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汉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2
一、今古文经之间的异同
儒家经典的传播因秦朝的焚书坑儒等措施和秦朝末年的战乱而出现了断裂层、这就导致汉代的儒学经典出现两种传本、一种是由经师依靠记忆、背诵,口耳相传下来的,用当时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来的文本,称为今文经;一种是由地下或孔壁挖出来的和民间所献的,用不易辨识的籀文、六国文字等先秦古文字抄写的经书传本,称为古文经。在此基础上,今文经学侧重阐发经典中的微言大义,经常借题发挥;而古文经则常通过文字训释、名物考证等手段来阐明文本的含义。今文经出现时间早,汉初传授者多是前代遗老,因而得以立官学,古文经相较多出现得晚,再加上古字不好辨识认读,因而在当时的流传范围和影响都较小。
二、今古文经的发展演变
学者一般认为,从西汉末到东汉末,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进行了四次较大的争论,第一次发生在西汉后期,另三次则都发生在东汉,直到东汉末今古文经合流,这种争论方才告终。在四次斗争中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都得到了各自发展,西汉的今古文之争,是利禄之争;东汉的今古文之争,则属学术道统之争。
大体而言,在西汉哀帝之前,今文经学的特点是:著述形式由简而繁,章句之学盛行;说经重在经文义理的阐发,其中略带阐述己意,有空而不实的特征;今文经学注重通经致用,将学经与治世相沟通,而不纯专为学术而研究经学、在今古文经的争斗中,今文经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改变:章句逐渐由繁而向简转变,由近于空疏的义理阐释向着重史实和名物训话方向发展,由通经致用的功利性向着学术味较浓的条例化方向发展。简而言之,在治经方式和治经风格等方面今文经学都明显表现出向古文经学靠拢的倾向、这是今文经学在与古文经学争斗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东汉末期今古文经能够合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今古文经与汉代政治
经学无论是今文经或是古文经都是以为政治服务为最终目标,尤其是今古文经之争和二者地位的此消彼长,都表明了经学与政治的紧密关系。
(一)今古文经自身的学术旨趣与统治者倡导的时代主流
学术的发展与政治的导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君主喜好决定着政治的走向。比如,东汉建立者光武帝善谶,于中元元年(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及显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言。说明谶纬在东汉时代掌握了学术的话语霸权。光武帝虽有提拔《谷梁传》的意愿,但《谷梁传》先师不晓图谶,故令中道而废。不晓图谶恰恰反映出古文经学者独立不依的学术操守和学术品格,这也正是古文经学备受人尊敬的地方。对于政治的依附,虽然能够使学术获得发展和辉煌的机遇,结果是俗儒趋于功利的追捧,他们目光所及是仕进的希望和由此而获得的拜官封侯香车肥马,今文经学的发展现状就是古文经学无法逃脱的宿命,这或许就是桓谭、卫宏并共毁訾废古文经于学官而欲使其保持自由发展的不可为人所道的原因、
(二)今文经的通经致用
今文经学与谶纬相结合,揉进阴阳五行、神话传说、方术迷信等内容,长时间在汉代占据官方学术地位,并逐渐成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因此,今文经家为了与官方意识形态保持一致,顺应谶纬的变化,作出体面而又合乎时宜的反应,便用谶纬之说来解释儒家经典、
今文经学通经致用不仅表现在理论上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服务,在实践中经义往往也是断定是非的有效标准,对国家政治的指导作用日益增强。今文经学者认为无论什么大道理都出自于经书,他们五经经义的阐释,因阐释者不同以及阐释者时代不同,可以对经作应时之需、应势之需的解释。汉代政治尤其是东汉政治在谶纬思想的影响下,带有了一层神秘色彩,现实政治也走向神秘的怪圈。如:以《春秋》断狱,以《禹贡》治河,以《诗经》当谏书等。而王莽为了在后来的改制之事上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继承者,便以今文经学作为思想基础,他利用着当时的学术潮流,利用着当时的民间迷信,以欺骗汉家的孤儿寡妇,并欲以一掩尽天下人的耳目、这种便利是西汉经今文学派赐给他的。经与谶纬结合相当密切,但决不可认为今文经学信纬书,以为孔子微言大义间有存者,而古文经学只是斥纬书为诬妄。
(三)古文经中的作伪
刘昕作为第一个为古文经学摇旗呐喊的人,在主张古文经学的同时却也利用谶纬为王莽的代汉提供依据、他重新整理了古史系统,为了迎合五德终始说,在《左传》文公三年、襄公二十四年、昭公二十九年以不经意的方式故意插入三段叙述夏代豢龙氏刘累为陶唐氏(尧)之后的文字,篡改了帝系,杜撰了少皞帝,欺骗了人们近两千年。
古文经学在两汉之际,尤其是在王莽执政期间地位有所上升,体现了古文经学的兴起必然是与政治相联系的、史载:王莽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这也是东汉之初,古文经学日渐成熟并且大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3
关键词:《曹刿论战》,注商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用了《左传·曹刿论战》一文,其中的三处注释值得商榷。
一、衣食所安
教材注释为:“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认为“安”有“养”的意思。窃以为此注欠妥。
