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1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经济转轨;休克疗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俄罗斯为什么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

(一)什么是休克疗法

首先来说明什么是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就是激进式的反经济危机措施,主要推行“三化”政策,即“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俄罗斯在经济转轨初期曾围绕这“三化”推行过一些激进的改革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开放价格市场,即市场上80%以上的商品的批发价格由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来定。第二,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两点,首先是通过增加税收来提高财政收入,其次是减少财政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包括限制国有货币的发行规模以及企业的信贷上限。第三,加大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步放开经营组织进行对外贸易的条件,允许只要是在俄罗斯境内注册的公司都可以进行外贸活动。第四,实行私有化政策,推进私有化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第五,允许俄罗斯的50国可以随意兑换卢布,实现汇率的逐步统一。

(二)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的原因

那么,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激进的“休克疗法”呢,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在斯大林之后的数次经济体制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之后,俄罗斯注意到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在这之前,苏联对市场经济机制一直处以否定的态度,使计划经济体制过于根深蒂固,无法进行全面性的改革,所以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俄罗斯的民主派开始意识到必须把市场经济模式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第二,当时苏联的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在1990年年初至1992年年初之间,苏联的GDP,GNP以每年2%-3%的速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也处于负增长状态,到了1991年年末,俄罗斯的预算赤字比当年的计划赤字上涨了五倍,在俄罗斯的所有地区中,有2/3以上的地区的粮食储备粮为零。不仅如此,在所有粮食中由于供应商的供应量不足导致的不能交易的食品种类达到90%,这种严峻的经济状况正是导致俄罗斯采取激进式休克疗法的直接因素。

第三,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导致新任的执政者采取激进式的经济转轨的间接原因,在8.19时间至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的旧政治力量逐渐解散最后瓦解致使旧的国家经济已不可能进行正常的经济调节功能,并且不断地陷入经济萧条之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民主派决定必须采取激进式的改革建立民族国家。

第四,旧的经济体制已经在当时的俄罗斯人民的心中留下烙印,与此同时又在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取得的成功中看到了希望,正是由于这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妄想风”,认为只要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能解决当时的经济困境,进一步加快了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

第五,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民主派获得了领导权,但是当时的领导地位并不牢固,所以,为了稳固民主派在执政党的执政权力,俄罗斯采取激进的改革方式,推行私有化政策,削弱以国有制为核心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形成不可逆的趋势。

二、采取休克疗法进行经济转轨失败的原因

从俄罗斯在经济转轨进程来看,采取休克疗法必然导致失败,归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采取休克疗法与当时的俄罗斯的国情不相符

首先,休克疗法强调“自由化”,不仅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使经济达到稳定水平,而且是在自由的经济市场下进行自由的竞争进而提高GDP,那么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但是这个要求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休克疗法成功的前提是国家的经济体制必须是已成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然而,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主要是以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而是企图通过市场经济转轨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现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从根本上就不满足休克疗法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俄罗斯在不符合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的条件下仍然采取这种措施并企图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经济转轨和经济复苏取得了失败。

(二)过度抄袭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

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过于借鉴西方的模式,推行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国情造成改革的失败。

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在私有制为核心的前提下削弱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使国民的社会保障市场化,但当时的俄罗斯的经济权重中国有经济占有绝大部分,而且其中计划经济的规模很大,这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毫不兼容,最终必然导致改革的不成功,就以上两点继续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就第一个不兼容来说自由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是私有制,而在俄罗斯原来的经济结构中,私有经济及非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不到15%,80%以上的经济为国有经济,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俄罗斯试图通过自由市场经济在短期内将国有制转为私有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国有变私有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逐步的进行改造。

其次,自由市场经济不赞成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这与俄罗斯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冲突,因为在当时的俄罗斯的经济调节中,国家干预占到重要作用,这恰恰与自由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三)与市场经济转轨规律不协调

俄罗斯在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进行经济转轨时出现了两个违反市场经济转轨规律的地方。

