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急物流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急物流预案

应急物流预案范文1

【关键词】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事故应急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X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15)12-0099-02

【作者简介】黄再平(1961-),男,浙江岱山人,本科,舟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经济师,研究方向:道路运输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危化品因其特殊的危险性,在生产、储存、经营中均对环境条件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必须按照不同的危化品理化特性,采取不同等级的包装,并严格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危化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如何确保危化品物流运输安全,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危险品物流首先要解决运输安全问题,其次才可以考虑企业所能收获的经济效益。即安全与效益矛盾时,效益必须服从于安全。然而,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只能减少危险品物流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无法杜绝物流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事故应急管理救援预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预案的准备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事故的等级与性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品物流安全事故的损失程度。

1我国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的现状

危险品物流管理包括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和危险品物流运输发生事故后的事故安全应急管理两个方面[2]。安全管理属于事前预防环节,能够降低危险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事故安全应急管理属于事后救援环节,主要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的救援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将事故的损失降到可控的范围内。危险品物流的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把物流运输的安全放在企业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在保证危险品物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得到了发展、化学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大幅增加,从而使得我国危险品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危险品物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企业准入门槛低,规模普遍较小,内部管理相对薄弱。中小企业占比高,集约化程度低,安全管理投入少,人员配备不足,安全主体责任难以落实;二是车辆承包挂靠现象比较普遍,物流企业对承包或挂靠车辆往往“以包代管”、“包而不管”或只收费不管理,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机制;三是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虽持证上岗,但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四是政府、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危化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强,没有建立完整的政府、社会、企业三级应急管理队伍和应急联动机制。

2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

2.1危险品物流中的预防管理

预防管理在危险品物流管理中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品物流安全事故进行事前的危害评估,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管理有两种方法,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和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4]。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分析风险以及评估危害程度,寻找系统的控制限度与关键控制点,并以此制定监控方案和纠正方法,将所有的记录资料进行有效的保存,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目前,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在部分企业中已在尝试,我们浙江道路运输系统正在实施的,如“安全三项制度”中的《农村客运安全行车图制度》,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农村客运班线行驶路线全程的道路环境危险源的评估、分析出各路段因地形地貌因素或周围有村庄学校等,提出降低限速标准,提醒注意观察等风险控制的方案。道路运输行业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就是要通过对影响道路行车安全的“人、车、路、制度环境”等诸方面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此预防和减少事故。

2.2企业与政府为物流安全管理所做的工作

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还应该包括:①企业应履行主体责任。如:加强对员工的安全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考核、建立奖惩措施;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定期维护检测,参加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年度审验;利用GPS等科技手段加强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防止车辆超速行驶超时驾驶,或违反操作规程。②政府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如:把好危险品物流企业的许可准入、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的许可准入、运输车辆的许可准入。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利用科技手段对企业经营规范情况进行监督。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对企业存在的隐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等。

3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管理

3.1建立物流事故信息传输网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各类危险品物流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危险品物流事故信息报送网络,建立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各地政府管理的应急指挥中心,当危险品物流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时,才可做好信息畅通、反应灵敏、行动迅速。

3.2设计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管理网

危险品物流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是客观存在的,事故发生后,怎样有效的进行救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应急救援管理网的建立能够将危险品物流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有效的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管理网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逐步建立由地方政府、社会力量、企业组成的三级应急处置中心(服务站),使各服务站的服务半径基本覆盖危险品物流的全区域;②在应急服务站覆盖不到的地方如何进行紧急救援;③如何让应急服务站尽可能的覆盖到人口密集的路段。

3.3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管理措施

建立追求时间效应的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在危险品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掌握事故发生的地点,并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准确定位。进行危险品事故救援前一定要清楚危险品的种类、危害性、数量以及存放的方式,可通过建立危险品物流监测系统,运用交通运输部推广建立的电子运单制度来解决。此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对危险品进行实时的追踪检测,掌握危险品的动态信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为救援人员及时的传送有效的救援信息,在第一时间内联系能最快到达事故发生地的应急服务站,在危险品还未通过空气等媒介传播到周围地区时,对当地的人民群众进行疏散和撤离。根据对危险品产生的危害和泄露情况,以及周围的环境变化等制定出下一步的救援方案。

4结语

危险品物流具有高危害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危险品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是降低危险品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和企业需要把外部的诱发因素降到最低或者消除。危险品物流安全事故发生后,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在第一时间启动事故应急管理救援方案,争取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与事故应急管理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71-74+124.

[2]黄河.危险品物流的事故预防与应急管理研究[J].江苏商论,2009,09:64-66.

[3]初刚.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路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62.

