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企业 经济管理模式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改革推动了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促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渐渐趋于白热化,竞争程度越发激烈。企业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需要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市场需求基础上,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和改革。若是企业坚守传统的、固定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度的经济利润;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企业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并逐渐进步的奠基石。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
什么是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一种活动总称。企业经济管理的范畴是企业资源价值的实现。企业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经济活动,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进程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企业盈利。企业在经济方面采用固有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固有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确立主要依据两个条件,一是企业特征,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
从我国经济发展史来看,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两个历史进程: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我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种适应其形势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的盈亏由国家负责。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要考虑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会对产品成本和费用、薪酬福利有影响。企业若是想获得高的投资收益,必须要选取一个合适的经济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薪酬福利制度要科学合理,企业组织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要合理化。
二、存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具有发展快、起步晚的特性。因此,我国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还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究。西方管理观念较为成熟,我国大多数企业吸取西方管理观念,采用西方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企业没有制定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经济管理模式。相比较于西方,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还有待加强。
(一)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依据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是由各部门兼职完成的。经济管理团队的成员多是其他部门调遣而来,成员具有临时性。临时的管理团队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也具有临时性。有的企业不设立专职的经济管理部门。我国企业对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使得企业管理制度存在许多缺陷。企业管理团队专业性不强,制定的经济管理活动计划缺乏合理性,对组织间的工作缺乏协调性,不能全方位的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了管理效率,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采用旧有的经济管理理念
我国多数企业依旧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经济管理理念没有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以生产为目的,高度重视生产环节,对其他环节投入力度不强,致使企业发展缓慢,有时会出现短时间的停止状态。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依旧重视生产,坚持旧有的经济管理理念,就会有资金链条断裂、产品积压的危机。
(三)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
生产经营的主动力是技术人才,因此各大企业积极招揽技术型人才,而在招收管理人才方面有所疏忽。我国企业严重缺乏专业的管理型人才,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态处于领导把关状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带有浓厚的领导个人情感色彩。企业管理部门人手不足,管理部门临时性较强,各部门之间人员流动频繁,使得工作进展缓慢。大多数企业对组织管理权限划分不细致,没有实施专门的部门享有专门的权力,在实际经济管理活动中,管理部门没有专业性,对各部门的协调难以实施,各部门对自身任务和责任不明确,使得经济管理活动难以开展。
(四)企业组织僵硬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于西方,发展时间不长。依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僵化,灵活性不强,欠缺变通。这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种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使得企业可能遭受淘汰的威胁。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对企业经济效益过分投入,没有建立适应新环境、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这会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企业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经济管理观念
经济管理观念是企业有效经济管理的基石。企业只有改变经济管理观念,才能加大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企业应该从规章制度入手,转变传统的经济管理观念。像经济法律法规和企业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企业都要达到熟悉掌握的程度。企业应该强化员工们经济管理观念的革新意识,并依据经济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体现的精神,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企业要定期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并评估实施效果和执行力度。针对经济管理模式问题,企业应该要求各个级别的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沟通,沟通要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样可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模式要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会遇到众多机遇、竞争对手以及风险,企业应该将这些内容考虑并编制在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中。
(二)健全经济管理体制
通过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没有一个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应该构建完善自己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实行管理部门或团队的专业化,是企业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关键。企业应该细分管理职责和权限,做到专门部门能够享有专门的权利。经济管理部门应该较为稳固,应该成为企业中独立的管理部门。因此企业设立经济管理部门是要充分体现它的权威以及独立特性。以此确保企业各部门或生产经营环节之间能够协调工作。健全经济管理体制,可以及时查找出实际经济活动中的缺陷并对其进行有效整改。专业化的管理部门可以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和责令,为企业安全和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企业生产经营的理念、方案和战略是通过制度反映的。为了确保企业各项措施能够在经济活动中有效落实,企业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健全经济管理制度的开端。企业应该规范内部审计和督查,呈现常态化。企业应该要求各部门依照规章制度严格做事。各部门办事要体现企业经济管理的政策方针。内部审计工作应该遵循干实事的原则,切记走形式主义路线,要做到自我检查,善于发现问题并要有及时改正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可以成立专职审计部门,通过定期检查或者是突击抽查的方式,对子公司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以经济活动隐患为主,审计记录要保存好,以便日后可以查阅。
(三)完善组织结构
经济管理要求企业要完善组织结构,并在各部门间实施分工方案。企业组织成分众多,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员工都有自己的职责。企业应该对各个部门进行明确分工,确立各部门的职责,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中董事会为最高领导层,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以及经济管理活动都是由董事会商议决定的。企业优化经济管理模式应该遵循高效、人性、科学、民主的原则。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要将员工当作工作伙伴,鼓励支持员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并有自己对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议。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离不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据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已建立了经济管理模式,但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缓慢,这是由于企业缺少管理人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较为薄弱。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应该科学合理地改进员工培训制度、奖罚制度、福利待遇和升职制度。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各部们协作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让企业获取高效益并平稳发展。
