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理论来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理论来源范文1
“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究竟个性重要还是共性重要?什么叫共性?个性是什么?共性的基础是什么?”在课堂上曾经就这些问题做过一些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
共性的问题,深究起来应该是客观性与真理性的问题,有绝对客观的标准才能用于确定共性的问题。共性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可以找到绝对客观的依据和绝对正确的理论(真理)。按照证伪主义的观点,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会在不断的发展中被证伪,绝对真理不能达到,只能无限接近。而索罗斯则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然存在偏差(彻底的可错性),人所认识的不是绝对的客观。绝对的共性意味着绝对的正确,但是由于没有绝对客观的基础,绝对共性难以达到。从这一层次上说,绝对的共性并不存在。
但是现实中似乎存在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两人对同一类问题有着同样的看法,两个国家选择同样的社会制度,对同样的社会问题选择同样的政策。这种共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弱化的共性,因为它们产生的基础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在这里,只能说个体从各自的认识基础(对事物的理解)出发,得到了相同的观点。由于这种基础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客观的,所以这里的共性只能算是巧合性的相同,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种基础的不断客观化,这种相同存在的基础越来越牢固,越来越有意义。
一般的说,我们还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存在的基础是我们认为我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公理性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理论(尚未被证伪的),社会科学知识(尚未被证伪的),历史、地理事实,道德伦理观等。虽然这些基础严格说来并不算是绝对客观,但是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追求过于苛刻的绝对客观。过于苛刻的追求会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的恐慌之中。可以采用的合理的态度应该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尽管这种共性并非绝对真实的共性,但是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非绝对符合其本身,必然存在偏差。
联系到范式的概念,处于同一范式的群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对价值观、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体系等的认可),而处于不同范式的群体共性基础较弱,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差异和冲突。
个性应该是存在于一定的共性之上的。基于自己获取的一定的事实(不论是不是绝对客观的),每个人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也不能轻易的把一般性的差异和不同理解为个性,要注意追究这种差异产生的基础是什么。真正的个性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这种共性最好是比较严格的共性(接近绝对的共性)。对一些基本的客观事实、理论基础有着完全一样的认识和把握(即有相同的公理性知识),然后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认真思考,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才可以称为个性。
个性的表现可以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次上来看。对于一个国家,只有深刻认识自身的客观基础,才可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条件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解决本国的问题。虽然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理论上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方面才是真正有用的。随便引用他人的经验,效仿他国的做法,最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对于个人,基于不同的基础,在对待同一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出自己特有的结论。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特有的结论越来越有意义。比如很多学术大师,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认识水平非常高,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低层次的),他们会有一些相同的看法,但是对一些深入的根本性的问题(高层次的),比如真理观、人生观,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可以看作个性的方面。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上,而且共性基础越深刻,所得到的个性越有意义。这里的个性已经没有对与错之分了,只有水平高低之分。这时的个性是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最有意义的,是最值得追求的。我们要尊重个性,在没有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时,不能轻易的否定别人的个性。
从理论研究上来看,个性存在的基础在于理论研究的核心假设条件。核心假设条件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理论研究最终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对理论的认可构成了共性的基础。但是这种解决并不是确定的解决,只是相对的解决。共性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随着理论的证伪度越高,用它作为共性的基础就会越牢固,共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个性如果得到越来越普遍的理解和认同,也可能最终转化为共性。个性的层次的提高,最终推动共性层次的提高,推动整体的发展。这也许是每个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身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也许是:首先积累知识,加深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这样可以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实(绝对客观),这是获得共性的一面;然后通过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自己的信念,这是获得个性的一面。要获得更高层次的个性,就必须不断积累知识,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然后基于自身的主观判断,选择自己的真理观。这种层次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就如同选择了一种信仰,我们只能给与尊重。
范式的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库恩从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的理解,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常规科学时期和非常规科学时期,认为只有在常规科学时期才能导致科学事业的确定性的进步,常规科学时期的特征才是衡量科学的主要特征。库恩最大的思想高度是把科学理论联系到历史、社会背景。范式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代表了一种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对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认可,而不能将其缩小到一个具体的理论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应该是研究对象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是物,这一对象最大的特征是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直接影响。自然世界具有独立于人的认识的客观运行规律,人类可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不断的认识这些规律,但是却难以改变它。一旦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对其加以利用,比如发电、发射飞船、太阳能技术、核工程技术。由于这些规律难以改变,因而按照这些规律往往得到一些确定性的结果,即:条件一定,结果一定。对于一些复杂的现象,比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性,不确定性,混沌效应,复杂网络等,似乎破坏了传统的“确定性”,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仍然有它自身的特有规律,只是过于复杂,一时之间难以把握。而且这些特有的规律不会因为人的参与而改变,一种确定性似乎仍然存在。
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有很强的被动性。当一种新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观察到之后,如果现有的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信服的解释,就必然产生对新理论的需求,或者称旧的理论被证伪。比如原子理论、量子理论的产生。当然也有一些主动的创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有很强的主动性,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来源于自己的思考与兴趣。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非常的直接。这种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研条件、仪器设备、技术条件,这些是由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会带来对技术设备进步的追求,从而导致对科学研究的需求,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这里也存在某些个人完全处于对真理的追求而从事科学研究,不过仍然需要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才可以延续下去。
