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范文1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green ecological office building,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green office building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Mainly expounds the main body of the office building in proper position setting the air garden, combined with vertical virescence wa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uilding interior environment, the green and the nature to the building; People can enjoy the natural nearby, also have adiabatic, sunshade, ventilated effect.
Keywords: office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design essential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绿色生态办公建筑设计原则
1.1 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
1.2 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1.3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
1.4 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 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2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2.1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物的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水平。办公建筑的户结构热工指标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1)屋面设计:植被屋面、上人屋面;
(2)外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挤塑泡沫板+干挂人造石材;
(3)外窗:断热铝合金框低辐射中空玻璃+可调节外遮阳构件。
2.2 空调系统能源回收与再利用
办公楼主要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采用电驱动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回收室内排风能量。新风负担室内湿负荷及部分显热负荷,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仅处理室内显热负荷。
2.3 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办公建筑照明系统分为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室外的景观照明等三部分,采用高光效、高显色性、节能型光源,照明方式为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直接与间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为提高工作和生活中的光环境质量。具体措施只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设计:
(1)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 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2)室内办公室等采用高效节能的T5系列直管荧光灯,带低能耗电感镇流器,功率因数0.85以上。
(3)室内走道采用高效节能的紧凑型荧光灯,电子式自镇流器。
(4)照明系统采用分区监控、 场景设置等技术。 办公室内灯具的照度可以根据光感探测器的探测结果而自动调节。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景观照明采用自动控制。
(5)疏散指示灯用LED灯。
(6)满足国家标准中办公室对应300lx的能耗值不大于目标值 9W/m2。
(7)室外道路照明利用太阳能,配光电板,采用光电转换技术获取能源,再配室外的LED灯。
2.4 雨水收集与水资源利用
办公建筑采用雨水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后再回用系统,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硬地坪材料选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增加雨水就地回渗率,屋面、地下车库顶和侧墙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量按杭州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屋面及场地排水设计重现期均为5年,地面集水时间为10min,综合径流系数为0.30。过程如下:
屋面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地库顶下渗雨水) 储水池泵加药滤池消毒装置清水池变频加压装置绿化用水
3 办公建筑综合环境设计
3.1通风设计与室内舒适度
3.1.1自然通风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在南侧东西两端设置空中花园,通过可调节方向的垂直百叶引导夏季东风进入,加强自然通风;在北侧设置交通核体和卫生间、 空调机房等辅助功能空间,以阻挡冬季北风;建筑主体与周边建筑保持足够间距, 同时适当的开窗面积保证了冬季日照。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外窗总面积的30%;同时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