第一,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推行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在现在看来是与当时的俄罗斯经济条件完全不相符的,如前所述,俄罗斯虽然在当时开放了价格,可当时的市场上的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却没考虑到生产力的急剧下降;不断加大私有化的进程却没意识到初始资本量的短缺。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条件除了有私有制作为前提外,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市场运作机制来调控市场的经济活动,然而,要想形成这样一个成熟的体制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说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非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完成,企图用激进的快速转轨方式与经济转轨规律并不相符。

三、政策的内在矛盾

(一)国家干预力度的削弱与稳定经济间的矛盾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稳定经济,查看历史可知,在转轨初期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危机中,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完全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又要缓解经济危机,稳定经济,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然而,放开价格政策间接的在对国家干预进行阻挠,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

(二)紧缩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的矛盾

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初期,除经济危机外还存在严重的财政危机,要实现稳定经济的目标,提高社会生产力就需要增加投资量,而同时要解决财政危机就必须减少政府支出和国家投资,一旦紧缩信贷,又与提高生产力的目标相矛盾导致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存在矛盾。

(三)休克疗法采取的措施与私有化进程间存在矛盾

俄罗斯通过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开放价格市场,逐步减少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程度,实现大规模的私有化。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前三点实践起来相对容易,可最后一点却很难在短期内就形成,但是没有私有制代替国有制这一根本性的变革,经济的转轨就不可能成功。因此私有化的进程与政策的不同步使计划经济迅速被停止而市场经济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造成一时间的经济处于虚无状态,经济稳定难以实现。

四、结语

本文结合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的背景,首先解释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的缘由,主要是“幻想式”的想通过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来改变现有的计划经济模式,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等严重的财政状况,然后分析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即:休克疗法与当时的俄罗斯的国情不相符,过度抄袭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转轨规律不协调。最后归纳出休克疗法与当时俄罗斯的国情之间的三个方面的内部矛盾即:国家干预力度的削弱与稳定经济间的矛盾,紧缩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的矛盾,休克疗法采取的措施与私有化进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郭连成.俄罗斯经济转轨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3).

[2]格・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合理与有效配置通过政府制定的集中统一的计划,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经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因为资源的配置者是政府,全社会统一的计划只能由政府做出,而不是由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分头做出。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正是这样的,在经济管理上,政府不仅管宏观,而且管微观。在管理方式上主要不是经济手段,而是靠行政命令。实际上,把全国视同为一个大工厂,众多的企业不过是这个大工厂的车间。企业基本投人要素—人、财、物,企业的生产过程—供、产、销,以及产品的价格,都由政府决定,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政企职能不分。由于不承认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集中统一的计划,按照行政区划、行政层次,采用行政命令加以实施。结果,企业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品,丧失了活力。

通过计划配置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有效,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完全准确的经济信息,没有这个前提,计划决策必然不符合客观实际而失误。第二,不同经济主体,包括各级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在价值观或利益的完全一致,以保证计划决策的完全实现。这两个前提条件是不可能具备的,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信息舜息万变,错综复杂,靠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行政等级流动的纵向信息体系,不可能使经济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迅速而淮确。不同经济主体在利益上是多元的,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或经济利益。因而集中统一的计划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用集中统一的计划配置资源,也就不可能达到合理和有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供求与价格的波动,资源配置者不是政府,而是市场上一个个经济主体。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经济决策必然是分散的,资源配置决策由成千上万个企业和家庭个人分头做出。由于市场配置资源固有的缺陷和失灵,政府的职能在于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从宏观上对经济调控。由于经济主体利益的多元化,政府主要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利益,加以实施,以实现资源合理与有效配置。因此,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与方式。

要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首先要研究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政府瞥理经济的职能在于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和不足,凡是市场调节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政府干预,凡是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正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地方。

市场经济已实行过数百年。历史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缺陷,也有失灵的时候。

第一,基于市场调节是由各个经济主体根据市场信号进行的事后调节,因此,它不能确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不能避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波动,达到经济的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伴随资源的浪费,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顶定的目标,稳定协调地增长。

第二,市场调节不能解决某些宏观经济变量的确定和控制,如国家预算的收支总量、信贷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等等,而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意义。