四、结束语
言而总之,企业若想长远地平稳发展,获取更高的效益,必须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市场经济为背景,通过分析目前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从优化经济管理观念、健全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四个方面,探讨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董艳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4,(2).
[2]窦文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思考[J].商,2013,(10).
[3]侯丽英.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商情,2013,(7).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2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演进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038-07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中存在的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以及区域经济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引起学界对我国经济协调性和持续性的关注和忧虑,并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蔡、都阳、王美艳,①王小鲁、樊纲、刘鹏,②钞小静、任保平③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测度、原因剖析以及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新经济增长理论中能够看到,区域经济增长来源于两部分――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不仅是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且是落后地区利用后发技术优势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科技进步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具有积极作用。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区域科技进步的指标,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解释我国地区发展差异、收入差异、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等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刘国光、李京文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式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王志刚等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④在具体测算分析中,舒元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了我国1952~199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结论认为在研究时段内,全要素增长率的增长率约为0.02%。⑤王小鲁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我国自1953~199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认为1953~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7%,而1979年至1999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46%。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王志刚等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分解发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现由东部到西部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相同。而彭国华、李静、郭庆旺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是我国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此外,在学术研究中,全要素生产率也常用来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有代表性的研究如郭庆旺和贾俊雪、林毅夫和任若恩、江春和吴磊等。
纵观现阶段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其在以下几个层面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第一,在研究对象方面:现阶段研究呈现出由整体向微观发展的趋势。首先,在初始阶段,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时序下我国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其次,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开始逐步选择以板块、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赵伟、马瑞永对我国自1980~2003年的省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7期。金相郁对1996~200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金相郁:《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决定因素:1996-2003》,《经济评论》2007年第9期再次,近年来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开始转向对特定微观主体的研究,例如特定行业、城市以及城市群等。李丹、胡小娟、陈丰龙和徐康宁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王兵、朱宁选择我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王兵、朱宁:《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第二,在研究时段方面:现阶段研究呈现出阶段性、选择性的特点。鉴于数据可得性、研究时段一致性等因素的考虑,当前关于国域或省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多选择改革开放后作为研究时段起点,如支道隆、李京文、郭庆旺和贾俊雪、郑京海和胡鞍钢、李斌和赵新华等,只有少量的研究以建国以后的整体时域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时段的起点选择至1952年,如舒元、王小鲁、张军和施少华等。但是纵观这些研究,其所处的年份均较早,而缺乏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这可能与第一点中所论述的关于研究对象及热点的变化相关,从而导致上述研究的时效性受到影响。
第三,在研究结论方面:现阶段研究呈现出一致性与分散性并存的特点。其中,研究结论的一致性表现为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以要素投入驱动为主、技术驱动不足的问题,可见张军、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邓翔和李建平、邓翔、李建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傅晓霞和吴利学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兼与彭国华和李静等商榷》,《管理世界》2006年第9期。等的研究;而研究结论的分散性表现为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面。而这些研究结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研究数据处理、研究方法选择等方面。因此,选择较低干扰性和较高仿真性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尽可能优化的测算方法对于科学、真实的研究结论的获得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上述对于现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可知,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对于建国以来整体时间段下我国省域及板块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数值估算及演进分解的研究较少,且在现有研究中,由于在数据处理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研究结论存在较大的分散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1952~2012年为研究时段,分别以我国整体、四大板块以及各省域为研究对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并通过时间及空间双重视角对其收敛情况进行评判,进而结合宏观政策演进的视角对存在特征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解
在现阶段对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研究中,常用测度方法有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索罗残差法以及基于时间序列的生产函数法。而上述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例如索罗残差法应建立在完备制度的假设基础上,生产函数法则难以在分析中包含完备的分析变量。此外,格罗斯科普夫指出上述两种方法均建立在研究单元完全有效的前提假设之上,其会导致估算结果有偏。Grosskopf, S., “Some Remarks on Productivity and its Decompositions,”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no.20, 1993, pp.459-474.
