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求学群体,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不仅要落实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施行的“奖、贷、助、补、减”等经济资助政策,更应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全方位的助学资助体系。不同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明显的差异:一年级学生主要面临学费压力和入学适应问题,二年级学生对实现自身发展有强烈的需求,三年级学生面临考研、就业方面的艰难选择,四年级学生尤其需要就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年级帮扶教育对高校建立资助育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针对大一学生以经济资助和坚定信念为主的梦想起航教育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梦,一方面他们为大学梦的实现而喜悦,另一方面却为自己和家庭所要面临的经济压力所担忧。因此,经济资助是针对大一新生所做的主要工作[1]。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向困难生详细讲解高校的助学政策,尽可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生争取更多的经济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

另外,初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由于他们对外界接触较少,知识储备不够,面对很多新鲜事物常出现紧张、不知所措、羞于张口等自卑心理状态[2]。因此,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多渠道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走出自卑心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坚定求学求知的信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上承担着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境况的重担,心理压力较大,也更加渴望改变和成功。高等教育首先要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的,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现阶段的社会现象,尤其要避免学生因经济的不平衡而造成的心理不平衡,进而导致极端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二,帮扶要体现人性关怀。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高校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的信任度,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

第三,发挥学生社团和高年级学生干部的作用。各类学生社团要充分吸纳家庭困难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活动的设计上要有意识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造施展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活动和与人交往中获得自我认可。

第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导致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明显,来自偏远地区的经济困难生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往往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照顾到偏远地区和经济困难生的学科基础,努力帮助其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针对大二学生以励志成才和再塑自我为主的人生导航教育

进入大二学习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已经完全适应,也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处世方式。他们勤恳务实,敢于吃苦的精神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使得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并因此获得学习奖学金和各类优秀学生奖学金,这进一步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全面,迫切渴望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锻炼。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加强励志教育从根本上激发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并为他们提供多种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再塑自我,向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

第一,发挥典型模范作用,加强励志成才教育。高校毕业生中不乏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他们的成长故事最能打动同样渴望成长和成功的经济困难学生,也能够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一条可参考可借鉴可学习的路子[3]。

第二,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生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在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地前提下,学校要尽量多地给经济困难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给予他们经济补助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岗位设置和分配过程中要公平合理,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利益,学校各部门都应当体现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另外,勤工助学不同于“奖、贷、助、补、减”等单纯给予型的经济资助,它需要学生付出劳动和精力,更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价值,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和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强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四进社区等志愿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实践育人功能。在家庭经济困难生中开展此类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能力,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感恩回馈意识,使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价值定位和人生意义启迪具有重要意义。

三、针对大三学生以追求真知和明确方向为主的专业引航教育

进入大三学年以后,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到深化阶段,学习的效果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学生需要一个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对毕业以后的个人事业发展做出详细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其自身的限制条件,对出国、就业、考研等方面做着艰难的选择,他们自身的梦想和专业追求往往受制于家庭经济情况。为此,班主任和辅导员就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和帮助。

第一,鼓励学生坚定追求真知和实现梦想的决心。对具有专业发展潜力,热爱学术研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鼓励其继续进行深造,争取在专业方面有所建树。对研究生期间的资助政策要给予分析,并与学生家长做良好的沟通,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真正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

第二,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情况打造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案。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立足学生发展实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成长,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根据特殊情况做特殊分析,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学生自身素质、家庭条件、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做出准确的发展定位,确定发展目标。

第三,将个人发展规划同国家的发展规划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作为青年人,应当自觉将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中,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近年来,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志愿服务等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吸引了众多优秀大学生投入到西部地区的建设发展中来,而家庭经济困难生很多来自西部偏远地区,学成返乡,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既解决了当地人才匮乏的难题又能够给大学生实现自己理想提供了机遇。

四、针对大四学生以就业指导和成才报国为主的远航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是求职就业压力,经济困难生人脉和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又迫切需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指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更好更快地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缓解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第一,开展全方位的求职就业指导。学校应针对毕业生开设求职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礼仪等一系列的课程讲座,帮助毕业生尽快地进行角色转变,做好充分准备,以更专业更积极的姿态加入到求职队伍中去。