第三,市场调节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在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中,市场调节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收人分配的公平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四,市场竟争有产生垄断的趋势,而垄断使价格在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上失真,从而妨碍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

第五,市场调节不能有效提供社会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劳务,也不能解决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上述种种问题均是市场配置资源所不能解决的向题,也正是需要政府加以干预和宏观调控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

统筹规划、掌握政策,就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计划、方针政策,制定资源开发、技术进步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部署公共和基础设施、以及短缺产业的发展。

信息引导和组织协调,就是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企业提供经济信息,引导资源配置,通过组织协调,协调地区、部门、行业与企业间的经济关系,搞好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持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

提供服务,就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多方面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坏境。

检查监督,就是监督检查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照章纳税、交费,保证固有资产的完整和增殖,维护企业依法行使企业经营的自,反对垄断,保护公平竞争。

转变政府的职能,不是要削弱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既有不该管而管,不该严而严,微观管得过多过死的一面,也有该管而役有管,不该宽而宽,宏观没有管好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既有应当削弱的一面,也有应当加强的一面,以实现宏观管住管好,微观放开搞活的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这种体制背景下,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切实做到政企分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资源配置者的企业,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企业的基本投人要素和企业的再生产过程和生产经营决策应由企业自主决定。改革以来,企业自已有所扩大,但企业还远远没有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企业千预过多,国家法规已确定的企业权利往往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截留。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必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凡是国家法令规定属于企业的职权,各级政府均不应干预,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转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给予企业的各项权利。

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内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只有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各种市场信号才有可能成为反映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指示器,政府才有可能通过市场,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市场体系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完善的市场机制也远远没有形成。要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就必须运用政府的力量,加快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建立各种市场法规,限制垄断,保护公平竞争,使市场有序的运转。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分配方式;贫富分化

一、两种生产方式的讨论

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把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实行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体现于原始社会经济、个体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在现实经济讨论中主要专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实行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生产中逐渐形成了分工,分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化太生产中,分工已相当细化,分工的细化就要求社会生产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两种不同结合方式就是人们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社会生产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按照我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观点,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消除了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使劳动成果全部归于劳动者,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安排生产,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所以说,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要优于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人类需求,各种生产要素总是稀缺的。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就必须把相对稀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生产出能使人类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产品,这就是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但是,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并不完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如垄断、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限制了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价格形成不完全,使价格产生滞后性和自发性,从而使市场对经济的调节要以周期性的巨大的经济波动为代价。正是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点的认识,提出了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来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以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其它一系列矛盾。

在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好比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对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市场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中不停流动的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地各自选择自己的最优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个别街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流拥挤的现象,交通可能产生堵塞,严重时还可能会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陷于瘫痪。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理就好比计划当局为每个在城市中流动的人都设计出各自的通行路线,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不会出现交通堵塞。但是,很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每个人的个人偏好是不同的,计划当局设计出的路线对每个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合意的路线;其次,要为每个人设计出通行路线,计划者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最后,为了使计划得以实施,还需要对每个流动的人进行监督。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即使花费巨大的成本,计划当局的工作也是很难圆满完成的。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它在配置生产要素上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用经济计划来克服其缺陷,把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应该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衷就在于此。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

产品生产的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价格形成经济主体的收入,使追求价格收入成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同时让价格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从而使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高效协调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取得收入是合情合理的。

有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中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根据它们的贡献大小进行产品分配应该是既简单又顺理成章的。但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具体如何计量呢?边际主义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价格,也决定了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从而价格就形成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其实,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每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到每种要素做出的贡献大小是根本无法测量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并不具有决定基础。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时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的物质比例关系,商品的社会需求最终会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到要素的价格和供给。

