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文1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需求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初级阶段完善经济发展规划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条件。

1、经济规划的完善必须要有利于提高适应市场化需求能力,必须按市场需求量和经济发展规律来决定发展规模大小,绝对不能让一些企业不顾自身力量和周围环境盲目发展,也绝对不能让一些企业不讲经营策略,一哄而上,不加调控。因为如果不考虑发展的持续性,有可能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均衡,造成社会发展的滞后。

2、经济规划的完善必须考虑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能力。发达国家由于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在国家经济政策的监督和指导下,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通过不同渠道进行融资,建成后由企业进行运营,政府只需通过税收来保证建设资金回收和企业的运营收入,市场机制直接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经济规划的完善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必须以发展为基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既有适度的超前意识,又有为后代留下充分的生存空间认识。二是既要考虑人民生活的需求总量,也要考虑体现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三是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中经济与发展、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4、经济规划的完善还必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际金融领域的固有风险充分展示在新兴市场中。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经济的同时,注意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规避风险,要逐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5、经济规划的完善还需要考虑培养大批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员既要懂得中国国情又要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既要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又要懂得企业微观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加大投入,致力于实现经济管理阶层的职业化,要让这些经济领域的专家来参与完善经济规划,以规划逐步替代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这样中国才有可能逐步融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世界。

二、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要制定一整套法律法规,以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因此必须制定各种法律和法规,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法律制度,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我们的经济规划的切实实施。以“法治”代替“人治”。规划一旦制定,必须严格实施,所有的经济项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审理,要彻底改变任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如澳大利亚的区域管理相当严格,一个小区只能有一家小超市,当小超市的所有者不想经营时,另一个经营者必须按照法律程序来买下这个小超市的所有权,决不可能象我们一个生活小区会同时存在几家。而一个卫星城镇则有一座购物中心,规划设计得非常合理,有各种商业服务设施为老百姓生活提供方便。

2、经济发展规划必须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的大前提。对一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产业,要在税收政策上有所倾斜,鼓励多办。对个别企业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损害时,单靠市场调节不能阻止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这就需要政府颁布各种控制标准和法规,或者采取高税收政策来限制这类企业的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

开源场景图形三维渲染引擎的英文缩写为OSG?是否正确?请明确。;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虚拟装配;人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 TP391.9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工艺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装配[1-3]作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的典型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在以三维可视化的交互模式支持配件信息管理方面,现有的虚拟装配系统还存在着不足:缺少对三维空间中零配件的信息管理;在拆装过程中难以及时查询零件的相关信息;没有对零件模型进行库存、分类等管理。由此可知,如何建立三维零件的数据属性及一体化的多维信息展示平台,是虚拟装配技术中三维可视化与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从装配环境的角度可以将虚拟装配分为三类[4]: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平台的虚拟装配系统、基于通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桌面虚拟装配系统、大规模虚拟现实系统。其中,基于CAD平台的系统仿真的真实感和可靠性不是很高,并且难以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如交互式CAD系统(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CATIA)、UG、Pro/E等仿真系统;基于通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装配系统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从而降低成本,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夏平均等[5]研究的基于Division Mockup软件开发的卫星产品虚拟装配系统和郑州大学刘凯等[6]研究的基于产品模型数据交互规范(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 STEP)和三维渲染引擎开源场景图形(Open Scene Graph, OSG)的虚拟装配系统;大规模的虚拟现实系统成本高、开发难度大,如浙江大学万华根等[7]开发的集成的虚拟设计与虚拟装配系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Liu等[8]设计的采用球形幕作为显示装置、操作者能够自由行走的虚拟装配环境系统。以上的虚拟装配系统都难以用三维可视化的交互模式支持配件信息管理[9]。而三维可视化与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已经有了研究,如文献[10-11]所述的三维可视化变电设备管理系统,在三维可视化方面,为实现对变电设备的监控,它们只提供对变电设备的三维呈现,难以满足对产品虚拟装配过程的三维呈现;在信息管理方面,只完成单个模型的检索查询,但是,在虚拟装配系统中融入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目前较少。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微软基础类库(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 MFC)管理三维渲染引擎OSG,实现虚拟装配的三维可视化。同时,融合装配目录树和配件的供应商、材质、型号等信息,支持以三维可视化的交互模式进行零件的信息管理,最终实现三维场景呈现与信息管理的有机统一。鉴于电动车的种类繁多,如简约款、经典款、时尚款等,本文选取几个典型款式的电动车进行实例验证。

