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文1

1. 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相当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仍然属于传统的经济组织形态,管理不够规范,运行质量不高。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社组织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合作社还仅仅是生产环节的联合和销售环节的简单合作,没有解决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问题,往往出现有利则合,无利则散的现象。

2.农业合作社人员素质不高,科技人才匮乏。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学历不高、素质偏低问题较为突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与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局面。合作社社员素质低,大多数是农民,小农意识强,不具备合作社的专业基础知识,合作意识差,共担风险意识不强,甚至有的提供给合作社的产品以次充好,影响了合作社的经营信誉。

3.对合作社指导扶持缺位。部分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只重视合作社的成立数量和规模大小,对存在问题却关注不够;合作社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时,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注频频不断,而遇到经营困难最需要帮助时,领导反而关心少了;有的对合作社扶持资金运用缺乏有效监督,致使机会主义大量存在;上级的部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合作社等。?

4.合作社自主发展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合作社注册资金以及入社农户股金严重不实,可能存在纠纷隐患;合作社高素质经营管理、财会人员人才匮乏,有的过度依赖政府或龙头企业;合作社缺乏融资担保物,融资渠道单一,运转资金严重不足;合作社自我积累较少,自我造血功能弱;部分合作社市场经营意识不强,仍然是坐地等待客户上门,不能主动开拓市场,有的单纯靠人脉关系经营;整体品牌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品牌优势等。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建议

1.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合作社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宣传商标注册的重要意义,特别要重点培育本地特色的农产品集体商标、地理标志,开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对有品牌、有商标,有有机、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合作社给予奖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联合,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以产权联合为手段,积极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进行联合和合作,提升组织化水平,力争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治理结构健全、分配制度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联社。

2.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设。发展合作社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而农业生产只有依靠科技,走精深加工、提升品质之路,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要鼓励各方以合作社为载体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从合作社这种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来看,非常适合成为产学研各方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台,通过联合,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整合农业产业链条中的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合作社集聚;有利于保障科研与生产的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推广和产业化;有利于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3.坚持发展,加强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社是农民群众的要求,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政府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导,推进其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发放资料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目的和作用的认识,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真正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来抓。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现有的各种途径,积极创新各种形式,加强对合作社成员尤其是合作社负责人和种、养大户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掌握合作社的一般运作原理和管理方法,熟识党的方针政策,熟悉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新知识等。同时,应着力在培养一批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引导和组织合作社建设的专门人才上下功夫,为农民合作社建设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三是保障合作社的正常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加强对合作社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在合作社业务指导、信息提供、技术培训、提高素质、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务、指导和协调工作。四是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的资金相对于其他产业项目来说是很少的,应该有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政策措施;运行机制;问题;对策;安徽濉溪

中图分类号 F3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27-01

濉溪县第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经过近5年时间的发展,目前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7家,农机合作社成员557人,从业人员866人,合作社拥有机械台数1 984台,资产总值达到了5 321万元。年作业面积达2.9万hm2,合作社年收入达1 929.8万元。可以说,濉溪县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全县农机化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1 地方政府发展合作社的政策措施

濉溪县经过多年发展,农机化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分散经营的方式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出现,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因此得到了濉溪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在购机补贴中,把合作社的机械补贴列为重点。二是在项目安排上,重点考虑农机合作社,如2011年农机深松作业,就把合作社作为重点牵头单位。三是县政府对发展良好的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扶持资金达11.6万元。四是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合作社理事长给予相应的政治荣誉,汇丰合作社理事长赵新耿就获得“市劳动模范”称号。

2 当前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濉溪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有17家,从运行上看,工作都基本正常。从合作社的成员构成来看,大多数理事长为农机大户或经营农机产品,其他成员与理事长无明显的利害关系,大多数合作社不能严格按章程办事,形成“松、散、低”的运行特点。“松”,就是管理上,理事长与成员间,缺乏必要的约束。大部分合作社虽然已在工商局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尽管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实际上管理不规范,未完全依据管理制度办事。“散”,就是在农机作业中,各自作业,不能形成合力。会员素质参差不齐,凝聚力不强。 “低”,就是真正属于合作社的收入低,没有形成收入、分配的良性发展。