课文的注释本自《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疏:“公意衣食二者,虽所以安身,然亦不敢专己有之,必以之分人。”[1]后人随意增解,不足采信。在古代汉语“所”字句中,有的定语后置,翻译时要前置,“衣食所安”即“所安衣食”。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安”有“安适、安逸”一义项。如《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居不安。”在课文中,“安”可训为“安适,指享受”。考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全句,“专”指“专有、独享”,正与“安”之“享受”形成对照。故,“安”训“享受”,“衣食所安”当训为“衣服和食物(即吃的、穿的)各种供人享受的东西”。《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亦采此说。
二、小信未孚
课文注释为:“(这只是小信任),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将“孚”释为“相信、信任”,窃以为解释欠妥。
结合上句“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的是鲁庄公从事祭祀活动,所采用的“牺牲”、“玉帛”,要如实按规格进行,不敢妄自虚报(加,虚报。科技论文,《曹刿论战》。解释有争议,此处采此说。)所谓“小信”,绝不是说祭神是件小事,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非常重视祭祀活动。既然“牺牲、玉帛”等祭品在数量上都达标,为什么不能受到神灵的成分信任?若将“孚”理解为“信任”,句子前后缺少逻辑联系。“孚”可解释为“诚实,为人信服”。《左传·召公二十年》载:“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建事,其祝史存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意为国君祭祀时要做到凡事“无愧于心”,即“心诚”才能得受神福,反之,如果统治者不够恭敬诚信,仅仅是形式上做给百姓看,祝史又虚报国君的功德,百姓必不能信服,则“神弗福也。” 曹刿意在提醒鲁公不能只做表面工作,欲得民心必须对诚实、恭敬。故,“孚”可解释为“诚实,为人信服”。《古代汉语词典》“孚”训为“信用、诚实”义项解时[2],用《国语·周语上》举证:“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后汉书酷吏列传》:“仁信道孚,故惑被之,情著。”综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可训为“小信用如果不诚实,就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
三、必以情
课本注释为:“情,实情”。如此,“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当译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案子的实情,但一定要据实情办理。”《古文观止》、《辞源》(修订本)等均采此说。此译文意不通,将“情”训为“实情”,实误。
《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注:“必尽情察审也”。科技论文,《曹刿论战》。科技论文,《曹刿论战》。“情”确指断狱者的主观之情,而不是客观的“案情”。在古汉语中,“情”常与“诚”通。如《论语·子路》:“上好信,则民莫不敢用情”。朱熹注:“情,诚实也”。孙诒让《间诂》云:“情亦与诚通。”《左传》中多借用“情”指代“诚”。科技论文,《曹刿论战》。如《僖公二十八年》:“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情”即“诚,诚心”。《古代汉语词典》释“情”为“真情、实情”,[3]并举证《国语·鲁语上》:“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亦误。此句的解释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同,都表达尽心办案的愿望。与下文“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刚好一致。“情’与‘忠’的意思相通。郭锡良本《古代汉语》[4]注:“忠”是“尽心竭力”的意思,即“尽心竭力’,全句意思是“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见,‘情’作‘诚”解,即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去做,与“忠”的注解刚好一致,前后语义连贯。
查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情:诚心。科技论文,《曹刿论战》。必以情:一定诚心加以处理”。科技论文,《曹刿论战》。笔者对此解释深表赞同。
另,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课文对“肉食者”的解释有误(课文注释为“吃肉的人,指得厚禄的人。”)[5]认为“肉”普通百姓也吃,并不是只限于“居高位”的统治者,“肉食者”不足以成为“得厚禄的人”的代称。“肉”当取其在古书中的第三个义项,即“有孔的玉器或钱币的边称肉,与好(孔)相对而言”。[6]在文中借指铜器——鼎。“肉食”即“鼎食”,笔者认为此解释证据不足,实为舍近求远。《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其出入也时,食肉之禄,冰皆与焉。食肉之禄,谓在朝廷治其职事就官食者。”正义注曰:“在官治事,官皆给食。食乃有肉。故鲁人谓曹刿曰‘肉食者谋之’,又说子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双鸡’。是大夫得食肉也。传言‘食肉之禄’,禄即此肉是也。”曹刿是鲁国一位没有权势的人,不能位居“食肉之禄”之列,但他忧国忧民,与目光短浅的“肉食者”形成鲜明对照。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将“肉食者”直接译为“做大官的人”,亦为正解。
课文中的“安”、“孚”、“情”等看似只是意思简单的小词,但却牵动如何正确解读作品的“大问题”,所以对一些存疑的词汇还是严谨些为好。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3]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63.