在自然科学中,范式的存在更多表现为历史阶段性,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引起范式革命,新的范式的建立和旧范式的摈弃。同一时期的范式冲突一般仅局限在科学研究本身,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较少,表现出来时较为缓和,社会影响也较小。科学研究的范式与社会的联系往往在于社会对于科学的利益需求,这种需求受到历史社会情况的影响。
对于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说,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身。研究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加大了人对世界认识的偏差(索罗斯的反射性概念),也改变了社会活动的本身。人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社会活动的把握,也许最需要注重的是对人本身特质的把握。人的本质特征也许是思维与心理活动在社会环境及进程过程中的波动特征。
在经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特别强调了“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化的效用”这一前提,这是对“资本主义行为”十分深刻的描述。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的理性其实就是一种逐利的精神,对这种精神的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经济现象。每个人采用一切可能的措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这种追求可以导致整体的帕累托最优,从而鼓励个体对利益的无限追求,而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以保障个体的利益追求的自由为目标。然而又有理论证明,个体的理性可能造成集体的非理性。个体的逐利理性冲动始终引导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动,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资产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泡沫的产生,从而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理性预期又始终影响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在这些过程中,对人的特质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一系列经济现象。
计划经济理论来源范文2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发展;认识;把握;探索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尤其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经济学也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一路成长。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为中国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随着改革向纵深领域的发展,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构建一支完整的中国经济学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理论走向成熟,让理论更好地对实践加以引导,成为中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共识。在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应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现状,进而挖掘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遵循规律,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发挥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解决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繁荣。
一、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经济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看,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中国经济思想源远流长,但却从未形成系统和逻辑的经济知识积累过程。无论与的经济体系还是与西方经济学体系相比,中国经济学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其次,中国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理论。随着经济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大批的经济学者运用经济理论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化的经济理论。第三,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经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大批的经济学人立足于中国的现实,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制度变迁中,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案例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提升,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第四,中国经济学是在不断吸收借鉴世界经济理论成果基础上成长的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世界经济学理论传入中国,中国大批的经济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吸收和借鉴世界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形成了开放的经济理论。
(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中国经济学研究开始出现一些良好的开端,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规范性提高。随着经济学知识的普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国经济学在专业语言、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研究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第二,应用性增强。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科学。中国经济学正在摈弃对西方经济研究的简单移植,立足于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走向基于中国问题导向的研究模式。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很多需要研究的新特征、新问题,中国大批理论工作者从实际中研究问题,从理论高度上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根植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很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第三,实用性增强。经济学不是挂在嘴边的术语的堆砌,而是实用的科学。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在于可以通过指导政策的制定,通过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发挥理论的作用。2008年在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在经济理论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经济举措,平稳渡过艰难时期,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可见中国经济学的实用性有所增强。
