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道德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道德问题范文1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社会化;高职院校;德育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①社会总是希望将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青年人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就是高职生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的道德信念与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在道德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道德理论框架。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现象、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道德心理的基础。高职生个体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道德现象、道德体系、道德理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道德知识并提高认识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道德心理层面上,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态度。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对道德体系、道德活动、道德事件及道德人物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道德态度是在道德主体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集中反映了道德个体对道德系统的心理状况,是道德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点、道德立场、道德理想、道德价值标准、道德心理等具有潜在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高职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行为选择。
在道德实践层面上,培养和掌握参与道德生活实践的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加道德生活并影响道德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过程的行为,是基于道德认知、情感与态度之上的实际行为投入,积极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最终目标之一。参与道德实践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道德社会化,高职生可以负道德角色承担者的责任,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从而实现道德上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崇高的道德情感和坚定正确的道德态度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目标。三者构成了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本质要求。
当代高职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着我国道德文明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的道德走向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培养高职生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积极健康的道德心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定的道德信仰和较强的道德行为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足以支撑学生的道德信念德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必须能够及时更新,以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吻合。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必然带来道德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应对时代与现实的挑战,不断更新充实,始终贴近实际生活。目前的问题是德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无法用在学校里学到的道德知识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现代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由于高职院校德育偏重于理论说教和灌输,相对忽视了对活生生的社会道德现象与实践的把握,因此常常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社会规范脱节。而“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社会上普遍行的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②长此下去,高职生必然会对自己的道德知识产生怀疑,无法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
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实践在2005年对南京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满意,但是言行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如果只从道德认识水平来评价,有的高职生的道德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如果联系道德行为进行评估,就会为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惊讶。高职生群体中大量出现的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状况,反映出我们在德育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主观见之于客观,就是把思想变成行动,就是具体去做。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指出,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也有一句名言“从做中学”。德育必须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一个人的德性只有在实践中、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道德规范,才能得到更深、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现在的德育只注重精神传授,而忽视精神的实践。其实,精神的实践比精神传授要具体、复杂、琐碎得多。高职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现象,就是在德育过程中重精神传授而不重精神实践的反映。只做了容易做的工作,而将复杂困难的工作抛弃了。
在方法上注重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体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始终是主体。”人不是机械地接受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尽管方法很多,但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强制性的灌输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导致德育主体性缺失。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生活需要,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其所奉行的道德乃是一种“驯服式”的道德,这样的德育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道德社会化是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职生提供了自主和创新的舞台,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不再盲从既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道德现象做出评价,以自己的参与和创造建构时代的道德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出德育的主体性本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在需求。
