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步设计审查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范文1
2012年来,国家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严格要求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对包括重庆在内全国所有省市提出了“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的目标。而重庆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绿色建筑占每年新建建筑总量的比例不到10%,且仅局限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建筑的任务十分艰巨。从提高绿色建筑的实施效果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重庆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国家“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的基础上,增加了“竣工标识”。但从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看,大部分绿色建筑还停留在设计标识阶段(见图1、图2),在施工和运行环节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衰减,导致部分项目“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仅仅落实在图纸上,而未真正体现到建筑建造和使用的全过程中,绿色建筑实施质量有待提高。分析重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中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究其原因是由于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有一定增量成本。2014年以前,国家和重庆推动绿色建筑均以鼓励性的自愿评价标识为主,缺少对建设单位的制度约束,而建设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缺少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自愿实施绿色建筑的项目数量较少。同时,在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相对缺失的情况下,部分项目仅仅把绿色建筑作为提高项目销售竞争力的噱头,虽然申报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但在进入施工阶段后,建设单位随意变更绿色建筑设计,擅自降低绿色建筑实施标准。因此,自愿申报评价标识的绿色建筑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国家全面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亟待通过对现行绿色建筑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实施绿色建筑强制政策,加强对绿色建筑实施全过程的监管,确保绿色建筑相关技术要求落到实处。一是改变现行评价标准体系。目前国家和重庆推动绿色建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技术依据是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评价标准》明确的是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完成并通过施工图审查后、竣工验收后和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3个环节的达标判定要求,难以有效指导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的强制实施。二是改革现行评价标识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重庆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程序和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涉及专家评审、公示、颁发标识和备案等环节,评价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在当前评审机构尚未市场化,评审专家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若采用评价方式,难以适应强制推行绿色建筑的需要。
2加大改革创新,探索重庆绿色建筑发展之路
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部署,结合重庆绿色建筑发展实际,我们提出了按照激励引导和强制推广相结合、先主城后远郊、先公共建筑后居住建筑的原则,采用技术标准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分区域、分阶段强制推行新建建筑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工作思路,以系统工程方法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2.1标准约束一是结合重庆气候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习惯,对照国家和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适宜重庆地区的经济适用的一星级绿色建筑技术内容作为强制性条文纳入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增加了绿色建筑“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重庆已修订了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正在组织推进《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居住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的修订工作。二是依据相关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组织编制了《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审查要点》和《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复核要点》,分别从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5个专业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范围和深度提出了相应要求,明确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所需的技术文件要求,并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提供了依据。三是组织研发了《重庆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分析软件》作为配套工具供全市免费使用。通过标准强制,使执行相关标准的项目在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同时,满足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及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银级要求。2.2制度规范把一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管理纳入现行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将绿色建筑相关强制性标准的技术要求作为初步设计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建筑能效测评的重要内容,通过闭合监管措施,保证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在设计和施工环节的有效落实。在设计阶段。重庆实施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专项审查制度和设计质量自审责任制度。