1系统总体设计

本文提出了三维可视化与信息管理技术相融合的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信息库、三维可视化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后面两个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1)建立信息库。

系统的信息库分为模型库和数据库两类,模型库存放零件的三维模型,数据库保存模型信息、装配信息、供应商信息等。建立逼真的三维模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本文系统采用专门的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并以.ive格式导出模型,建立模型库。.ive格式是OSG自己定义的二进制存储格式文件,模型渲染速度比较快;但是,它不包含模型的拓扑结构信息,为建立模型信息库、装配信息库等数据库,需要先将.ive格式的模型转换为场景图形的文本描述格式(.osg格式),然后分析场景模型的拓扑结构才能得到所需的数据信息。供应商、模型的材质、型号等信息库根据专家经验知识建立。

本文系统所建立信息库中的数据结构、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共4种类型的数据表:零件库表“Model_Library”、模型信息表“Model”、供应商信息表“ProviderInfor”、装配信息表“AssemblePlan”。其中,装配信息表有多个,每个子装配体的装配呈现都对应一个装配信息表,并结合子装配体的标识符取名,以便于识别。“Model”表中主要的数据类型:模型标识符“MID”、模型类型“MType”、宿主模型标志符“MOwnerID”、层次“MLayer”、模型名称“MName”、几何名称“MgName”、4×4的位姿矩阵“MatrixL”、尺寸“MSize”等。

2)三维可视化模块。

根据模型信息库中的子装配体、零件的层次关系信息建立系统目录树,用户通过与目录树的交互实现对各个部分的管理,包括单个零件或子装配体的三维呈现、按照装配信息库中的数据对子装配体进行装配或拆卸呈现等。

3)信息管理模块。

采用多线程方法和消息响应机制将电动车模型的二维数字化信息与三维可视化呈现相融合,主要实现从三维场景中的模型到二维文字信息的拾取交互查询和从关键字信息到三维模型的检索定位查询。

2基于OSG 的三维可视化模块

三维可视化部分主要实现虚拟场景中电动车模型的三维呈现和拆装呈现功能。为了对电动车模型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条理的管理,采用目录树结构的方式对零件进行组织,并且在渲染节点时调用OSG提供的osg::CullFace类,设置剔除面,使渲染时不在视野范围内的部分不进行渲染,如背面、被遮挡部分等,从而提高渲染效率。

2.1目录树的构建

一辆完整电动车模型结构非常复杂,若每次操作都需要渲染整辆电动车模型,不仅工作繁琐,而且效率低下。而建立目录树可以支持用户有针对性地对零配件或子装配体进行可视化呈现、信息管理等操作,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减少场景渲染的工作量。

建立的目录树层次结构取决于模型信息库中存储的模型层次关系。第1层是根节点,即完整的电动车模型;第2层是对根节点的第一次划分,包含子装配体、单个零配件;第3层是对其上一层各个子装配体的继续划分;逐层往下,每一层子装配体的所有孩子节点组合构成该子装配体。

目录树的建立过程:首先,父节点建立成功后可以得到该父节点的句柄;然后,孩子节点寻找到它的父节点句柄后作为孩子节点加入父节点,即可建立父子关系。所以,目录树是按照层次上由上往下的顺序建立的。本文系统的目录树的展示如图3所示,图中电动车是“简约款”类型中选取的一辆,根节点“简约款电动车”对应整辆电动车模型。图4是目录树结构的树状图,它对应于图3左侧的目录树。

2.2零件或子装配体的三维呈现

单个零件的三维呈现从三维模型库、模型信息库中分别读取模型文件和模型的位姿矩阵信息,便可在场景中按要求进行渲染显示;但是,为了支持用户自定义的修改子装配体的成员,模型库中没有存放子装配体模型,只有单个的零配件模型,所以子装配体的呈现与零配件的呈现有所不同。

