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估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质量评估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质量评估报告

质量评估报告范文1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 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 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

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毕业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

[2]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适应需求[N].中国青年报,2012―03―14(T03).

[3]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23―25.

质量评估报告范文2

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使得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对其使用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客观评价也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权威机构都从不同角度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从财务报告质量标准、财务报告质量的衡量方法及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三方面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关键词]

财务报告质量评价;衡量方法;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数

财务报告质量应如何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探索和研究的焦点问题。目前,有很多关于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方面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回顾前人在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现状与不足,并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路。本文将从财务报告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质量的衡量方法、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与回顾,并着重论述财务报告质量的衡量方法。

一、关于财务报告质量特征的研究

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财务报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具有决策有用、受托责任双重目标和公共产品的特征,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属于企业对社会承担的法律责任(刘玉廷,2010)。欲对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进行衡量,必须首先要明确财务报告具备哪些质量特征。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也可以称为财务报告质量特性,是指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研究成果最终体现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

以FASB、IASB为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以“决策有用性”为最高质量,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主要质量特征,以重要性和可比性为次要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质量分级体系。进一步而言,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可核性、真实性和中立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会计信息由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四项主要质量特征组成,并认为相关性包括预测作用、证实作用和重要性,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和完整性等。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从排列顺序上看,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强调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且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但是,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从来就没停止过。近几年来,FASB、IASB开展了联合研究。在其最新的“联合概念框架”中将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进的质量特征两类,其中基本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增进的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可稽核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相关性包括两个子质量:预测价值、确定价值。如实反映包括三个子质量:完整的、中立的、无重大差错。在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方面,意见稿考虑了重要性与成本两个方面。

从现有各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研究成果来看,确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取决于财务报告目标,而确定目标的出发点是财务报告使用者,所以以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都是从财务报告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入手。当然,也有提出其他目标的,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vitt提出了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为目标的另一种思路,形成了投资(Highlight)者保护观。这种思路下主要的质量要求有诚信、透明、公允、可比和充分披露等特征。其中,透明和充分披露是FASB的质量特征中所没有的,这也是SEC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思考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为目标的体现。

二、关于财务报告质量衡量方法的研究

经验研究中,许多学者选取盈余质量作为财务报告质量的替代变量进行研究。盈余质量可以说是财务报告质量经验研究中研究最多、最具热点的一个分支。

关于盈余质量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未能形成一致的观点。根据军(2009)的归纳,目前学术界从五个角度诠释盈余质量:①经济收益观下的盈余质量。经济收益观下,只有反映真实收益的信息才是高质量的。因此,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一致程度即是盈余质量高低的体现。②决策有用观下的盈余质量。这种角度下,盈余质量被认为是盈余在评价公司绩效时的相关性。③现金流观下的盈余质量。在现金流观下,盈余质量是指盈余与现金流的匹配程度。④盈余管理观下的盈余质量。这种观点下的盈余质量用盈余生成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程度来衡量。⑤盈余特征观下的盈余质量。认为高质量的盈余应该具有持续性、变动性等会计盈余的特有特征。由此,我们发现盈余质量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盈余质量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它能成为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一种替代。

三、关于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目前,对财务报告质量的衡量,多数仅用于学术研究而难于应用到实践。本文认为要将财务报告质量的衡量方法应用于实践,建立一套财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即给予一定的赋值办法,以确定财务报告质量的总体状况和个体状况,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一些依据。现有的关于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比较少且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多数研究仅提出了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初步框架。

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包括李丽青、师萍(2005)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认为会计信息质量应包含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两个方面。因此,他们构建了一个二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充分披露程度、会计政策一致程度、现金流量质量度和收入资产质量度四个一级测评指标体系,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定量数据或直接可判断的定性数据,根据问卷来设置每一指标的权重。该套评价指标体系基本能够反映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既可用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后评价,也可用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预测。

质量评估报告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29-02

2013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中指出,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审核评估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从而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审核评估的特点是不直接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它是通过考察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的有效性,来间接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从本质上讲,审核评估就是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质量保障体系是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1]。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责任、权限、并且能够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一、质量保障体系标准和结构的“全面性”和“全员参与”