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对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新建建筑项目开展初步设计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对达不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不得通过初步设计审批,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对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在通过施工审查备案后发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同时,要求设计单位在报相应设计审查前,需经单位内部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质量自审机构自审合格;对经自审合格后的项目,仍存在设计质量差等问题的设计单位实施定期通报。保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在设计环节的严格执行。在施工阶段。重庆强化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切实落实建筑节能材料使用质量的动态监管制度,建立了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使用诚信行为档案,进一步规范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的使用行为,保障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在竣工验收阶段。重庆在全国唯一创新建立了强制性的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制度。在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新建建筑项目竣工验收前,将由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强制性的建筑能效与绿色建筑测评,对新建建筑在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等环节贯彻落实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的质量进行最后的评价和检验。对建筑能效与绿色建筑测评不合格的项目,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不得交付使用;对经测评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在颁发建筑能效标识的同时,按有关程序和规定颁发重庆市银级绿色建筑竣工标识(对应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这不仅加强了对建设各方主体的制度约束,为保障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为消费者正确识别和选择节能与绿色建筑提供了权威公正的信息,有利于引导形成绿色建筑的消费需求。2.3工程实践重庆已自2013年12月1日起重庆主城中心区2737km2和两江新区范围内报初步设计审批的公共建筑及若因设计变更等原因在2013年12月1日之后重新报初步设计审批的项目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全部规定,除达到节能50%标准要求外,应至少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及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银级要求。截至2014年3月,重庆已通过强制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组织实施了130余万m2的绿色建筑,为逐步提高新建城镇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率,完成国家明确的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
3展望未来,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发展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范文2
2、李x,男,烧结项目部。该同志主要负责电气的相关管理工作,在参与EPC承包方的招标工作中,对各项技术要求严格把关,在出现争议问题时严格参照合同据理力争,将各项技术要求落到实处。对新技术、新产品深入研究学习分析,充分阐述个人观点并得到认可。结合以往现场维护经验,主动编写了《低压电气柜技术标准》,经过内部审核、EPC承包方协商修订后下发执行。针对电气仪表设备选型、厂家选择等共性问题,与焦化、炼铁、炼钢等相关同志交流探讨,避免由于个人的局限性造成工作失误,做到有无互通、取长补短。
3、毕xx,女,办公室。该同志具有良好的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顾全大局,与同事团结协作,自觉与其它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增强整体工作合力。主动承担多项档案管理工作,上半年累计领发图纸2246份、16944张,接收招投标文件1383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其他同志做好日常工作。上半年,为公司纪委等部门提供利用招投标文件、合同、图纸等档案资料100余份。加强与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联系、指导,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
4、杨树磊,男,能源环保中心。该同志负责渣灰循环利用等项目的管理工作。在转炉渣处理利用项目、高炉渣处理利用项目招标,该同志负责参与编写了二百多页的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进行不断优化,顺利完成招标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主动帮助部门同事,先后主动协助部门同事完成煤气柜与制氢站初步设计审查、检化验初步设计审查、给排水初设审查的会场布置、专家接待、费用报销等工作,为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部门领导同事与专家的一致好评。
5、吴xx,男,自动化控制中心。该同志主要负责全厂电信子项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现场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和安防监控的管理、维护和办公区域的设备维护工作。因电信子项包含内容多,且面向全公司,该同志任劳任怨,和多个同事一起团结协作,与各项目部、多个设计院、各厂家认真交流,受到高度赞扬。在全厂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规划设计中,通过与厂家深入的技术交流和研究,团结协作,共同开发了智能数据采集站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减少了工程投资。与各项目部多次交流,无缝对接,不断优化,通过采取高容量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控制原理,实现了高清视频监控的无线连接、全厂范围的专用监控网建立。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范文3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低碳环保
引言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使“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将来发展的主流,2010年的两会使“低碳经济”模式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热点。在气候大会上,我国向世界宣布并承诺,到2020年中国在2005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再下降40%~50%。我国的现代建筑占碳排放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动现代建筑向低碳建筑转型,是实现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低碳建筑能够实现建筑业对环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响,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目前我国的建筑环境和技术,大力推动低碳建筑,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
