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献检索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献检索论文

文献检索论文范文1

1.1有助于调动医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的积极性

在进行医学文献检索的教学中,学生们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感知以及查找的能力,不断增进学生对医学文献信息的获取能力。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学生们对于医学文献检索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这是一种工具。现如今,将循证医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文献检索中,学生们逐渐改变了对检索课程的认识。在文献检索的课程中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过问题的提出--讨论--收集、检索--解决问题等多个步骤和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1.2为医学生将来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由于循证医学的起步较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医学检索工作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有些医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还停留在表面。事实上,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专业性和实践性都相对较强,要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才能获得作为科学的医学理论知识。但是从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上看,其和实际的医学发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滞后性较为突出。这种现象造成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学生们在毕业之后,所掌握的医学理论和进行的实践操作都存在着过时的现象。因此,将循证医学融入到实际的医学文件检索课程当中,为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提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提升了学生们对于医学信息的鉴别能力。

1.3提高医学生对文献的检索和分析技能

以往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更多的侧重点是医学文献的查找,而查找到相应文献后,其分析利用其文献一般讲授的比较简单,缺乏真正的操作练习。在文献检索教学过程中,体现循证医学遵循最佳科学证据,让学生通过临床问题,制定严谨的检索策略,选择数据库时,除书目型数据库外,还要检索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和临床证据数据库等,检索到读者所需的最佳证据或形成最佳证据的文献,再对获得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评价与分析等。这对于加强学生采用信息技术与逻辑方法查询、选择、评估、运用最新原始信息的技能,建立科学的检索思维,提高学生快速有效地查寻和鉴别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2循证医学融入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

2.1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循证医学的实施具体包括以下5个步骤:a.确定和形成需要回答的临床问题;b.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收集有关问题的文献;c.评价证据的正确性和有用性以及作用的大小和临床上的实用性;d.使用最佳的证据,指导临床决策,并获得反馈信息;e.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估。利用实践环节建立和加强EBM思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奠定临床实践能力。

2.2有针对性的介绍可供医学研究证据查询的来源

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检索方法、对象、手段等基础概念的讲解之外,还应有针对性的多介绍一些可供医学研究证据查询的来源,包括数据库、期刊、指南等。特别是Cochrane协作网中“Cochrane图书馆”的使用,以及通过各国Cochrane中心网站检索临床证据的方法。在介绍文献计量学法时应着重于循证医学常用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方法的内容,此节内容应该与本校统计学教研室老师进行联合承担教学任务。

2.3改革考核方式

改革考核方式是今后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重点,现如今多数的医学院校在进行考核课程设置时,忽略了循证医学,只是将其作为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运用程度就成了空谈。可见将其作为考核课程的一部分的必然性和可操作性。但从现如今医学院校的发展现状上看,为了进一步促进资金的有效应用,可以将这一内容和学生平时的作业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

2.4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效果及质量的好坏,关键在教师。目前,许多的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师是图书情报、英语、计算机专业教育背景,而医学专业教育背景的寥寥可数。如果要讲授循证医学知识,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临床和基础知识,而且要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情报学知识。总体而言,授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3结论

文献检索论文范文2

首先,文献信息检索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已步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重点在于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如实际处理事情、解决事情的能力、自学自习能力等。掌握一定的信息查询、信息获取、信息加工等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其次,文献信息检索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建立,为知识信息提供了更广阔的的交流空间,但信息量的巨多又成为信息检索的障碍,实践证明在进行工作学习等过程中有一少半时间消耗在查阅文献信息上,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进展和效率。再次,文献信息的获取过程可以开阔检索者视野,启发检索者思维,对人的思维的发展与拓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通过思维的拓展可以更好的对接收的知识等提出新的见解,有助于人们在工作、学习中的创新能力的增强。第四,文献信息检索有利于促进信息的知晓、交流、利用和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智慧和知识产品的传播和发展,并为人的决策、观念的形成等提供依据。