质量保障体系标准是对专业培养和相应各环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质量标准包括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和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两个层面。学校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再根据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由此形成学校本科培养的标准体系。质量标准也是基本要求,例如专业培养环节基本要求和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质量保障体系结构主要包括: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及其各自的质量的职责。①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其中领导机构如校级委员会,管理机构如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②执行机构及职责,其中执行机构如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教学单位(学院、部、系)等。③监督机构及其主要监督内容,其结构一般包括质量监控部门、教学督导人员(尤其是完善和建立各二级教学单位的二级督导制度和职责)以及全校师生员工等[2],监督内容包括日常监督、定点监督、定期监督和公众监督等。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加强组织和制度保障,树立“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做到制定的质量保障体系标准和结构“内容和方法的全面性”、广泛发动全体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的意识与使命,将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做实,并能不断改进、创新和完善,从而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环节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质量是过程的结果,教学质量具有依时性和潜在性,可测性较差,因此需要用过程质量来推断结果质量。质量产生于过程,只要保障了过程质量,就有理由相信结果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学校应保障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过程,并采取有效方式对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于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把控,要以“教学过程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三部分作为实施载体。

教学过程检查以期初、期中、期末的全过程校内教学检查,且教学检查具有联动性,既有校级层面的检查,同时还有各二级教学单位的经常性自查。教学质量评价包括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支撑条件评价。对学生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对核心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就业竞争力评价、学生满意度评价,还需学校委托第三方进行调研。

根据审核评估要求的“目标达成度”、“需求适应度”、“条件保障度”、“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的五个评判度,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出可行性整改方案并做好反馈,进行整改后的评价。

三、完善教学评教体系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教体系,综合考虑领导评价、同行评分、督导评价和学生评议;其次是建立和依靠权威的评教组织,充分依靠校、院二级学术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进行科学、有效的评教;最后是形成有效的评教机制,确保评教主体的多元性、评教内容的全面性和评教过程的连续性,制定优化的评教方案和采用适当的评教形式。

此外,教学评教体系还应综合考虑教、管、学的相互联系,将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既从严“治教”,也要从严“治管”,还要从严“治学”,真正实现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的方针,使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

四、建立循环闭合环路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网络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高校要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要点、要素为基础,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其能够实现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和全面监控,保证全校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此外,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队伍建设方面,应建立校、院两级本科教学督导员和学生信息员制度,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队伍建设,形成覆盖各类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教学管理的有序性。

质量管理有两个基本功能:监控与改进。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经络与血脉,从质量监控获得质量信息并经加工后进行反馈,才能实现质量改进。学校应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POCA循环(戴明环),使质量管理形成一个循环闭合环路。按照“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运行机制,使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循环闭合环路的建立是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评价全方位”、“反馈针对性”、“改进可行性”、“再评价有效果”这几个关键环节和要点。总之,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网络是实时的、持续的、不断改进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是通过改进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持续保证和质量提高为目的的螺旋式上升循环。

五、提升管理队伍水平

伴随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化、规范化的科学化进程,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会日益提高,高校管理队伍学历层次水平与教学科研队伍存在不小差距,专业化程度与水平亟待提升。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校的共识,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创建高水平的大学,首先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所以,努力提升管理队伍的质量与水平,使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步发展甚至超前发展,是办好一所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紧迫任务[3]。

审核评估为高校教学管理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契机,高校不要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视为一项孤立的工作,而要把它作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此为契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校本科教学管理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质量保障的标准建设,强化质量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强化教学管理质量保障的交互性建设,实现审核评估与质量保障的良性互动,从而真正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昌庆钟.审核评估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四个转变.中国大学教育,2013(7):75-78.