3.1.2机械通风设计
地下汽车库、自行车库设置全面机械通风装置,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地下汽车库尾气在屋顶排放。厨房油烟经净化处理后在屋面高空排放。裙房大开间部分采用定风量一次回
风全空气系统,同时设置过度季排风机,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运行。
3.2室内噪声控制
(1)给水泵均采用低转速优质水泵,水泵均设减震基础并在水泵进出水管上设可曲挠橡胶软接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
(2)空调机房与其他房间均用隔墙分隔,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内墙及顶板均粘贴吸声材料(矿棉吸音板)。
(3)空调所有设备选用低噪声环保型,风管设置消声器,风、水管与设备相连设置软接头,做好减振降噪措施。
(4)通风管道弯管长边大500mm时均加设导流叶片,以减少涡流声。
4 办公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要点
办公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主要体现生态、自然、实用的原则,整个地块内绿化景观以线、面方式进行布置,且与城市共享。
4.1场地绿化
办公楼规划设计中,绿地率应达到45%以上(包括部分覆土绿化),如此高的绿地率将对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微气候、美化环境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场地绿化主要由南北两部分组成, 北侧绿地成为区域景观带的一部分;南侧绿地广场,是集人流集散、游戏、景观为一体的共享空间,设有各种园林小品,营造一种亲切、活泼的气氛。
4.2立体绿化
在建筑屋顶布置屋顶绿化的,结合建筑功能,形成屋顶休憩花园;植被以草皮、低矮灌木为主,起到给室内降温、降低热辐射对室内的影响以及美化环境、 丰富第五立面的作用。 在建筑主体中适当的位置设置空中花园,结合垂直绿化的方式,有效地改善建筑内部环境, 把绿色与自然带到建筑之中;人们可以就近享受到自然,同时也起到隔热、遮阳、通风的作用。
4.3植物配置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杭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不搞奢侈绿化,不移植野生生态树木, 在保证绿化景观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植物的配置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摒弃大面积的单纯草坪绿化,形成富有层次的绿化体系,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办公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社会、财政、金融、经济活力的显著标志,办公环境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重要环境。然而,办公建筑在建设、维护、使用过程中成为能耗最大的建筑类型之一。大量的现代办公建筑却建立在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的基础上,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与大量的人工照明系统蚕食着自然界有限的资源。因此,对于绿色办公建筑的分析与探讨成为绿色建筑研究工作的重点任务,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综合商业设计原则 案例
Pick to: commercial building is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product, urbanization brought the price high and business requirement increasingly,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high-rise building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popular.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high-level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of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case, in view of the high-level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of the general layout and design of building plane mai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高层商业综合楼设计原则
(1)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应遵循和满足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部门所提出的各项规定,营造城市整体的和谐形象。在尚未明确的城市设计要求的地域,建筑师更应该自觉地将单体建筑融入到城市地区的整体规划中去,使单体建筑的形象和品质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品质,而且也有利于所在地区的地位。
(2)应该认识到高层商业综合楼的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购物、办公、休闲的环境,解决商务办公集约化的需求。对于业主来说,提高容积率,降低土地单方造价,节约建造成本、配置充分的设备及大气的建筑造型都是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
(3)建筑师在设计时还应认真地推敲许多细节问题
1)如设计要综合地考虑建筑高度的限制,控制总面积、层高和层数。在选择合理的结构跨度、办公空间进深和核心筒形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减少柱子,甚至设计无柱空间。