2关联理论与文献信息检索探讨

2.1关联理论与文献信息检索相关性概述

关联理论认为文献信息具有分裂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首先,人类在创造知识财富时有相对统一的思考趋向、理解趋向和编排的相似性。关联理论将知识的构造看成有一定相关性的构体,通过对文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可以提高获得所需文献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其次,关联理论认为文献信息的产生是一个思维构造过程,也就是说,大脑经过一些列的映射、加工、处理等将文献信息构成一个集合,主要包含词汇信息、逻辑信息、知识信息。虽然人们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把关联看做一个常项,差异看成一个变量。那么文献信息之间就会形成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这种相关性研究,实现对文献信息检索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提高文献的全查率及查准率。

2.2关联理论在文献信息检索探讨

首先,利用文献信息的关键词在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一方面要注意关键词的选择要偏向大众化思维和广泛性词语。另一方面要注意数据库的关联性,不能定义错概念、意识范围,既费时、费力还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献信息。此外,数据库检索方式虽有所不同,但通过文献信息关联性还是能找出其检索的相关规律的。其次,利用文献信息的相关性进行精确辐射。如文献信息中的某一关键词,通过这个词检索到相关文章,相关文章会连接到有关联的数据库或杂志网站,进而完成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相关信息。再次,文献信息生产的过程是对知识的一个编码、输入、输出的过程。知识产品创作者希望自己的思想、意图能广为人知。因此,在论文、著作等文档中会有所明示,这些明示信息与检索者的检索信息就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关联理论原则,论文、著作等文献的每一个观念,每一个词语都会以最佳的相关状态存在在相关的数据库中。文献信息用户在检索过程中会利用这些相关性对所需文献进行检索,达到最好的检索目的。第四,随着文献信息量的不断增长,各类检索系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文献信息相关排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途径。在文献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注意文献信息观点的新颖性、独特性,最大可能的吸引用户阅读、浏览。另一方面必须注重文献信息的相关性传递,有效的实现文献信息的传播目的和使用效率。文献信息保持创新、新颖的同时应兼顾一定的检索能力和大众检索偏好。

2.3关联理论在文献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文献信息检索步骤:第一步,确定检索题目,分析检索题目的信息相关性。第二步,确定文献信息类型数据库,结合检索途径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应用检索工具对其进行检索。其中注意检索的关键字段、检索词条等的关联性与匹配性。第三步,开始文献检索,比较、寻找最佳的检索方式,并进一步分析文献信息相关性的使用价值。并对文献信息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查找漏检文献及漏检原因,不断的提高全查率和查准率。此外,在文献信息检索中,常用到“倒查法”和“追溯发”,也就是知果寻根,实质也是关联理论发挥作用。如追溯发,利用已知的一批文献信息查找、检索其他的文献信息,这样可有效的扩大文献信息获得量,同时提高了文献信息检索的效率。又如,利用与文献信息相关的主体、作者、出处等进行检索能较准确的检索到文献的相关信息及更广泛的文献信息资源,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检索服务以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因此,关联理论不但应用广泛,而且在文献信息检索中有巨大的作用,信息相关性的适当、合理利用,有效的提高了文献信息的检索效率。

3结语

文献信息检索途径较多,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检索的技巧,将会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文献信息的查询上,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关联理论广泛的利用在翻译、学习等领域,在文献信息的检索领域的使用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的阶段。随着文献信息库的迅速扩大,文献信息检索的效率越来越难以保证,关联理论为文献信息的检索提供了更清晰的研究方向,将为文献检索的全查率、查准率、高效率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并在次理论指引下创新出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检索途径及检索方法。

参考文献:

[1]曹平.中外专利文献信息检索平台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2011,(07):67-69.

文献检索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1.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运用科学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操作者、管理者)、机(设备)、料(原材料)、法(工艺检测)、环境等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保证按预定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对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的总称。〔1〕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材料资源,调查材料产地,分析物资流向,进行材料需求预测,编制材料计划,检查材料计划执行情况,保证材料供应和节约使用等。〔2〕建筑材料构成建筑产品实体,是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据统计,材料费用一般占建筑工程成本的60%~70%。〔3〕在中国,建筑用钢材、木材、水泥量,占全国钢材、木材、水泥的生产和建设总量比重很大。合理组织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从生产企业按品种、数量、质量、期限进入建筑工地,减少流转环节,防止积压浪费,对缩短建设工期,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义。