1 建筑设计与低碳环保的密切关系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效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物是能源和资源的固化物,据调查表明,产生废气的50%来自于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中的40%来自于建筑,建筑物的总能耗占25%~28%的比例,占有总能耗中的相当大的份额,因此,节能将是实现低碳建筑的关键,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将从节能设计入手。
2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建筑业相对发达国家发展还比较缓慢,技术还不够成熟、先进,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上认识还不够深刻、完全,在建筑节能设计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节能设计基准概念模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下简称“公建设计标准》”)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下简称“,居住设计标准。”)均规定在采取节能措施后,全年总能耗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减少50%。50%的节能目标,仅是对当前建筑平均水平的一个总体节能效果,并不能反映具体建筑的一个精确节能效果。
(2)建筑节能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国家推动国家建筑节能的工作力度较大,但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的接受和积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大多数设计人员,缺少相应的节能理念和知识,缺乏主观上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未能将节能设计与居住舒适性和人身健康结合起来。对许多建筑,设计采用大面积窗户,而开启的部分面积则很小,由于缺乏自然通风,空气流畅不通,空调的长时间运行,室内空气质量非常差,不仅增大了损耗,而且对身体健康非常的不利。
(4)缺乏严格的节能设计审查体制。建筑施工图的节能设计审查是节能设计审查的重要环节,许多节能设计审查单位本身就缺少专业的节能知识和完善的节能体系,缺少节能审查能力,致使很多建筑施工图节能审查不严格,走过场,失去了真正的审查作用。
3 低碳环保前提下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各类建筑应当按照相应的低碳节能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文件也应当符合低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此“地”主要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如济南属典型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因此,济南地区的节能建筑,必须适应济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既不能照搬严寒地区的建筑型式,也不能照搬夏热冬暖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更不能照搬四季如春的温和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
(2)热工设计应遵循超前性的原则。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规定性指标水平较低,仅仅是实现现阶段节能50%目标的需要,距离舒适性建筑的要求还很远,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分阶段予以修改,建筑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会逐步提高。由于建筑的使用年限长,到时按新标准再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应贯彻超前性原则,特别是夏季酷热地区,建筑护结构(屋顶、外墙、外门外窗)的热工性能指标应突破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予以适当加强,应控制屋顶和外墙的夏季内表面计算温度。
(3)建筑设计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感。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每设计一项工程,自工程施工建设开始,设计者就开始对它承担起终身的社会责任。工程责任的范围广,且责任重大,所负责任的时间长(直至设计使用周期止)。能源是我国的战略物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所以低碳节能建筑的设计者又实际上承担了一份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
4 低碳环保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低碳节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并不是多项节能技术或者节能设备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定量化的系统设计。节能设计的定量化思路要求整体协调平衡,从分析多方面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简化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建筑低碳节能设计可以分为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和环保建筑系统设计。
(1)节能建筑系统设计。该设计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供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例如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要节能。另外,也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如风力发电、太阳能伏电、地源热泵等,利用取之不竭的能源,是提倡节能建筑系统高效、科学的设计手段。
(2)环保建筑系统设计。该类型设计是在满足生活舒适度需求的情况下,其目标是要尽量减小能源设备装机功率。该设计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来保证和维持建筑内的温度和通风等使用要求,即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建筑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仅需要小功率的空调和采暖系统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或工作需要。在方案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的方位、体型、朝向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自然风、阳光等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在初步设计中,需要对建筑材料、外墙、楼板、分户墙、屋面、玻璃、窗框及窗墙比进行量化和优化。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不断调整的设计方案模拟量化建筑的能耗情况,计算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装机功率,对比各种影响因素,最好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正确地选择和协调使用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和环保建筑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可有效地改变目前大量存在的不务实效、只求政绩的节能表象,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能源资源的浪费,大力地推动舒适、健康的节能建筑发展,高效地促进建筑业的“低碳”模式的经济增长。
