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1

摘 要:国有企业推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亟需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支撑,烟草等部分行业的工业企业在这方面虽然进行了努力,但依旧存在系列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暂时可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只能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修正和完善。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工业企业 经营管理

一、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规范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目前理解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宏观实现环境是市场经济,其实现推进主体或者说载体是企业法人制度,其制度内容的核心是有限责任制度,其比较详细而简要的内容和特征主要有五点,一是要求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二是确保目标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限,当然有一个前提是循规守法;三是要确保或者说保证出资者的权责,不过往往比较有限;四是目标的生产和经营应该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而非主要依靠官方或其他外力;五是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完善,并且确保落到实处。

在国内,谈及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往往是针对国有企业而言的,目前的一个主导呼声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其实,这种构建及落实本身就是一种国有企业的系统而全面地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需要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优化配合,这种需求逻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转型改革的启动推进需要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支撑,因为前者实际上是一种适当的冒险行为,如果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支撑,难以启动。二是转型改革在不同阶段的既有成果需要一定水准的企业经营管理保障,否则可能成为无源之水。三是其推进主体自身的转型也就是企业法人制度的落实,需要一定水准的企业经营管理推进配合,否则可能导致转型改革在形式上成功但同时面临着破产的境地。

对于现代企业制度境遇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八点,一是以战略管理为方向;二是以质量管理为主线;三是以采购管理为重点;四是以资金或资产管理为关键;五是成本管理为基础;六是以现场管理为窗口;七是以人本管理为根本;八是以企业文化管理为灵魂。

二、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部分国有企业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自身转型改革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其中的部分内容,在质量管理、资金及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效。不过,其他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本管理力度偏弱。在现代企业制度及相关模式下,要求突出人本管理的色彩,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表现是灵活利用各种活动或机制吸纳更宽广层级的人参与经营管理。可惜的是,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工业企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仅限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基层甚至部分中下层管理人员也缺少基本的话语权,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其经营管理水准的发展潜力。

二是战略管理模糊或缺失。烟草等行业的部分国有工业企业因为独特的过去,及专卖制等现存系列情况的制约,导致缺乏比较明晰的战略管理,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此,最显著的表现是因为其面临的竞争限制及烟草等特定行业市场规模的局限,部分工业企业在其优势竞争力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意识和定位行动,或者说有定位但模糊,谈不上准确及精确。

三是行业或地方保护痕迹严重。现代企业制度境遇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实现环境是市场经济,即需要特定企业主体完全融入市场的相对自由的竞争中。这些,虽然暂时利于特定企业的市场份额保持及开拓,便于其实现短时期的盈利提升,但会在根本上影响其经营管理水准的提升及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四是缺乏以市场竞争为基点的管理创新意识和习惯。烟草工业企业等国有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都是比较系统而全面地转型或变革,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需要强化创新意识及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列创新举动和成果,以此促成变革和转型的成功。不过,在部分烟草工业企业等国有企业中,存在较强的惰性阻力,各式保护痕迹又助长了这种惰性,导致他们模式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更不会形成因此而主动推进管理方法或制度创新。

五是企业文化管理步伐滞后。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落实的最深层次表现是在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落实,具体而言就是形成与之相符的企业文化,对此需要企业文化管理的同步甚至稍微超前发展。不过,在部分烟草工业企业等国有企业中,没有完全意识到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刻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即使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也流于形式而轻其实质,甚至放任自流了,没有在思想意识方面形成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准提升的动力。

三、提升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可行策略

对于如上所言及的各种问题,基于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问题暂时无能为力整改。所以,只能从实际出发,寻找可行的动点尽力推进。

一是倾力打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对于烟草工业企业等相关企业而言,已经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与其适应的企业文化相结合,做到二者同步,在可能的条件下企业文化可以适当先行。具体而言,烟草工业企业上下各层级的全体员工应该扬弃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思维遗留,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市场竞争条件下应该具备的竞争意识、经营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危机意识,并将这些意识内化到自身素质中。

二创新践行新形式管理方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现,需要系列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的践行及成功为支撑。对于烟草工业企业等系列企业组织而言,应该在敢于扬弃及舍弃过去基于经验、权威等支撑起来的一言堂式的管理模式,转而接纳并践行信息论、目标管理、经济预测学、决策论等管理方法,并且强化或者说注意和信息化时代的相关进展成果相结合,持续推进各种新手段和方法的持续推陈出新。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2