质量评估报告范文4

一、各地人大开展中期评估监督的主要做法

1、监督工作的组织。多数地方由常委会副主任牵头,也有由常委会主任牵头,成立各相关委员会参加的监督审议或调研领导小组,监督工作方案由主任会议通过。如重庆人大成立“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调研组,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分工联系相关专委会的副主任任副组长。

2、监督工作的程序。一是跟踪政府评估进程,及时听取发改委总体评估工作和其他部门有关专项规划评估情况汇报。二是分专题由各委员会调研,调研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地方还通过上下联动开展调研。如,浙江人大确定民政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农村经济、环境保护等7个重点开展调研;上海市人大与区县人大联动调研,区县人大调研报告提交市人大审议参考。三是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既有大会审议也有分组审议,如有调整方案,分组审议居多。如广东人大不仅听取省政府关于规划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调整草案的报告,还听取人大财经委关于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调整草案的审查报告,并进行分组审议。

3、监督工作的成果。各地监督工作成果的形式各有不同。(1)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作为审议参阅资料。如上海,各委员会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财经委汇总形成总报告。(2)财经委对评估报告出具“审议意见”。如天津人大财经委汇总各方意见形成“关于评估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上会口头报告。(3)如政府提出指标调整方案的,财经委出具审查报告上会口头报告,常委会会议通过批准决议。

4、评估报告的形式。各地做法不同,有的地方评估报告与调整方案是分开的。如北京,政府除了评估报告,还向人大提交调整方案及其说明,人大财经委在“关于评估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中“建议同意”评估报告,“建议批准”调整方案,实际上就是审查。有的地方评估报告包含调整方案。如长沙,政府提交人大的评估报告包含指标调整内容,人大财经委对此提出“审查意见”。有的地方评估报告与调整方案分开,但政府向常委会会议做“关于评估报告和指标调整方案的说明”,如上海的普陀区,区人大财经工委对此提出“关于评估报告的审议意见和对调整方案的审查报告”。

二、几点思考

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是监督的基础。人大审议的对象是政府提出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质量影响审议质量。各地人大都非常重视与政府沟通,工作之初提出明确要求,期中又跟踪评估进程,尤其遇到指标调整,沟通越加紧密。

2、各委员会通力合作、代表参与是监督的保障。各地人大都成立了常委会领导挂帅的跨委员会领导小组,各委员会分头调研。为了保障代表知情权,各地人大重视吸收代表参与评估监督。如上海人大在常委会审议前组织报告会,由发改委向全体代表通报评估情况。

3、多种方式并举是监督的需要。规划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为此,各地人大除了采用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考察重点项目等传统方式,还开展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估、专家咨询和课题研究,有的还开展询问。如深圳人大在网上征集市民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意见;上海静安、奉贤等区人大在审议评估报告时进行询问,政府当场答复。

质量评估报告范文5

一、房地产估价风险体系

房地产估价是一种社会中介活动,这种活动是因为社会信息的不平衡产生的,房地产评估工作的成果是以评估报告的形式体现的,房地产评估报告是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记述估价过程和估价成果的文件,是给委托方的书面答复,是关于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值或价格的研究报告。因此,评估报告所给出的是房地产在某一时点的符合客观的合理的价格,而不是一个实际的成交价,更不是房地产的实际取得成本。因此,评估报告结果的确定性和评估对象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存在天然矛盾,这就决定了评估工作的风险性。

评估风险主要是估价结果与房地产真实价值偏差的程度及发生较大偏差的可能性。房地产估价风险体系也由政府、房地产估价机构和人员以及经济活动主体面临的房地产估价风险组成。

(一)政府面临的房地产估价风险

政府面临的房地产估价风险最主要的是房地产估价带来的通胀风险和金融风险。主要是房地产估价价值过高,不能反映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带来社会价值总体虚高,同时过高估值的房地产金融抵押贷款,会使金融机构存在潜在呆账坏账,影响金融机构的真实资产。一旦泡沫破灭,整个经济体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动荡,影响社会稳定。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不例外与房地产价值估计过高有着一定的影响。当然房地产估价过低又会带来政府的税收损失。

(二)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面临的房地产估价风险

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是估价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风险。

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受到供求变化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政策变动也同样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政策的变化,包括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以及产业政策都必然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或高或低的影响。同时,政策的变动往往还会对估价方法产生影响,如《城市房屋拆迁条例》的修改,使得房屋拆迁补偿估价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此外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制虽然在逐步规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产权界定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某企业通过政府对原农民所有的土地通过征地取得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等。