第二,全方位开辟就业渠道。高校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来校进行校园招聘、聘用毕业生信息员提供招聘信息、通过导师推荐就业等方式全方位地开辟就业渠道。积极将校外企业请进来,减少毕业生外出求职就业的成本,呼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先择用贫困大学毕业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就业绿色通道。

第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班主任要熟悉掌握学生的就业流向和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和帮助贫困毕业生应对当前的就业压力,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及班级心理委员了解毕业生在择业、恋爱、学业等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毕业生做好适应社会生活和新环境的心理准备。

第四,加强贫困毕业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班会、座谈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把“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的要求,转化为贫困毕业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自觉行动和追求,强化毕业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克服困难,务实奉献。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2

需要给孩子买保险吗?

从经济层面来看,孩子在家庭中,从奶粉、尿布到补习班、才艺班,样样都要花钱。倘若孩子不幸发生事故,除了精神层面外,对于家庭经济并不会带来危机。只是孩子若不小心有病痛,产生的医疗费用,却可能是花更多钱的开始,甚至是一般家庭的沉重负担。因此,孩子虽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就保险的功能与意义上来说,仍需妥善规划保险,只是其与大人的保险规划是有差异性的。

如何选择保险为孩子?

投保顺序:先保大人后保小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保险。如果父母只帮孩子买保险而忽略自身保障,那么一旦出险,孩子的保障也随之化为乌有。所以投保顺序应先保大人,再保孩子。而在父母间选择的投保主体也应该以谁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谁就是投保主体。至于中低收入家庭保费预算有限,更应该注重这一点,宜选择低保费高保障的保险产品。

医疗险为孩子保险首选

一般而言,小孩子的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较弱,并且当下一些原来在成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也已经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而在投保时,若有了既往病史,投保难度会提高。因此医疗险要买得早、买得好,在孩子万一有疾病状况发生时,既不影响家庭经济又可确保以较好的医疗资源保护孩子,以免产生遗憾。至于医疗险怎么买?要不要买终身?最主要考虑的还是自身经济状况,毕竟孩子长大后可负担自己的未来,为人父母勿需过度忧心。现在与未来在医疗形式与费用上都有显著差异,因此动态式的调整投保计划,是每年必须做一次的保险体检。

医疗险首选是一般住院医疗保险,至少因任何疾病或意外住院都有所补贴,避免造成家庭重大经济负担。若有更佳的经济能力,可酌情考虑防癌险、重大疾病险、手术型保险等。

是否购买意外险?

小孩子生性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所以意外险原是父母最爱给孩子买的险种之一(约占儿童新契约保费收入的2成左右),但事实上意外发生后,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在意外险的保障中,除了身故理赔外,更多的是残废、意外伤害与骨折医疗,且意外险的保费并不高,建议搭配一般医疗保险,万一孩子意外受伤,才会有全面性的保障。

寿险是否预先规划?

依目前法规,15周岁之前的寿险亳无保障效果。有些保险公司特规划了阶梯式保额规划,即15周岁前符合法律规范,15周岁后即刻提高保额,享有倍数的保障。只是回归到投保本意上,看父母应无需为孩子购买高额寿险保单,毕竟保费亦是一笔长期且不小的支出,建议量力而为。

孩子教育金与储蓄险

事实上,教育金相当于多个目标年限的储蓄险。在前述的医疗与意外的保障规划后,可以纳入考虑的一种保险。虽然其投资报酬率不高,但具有无风险、有确定性、强迫储蓄等功能,父母可衡量自身家庭理财规划与能力后再决定。但如果是以投资型保单来规划教育金,则必须有更多的理财专业知识与财富管理能力。因为在规划投保型保单时,都会有预期较高报酬率,但投资风险是存在的,未来若发生获利不如预期,甚至是亏损,应需要有替代解决方案。