因此在本文中,将采用承认无效率存在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中的曼奎斯特指数法(Malmquist指数)来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该方法通过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能够区分增长来源于技术的进步还是效率的提高,而这样的分解对于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以面板数据进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测算能够提高估算结果的自由度。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本文以1952~2012年为研究周期,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8个省在研究范围方面,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得性、一致性等因素,本文剔除了、海南的数据,并将1997年成立的重庆市数据划入四川省进行计算,最终选择我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市、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计算的数据均来自于各省份统计年鉴,计算过程借助DEAP2.1软件,计算出1952~2012年各年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测算结果。可知,自1952~2012年,我国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1%,就其分解结果来看,技术变化上升了02%,而效率变化上升了1%,其中,纯技术效率上升了08%,规模效率上升了0.2%(见图1),说明我国近年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中。
而从时序层面的变化演进来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变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段:第一是1952~1962年,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规模效率保持持续增长,主要由于建国初期,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重工业,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在此期间技术水平的低位拉动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是1962~1976年,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变化的趋势,而波动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的交替变动,其可能的解释是在等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政策导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运动式的发展模式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第三个阶段是1976~2012年,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平稳上升趋势。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均保持了持续的上升趋势,而规模效率变化在1990年之前为负增长,这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计划调拨的资源配置形式阻碍了规模效率的提升,而在1990年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从而促进了规模效率的提升。此外,这一阶段中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以1998~1999年的变动界线,即在1998年之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保持持续较高位增长,最高的年增长率达到15%,而在1999年之后,则进入了平稳增长期,这与郑京海、胡鞍钢、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1期。金相郁金相郁:《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决定因素:1996-2003》,《经济评论》2007年第9期。的研究结论相近。
同时计算出我国部分省市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变化情况的结果表明,1952~2012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了上升的趋势。其中,上海的年均增长率最高,为6.8%,其次是浙江、北京、天津,增长率分别为5.7%、4.8%、4%。而上述省市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变化。这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已经逐步开始利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通过各种渠道发挥后发优势,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省份为甘肃、贵州、陕西、云南、山西、宁夏、内蒙古。纵观上述省份,除山西省外都位于西部地区。这主要是源泉于历史发展条件、区位优势以及国家战略等因素,使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成为率先发展地区。而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向东部地区进行了包括劳动力、资本以及科技资源等多层次的要素输出,影响了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此外,上述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区域中所包括的山西、陕西以及内蒙古等省份,都是我国的资源大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结合本文的测算结果能够看到,这些省份在依托资源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代表经济增长质量及发展潜力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未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可能陷入了“资源的诅咒”的困境。
为了更明显的表现出我国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下文分别将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部地区作为四个决策单元(DUM),用DEA方法测算1952~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第二阶段是1979~1999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呈发散的趋势。发散的速度约为00457。这一阶段的宏观政策背景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并在经济体制方面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具有倾斜性的扶持政策鼓励生产要素集聚。而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军工企业及科研单位,由于机制限制,无法对当地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贡献。致使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出现较大差异,这一阶段中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便呈现出发散的趋势。