(三)中国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当然,中国经济学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基础性研究和理论前沿研究还很缺乏;数据不完整和信息不透明制约了量化研究;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和实际部门的研究没能有机地融合,等等。此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支持,而与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学的创建与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实践,尚不足以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选择怎样的路径来构建并完善中国经济学体系,成为摆在当代中国经济学理论界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把握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中国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它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它的发展也具有内在独特的规律性。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路径,必须在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中国经济学要坚持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经济学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中国经济学要想取得新的进展,首先必须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以经济学理论为“行动指南”。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出现了形形的经济理论“过时论”,一些人认为经济学已不能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良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全面、准确、科学地理解经济学,并不善于在新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和发展它。经济理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以这么说就在于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中国经济学要想实现发展,不仅要在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还要不断地在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经济理论,用发展了的经济理论来指导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要立足中国经济现实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特殊的文化传统与民族传统,都有其特殊的国情。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应立足本国国情,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国情是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经济学必须面对中国经济现实,为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现实是:第一,中国的经济实践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且发展不均衡。第三,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制度的特殊性、国情的特殊性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要求中国经济学要着眼中国现实,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明确注释。这种注释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滞后的;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提炼和归纳出相应的中国经济学范畴、规律和理论体系。
(三)中国经济学要在兼收并蓄中丰富发展
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这就需要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经济学理论的有益成果,包括现代经济学的精髓。现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既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方法论空间,这无疑对中国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特别是利用其方法论上的优势。实践一再告诫我们,盲目信奉一种理论,把其推向终极地位,同时打击其他理论和思想,如盲目推崇西方经济学,或对西方经济学的持绝对排斥态度,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应该是开放、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的构建和发展需要处理好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与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成分之间的关系。
三、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建科学、系统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是诸多中国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从理论界到实际工作部门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成熟的理论来源于成熟的实践,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系统工程,目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仍处在发展和进行之中,因而不可能寄希望于在短期内形成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但理论上的个别突破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这一点点的突破会逐渐构筑起中国经济学的宏伟大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至少应从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和研究方式等方面入手,从中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学者来说,需要立足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既能熟练地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能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将两者运用到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奠定可行的知识基础。在研究方法上还应注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体,定量分析为用,定量分析要服从和服务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准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经济学数学定量分析方法,为经济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此外,在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上,应鲜明的反对用西方范式理论来取代马克思逻辑体系构筑理论体系的言论,提倡借鉴范式理论的合理成分,把范式理论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之中来共同构筑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拓宽研究视野
在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研究视野的拓宽。一是要从单纯的理论研究拓展到对现实经济改革和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上。加强调查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案例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提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二是要从对国内研究拓展到国际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要完成这一工程,就需要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大胆地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组织和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成功经验,汲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理论的发展有益的东西。三是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性视野的经济学专门人才,使他们从国内走出去,置身于国外的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融贯中西经济学知识,以中西结合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推动经济理论发展。
(三)应用创新研究方式
在研究方式上,要实现四个结合:一是在研究中要将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以经济学理论为魂,以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为体,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用。二是在具体经济问题研究中要将国内研究和国际研究相结合,既立足本国实情,从国内实际出发,又结合国际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组织和管理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三是要将古今相结合,在经济学研究中,既充分注重现阶段经济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同时,还要继承中国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宝贵资源,促使其为当代经济研究所用。四是要将传统的经济研究手段与现代先进的科技研究手段相结合,通过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解析、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研究中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从而为中国经济问题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理论支持,更好地为中国经济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所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珠.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N].金融时报,2007-01-22(5).
[2] 张旭.社会科学方法论系统与中国经济学结构构建[J].学术月刊,1999,(8).
[3] 覃巍.略论中国经济改革、现代经济学发展与中国经济学建立[J].广西大学学报,2007,(8).