一、意义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履行承诺是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的标志,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加快推进我市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诚信经营行为,营造行业诚信环境,完善诚信社会监督机制,对于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道德为基础,以守法遵章为准绳,以企业自律为重点,培育食品工业企业的诚信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完善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诚信管理制度,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促进我市食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制度建设与教育宣传相结合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规章和诚信保障制度;加强企业诚实守信教育和宣传,营造诚信环境。

2.坚持企业责任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原则。加强企业自身诚信制度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县区经信(发)委,开发区经贸局负责监督、指导本辖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工作的开展。

3.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原则。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坚持政府推动,行业分类指导实施;注重消费者的参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全面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4.坚持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相结合原则。发挥惩戒约束作用,警示和惩治失信企业;鼓励和支持诚信企业,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四、工作目标

1.选择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先行试点。贯彻推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两项行业标准,使试点企业通过验收评审,成为诚信企业。

2.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推广。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食品工业企业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使其质量诚信和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职业道德和依法经营的诚信责任得到明显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从而全部通过验收评审,成为诚信企业。

五、主要任务

1、贯彻推行相关行业标准。加速《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等行业标准在食品工业企业中的推行进程,制订企业诚信建设实施细则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分值表。通过组织实施、自查自纠、改进完善,持续提升企业诚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构建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以确保质量安全、防范失信风险为重点,主要包括:食品原料及其他原辅料进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及仓储管理制度,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制度,企业广告宣传、合同管理、标识管理制度,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及考核、关键岗位人员诚信信息等相关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诚信内部核查、诚信风险信息收集评估、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制度等。

2、建立企业诚信评价分类制度。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统一分成A、B、C、D、E五类,分类原则为:A类是评价为“双优”的企业,定为诚信企业;B类企业可能硬件条件存在不合格项、体系评价为优,或硬件均符合条件但体系评价为二级,且评估年度内无任何不良记录,定为信用企业;C类是体系评价为三级的企业,且评估年度内无任何违法、违规记录,定为守信企业;D类是体系评价为四级,或评估年度内有1-3项违反行业规范或规章,但不构成违法、未造成人身伤害等不良记录,定为信用提示企业;E类是体系评价为五级,评估年度内有违反法律法规不良记录的企业,定为失信企业。

3、构建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按照“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与、诚信信息共享”的原则,建设公开、公正、科学的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完善诚信信息征集披露制度,规范企业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方式及内容,依法采集及披露企业诚信信息。在实现部门之间企业诚信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在市经信委网站设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窗口,收集、管理、通报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情况,公布相关诚信建设信息,建立行业退出机制。

六、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2011年3月31日前)。市食品诚信办制定《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体系实施方案》和《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2、试点实施(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选择八宝食品公司、月亮食品公司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主要是宣传和推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探索建立诚信管理、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诚信评价等相关体系,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在全市食品工业企业中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3、全面实施(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总结试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经验,在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中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贯彻《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增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意识,完善诚信评价体系,提高食品质量水平。

4、评审验收。由市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织评审组对我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审验收,对相关企业进行诚信评价分类,对达不到标准,未通过评审验收的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限期进行整改,尽快提高诚信水平,直至通过验收。

5、总结提高(201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各相关部门、各食品工业企业对各自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评价标准;对诚信企业进行表彰,对失信企业通过各类媒体进行。

七、保障措施

1、建立诚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一是建立由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监察局、农委、商务局、卫生局、人行、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区经信(发)委、开发区经贸局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协调小组,确定任务分工,共同指导和推进我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成立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品企业诚信办),设在市经信委,承担制定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评价分值表,指导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组织开展企业诚信评价等工作。

2、积极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据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状况,依法加强对食品工业企业建立诚信体系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依据企业守法和诚信状况,实施企业分类监管,预防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诚信提示、警示等方式对失信企业实行惩戒;严格依法征集、披露和使用诚信信息,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形成政府宏观指导有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协调小组单位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烟草企业;质量管理;实践;体会

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省烟草公司”)的发展,是烟草行业发展的缩影。目前,山东省烟草公司下辖17个市级烟草公司,共有在职职工2.2万人。管理体制改革,在更大程度上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要求。