第三阶段是2000~2012年:在这一阶段中,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也呈现出发散的趋势,但相对于上一阶段而言,发散速度有所提高,达到0.0871。在这一阶段中,宏观政策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已经全面建设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此,中西部大量非支柱性行业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而东部地区通过要素集聚和规模效应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导致了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发散速度的提高。第二,我国开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自1999年我国出台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等一系列板块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以两江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代表的增长极式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通过本文的估算能够得到,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发散的趋势,且发散趋势有所提高。这说明现阶段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政策扶持下类似于基础设施建设式的要素投入,属于外延式、追赶式的发展方式。而要形成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落后地区的比较优势,以促进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突破口,促进实现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
2.空间视角下的全要素收敛性分析
为了尽量降低初始发展水平差异对于收敛估算结果的影响,更加清晰的描述不同类型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和变动状况,本文采用俱乐部收敛的研究思路,对我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研究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在此,分别对整体研究时段和分阶段研究时段两个层面对上述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从整体研究时段来看,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未表现出收敛,即呈现为发散状态。这表明,在四大板块内部各省份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在不断提高。而就发散的速度而言,东部地区发散速度最高,其次分别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这说明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内部省域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增幅最大,说明东部地区各省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第二,从分时段来看,在1952~1978年中,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发散速率最大,而西部地区则呈现收敛状态,但显著性水平为12.87%,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1979~1999年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发散速率最大,而中部地区最小;在2000~2012年中,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发散速率最大,而东北地区则呈现为10%显著性水平下的收敛趋势。在上述分时段的估算结果中,虽然中国各板块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绝大多数时段中呈现出绝对β收敛,但是在分时段发散速度的演进中仍然存在一些变动规律,即东部和东北地区都呈现出发散速度波动递减的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呈现出发散速度波动提升的趋势,特别是自2000~2012年间,中西部地区省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发散速度最高。由于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全要素生产率所代表是区域的科技进步,以及更深层次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陶长琪、齐亚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因此,对于这一估计结果表示的规律,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作为建国初期在轻工业和重工业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过建国六十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的发展,现阶段已经逐步进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2000年国家陆续出台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了一批经济增长极。但是由于不同区域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性的扩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现阶段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曼奎斯特指数法(Malaquist指数)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并从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两个层面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进而描绘其变动趋势及特征;其次,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视角对我国省域及四大板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情况进行了测度,并结合宏观政策背景对可能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就我国整体而言,从整体研究时段进行分析得出:自1952~2012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分阶段进行分析得到:在1952~1962年、1962~1976年以及1976~2012年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1952~1962年为规模效率提升期,1962~1976年为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交替下的波动期,1976~2012年为技术效率拉动的平稳提升期,但其中存在1990年左右与1998年左右两个突变节点,这些变动趋势反映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经济体制的变动及宏观政策的调控相切合,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市场调控范围和力度的减弱,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3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向前推进,实现了突破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核算、管理模式。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的会计核算模式。上世纪50、60年代到80年代初,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受政府政策、经济制度的制约,有较严格的条条框框限制,基本上没有自我发挥的可能性。