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很难区分各个要素具体做出的贡献大小,更不可能根据其贡献大小来决定它们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其价格就下降;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上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当某种生产要素供求平衡时,它的价格又由什么来决定呢?例如,某种生产要素在供求平衡时价格为3,为什么不会是5呢?这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如果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定为5,社会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它的价格就会降低;与此同时,其它要素的社会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会提高。由此,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会做出进一步调整,从理论上讲,最后的价格将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一定时点上,我们假设社会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是一定的,并假设社会的物质生产技术是不变的,则社会对每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将是一定的,相对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不变的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就会具有一个不变的价格向量。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统计原理,货币需求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正好等于社会商品的货币价值总额。如果货币供给量比货币需求量大,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上升,上例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可能就会变成5,而不是3。按照比较静态理论的观点,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只会影响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数值变化,而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将不会改变。但是,按照动态经济学的观点,各种生产要素对价格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根据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千差万别,货币供给量的非正常变化必然会扭曲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不过,从长期来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是会趋向于达到一个稳定的向量,这个向量是作为趋势而存在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这一价格向量进行产品的分配。

三、市场经济发展与贫富分化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分配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实现的,由于每个人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数量不同,所分得的产品数量必然就会不相等,从而会出现贫富分化,这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其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样会出现贫富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是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参加劳动就不能参与分配。对于每个劳动者,由于个人的自然禀赋不同,后天的努力也相差较远,他们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不相同。“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个人分得消费品的数量必然不相等,从而在社会中会出现贫富差距。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励每个劳动者努力从事生产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一般认为当时的GINI系数低于0.3。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实行真正的按劳分配。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准确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按劳分配中的“劳”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当时执行的分配方式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每个人所分得的消费品基本上是相等的,社会中当然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从另一方面讲,即使假设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计量,按劳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也是有限的。在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下,分配的依据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每个劳动者的自然天赋、个人努力度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可以统一认为是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其本身是很难迅速积累的,并且也很难进行代际之间的遗赠,所以按人力资本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不会太大。与此相反,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特别是资本参与分配,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可能要大得多。首先,资本参与收入分配使资本可以进行自我积累;其次,资本可以通过资本集中使自己迅速壮大;再次,资本可以在代际之间进行遗赠。所以,每个经济个体之间在资本的占有量上形成的差距可能很大,从而在产品分配上所形成的差距也必然很大,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有可能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尼茨(Kuznets,1955)对市场经济中的贫富分化现象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认为贫富差距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倒U型。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差距就会逐渐变小。库兹尼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使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农村地区分配的平等程度要远高于城市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会在整体上提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另一个因素是社会的积累和储蓄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这些储蓄又成为高收入者获得收入的手段,导致下一个时期收入更加不平等。如果没有抑制因素,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会越来越大。但是,库兹尼茨认为,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因素抑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首先,是法律和政府的干预。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产生压力。政府会通过收取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以及采取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由于城市中农村移民后代对都市经济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低收入阶层政治力量的壮大,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下降,抑制了整个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再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高速增长,新兴产业资产的持有者所获得收入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旧产业资产的持有者。由于以上因素的作用,抑制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先扩大后缓和呈现出倒U型。

本文认为,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呈现倒U型,一方面可归因于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调整,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由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重要程度(即稀缺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相对于自然资源和资本比较丰富,劳动所取得的收人相对就较少;自然资源,特别是资本相对来说较为稀缺,分得的收入也就较多,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会逐渐扩大。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逐渐变得相对稀缺,在产品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也变得越来越大,成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的抑制因素,如上文所分析,贫富差距自然会逐渐缩小。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中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应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共同参与收入分配,私营经济迅速崛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过大对我国社会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调节社会分配、杜绝不平等分配、减小收入差距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严峻课题。应通过收入的再分配手段调节收入水平,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4

这故事,讲者说得眉飞色舞,却不知真实性怎样,准确度有多高,当时只是且当段子来听。不过,在浙江的省委书记调任上海之际,看到有评论中提到,“2003年7月,主持召开了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在是次会议上,提出了主动接轨上海、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的‘八八战略’”,方知此一说还是有影儿的。

因为粗知一点儿历史知识,大概知道在经济上上海本就是江浙一带的中心,植根于江浙,又辐射江浙,是紧紧绑在一起的关系,到计划经济时代,才被人为地由地域割裂开来。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江苏的苏南地区已经悄悄地引进上海的技术、人才及其他资源,尤其是乡镇企业。在此基础上,苏州、无锡、常州等迅速发展起来,才有了后来的所谓“苏南现象”,或者说“苏南奇迹”。以至于近年来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报道说,在江苏省,南京的地位很尴尬。它是省会,经济上也有一定实力,本应该是本省的经济中心,但几个省内经济上最重要的城市如苏锡常,早已经与上海绑在一起,不可能弃上海转奔南京,那南京怎么办呢?