[4]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6.113.
[5]杨向东.肉食者≠食肉者,中学语文教学2007(12).
[6]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988.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在古代汉语的教育教学中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出现,特别是电脑和光盘技术的出现,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类设备的大容量、直观性和多功能性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光盘的大容量几乎可以储存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体现所有的教学要求,发挥语言课本所无法发挥的作用。语言总是在现实环境中使用的,也只有在现实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储存现实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观性同时带来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电脑,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目的和要求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对于占代汉语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信息量小、学习速度慢,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等。充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会给古代汉语教学带诸多益处。例如,古代汉语的文字教学,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会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教学印象,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如在讲授汉字的起源、“六书”、汉字的形体演变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文字的甲骨文、篆书、隶书形体扫描在电脑中,在多媒体中播放出来,使学生对汉字的性质属性和形体演变产生深刻的印象和透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充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相比较,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难以充分展示占代汉语的全部而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便利。
多媒体技术是融文字、声音、图象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秦古文中经常出现鼎、鼐、爵、豆、笾等器物,仅靠语言的描述,往往会产生“一千个人眼里有‘千个哈姆莱特”的后果。而如果将这些器物精美的图片诉诸:视觉,再加上简洁的说明,那么学生对这些器物形制、大小、功用会有深刻的了解。“宫、商、角、徵、羽”是古人对五音的称呼,靠语言的叙述,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使人如坠云里雾里。而将其诉诸听觉时,这些枯燥无味的字眼就变成了灵动的乐符飞舞在耳边,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纸质原版古籍缺乏的状态下,扫描古籍片段,直观地再现古籍原貌,不仅使学生能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古籍的原貌,了解占籍版本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未经断句标点的古籍进行句读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理解能力。应充分利用电子版和网上的古籍资源(如电子版《四库全书》,其内容极为丰富,包罗了乾隆以前四部范围内的我国古代重要著作),进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可以”的古今差异,完全可以利用电子古籍的检索功能,直接调印出备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穷尽性地调查,展现其意义的演变过程(词汇化的过程),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这些与古代汉语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电子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可以“培养他们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和支持”。古代汉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陆国内一些著名的中文学习网站,如“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国学数典论坛”(http://bbs.gxsd.com.Cn)、“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el1)、“北大中文论坛”(http://www.pkucn.COm),等等。将现代科技引入古汉语课堂,让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诚然,现代教育技术为古代汉语教学带来很多便利,‘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传统板书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意义上,板书即黑板字、板图即黑板画,这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板书、板画虽常不被注意,似乎算不什么教学方法研究的课题,但它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革新,能否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传统板书教学已经成为少数老先生的专利,所谓现代性和前赡性,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束缚了年轻教师的全面发展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于”字;词性;起源;语法作用
一、“于”的词性探讨
古代汉语中,“于”字的介词用法最为普遍和频繁,许多古代汉语教科书上讲的都只有介词用法,关于“于”字是否有动词用法,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为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再作探讨。
