与问题。

2.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加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宣传教育,加强水生态文明常识、技能宣传和普及。建立全社会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传播、诉求表达、实时监督、自我约束的社会氛围和长效机制。重点在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团体、重点社区和大型企业等开展节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改革体制,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和统筹作用。强化涉水事务的统筹统管,积极有效地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重点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地区,特别是在所有城市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必要时可设立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构。

4.健全机制,有效推进改革和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使水价逐步接近水资源的真实稀缺程度,实行阶梯水价等差别化水价制度。改革和规范水资源费制度,积极稳妥和差别化地提高水资源费标准。改革和完善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减少污水排放,实现污水处理良性发展,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改革和健全水源保护补偿制度,健全对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湿地、库区的财政支持机制,切实提高水资源和水生态的保护水平。

5.规划引领,科学推进编制全国及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加强水资源依规科学配置。全面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严格按流域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确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抓紧研究制定全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重点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方向、重点领域、重点措施等。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范文6

【关键词】:园林绿化 城市生态文明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许多城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其中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因此要科学管理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加强园林绿化质量管理的科学理念,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1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a)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随着人口的增加,氧气消耗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因此需要绿色植物维持上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

b)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绿色植物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如:银杏、石榴可吸收SO2;丁香、侧柏可分泌杀菌物质;

c)减弱噪声:植物的叶与枝条能吸收声波,降低噪音分贝;

d)改善城市小气候:绿树可遮挡太阳辐射热,降低城市气温;

e)美化城市环境:通过合理布局,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可形成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增加城市的自然美。

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2.1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城市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互惠共生结构,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地球文明与人类文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相比较传统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等特点,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其建设过程大致需要经历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整合、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五个阶段。同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2.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在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时,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特别要建设好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完善与稳定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鲜明的园林绿化特色,越来越和谐的人类与环境发展。

2.3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和功能

一个景观优美,生态协调稳定的城市园林能够极大地调节、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做好城市园林绿化从景观上来说,可以愉悦人们的心情,消除疲劳,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从社会功能来说,可为社会提供休闲游憩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等;从经济功能来说城市园林绿化可极大地促进城市发展,如:房地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功能也促进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园林绿化将是未来潜力较大的新兴行业。

3南宁园林绿化现状及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3.1园林绿化现状的总结

(1)在“点”的绿化上,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园林作品

南宁市的广场绿地和游园绿地越有100多处,均是根据其的位置和功能定位来设计和建设的,如::朝阳广场处,人口较为密集,人们大多用于休息和游憩,因此广场改建保留了原有的大树;民族广场作为政治活动中心,草坪、鲜花遍地种植,并且视野开阔,建设简约而庄严。街头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建设手法和

表现风格也迥然不同,形成了“街头荫生园”的独特景观。

公园建设立足自身实际,在营造优美的景观的同时又彰显了公园特色。如:人民公园汇集了许多荫生植物和棕搁科植物,同时根据热带雨林特有植物生长形式,营造了极具热带风情的园林景观。以种植大树著称的南湖公园以树多、树奇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游客。

风景区建设以生态环境相结合为主,从园林植物造景、生态造园的角度,对部分山林进行了生态改造。如:全国最大的“苏铁园”; 大明山风景区春岚、夏瀑、秋云、冬雪的奇特景观;五象岭风景区等。

南宁市具有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路让树、房让树的例子屡见不鲜,市民保护古树、抢救古树的报道也很常见,成了绿城不可或缺的优异的风景,这些措施在扩大南宁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体现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

(2)在“线”的绿化上,塑造具有亚热带风貌的生态型绿化带

南宁市通过街道绿化搭建市区绿化骨架,较好的反映了亚热带园林景观和南国风光。同时南宁市将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窗口如:“果树上街”、 “道路彩化”等独特的园林景观。目前为了彰显城市的生态之美、景观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南宁市进行了城市景观改造:民族大道、大学路等街道绿化中,综合考虑了人行道、左右侧分带及人行道后排的园林绿化因素,实行了乔、灌、地被的多层次合理搭配。树种多选用高大、常绿植物:芒果、小叶榕、大王椰等。同时为彰显南方的园林景观特色,选择了观花、观色、闻香等特点的植物进行了配置。如:民族大道街道植物配植品种多达150多种,街道绿地率达到45%左右。

南宁市依据地理特点,以山、河为依托,在邕江两岸建设了具有防洪、交通、园林景观等多项功能的综合园林。通过综合治理朝阳溪,将“臭水沟” 变成了绿化带,再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3)在“面”的绿化上,营造生态环境体系

通过综合考虑人群分布、城镇建设,南宁市力求绿化地域特色明显,绿地分布均衡,实现绿化一体化,和谐发展。并且全市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步伐,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城乡绿化衔接自然,绿化资源利用充分,城市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3.2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增加绿量,确保绿得壮观,突出“中国绿城”特色

南宁市目前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在全国达到中上水平,但仍需采取有力的措施,增加城市绿量。只有足够的绿量,绿色景观,才能凸显城市的壮观、大气。因此南宁应继续实施1000万株树木种植工程,并切实的开展下去。

(2)重视以生态学原理指导的城市绿化规划

园林绿化不仅要考虑城市的美化和绿化,还要强调和突出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城市中出现的因景观不佳、绿地分布不均、绿化与交通矛盾等问题而进行绿化改造的例子,都是因为缺乏规划或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利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并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前瞻性、超前性、系统性、和均衡性。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更好地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本文分析个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议如下:园林绿化建设应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科学进行;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人本位理念;尽可能的体现城市特色;适度改造和努力提高现有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园林绿化建设要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城市绿化布局,充分利用绿化资源,实现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敖惠修.应用生态学观点建设园林城市.广东园林,200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