3 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不平衡

濉溪县有11个乡镇,目前有17家农机合作社,但是发展不平衡,如双堆镇有3家,而有的乡镇则没有。

3.2 人才缺乏

大部分合作社负责人均是农机大户和农机手,缺乏复合型人才,虽然有些合作社也聘请了技术人员,但也仅限于操作、维修技术指导,难以参与决策,而合作社的自身条件也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多数社员只关注农田作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其内部事务往往由理事长决定。

3.3 资金短缺

由于绝大多数合作社是近2~3年内新成立的,得到国家项目扶持的合作社毕竟只是极少数,经济基础薄弱,起步较迟,共同积累少,因此低投入、低积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业务做强做大。

3.4 合作社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目前,濉溪县农机合作社建设地点不能满足合作社建设需求。由于土地使用审批规划严格,加上非农业用地控制严,合作社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

4 对策

4.1 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

为发挥农民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自愿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同时,加强服务保障和跟踪指导工作,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管理的延伸和补充,走农机合作化发展之路[2]。

4.2 加快建设步伐

在深入调研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农民对农机合作社认识、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按照濉溪县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要求,重点积极探索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托管、土地经营、订单作业等方面的发展模式,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3]。

4.3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列入农机化发展重要工作议事日程[4]。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引路的方式开创工作局面,重点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中的经营管理、建章立制、安全生产、申请登记等提供政策引导、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服务[5]。

4.4 全面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典型合作社的经验、扶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6]。通过培训、学习、参观、研讨等形式培养一批管理人员,以全面提高合作社人员的综合素质[7]。

4.5 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各级以政府的名义进一步细化、明确各项扶持政策,使农机合作社在为农业生产服务中享受到优惠和倾斜[8]。通过项目支撑、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做大做强[9]。

5 参考文献

[1] 张慧妍,刘萍.黑龙江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2):117-119,146.

[2] 郭文虎.关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2(12):69-70.

[3] 邵桂娟,禚洪林.郯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机化,2012(5):17-18.

[4] 李滨.大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89-90.

[5] 胡艳生.武汉市新洲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途径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2):125-126.

[6] 舒正刚.怀远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5):372-373.

[7] 丁淑珍.天水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机械,2011(3):94-95.

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社 问题 建议

农村专业合作社,有效地克服了农民家庭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是解决当前农村诸多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这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一些制约因素成为了其发展的瓶颈。

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不解放仍然影响着群众的入社积极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农户连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它有效地解决了许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深受农民的欢迎。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没有认识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对其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没有切身体会,创办或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热情不高。

第二,组织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就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村而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在多、小、散的分布态势。这就导致合作社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从而不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第三,运作资金短缺,扶持力度待进一步加强。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首要问题。多年来,由于产业政策的诟病,导致农业底子薄、农民兜里空的现状,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成了无源之水。又由于农业产业效率低,很难吸引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性的资本的流入。近年来,虽然给予了资金、信贷、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力度仍然不够,严重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第四,社员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目前合作社的管理层大多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普遍缺乏合作组织的知识和经验,缺乏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市场营销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致使合作组织的功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五,运作不规范,给合作社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内部机制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导致利益关系出现调和难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利益分配时普通社员的利益受到损害,打击了社员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弱化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加强合作社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典型质量,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少合作社内部管理有待规范、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带动农户能力有待增强,需要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示范社的支持力度,国家涉农建设项目优先委托示范社来实施,对作用发挥较好的各级示范社予以表彰奖励,对获得示范社称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给予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

第二,政府要准确定位、科学谋划。在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政府必须防止两种倾向,即缺位与越位。以往的教训,既有行政捏合,人为强制建立官办协会的教训,也有放任不管、任其生长的失责行为。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而是应该积极搞好引导、管理和服务。一是党委政府要研究制定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本区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二是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纳入农业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对运作规范、绩效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要适当的给予表彰鼓励,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就目前来看,合作社经济还是能人经济。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各类合作社存在的普遍问题,而且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建议统筹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制度,把合作社专业人才培训工作经常化、固定化。拨付专项资金,开展合作社专业人才培训,培训以理事长为主的经营管理人才、以会计为主的理财能手、以生产技术为主的种养能人等。