更新德育观念,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价值观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德育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作用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这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高职生个体的道德需要;在高职院校德育的道德社会化功能发挥上,只重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社会道德发展方面的社会性功能,忽视甚至贬低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在教育内容中,只讲高职生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服从,不讲在保证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高职生个人正当利益的兼顾。致使高职院校德育不能激发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高职生的冷遇。当前,由于受西方个人本位主义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唯个人价值观的思潮。一些人片面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价值。在高职院校德育中,也出现了只讲满足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的倾向,其结果也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功能的削弱。其实,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个人价值观。要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协调发展,在满足社会道德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兼顾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使高职生的道德社会化顺利进行。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任务观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德育在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而不重视培养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着否定和抹杀高职生个性的倾向,高职生仅仅被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接收器”。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现象大量存在,高职生往往被按照统一的规格培养成缺乏个性与创造力的“标准件”。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一些人在强调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的同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否定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重视系统地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事实上,社会道德规范的灌输与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是有机统一的。首先,完整的道德素质结构是一个由社会内容、心理形式和能力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而成的三维结构,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在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各种道德信息纷至沓来,社会环境纷繁复杂,这就更需要着力培养高职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以使高职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道德方向。道德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规范的灌输,高职生自觉地、创造性地实践社会道德规范的能力,总是以高职生对社会规范的全面认识与系统掌握为前提的。其次,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生气勃勃的个体。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道德规范灌输的任务观,同时也要防止忽视甚至否定道德规范灌输的倾向,要确立灌输道德规范与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与个性有机统一的新任务观。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主体观在高职院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着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认为教育者是高职院校德育过程的主体,高职生是教师加工和塑造的对象,始终处于客体的地位,他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教师不鼓励甚至不自觉地限制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片面的主体观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等倾向,严重挫伤和压抑了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在反思高职院校德育主体观的过程中,一些人又主张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片面强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忽视教育者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德育作用于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者主导与支配着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客体、媒介、环境等因素。高职生是客体,但是高职生在接受教育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高职生主动参与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在教育内容的接受上具有选择性,并反过来影响教育者主体的教育行为。而且,教育者组织实施教育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高职生主动性的发挥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而教育者的教育也只有通过高职生的积极活动,尤其是通过高职生的自我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既要克服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也要防止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要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同时,着力激发和引导高职生的主动性,调动其道德社会化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接受教育并开展自我教育,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素质。
注释:
社会道德问题范文2
关键词:道德;道德绑架;舆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子认亲”事件引发道德绑架问题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播出的一期节目曾引发无数质疑:一位从小被亲生父母送人的女孩,受刚刚相认的姐姐之邀到节目现场看其表演才艺,但姐姐和节目组却背着她将其亲生父母也请到了录制现场。姐姐更是在才艺表演结束后,突然表示希望妹妹和父母相认。面对突如其来的要求,妹妹选择了拒绝,因为除了血缘上的关系外,她与亲生父母几乎是形同陌路,而且20多年来,亲生父母和她住在同一个镇子上,都不曾来看过她,是养父母给予了她原本缺失的亲情。妹妹坚定表示不愿与亲生父母相认,不愿让深爱自己的养父母伤心,本是人之常情,谁知,主持人周立波却指责她尖刻狭隘,一连串的发问更是试图占据道德高地,要她学会原谅、做到宽容,否则“永远不可能幸福”。
节目中,周立波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正义”的化身,完全不顾女孩的感受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其进行批判,他的这种行为显然是一种道德绑架。女孩认不认亲生父母,应由她自己决定,毕竟当初是亲生父母主动抛弃了她,并且20多年里从未对其履行过抚养义务。周立波却一再咄咄逼人指责女孩违背孝道,试问难道当初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多年不管不顾就是道德的吗!现在女孩已经成人,拥有选择的自由,周立波身为事外之人更是无权进行干涉,但他却以道德为砝码逼迫女孩认回亲生父母,而那位女孩被周立波道德绑架之后的无奈与尴尬,真是让人深感痛心!
周立波道德绑架事件并非个例,社会上,各类道德绑架现象屡见不鲜,如:福州怀孕两个多月的陈女士,乘坐公交车时坐在了爱心座位上,因担心胎儿不稳定,没有给后来上车的老人让座,不料却遭到了老人的一顿责骂,在陈女士向其解释自己怀孕的情况后,老人根本不信反而质疑陈女士以此为借口,老人的言语轰炸令陈女士委屈大哭……。就连首富马云也曾遭遇道德绑架,天津塘沽爆炸发生后,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发动捐款援助,而马云捐款多少一时间成为网友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微博评论更是被清一色的逼捐内容侵占,有网友甚至提出“首富就应捐一个亿”的看法,其实脱去“首富”这层外衣后,马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和我们一样拥有自己的隐私和捐款自由,不应遭受此类网络暴力。如今,类似的道德绑架行为已经侵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痛心,引人深思。
二、道德绑架现象的不良影响
(一)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道德建设