在目前市场上的多种保险中,应选择多少保费较为适合呢?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3

    一、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概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是指资助主体(政府、高校及其他社会力量)运用一定的资助要素和资源,通过一定的形式作用于资助客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称。[3]我国现行的资助模式按资助类型划分,大体可分为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三种模式。

    (一)经济资助模式

    经济资助模式是资助主体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采取的主要资助模式。这是遵循“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所建立起来的适应我国国情的资助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直接和高效的特点。在教育财政支出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最有效率的资助模式,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确立了“奖、助、减、免、补、勤、贷”七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奖,即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助,是某些院校、某些专业在校就读的学生,由国家按月给予一定数目的助学金;减,是指对学习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减免学费;免,要求学校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区别情况减免学费;补,即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补助或资助;勤,即学生在学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上工作,并获得一定的报酬;贷,主要是指对在校学生实施免息或减息助学贷款方案。

    (二)精神资助模式

    精神资助是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组织、集体或他人从思想、意识和心理等方面对受助对象予以帮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家出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或优惠政策,以及教育部和财政部等落实此政策颁发的系列文件等;社会组织或民众对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的舆论支持;学校、教师对经济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和诚信教育。

    精神资助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政策扶持、舆论引导、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有助于帮助他们摆脱家庭经济贫困的心理负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感恩、诚信、自立自强等优良品质。

    (三)能力资助模式

    能力资助模式是指不直接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而是培养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能力资助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定期为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举办技能和专业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某些他们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进行专项资助。这一新型的资助方式改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被动接受经济资助的局面,通过主动提升能力,为摆脱经济困难创造条件。

    二、现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的困境

    20世纪90年代,受到国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影响,并根据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政府逐步取消高等教育免费入学制,推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学生受教育成本不断提高,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渐增多,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政府及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还关系到他们的受教育权能否得到保障,教育公平能否实现,社会能否和谐发展。2007年,我国改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避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辍学。但新的助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偿性资助助长依赖性,有偿性资助易出现偏差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以经济资助为主,目的在于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在国家的经济资助中,奖、助、减、免、补属于无偿性经济资助,勤、贷为有偿性经济资助。有调查显示,在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减免学费四个选项中,有40.7%的学生最愿得到不需承担还贷责任又能证明自己能力的奖学金,另有34.9%和14.3%的学生希望减免学杂费或得到助学金,只有10.1%的学生选择贷学金。[4]勤工助学多是从事一些学校提供的岗位,助学贷款操作更是简单,学生只需在生源地开具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一般都可以获得国家的助学贷款。这两种有偿性资助往往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缺陷,如高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有限,报酬低,时间限制性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获得勤工助学的机会。

    目前资助体系最大的弊端是使部分贫困生产生了“等、靠、要”的心理。无偿性资助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有偿性资助则因为其在操作过程中的种种缺陷,推行效果并不好。

    (二)过于强调社会的主体性,忽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的主体是社会,受资助学生是被动接受资助的群体。我们忽略了资助的实质:一切资助活动都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现实的人展开,是为实现其自身价值、促进其健康发展服务的。[5]这种强调社会主体的资助模式,使得在资助工作中无法激发受资助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社会的给予,不能对资助模式、方法、内容和项目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不能使资助工作得到完善和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积极参与资助工作。只有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为资助的主体,才能围绕他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开展工作,才能在整个过程中真正发挥资助工作帮助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社会功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当然,这并不是否认社会在资助过程中的主体性,而是为了使社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主体协调统一。

    (三)资助手段落后,社会整体效益不高

    手段是目标的具体体现,科学、规范、高效、先进的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目标的价值。国家要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就必须运用科学、规范、高效、先进的手段作保障,使资助的社会功效最大化。虽然我国已建立了经济资助模式、精神资助模式和能力资助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资助模式手段落后,社会的资助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很少涉及精神层面的资助或技术能力的提高。而高校本应是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的主要推动者,但由于重视不够,师资不足,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和能力资助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甚至在有些高校仍是一片空白。