由于子装配体是多叉树结构,所以它的所有零件叶子节点的呈现就是子装配体的呈现。如图5(a)子装配体1的呈现只需呈现孩子节点11,12,13;但是,若子装配体的孩子节点中仍存在子装配体,如图5(b)所示,那么在孩子节点中类型为子装配体的,继续往下一层寻找零件节点进行显示,依次类推。对子装配体5的呈现,最终呈现零配件节点511,512,521,522,53。图5(c)是“经典款”电动车的子装配体“车尾部分”的实例展示。

子装配体呈现算法:利用递归函数实现对它的孩子节点的逐个遍历,找到其中所有的零配件节点并进行呈现,算法流程如图6所示。首先判断要呈现节点是否是子装配体,不是则直接读取模型呈现;是则调用递归函数逐层寻找所包含的零配件节点并呈现。以图5(b)中的子装配体例,判断第一个节点5是子装配体,搜索得到它的所有孩子节点51,52,53,逐个处理。首先,处理孩子节点51,判断是子装配体则调用递归函数并将指向子装配体5的指针作为参数传递,搜索到它的所有孩子节点511,512,它们都是零件节点所以直接作为孩子节点加入子装配体51,再将子装配体51作为孩子节点添加到子装配体5,此时,处理子装配体51的函数结束,回到处理子装配体5的函数;接着,处理孩子节点52,类似于节点51;最后,节点53是零件节点直接作为孩子节点添加到子装配体5。到此成功构建了子装配体5的场景树[12],对场景树进行渲染就可实现对子装配体5所包含的所有零配件节点的呈现,即呈现子装配体5。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若要呈现子装配体“车尾部分”,只需要呈现零配件节点靠垫、靠垫下金属、后车灯、后车灯上盖、后车轮挡板。

2.3装配体的拆装呈现

由浙江大学“可拆即可装,拆卸与装配是互为可逆过程”的理论[7]可知:在子装配体结构完整时,只要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拆卸,便可逆向对其进行装配,由此装配呈现与拆卸呈现可以共用一个信息库,若该信息库存放的是拆卸信息,那么只要将部分信息在读取的时候进行处理,如顺序进行颠倒、方向向量取反等,就可以实现装配呈现。拆装呈现方法:将零件节点添加动画节点,并设置运动的方向、距离。动画执行结束后设置节点的属性为隐藏,即可实现一个节点的成功拆卸。将待拆卸的子装配体包含的所有节点按照指定的顺序、方向、距离逐个拆卸,便可以实现子装配体连续的拆卸呈现。实验结果由图8所示,图8(a)到图8(f)是经典款电动车配件“前车灯”的拆卸呈现按照时间顺序截取得到的图。在装配呈现过程中,每个配件装配前需要对配件的尺寸进行判断,只有配件尺寸匹配才可以继续装配,否则系统提示配件尺寸不匹配,装配不能进行。实验结果由图9所示,场景中配件“前车灯”的尺寸较小,装配无法继续。

3虚拟场景中模型的信息管理

模型的信息管理模块实现融合三维场景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功能,打破了传统的二维文本信息管理,并且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该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拾取交互查询、检索定位查询,详细功能说明如图10所示。

3.1拾取交互查询

拾取交互查询:在三维场景中点选拾取模型查询配件的相关信息。本文系统通过点击场景中三维电动车配件模型,让用户可以轻松、便捷地查看每个零件的详细信息。采用OSG的自定义事件[12]方法进行实现,过程:首先,对场景树进行遍历,用碰撞检测[13]方法识别点选的三维模型;其次,将选取的模型网格化突出显示;最后,将识别的模型的标识符添加到消息中并进行传递,主线程会通知执行消息响应的窗口,窗口根据响应的内容执行信息显示。实验结果由图11所示,在三维虚拟场景中点选左后视镜模型,场景中模型网格化突出显示,信息管理窗口中显示模型的详细信息,并可对页面的信息进行更改。

供应商库存查询查询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某种型号的所有款式的零件。本文系统在信息管理窗口中显示了模型的供应商列表,点击列表中任意供应商可以显示该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和它提供的当前零件的所有其他款式模型,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三维场景中呈现的是供应商列表中第三家提供的中型“左后视镜”零件,共有三种款式,同时还显示了该供应商的详细信息。

3.2检索定位查询

检索定位查询通过检索关键字查询完整信息和三维场景中零件的模型,根据模型在场景中的位置实现定位。在本文系统中,检索关键字被分为三种类型:零部件标识符、零部件名称、供应商名称;查询方式有两种:查询单个和查询所有,它们都可以实现模型的定位。