一、山东省烟草商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背景及实践

(一)山东省烟草商业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背景

2006年体制改革前,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卷烟生产环节,体制改革后,烟草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风生水起,商业企业却面临“无题可选、无人能做”的困境。山东省烟草商业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创新项目层出不穷,烟叶生产与物流配送环节的专利亦有不少,群众性创新的热情也比较高,另一方面,这项活动的组织机构尚未健全,全员意识尚未唤醒,没有专人懂QC小组的程序与方法,活动如何推进、如何管理、如何应用自然也未能清晰。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二)山东省烟草商业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实践过程

2011年之前,QC小组活动在山东省烟草商业系统某些市级公司零星开展,尚未形成规模。2011年,山东省烟草公司进行职能调整,明确了QC小组活动专职管理部门,于是拉开了此项工作的序幕。当年,我们参照行业及卷烟工业企业相关制度,制定了《山东省烟草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选派10名业务骨干参加中质协初级诊断师培训,并通过调研,发现德州市公司众成小组瞄准行业物流配送环节普遍存在的异型烟打码到条费时费工现状,运用逆向思维,设计并制造了异型烟底部打码的控制装置,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于是,指导他们完成了创新型成果《异型烟底部打码到条技术研究》,该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运用,并获行业优秀小组成果三等奖。2012年,经过一年的发展,全系统注册小组199个,取得成果47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636万元,职工参与度10.9%。同年,成功举办全省烟草商业系统首届质量管理小组会,了15个优秀成果,其中1个获行业优秀小组成果三等奖。2013年,全系统QC小组活动实现了各直属单位全覆盖,共有302个质量管理小组开展活动,取得成果193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556.2万元,职工参与度13.9%。可喜的是,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第二届质量管理小组会向行业推荐的两个成果,其中1个获“国优小组”称号,另一个获行业优秀小组成果三等奖。

二、山东省烟草商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在推进QC小组活动方面,企业领导理应成为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和推进者。我省在推进QC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市级公司的领导对QC小组活动的重视程度,较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QC小组活动开展的热情和成效。为此,山东省烟草公司在QC小组推进过程中,注重发挥先进引领性,在每年的会上设置“优秀推进者”专项奖,并请部分地市领导现身说法,交流经验。总结历次交流,结合切身感受,我认为,要使企业领导重视QC小组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QC小组活动必须首先被主管部门重视。本着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质量管理部门首先要重视此项活动,在质量管理人员中选拔工作积极性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人员专职负责此项工作。这些人员积极组织、指导、推进小组活动,为小组成员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把QC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企业领导听得到、看得见,就会逐步引起领导的重视。二是QC小组活动必须有章可循。把QC小组活动和有关奖励政策,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中,把每年实现质量改进课题多少纳入企业质量目标中,每年召开一次成果评审会。长效机制建立后,企业领导在审批时,自然会按制度办事,按制度予以支持。三是QC小组活动必须求真务实。企业在QC小组活动中应坚持“小、实、活、新”的原则,摒弃一切形式主义,注重实效,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或从现场围绕制约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的实际问题来选题,从顾客不满意的问题中去选题,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展开研究,达到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节能降耗、增加客户满意和企业效益的目的。出了成果,有了实效,才能让企业领导感到,QC小组确实能给企业带来有形和无形的效益,领导自然就会加大对QC小组的支持力度。

(二)机制健全是关键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QC小组推进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保障活动能长期开展、有效开展的关键。在此项工作的管理实践中,我体会到,四个方面制度的健全及执行到位,对小组活动推进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是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小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组建与注册、选题原则、活动程序、评审及表彰奖励的有关事项,使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二是QC小组活动人员培训制度。抓好质量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及改进意识是QC小组活动推进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层次、分批次选送企业业务骨干参加QC小组活动培训,已在我省烟草商业企业形成制度。三是小组成果交流制度。每年一届的企业QC小组成果会已形成制度。我发现,行业、省公司、市公司三级成果会,已成为拓宽视野、交流经验的最好平台。通过层级选拔,不但给了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的机会,也给了其他小组学习借鉴的机会。我们的选题是否先进?我们遇到的困惑是否别的单位已经解决?相似的选题什么方法更好?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引人入胜?这些问题,基本都会在成果及评委点评时得到启发,使参与的小组少走弯路,增长见识。四是优秀QC小组激励制度。有效的激励,是QC小组活动蓬勃开展的“助推器”。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三种方式的激励最为有效:荣誉激励,每年对作出成绩的优秀QC小组给予表彰,以满足员工自尊、自信的需要;物质激励,依据QC小组成果的获奖情况,以及成果应用情况,给予小组成员奖金补助;培训激励,优先选派获奖优秀QC小组人员参加诊断师培训,或派出优秀代表参加各级QC小组成果会,以满足职工求知的需要,提高达成目标的能力。随着工作的推进,不排除以后会运用有效组织激励,让优秀的QC小组活动推进者承担更大的责任。