5 结语
“低碳”模式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节能建筑将势在必行。普及低碳生活,应当从建筑节能设计入手,加强设计人员低碳节能理念,不断学习低碳节能专业知识,增强节能设计社会责任感,研究低碳节能新技术,创新建筑环保新材料。低碳建筑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是我国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低碳建筑节电、节水、环保、低污染,将会给人们带来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范文4
关键词:内部审计;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我国中央财政资金逐年加大对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投资,使众多科学事业单位成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许多科学事业单位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对基本建设项目开展相关的审计活动。实践证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审计手段对项目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过程跟踪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早加以纠正,也能使建设单位更好地理清管理职能,确保完成基建项目建设目标。本文就从内部审计角度,浅析科学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管理的关键阶段和需要注意问题。
一、项目实施前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勘察设计、预算编制和施工招标三个环节。结合内部审查着重检查的内容,项目管理应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重点把握。
(一)项目设计阶段
1.准确把握好设计招标是否达到公开招标条件,落实设计招标制。通过竞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有实力的设计队伍。
2.推行限额设计,通过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通过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从审计情况看,大部分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概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一般性的建筑材料和人工工时费涨价因素外,主要原因是设计环节的经济控制深度不够。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设计人员对工程的考察不周详,出现初步设计漏项和错误,造成技术设计不合理变更和项目开工后的设计变更频繁。
3.重视设计审查,一方面可通过建设单位自行组织专家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进行审查,包括编制依据、编制深度、编制范围、建筑规模、计价指标、工程量、设备规格数量、其他费用等,避免高估冒算和低估低算。特别要注意审核非主体工程的套用定额情况,避免出现非主体工程套用定额漏项的情况。另一方面重视组织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使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对设计图纸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二)预算编制阶段
从2002年我国开始推行工程类清单计价模式。目前科学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基本采用这一方法进行造价控制。
在该阶段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做好图纸的核对工作。在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成后,要进行清单审查,确认该清单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的描述是否全面、准确,编制人员对施工图和施工规范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无误差、漏项或者内容不明、模棱两可的情况。
(三)项目招标阶段
1.编制合理的招标方案,包括确定合理的招标范围和招标组织方式,设置合理的投标条件(如企业资质类别、资质等级、注册资金等资质预审条件)、选择和设计科学公正合理的评标办法。
2.招标过程要合法、合规、有效,审计人员要全程参与。
3.认真谨慎编制合同,在合同签订前做好施工合同的审计工作。签订合同单位名称、合同账户与中标人信息应保持一致;合同协议书的工程承包范围应描述明确、完整、无歧义;合同价款大小写及合同工期日历天数计算应正确无误;工程质量等级应与投标书一致;合同专用条款应明确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的权利义务,不能有遗漏;在固定总价合同中,要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以及风险范围之外的合同价款调整的标准和方法,具体到工程量、单价、取费标准、下浮率等内容;明确工程款支付方式、比例和时间;明确履约担保形式和金额以及退还时间和方式;明确主要材料、设备的品质以及承包人未按承诺采购时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条款要完整,特别要明确影响到工程顺利进行的违约责任,如承包人未按合同约定采购主材、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到位率不足等情况;争议解决方式应明确完整;保修条款要注意明确保修期限和保修金返还条款。
二、项目实施阶段
在该过程项目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三控三管一协调”上,具体指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控制和对合同、安全、信息的管理以及内部外部的全面组织协调。从内部审计角度看,项目管理人员不能一味只和施工方打交道,而忽略与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项目管理人员有责任协助财务管理人员跟踪项目的资金流,从资金到位情况到具体落实情况和使用效果,熟悉项目的每一笔经济事项。应该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工程管理与财务管理要紧密结合
1.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或者损失浪费。
2.项目管理人员要协助财务人员做好项目立账工作。项目立账的依据就是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的批复情况,注意设置好项目会计科目,可以提高项目经费管理和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项目年度预算的编制安排和执行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细化预算支出内容,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并认真执行预算。
4.项目核算要细化。项目管理人员申请每一笔工程进度款,要做到准确划分投资到各个项目单位、单项工程、子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是多少、水电安装工程安装费是多少、设备购置费是多少、各待摊投资是多少。
(二)严格控制洽商变更
1.工程开工前项目管理人员要组织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时熟悉图纸,尽早发现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等问题,由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协商解决。
2.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洽商变更,要坚持现场变更和签证签发原则,避免人情签证,更要明确洽商变更的确认程序,严格办理相关手续,必须经由项目建设单位确认同意,方可由设计院出具设计变更。
3.洽商变更书写要明确,无歧义。内容包括涉及变更事宜的事项、范围、理由、做法等,做到施工、结算有据可依。