检索定位查询主要采用多线程方法实现,MFC主线程[14]通过接口CoreOSG类与OSG渲染线程进行通信,从而控制该线程。实现过程:首先,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完整电动车模型;其次,对场景中电动车模型的场景树进行遍历,寻找要检索模型节点,找到后将其网格化突出显示,实现模型定位;最后,在信息管理对话框中显示模型的完整信息。实验结果如图13~14所示,本次实验打开的是“时尚款”中的一辆电动车模型,检索方式为“查询单个”。图13是按照零部件的标识符(ID)进行检索的结果,检索方式为“查询单个”;图14是按照零部件名称进行检索的结果,检索的是子装配体,检索方式也是“查询单个”。2.2节介绍子装配体呈现时要构建场景树,场景树中每个节点以标识符命名,所以只要获取到子装配体的标识符就可以通过遍历场景树,找到该子装配体,然后对其进行处理。

模糊查询查询名字中包含查询关键字的所有模型节点。查询关键字的类型可以是“零部件名称”或“供应商名称”,查询方式为“查询所有”。“零部件名称”类型的模糊查询可以实现不同位置相同零件的检索,如图15所示,按照关键字“轮胎”进行查询后,搜索到前、后两个车轮的轮胎模型;“供应商名称”类型的模糊查询可以呈现某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所有类型的模型,方便厂家对产品配件的集中采购。

4结语

本文在虚拟装配的三维可视化系统中融入配件的信息管理。建立目录树,按照目录树结构实现电动车零部件的分模块呈现和子装配体的拆装呈现;实现三维可视化与信息管理的有机结合,完成双向查询:拾取交互查询和检索定位查询。以几种款式的电动车模型为例,采用MFC管理OSG的场景渲染方法,实现了一个综合、高效的管理系统。本文系统对库存查询功能的实现还没有很完全,缺少对零件的所有库存的查询。在此基础上,将三维场景中的配件换成库存中的新颖款式,实现电动车款式的多样化设计,这些将是下一步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

武殿梁,杨润党,马登哲,等.虚拟装配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9):1539-1543.(WU D L, YANG R D, MA D Z, et al. Virtual assembly system and the enabling technologies [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04, 38(9): 1539-1543.)

[2]

邓逸辰,范秀敏,邱世广,等.基于装配约束动态创建的虚拟装配技术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4(7):124-128.(DENG Y C, FAN X M, QIU S G, et al. Research of virtual assembly technology based on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assembly constraint [J].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2014(7): 124-128.)

[3]

杨润党.虚拟环境中交互式工位规划与装配过程仿真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92-100.(YANG R D. Study on interactive workplace planning and assembly process simulation in virtual environment [D]. 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07: 92-100.)

[4]

李建广,夏平均.虚拟装配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0(3):34-38.(LI J G, XIA P J. Survey of virtual assembly and its perspective [J].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3): 34-38.)

[5]

夏平均,姚英学,孙刚,等.基于Division Mockup的卫星虚拟装配系统研究与开发[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19):2340-2343.(XIA P J, YAO Y X, SUN G, et al.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assembly system based on division mockup for satellite [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8, 19(19): 2340-2343.)

[6]

刘凯,赵新灿,谭同德.基于STEP和OSG的虚拟装配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34(1):262-267.(LIU K, ZHAO X C, TAN T D. Virtual assembly system based STEP and OSG [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3, 34(1): 262-267.)

[7]

万华根,高曙明,彭群生.一个集成的虚拟设计与虚拟装配系统[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7(1):27-35.(WAN H G, GAO S M, PENG Q S. VDVAS an integrated virtual design and virtual assembly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 2002, 7(1): 27-35.)

[8]

LIU G H, YAO Y X. Development of a new virtual environment system for assembly [J].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6, 315/316: 556-560.

[9]

张文建,焦梓实,杜亚维,等.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07(1):19-21.(ZHANG W J, JIAO Z S, DU Y W, et al.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rtual assembly technology [J].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 2007(1): 19-21.)

[10]

李莉.攀枝花电业局三维可视化变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38-45.(LI 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MIS of the Panzhihua electric power bureau’s substation equipment [D]. Chengd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2: 38-45.)