第四,增加信贷资金的投放。资金匮乏是各类合作社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导致出现优良品种难推广、先进技术难应用、营销市场难开拓、经营规模难扩大等问题。当前已有的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难满足众多合作社的发展需求。建议涉农金融部门根据合作社的经营特点,实行灵活的信贷期限,通过自有资产抵押或成员联保等形式办理贷款,适当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无息、贴息、低息、减息等优惠贷款。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合作社内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解决社员季节性的资金需要。

第五,鼓励支持发展联合社。小规模、分散的合作社与分散的小农户并无本质的区别,这是诸多小合作社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合作社的发展要克服追求数量的倾向,要重视规模和对农户的覆盖面。合作社可以走联合的发展路子,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营与合作,促进合作社走向联合,有效形成了规模优势,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壮大。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J],第一营销网,2012,(12).

[2]陈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商报,2012,(05).

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财务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经营规模小,社员少,业务运作粗略的状况。正因如此,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也没有设置会计核算机制。如农机合作社,多半是委托村委会会计作账或直接由农机局或经管站会计,通常以“流水帐”应付了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要求合作社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多数根据自己业务的需要来建立部分。同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通常出现财权于集于一身的状况,而且领导者没有较为专业的理财意识。并且有相当大一部分合作社成员没有明确审批人和经办人的权限、职责和相关控制措施的分工不同的情况。

(二) 财务人员素质低下

    会计核算能力差,财务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少财务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有些都没有学过会计专业知识,根本不了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从而致使合作社几乎没有财务分析的能力,并且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人员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国家的财经政策理解能力弱,不能掌握财政税收和财政制度。很多农村专业合作社由于规模小,人员少,而且由于工资低导致没有专业的会计来工作,所以几乎是由村委会会计作账,并不专业。并且随着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普及,但由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中财务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没有经过会计电算化培训,并且农村老一辈会计人员很难接受这种运用计算机的新模式的会计核算方式,从而不能完成运用电脑操作财务工作,导致财务信息获取渠道不够宽,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合作社领导层及员工缺乏财会知识,会计信息失真,监督乏力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普遍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合作社必须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或有需要的部门提供财务报告资料,并对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就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来看,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由种植大户或者农民经纪人担任,而这些人的财务意识十分欠缺,不能够意识到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和提高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思想上缺乏重视,从而导致财务工作的欠缺。甚至采用不懂会计的人做会计的事,勿把鸟人当牛人,根本发挥不到监督和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 会计核算不规范

    会计核算基础差,总账科目应用不恰当,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大部分合作社只设置了一级科目,不能准确反映合作社运营状况;而且几乎不对“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有的即便设置了二级科目也不够合理。原始凭证不规范,审批手续不完整,部分合作社缺少收支业务的付款回单、取现、付款审批单等凭证,有的合作社收据、采购清单白条,甚至有的合作社费用开支原始凭证只有总金额没有具体明细。并且各专业合作社存在原始凭证审批不规范、手续不完整,不健全的情况,例如:领款单没有出纳签字,有的审批人和经办人为同一人;这些都不符合我国农业会计核算的规章制度,从而导致会计核算制度欠缺。同时部分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记录不相符,摘要不具体的情况,缺乏健全的存货核算和清查盘点的制度,并且时常出现账实不符的状况。部分合作社同样会出现账簿记载错误的情况,例如没有定期对现金,银行存款进行对账,对固定资产和存货没有定期清查,从而导致了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不相符的情况。也正是由于这些才引起了成本无法核算,没有准确的数据,导致成本计算的不合理,不明确。并且在年终编制会计报表时出现个别会计报表不平衡,使有关部门无法核对会计资料。