2.当前建筑企业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现场管理实践中,有些建筑企业管理不严,现场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执行,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工人纪律松弛,生产效率低;各种材料、工具、设备无专人管理,乱丢乱放,浪费惊人,现场环境脏、乱、差,导致部分施工项目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现场布置不能按计划实施。主要表现为:(1)企业重视不够,材料管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素质和水平不高,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2)材料采购过程暗箱操作,预算惊人,却有假冒伪劣产品。(3)材料储存保管过程无人管理,材料堆放零乱,无明显标志卡片、标记等,忽视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规范,不仅浪费严重,而且影响工期。

3.应对的措施

笔者认为,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区,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材料不仅要调查研究,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还要根据实际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1材料供应管理。材料供应管理就是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3.1.1掌握建材方面法规文件。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4〕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检验使用综合台帐》,需要监理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3.1.2做好调研选好合格材料。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3.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监部门或者其授权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监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5〕

3.2材料采购。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志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影响工程进度。采购人员须做好以下工作:

3.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广泛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切合市场实际情况,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3.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需求,而材料价格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3.2.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施工用主要材料可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材料质量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材料价格由业主方依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扯皮情况。

3.3材料堆放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3.3.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会很快被氧化锈蚀,影响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后不能使用。

3.3.2标志清楚,分类存放。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钢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3.4材料发放。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另外,不论是项目经理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4.结语

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这要靠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经营的延伸或后盾。用户在招标时,不仅审查施工企业资质条件,还要考察现场施工条件和管理水平。对项目工程而言,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节约采购费用,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火利,章润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年版

〔2〕张宽权,曹居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桂久.施工项目动态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文献检索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位论文检索;ASP技术;SQL Server;B/S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2:J642.4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327-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Based on B/S structure

LIU Qun-Yan,ZHANG Da-Wei

(Librar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S structure, a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for academic thesis searching by the ASP technique and SQL database. The system can run very stably, has complete functions and satisfies all requirements of thesis search excellently, which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sufficient using of academic thesis.

Key words:thesis search; ASP technology; SQL SERVER; B/S structure

1 前言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学生为获得某一级别的学位而向学校或其它学术单位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是围绕某一学科的重点或前沿课题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和探讨并加以总结的产物,所以它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技文献。但很多高校多年来的博士和硕士论文因查询不便而不能为教学和科研充分利用,所以建立基于网络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论文检索系统已成为提高高校学位论文利用率的关键。而购买商业公司开发的检索系统虽然其功能齐全、性能稳定,但不仅代价昂贵,而且其过于广泛,不适合某一高校的学科特点和该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所以开发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系统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讨论了该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核心难点技术。

2 系统技术分析及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结构为其基本框架,运用当前应用广泛的动态web技术ASP实现其与数据库的强大操作和远程客户端的交流。下面对这些技术和开发环境进行分析介绍。

2.1 B/S结构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把web 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的技术,其实现了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分离,即用户端利用相对统一的浏览器( IE、Netscape 等) 代替客户端软件,实现跨平台的应用服务,B/S通常采用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B/S结构

三层B/S结构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表单形式把客户请求以HTTP 协议方式发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数据库服务器经过数据处理后将符合条件的数据返回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把结果翻译成HTML模式或各类Script 格式, 返回浏览器供用户阅读。

本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结构,用户只要能连接到Internet网络,就能很方便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询学位论文。

2.2 ASP技术

ASP(Active Server Page) 是Microsoft 提出的基于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通过在普通HTML页面中嵌入的ASP脚本语言(VBScript 、Jscript),就可以建立和执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由于ASP脚本是在服务器端解释执行的,所以用其设计的程序独立于客户端浏览器且保密性较高;ASP采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ADO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访问方案,使ASP访问数据库十分方便。基于以上原因,本系统采用ASP技术来实现其功能。

2.3 系统开发平台和环境

本系统服务器端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为其操作系统,并配置IIS6.0;选取可扩充的、高效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采用专业网站开发编辑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为系统开发工具;开发语言为HTML和VBScript;客户端只需要安装 IE4.0 或Netscape3.0 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即可使用本系统。