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原则,严禁不同类型的资金互相占用,生产资金和建设资金分别筹划、运用和管理;国家投资按“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两项分列,分别代表国家对企业在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上的投资;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分配,实行利润留成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企业按比例分成的办法;成本计算采用将管理和摊销费用列入产品成本中的完全成本法核算,按计划数与实际数对比以达到对企业进行考核;按历史成本的原则核算;以上这些政策和核算办法,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为促进国家经济和企业的后续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会计核算在计划经济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规范、单一的模式,在特定时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过渡时期的会计核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1992年“两则”、“两制”的,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从政府政策看,摆脱传统理论条条框框的束缚,利用一切手段发展经济,从经济制度看,在所有制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允许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甚至部分外国企业同时存在,同时,允许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采用租赁、承包、拍卖、破产等形式来促进国有资本的流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互相参股和投资也被开禁。这一阶段的会计核算采用了工业先进国家一直使用的“资产=负债+权益”的平衡公式,而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采用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的平衡公式;精简了原来的报表体系,重新恢复了“资产负债表”的称谓,并以在工业国家通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为主要报表体系;贯彻谨慎性会计原则,允许采用加速折旧、计提坏账准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尝试,建立了企业资本金制度和资本保全制度;恢复了建国初期的制造成本法,取代了完全成本法,调整了企业成本费用开支的范围。会计核算技术由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改变了传统会计核算的手段、方式、方法,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工作量,使会计人员从大量烦琐的会计核算为主转入会计管理为主成为可能。
在过渡阶段,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全面清产核资、对计划经济时期因体制问题形成的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通过股份制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提高企业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部分企业在这一阶段进行股份制改制,完成了国有股退出,体制的变更积极促进新准则、新制度在公司制企业的全面实施,我们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也在变革中重新定位、发展,全面提升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整体水平,随之形成了初具公司制模型、适应市场经济的会计核算模式,会计的管理职能在企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企业的全面关注。
(三)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核算模式。步入新世纪,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会计改革在强调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十分重视与国际惯例接轨,特别是2007年新准则的下发与实施,从内容上看已经与国际会计惯例非常接近。引入利得和损失、资产组及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务的核算更符合商业实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更符合配比原则,重新规范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规范了职工薪酬所涵盖的内容,要求投资性房地产须单独列报,规定了未来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明确计提的固定资产减、无形资产、商誉等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政府补助全面采用收益法进行会计处理,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等等,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全面趋同。但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度,在内容和具体条款等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尚有不少差距,如我国现已颁布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只涉及16项内容,在会计准则的具体条款上限制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多数无形资产在财务会计中无法反映,坏账准备金计提方式单一、计提比例偏低等。
二、企业会计未来发展趋势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4
一、 邮发合一的产生和特点 “邮发合一”是解放初期从苏联学来的一种发行模式,简单的说,邮发合一即是把报纸发行工作交给邮局来做,报纸的生产(编印)和流通(发行)是截然分开的,把送信与送报捆在一起,把多家报纸捆在一起,把报纸的征订、运发和投递捆在一起,把批发和零售捆在一起,这种“一分开、四捆起”就是“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
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当时经济落后,人民文化水平较低,报刊种类少。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报社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管理体制是按事业单位对待的,办报经费则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报社极少考虑经营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邮发合一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报业发行中一统天下。
“邮发合一”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
1.拓宽了报纸发行的深度和广度。在“邮发合一”之前,报纸发行的范围主要局限在铁路沿线、交通枢纽,而很多偏僻的地区和许多县市都很少甚至几乎看不到报纸。通过“邮发合一”,邮电网络遍及全国,点多、线长、面广,只要是邮局公开发行的报刊,凡是邮路通达的地方都能订阅到,这样一来,便大大地拓宽了发行网点和覆盖范围。
2.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和混乱。“邮发合一”使报社专门编报印报,邮局则负责订报发报,简化了国内报刊发行系统,省去了许多人员开支和事务工作的麻烦,既可专心编报,又合乎经济原则,减少了浪费、纠纷和混乱,有助于解放初期全国报刊的发展,并增加了邮电业务。
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邮发合一”渐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尤其是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给报纸的发行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首先,改革开放政策为新闻出版事业带来空前的繁荣,报纸的数量增多,品种由单一的机关报变为多品种、多层次,开张由四块版变为八版、十六版甚至更多,内容特色更是日星月异,邮电部门不负重荷。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社必须讲求经济核算,考虑成本、利润等一系列经济指标。而“邮发合一”收费高,手续烦,造成报纸资金回笼慢,不利于报社的发展。
时间 最高发行费率 最低发行费率 平均发行费率 1949--1952 35% 14% 28.4% 1952--1980 25% 25% 25% 1980 30% 25% 27.5% 1981--1986 25% 25% 25% 1987-- 25% 28%--35% 29.3%