[4]王海燕,张秀珍.基于区域协同的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01:13-17+123

[5]刘玉瀛.中国危险品物流发展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9:104-107.

应急物流预案范文2

1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管理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供应链在其各个环节的行业发展呈现较好的发展水平,在原材料到供应商之间的配送过程,以及在配送过程中的运输环节都处于比较完善的状况,但是最大的难题是对于物流信息的管理与回馈,对于来自上游的原料的物流实时信息与具体运输情况,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匹配过程。目前对于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信息处理,所采用的较多的还是传统的扫描条码信息技术,根据商品或者运输单上的条码来对应该货物的归属。但是条码技术对于物流信息的传递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局限性,比如对于条码绘制上的局限使得同样的商品可能出现相同的条码,条码所能够体现的信息数据量有限,通过条码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一般只有产地、规格等最基本的物品属性,从而对于供应链的整个效率起到制约作用。加强信息流通是改善供应链运作效率与提高管理能力的关键性环节,只有使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所处的实际情况的信息,才能使得供应链上的各个单位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从而使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效率稳步提升。供应链就像是一个木桶一样,桶中所装的水的多少就好比是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的高低,只有木桶上所有的木板都到达同一个高度,桶中的水才能装得足够满,要是哪一个环节的效率不能提升起来,就好比其中的一块木板比其他的都要短一截,就会导致桶中的水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出去。因此,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对信息的依赖性是很强的,本文所引用的当下新兴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能够对这些情况进行有建设性的处理。

2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概述

RFID技术的原理是运用射频技术来采集数据,由于RFID技术可以采用动态识别,并且可以在高速移动的物体中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并且识别的有效距离非常大,而且不会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而降低识别率,因此能够在整个供应链上对供应上游与下游间的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的物品跟踪,其所提供的信息也能使供应链上所有的单位企业都明确知道原料与商品处于供应链的什么部位。

RFID技术的先进在于它是基于智能化科技所研发出来的产物,RFID技术设备的配置中有一种智能芯片,它的体积非常小但是带有信息传输必备的天线,就像当下人们所使用的智能手机一样。该芯片在工作过程中接收PF信号,这是一种由RFID阅读器所发出的信息,然后接触到电子产品的代码时就会自动将该代码再传输到RFID阅读器,经过专业软件的处理把接收到的电子商品代码与之前的已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实现对物资与商品的管控,这个过程非常高效准确,因为是建立在智能化科技的基础上,整个进程不需要人工来操作。对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来看,RFID技术完成了对传统管理技术的升级,它使得整个企业供应链上的环节都在其管理范围之内,并且都变得无比方便快捷,企业不仅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最关键在于整个工作过程的准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以往的物流信息只能对整个批次的物品进行一个笼统的信息记录,无法得知这批货物中的细致的物品属性与其他重要信息,但是在RFID技术的管理下,可以对物流货品精准到每一个小零件的信息记录,使得企业对于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生产管理都能够很有效地进行管控与调整,同时所消耗的时间也比之前要少几倍。

3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需要的是稳定高效的工作方式与流程,在这个前提下将数据信息集中在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服务器与局域网的连接使得客户终端可以通过局域网与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交换,对于物流货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局域网与所有客户终端进行相连,同时也能够对数据服务器上传信息。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流程根据企业不同之外来分别划分其工作内容。

由于RFID技术可以对商品进行对应的专用标志,通过现代网络与电脑技术以及数据服务器的有机结合,可以在现代物流管理整个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对运输在途的货物进行信息分类查询,了解物流链上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状态,根据RFID技术的相关优势,可以使现代物流管理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缩短业务流程。现代化企业的配送中心的工作量一般都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出入库时候的工作是极为烦琐的。对于设置了RFID标签的货物,配送中心在安装了RFID阅读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出入库,而不用像以前那样每一个停留下来扫描条码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工序,RFID阅读器可以在配送中的出入口處一次性捕获多个移动数据,并且不会发生重复的错误情况,真正地实现了高度的智能化,使得企业在配送这块的效率大大提升。

第二,改善盘点作业质量。在采用RFID技术后,所有的库存货物的外包装上都会贴上RFID标签,在进行盘存工作时只需要用RFID阅读器一次性对所有的货物仓库进行扫描,就可以获得所有货品的完整信息,再运用电脑服务器终端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处理,都是通过电子技术来进行烦琐的工作内容,使得出错的概率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信息的准确可靠性。

第三,降低运转费用。采用RFID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可以进行多个数据在大范围内进行识别,所以在企业配送中心的出入库作业的具体工作中能够使验收过程融合到出入库的过程中,使得这两个过程有机的整合起来,不再像以往那样要先搬运货物到指定地点进行扫描后才可以出入库,现在可以直接在搬运的过程中就进行信息扫描工作,这样减少了一个批次货物的整体搬运次数,节省了搬运所需的设备与人工费用。