这就是辐射的作用。

这种作用,它依市场经济而存在,不是任何行政区划或行政命令所能改变的。

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力量是不会被一地一域的行政分割而限制住的。

在这里,只能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上”等词汇适用,也就是必须去适应市场的发展,适应经济规律。

这是观念问题也是认识问题。

我们脱胎于计划经济。但,我们的计划经济,还不是建立在大工业之上的计划经济,而是有浓厚小农经济色彩的计划经济,难免在观念里在认识上留下痕迹。

即便如英国,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史,在二战后看到苏联的经济体系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搞了些计划经济的东西。那位非常出名的首相,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其政绩,除了领导英国把马岛之战打赢,就是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回归市场经济了,重新振兴英国经济。

美国现在是惟一超级大国。美军原来有10大司令部,经过整顿现在好像是7个。其中有几个司令部,是它把全世界分为若干区,每区都设一个。因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而最出名的是那个中央司令部,我们则更熟悉太平洋司令部。这样划分,并不完全等同于殖民时代去占领那里,而是因为它认为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美国的利益。这个利益,指的就是市场带来的利益,全世界都是它的市场,没有什么界限。当它认为利益受到非市场因素的侵害时就要由军队来保护。当然,这种市场利益里面并非都是那么干净的自由竞争,有垄断,有欺压,甚至仍有殖民主义的因素。

都说美国富,因为美国那片土地得天独厚,历史独特。其实,那只是它的本钱,它真正的富,是富在遍及世界的市场。回顾历史,是二战那场世界大战,德日意战败,英法衰落,殖民主义崩溃,打开了美国通向世界市场之路。

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词叫得震天响,不过就是市场无界限而且已无界限的意思。

我们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己画地为牢,目光所及,视野所在,仍是一地一域,必受市场的惩罚。

上海的辐射作用,无疑是非常强大的,但上海的强大离不开江浙的怀抱。现在可以说上海是世界的上海,不过它首先还是江浙的上海。市场,毫不客气地形成了这个必然要求。浙江的主政上海,不少评论都希望他领导上海进一步带动长三角的发展,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认识上的一个高度。

楼房有多层,认识有高低,就看我们站在哪一层上了。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5

[关键词]产权改革 经济学 经济体制改革

一、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我们通常情况下把产权理解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对资源的使用权利,也可以说是人们在利用资源时必须遵守的适当规则。从直观上分析,产权主要用于表现人与物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归属关系。其实呢,这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知,如果只有一个人或者无限制供给资源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出现我们所谓的产权问题。

清晰化以及流动性是产权的两项重要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化包含了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产权中所涉及的主体的“人”格化。这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必须是被我国法律认可和承认的人格主体。这些主体通常是指法人或者公民自然人。这一特征是不适合抽象的对象的;二是产权归属必须具有独一性。“一物一主准则”在市场经济中是维持我国产权市场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产权制度的第二项基本特征是流动性,产权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从而聚集大量社会资本,最终达到与现代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目的。

二、产权经济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分析

1.产权经济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通过总结我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产权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经济理论之一。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充分表现了产权的复杂性,因此产权经济学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挑战。产权不是单一的某项权利,而是一组围绕人们财产所结成的权利。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是重中之重,是整个改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产权激励是经济改革的价值取向。

2.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体内容,其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的明晰以及界定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微观基础。产权制度在法律的保护下和政府部门的适当激励下,才能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产权是发育市场经济主体的第一要义。