从上表可见,报纸的发行费率在建国四十年来几经变更,但最低平均都没有低于25%以下,最高达到了35%,这对于面临着要求自负盈亏的报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自办发行的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自办发行的特点和优势 自从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自办发行起,几年的时间,“自发”模式如星火燎原之势,几乎全部的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城市党报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报纸,纷纷加入“自发”的行列。报纸的发行总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1993年报纸发行总量约为264亿份,比1979年全年发行131亿份增加了近一倍。
和“邮发合一”相比,自办发行有其不能比拟的特点和优势,更能满足新时期报纸发行的需求。
1.缩短投递时间,一般情况下,市区投递要比邮局早一两个小时,郊县要快半天至一天。
2.发行费用减少,如上文所述,邮发的发行费率最低也要25%,加上邮局种种相关要求的开支,实际发行费用相当昂贵,而自办发行,报社实际支付的费用和邮发相比,仅为18%。同时订报费用,报社可以立即拿到(邮发则是每月按订数返还),大大增加了报社的流动资金,有助于实现报社经济自主,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
3.投递质量提高,服务周到,上门征订,提高报纸的质量和发行量。 然而,尽管自办发行这一新生事物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但它也有自身体制上的弱点和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报社的发行部门都很小,体系也不完整。《参考消息》,发行量300多万份,发行部只有7个人;北京日报三报两刊,发行部只有4个人;光明日报发行部16个人,与采编人员的比例是1:25。发行队伍如此弱小简陋,每到发行季节,记者、编辑都要带着发行任务,组织发行。这种亲力亲为的手工操作,实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报业发展。因此,势必将有新的发行模式出现。
三、 多渠道发行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报业发行模式变革也随之进入了新时期。未来,多种灵活的发行模式将会不断出现,多渠道发行势在必行。在这里,笔者仅谈谈自己的设想,供大家参考。
1.“邮发”和“自发”相互结合,扬长补短。邮局可以和报社共同商讨,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合约,根据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原则,协调好双方的经济利益。报社和邮局因地制宜、因报制宜地制订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发行费率,这是“报邮联合发行”的关键,如果在这一点上双方能达成共识,“联合发行”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这种发行模式,在某些地方已经实施,并取得了成功。1998年,《深圳商报》与当地邮局签订了“联合发行合作协议”,并且共同成立了“联合发行指挥部”,以邮局为主,报社协助,开办了预约征订、跨区订阅、上门收订、现场收订、分期订阅等多种新的服务项目,报纸的发行量因此获得全面增长,市内订户比上年增长了71.2%,外阜订户比上年增长了5 . 8倍。 在和邮局重新合作的同时,报社也可以拓宽自办发行的路子,灵活地采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地发展发行模式。尤其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报业集团,可以组建发行网络,由报业集团建立一个直接下属的发行总公司,再在各地建立起发行分公司,统一部署和管理此报业集团下的各家报纸发行;另外,报社还可以和银行合作,选中一家或几家全国联网的银行,委托它们在各地的营业网点设点收订报刊;随着因特网的发展,报社还可以利用网络,在网上征订报纸,然后委托电子商务站点进行送递。
2.建立专业化的报刊发行公司。这种发行公司可以是同一地区的多家报社联合起来组建的,每家报社根据投入的多少,占有一定的股份,发行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承担多家报社的发行任务,各个城市兴起和发展了自己的地方发行公司,再逐步将全国各城市的发行网联成一片,成立全国性的报刊发行中心;专业化的发行公司也可以由社会力量、甚至私人创建,它不属于任何报社,独立组建自己的发行网络,与各家报社签定合同,既可承担征订、投送业务,又可承担零售发行业务,使发行商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成为市场经济下的又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
3.零售商的出现和发展。除了以订阅来扩大发行,今后,零售渠道也将在报纸发行中变得重要起来。市场经济加剧了人口的流动性,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流动人口便成为了报纸零售的潜在对象。报社可以自行创建自身的零售队伍,在城市各点建立发行站,聘用人员上街零售报纸;也可以在社会上招聘零售商,与其签定合同,由他专门负责某一地区的报纸零售,零售商能和不同的报社签约,并自己组建零售点。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5
关键词:公路建设; 投融资体制; 思考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公路快速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五年新增3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6.5万公里,新增2.4万公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数万亿元的巨额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才推动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完成“十一五”公路发展的艰巨任务,仍然需要继续推动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因此,认真思考、总结、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对公路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回顾
建国初期,公路建设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干线公路的规划与修建,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公路的规划和修建。1958年,中央政府决定,除国防公路仍由中央政府专款投资建设外,将其他公路的建设与管理权全部下放到地方,中央政府基本建设中从此不再列公路建设项目,而改由地方政府计划安排。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是惟一的投资主体,而且中央政府把繁重的公路建设投资任务交给地方,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难以拿出充足的资金发展公路。公路建设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运货难、乘车难,运力与运输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把解决公路瓶颈制约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开始了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1984年,国务院作出允许贷款或集资修路收取车辆通行费(即“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1997年颁布的《公路法》,以法律形式对政府收费还贷公路、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收费公路及公路收费权转让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加快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各地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公路投融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1.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做项目业主,贷款修路、收费还贷。2.由各级政府集资修建收费路。3.利用国外政府和银行贷款修路。4.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投资修建高等级公路,包括股份制、BOT方式等。5.出售现有收费公路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再投入新路建设,滚动发展。6.选择经济效益前景好的高等级公路,明晰产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在金融市场融资。