计划经济理论来源范文3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计划经济理论来源范文4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重工业;经济预测
中图分类号:F201
一、引 言
重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工业、特别国防工业发展的基础[1-6]。重工业发展趋势预测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准确的预测可以使政府、相关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更好地把握未来经济运行状况,从而做出有效的经济决策和发展策略。影响重工业发展的因素比较多,例如能源产能、交通物流、资本环境、环境保护以及地方政策改变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最终使得重工业经济系统呈现复杂性、开放性、时态性、非线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经济预测给出了许多方法。从预测基础体系而言,经济预测方法大体分为两类: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方法和经济理论定性分析预测方法。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时间序列分析法、遗传算法、动态规划法等;经济理论定性分析预测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市场调查法、销售人员估计法等。此外科研工作者亦开发了多种基于上述方法组合和改进的预测方法。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全球化和多维性,现代重工业经济发展已经是一种综合性发展,传统预测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实际预测需求,需要一种兼顾历史数据内部关系及经济基础理论的方法才能够进行准确地预测。
支持向量机(SVM)最早发展于分类,20世纪90年代Vapnik等将支持向量机首次应用于回归问题,是一种介于定量预测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分类预测方法,在解决小样本、高维度及非线性问题上优势明显[7]。SVM方法在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字符识别、手写识别等[8][9][10],SVM算法在准确性上已经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分上下。其缺点也很明显,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效率较低,运算时间较长。
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能够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处理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较好地进行了非线性经济预测。 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分析历史数据,预测重工业同比月增长率,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符合较好。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支持向量机用于重工业领域经济预测是有效可行的。
二、基础理论及模型
SVM理论基础及预测模型分析如下:
(一) SVM理论基础
SVM函数预测,基本思想是通过一个非线性映射,把输入空间的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在高维特征空间中构造线性回归函数实现原空间中的非线性回归问题,最终做出预测。具体算式如下:
算式中系数ω和b可以由下式来估计求得:
(二) SVM预测模型
通常给定数据点集 ,其中 xi是输入向量,di是期望值,n为数据总数。建立SVM预测模型,实际上,SVM预测也就是方程 的求解过程。根据相关数学理论,转换为如下最优化问题:
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和核函数后,得到支持向量回归函数:
具体而言采用SVM进行预测的一般运算流程如图1所示:
三、基于SVM重工业经济预测研究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传统重工业经济预测模型、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准备、预测过程、预测结果及分析。
(一) 传统重工业经济预测模型
传统重工业经济预测模型包括如下几种,分别是:
1.经济计量模型
以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建立模型,根据给定的外部变量以及宏观政策变量预测相关经济量。该模型对于季度、月度预测效果较好,且应用时间广,但是存在方程组过多运算量巨大,历史数据质量不高的缺点。
2.决策树法
利用贝叶斯原理,根据每一可能事件给定概率进行预测。由于事件概率均为人工给定,受人主观影响干扰较大;且一旦出现未能预估事件,预测结果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
3.回归分析方法
在长期观察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关系,建立模型来分析预测的方法。重点在于解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并不是对于经济进行短期、长期预测。
4.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基于研究和分析产业部门之间产品和消耗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预测的方法。此种方法应用于产业部门较多,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不存在特定的产品和消耗之间的直接制约关系,因此在宏观经济领域应用具有局限性。
5.销售人员估计法
销售人员估计法是将营销网络各级销售预测值自上而下加和统计进行预测的方法。其受销售人员主观影响较大,销售人员往往为了自身利益会对于数据进行一定处理,加和统计数据误差较大,数据可信度不高。
6.时间序列模型
此方法不以经济理论为依据,根据历史数据自身变化规律利用外推机制来描述时间序列的变化。其存在理想假设过多,受经济社会结构影响较大的弊端。
7.专家预测法
将营销、生产、财务等多方面专家联合起来,结合其工作经验和直觉进行预测。此种方法如采取模糊数学进行处理,预测效果较好,但人为主观性较大,且耗费人力物力巨大,成本过高。
上述为常见重工业经济预测的一些方法,优势明显也有一定的弊端。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结构最小化原理,通过一个二次规划方法,获得了较高的性能。众多学者将其推广到经济预测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尝试其用于重工业经济预测,力求获得一种高效的重工业领域经济预测方法。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准备
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基础之一,也是第二产业的核心之一,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力求做到真实全面。由于我国地理原因、季节因素,如我国地处温带,四季气候变换较大,经济预算决策大多于二月做出,且以五年为经济计划周期,综合结合二者因素,且照顾经济连续性,采用2002-2006年五年的重工业增长数据(具体数据值见附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对于2007年度数据进行预测,为经济决策做出依据。考虑到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多维性,根据相关分析和文献参考,建立如下预测指标体系:
表1中季度、月数及年份均是重工业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季度由于我国位于温带,季节性气候变换对于我国重工业生产有着深刻的影响。用电量是重工业能源重要来源与投入产出量相关的重要因素。根据2002-2006年数据构造训练集,建立SVM预测模型,预测2007年重工业产量同比增加值。
(三) 预测过程