4.尽可能减少由建设单位主动提出的设计变更。出现洽商变更,要及时处理变更费用,做到对项目费用变化心中有数,也可保证施工单位在结算时减少争议。
(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施工质量控制应该把好施工材料、施工质量、施工验收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三关。
1.大宗建筑材料的采购要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场材料、预制构件等进行检查,质价相符。
2.监督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批。
3.保证严格按图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返工。
4.设置质量控制点,对工程的关键部位、重点工序和薄弱环节现场监控。
5.特别重视中间部位和隐蔽工程验收,应不打折扣地按照各专业的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执行。
6.自觉接受和配合各级质量监督检测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整改解决。
7.工程竣工后必须由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认可再投入使用。
三、项目竣工阶段
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施工的最后一步,但是项目管理人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竣工验收组织
按照合同规定,项目竣工验收,要组织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的四方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接管证书;如果不合格,责令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条件后,由施工单位重新递交验收申请,重新组织验收会。
(二)完善竣工资料,做好项目档案管理
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善施工资料,并按照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进行档案整理,特别注意要求施工单位绘制完整的竣工图。
(三)完成工程竣工结算审核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因此要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
1.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要对承包人报送的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审核,核对其完整性、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
2.经审核的工程结算审核资料要委托优秀的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专业工程结算审查,这一点对控制造价节约资金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配合财务人员做好财务竣工决算审计
1.核实交付使用资产和明细清单。
2.核实拨款累计支出和资金结余情况。对应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批复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3.核实待摊明细表。核对工程设计费、监理费、预结算审计费、招投标费等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基建项目中的工程其他费用,把握各项费用的开支范围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概算批复的建设内容,将一些模棱两可、概算批复中没有纳入甚至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的费用谨慎妥善处理。
4.协助财务人员和基建项目使用人员总结项目投资效益,对竣工决算分析说明进行核对。
四、重视内部审计,认真对待内审发现的问题
传统的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多以事后审计为主,因此通过审计纠偏的成本很高。而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不同于社会审计,从审计周期看,一般可以参与到项目立项、审批、设计、招投标、实施乃至竣工验收、后评价的各个环节。从对审计结果的公开范围看,往往只限于单位内部或项目内部交换意见。从审计的目的看,主要是为了规范管理,同时评价项目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为促成内部改进提供良好的意见和建议。
因此,项目管理人员一方面应积极向主管和上级领导宣传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应重视并认真对待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无论是针对项目财务管理还是项目施工过程管理、档案管理等环节出现的问题,都要及时进行修正和整改。
五、结语
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为推进我国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事关百年大计。因此,对科学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审计工作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建设单位采取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方法,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因此,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该逐步适应现代审计模式,多从审计角度分析项目管理要点,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在项目实施各个阶段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做好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秋云.从审计角度谈基建工程施工合同的拟订.热带农业工程[J]. 2011(35).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范文5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工程;阶段
电力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电力建设是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命脉,电力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我国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而土建设计是与电气一二次设计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整个变电站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竣工图设计阶段。
1.变电站土建设计各阶段的设计
1.1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要点
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从占地面积、站址位置、拆迁、地基及地下隐蔽设施等方面考虑,确定最终站址位置。
设计要点:选址工作一开始应确定负荷中心位置。负荷中心由系统人员根据电网规划及潮流分析后提供,同时系统人员还应提供主变、出线、无功补偿规模以及接入系统方案等。根据系统资料,土建人员通过现场考察、收集资料等方式,初步选定若干候选站址。这些站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网损。此时需要对每个候选站址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需特别注意的是,该站址是否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除通过国土部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还需向规划部门收集资料,了解站址的规划情况,避免与城建规划相冲突。如需要避让公路、铁路等。