2)标准层的设计除了要考虑以上因素外,还应注重对外部景观的利用。一般来说,标准层的布局,为兼顾两个方向的景观而尽量开敞,避免因外形或结构而牺牲对环境景观的考虑。标准层的核心筒也需要精心设计,既要容纳消防、垂直交通、卫生间和各种管道井的空间需求,又要细心地加以综合,尽量减少核心筒使用面积。有些建筑设计公司会指定人员专门设计核心筒,以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3)电梯的配置也应选取合适的标准,由建筑师先行估算,再由电梯的生产商做更专业的配置计算,以达到使用舒适、便利又经济合理。结构体系和消防设计是影响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的关键,目前国内已有一套较成熟的结构抗震和消防补救的设计规范。高层办公楼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向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并因此在建筑空间和形态构成等方面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性设计。
2 工程案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珠江新城D3-2地块”项目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大道西,本项目集商业、饮食、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办公楼,地上1至7层裙楼部分为商业及餐饮建筑,8层局部为餐饮建筑和办公建筑兼避难层,9层至35层(其中22层为避难层)为办公区。地下设3层地下室,其中负一层为局部商业、局部车库及设备用房的地下室;负二和负三层均为车库及设备区(建筑总平图如图1所示)。
图1 珠江新城D3-2项目总平面图
2.2 设计理念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色,进而体现出经济繁华地区的办公建筑在整体风格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又各具特色,是设计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出具有时代特性、反映繁华地区特点、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降低造价是本次设计的目标。为实现设计目标,采用了下述设计理念:
(1)营造独特的视觉焦点及理想商业空间
本项目是以露天中庭为中心,吸引和引导人流从集中到分散的购物、参观流线。南边设计了广阔的绿化广场空间,给客人提供了舒适而宽敞的悠闲和休憩空间,同时为本建筑创造了舒适的商业和办公环境。空间上做到了从室内向室外的延伸,把自然融入了建筑当中,更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融合。
(2)创建生动的多功能购物及办公环境
本方案设计的空间构成:广阔的露天中庭、活泼的垂直交通系统,明亮而通透的玻璃幕墙系统组成了一个舒适、轻快的购物环境,充分地强调了流线及建筑的通透性,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办公区部分,舒适的垂直交通偏筒设计,创造出更有效率的办公空间,充分体现环保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意念。
(3)创造价值工程
本方案设计具有完善的规划,建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给商家及购物者提供了舒适而方便的营商和购物环境;办公区设置高效率的交通中筒和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使商户可以用最经济的价钱,创造出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2.3 总平面设计
本项目总平面图布置在充分满足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各专项技术要求和规范前提下,具有以下特点:
(1)本方案采用大气的现代主义风格。将现代元素加以简化,并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形成现代化的视觉效果,利用材质的选用以及色调的搭配形成大方的现代主义风格,塑造城市新地标。大楼主体建筑平面采用规整方形与条形相结合的方式,既适应科技办公楼的建筑要求,又以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相呼应。实现功能造型环境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2)为满足员工停车需求,基地设置大型地下停车库。本工程地下设3层地下室,其中负一层为局部商业、局部车库及设备用房的地下室;负二和负三层均为车库及设备区。建筑的东面设计两条小车通道直达地下车库,主要提供给办公区及商业区人员使用;西面设了一个货车兼小车通道直达地下车库,通道主要提供给商业内部用户货车及客人小车使用。
(3)公用辅房(变配电间、风机房和水泵房)均布置在大厦的地下室,使得动力站房公用管线至上部大楼距离最短,既节约投资又为公用站房的管理提供方便。
(4)基地建筑的东面为主要车行出入口,符合城建规划及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内部配6m的环状消防通道,以满足人流、物流和消防的需要,路网构架与市政原有道路相衔接,总体布置做到人、货分流。
(5)在建筑主入口前面设置大面积绿化,烘托出品位高雅、亲切宜人的景观环境,新建绿化面积达2418平方米(见图2)。同时利用7楼商业群楼屋顶进行绿化,绿地率达30%。与周围建筑景观相呼应和环境的协调。
图2珠江新城D3-2项目绿化外观效果图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标准层
1.高层建筑概述
1.1高层建筑定义
高层建筑根据民用建筑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根据现行建筑的相关规范,不同使用功能的高层建筑对高层的定义也不同。
居住建筑根据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规定:1至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至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至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规范规定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公共建筑根据我国现行相关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公共建筑。不同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对于设置电梯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