    由于精神资助的匮乏,在一些接受社会资助或者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缺乏诚信等道德问题,严重的甚至发生受资助者与资助者之间的情感冲突,进而影响社会公益资助体系的完善。能力资助的匮乏,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渴望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指导而表现平平,其综合能力发展受限;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因其综合能力不敌同期毕业生而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经济上的困难得不到解决,进一步影响他们偿还助学贷款等。

    三、完善高校资助模式:确立“经济·精神·能力”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

    “经济·精神·能力”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是把经济、精神、能力三种的资助模式有机整合起来,通过“授人以鱼”(经济资助)的方式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绝对”贫困问题(即生存和生活问题),通过“授人以渔”(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相对”贫困问题(即心理健康和能力、技能)。这种资助模式根据资助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资助方式,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一)继续发挥经济资助的基础作用,加强精神与能力资助

    在经济资助模式中,优化内部结构,在发挥其助人功能外还要发挥其育人功能,而且有偿资助的育人作用比无偿资助更大。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资助时,可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并增强自我救助的能力。因此在完善经济资助模式的内部结构时,应该注意提高有偿性资助的比例,尤其是“勤”在资助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在经济资助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和能力资助,以便建立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从物质上到精神上、能力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在精神资助上,政府颁布及落实好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优惠政策,在社会上树立他们自强不息的舆论导向。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困惑;与此同时,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贫困,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在能力资助上,高校和社会组织都应该积极地参与,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开办技能培训班,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是开展就业培训班,加强职业规划指导,提升就业能力;三是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强实践能力。

    (二)加强社会和学生的二元互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4

据调查统计,全县困境儿童265人,其中留守儿童210人,单亲家庭儿童40人,孤残儿童15人。

二、困境儿童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孤残儿童因自身残疾的原因及留守儿童因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欠缺,导致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残疾儿童因本身残疾的原因,造成其心理上的负担,因而影响学习。而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多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长辈们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留守儿童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家庭经济薄弱,导致困境儿童生活质量不高。残疾儿童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而留守儿童因父母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工种,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但留守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3、情感沟通太少,导致困境儿童心理偏差严重。据调查,孤残儿童80%以上,都存在自卑心理,而这些儿童正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父母关心的不够,与其交流太少,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从而导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再加上有些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导致他们有心事遇麻烦时缺乏通畅的倾诉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

4、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困境儿童安全难以保障。当前,大多数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平日对这些儿童监护不力、安全教育不够,导致部分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因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困境儿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三、帮扶困境儿童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困境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要切实加强对困境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要尽快建立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机构,积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有关扶贫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困境儿童扶贫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内容及目标,努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5

【关键词】家庭;理财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家庭的财富积累也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近几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每个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也在不断的贬值,导致现金的购买力逐渐降低。这样便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家庭理财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保证资产不贬值的情况下提升资产的应用效益。

一、家庭理财规划存在的误区

1.理财目标不明确

通过比较国外的投资者和国内的投资者,其国内投资者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非常频繁的买进和卖出,从而导致一些投资者始终没有指定非常明确的家庭规划目标。

家庭理财的目标就是家庭理财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一些人们虽然会为你提出一些建议的规划途径,但是我们在理财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便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避免理财规划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风险意识不强

股票投资是属于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非常适合投资股票,如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退休老年人群。通常这部分人的风险意识都比较第,在投资股票的过程中很容易跟风炒股,这样一旦在选股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便很容易遭受非常惨重的损失。

二、家庭理财规划的基本程序

通常在家庭理财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让家庭的可支配财富与消费支出应该相互匹配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完善的理财规划方案。通常在制定家庭理财规划的基本程序时,需要按照下列几步进行:

1.全面评估自身家庭的财务状况

在设计家庭理财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家庭的实际财务状况,如经济收入一般有多少?一般花费多少?这样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预算,能够非常清晰的了解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与支出情况。

2.确定合理的家庭理财目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清楚自己想到得到什么,则难以真正得到。因此,在设计家庭理财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下列两点:一是应该量化理财目标;二是应合理的预计实现的时间。通常在制定家庭理财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理财目标的合理性,如果完全脱离家庭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理财目标则是无效的,甚至在今后还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支出,或者是投资,所以在制定理财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目标的细化和层次化。