应急物流预案范文3

人工流产手术产生疼痛主要是因扩张宫颈和负压吸宫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释放一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神经末梢所致。目前,临床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镇痛、扩张和软化宫颈以及减轻对迷走神经感受器的刺激。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且麻醉镇痛效果较理想的是静脉联合应用普鲁泊福和芬太尼。但此二药在联合应用过程中的反应并不尽如人意,患者出现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的几率很大。为降低麻醉风险,对前来要求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分别给予仅仅单用普鲁泊福静脉推注全麻及联合应用芬太尼全麻下施行手术,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6月收治因计划外妊娠要求行人工流产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7±6岁;体重45~69kg,平均53±7kg;妊娠时间40~68天,平均54±7.5天。对照组40例,年龄21~39岁,平均25.6±4.48岁;体重45.5~68kg,平均52±4.98kg;妊娠时间45~65天,平均52±5.9天。所有患者心肺功能检查无异常,无使用普鲁泊福和芬太尼禁忌证,无手术禁忌证,血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手术前均向其交代所选择的麻醉方式,且取得其同意。

方法:观察组采用单纯静脉推注普鲁泊福麻醉,而对照组则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麻醉。两组均由有经验的妇科医师和麻醉师施行手术和麻醉,由麻醉师观察并记录两组给药后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深度达手术麻醉期时患者的呼吸、血压、及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实际用药剂量。两组病例均在术前3分钟开始给予吸氧,增加患者氧储备。

安全性及效果判断标准:①良好:患者顺利进入麻醉第Ⅲ期(手术麻醉期),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无躁动及觉醒,呼吸规律、平稳、血压正常、氧饱和度>94%,停药后10分钟患者可回答问题,无恶心、呕吐、头晕等反应,2小时内患者可安全离院。②较差:患者进入麻醉第Ⅲ期后,呼吸不规律、血压下降,氧饱和度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或t检验。P

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观察组80例,年龄22~40岁,平均27±6岁;体重45~69kg,平均53±7kg;妊娠时间40~68天,平均54±7.5天。对照组40例,年龄21~39岁,平均25.6±4.48岁;体重45.5~68kg,平均52±4.98kg;妊娠时间45~65天,平均52±5.9天,两组的年龄、体重、妊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用药剂量比较:普鲁泊福,两组均以每10秒约40mg(4ml)的速度静脉推注,直到临床体征显示麻醉作用已经产生,维持麻醉深度时,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单次剂量25mg(2.5ml)。观察组80例患者普鲁泊福用量147.5~220mg,平均180±15mg;对照组普鲁泊福的用量145~212mg,平均173.5±14.5mg,应用普鲁泊福之前3分钟给予静脉推注芬太尼1.0μg/kg,两组的普鲁泊福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疗效:两组在静脉推注普鲁泊福之后均于30~40秒进入麻醉状态,手术中患者未出现躁动、觉醒等反应。

安全性:在观察组中3例(4%)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及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至80/60mmHg,血氧饱和度

讨论

普鲁泊福(异丙酚、丙泊酚、propofol)为静脉,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有轻微镇痛作用。起效快,静脉注射1.5mg/kg后30~40秒患者即入睡,维持时间仅3~10分钟,停药后苏醒快而完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心肌的直接抑制作用及血管舒张作用,结果导致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外周阻力和心排血量降低。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为潮气量降低和呼吸频率减慢甚至呼吸暂停。

芬太尼(fentanyl)为麻醉辅助用药,镇痛作用为吗啡的75~125倍,因此,在麻醉期间加用该药麻醉效果将增强。但芬太尼亦有呼吸抑制作用,与普鲁泊福合用时,呼吸抑制作用加重,使麻醉风险升高。

应急物流预案范文4

关键词: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一、 应急物流的概念

在我国,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SARS的爆发,才使我国的学者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何明珂(2003)认为,应急物流是指由于突发性因素导致的物流活动,包括由突发性因素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和满足这些物流需求而进行的应急物流供给活动。高东椰、刘新华(2003)认为应急物流是指各类突发事件中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并且指出应急物流的四个特点: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弱经济性。2004年欧忠文博士等在国内外首次比较系统的提出了“应急物流”的概念,他认为应急物流是以提供重大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将应急物流定义为: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李滢棠(2008)认为应急物流是以提供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应急物资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特殊的物流活动。左小德(2011)将应急物流定义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通过快速识别和动态确定危机级别,对应急物资调配、人员救助等活动进行有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综上所述,对于应急物流的理解应该从“应急”和“物流”两个方面着手,应急物流既要包含普通物流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的流程,又要注意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以及弱经济性的特征。