(2)土地征用、交通运输、水文地质等是否可行。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变电站选址应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同时应注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矿产等,例如站址应距离地震断裂带1 km以上。由于站址经常选择在山坡及较偏远的位置,需考虑进站道路的宽度、坡度及转弯半径是否满足主变等大设备运输的要求。
(3)注意变电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站址周围是否有军事设施、通信设施、飞机场、导航台、风景旅游区、陵园等。如存在上述情况,应通过征询获得相关协议或批准后方可建站。
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可以确定合理的站址位置。
1.2初步设计阶段及要点
初步阶段设计,主要对确定的站址位置从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及挖填方量、挡土墙、边坡、建筑、结构、基础、道路、上下水等不同设计方案比较后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案,确定站址最终征地面积,一般要求设计二个或二个以上方案比较合理。
要点:(1)总平面布置。主要从进出线、道路接口、排水接口、安全距离、消防、运输方面进行优化。根据规范、规程对已确定规模的各建构筑物合理布置,尽量合并共用设施,减少道路占地面积,尽量向空中发展,使平面布置更加紧凑,节约用地。例如:电容器室和配电室合建为一字型,可以取消消防间距。配电室、电容器室、主控制室合为一体,减少占地,也无须考虑建筑物之间消防间距。进出线构架由单跨做成连续跨等。
(2)竖向布置。无论平坡式还是阶梯式布置,必须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使场地平整挖填方较小,减少不必要的开挖量,同时从环保角度考虑,也可减少对生态自然和植被影响。根据站址位置地形高差大小,确定采用阶梯式或平坡式布置,降低平整场地和基础费用,设计中土方平整应考虑基坑开挖土石方、边坡、挡土墙及主变压器油坑、构支架基础、电缆沟、排水沟(管)等开挖量。阶梯式布置两平面高差最好不大于3.5m,便于满足站内道路连接坡度。对于地形较平坦的站址,采用平坡式设计,坡度尽量与原地形一致,考虑场地排水,坡度不小于0.5%。
(3)挡土墙和边坡。挖填方量变化微小的条件下,挡土墙高度越小越好,高度低于6.0m挡土墙是比较经济节约,高度超过8.0m,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或衡重式挡土墙。经过平面和竖向优化后,再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用途选择不同的断面形式;根据土质边坡的允许值,确定边坡的开挖坡度,在满足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下,尽量使坡度大些(即更陡),这样既减少边坡土方开挖量,减少占地,也减轻对当地的生态自然和植被的破坏。
(4)建筑结构。根据变电站设计规模确定建筑面积,尽量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时,减少不必要的附属面积。根据现有规范,多层建筑层高超过3.6m,砖混结构已不满足抗震要求。建议电容器室、配电室、主控制室等房间尽量采综合建一栋楼房比较合理,降低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宜采用框架结构,形成大空间,便于电气设备布置,且节约占地面积。也节约房屋间消防间距面积,从而节约造价。
(5)基础。建构筑物基础选型时,必须结合地质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地基,普通条形基础在建筑物总造价中占比例约为15~20%,因此有必要对基础优化。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利用天然地基,条形放大基础。老粘土夯实地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考虑挖深2.5m左右,采用三七灰土或三合土人工或机械夯实,每次虚填土厚度25cm左右,夯实至厚度为15cm,直至基础底面。承载力小于150kPa的天然地基,考虑采用换填土放大基础,一般换填土采用级配卵石放大基础。对回填区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实测其承载力,直接在其上部做单层建筑物没有问题。对于多层建筑根据持力层深度大于5m宜采用桩基础,3~5m以内超深基础采用块石灌浆或毛石混凝土比较经济。
初步设计方案一般主要从上述5方面考虑,比较后推出方案以达到优化设计目的。
1.3施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初步设计审查确定的方案,按现行的规范及规程或国家标准,设备的订货尺寸,进行施工图设计。一般按照先局部后整体调整,调整原则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确定原则。所有尺寸确定无误后,对初步设计估算的各建构筑物结构尺寸进行详细计算和经济比较,应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合理的断面,选用地方的材料,减少不必要运输费用。
1.4竣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竣工图设计阶段,是以设计单位施工图为基础,并依据由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建设单位审核签认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联系单”、设计更改的有关文件以及现场施工验收记录和调试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图。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施工验收记录、调试记录等相符合,应真实反映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2.变电站土建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变电站土建设计结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指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止破坏倒塌、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能力。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对结构工程的设计而言,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和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2.1.1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一是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二是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
2.2.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局部破坏时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这就要求设置合理的构造系统,采用必要的构造钢筋,采用有利于结构耐久性的最小配筋率,配置限裂钢筋。消除不合理的约束因素,合理设置变形缝或后浇带。对特殊环境中的混凝土,应通过计算和试验给出较为准确合理的配合比,努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中对站内生产用房、辅助及生活建筑荷载效应、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的选择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变电站特有的屋外构支架的设计条件、计算简图和内力分析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要求。
2.2.3结构的安全耐久性
这主要是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大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对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变电站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