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正是在这种新体制下,我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迅速达到4.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据交通部统计资料,“十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3万亿元,超过建国后前51年完成投资的总和。道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占到综合运输方式的92%和72%,为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公路建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符合公路建设发展经济规律,符合我国国情,改革的经验值得充分肯定。
二、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在充分肯定我国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近年来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一些意见,主要是收费公路、收费站点过多,增加了运输成本。对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收费公路约15万公里左右,占全世界收费公路总量的70%。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各级政府财力不足是根本原因,但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对公路经济学属性认识偏差的问题。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6
一、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演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会计制度大变革、大发展的三十年。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至1980年,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我国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水利事业单位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是“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机关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单位收入上缴,支出由财政拨给。这一会计模式为加强水利经济计划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财、物消耗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0年起,国家财政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务管理机制,事业单位逐步从行政单位中剥离出来,实行“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种预算管理方式。1981年,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财政部、水利部颁布实施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对水利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次积极探索。
1992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随后进行会计法修订和“两则两制”改革。为适应会计改革要求,1994年财政部、水利部又颁布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暂行)》,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构建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使水管单位会计制度进入日臻完善、不断发展的历史时期。
1996年后,国家预算管理改为“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形式。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国家按照“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实行部门细化预算管理,制定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管理力度。在此时期,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修订,许多方面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
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特点
回顾其发展历程,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统一会计制度改革紧密联系,主要有如下重要特点。
1、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步骤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适时进行相应改革,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也随之进行一系列改革,既适应了水管单位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管单位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2、为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而推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1980年以前,水管单位大部分属行政单位,之后从行政单位中剥离出来成为事业单位,从2000年开始又细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企业三种类型,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先后采取报账制、收付实现制、定额补助、部门预算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暂行)》等形式,逐渐推行水管单位的行政体制改革。
3、逐步实现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协调发展
在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基础,并结合水管单位实际情况,考虑水利工程特有业务,设置特定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规范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逐步实现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接轨和协调发展。
三、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面临的困难
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在促进水管单位经济发展,保障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不断变化,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也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不适应当前发展要求
(1)不适应水管单位多元化发展。随着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市场机制日益形成,企事业单位并存,多元化经营成为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涉及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对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难以适应多元化经营核算管理现状。