1.2高层建筑平面分类
在建筑水平与垂直系统中,由大多数建筑、结构、设备等性质相同的楼层重叠起来的空间,称之为标准层。高层建筑标准层的有效水平重叠与合理垂直贯穿是建筑设计的基本精髓,截取水平面和垂直体交汇处的任一单元段,即得到所谓的标准层。
1.2.1高层标准层平面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可以划分为住宅建筑、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医院建筑等。住宅、办公、酒店、医院等高层建筑各自的使用特点不同,顺应功能要求设计出来的标准层平面无论是平面形状还是平面内部的房间布局、交通流线组织也各不相同。
以高层住宅为例,根据住宅交通疏散形式的不同,住宅平面被分为单元式、塔式、通廊式等。
1.2.2如果单纯的按照高层标准层平面形状划分,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平面以对称的几何平面图形居多。主要原因在于高层中,建筑除了受竖向荷载作用外,还要考虑风力或地震力引起的水平荷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标准层设计的自由度。这种对称的平面形式可以使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更为经济合理。
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核心筒系统,即楼梯、电梯、及其前室、疏散走道、公共服务用房、设备室、管道井等集中组合成有机的结构核心体,形成上下贯通,结构刚度强劲的核心筒体组合,其常常布置在平面较为中心的部位,作为高层建筑平面的核心要素,对标准层平面布局的灵活性构成了极大影响。高层建筑基本的平面图形有矩形(板式)、弧形曲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这些基本图形可以通过切角、旋转、形体上加减法等设计手法衍生出来新的平面造型。
结合高层建筑不同的使用功能,高层建筑各自的标准层平面形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单元式住宅的平面形式常为矩形(板式)平面形式等;办公和酒店建筑的平面形式常为矩形(板式)、弧形曲线、方形、圆形等;医院建筑平面形式常为矩形(板式)等。
2.标准层平面设计要素
标准层平面设计影响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多角度。
2.1交通组织和消防疏散对于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影响是一个主要因素。高层建筑一般都具有人员密集、使用功能复杂、各种设备管线繁多的特点,引起火灾的潜在因素颇多。发生火灾时,将被火情围困的人员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室外地面安全地带是防火疏散设计的重要环节。疏散设计的原则是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时进行判断,同时提供从室内任何位置向两个方向疏散的可能性。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不同高度、不同功能的高层建筑其疏散楼梯的形式也不相同。
规范中明确规定:
一类高层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以上这些关于安全疏散的相关规定,都和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息息相关。任何高层建筑平面设计都要以满足人员安全疏散为前提,合理的进行交通流线的组织。
2.2高层建筑平面设计应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合理性。“以人为本”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设计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不断飞速发展,人类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单一的建筑使用功能,而是要求以人的基本生活、心理、行为和文化物质为出发点的人性化建筑设计。 在科技发展、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强调人性化设计更有必要。标准层的平面设计就是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使用的舒适性合理性。建筑标准层平面布局设计应灵活,尽可能营造符合人体功能学的宽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2.3标准层平面设计的经济因素是投资方较为关心的一个设计要素。影响经济因素的内容较多,比如结构选型、平面布局的各个功能空间的使用率等。
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规则对称、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可以增强其抗侧力的能力。不规则的建筑平面方案,如平面凹凸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在结构设计时会按照相关规范规定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这些措施都会增加建筑的投资成本。
便捷高效的水平与垂直交通系统和安全疏散系统,这些标准层平面中主要的公共空间需要在满足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减建筑面积,提高标准层的有效使用率。
标准层平面形式及外表宜简不宜繁,过于繁杂化的艺术处理会造成不合理的空间利用、结构及施工困难,装修与维护不便及能源消耗量的无谓增加等。
2.4建筑的节能设计与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总体布局、建筑物体形系数、朝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外檐门窗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高层建筑体型庞大,相邻高层建筑相互遮挡,易形成大面积阴影区。