预测过程算法步骤如下:
(1)输入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形成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
(2)建立SVM模型,参数初始化,拉格朗日乘子 和 以及阀值b赋予随机初值;
(3)利用训练样本集建立目标函数(2),求解函数,得到拉格朗日乘子 和 以及阀值b的值;
(4)将求得的参数值带入估计函数(4)中建立预测模型,用测试样本求得下一年度的预测值;
(5)计算函数误差,当误差小于预先设定值时,结束学习过程,否则,返回继续学习
以上学习过程参见图1。
(四)预测结果及分析
表2、表3预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参数下相同训练集,同一参数下不同训练集,算法的测试效果有所不同。从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可看出,测试集中2007年预测结果都与实际值有偏差,在0.029~0.001之间,误差范围为0.083%~3.439%。预测值总体满足以实际值为中心的正态分布要求。预测值在一月、十二月误差均较大,这与我国重工业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企业计划制定、生产过程推进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的痕迹。每年一月份为我国制定本年度经济计划的时段,十二月存在为完成财政计划突击支出或收付的特殊情况,政府政策干扰较大,故预测误差较大。本文作者对于提高预测精度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利用可行的技术进行聚类分析,将远离多预测数据的预测结果舍弃,对余下的数据进行集成集中,将数据包含在平均值附近正态分布区域内;二是选择更好的核函数(目前选择的是RBF),可能会得到更加精确的预测值。
四、结论
从上述经济预测结果不难看出,样本训练数据只采用了近5年60个月度的数据,所建立SVM的经济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总体上还是达到了期望值的。如何选择更好的核函数和将聚类集成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经济预测领域,成为未来使SVM方法在经济领域预测具有更广泛适应性的突破点。论文的研究为小样本经济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吴雅,等. 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2] 周子英,等. 基于PCA-SVM的区域经济预测研究 [J]. 计算机仿真, 2010,4(28):375-378.
[3] 郭崇慧,等. 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体系研究 [J]. 运筹与管理, 2001,12(4):1-8.
[4] 周鹏,等. 一个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及算法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3(3):129-132.
[5] 彭珍端,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铁路客运量预测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26):269-272.
[6] 张新红. 经济时间序列的连续参数小波网络预测模型 [J]. 运筹与管理,2007(4):72-77.
[7] VAPNIK V. 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 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95.
[8] 杨明. 重工业用电恢复最快,未来电力消费高企 [N].中国工业报,2010-05-06.
计划经济理论来源范文5
[关键词] 市场企业垄断成本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治及法律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正在进入完全市场经济时期。在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具有相同的政治、经济及法律地位,在市场准入及资源享用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主要运用经济及法律手段,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对宏观及微观经济进行调控。企业将融入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行为应遵循完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少数大企业共同签订协议或联合起来,对某一部门或某几个部门的大部分产品、原料来源、销售市场、产品价格等进行操纵控制。垄断按其形成途径可分为两类:一类则是由于行政权力的介入而形成的行政垄断;另一类是在一般竞争领域里通过市场自发形成的经济垄断。
从体制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是在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改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计划经济则是完全的国家垄断经济,在不同企业、部门之间没有竞争,企业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动力。所以,虽然我国进入了完全市场经济时期,但是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模式的影响。许多计划经济的经济结构特征,必然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完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来。在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名单中,排在前十名的全是(如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企业,同时,它们也都是超级国有垄断型企业。在500强企业中,垄断性行业公司占了大半席位,这些垄断型企业大多数都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因为它是国有控股企业,所以自然就形成了行政垄断。行政垄断的本质特征就是行政权力的介入,政府运用其掌握的公共权力限制竞争。
从市场竞争的规律来看,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竞争的一般规律总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大资本吞食或控制小资本。因此,伴随着生产扩大而来的必然是生产不断集中的过程,而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时,企业自然而然地走向经济垄断。经济垄断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自由竞争,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规模经济。根据经济学原理的市场结构理论,垄断可分为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三类。不同的垄断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刺激不同,因此,垄断企业对不同市场的反映也不同。
在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市场上只存在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几乎没有什么替代的产品,部门与企业的需求曲线完全一样。为得到产量与价格的最佳配合,垄断企业要么决定产品的数量,要么决定产品的品种,而不能同时决定两者。因完全垄断条件下只有一家企业,其他企业不可能打进这个市场。所以,企业内的价格、成本和利润在长期内也不会变化。另因完全垄断没有替代品,故需求的弹性小,需求曲线很陡。所以,完全垄断企业常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