(四) 监督形式化

    各相关部门对合作社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和对财政补贴资金的运用,明显缺乏监督,甚至导致合作社将财政补贴资金挪用,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这一直阻碍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监督形式化,各部门不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所造成的,同时合作社内部的会计信息不透明,虽然设置了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机构,但却不明确自身的责任,没有做到会计监督的作用,常常走形式主义,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致使社员们不能准确地了解合作社目前发展运营状况,无法对自己的交易进行预测。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第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在吸取美国农社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的经验基础上融入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即引入高校毕业生充实财会人员队伍,鼓励高校财会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支农”活动,开展农业会计实习项目,大力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人员引入新的血液,这样不仅解决了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大学生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并且促进农民与大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生得到了经验,农民得到了知识,同时解决了农民由于知识含量不足导致的很难胜任农社财会岗位的问题。由此可见,如果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岗位与高校财会相关专业学生的对接,就会迅速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人员不足,素质良莠不齐的不利局面。

第二:多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大力支持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财会知识额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及业务能力,从而提高监督水平,完善监督体制。对财会人员进行公开任免选拔,持证上岗,形成一支坚持原则,稳定精干的会计队伍。

    第三:加速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电算化普及工作,增加资金支持,快速完善相应的软件系统的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基础设备的建设并依托各地区经管站的支持,举办相应的电算化知识培训,普及电算化知识,尽量采用易懂,易接受的培训方式或者引入年轻的财会队伍与老一辈财会人员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实现会计核算公开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公开化,透明化,让社员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准确的了解合作社的经营状况,以便对自己与合作社的交易情况进行剖析。社员们应充分进行内部监督,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管理,使合作社的工作效率更高,避免出现松散的现象。

参考文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二、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A]。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

三、周琰《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6)

四、陈琳《湖南省烟农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思考》商业会计 2015(9)

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问题;建议;安徽宿州;桥区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23-01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集农机设备、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力及生产资金于一体,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对于先进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设备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1 桥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底,桥区已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150家,各类农机具3 260台套,入社社员1 643人,服务农户18万户,农机作业服务面积7.87万hm2,农机服务总收入达到9.8亿元。主要建设模式有:农机大户带动型专业合作社66个,占全区总量的44%;种粮大户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全区共有44个,占全区总量的29.3%;村组干部带动型专业合作社25个,占全区总量的16.7%;农机部门牵头型专业合作社15个,占全区总量的10.0%。

2 主要做法

2.1 政策倾斜

加强与其他农业部门的协调配合,为农机户提供最新的生产作业信息,根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农机户提供农机具购置和使用补贴。同时,在安排农业项目实施时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特殊性给予专项扶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激发其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动性。

2.2 择优发展

桥区对于规模较大、服务能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好的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并保证已成熟农机大户的综合发展,发挥其带动引领作用,为促进该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养潜力股。

2.3 积极引导

积极推动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多元化发展,紧跟市场化经营步伐,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机械维修、新技术推广等多项服务,拓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范围,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同时积极向其他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学习,分析总结经验做法,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充分发挥示范农机合作社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更多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高效、规范发展。

2.4 典型带动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宣传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及时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最新进展与成果,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改革,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农机户加入农机合作社的热情[1-3]。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社发展建设用地不足,基础农机设施缺乏。由于农村地区可供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建设的地域较少,限制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综合发展,并且由于资金限制,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购置发展所需基本硬件设备,并且由于农民集体组织性不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往往在制度建设、操作规范上不够完善,许多农机专业合作社真正能发挥的服务作用不强。二是缺乏专业人才。受地域条件限制,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缺乏专业的合作社管理人员,基层农民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低,并且由于信息闭塞,无法掌握最新的农业新技术,限制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三是发展资金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其特殊性,购置大型农机、培训农机技术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现阶段我国对于农业机械的资金支持尚难以满足发展需要,资金不足限制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四是农机作业效率低。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可进行跨区作业的较少,作业效率不高,应用农机创收低。五是土地问题限制发展。我国农村土地田块分隔严重,连片可操作农机的土地较少,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高效作业。六是发展政策不到位。虽然目前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合作社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各项法律法规执行不严,导致农机专业合作社无法发挥作用,难以激发农民群众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4-6]。

4 建议

4.1 加大经济政策扶持力度

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发展,除了应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以外,还应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大机械”与农村“小土地”的矛盾问题。同时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土地使用方面,各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将闲置土地优先租赁或承包给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同时还应给予农机专业合作社充足的资金支持,根据国家农业扶持资金安排,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并实行奖惩制度,对于发展先进、表现突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资金鼓励,以激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整