(2)不利于行业会计信息比较和分析。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由于很长时间没有修订,许多会计要素没有进一步规范,不同类型水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得出的数据核算口经也不一致,会计信息在水管单位之间会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水利业的分析和研究,很难把握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不便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监督。财政、审计、税务、水管行政主管等部门,对水管单位实施有效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不同类型水管单位从自身角度考虑,选择执行会计制度,报送的财务会计信息在格式、内容等方面不符合管理部门要求,从而加大了财务监督难度,影响了财务监督效率。
2、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内容构成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我国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涉及内容基本上为常规会计事项,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缺少现行会计准则的具体规范。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一些新的会计核算方法,如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在实际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我国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尚无具体规范,内容不完整,水管单位会计人员在处理此类业务时经常力不从心。
(2)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经营特点、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然而,目前许多水管单位只执行国家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没有制定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导致水管单位内部核算制度不健全,出现单位成本不实、账目不清、数据不真等问题。
3、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具体规范不符合现行需要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企业化管理的水管单位应逐步按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和信息的可比性。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会计要素反映不全面。水管单位有很大一部分生物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如经济林、鱼产品,出租门店等,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无法计量,而《企业会计准则》却给出了规范的处理方法,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应将其纳入进来,按规定进行核算,可以保证资产计价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2)会计信息反映不真实。在水管单位固定资产中,水工建筑物比重较大,只要加强日常养护,使用年限会很长,许多单位在计算折旧时随意选择折旧年限,导致折旧费用核算标准不一致,影响了会计利润的准确性。应收账款中的灌溉水费、排涝水费,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基本上形成呆账,无法收回,应计提坏账损失。但由于水管单位账面累计亏损巨大,大部分单位没有计提坏账损失,成本核算不准确,虚列资产,致使会计信息不真实。
(3)会计报告编制不规范。水管单位的财务报告是依据现行水管单位的会计制度编制,大部分是水利部门特有报表,报表项目和财务指标设计具有浓厚水利行业特色,与国家统一会计报告规范有很大差异,不能及时满足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信息需求,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困难。
(4)报表简单汇总不合理。近年来经过单位体制改革,水管单位类型较多,所属单位构成复杂,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只要求将财务报表简单汇总,没有要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重复,虚增资产和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单位资产和负债情况。
4、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严肃性受到损害
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作为指导水管单位会计处理的规范,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各单位均应自觉按规定进行核算和报告。但在执行过程中,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严肃性受到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执行不力,擅自“各取所需”。一些单位为了自身局部利益在会计处理上“各取所需”,会计人员置水管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于不顾,完全按领导意图进行会计处理,导致核算不实、数据不真。
(2)执法不严,纵容违规违纪。一些单位虽然在财务检查或审计中查出不少问题,但在处理上大多是“限期纠正”、“下不为例”,对负责人从轻处理或不予处理,纵容违规违纪行为,致使一些单位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四、完善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对策
1、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完善水管单位会计制度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核算体系。适时改革原有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简化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满足水利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需要,使水管单位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
(2)制定和完善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管单位在接受国家宏观管理的同时,将更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对水管单位具有特殊性质资产、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价等特点,要制定具体的会计处理规范。
2、按“横向纵向统一”原则构建水管单位会计制度
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上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做到横向与法规统一,不能脱离相关法规要求自定会计处理方法。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尽量做到行业科学化、统一化,充分体现水管单位特点,做到纵向与行业统一,使水管单位会计信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3、按水管单位性质分门别类实行不同会计制度
公益性水管单位,如果财政管理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应按财政部门规定实行预算会计制度;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应尽量将公益性、经营性活动分开,分别执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做到分设账簿、分别核算,使两种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得到真实反映;企业化水管单位,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真实、准确核算水管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提供有益的财务会计信息。
4、强化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