3.市场经济中股份制改革的精髓是产权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要求以多样化的产权主体作为经济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竞争,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而在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个有效载体即产权多样化。同时,这也是是产权经济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因此,股份制被称为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一项重大发明。

三、如何应用产权经济学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以产权经济学为第一要义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总结我国早些年间实行计划经济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国情,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慢慢的以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项正确的举措,在现在的经济改革浪潮中,我们要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由于全民所有制在产权制度中是模糊飘渺的,更加无从谈起所谓的激励,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因此,要将产权所有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要勇于解放思想,冲破束缚,大胆深化企业经济改革,促使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产权激励机制,最终达到优化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2.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产权多样化

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然而改革开放前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完全是抄袭前苏联的经济模式,并不适用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全民所有制是一个宽泛而且抽象的概念,它不具备明晰的产权关系,无法形成利益驱动。因此如何在全民所有制中建立起优良的动力机制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历史课题。因此在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中很多企业采用了股份制,通过参股、集股、控股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经营主体,从而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3.将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最深层次困扰和较难突破的体制瓶颈。经济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它通常是以政府、企业等单位组织作为支撑点和连接点的, 而产权则是经济活动的对象以及重要纽带。运用适当的制度来界定经济主体的具体责任和相关权益叫做产权的界定。产权的界定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优化配置经济资源,实现我国经济有序而且高效的运行。目前有的产权归属关系还是很模糊,这一现状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疏忽了自己的资产情况,缺少具体人员对国有资产负责。想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重视产权制度改革。

4.将产权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

每个公民都希望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产权并使其不断增值,因此我们必须将产权的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私企和个体商户应运而生,我们必须通过法律来保护这部分人的私有财产, 这也是产权经济学制度改革的基本内涵。

结语: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产权经济学理论。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产权经济学,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魏杰,赵超俊.构建新的财产制度[J].国有资产管理,2004,(4).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6

[关键词] 企业统计;问题;对策

1 当前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企业统计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国家统计的基础,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统计体现了统计工作的集中化、对计划的从属关系、注重物质数据及实行全面统计报表的统计调查方法等特征。这些特征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我国的经济实际,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方向的确立,原有的企业统计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企业统计发展的主要障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企业的统计工作。现行企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无不与此相关。(1.1统计资料重宏观轻微观,企业统计人员按现行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大部分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面对企业微观活动的需求则无法满足。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经营管理者只有客观地认识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环境的过去、现在及发展变化趋势,才能把握住生产经营的主动权,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决策者必须依赖市场信息、企业内部信息调整其行为。然而承担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具有经济发展“前导”和“后卫”双重作用的企业统计却显得滞后,提供的统计资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必须的指标如新产品销售量、产品价格、市场占有率等,搜集次数少。可比性差。

1.2 企业统计的职能表现单一。日前,大多数企业统计工作的职能只表现在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统计报表任务上,,至于搜集整理与本企业有关的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咨询,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职能基本没有体现。社会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统计在这个系统中,必须发挥多方面的职能。如果只是停留在完成上下级之间的统计报表职能上,充其量只是体现了统计的纵向联系,而市场经济的特征恰恰是横向的、立体的联系。企业走向市场后,需要更多地了解市场的横向信息。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统计如不与社会进行横向联系,就难以发挥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职能,难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难以使企业获得高效益的发展。