[11]

王先兵,张学东,何涛,等.三维虚拟变电站数字可视化管理与监控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4(6):786-791.(WANG X B, ZHANG X D, HE T, et al. Digital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3D virtual transformer substations [J].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2011, 44(6): 786-791.)

[12]

王锐,钱学雷.Open Scene Graph三维渲染引擎设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6-62.(WANG R, QIAN X L. Open Scene Graph 3D Rendering Engine Design and Practice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0: 56-62.)

[13]

李永胜.虚拟校园中碰撞处理技术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37-39.(LI Y S. Research on colli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virtual campus [D]. Zhengzhou: Zhengzhou University, 2011: 37-39.)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

    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文5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出现了罕见的大衰退。纵观全球经济的代表性国家,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难,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而各国应对危机的办法都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药方,如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欧洲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据统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累计降息近700次,而效果却越来越差。运行了近300年的自由市场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自由市场经济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由于没有协调机制,它的供给和需求永远都是错配的,生产的产品总是多于实际需求,这就产生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资源过度开发、产能过剩等都可归因于此。而且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总是产生太多的抵消作用,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以及马太效应和贫富分化等。这些固有的缺陷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已无法自救,那么未来的经济发展出路在哪里?答案是:新计划经济。

二、新计划经济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新纪元,高度的信息化造就了新计划经济诞生的必然性。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灵活的物流配送体系下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消费进行计划指导,把准确预测消费和计划生产摆在同等的位置上,既有消费品市场的竞争又有计划的和谐,这就是所谓的新计划经济。

较之自由市场经济,新计划经济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其一,新计划经济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生产和消费,可以消除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其二,新计划经济是节约型经济,它不用考虑销售这个环节,而销售环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其三,新计划经济避免了商品的梯级批发和零售环节所增加的商业成本及庞大的广告费用,也避免了商品积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既节约了成本,也不会造成库存、产能过剩。

三、按需生产

新计划经济的本质即是按需生产。在传统的生产方式里,a品是生产者说了算,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买或者不买。而以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革新,引起了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未来的消费关系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整个社会的供应关系被摧毁重建。

以工业革命4.0为例,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导致制造业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诞生出C2F(顾客对工厂模式)。这也是工业4.0的本质,工业4.0将在未来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最终实现万物互联,从而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手段,使工厂实现定制化生产(按需生产)的过程,从而实现消费需求――工厂制造――后续服务的一体化。

如果说过去十年属于互联网企业,那么未来十年属于成功转型的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会因为互联网而发生裂变、重构,带来创新。消费数据会决定工厂生产什么,而不是工厂生产什么便消费什么。

四、中国正在进入“新计划经济”时代

当前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同时,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障碍,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改革下,经济运行的计划性在增强。再者,新计划经济是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安排经济活动的,和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渐进改革 增量改革 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

一、我国渐进改革的显著特点

(一)“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主体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逐渐培育过程,包括新的市场主体――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的逐渐改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机制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逐渐培育过程,如先后引入了动力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直至建立起市场定价机制,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的双轨制做法

“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一系列双轨制做法,如所有制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决策双轨制、用工双轨制等。双轨制表明了我国改革的渐进性质,准确刻画了我国改革的重要特点和优点。

(四)“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社会制度完善的量变态势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呈现出渐进的量变态势。渐进式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约束下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五)“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改革的局部推动特征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通过局部逐渐推进,如先农村后城市,先特区后沿海、再内地,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后政治等。

二、我国渐进改革的动因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前提下确定的

斯坦利・费舍尔认为,一个典型的进行改革的经济必须在六大领域做出重大变革:即宏观经济稳定化、价格自由化与市场改革、企业改革、贸易自由化与货币自由兑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创立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与制度框架。同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六大变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因此实行私有化成为一些国家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原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都走向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在目标上与这些国家显然不同。

我国的经济改革始终是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基础和依托。尽管我国是在改革进行10余年后,即1992年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目标,但在此之前各阶段的实际改革都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从本质来讲,这一主线没有改变过。从党的提出改革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体调节为辅”,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只不过反映了对改革目标不同程度的认知过程。因此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断嵌入和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是市场逐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到位”的过程。这种制约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只能选择渐进道路。