3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在开发此系统之前,作者做了大量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掌握了系统所必需具有的功能,并考虑了人机功效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设计。下面对该系统的功能模块、web页面、数据库作总体的设计。

3.1 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根据用户对论文检索精度要求的不同,该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1)基本检索模块,(2)高级检索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工作流程图

基本检索模块:主要适用于对检索精确度要求不高、对论文库按某一条件字段进行简单分类检索的用户。该模块的功能要求主要有:用户选择某一检索项并输入检索词,就可检索到符合该条件的所有记录,并将检索结果分页显示;可以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内容,包括摘要。

高级检索模块:该模块适用于对检索结果要求精确、多条件查询的用户。该模块的功能要求主要有:可以实现多个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将检索结果分页显示;可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信息,包括摘要。

根据学位论文的特点和用户的检索需求,其检索选择项分为七类:论文题名、论文作者、论文导师、关键词、学科专业,中文摘要、分类号。

3.2 Web页面设计

根据该系统的模块及功能,实现该系统需要4个页面。检索首页index.asp,该页面采用HTML表单的形式收集用户输入的检索词及检索选择项条件;基本检索Bsearch.asp,该页实现基本检索的功能页面,并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高级检索Hsearch.asp,该页实现高级检索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查询功能,并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记录详细显示Show.asp, 该页实现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信息,本校用户可查看全文。其页面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页面关系图

3.3 后台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SQL SEVER 2000来创建后台数据库。为了提高数据库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并确保数据安全,本系统采用文件实体和文件参数分别存放的方法,即在数据库中只保存论文的文件名、存放路径、文件格式和大小,而在WEB服务器指定目录存放学位论文全文。根据学位论文的构成特点和用户的查询需求,创建的数据库表的字段如下:姓名、学号、专业、培养单位、论文题名、分类号、学位级别、导师姓名、导师单位、提交日期、关键词、论文页数、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全文文件名,全文路径、全文大小、全文格式。

4 系统功能实现及核心技术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三个核心技术问题。ASP与WEB数据库的连接、多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问题和查询结果分页显示问题。下面来阐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ASP与WEB数据库的连接

ASP与数据库的连接一般有三种方法:(1)通过ODBC DSN建立连接,(2)通过OLE DB建立连接,(3)通过Driver建立连接,本系统选用通过Driver建立连接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程序的可移植性比较好。系统建立连接的过程如下:(1)建立数据库连接对象: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 ("adodb. connection ");(2)打开要访问的数据库:conn.open"Driver;Server=;Database=;Uid=;Pwd= "(3)建立记录集对象:set rs= server. 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4)打开记录集对象:rs. open strsql,conn,"3","1";(5)利用记录集对象所提供的属性对Web 数据库实施操作;(6)关闭记录集对象:rs.close;(7)关闭数据连接对象:conn.close;

4.2 检索功能实现

本系统两大检索模块中,基本检索模块中的SQL查询比较简单,在这里不予熬述。重点来阐述高级检索模块中的动态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查询,这是开发本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难点之一。本文采用VBScript中的select case语句来识别用户的动态检索项,用IF语句来控制多条件的查询,专门设置变量strhigh2接受用户所选取的与、或、非条件。SQL查询语句用变量strsql来保存,而最初的查询语句是:strsql=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1=1 ",后面依据条件对查询语句进行叠加,如:strsql=strsql&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 "liuyan" ",直到条件判断完毕,最后形成SQL查询语句,并保存在strsql变量中,执行rs.open strsql,conn,"3","1"语句。系统查询功能实现。

为了提高系统的简单易用性和查询结果的命中精度,本系统支持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字段的精确查询,而对字段论文题名、关键词、论文摘要、提交年份、学科专业、分类号实施模糊查询,如:用SQL语句seletc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 yan & "%实现模糊查询。

4.3 查询结果分页显示

在显示查询结果时,如果所有检索的命中记录在一页显示,将不方便用户浏览,所以系统要求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而实现查询结果分页显示关键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循环显示本页记录,(2)翻页控制。