完全垄断企业一般采用限制产量的办法取得高价格及高利润。因此生产不足和超额利润就成为完全垄断市场的主要特征。由于垄断,从而使垄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另外,由于没有竞争的压力,故垄断企业易忽视产品质量,不注重发展新产品。这就减弱了企业关心技术革新和发展新技术的动力。又因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会造成原有固定资产的贬值,因而垄断企业千方百计收买和控制科学技术发明的专利权,阻止了某些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据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数字,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分别只相当于2005世界企业500强同类指标的8.4%、7%和6%。 这些财务指标差距的背后是体制、机制性的差距和综合竞争力的差距。中国500强企业中垄断行业的企业占主导地位,排在前8位的都是垄断行业的企业,而世界企业500强排头兵都是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中国一些大的现代服务业,如电信服务、民航服务、铁路服务、邮政服务等基本上都是国有资本“一统天下”。 我们都知道,这些行业之所以能创造巨额营业收入,不是因为这些行业的服务好、效率高,而是因为这些行业是完全垄断经营。垄断经营当然挣大钱,可这些垄断行业挣的大钱,却往往是以全国老百姓的高额付出为代价的。由于行业完全垄断,民众只能交付高价的电信费、水电费、车船费、油费……,享受差的服务。
垄断除了带来高额利润,还使这些企业缺少“改善管理和服务、降低成本和价格、增强核心技术开发”的动力。也正是因为垄断地位的独特娇宠,使这些缺乏真正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成了被宠坏的孩子,与在世界市场上通过充分竞争发展起来的世界百强企业一比,就相形见拙了,这也就是我们500强企业各项指标远远落后于世界企业500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那些完全垄断企业、行业的改革力度,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完全垄断主要是经济理论上的概念,在完善、成熟的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中并不存在。这是因为:第一,垄断并未改变市场经济的基础,剩余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追求最大利润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目标。这就是说垄断虽然形成了,但决定竞争的基础仍然存在;第二,绝对的事物是没有的。如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垄断已占据统治地位,但还存在着许多没有参加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他们之间必然继续竞争;第三,包罗万象的一个统一的垄断组织是不可能形成。垄断形成后不仅各部门之间同时并存着两个以上垄断组织,而且就同一个部门内部,一般说来也都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的垄断组织,如通信行业的电信和联通等。所以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但是竞争的性质、形式、方法和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每个企业的产品是有区别的,各企业可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产品售价。。
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调节售价和产量来取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价格竞争的作用和意义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垄断企业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长期的价格政策,多数企业宁愿改变生产能力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短期波动,而不愿改变自己的价格,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为企业如果按高价销售,超正常利润会吸引其他企业进入该部门,有更多的厂家参加竞争,因此导致供给量增加,使原材料涨价而成本上升,企业可能得不到超正常利润,反而有可能因价格的上涨,成本的提高,导致供给量的减少和正常利润的减少。如国际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就是通过调整石油的产量,来稳定原油的价格,以达到长期保护石油输出国垄断企业长期利益的目的。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仍然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它迫使垄断企业不得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为了抢占未来市场,垄断企业会拚命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免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汽车制造业,国外那些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如奔驰、宝马、福特等),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环保性等某一方面掌握着世界领先的技术。靠某一领域的领先技术,使得他们的产品在汽车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垄断形成了,但竞争也是十分激烈,每个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和应用汽车领域更先进的技术,以维护其在汽车业某个领域内的垄断地位。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没有一家企业在市场上有足够的力量能严重影响其他企业。因此,有同行业竞争的企业,在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和产量时并不考虑其他企业的反应。可是,如果市场上只有几家企业生产同样产品,而且每家企业在总销售额中占有一个相当大的比重时,某一家企业的行动将会对其他企业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他企业将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行动做出反应,同时所有企业都会认识到这一事实。在它们的定价决策中,把这样的反应考虑进去,这种情况就叫做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是指市场被少数销售者所控制,是西方社会的一种主要经济形式。在寡头垄断条件下,每个企业均与顾客有一定的特殊联系,从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来分析,寡头垄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区别的寡头垄断,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有特殊爱好和厌恶,这类产品―般是直接卖给消费者,如不同牌号的自行车。第二类为无区别的寡头垄断,顾客不一定要求哪个企业的产品,而是按技术指标选购销售对象,如钢材等。寡头垄断企业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区别的垄断,这样它们的产品不易被代替,需求弹性小,容易保持其垄断地位。要使其变为有区别的寡头垄断,一般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加强广告宣传;二是增加产品特性。后一种方法主要靠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中,由于竞争的存在,迫使垄断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把大量资金直接投入科学研究和新产品的试制,以维护、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得知,寡头垄断市场的另一特点是其价格比较“僵硬”,不易变化。