(三)专业团队是保障

QC小组作为群众性质量管理的一种形式,其着眼点就是提高员工素质,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的体现。而有效推进QC小组活动,必须依靠专业团队,也就是诊断师团队的力量。从2011年起,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请行业评审专家到企业授课,对全员讲授QC小组基础知识和案例,另一方面陆续选拔、推荐全省烟草商业系统优秀内审员骨干参加中质协举办的QC小组活动初、中级诊断师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是提高了问题管理能力。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能够得到解决,有的被搁置,因为始终缺少一种系统的指导方法。企业QC小组活动诊断师队伍建立后,人人发现问题、发现突破口的意识增强了,以质量管理为主线的问题解决型课题,一度成了企业争相选取的课题,以PDCA方法解决问题、管理问题的能力在一线员工身上得到极大提升。二是增强了小组活动的规范性。原来的小组活动选题,往往是由创新成果改编而来,或者把已经成型的小改小革进行总结,成果总结往往是“倒序”形式。诊断师队伍强有力的指导,带动了这种风气的转变。他们真正从方针目标入手、从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场问题入手,按质量改进步骤展开研究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提升了QC小组成果评审能力。原来,有的市公司也尝试开展过QC小组成果评审与,并从当地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以及行政主管部门请了评委来把关。但往往声音挺大,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来这些评委只有“职称”、“职级”,却欠缺QC小组活动特有的诊断能力。现在,全省烟草商业企业统一要求,各级成果评审必须选取有资格、有经验的诊断师担任评委,并将诊断师的评审记录备案,作为晋级考评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对成果的评审、把关渐入轨道,对成果的指导力大大提升,成果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四)融合创新是方向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赶超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在全县上下形成抓质量工作的合力,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的海上明珠做出新的贡献。

二、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力争2012年跨入全国质量兴市先进行列。

(二)工业产品质量目标。到2007年,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要达98%以上,在全县消灭无标准生产;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全县产品质量定期检验合格率要达85%以上,出口产品质量合格率要达100%;在目前基础上,再争取2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积极培育引导县重点骨干企业积极争创省、国家名牌产品,争取利用2-3年时间,使我县实现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三)工程质量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狠抓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及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建设,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和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到2007年,工程监督覆盖率达100%,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规定,重点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到2012年,实现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率达100%的目标。

(四)渔业质量目标。全面加强渔村水产养殖标准化工作,扩大示范区覆盖面积,扩展示范区农产品品种类型,加强主要农产品尤其是名特优产品的示范区建设,实现国家提出的80%标准化生产的目标。实施政府推动型、企业带动型、协会支持型模式,走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型农业标准化道路;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加快建立海参(刺参)、虾夷扇贝等鲜活水产品海水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争取“海参(刺参)育苗养殖、虾夷扇贝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在省立项,并建立水产品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适时开展虾夷扇贝、海参等重点海珍品国家地理产品保护认证工作。深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到2008年再争取10家以上骨干养殖企业实现鲜活水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面提高我县水产品无公害认证覆盖率。主要水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应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出口水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率应达到100%。

(五)服务质量目标。结合诚信建设目标,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和文明示范窗动,在服务行业积极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交通、邮政、通信、电业、旅游、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地产、商贸、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服务行业要按照国家标准实行服务质量管理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积极争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出我县“渔家乐”接待服务地方标准,规范“渔家乐”服务行为,全面打造我县“渔家乐”旅游服务品牌。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质量兴县暨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兴县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的考核,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发挥本部门职能,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质量兴县暨实施名牌战略活动的开展。

(二)强化工业企业、海珍品养殖企业质量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工业产品和海珍品养殖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鼓励企业积极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业企业、海珍品养殖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企业信誉建设,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网络,深入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完善服务体系,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质量信誉,提升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度。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流通领域和窗口服务行业要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实行向用户承诺制和质量先行责任制,以创建文明商店、文明服务窗口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保证商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单位要不断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把施工设计和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不合格建筑材料进入建设工地,消除不合格工程,提高工程质量。