循环显示本页记录:即当前页记录的显示问题。本系统采用双重嵌套的Do WhileLoop语句来控制当前页记录的显示,用 rs.("字段名")显示记录字段;采用ADO中数据集RecordSet对象的一些属性来进行参数设置:用PageSize属性设置每页显示的记录数;用PageCount 、RecordCount属性分别显示检索命中的总记录数和页数;用AbsolutePage属性表示当前页码;用MoveNext方法来移动记录指针;并用到了BOF 属性和EOF 属性。通过运用以上的语句控制与属性设置,实现了当前页记录的显示。

(2)翻页控制:系统要求将查询结果分多页显示,而在进行翻页时,涉及到对页面bsearch.asp或hsearch.asp(实现检索和分页显示的功能页)的自身连接,也就是web服务器端要重新执行该页面程序,重新接收用户输入的检索词和重新执行SQL查询语句,并且要求正确显示目标页记录。所以,在系统进行翻页时,要对两类参数进行传递,分别是用户输入的检索词、检索项和当前页数。本系统采用表单的隐藏域来对这两类参数进行传递,选取Request.form("")来接收用户从表单输入的检索词和检索项,而采用Request.querystring("")来接收翻页时由表单隐藏域传递的检索词、检索项参数和当前页数参数,并用IF语句来判断使用前者还是后者;翻页的自身连接采用URL方式传递目标页数。参数传递正确,系统成功实现翻页功能。

5 结束语

采用web技术、数据库技术、ASP技术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系统。在此系统开发过程中,重点研究解决了动态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问题,以及检索结果分页显示的问题。经过测试,本系统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现已应用于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解决了高校学位论文的检索难题,使得博士、硕士论文能够被科研和教学充分利用,提高了学问论文的利用率,这也是开发本系统的真正意义所在,作者感到欣慰!

参考文献:

[1]陈健伟,李美军,施建强,等. ASP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8-206.

[2]张固,汪晓平.ASP网络应用系统典型模块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3-95.

[3]龙马工作室.ASP+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实例精讲[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73-96.

[4]王昱. 基于ASP技术的Web数据库记录的分页显示[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75-77.

文献检索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文献检索课教学 信息检索 实训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文献检索课教学经过多年改革和实践后,现已列入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公选课程,对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使用信息、评价信息等方面的信息素质意识和信息素质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1.文献检索课改革的三个阶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的文献检索课程,已经历了以手工检索为基础的纸质文献检索课、以计算机和网络化系统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检索课、信息检索与科学写作相融合的信息素质教育课这三个阶段,现在文献检索课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纸质文献检索课阶段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我校就在研究生教育和来校进修教师中设置了文献检索课,主要由导师教授文献检索知识[1]。1985年,在原国家教委下达在全国各大专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通知后,学校相继在本科各专业开设了以手工检索为基础的纸质文献检索课,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了配合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根据办学特色,学校在图书馆四楼建起我国首个特用经济林文献资料查询库,采集和储藏了国内外比较齐全的有关经济林方面的文献信息,既为林科各专业文献检索课提供一个实训平台,又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一个查新基地。文献检索课进入课堂,对培养大学生的文献情报意识和获取文献情报技能起到了良好作用。

1.2信息检索课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以计算机为工具的数据库、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迅速进入高等学校,使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具备了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的运行条件,推动着文献检索课的改革由以手工检索为基础的纸质文献资料检索阶段进入到以计算机、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为手段的信息检索课阶段。为了紧跟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步伐,结合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长沙校区新图书馆的四楼增建了多个学科的信息检索数据库,配备了200多台计算机,在一楼左侧建起学校网络中心,开启了校园网。多学科信息检索数据库和网络化系统的快捷运行,提升了信息检索课教学的实训平台,并为尔后学校获得森林培育学、生态学、木材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植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提供信息支撑平台。