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时应考虑到节能设计的相关设计要素,尽可能的降低建筑能耗。例如在寒冷地区平面设计应注意合理的确定建筑位置和朝向,使建筑平面主要功能空间更多的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能;建筑平面在南向开窗面积可以略大一些,而东西向、北向的房间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开窗面积要尽可能小一些;高层建筑的平面形体要规整,减少不必要的凹凸变化,严格控制体形系数。这些设计方法可以使建筑获得更多太阳热辐射并且同时减少热损失,给室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温度环境。
2.5工业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面临环境破坏、能源危机等种种环境威胁。高层建筑如何充分利用绿色建筑能源已经成为当今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设计要素。尽可能利用当地的环境气候、地势、阳光、水和空气等自然特点,减少建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创建生态建筑。在进行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时主要体现在对绿色能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各主要功能空间的平面布局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尽量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通过平面形体、朝向等设计应将主要功能空间的朝向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除此之外还有雨水的重新回收利用系统、天阳能集热器提供热水系统、光电管提供电能系统、呼吸式幕墙系统等等,在进行这些绿色建筑要点设计时,建筑平面设计都需要将平面的使用功能与绿色建筑设备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布置平面。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范文4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内部空间;标准层使用率
1项目简介
项目概况:广州琶洲A区AH040233地块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电商A区,场地南侧为琶洲东大街,西侧与东侧为城市规划干道。项目总用地面积4269m2,总建筑面积73183m2,使用功能以办公为主。建筑高度为172.5m,地上33层、地下4层。
2研究本项目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本项目用地较为紧凑,且由于规划要点限制,首层需在南侧、东侧与西侧留出连续的骑楼界面,首层退骑楼柱中的要求也达到了8m、6m及4.5m,使得首层面积仅为1580.7m2,而塔楼45m×45m的边界限制,更是将塔楼面积压缩到了2025m2这样经济性较低的范畴。同时,由于造型上“水晶”的理念,建筑塔楼自下而上有一定变化,又进一步压缩了标准层面积,所有因素都与业主对于建筑使用率,建筑室内空间效果等的要求相去甚远。而核心筒空间历来是影响标准层乃至裙房空间的功能组织及使用率的关键之一。因此合理高效的核心筒功能空间设计,是本项目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见图2)。
3本项目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的布局策略
3.1案例调研
在设计开展之初,我们调研了一些超高层案例,如表1所示,虽然总体高度及电梯数量都有所不同,但核心筒内空间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平行式、发散式及紧凑式三种,其中平行式布局形态呈现“川”或“三”字型,各区电梯组平行排列,楼梯及附属空间紧靠核心筒并列布置。发散式布局以“Y”及“十”字型为代表,适用于需要组织多组电梯的超高层建筑,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电梯厅入口且互相独立,一般为中心对称,但由于核心筒内联系性通道较多,在低区往往需要比较大的面积。而紧凑式布局形式,往往适用于标准层面积较小,高度在100~150m左右,电梯组数量及分区都较少的的超高层建筑,这种布局形式除了必要的电梯厅外,其它核心筒内空间基本以密集市的排列方式布置。三种方式相比,在本项目各种条件的制约下,紧凑式核心筒设计使用率更高,经济性更好。
3.2核心筒总体布置原则
根据以上案例的分析,且在本项目用地紧凑,标准层面积较小,群房也需优先考虑企业大堂及价值较高的商铺位置的条件制约下,核心筒设计应尽量节省面积,减小核心同内联系通空间,除必要的电梯厅外,其余疏散楼梯及辅助空间以密集组织的方式排列在各类电梯厅周边,利用核心筒外环走道进行核心筒内功能联系,此种组织方式,可有效的控制核心筒面积,且电梯厅空间较平行式、井字式、发散式布置电梯组具有更为私密及舒适的优点。当然从电梯组相对于标准层办公空间的可达性来说,这种紧凑式布局可达性相对较长且单一。但站在业主的角度,本项目由业主自持的部分较少,大部分物业将会进入销售流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较为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因此,经过权衡使用率、经济性、总体建筑功能布局等因素,本项目核心筒内空间设计优先采用紧凑式的布置方式。
3.3核心筒内空间功能布局设计