(一)动词说
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中指出“贞卿事于北宗,不遘大雨”中的“于”当训为“往”。[1]潘允中先生在《汉语语法史概要》里提到:“就词义说,‘于’和‘於’是相同的,《说文》:‘于,於也。’《广雅・释言》:‘於,于。’‘於’本为动词,和‘在’同义。” [2]
关于“于”的用法,前代学者有的依据毛传、郑笺等古训,有的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排比归纳推出“于”的动词意义。郭锡良通过考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情况认为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3]例如:
(1)壬寅卜,王于商。(合33124 )
(2)从向归,乃先于孟。(合29117 )
梅祖麟肯定“于”在甲骨文里有动词用法,意思是“来往”的往,也就是《毛传》所说的“于,往也”。[4]
(二)介词说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目前语法学界大都认为古代汉语中的“于”是介词。郭锡良在《古代汉语》里提到:“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 [5]
二、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关于介词“于”的起源,历来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动词虚化说。即由“往”义的动词“于”虚化而来。持这种观点的有洪波、郭锡良、王鸿滨等。
2.上古泛声来源说。即介词“于”、“於”、“乎”来源于上古的泛声。持这种观点的是赵仲邑。他认为可根据来源把上古汉语的介词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即来源于泛声的介词和来源于动词的介词。
3.格助词来源说。即介词“于”来源于远古汉语的格助词。持这种观点的是时兵。他认为原始汉语的语法基本格局与古藏语大体相同,都是SOV型语言,没有前置介词,而使用格助词标志体词性成分在句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对比以上三种说法,笔者比较赞同动词虚化说。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许多用作动词的“于”,并看到了动词“于”和介词“于”的密切关系,能描绘出由动词“于”到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所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首先是由于汉语这种特定语言的需要。汉语是孤立语,依靠语序和虚词这些语法手段表达语法意义。殷商汉语还比较原始,虚词还不很发达,需要一些介词来引进处所、时间、对象等词语。正是这种需要促进了由动词“于”向介词“于”的语法化。
(二)发展
甲骨文中的“于”使用频繁,有动词用法,也有介词用法。胡小石先生早就肯定它是介词,指出:“卜辞用‘于’有三例,一以示地,二以示时,三以示人。” [6]甲骨文中“于”字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应该是先用来介绍行为的处所,再扩展介绍行为的时间和动作涉及的对象。“于”用作介词的例子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词/动宾+于+处所名词
(3)贞:方其来于?(合6728)
(4)土方征于我东鄙。(合6507)
2.于+时间词+动词//动词+于+时间词
(5)贞:其于六月娩。(合116正)
(6)丁亥卜,酒升岁于庚寅。(合4318)
3.祭祀动词(+祷告事情)+于+祭祀对象//于+祭祀对象+祭祀动词(+祷告事情)
(7)贞:燎于王亥母豚。(合1186正)
(8)于示壬告三牛。(屯783)
4.受事名词+动词+于+名词
(9)三百羌用于丁。(合295)
西周金文的“于”仍有用作动词的,至于介词的用法则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于”所带的词语,可以不是表示具体事物或地点的名词,而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或形容词。如:
(10)曰古文王,初和于政。(墙盘)
(11)克成绥吾考以于晏晏受令。(沈子也簋盖)
其次,“于”字用作介词行为涉及的对象,搭配的动词比甲骨文广泛得多,不限于祭祀动词,因而构成的语义关系必然更加复杂。有的是引进受事或当事(非动作的直接接受者),例如:
(12)王乘于舟,为大礼。(麦方尊)
有的是引进取予的对象,例如:
(13)其又内于师旗。(师旗鼎)
有的是引进告语的对象,例如:
(14)告追于王。(多友鼎)
有的是引进动作的施事,例如:
(15)中乎归生凤于王。(中方鼎)
先秦典籍(主要指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中介词“于”(包括它的各种写法)在语法作用方面的发展变化主要有四点:
1.介词“于”的后面不再是只带体词性结构,间或也能带谓词性结构。例如:
(16)出怒不怒,则怒出於不怒矣。(《庄子・庚桑楚》)
(17)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荀子・劝学》)
2.用在形容词后面,产生了引进比较对象的句式。例如:
(18)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19)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3.出现了一种甲骨文中没有的对于义的“於”字。例如:
(20)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1)吾於子思则师之矣。(《孟子・万章下》)
4.介词“於”进一步虚化,开始同别的词构成固定结构。例如:
(22)至於子都,天下莫不如其娇也。(《孟子・告子上》)
(23)王不听,於是国人莫敢言。(《国语・周语上》)
三、介词“于”的语法作用
第一种是表示处所、时间和涉及的范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例如:
(24)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5)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第二种是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对于)”等。例如:
(26)先民有言:“询于邹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
第三种是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比较。例如:
(27)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28)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有时,不比较程度,只指出异同,也可以用同样的结构。如:
(29)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30)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第四种是表示被动,即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31)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结语