(三)完善扶持和鼓励政策。一是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鼓励县重点骨干企业和海珍品养殖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自主创新,改进产品质量和鲜活水产品养殖质量。财税、金融等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在贷款和税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县政府对名牌产品实行奖励制度。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在市政府奖励的基础上,由县政府配套奖励企业10万元;获省名牌产品(含农产品)称号或省著名商标的企业,由县政府奖励企业3万元;获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由县政府奖励企业2万元;获省免检产品的企业和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由县政府各奖励企业1万元。三是加强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侵害名牌产品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名牌产品企业的合法权益。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医院管理

一、优化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是顺应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的需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但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优胜劣汰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医院都逃脱不了。如何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较低成本费用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和方法。

第二,是医院实现低耗、高效的经济管理的保障。在任何设定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管理的第一要务。医院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新医改政策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后,抵消该部分缺失以维持医院的正常、稳定经营就需要从降低成本入手。无论是明确各成本项目发生的源流,降低成本的潜质,进行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还是在既定的限定条件下,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购进新医疗设备、学习先进医疗技术等,改善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都是出于已最低的成本耗费、实现最优的经营管理的目的。

第三,是医院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战略措施的制定,都需要客观、充足的成本信息的配合。只有在财务会计提供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之后,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才够科学与合理,医院承担的风险损失也会降低,才能在医院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内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同时,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又引导医院走向成本最低化,通过使用成本信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当前医院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较淡薄

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由财政拨款来投资医疗设备以及进行建设改造等活动,其经营管理体制与竞争意识与私立医院有很大的区别。政府背景使得很多医院没有正确定位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管理意识淡薄,尚未建立明确的职能机构负责成本管理工作,管理理念落后,造成成本管理范畴片面化,在产出过程中不计效益,盲目创收,加剧了医疗成本随收入增长而迅速膨胀的情形。医院成本控制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方法体系,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涉及面越来越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更加精细,成本核算数据庞大繁杂,对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正是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像工业企业成本或商业成本那样形成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体系。成本会计内容不全面,无法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意识决定行动,对成本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成本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前医院成本会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过多地关注医院或收益部门损益的计算,搁置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收益与成本的匹配管理名不符实,既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从法律制度层面讲,我国对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即使是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仍属于征求意见稿,所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借鉴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对性质完全不同的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性欠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院经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三、医院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对策

1.医院领导更新观念,奠定医院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

医院领导是整个医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要求负责人首先端正态度,提高自己的管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坚持成本与效益匹配原则,发挥成本决策的效用,并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创造一种适当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院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既保证各项工作能以最低的资源耗费有序进行,又不影响医院技术革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完善成本会计职能机构,提高全院成本意识

顺利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是有科学的成本会计组织框架和健全的职能机构,并建立成本会计规章制度,推行责任负责制,明晰成本会计管理的权责利,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成本管理。其次,为职能部门配备能够胜成本会计工作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严格成本会计人员选聘制度,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上岗。并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将绩效工资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挂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对成本会计人员来说,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顺应时展需要,更新知识体系,学习新的业务操作技巧,发挥出成本会计应有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功能,推动全院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变革传统记账手段,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

引言

财务管理是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财务管理对于工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企业的财务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我国的工业企业得到空前迅速,但是部分企业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忽视财务行为,对财务行为缺少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使得工业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本文以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工业企业现代化治理探索新的方向。

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概念

1.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对工业企业资金的筹集、获取、使用、回笼和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其内容主要有财务决策评价、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对外投资和利润分配等方面。就企业内部而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在开展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业务活动管理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同时,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类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活动中,与各种利益主体产生联系。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功能地位发生深刻变化,工业企业置于瞬息万变、高度风险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因此,工业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不断创新财务管理观念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

2.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企业理财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它是企业财务决策的准则、财务行为的依据、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它不仅规范着企业的运行方向和运行方式,更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随着信息经济的到来,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客观需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向更高层次演变,从而实现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的转变[1]。

3.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1)涉及管理内容广

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工业企业运作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业务活动管理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处理企业外部的各类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活动中,与各种利益主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管理活动综合性强

工业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子系统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对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部分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只能对企业管理的某个领域起到制约作用,管理活动无法覆盖整个企业。而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管理活动,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它包括筹资、投资、权益分配、成本管理等,涉及到生产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综合性强。

(3)处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渗透在工业企业全部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工业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层面得到全面的反映。因此,财务管理在工业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我国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管理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被削弱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涉及供、产、销每个领域和人财物各类资源,以财务管理为企业内部管理的突破口采用价值管理思路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中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呈现个性化趋势,成本、价格、服务等指标成为了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需将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到工业企业战略层面,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多的企业经营者并没有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经营决策往往是领导意志,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导致企业的投资收益和预期产生背离,从而失去了决策和分析的意义,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影响企业的发展。