本项目核心筒由于受到造型影响,在标准层西北及东南角会出现局部悬挑,核心筒若根据景观视野在平面布置上偏置,结构经济性会减弱,增大建设投资。所以,从结构经济性角度看,本项目核心筒在标准层居中布置。同时,在裙房的定位则偏居于东南部,结合建筑周边场地因素,将首层办公主次入口分别布置在南侧及东侧,便于办公人流快速从琶洲东大街进入建筑,到达核心筒区域。主要电梯组靠南侧布置,根据电梯分区的一般原则,结合本项目功能定位23层以下为产业式办公(人员相对密集),23层以上为总部式办公(人员密度较低),分为高区及低区两个区。其中,低区电梯运行区间为1~22层,高区电梯运行区间为23层至屋面层,10层及22层为避难层。为合理化电梯区间运行时长,降低人流在轿厢中停留时间,提高电梯组效率,在电梯速度选取上,高区电梯提升速度为6m/s,低区电梯为4m/s。在电梯组布置上,高低区电梯并列布置,办公人流进入建筑后可迅速到达共用侯梯厅,减少人流辨识目标电梯的难度。由于采用紧凑式的布局,电梯厅宽度达到3.6m,且高低区电梯厅不像十字形及发散式电梯厅兼做走道,具有比较好的私密性及舒适性。在紧靠电梯组的北侧布置两部疏散梯,疏散梯在首层可通过北侧及东侧扩大前室直通室外,但由于首层扩大前室的出现,核心筒内设备房门无法向前室开启,且向首层大堂开启会影响大堂界面的完整性增加二次装修的难度,此情况下,我们利用了首层7.2m的层高做出了一个设备夹层,并利用裙房楼梯解决此区域设备房的疏散问题。在疏散梯北侧布置两部层层停靠的消防电梯及其电梯厅,同时兼做建筑运营以后的货运电梯。除此之外,核心筒其余空隙位置布置设备等辅助空间,三层餐饮功能之上塔楼屋面的排烟井紧靠核心筒西侧布置(见图3)。由于项目北侧景观视野最好,为了更进一步争取临江办公区面积,我们将面积较大的空调机房,在低区移出了核心筒,放置在景观较差的东侧区域,并做防震及隔声处理。为保证办公区域的净高,空调风管沿走廊布置向办公区域送排风。同时,将高区电梯厅空间在低区位置布置为男卫,积极利用空隙空间。这些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核心筒面积及进深,朝向较好的办公区域争取了更多的空间。而在高区,随着低区电梯的取消,我们又将空调机房移回核心筒内,并将男卫也布置在该位置,对核心筒进行合理的重组,使得办公空间在高区得以增加(见图4~5)。由于外形变化及核心筒剪力墙的缩进,低区标准层面积为1657~1668m2,核心筒面积为296~310m2,使用率约为81.3%,而高区由于企业通高大堂的存在,准层面积为1519~1657m2,核心筒面积为296m2,按无企业大堂的标准层面积计算使用率约为81.3%。由此可见,采用紧凑式核心筒内部空间布置方式,塔楼使用率较高,标准层经济性较好。因此,合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方式,并对核心筒空间及功能进行有效组织和利用,对于业主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大有裨益。
4结语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匮乏,超高层建筑必将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有效的建筑形式而日渐增多,而历来核心筒作为超高层建筑垂直枢纽的心脏,影响着建筑功能布局及经济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州琶洲A区AH040233地块项目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的分析,得到在紧凑型用地中,如何使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更为合理高效,有效节约资源,提高建筑投资及运营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范跃虹,黄宗襄,林振声.超高层和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与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何锦超.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100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刘建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生态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渗透节能环保的理念,最主要的是顺应现代高层建筑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既可以解决建筑行业中的环境问题,又可以优化建筑的施工建设。高层建筑中的生态设计策略,能够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深化节能降耗在高层建筑中的表现,而生态设计策略应用逐渐成为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要点问题。
一、高层建筑对生态设计的需求
高层建筑的建设与发展,表现出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以及分配问题等,成为高层建筑行业运营中的制约条件,为规避此类问题的影响,高层建筑中深化生态设计理念,用于控制和规范高层建筑的设计,达到生态化的标准。生态设计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基本需求,最主要的是提供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条件,设计者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的重要性,进而采取了生态化的设计策略,促使高层建筑具有生态设计的优势。
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非常快,对生态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生态设计策略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采取改善与完善的措施,拓宽生态设计的范围,提供多样化的设计策略,保障生态设计策略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价值,提升高层建筑的完善性,积极推进建筑行业生态化的发展,强化生态设计策略的实践性,进而改善高层建筑的设计方式。
二、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的策略
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生态设计策略在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1、屋顶设计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成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的屋顶设计朝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重点应用框架结构,实现高层建筑屋顶的成熟化设计。设计师将生态设计理念引入到高层建筑的屋顶设计中,积极提高屋顶生态化的水平[1]。分析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的策略,如:(1)屋顶设计中引入有吸引力的生态结构,注重生态景观设计,以此来装饰建筑屋顶,促使建筑屋顶具有可观赏性;(2)采用屋顶架空、平台绿化的设计方式,降低屋顶的热能压力,缓解其在热负荷方面的强度,而且绿化或架空的方式可以表现屋顶的独特性,也能做为一种独立的表达方式;(3)引进具有生态特点的新材料,如:节能材料、环保材料,全面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屋顶设计中,降低屋顶设计的消耗,同时控制屋顶施工建设中的环境污染。