体发展。

4.2 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

为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整体技能水平,应加强对入社社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机具操作技能、农机具故障维修技能和安全生产能力培训,并定期组织农机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现场解决广大农机户的疑问,帮助农机户了解农机具操作技巧,同时向广大农户宣传最前沿的农机具技术。

4.3 拓展作业区域,拓宽服务范围

一是加强横向联系。为突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区域发展限制,鼓励各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域作业,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强化纵深发展。拓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改变以往的“三夏”“三秋”作业模式,进一步向冬春深耕、深松进行延伸,并且作业范围由单一的主要农作物逐渐向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发展。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进行作业区域与服务范围的拓展,促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5 参考文献

[1] 刘雨欣,张梅.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运营机制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115-117.

[2] 冯学森.农机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机监理,2010(3):45-46.

[3] 马云.科技引领农机专业合作社提质增量[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2(3):22-23.

[4] 黎合辉,何家朝.促进桂平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探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3(4):20-21.

村集体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转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作为现代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机地结合农业规模化和农户小范围生产,因此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以增加,并且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将有效的载体提供给我国农业的经营和发展。有鉴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转变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一)农民自身较低的文化素质

尽管现在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已经具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仍然具有非常强烈的小生产意识,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因此具有淡薄的合作意识,这样就很难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上去,并且无法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经济形成。除此之外,我国农民具有较低的文化层次,而且也不具备某种专业技术,这样就导致入社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提升上去,无法与合作社规模经营的运作方式相适应[1]。

(二)政府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

为了扩大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需要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然而因此一些专业合作社具有较小的注册资金规模,因此在担保能力方面也显得非常有限,很难获得必要的信贷支持,再加上政府的扶持资金具有过高的门槛、狭窄的扶持范围和较小的资金规模等限制,因此很多急需支持的合作社并不能够获得相应的支持。除此之外,在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建设的时候,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对一定的新机械进行引进,然而由于政府在扶持政策方面的缺失,因此使得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三)不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尽管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相关法律的要求为根据将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出来,然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并没有严格的对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进行落实,甚至有一些合作社没有认真的落实分配制度,这样就导致社员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除此之外,我国很多合作社都处于零散的状态,并不具备规模效应,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具有较弱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没有自身的产业链,因此也无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所以不管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现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销售都不具备显著的优势。

(四)较低的服务层次以及薄弱的品牌意识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淡薄的品牌意识,并没有对品牌开发予以高度重视,因此无法将品牌的聚集效应形成,也无法将特色优势产品形成,这样就很难对市场发展空间进行开拓,严重的缺乏竞争后劲。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面临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较低的服务层次,现在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只是提供技术咨询以及信息咨询等服务,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商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因此具有较低的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转变路径分析

(一)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属于一个协调者和组织者,所以必须要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只有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才能够将合作社目前存在的缺乏人才和资金的问题解决掉。首先,政府部门必须要将专项资金设置出来,从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进行扶持,对相关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要对农业开发项目进行优先立项和扶持。其次,政府部门必须要将干预意识破除掉,真正的将服务作为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充分地将监督、引导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对特色产品的开发和品牌效应予以高度重视

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要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对特色产业进行大力开发,对品牌发展战略予以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其他合作社起到影响和吸引作用,从而实现协同发展,并且能够真正地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首先,合作社必须要对内部运作进行规范,对利益分配制度、民主管理和规范制度与不断的完善。其次,要利用品牌推广的活动将品牌形象牢固地树立起来,比如对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农产品的安全性得以提升。

(三)对发展和运行的配套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

首先,必须要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从而将对合作社发展有利的制度环境营造出来。其次,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使得土地流转的自由度得以加大,要将土地流转主体的限制消除掉,对流转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丰富。再次,要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制度,从而能够使合作社实现健康发展。要对合作社的负责人情况、信用状况、收入、资产等进行定期的评分,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全面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四)为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

首先,必须要高度的重视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将合作社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并且实施统一销售产品、统一生产管理的一条龙模式,通过完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方式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的升级,最终能够使现代农业实现快速发展。其次,要想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将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利用不同方面的权力制衡,最终能够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经济组织具有越来越高的规范性。

三、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具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对现在制约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且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