2.工业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在数量众多的工业企业中,相当多的企业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虽然有了预算制度,但预算没有成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有章不循,随意更改,使预算成为摆设。有的企业预算不切实际,指标不科学,缺乏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影响企业预算的实际使用效果。

(2)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2]。有的企业在对外投资等重大问题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从而导致企业资金调度不灵,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措施和制度,现有资金应该投向哪里,如何去投,效益如何,资金能否充分利用等许多环节凭经验、感觉进行决策,造成资金的无效使用和大量浪费。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导致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步履维艰。

3.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企业规模不同,技术实力、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均有差异,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层次不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缺乏财务管理软件的评价与选择机制[3],许多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对现行财务管理状况没有做系统分析,就开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或是没有对财务软件进行严格的评价与选择,就购买财务软件,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作的努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是财务软件的安全问题遭到质疑;四是软件选择空间有限。

三、强化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制定适合工业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

工业企业财务战略是对企业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正确合理的企业财务战略可以推动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适合工业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成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制定适合的工业企业财务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4]:通过建立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约束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构建完善的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2)突破传统的资本运作模式:通过资本运营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采取适合的资本运作模式实现注重使用企业内部资源发展壮大到更注重采用资本运营方式实现企业外部扩张的资本运作模式的转变。

(3)完善工业企业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财务战略:随着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在成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企业融资手段包括负债融资和发行股票,工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负债融资虽然具有财务杠杆作用,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但同时也加大了财务风险,因此,管理者不能夸大负债的杠杆作用;其次管理者应认识到,发行股票(权益资金)融资虽为企业增长提供了资金保证,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财务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投资受到企业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随机性和风险性,因此,管理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制定企业投资财务战略;收益分配财务战略应依据企业战略的要求和内外环境状况,对股利分配进行全局性和长期性谋划,企业收益分配战略应从长远着眼,注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就是围绕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将涉及经营的主题和主要因素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预测、预算编制、执行因素预算,以及动态的监督、控制、调整、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有效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5]。全面预算管理采用货币金额和物质数量单位的表现形式,直接反映企业某一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和效果,同时向经营管理者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的预测,给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整体运作策略和具体运作方案。

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以下内容: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经营目标。工业企业财务预算是围绕企业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进行编制,用财务报表形式予以反映。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工业企业财务预算一般按年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分季度、月份落实。

3.加强工业企业财务资金管理

近年来,工业企业发展迅速,但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主要存在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造成企业有限资金的无效使用和大量浪费,为了实现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财务资金的管理:一是要做好资金筹集管理,注重资金需求预测,综合权衡利弊,妥善选择适当的筹资比例,实现最优的筹资组合;二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三是优化资金配置,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四是加强现金流量分析,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五是通过使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六是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监督,使资金的功能在生产经营中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加强工业企业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一方面要扩大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就是要实行成本控制,通过节约成本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建立在科学的成本分析基础上的。为了控制成本,工业企业必须科学的分析成本的组成部分,从而找到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比如,产品、人力资本以及营销成本等。在准确分析各成本构成要素,工业企业应着重对各成本进行分析,如直接生产费用、制造管理费用和劳动力成本分析,确定成本费用可压缩空间,找出控制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成本控制。工业企业在加强成本控制工作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针对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落实控制指标和具体要求,向内层层分解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并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兑现奖惩。

5.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的研究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分析又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准确、有效的财务分析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良好的财务分析可以保证资金流通顺畅,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强化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分析程序、财务分析方法,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6]。为了更充分的发挥财务分析在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保证财务分析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资金集中管理、监督控制、规避风险提供可靠保障,从而实现对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最后要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保证财务分析的可靠性。

6.加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于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对工业企业财务信息流的管理,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工业企业搭建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借助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企业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随时了解各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的财务状况,这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作为成本中心的地位使然,还是企业财务目标管理的内在要求。通过统一调配企业所有资金和资源,加速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对企业财务运作的全面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依据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改变财务管理模式、扩充财务管理方式的基本思路,根据财务管理系统信息需求分析与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分析,设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晓弘.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

[2]王广荣.浅谈工业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2010(4).

[3]杨文黎.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2011.

[4]郭冰,郭泽光.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