即它的价格常不随需求曲线及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化而改变。这是由于其竞争特点决定的。寡头垄断企业的相互依赖性很强,在做价格决策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反映。若某个企业要采用提价或减价的措施,常受到竞争对手的报复,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若某一家企业降了价,则对方会有两种估计:(1)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2)认为降价的厂商要抢别人的生意。故其他企业会以更大的幅度降价,企业之间进行商战,其结果是大家赔本。我国上世纪末九十年代的彩电大战就是如此。行业龙头长虹一降价,其他彩电厂商也随之而降,且降幅更大,竞争的结果是整个彩电行业出现了亏损,这是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为了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失,则每个企业要严格管理自己的价格,使其大致不变。规范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寡头垄断企业价格往往采取联合定价或价格领导等方式确定,企业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获取高额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减弱了关心新技术的程度。所以,在寡头垄断企业有阻碍技术进步的行为。
由于垄断,导致企业乃至国民经济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企业垄断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五方面:
第一,垄断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道理很简单,因为垄断将竞争剔除,而没有竞争的压力,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紧迫感,要能真正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恐怕很难。这似乎也能从一个层面解释,何以2005年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量及利润分别只占世界500强的极小份额。这可能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国有垄断企业,只能倚靠垄断地位赚取国内钱财,却无力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有关,因为国外不可能给它们以这样的垄断资格。因而也就可以做出这样的预测,国际性竞争在这些企业所属行业实质性展开之日,或许就会成为它们开始溃败之时,如果它们一直保持垄断性地位至那时的话。
第二,垄断也在客观上萎缩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如果不存在绝对的垄断,竞争在中国的大地上“恣意横流”,企业要能立于不败之地,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将成为关键,这样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也就能在大企业间的竞争中、随着自由竞争企业的壮大而得到发展。综观世界各国,大型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是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大型企业所具有的垄断性地位,使得它们惰于提升研发能力,因而对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贡献非常之小。
第三,垄断意味着大量国民财富的被豪夺。因为垄断排除了竞争,而没有竞争就不可能会有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则生活与生产必需品的价格畸高将无可避免,这样国民必得付出比存在竞争要多得多的财富,而这些多支出的财富原本并非是不可以继续留在国民手中的,如果这些企业没有获得在行业经营上的排他性权利的话。这会导致国民生活水准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他们的创业与发展,而这种影响与制约的后果也会一直导向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垄断还意味着国人诸多的创造财富机会被剥夺。国家通过行政权力实行行业垄断,必然导致行业所能生成之利润为国家独享,这也就使得个体国民失去了原本可合法谋利的诸多机会。
第五, 垄断的生成其实也是以行政权力的超范围扩张,即行政权力受到放纵为代价的。国家与政府所提供的应是安全保障与行政服务,因而介入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中乃至垄断经营,是与其职责不相符合的。即便有些行业需要所谓的“自然垄断”,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却也并非是不可以开放的。尽管事实上不少行业处于国家垄断当中,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行业理应被垄断,实是因为它们事实上被垄断着,而这种垄断并不是天然是攫取的。因为施行攫取的是行政力量,因而垄断行业的渐次回归国民,也就是权力逐步受到制约的印证。
综上所述,不同的垄断市场结构有不同的市场环境,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刺激作用。这样垄断企业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对产品的价格、质量、数量及技术进步等经营问题的态度不同,导致其在不同环境下对经营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手段和方法。所以,不同的垄断市场环境,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垄断企业行为。
参考文献:
[1]陆挺:企业改制模式和改制绩效,经济研究,2006.6
[2]岳中志:诚信缺失治理:外部激励与内在激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
计划经济理论来源范文6
[关键词]城市发展 土地经济 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2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的发展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并逐步与国际经济运行方式接轨。同时,土地经济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方式。它要求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城市经济的发展来管理城市,这是城市发展管理理念上的一次再提高。而经营城市正是在这种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形成的。所谓城市发展与土地经济的关系,也就是土地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经营城市的发展中,市场经济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价格信号,引导人们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使用效率最高的生产单位上去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而土地经济是人们依据经济观点或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解决如何分配和利用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土地的关系及因利用土地作为财产和收入来源时所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