所谓“道德绑架”就是像周立波一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着行善的旗号,用看似道德的逻辑强制约束或规范别人的行为;甚至借助舆论压力把自己错误的道德观强加于别人身上,逼迫人们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然而,道德本身不含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因此,仅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批判,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是对道德的一种捆绑,严重阻碍了我们弘扬真正意义上的道德。
(二)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建设
生活中类似“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子认亲”的道德绑架现象很多且生来已久,它以“道德”为出发点,在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同时,也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严重阻碍。
众所周知,孝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孝道文化更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孝道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关爱、尊敬、赡养等义务。而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孩认亲,显然是错误利用孝道绑架了女孩,这看似出于“善心”,实则却是一种伪道德。我们确实应该对父母尽孝,赡养、关爱父母,但周立波在没了解实情的情况下,仅凭现场突发事件,就盲目要求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女孩认回、赡养父母,于女孩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当初是父母狠心抛弃了亲生女儿,并且二十多年来在她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没有出现,女孩成年后又利用所谓的道德逼迫她认回亲生父母,我不认为这是在弘扬我国的传统孝道文化。相反,这种道德绑架行为加上舆论的误导极有可能会导致广大网友对我国孝道文化产生错误的认知,以致于会严重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息息相关,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作为评判道德的标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现阶段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培育一种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的道德。而道德绑架行为所依据的显然是一种不利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伪道德,这不仅会使人们形成错误的道德观,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也显然是不利的。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舆论密切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扩大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这就意味着道德绑架与以往相比,将对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周立波这种在电视节目中公然对嘉宾进行道德绑架的行为,一经电视、网络传播,对观众产生的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无疑是成倍增加的。这种道德绑架行为经过社会舆论传播会持续发酵,极易对公众的道德观形成误导,这极不利于公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近些年来,社会上道德绑架行为频频发生,长此以往,部分道德观还不够成熟的群众尤其是正处于道德观树立时期的青少年,容易把这种所谓的伪道德当做真道德,可想而知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倘若连道德基石都没有打好,又如何能培育好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因此,现阶段只有远离道德绑架,打好道德这块基石,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道德绑架现象的成因
(一)在道德层面上缺少相关法律的规范
道德不同于法律,它没有任何强制性,有时甚至是超越法律的存在,因此目前我国在道德层面上还缺少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也就使得道德的遵守必须依靠自觉,依靠舆论,而不少群众的自觉性还不够高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部分误导性的舆论也会导致群众失去该有的理性,容易引发道德绑架。
(二)部分群体思想觉悟不够高,对道德理解不够透彻
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部分群众思想觉悟不够高,喜欢将自己对道德的错误理解强加到别人身上,却从未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周立波就是如此,在他看来女孩只有认回亲生父母才是正确的,却从未考虑过女孩的感受,难道当初父母抛弃女孩并且20多年来对其不管不问就没有违背道德吗?这部分思想觉悟不够高的群众频繁在社会上制造道德绑架,对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舆论的压力
当今社会,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却也给人们造成了更多的舆论压力,有关道德的舆论尤其具有扭曲事实的“功能”。错误的舆论给当事人施以重压,本身就违背了道德。道德绑架之所以一再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受此类舆论的误导而盲目跟风批评、质疑当事人,失去理性的判断力,最终导致道德绑架。
四、远离道德绑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总理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现阶段引导公民树立正确道德观,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所谓正确的道德观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自身、他人和社会,面对生活心怀善意,做到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并且做事情用心多为他人考虑一些,多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道德观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现阶段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积极开展国民教育,加强对公民的社会道德培育
教育乃国家之根本,要想培育好人们群众的道德观,抓好道德教育是关键。尤其是尚处于道德观形成时期的广大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外界的影响,此时良好的道德教育将对其正确道德观的树立产生重要的积极引导。因此,我国应积极开展道德方面的国民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便树立正确道德观,并引导部分道德观尚存在偏差的成年人慢慢改善其道德观。
(二)政府积极倡导
在强化道德教育的同时,政府还应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全民维护社会道德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应针对目前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展开专项治理,借助政府威信力整顿社会上高频出现的道德问题, 从而积极引导正确社会道德建设。
(三)建立健全维护社会道德的法律法规
鉴于目前社会上不少群众思想觉悟还不够高的事实,社会道德仅靠个人自觉来维护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坚强后盾,任何行为都可能对人们不具备约束力。而目前我国在维护道德层面上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很大缺失,这也就使得自觉性不够高的部分群体一再违背社会道德,毫无顾忌。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立法,让人们在道德行为举止上有法可依。并应对超越一定限度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适当惩罚,使人们从心理上对违背道德行为产生畏惧,从而大幅度纠正人们的不道德行为。
总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文化是一国之本,只有依靠优秀文化的引导,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国家才会更加富强,而道德培养又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在现阶段,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远离道德绑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东华、常荆莎,《论社会核心价值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思想研究》,2011年.
[2]覃青必,《道德绑架内涵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
[3]刘坤,《论传统文化与学生道德培养的关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旬刊》,2013年.