2、外墙设计
外墙是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的重点,因为外墙在高层建筑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所以应着重采用生态设计策略,保障外墙生态设计策略的应用。例如:某高层民用建筑的外墙设计中,落实了生态策略的应用,该建筑外墙属于双层结构,为空气流通提供条件,按照空气动力的理念分析,空气中可以带走外墙囤积的热量,自动的形成了对流,有利于辅助建筑降温,除此以外,该建筑的双层外墙结构,还能在冬季辅助保暖,双层墙壁之间形成巨大的温室,阻碍环境中的热传导,有效保障室内的温度[2]。双层外墙结构是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中的典型代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层建筑运营中传统能源的消耗量,符合生态设计的节能理念。
3、通风与照明设计
高层建筑的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的电能消耗非常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层建筑电能消耗总量中,通风系统占到10%-30%,而照明系统占到50%以上,而且造成严重的电能浪费。针对高层建筑的通风与照明系统,提出生态设计策略,充分体现生态设计的节能性。在通风与照明设计中提倡自然特性,即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分析如:(1)自然通风,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时,重点研究当地的风向气候,按照风向设计建筑类型,用于加强自然通风的力度,由此降低空调通风中的电能消耗,而且自然通风有利于身体健康,增加人体免疫力,符合人们生态应用的思想;(2)自然采光,直接利用自然照明的方式,在高层建筑内部创造自然采光的条件,例如:利用高层建筑的中庭结构,最大化的引入自然光,还能开发太阳能,利用太阳能供电,降低传统电能的供电压力,具体环保、节能的特点。
4、绿化设计
生态设计策略不仅可以应用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还能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室内设计中。例如:某高层办公建筑内深化生态设计理念,设计了绿化平台,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公共区域,构建了具有自然特点的绿化平台,各类花草苗木植物,有层次的应用到绿化平台中,在该办公建筑内部营造了小型的生态系统,其可净化空气,消除人们工作中的紧张感,还能辅助缓解疲劳,有利于提高人们办公的质量。生态设计策略在高层建筑的内部设计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目前80%以上的高层建筑,都采取了生态设计策略中的绿化设计,致力于构建各式各样的绿化平台,强调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三、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应用效益
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表现出很高的应用效益,生态设计可以规范高层建筑的布局,促进生态系统与建筑系统的融合发展,解决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浪费与环境问题。结合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应用,分析应用中的生态效益。
1、优化高层建筑的密度分配
生态设计策略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确保建筑更加适合人们使用,高层建筑的空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的提高人口密度,成为高层建筑运营的一大难题[3]。由此可见,在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密度与节约的问题,合理利用生态设计策略,解决高层建筑中的密度分配问题,生态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中强调了空间节约的重要性,保障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消除影响空间的各类因素,因此,生态设计拓宽了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能够增加建筑空间内的容纳量。
2、提高建筑土地的利用率
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的过程中,重点考虑了土地与建筑的问题,我国建筑用地非常紧张,而且用地问题也是高层建筑发展的一项直接原因,利用生态设计的方式,能够规范高层建筑的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4]。除此以外,生态设计还包括了高层建筑周围的用地,如:绿化带、交通带等,实现综合性的规划设计,落实生态设计策略的应用。
结束语:
生态化逐渐成为高层建筑的设计趋势,缓解了高层建筑在环境、能源方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达到高层建筑的优质标准,提升高层建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建筑行业积极推进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规范生态设计策略的具体应用,改善高层建筑传统的设计方式,促使其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设计水平,体现生态设计的优势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钱明光.谈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思路[J].科技资讯,2011,20:78+80.