1.3 统计人员和统计机构不稳定。有的企业领导认为统计人员是“吃企业的饭,干上级的事”,有的领导甚至认为统计可有可无,与企业效益好坏无多大关系,在企业减员时,一些企业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就成了精简的对象,有的企业统计人员年年换,甚至一年换数次,这样在无形中,贬低了统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致使有些统计人员改行“跳槽”。“机构撤,人员走,军心散”,是某些企业统计的现状。企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着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不仅使统计工作的连续性间断。源头数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1.4 现有企业统计调查方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使统计调查对象日趋庞杂,调查内容不断更新,调查渠道发生变化。尤其是多种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使统计的调查对象不仅数量剧增,而且构成复杂,同时也给统计分类核算增加了难度,改变了原有的统计渠道。另外,各个不同的社会层次对统计信息的不同要求,又决定了调查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还有现行统计报表的部分数据来自企业财务部门,而统计与财务部门的部分指标在核算口径和时间要求上都不同,矛盾较突出。对三资企业和个人承包企业或国有民营企业,统计数据较难用全面统计报表的方法来搜集。这些情况反映了企业统计调查方法过分依赖全面报表,已给采集和核准统计数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当前企业统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问题在企业统计工作中,并非孤立存在,其产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认真分析这些原因,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开拓视野,锐意改革,更好地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提高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计体制和统计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统计体系自解放以来,主要受到原苏联模式的强烈影响,无论是统计体制还是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等,都与当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企业作为国家统计系统的基本报告单位,其统计活动方式、任务、指标体系、核算形式等都与国家统计体系紧密相联,即统计体制实行集中型,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贯彻全面统计的原则。当时的企业统计实质上是政府统计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延伸,它的职能主要就是反映国家计划的执行情况。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统计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组成部分,也开始了一系列改革。1992年,我国建立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尤其是1993年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实行了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然而,基于我国的历史条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统计,转变为现代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统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期内完成。因而决定了现行的统计制度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或消除旧的统计制度的所有弊端。诸如统计指标体系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上还未理顺,统计报表“只唯上不唯下”的现象并未改变,统计体制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尚未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因此,统计体制和统计制度的不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不适应制约着企业统计。

2.2 企业领导不够重视。统计上作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可是由于其间接性比较突出,它的效益表现不十分明显,致使有些企业领导对它缺乏认识,误认为统计数据为宏观服务,对本企业用处不大,因而不重视企业统计上作。许多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后,对本企业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往往只从直接效益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一旦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就首当其冲,成了减员的对象。

2.3 企业统计核算内容不够完善。企业统计核算内容的不完善也影响着统计职能的发挥。虽然新的统计制度增设了企业财务状况统计指标群,但这只不过是会计报表的部分数据“搬家”而已,即将会计报表上的部分数据抄到统计报表上来。企业统计在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方面,与会计相比,核算内容就显得不够完善。如企业生产经营中非常需要及时地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成果核算内容的统计指标,这方面原有的指标,体系已不适应了,而新的较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又尚未建立,企业统计的服务职能就较难发挥,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只是精简了部分指标和报表,未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因此它仍未改变原来的状况,即宏观决策者感到数据不够用,

而微观决策者感到用处甚微。

2.4 企业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是第一位因素。企业统计人员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是影响企业统计职能发挥的重要内部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人员的任务不仅仅是按制度规定上报统计报表,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要及时搜集、整理市场信息,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统计人员要完成上述任务,需要掌握和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统计推算方法。同时随着现代化的计算机普及应用。也需要统计人员掌握和开发统计应用软件。这些要求都使现有“报表型”的企业统计人员难以适应。

3 解决企业统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宏观方面。企业统计改革如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一样,需要多方配套改革。使之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方面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大统计体制、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力度,大力宣传统计,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使企业统计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讲,一是实行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统计体制:一方面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企业经济活动的机遇在市场。企业必须到市场中去才能找到经济活动的动力。而市场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使统计不可能实行完全集中型体制,只能实行适度的分散型体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需要国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统计又必不可少地需要坚持适度的集中型体制。二是应不断改进与完善现行的统计制度。现行的统计制度是从旧的反映计划经济的统计制度中“脱胎而出”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旧的痕迹。改进和完善现行统计制度应根据宏观与微观统计任务的不同来设置统计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考虑微观管理的需要,同时还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

三是大力宣传统计,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全社会加强国民统计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发挥统计信息在宏观管理上的指导作用。如政府统计部门召开新闻会,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转换职能,企业转换机制,企业领导迫切需要准确、全面、可靠的宏观经济信息,以便指挥企业生产经营和参与竞争。

3.2 微观方面。企业统计改革要配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来进行。这方面应采取的对策: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和企业统计人员的思想要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企业统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信息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以及效益观念,适应企业参与竞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