2.2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防火
就变电站建筑物而言,国家电力防火规范规定最低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为戊类,配电室为丙或丁类;建筑物的屋面应采用非燃烧体。主控制室、继电器室、微波载波机房的墙面可采用较高等级的难然烧材料及自熄型饰面材料,隔墙、顶棚宜采用非燃烧材料。同时,建筑物安全疏散出口数量设置、防火门等级要求及其开启方向等方面的设计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且在建筑物内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变电站的火灾事故绝大部分是由电气设备特别是带油设备所引起的,这类火灾用水扑救的作用不大。电缆是容易燃烧引起火灾的物体,在站内其分布较广,采用固定灭火设施来应对由电缆起火引起的火灾不太经济,也不现实。所以,电缆消防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分隔及阻燃。变压器是变电站内最重要的设备,防火要求更高,应在设计中加以重视。国家规范规定,主变压器对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及屋外配电装置最小防火安全距离要求不得小于10m。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主变压器之间、主变压器与其他充油设备以及主变压器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当防火净距小于规范要求时,就应在设置防火隔墙,同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需达到《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具体时限。
2.3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防噪
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在变电站土建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合理地规划布局,优化通风设计,减少噪声污染。因此,变电站选址时,在满足供电规划的前提下,可首先考虑把变电站建在背景噪声比较大、或对噪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区域;其次是优化变电站的通风设计,在进风口设置消音设备,降低噪声污染。
2.4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外观及绿化
由于户内型变电站在地处城市中,怎样使变电站的外观和绿化适应现代城市面貌是当前的时代要求,因此注重建筑形体的设计和绿化是非常必要的。在土建工程设计中,应将变电站尽量建筑得整齐有序,与周围建筑物融为整体。同时,在尊重整体格局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将变电站设计成为有个性、富有时代感的城市型变电站。采用集中绿化区和利用边角地带绿化的方法,尽量提高绿化率。
3.结束语
目前,我市变电站工程均需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因此在设计各个阶段中应严格按照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的“两型一化”的具体要求,注重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对主要构建筑物、站区场地平面方案、地基处理及其他主要设计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优化变电站的布局,以契合国网、省公司倡导的建设整体效益最优的电网建设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电力变电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变电站土建在防火、防噪、空间利用、外观绿化等方面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不仅有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同时要符合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在土建设计时就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效地降低工程的造价,提高变电站的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DL/T 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
[2] DL/T 5218―2005, 220 kV~500 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范文6
关键词:管理;质量控制;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公司工程管理的模式实行大专业化管理,由规划部,工程部及领导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公司,质监站,工程造价事务所,档案室,物资供应中心,安监局,法律事务部,财务部,组成公司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控,进而达到工程质量目标。
一、对业主代表的要求
1、业主代表的素质,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灵活应用于现场,熟知合同及图纸。作为业主代表,我们必须清楚工程及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确保工程质量关键环节达标。业主代表要积极与监理人员及施工方的质检人员合力,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及辅助作用,做到充分监督和配合质检员、施工方的工作。要有全局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跟进工程每一个环节,使工程总是向着有利的方向进行。在公司新的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下,我们更应该将精益化管理融入到从实体、到资料的工程全过程管理。
2、具备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甲方代表要取得监理和施工方的信服,充分协调处理好各个合作单位及公司内部的关系,使内外信息传播准确及时。总之,甲方代表在施工现场充当了现场指挥、调度、管理及监督的多重身份,因此必须要做好管理工作,创造效益。尤其要加强与工程建设相关单位沟通。由于煤矿工程工艺性较强,作为甲方现场代表一定要与使用方时刻保持沟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现场设计人员,如有必要时组织各单位召开协调会议讨论解决办法。
3、要灵活应用一定的工程管理手段,使工程时刻处于可控制状态。比如采用价格管理,利用每月的验工计价对承包商的履约情况进行奖罚,促进其积极性。应用后果管理及制度管理的手段,工程一旦出现问题,严格追究责任到个人,使每一个管理人员把好每一道关口。
二、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监理是业主方重要的技术协调和行使权力代表。监理在委托的范围内,有工程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检验权、工程施工进度的检查监督权、结算工程款的复核确认权和否决权等。业主代表要严格审查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使其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业主代表主要通过监理周报和现场监督发现质量问题,通过现场勘查,督促监理和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
2、监督监理方是否真正履行其职责,这就要求业主代表要留意监理是否在职权范围之内进行了实际工作。比如监理查验质量工作后,对所批准使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构件是否真正合格,业主代表要实测一下,发现问题,业主代表要责令监理方监督施工方更换建筑材料、设备、构件,或可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3、重视监理例会,监理例会由监理方每周召开,由建设、施工、设计、使用各方出席,讨论关于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的控制及其他问题,由监理负责记录。监理方要提出业主或施工方遇到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需要设计变更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以协调各方及时解决。