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政策背景和政策预期,就会影响评估结果,带来评估风险。

2、评估报告的估价目的和估价用途不符的风险。

估价目的是估价结构的期望用途,是建立最终评估价值结论的基础,所以,一旦估价目的确定了,评估价值结论是与之相映射的,它不因估价报告作用不同而变动。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当一份以转让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等为估价目的评估报告用于房地产抵押贷款参考依据时,报告提供不恰当的信息,就可能造成决策者的判断失误。由于评估报告的估价目的和估价用途不符的风险,虽然与委托方和报告的使用者有关,但还是评估师应避免和防范的。

3、委托方提供虚假情况的风险。

委托方向评估师提供虚假情况,甚至采用欺骗和违法的手段使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面临巨大风险。比如,在土地评估中提供虚假的用地规划指标修改或调整的证明、要求对估价报告作技术处理等,如果评估师不能洞察这些虚假信息和资料,必然会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评估报告。

特别是,有时房地产评估机构之间不正当竞争,容易迁就委托方,为减少评估成本、缩减评估人员的外勤工作量,容易偏信委托方,这样很容易造成评估工作产生较大失误,就有可能被人认为与委托方同流合污而引发诉讼。

4、技术风险。

在《房地产估价规范》中规定了房地产估价应遵循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但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程序和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对房地产抵押价值的评估一般采用市场比较法为基准进行评估,如何判断市场的完善性,如何正确选取参照对象,如何对有关因素进行恰当修正等都有赖于评估师按其专业判断能力判断市场是否存在偏差。评估师如果不能遵守评估原则的精神,运用了带有明显缺陷的程序和方法,就极易出具错误的评估报告。实际评估过程中,由于我国房地产业以及房地产估价起步较晚,许多技术资料无法在短时期内积累下来,比如市场基准收益率水平、房地产价格分类变动指数等等。

这样使得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将在房地产价格预期的技术上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估价报告的叙述不完善或不完整也会在将来给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5、评估师素质的风险。

评估工作执行的好坏,评估报告水平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评估师自身素质水平。评估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评估师的素质越高,评估工作风险越小,反之,评估工作风险就越大。如果评估工作者业务素质低,就可能出现工作过失、报告误导,如果评估工作者道德素质不过关,出现欺诈、违约、泄密、滥用评估资格的现象,所造成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三)经济活动主体面临的房地产估价风险

经济活动主体是指与估价对象房地产在估价目的条件下涉及的利益各方,比如在抵押贷款中涉及到银行、借款人、担保人等各方利益;在投资目的下涉及到全部投资人和未来的债权人以及政府的利益。这些利益主体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经济活动主体。房地产估价结果与市场价值的极大偏差一样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例如,在抵押贷款估价中,抵押物估价过高会使得未来在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贷款无法足额收回,产生呆账坏账,如果银行的呆账坏账过多,会使银行经营困难,严重者在居民储户未来预期不好出现挤兑情况下,会造成银行破产,进而出现金融动荡。

三、房地产估价风险防范与转移

1、政策规范是防范评估风险的根本保障。

政府应规范各项政策:为确保市场竞争的效率和公平,政府应该公正严明的立法和执法,规范社会各角色的行为,惩治违法违规行为;为加强服务功能,政府有义务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信息服务,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的社会经济环境。

房地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及房地产估协师协会是政府和从业机构之间的桥梁,是房地产评估行业自我管理的实施者,对行业实行监管、惩处违法违规行为;整合评估业信息资源,为评估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制定符合规则的评估业相关的法规、评估标准。

同时,要破除行业、地域壁垒,打破评估领域的垄断,创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独家垄断局面,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制度创新是防范评估风险的基本保障。

以强化风险意识,树立质量至上为中心,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

评估机构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要有一整套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树立质量至上的观念,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严格按《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评估工作,拟定科学的评估计划,采用正确、恰当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制作全面规范的评估报告。特别是建立完善并确实执行估价复审制度,复审制度不仅可以提升估价师的专业水准,可以加强委托人对评估报告的信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评价评估工作所采用的程序、方法是否适当,并对评估报告进行恰当性检查,从而有效地降低评估风险。