通过多年的实践人们发现,土地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经济理论上具有四个共同的基本属性:一是中枢性。市场上联最高经济调控中心,下联企业和每个经济细胞。市场参数是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市场信号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基础。整个经济运行,其一要以市场为中枢而开展,没有了市场的元素,经济活动将难能存在和发展;其二是利用土地在地域上的特殊性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处在不同地域的土地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二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无论是土地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要靠市场的需求来推动。即通过需求信号,由千百万个经营者根据自己的经营需求做出决定,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来实施。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环境和条件需要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体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要通过价值规律进行调节与分配,市场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它控制着市场经济的平衡,控制着土地价格的平衡。三是竞争性。市场就是战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土地经济的突出特点。竞争对商品当事人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平等竞争的条件是通过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育来实现的,市场竞争以严酷的损益,激励劳动者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效率,迫使经营者不断地采用最新技术和经营管理。使得整个市场经济位于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使得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量化。四是开放性。市场是向所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购买者开放的,是向不同企业、向国内外开放的。开放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只有开放才能搞活市场,才能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时事需求并行,使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时地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向前发展。而土地正是在经营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开放性经济中招商引资的一种手段。
无论是土地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市场经济如何发展直接影响着土地在市场上的价格,直接体现土地利用率及土地在区域上的等级划分。然而,土地经济中土地价格的高低,也直接体现该城市经济发展的层次,在土地经济中土地如何合理分配上和供求关系上,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影响着一些与房地产相关企业的发展,当然也影响着地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政策及市场的需求都影响着土地经济中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土地分配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配置形式主要是由行政划拨,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土地经济的概念在地位上和作用上得到显化,土地管理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日程,使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来管理,充分体现了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的身份。目前,我国各地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并实施土地的招标拍卖,形成了政府垄断土地的一级市场,这正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一是能够盘活城市的存量土地;二是为城市建设融资;三是控制房地产盲目开发,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四是通过对企业的收购补偿可以使下岗职工的生活得到保障;五是对失去土地的农民做了妥善的安置。前些年由于城市要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就增大,政府对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又不能实行一定的控制,形成一种多渠道供地的形势。这样就造成很多开发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大量屯积土地,以求得在土地上获得利润,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房地产公司蜂拥而上,盲目开发,造成大量房屋积压,这边房屋还没有销售出去,那边又在搞开发,形成房地产市场的膨胀式恶性循环,严重扰乱了土地市场。所以,要经营好城市土地城市政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提高经营城市土地的艺术,降低经营城市的成本,保证土地市场的公开、公平、稳定运行,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调整好土地经济与经营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在探索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经济学原理,遵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的原则。几年来,通过我国各地方利用土地搞发展的实践可以明确看到,经营土地和经营城市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潜力。特别是当前国家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决策,将农民集中居住,既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又使土地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决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伟大实践中新的里程碑。
还应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资源、资本进行聚集、重组和市场化运作,才能实现城市发展资金运作的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经营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所以,把握和运用好土地经济与把握和运用好经营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经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要经营好,就必须先经营好土地。只有经营管理好土地,城市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职能,才能使经营城市的发展获得更为合理的空间和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俭,张传翔.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现代城市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