[4],《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
社会道德问题范文3
关键词:Internet 道德意识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Tnternet据统计一,到19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了T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作和学习方式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急高速公路的雏型T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T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T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人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
眼下的T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母,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o 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道德规范方面
2.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之约束力明显下降。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从历史的运动来看,人类社会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表现为道德规范的适用对象的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世界的发展对形成和发展道声德标准,制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领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网络中,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为和其它勘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电子邮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到字母的大小写,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范。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等等。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
社会道德问题范文4
关键词:“道德两难”;辩证思考;“不置可否”;角色扮演;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课程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片段一:南京市某小学关于“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展示及教学研讨活动
师:前不久在我们南京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出示幻灯片:
一位老太太在路边自己晕倒,一位男青年将其扶起并送至医院,结果老太太苏醒后和后来到场的家属一口咬定是男青年将其撞倒,让其支付医药费及后期费用,此事件发生后还出现了一些类似的事件,使得“晕倒老人该不该扶”成了一个社会热议话题。
师:同学们,如果你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去扶老奶奶,因为她很可怜,年纪那么大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出危险。
生2:我想我可能不会扶,因为如果我扶了老奶奶,万一和那位大哥哥一样背上了撞倒老太太的误解就不好了。
此时班级内出现了激烈的讨论,分成了扶和不扶两方。
生3:我也不会扶的,我听爸爸妈妈说过这样的事,他们告诉我不能盲目地去扶。
生4:我自己不会去扶,但是我会帮助老奶奶向其他人求助,可以报警。
……
在这样一个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没有打断进行点评,而是让学生去辩,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绝大部分学生也逐渐达成了共识,认为小学生应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向别人求助。
这个“道德两难”问题情境的辩论对蕴含在教学话题中的教育做了深层次的挖掘,能使本来低层次的道德认识逐渐向高层次的道德认识靠拢,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为深入。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围绕该故事提出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用来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
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辩证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呢?
一、说出心里话,两难本身就不置可否
在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时候,教师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你到底是选择的风向标还是一个善于倾听的旁观者?教师如果一味地将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施加在学生身上,是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问题的,个人的道德标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年龄层次的道德观不尽相同,让学生逐步形成并改良自己的道德观是我们的目标,对待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想说什么,就让他尽情地去说。
二、站得高看得远,换位思考很重要
课程设计时所选用的“道德两难”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学生难免会带入主观的意识去判断对错,这时我们可以找出对立的看法,让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样的换位思考也许并不会改变学生的初衷,但是会让其学会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时对问题的思考也就更立体化了。让学生在事件中试着扮演不同的角色,再让其来谈谈,想必他的见解就会更加合情合理了。
三、,不苛求统一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问题探讨时,也会形成舆论导向,这时教师可以静观其变,看看学生在舆论的导向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的,有的学生选择了被同化,有的学生仍然坚持己见,在这样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评判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道德两难”问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各种不同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别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可以提高小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能力;从而深化小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生在“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中学会运用辩证方法找寻适合的解决方法,有利于美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完善他们的人格,帮助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正确前行,这也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社会道德问题范文5
三月的一天,我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我家门口的三岔路口上,两位满头日发的老人搀着一位同样衰老的病人走来,病中的老人低着头,垂下的一丝丝白发在风中飘动,两脚拖在地面,划出一道道印痕,随后赶来的一位老婆婆双手不停挥动,招呼着来往的车辆,丧地呼喊回荡繁体的大街上:“救救他吧!救救他吧!”
可是一辆接一辆车从老人身边绝尘而去。我分明看见,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悲衰。还有一次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南京一时很久未出门的老夫妇兴致勃勃来到市区,准备好好看看家乡这几年来的变化,怎料因行动缓慢被走在身后的一位年轻市民拳脚踢和辱骂,气得老大悲愤欲绝,以头撞墙,走老伴的劝阻下,才颤抖着离开了这伤心之地。令人揪心的一幕幕让人恐不信呐喊:良知何在?道德何在?
假如长此下去,可以设想:世态炎凉,人间冷淇,社会大乱,人心变态,身临其境,人人自危。无数先烈壮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成果将毁于一旦,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善良的众呼唤着正义现身,呼唤着良知发现,更呼唤着道德回归。
社会道德问题范文6
2.努力工作(hardworking)
3.勤俭(plain living)
4.相信科学(belief in science)
5.为人民服务的意识(consciousness of serving the people),
6.团结互助(solidarity and helping each other),
7.诚实守信(honesty,credibility and being trustworthy),
8.遵纪守法( observation of the law)
9.中华传统美德(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勤hardworking俭Thrift信honesty,孝filial piety/filial duty/filial respect
礼courtesy,忠loyalty,仁benevolence , humanity and humaneness爱affection
10.现代美德(modern virtues)
志愿者精神(volunteer spirit),契约精神(spirit of contact, observation of the law, abiding faith of the law)
11.社会公德(public mor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