3.制定实施计划

在制定了合理的家庭理财规划目标之后,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理财的实施计划。其中,在实施计划中应该包括家庭的债务计划、保险计划、筹资计划和退休计划等几项内容。同时,针对每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中,其理财计划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下面就结合每一个家庭的不同时期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建设。

第一阶段:单身期。由于人们在刚刚进入社会,一般经济收入都比较低,支出花费较大。因此,在这个阶段中的家庭理财则需要以储蓄或者是低成本投资为主。同时,所投入的资金应该选择容易变现的形式,以便更好的防止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第二阶段:家庭形成期。家庭形成期所有的事业都处在快速成长的时期,其追求收入也逐步增多。在支出方面一般体现在消费非常冲动,以及家庭中的礼尚往来。因此,在家庭的这个阶段中的理财所选取的适合方式一般是货币基金,其具有收益高、安全性高和流动性高的特点。同时,一般家庭在这个阶段中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适合做一些大型的投资。

第三阶段:家庭的成长期。由于在家庭的成长期中,人们的事业正好处于成熟期,个体的收入呈现出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家庭的财富也不断丰富。但是,家庭的消费支出也逐步增多,如父母的赡养、子女的教育费用等,甚至还会考虑换房或者换车。因此,针对家庭在这个阶段中的收入应该大于支出,稍有结余。这样则可以考虑投资一些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等资产,尽量给家庭买一些保障类的保险产品。

第四阶段:家庭成熟期。在家庭的成熟期正好是事業鼎盛的阶段,家庭的个体收入基本上达到了顶峰阶段。其中,这个阶段的家庭经济支出一般在父母的赡养方面,以及帮助子女成家方面。因此,在这个阶段方面可尽量采取稳健型的理财方式,如债券、银行理财等产品,且可以为养老做好定期储备。

4.记好账,做好家庭理财预算

家庭理财是一门非常有艺术的学问。在家庭理财规划的设计过程中,记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记账就是将每天购买东西所花费的钱一一的记录下来,通过记账的方式让整个家庭所有的资金流入与流出都非常透明化。

以家庭资金的流入来讲,每个家庭在每一个月所领取的薪酬资金都应该是固定的,所以在业务性质方面便可以通过估算平均收入的方式来统筹计算每一个月可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情况。当每一个月的经济收入高于平均经济收入的时候,则可以暂时将多出来的钱存放起来;如果业绩收入不好的时候便需要采取弥补的方法,减少经济支出。其中,计算整个家庭中每个人的经济收入是家庭理财规划设计的第一步。

在整个家庭中,经济收入除了固定的收入之外,还包括额外的奖金收入和投资收入。针对这部分收入可不纳入到固定的收入范围内,最好通过设立独立的基金进行管理,以便能够用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用途中。然后,再算计支出部门,如每个月的饮食费用、学费、交通费用和娱乐费用和水电费用等,这样通过将预算支出的费用记录下来,并计算在扣除开支之后的家庭结余。这样如果剩得少,则可以购买一些收益的商品进行存放。

当然,在每个家庭中的经济支出也很可能会出现短缺的现象,所以这便需要通过记账来进行控制。其中,可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花费来降低家庭的经济支出,或者是从下个月的经济储存额中进行透支,避免产生过多的收入花费。这样在购买一些价格较贵的商品的时候,可以采取摊提的方式来进行购买,但是在摊提的时间段中不能够允许自己再有其他的经济花费。

三、实施计划

完美的理财实施计划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想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财规划,便需要在长时间的坚持中达到良好的家庭理财目标。其中,在家庭理财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避免家庭理财规划设计方案成为摆设。同时,还应该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而是应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理财规划方案,不断的进行理财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财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能够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能够采取正确的理财方案。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家庭在理财方面的投资失误,提升家庭的经济收益。