本文共探讨了有关“于”的三个问题,即词性、起源和发展、语法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关于词性问题,“于”在古代有动词和介词两个词性;关于起源问题,在研究诸多语法学家成果的前提下,本文总结出介词“于”是由动词“于”虚化而来;对“于”的常见语法作用本文总结出文中四点。本文的研究,希望对语法学研究有更深的帮助,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使本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1]杨树达.杨树达文集之五[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潘允中.汉语语]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
[4]梅祖麟.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起源[J].中国语文,2004(4).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古代汉语 教学 实践性
高校古汉语课因其课程本身的特点,一直以来教师畏教,学生畏学。也因为很多讲授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应用能力不能真正形成。针对目前古汉语教与学的这种困境,我们在课程的实践性方面进行了尝试,以试图走出这种不乐观的局面。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与实施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共四册,课程开设一年,两学期学时本科分别为3:3,专科分别为3:2,以每学期18周计,本科共108学时,专科共90学时。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我们注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
(一) 优选教学内容:
合理利用教材优选教学内容,抓重点,以点带面,精选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进行。首先,对于王力的四册书,我们把重点放在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文化知识相关内容融入文选等的讲授中,不单独安排课时讲授,其它留做课外实践训练;第四册只讲授诗律,其它安排课外延伸学习。对于每允樗讲具体章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适当进行取舍,传授知识既照顾其系统性又兼顾重点、难点以及深度和广度,还注意知识的伸缩性与延展性。通论部分如:工具书部分我们把重点放在工具书的使用上,让学生掌握其编排体例与用途,主要培养学生遇到有关问题知道应该查检什么工具书,如何利用工具书去解决问题。文字部分会把重点内容放在汉字的形体构造和古书用字方面,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汉字的形体分析汉字的本义以及识别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词汇部分的内容主要以古今词义之间存在的差异、个体词词义内部的系统性以及近义词词义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为重点。语法部分句式以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宾语前置句;虚词重点掌握之、其、者、所、而、以、则、于、为、与的词性、用法和意义。音韵部分主要掌握中古三十六字母、206韵以及上古声母理论,还有《诗经》的用韵情况。古书注解重点掌握古书注解的体例和常用术语;诗律部分重点掌握近体诗格律。文选部分:每一单元挑选重点篇目讲解。如第一单元我们选择《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鞍之战》重点讲授。
(二) 设计课内实践训练
古汉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课上的讲授无论是理论还是文选,如果离开实践性练习训练,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就无从谈起。具体说来:我们会根据课上所讲授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性练习训练题目通过课堂提问、课下布置作业、自学、测验等环节完成训练。每一章节讲完之后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后思考与练习,以弥补教材没有练习的不足。通论部分会把教学内容所讲授的基本知识梳理成具体问题形成思考与练习,如古书注解一章,我们会要求学生掌握古书注解的体例、古书注解的名词术语、古代著名的注解家等等;文字部分有关“六书”的知识,古书用字的基本概念等等;语法部分诸如词类活用的知识,古汉语句式的特殊用法,重点虚词的词性、用法与意义等等。文选部分则是要求掌握文选中重点词的词义,特殊语法现象,文选中出现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以及文选中所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文选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具体有释词题、有判断句式题还有识别用字题等等。
(三) 加强课外实践训练
1、课外自学实践与阅读训练。王力教材《古代汉语》共四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我们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课上没有重点讲授的内容或需要通过课外学习来加深延展进而转变为能力的内容我们会设计自学与实践题目,如古书注解部分我们的自学实践是尝试阅读古注;诗律部分我们的自学实践题目是尝试写作古诗词;整个古代汉语学习结束我们会要求学生尝试文言文写作等等。对于课上没有讲授的文选我们通过课程平时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课外自已阅读,甚至教材之外的古籍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古诗文部分我们重点讲授诗律,其它有关古诗文的文学内容与意义则分担给古代文学课,并与古代文学课相结合要求学生课外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水平与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2、知识实际应用实践训练: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触摸真实的古籍;引导学生到历史文化圣地实地考查,感受真实的古代文化,分析其文化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方言调查,分析研究方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扩充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如近的利用我校的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和河北省图书馆,指导学生查检工具书,了解工具书的使用,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感受古籍原貌;结合平时作业以及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引导学生进行河北方言的调查与研究;考察本地文化如就近到石家庄市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参观,并引导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考察古代文化。