(二)经济制度的制约决定了渐进改革的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即发展生产力和达到共同富裕,需要以按劳分配和公有制为条件。改革实践证明,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并在市场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目标,恰恰是目前我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改革的具体措施看,由于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具体改革中,必须面对和消化过去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以保持基本制度的完整性和过渡的平稳性。

(三)渐进改革还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有关

实践证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很迅速,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困难,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调整和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并发挥综合调整作用,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艰辛过程。具体表现为:1 市场机制的作用要以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为前提,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自然过程,特别是在我国长期排斥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就显得尤其困难。2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适应市场机制的特点进行改革,从过去的直接调控转化为间接调控,需要改革原有的直接调控体系,调整调控对象,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方式。这显然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经验总结。3 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反应,要以本身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前提。这种机制的转变和结构变革是在原有企业机制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探索渐进改革的理论依据

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不仅在于新体制的运作效率明显高于旧体制,而且在于实行制度改革的预期收益减去为改革付出的代价仍高于旧体制的净收益。因此,改革成本成为衡量改革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改革的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是体制转换前、转换过程中及新体制完善阶段对时间和物质的消耗,可以看作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实施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创造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的成本,“必要条件”包括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必要的经济秩序、消除经济发展的深层阻隔等;2 体制方案的设计、比较、选择、试错、、调整修改过程中发生的费用;3 因违反经济规律出现重大失误而遭致的经济损失;4 传递有关旧体制非均衡和和体制创新(转化)潜在收益信息促使旧观念旧意识变更、新意识新观念形成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5 社会全体成员为学习和适应新体制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因社会成员不再采用旧体制但新规则还不完善,或者人们一时还不能适应新规则,新规则还不能发挥效用而导致的经济生活的混乱和经济效率的损失;6 制订、实施确保市场经济发挥效用的法律、法规,如维护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所需要的费用;7 新体制完善的成本,包括确立保障新体制合法性的法律制度的成本以及规范新体制组织与运行方式的成本。

我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我国的增量改革创造了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1 改革前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来恢复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恢复是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2 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使了生

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剩余的产生,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导致城市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创立了条件。3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崛起一方面促进了竞争机制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从而避免了强行纠正经济结构的成本。4 社会环境因增量改革方式大大缓冲社会阻力而得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因社会动荡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失。此外,增量改革还起到示范、传播新体制经济潜在信息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头脑中旧意识、旧观念的改变及新意识、新观念的确立,从而可节省在变更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方面所需要的实施成本。

(二)改革的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而摩擦成本可视为因人为(主观)设障而引致的成本。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此过程中总会有人受到一定的损失。1 体制改革使一些人失去旧体制下的种种既得利益,既包括权力、地位、特权等少数人才有的利益,也包括“铁饭碗”、“大锅饭”等多数人享有的利益。若这些既得利益者不能从体制转换中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就会反对改革。2 改革虽说能使绝大数人获益,但也存在相对获益水平高低的问题。从相对收入的角度看,只要有人在社会收入的结构中与他人相比,收入相对水平下降或社会地位相对下降,他们也会反对改革。3 即使考虑“补偿”的因素,人们可以把改革的收益拿来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首先,补偿应该超过受损者原先的相对收入水平,否则没任何意义;其次,改革是一个总过程,“投入”与“产出”间存在一定时滞,可能使受损者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正因为以上如此,改革是一个“非帕累托改进”,必然存在巨大阻力。这种改革阻力会造成多种形式损失,因这些阻力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时间和物质的损失)即为改革的摩擦成本。

如上所述,我国的改革属于增量改革,增量改革不仅减少了我国改革的实施成本,同时有效控制了摩擦成本。原有的体制条件拥有数量众多的受益主体,如果改革一开始就针对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存量部分),无疑会触及这些既得利益主体,遭受很大阻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摩擦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阻滞改革的深入,甚至使改革中途夭折。而我国的改革始于体制的部分(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私营企业的崛起为表征),避免了对旧体制核心的直接冲击,从而极大减小了摩擦成本,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此外,增量改革还能有效缓冲由“投入”和“产出”间的时滞所引致的阻力,因为在增量改革方式下,新体制经济迅速成长会使社会内部产生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能为受损者提供及时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