另一方面,房地产评估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必须加强对行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职能,对评估机构和人员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为评估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稳步设立评估风险基金,以提高评估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3、谨慎选择客户是防范评估风险的根本手段。

评估人员要控制评估风险,首先要与客户充分沟通,识别资料的真假性,了解客户的道德品质,促使评估机构谨慎选择客户,避免盲目接受评估项目而承受较大的评估风险。评估人员不仅评估时要与客户沟通,而且在评估前和评估后也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在评估前与客户的沟通重在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掌握客户评估的真实需要;评估进行时的沟通重在保证评估程序和方法的贯彻执行;在评估后与客户沟通则重在引导客户合理运用评估报告,减少评估报告误用的可能性。

4、提高评估人员素质是防范评估风险的基本手段。

质量评估报告范文6

关键词:评估机构 企业文化 成本 效益

一、引言

评估机构作为特殊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一般的公司制企业相比,“人合”重于“资合”、“公信力重于赢利”。在机构的利润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评估机构的劳动过程也主要是智力投入,评估机构向服务对象提供的最终产品――评估报告是机构内部人员脑力劳动的结晶。因此,对内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对外如何提高评估报告的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评估机构的持久稳定发展非常重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作为机构内部发展的“软性”力量,提高评估机构的竞争力和公信力,特别是这种以“知识型员工”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增强机构的“软实力”,有助于机构做大做强。从20世纪80年代起,企业文化就开始进入管理学领域,它一般被看作是企业发展目标的意识形态化,由企业特定的价值取向、内部交往习惯以及员工的工作方式等构成。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商业运营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被认为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指导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评估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意义

(一)从评估人员的行为选择看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门瑟・奥尔森教授(MarlcurOlson)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在其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认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当一群理性的人聚在一起想为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时,每一个人都想让别人承担更多的风险和成本,而自己却“坐享其成”,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便导致了“搭便车”困境。并且奥尔森认为“搭便车”行为会随着群体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加剧,假设在一个由n个成员组成的企业中,每一个人的边际努力程度所带来的整体效益的增加被更多的人所分摊,结果就会产生一个缺乏效率的低努力水平,并且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因此,人数越多,把该群体成员组织起来参加一个集体行动的成本会大为的提高。奥尔森这一理论用于描述评估机构内部也较容易得到验证。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评估项目的完成都是许多评估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注册资产评估师、一般工作人员和外聘专家等,产生的评估结果也要经过机构内部不同人员对评估过程和结论进行必要的复核。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评估报告的质量与每个人的努力程度都有关系,而机构内部的激励机制通常采取利润分享制,即任何一个人的报酬都取决于其他人的努力。每一个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在进行博弈,即使能够获得足够的剩余索取权,他们也会产生偷懒的行为,并且试图占别人的便宜。搭便车的行为不可避免的产生。而在实践中我们激励员工采取集体行为仅仅是依靠利润分享制,结果致使许多机构的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阻碍了机构的长远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除了薪酬激励之外,如何在机构内部形成核心的价值观念,使机构内部形成具有统一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对于评估机构的做大做强更为重要。

(二)从评估报告的成本构成看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评估报告作为机构的最终产品,是所有员工在统一的价值观念和集体意识下智慧的结晶,对外代表着机构的整体形象。评估报告的成本构成可以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一般是指在固定投入要素上的产出,是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在评估机构内部,主要是物质资本的构成,即非人力资本的构成。在一般企业中,非人力资本主要是用于购买厂房、设备、原材料及支付其他生产中的必要支出,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收回,之后再进入下一个生产周期,如此循环往复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到垫支的作用,而评估报告作为一种智力劳动的产品,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固定成本,因此非人力资本在评估机构内部只是起到一个抵押担保的作用。而一般意义上的变动成本是指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的支出,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评估机构人力资本是为机构带来经济利益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不可抵押性,但人力资本的成本或者价值往往无法可靠的计量。评估报告的变动成本主要是机构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评估师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一种,其收入主要采取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形式,许多机构将薪酬激励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现实成本评估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也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现实成本,即打造企业品牌的支出,包括聘请优秀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超额支出,对员工的培训支出,确保评估报告质量的支出。聘请优秀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还要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为评估机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奠定基础。一般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着评估机构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因此加强对员工品德和行为的诚信教育是评估机构内部人员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评估报告的质量关系着机构的整体形象,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评估报告的使用者只能通过机构员工主观努力的结果来了解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而做出重要的决策。