四、结论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6

【关键词】家庭理财;工薪阶级;方案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31-01

百姓家庭虽然有穷有富,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富裕家庭在某些方而往往比贫困家庭的烦恼还要多,百姓家庭对付金融危机的办法没有本质区别。许多事实证明,很多家庭矛盾,通常50%源于“愚蠢”,另50%源于对“物质利益”的纷争,但防止起来却很困难,这也就说明了树立正确的家庭理财理念、掌握科学的理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理财的含义

所谓家庭理财从概念上讲,就是学会合理、有效地运用和处理钱财,让白己的财产实现效用最大化,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目标。简言之,家庭理财就是利用金融和企业理财的方法对家庭经济进行计划和管理,增强家庭经济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大家庭效用。

二、家庭理财的方式

家庭理财的投资方式归纳起来有13种,它们是储蓄、债券、股票、基金、房地产、外汇、古董、字画、保险、彩票、钱币、邮票、珠宝。其中,古董和字画具有丰厚的增值内涵,然而却需要丰富的鉴赏能力和专业知识,非普通百姓所能操作;邮票的收藏在百姓家庭中较为普遍,可将其作为投资,见效并非十分理想,作为个人的收藏爱好或许更加适合;外汇的运作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较大风险;彩票,近乎赌博,也只能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味剂。因此,最为常见的家庭理财方式还是集中在银行储蓄、债券、房地产、保险、股票几种工具的运作上。

三、工薪阶层家庭理财意识和策略

所谓工薪阶层,就是指以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长,百姓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同时也而临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住房等现实问题有待解决,社会中,包括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家庭都属于工薪阶层家庭,以下将针对收入,年纪和财产意识类型的不同对家庭理财的防范意识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树立防范风险意识

理财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理财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和实践,以实现家庭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实现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工薪阶层在参与理财活动时,应该客观分析自身的综合条件,设定合理的预期收益,同时坦然接受现实,理性地看待一时的得失。

(二)按照人生阶段、家庭收入层次和风险偏好分别投资理财分析

首先,合理的个人理财,需要根据不同的家庭财务情况和不同的人生阶段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制定理财的具体方案。

其次,目前根据普通的工薪阶层收入区间,我们将工薪阶层分为二大类: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于低收入群体,我们建议其采取保守型策略,在资产配置中,以比较安全、流动性高的储蓄存款为主。如果某些家庭或个人生活负担较轻,也可尝试购买定期定投基金。对于中等收入群体,除基本的保值型工具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国库券外,还可以适当配置些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甚至是股票。对于高收入群体可以根据白身或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和情况,合理配置财产。

最后,根据家庭的投资组合状况可以粗略地将其风险偏好概括为二类:保守型、中立型和进取型。保守型家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差,在投资过程中追求“保值”,极力回避风险。因此,我们建议此类家庭持有收入型投资组合,增加定息性资产的比重,减少成长性资产的比重。中立型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二种类型中趋于中等,此类家庭要求其资产要有一定的增值潜力,风险在一定可承受限度内可以承受。因此,建议持有中性投资组合,其资产配置的比重为:成长性资产占50%-70%;定息性资产占30%-50%。进取型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强,因此可以持有积极增长型投资组合,其资产配置的比重为:成长性资产占80%-100%;定息性资产占0%-20%。进取型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最大限度的介入股票市场,参与股票买卖交易,在获取股息收入的同时,努力争取资本利得收入。然而,股票价格波动频繁,股票市场风险较大,因此,我们不建议家庭或个人把其全部积蓄用于“炒股”,甚至是负债“炒股”。

四、结语

资本是有机会成本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果我们不会进行合理有效地投资,资本运作的不恰当就意味着贬值,特别是对于当前中国储蓄市场火爆,金融投资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合理的家庭理财不仅可以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也能极大的带动国家金融市场,使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更加良好。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也会反哺在家庭经济上,使得家庭财产稳定增长,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陶开宇.工薪阶层的理财策略分析[J]财会研究,2007(6).

[2]钟本刚,盛朴工薪阶层个人、家庭理财概念与典型案例研究[J]金融经济,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