三、招投标阶段的质量管理
1、在招投标阶段,合理编制标底,给承包方一定的利润空间,避免过低价中标造成承包方无利可图,而在设备采购或原材料选择上偷工减料,造成工程永久性的质量问题。业主方在编制标底时,要充分考虑现阶段设备、材料、人工的市场价格的涨幅,受社会经济的影响,设备、材料、人工价格往往与当地的定额有较大偏差,业主在编制标底时要进行合理调整。
2、合理选择承包单位,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结合实际考察,承包单位应该具有承包相关工程的能力和规定的施工资质及条件。第二、承包单位现阶段施工任务是否已经满负荷,工程实施阶段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施工单位有能力,也满足资质等要求,但派到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经常不在现场,队伍也不是业主要求的专业化队伍,工程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经落实,由于该公司同时承包多项工程,工程管理人员及专业化队伍忙于其他工程,这样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3、合理编制工期,避免工期过紧造成各工序无法达到规范作业要求产生质量问题。由于公司煤炭生产任务相当紧张,各矿井生产时间是按照分钟来计算的,这样在改造工程中无法按照合理的工期进行实施。比如往往浇筑的混凝土还未达到强度要求,下一步的安装工程已经开始施工,这样不可避免会给工程带来质量缺陷。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建议公司尽量调配各矿井生产任务,给施工匀出合理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缩短工序时间,比如混凝土加入早强剂等措施。
4、预测建造期和使用期对质量影响的全部因素。制定质量计划,对工程质量实行目标管理。
四、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1、设计方案审查。控制设计质量,审查设计方案,以保证项目设计符合业主使用要求,符合国家政策和规范,工艺合理,技术先进,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2、设计图纸的审核。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最终体现在设计图纸的审查上。
初步设计图纸审核。初步设计是决定工程采取何种技术方案。审点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的要求,是否达到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标准,
技术设计图纸审核。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方案的具体化。审点是各专业设计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图是对设备、设施、建筑物、管线等工程对象的尺寸、布置、选材、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审点是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和水平。由于矿井工程的特殊性,施工前图纸会审除业主、监理等相关部门技术负责人外,使用单位必须派相关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参加。在现场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使用单位由于其他事务未能及时参加图纸会审,结果工程完工在试运行阶段,使用单位提出一些比较严重的工艺性较强的问题,而施工单位会以施工前相关单位未提出要求推诿。往往使业主方陷入被动局面,给工程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五、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1、把好入场关,对工程总承包商、主要分包商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其有足够的经济技术条件。检查承包商是否按照合同要求配备现场项目管理班子及技术人员,检查施工方是否按施工作业计划配备相关施工人员。
2、严格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制度,抓好进场材料的复检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有可靠的基础,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附件、备件、质量合格证及技术文件齐全,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组织监理及时进行施工前的复验,并作好复验记录。并做好施工设备、材料、机械的供应工作。
3、检查施工方是否根据项目特点,组织学习安全规程及规章制度,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4、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可靠的技术措施来保障工程质量。尤其做好重大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
5、监督检查施工方的工序交接过程,核实分项工程是否达到后续施工要求,比如:1)设备基础标高是否合理。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是否牢固;
2)测定混凝土基础及构架是否达到安装工程的强度要求,设备支架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六、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
1、抓好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质量检验方法包括:操作者的自检、班组内的互检、各工序间的交接检、质检员的巡检,以及业主、监理、设计及质量监督站的检查。
2、对分部工程、隐蔽工程组织验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煤炭行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及验收。
3、定期召开工程质量会议,了解工程质量情况,审查质量问题报告。当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引起重视,防止诱发重大质量事故。
4、对工程有关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进行审批,确保设计及施工图纸的质量。
5、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审核工程承包商所提交的有关分项工程质量的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特别加强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6、对装修工程建立工程样板制。
7、加强信息化建设。公司采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将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每一个环节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的平台,准确全面的了解工程进展。另外公司将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到工程管理中,质量问题的信息反馈更加便捷,更有利于质量目标的实现。
8、公司通过对承包商月度、季度、年度的履约评价,对承包商的施工质量实行后果管理,加大了对承包商质量管理的考核力度。
结束语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业主方会遇到众多问题,这就要求业主代表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渐健全、规范及项目管理的逐步推广,对业主代表的要求就更高。充分发挥甲方职能,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帆.甲方现场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