(二)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机会成本

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探讨的主要内容,即评估机构获得超额利润的成本。机会成本虽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但却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生产要素方向的选择,因此,机会成本对于评估机构这种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形式来讲,同样很重要。我们可以将评估机构的机会成本理解为,机构为了提高评估质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对委托方进行严格的筛选,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所失去的从被排除的潜在客户中获得的最高收益。资产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评估师与委托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评估师的执业行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评估机构在承接评估项目之前,必须考虑评估项目的风险、机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等因素。从机构的整体声誉出发,考虑是否承接评估项目。当然,评估机构为了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又必须把客户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考虑社会中利益相关者的存在,增加机构的交易机会。不能对客户存有偏见,以评估师的个人偏好来决定是否承接评估项目,否则客户对评估师这一行为的直接报复就是减少交易的次数和降低评估费用,这样会直接减少评估机构同更多的客户进行交易的次数,带来净收益的直线下降。

(三)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效益分析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效益的相关关系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做出的。在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他们以实证的方式揭示了以下事实: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尽管不容易改变,

但它们完全可以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企业文化(张根明等,2005)。因此,众多的企业家积极的投身于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企业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在不断的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评估机构作为以知识型员工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在机构内部要实现企业文化的真正的变革,必须消除机构内部人员的特定的价值取向,就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企业文化成本,才能最终在机构中形成统一的凝聚力,找到机构的股东、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利益的结合点,反映在评估机构由企业文化所带来的效益上,就是股东收益的增长率、管理者薪酬的增长率与员工薪酬的增长率将会出现逐步接近的趋势。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使机构保持不断创新与增长的活力。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所带来的效益包括,对内改变机构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形成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外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评估机构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机构提供的产品质量的高低而传出去,评估机构如果能够赢得良好的声誉,公众会不断购买机构的产品,机构就会不断巩固和发展客户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实现机构和客户的双赢。为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达到长期利润的最大化。我们可以用模型来描述评估机构内部企业文化形成的成本――效益变化状况,c为企业文化形成所耗费的成本,u为形成企业文化为评估机构带来的效益,N为企业文化底蕴不断提高的程度,如(图1)所示。基于对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成本效益分析,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并且最终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形成过程理解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此项无形资产的形成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假设评估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则对于评估机构形成企业文化来说,不存在固定成本的消耗,所有的要素都是变动的,因此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开始先凹后凸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这是由投入的各种要素成本所带来的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所决定的,而所形成的效益曲线与相对应的成本投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必然在开始时以低于成本的速度增长,但最终会超过成本的增长速度。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企业文化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产生相应的效益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为促使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初始成本投入不会立刻影响到员工和社会公众。伴随着成本投入的增加,企业文化便会愈来愈影响到机构的内部、外部环境,其效益便愈来愈大。

四、评估机构提升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以人为本”的观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评估机构的经营主要是各类专业人员的智力投入,因此,人是决定事务所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的管理在评估机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内部人员从高管人员到一般的员工都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是机构得以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以我国目前最大的评估机构中企华为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中企华公司的最佳优势。公司本部拥有70余名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专业评估人员,其中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占80%。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为组织带来的效应具有综合性与持久性,能够很好地提高员工对机构的认同感与忠诚度。出资人对机构的投人不仅仅需要财力和智力的投入,也需要对其员工感情的倾注。作为领导要知人善用,关心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一个健康和谐、自主创新、富于协作精神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高于一切,强调对员工的人本管理和参与式管理,通过尊重员工,激发员工的热情,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