1.3信息素质教育课阶段

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战略措施,实施素质教育被迅速列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世界发达国家将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国内有识之士提出,大学生应在外语知识、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三大领域培养信息素养[2-4]。文献检索课如何开设才会成为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已成为我国各高校面对信息时代新形势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课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部承担文献检索课的教师展开了新的探索。我们根据学校具有五十年以上办学历史,具有理、工、农、文、经、法、管、教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实际,以及“立足中南,面向全国,以林为主,富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的新定位,首先对林科合格国家级建设专业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进行改革。在充实和完善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吸纳科研论文写作课的相关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结合起来,让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步入信息素质教育课新阶段。在该阶段的初期,我们分两段组织教学,先由教文献检索的老师讲授文献检索知识,再由教科技写作的老师承担科技论文的写作知识[5]。课程考核时,由两段任课老师联合命题,以考核学生检索信息、运用信息能力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能力。自2005年以来,我们引进多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且学位论文为优等的人员承担信息素质教育课的教学任务后,逐渐由一位教师讲授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写作,将两课融合为一课,现正在完善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通过三个阶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在撰写学位论文或参加全国大学生科研项目竞赛时,学生能自如地开展文献信息检索和运用所掌握的科技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论文选项的科学技术认识相关理念,既提高了论文的质量,又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近年来学生在参加竞赛时,获国家奖励117项。他们得奖后很感激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的老师。现在信息素质教育课已成为学校很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2.以图书馆为依托,建设好实训平台是提高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使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因此实训基地建设的程度是衡量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高校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藏书刊资料和储存文献信息的一个稳定的信息服务机构,数以百万计的书刊,现代的信息检索手段,使它成为建设文献检索课实训基地的理想地方之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文献检索课,无论是在纸质文献课阶段,还是在信息检索课阶段,或者是在信息素质教育课阶段,都非常重视以图书馆为依托,建设好实训平台。2004年以后,学生数在1000人以上的院系图书资料室建起了相关专业的文献检索实训室。文献检索课实训平台的建立,既保障了该课程的教学实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又促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它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最佳功能。

3.始终为学校的发展出力是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点之一

我们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能够如此顺利地向前步步推进,是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目标明确,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从而得到学校的长期重视和支持紧密相关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配合学校第一个博士点学科的申报,当时承担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教师,结合教学,率领硕士研究生,以校图书馆和校档案馆为主要平台,查阅和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经整理,发现经济林学是中南林学院最具优势和最具特色的学科,建议并被学校采纳申报经济林学博士点,经国家学位委员会评议,该博士点被批准后,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也成为当时全国林业系统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列为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校之一。投桃报李,为了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科建设,学校在新竣工的株洲校区图书馆四楼建起经济林文献资料查询库,搜集和储存国内外较为齐全的有关林业科技方面的文献信息,配备了专用计算机。实训平台的构建,使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得以步步推进。再举2004年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为例,文献检索课教研室的相关教师,配合校教学督导团相关专家,从校图书馆的专用信息数据库中查询学校五十年林学专业办学的历史积淀,抽样出林科教工程为学校的特色项目,经评估专家对该项目指标的评估,认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特色项目鲜明,被评为优秀高校。由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始终紧跟信息学科的前沿,为学校的发展效力,从而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推动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步步深入,同时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又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芳名,王锡忠.中南林学院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夏晓慧.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情报,2006(4):65-67.

[3]杨晓光.高等院校院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几个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

文献检索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文献检索课 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54-02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提出,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的有机统一,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1]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性、技能性,学生更需要及时关注专业知识、技术的更新以及在行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对高职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本组成”[2],是高职学生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作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文献和信息检索教育、提升自学和创新能力、谋求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高职图书馆在通过采编、典藏、流通等方式组织、管理文献和信息的同时,必须关注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信息素养的培养,实现“图书馆服务”与“读者综合素质”之间的双向提升。

1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特点与分析

传统中学教育模式对中学生未进行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造成大多数中学生没有成熟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方法、实践和综合评价体系,导致了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普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信息意识淡薄。

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现代信息的价值与作用知之甚少,对学校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想用、不敢用,往往没有明确而具体的信息应用目标和文献检索要求,信息情感和信息意识淡薄。

(2)信息知识匮乏。

高职学生不了解图书馆馆藏体系、基本检索工具、文献和信息资源,对文献、信息基本知识的构成要素、主要特点不熟悉,在信息检索技术的基本原理、本质特性、变化规律、构成原则、主要功能、效率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

(3)信息技能低下。

大部分高职学生虽然对计算机和网络兴趣浓厚,但却缺乏必要的信息检索技能,不懂得如何熟练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来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缺乏自身信息技能的有效实践和训练,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文献和信息。