[2] 杨宝石.试论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及对形态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4,35:213.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实例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所谓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是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所提供的条件,将生态策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建筑技术和措施,创造出符合生态规律的建筑形态,从而创造一种崭新的、健康的、富于生气的办公或居住的建筑模式。因此,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应具备以下设计理念:
1.1舒适化的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关注建筑功能的舒适性,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成为建筑智能化的主要发展方向。高质量和高效率建筑环境的创造,始终应当是建筑创作的目标。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
1.2运用自然体系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自然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工环境。阳光和空气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但照明和空调人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自然体系的运用受到忽视,同时也对建筑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们如果长期处于人工环境中易出现“病态建筑综合症”及“建筑关联症”,如疲劳、头痛、全身不适、皮肤及黏膜干燥等等。因此,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与高新技术手段的结合。自然通风可利用现代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风压与热压及二者结合等多种途径实现;在自然采光方面,保证良好的光环境同时,为避免直射眩光和过量的辐射热,可采取多种创新方式。
1.3自我调节“生命体特征”理念
从高层建筑的“生命周期”来看,从决策过程设计过程建造过程使用过程拆除过程,表现出类似生命体的那样的产生、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同所有生命体一样,高层建筑应当具备自我调节和组织能力以利于自身整体功能的完善。这种自调节一方面是指建筑具有调节自身采光、通风、温度和湿度等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筑又应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尽量减少自身污染物的排放,包括污水、废气、噪音等。
2.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思路
诚然,建立生态的建筑系统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任务,实际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一直都是建筑师探讨的课题。因此,在生态设计理念下,建筑设计时应注重营造完整的生态系统,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同时最大限度考虑建筑节能,具体思路如下:
2.1注重生态型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高层建筑空间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空间的组合,庭院空间利用,工作场所的布局特征和空间的经济性问题。而生态设计要求空间分区应进一步考虑节能和舒适度的需求。建筑内部不同的空间对温度、自然光和景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普通办公室对温度要求苛刻,其次是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门厅、走道和楼梯交往空间等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交往空间可以作为内外环境的缓冲区,它的设定温度可以更接近室外,从而形成了室内外温差的梯度转换。这不但可以优化能源消耗,亦能减轻人们对室内外剧烈的温度变化造成的不适感。生态设计对传统设计实践的发展是:从功能分区、动静分区进一步扩展到光、气、舒适度的环境缓冲分区。生态化设计在确定交通核位置时,不仅仅出于经济性和结构均匀性的考虑,也出于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的考虑。最有效的平面空间布置是东西向双核,南北为主朝向的模式。这样,电梯厅、楼梯和卫生间有了自然的采光和通风及朝外的视野。
2.2强调建筑物结构体系的生态化
人类的建筑活动自古以来就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涉及生态问题,人类文明是在模仿自然和适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建筑创作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建筑结构形态对自然界的模仿不仅蕴含着高超的技术含量,而且还体现出极富张力的美学特性,采用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结构是最佳的结构形式。
2.3做好建筑物的“表皮”生态设计
“建筑表皮”是指具有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功能的建筑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和底层架空的楼板以及与其共同作用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附属构件,如遮阳设施、表面绿化等。建筑表皮作为内外空间的转换介质,通过室内外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对物理环境因子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和转换等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品质。建筑表皮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构造方式不同,会对室内外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传统的建筑设计多关注表皮的装饰功能、视野以及表面视觉机理等的建筑学因素。而具有生态环境的建筑设计也会同时关注表皮的控制和支撑功能:关注太阳辐射热、自然光、风、人的生理舒适度、烟雾和有机化合物气体的污染等要素。
2.4在建筑形态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生态与节能
绿色生态型办公建筑的形体应该是有利节能的。建筑师熟悉建筑形体系数与能量损失的关系。球体的形体系数最小,其次是圆柱体,再次是方柱体。形体系数是影响建筑热量得失的重要因素,建筑形体系数越大,传热损失就越大。较小的形体系数不但有利节能,还意味着潜在的围护结构建材的节约和优化。
3.实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12000m2,总建筑面积65750m2。地下3层,地上32层,其中裙楼5层、总高118.50m,集酒店、办公、会议于一体的一座综合性高层建筑。本工程建筑设计处处体现绿色生态节能和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具体设计要点如下:
3.1空间组织及造型风格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超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塔楼是它的主体部分,其表现形式对超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超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本建筑采用一定弧度外形设计,造型力求简洁现代,整体挺拔俊朗。设计时本着绿色设计的理念,尽量少的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从而减少光污染减少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并与周围现有建筑相协调,整体形成有韵律感的错落关系,共同构筑起丰富多彩的城市界面。
3.2精彩的顶部设计
超高层建筑顶部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本建筑顶部在白天透射出天空的湛蓝,晚上则成为灯塔,其顶部与主体立面形成退台,建筑的顶部需要一定的功能用房即解决了隔热、遮阳、改善室内微气候以及节约资源等功能。运用“隐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儿墙、精巧的屋顶、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将顶部的功能用房隐藏起来,顶部条纹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