3、第二课堂实践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和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相关学科结合,系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演讲、古诗文诵读等等比赛活动,使学生广泛参与,人人参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研究语言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主要体现在比较法的运用上。古汉语课要想较好的实现其教学目的重在揭示古今汉语之间不同的语言现象与规律,运用比较法重视各种语言现象语言材料语言规律之间的比对,无论是从教的层面还是从学的层面来看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历时比较,指的是与现代语言的比较,是一种纵向比较。古代语言离我们较久远,所以学生没有语感,可学生对现代语言却熟悉并精通,而现代语言又是在古代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便充分利用古今汉语言的材料,对它们相互比对,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也揭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做到准确理解与掌握古代语言的现象与规律,把握其实质。如:古代词汇一般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词汇往往是双音节词占优势,进而引导学生从语法造词和语音造词新旧构词法的本质上去理解,而避免学生单纯地认为是音节的简单相加而已。“虹”“雷”现代我们对这两个词都有科学的解释,而古人却认为是“虫类”和“天鼓”,这种古今词义的一些细小次要的变化,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两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坐”古今都表示动作行为,但行为方式却完全不同:古代坐姿是臀部放在脚后跟上,现代坐姿有很多种,臀部不一定放在脚后跟上;“捉”古义“握”今义“抓”;“慢”古义“傲慢、懈怠”,今义“迟缓”等等。现代语法主动句式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宾语放在谓语后面,而古代句子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是可以放在谓语前面的;现代汉语判断句用判断词“是”,古汉语不用;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用法和意义的现象更是普遍。等等。一方面是共时比较,指的是古汉语语言材料本身在某些方面有某些相关联相类似之处,可以拿来做共时性分析对比。如:文字部分,我们可以把相似的字形加以比较,如:“本、末、朱”三个字都是指事字,都由“木”的古字形加指示性符号“-”构成,造成这三个字本义不同的原因是指事性符号在这三个字的构形中所出现的位置不同,“本”在根部,“末”在上部,“朱”在中间。“人、从、众”都由人构成,不同的是分别由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构成。对于战国文字我们可以把秦国文字与战国其它六国文字比较。词汇部分,如:通过对“骑”“雨”“风”等词用作名词、动词时词义和语音不同的比较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语音造词的构词方法。古汉语词类部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活用,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我们可以做共时比较。如: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分,讲《老子・八十章》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时,和《国语・越语上》中的“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做比较;晁错《论贵粟疏》中“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两句中都有形容词“贵”,第一句为使动用法,第二句为意动用法。另外还有动词做状语与连动式的区分。等等。古汉语的词类中也有许多兼类词,一个词同时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我们往往也对这些词做共时比较。如:“是”可做指示代词、系词、形容词;“焉”可做兼词、疑问代词还有语气词;“以”“与”等既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通过比较有效区分介词和连词的用法和意义。同一个词作同一词类则可以比较其用法的不同,如:“于”做介词用于被动句则可以比较其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和表示处所这两种用法,《左传・成公二年》“S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全句为被动句,句中的“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孟子・告子下》:“百里奚举于市。”,全句为被动句,但是句中的“于”并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表示处所,此句为意念被动句。除此之外还对句末语气词“也”与“矣”、否定副词“不”与“非”、特别的指示代词“者”和“所”、无定指示代词“或”和“莫”等进行比较。通过共时的比较使学生对某些相互关联相类似容易混淆的语言现象进行有效区分与掌握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运用比较法外,我们还注意互动内容的设计。一直以来的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也始终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会根据具体章节内容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力求做到小到每一课时、每一章节的内容,大到一学期结束甚至一学年整个古代汉语课程结束,讨论形式多样,课上时间与课下时间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