(4)信息道德堪忧。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隐秘性等特点”[3],现代信息、技术的负面阴影正对高职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产生着巨大的负作用,加强高职学生信息净化、信息伦理等信息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2 高职图书馆利用文献检索课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信息中心,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4],其独特的人员、环境和资源优势为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高职图书馆在勇于打破传统文献检索课的藩篱的基础上,把文献检索课深入到学生学习、实训、专题设计、毕业论文、就业指导等过程中去,分层次、多角度的实现对高职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

(1)把文献检索课和新生入馆教育相结合,率先树立高职学生积极、主动的信息意识。

文献检索课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此,高职图书馆可通过精心组织专业人员讲解、观看演示片、实地参观书库、编写和发放图书馆宣传手册等新生入馆教育的方式,把文献检索课融入到新生入馆教育中去。入馆教育主要介绍图书馆的职能、规章制度、服务项目、文献类型、分布规律、信息检索常识等,使新生从感性认识上把如何利用图书馆和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检索原理、方法、策略等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接受意识”[5],为信息素养教育深入开展做好铺垫。

(2)把文献检索课和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信息需求相结合,夯实学生文献、信息知识和技能。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和阶段性特点”[6],学生信息需求因专业不同而带有特定职业倾向,并随着学年的变动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高职一年级新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刚刚起步,文献、信息检索要求比较低;高职二年级专业课教学全面展开,学生逐步需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信息,这一阶段成为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时期;高职三年级学生以实习、写论文、找工作为主,信息需求多与专业论文、就业信息和社会热点等息息相关。

为此,高职文献检索课的主体教学应集中安排在专业课全面展开的二年级,以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向的实际需求。承担文献检索课实施的图书馆要从学院系别和专业特色出发,积极构建与本校的主干院系、主要专业相结合的文献检索课课程框架。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专业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有针对性地讲授与专业相关的常用工具书、数据库、专业文献(如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服务、标准、专利等)以及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步骤和规则等。尤其要突出根据专业需要来确定检索思路,确保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灵活运用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培养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高效收集和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3)把文献检索课和图书馆数字、网络资源培训结合,扎实开展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实践训练。

高职院校的主干院系和主体专业普遍带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以我院为例,主要为会计、物流、市场营销、机电数控、汽车、园林、食品检验与营养等),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实用性、操作性强的专业信息检索技能。为此,高职文献检索课可以借助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如知网、万方、维普、超星)优势,针对不同专业的读者开设相应专业数据库的实用讲座,辅之以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的检索实例,保证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微机上进行实践和练习,突显文献检索课的专业特色和实践特性。

同时,“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7],现代图书馆网站主页正逐渐成为读者网上利用图书馆的重要平台。高职图书馆网站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提供全面而丰富的供不同层次读者学习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信息检索的内容”[8],真正实现图书馆专业信息推介与查询、电子出版物阅览和下载、数据库检索实训、读者指南与交流等服务的网络化进行,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读者利用率,实现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

(4)把文献检索课和图书馆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相结合,营建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

高职图书馆历来都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现在和将来都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保证信息素质教育的可持续进行。如,图书馆通过开展针对计算机病毒、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方面的个案讲解,剖析现代信息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加强学生信息道德教育;邀请企业或行业的知名人士、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或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群体关注的问题进行文献信息搜集、整理与运用比拼,实现学生之间文献检索方法和技能的交流;开展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讲座,让学生结合论文写作进行信息的搜集、鉴别、筛选、评价、加工、处理。

总之,高职图书馆结合文献检索课教育对学生所进行的一切服务,都是围绕“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与创新能力”[9]而进行的。高职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获取继续教育、增强信息素养能力创造了必要条件,为高职学生成为信息社会出色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劳动者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建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江苏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0(2):40.

[2] 包祖军.从2000-2009年论文统计看我国高职院校文检课教学的发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3):78.

[3] 祝悦红.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240.

[4] 高福宁,陈宇红.高职图书馆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8):84.

[5] 刘敬贤.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44.

[6] 刘秀华.高职图书馆围绕学生阅读特点开展工作的思考[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6(4):72.

[7] 朱华平,高健.图书馆学通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