二、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现状

1、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取得的成就

1) 新疆应急管理投入范围越来越广,包括物资救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监测等。从2003年至2012年,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投入31.2亿元用于救灾;2009至2011年,自治区财政投入6162万元进行新疆人工增雨(雪)应急工程建设,;2011年12月5日新疆电信投入24亿元建应急通信基地 ,面向整个西北地区实行应急通信设备后勤保障补给、应急通信救灾物资资源共享、集中调配、高效配送;2013年自治区落实1.3亿元财政资金,重点用于23个重点灾害性河流和重要城市(县城)应急防洪工程建设;环保部争取中央财政2800万元投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化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中央将投入9870万元助力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2) 新疆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审核、修订、了专项预案29件,部门预案107件。全区14个地州市、99个县(市、区 )印发了本级应急预案。中央驻疆企业、区内各大型企业均编制了应急预案,基本搭建起了自治区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逐步建立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生产经营单位四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各地 (州、市)、各部门、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体系。

3) 应急救援队伍初具规模。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救援总队成立以来,逐渐成立了四种应急队伍,即以公安消防为基础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以行业、系统为依托的专业救援队伍;以成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临时救援队伍;以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和处置单位组建的应急救援队伍。

4) 新疆应急物流的物资储备能力不断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和完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增强灾害救助反应能力,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近些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应急物流的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地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5) 新疆交通运输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应急物资的运送过程中航空、铁路以及公路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中,自治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200公里,五年新增4100公里,路网覆盖全区75%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到2020年,形成四纵四横、五大对外通道、六个对外铁路口岸的铁路路网格局;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万公里,初步形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骨架和“五横七纵”干线公路网络格局;构建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为门户枢纽,喀什、伊宁、库尔勒机场为区域枢纽,支线机场和通勤机场为补充的机场体系。这将新疆应急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输送平台。

三、新疆应急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新疆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仍不完善。应急物流管理法制机制工作滞后,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下应急救援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加强应急管理保障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应急物流管理的行政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系。应急物流的综合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应急资源的存储、运输以及配送都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封锁。

2、新疆应急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新疆应急物流的整体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很多突发事件不能及时正确的得到预测和传递。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应急指挥机构无法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详细资料及应急物流的运作情况,不利于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分析。另外,对于应急捐赠的应急物资,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配送供需矛盾,造成在应急响应初期形成救援真空,在后期需求达到饱和后,应急资源还在源源不断的运输。

3、应急物流指挥体系不完善。应急物流往往同时涉及部队与地方,新疆还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应急指挥体系,就容易造成应急物流的联系渠道不通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战、制约了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自治区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组织机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组织的效率就很低;各级物流部门没有较完整的应急预案,它们注重的是物流成本,这恰恰与应急物流的不计成本是相反的;在进行紧急救援时,以行政命令为手段,救护力量的申请和派遣程序相对复杂,影响了紧急救援的效率。

4、新疆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单一。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基本保障。近些年来,新疆建立了乌鲁木齐、喀什、奎屯等大型的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也不断增加,但是仅仅靠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储备还是不够的,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储备应该是全民参与的。新疆地域辽阔,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应急物资的种类以及配送速度有严格的要求。

四、完善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新疆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1)建立新疆法律保障机制。法律保障对于处理突发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规范政府部门在紧急时期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督促社团和个人更加规范的行使权利和义务。新疆地区应该根据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地方立法,在突发事件以后迅速完成应急物资筹措、采购、运输和配送,防止不法商人借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社会秩序,保证应急物流全过程的实现,维护社会稳定。

2)建立新疆的综合协调机制。紧急状态下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支持,打消那种条块分割和部门封锁的局面。建立高效的综合协调的机制,处理紧急状态下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主要包括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单位生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和办法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应急物资保障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

2、进一步完善新疆应急物流指挥体系

1)培养应急物流指挥人才。新疆本地高等院校以及政府相关机构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好专业指挥人才储备。同时,整合区内的相关物流专业救援力量,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应急指挥队伍的布局,充实骨干人员,改善落后的技术装备,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

2)加强新疆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建设。要建立军民共用的应急物流信息资源平台、通信平台和相关数据库,提供信息支持;要建立统一的应急物流组织机构和高保证军地物流一体化下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军地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物资储备效益。

3、建立统一而灵活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单一的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能够满足突发事件后的应急物流的需求。为了有效的应对新疆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需求,要实行国家、军队、地方、市场和家庭“五位一体”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其中国家是储备的主体,军队是骨干,有地方来补充,市场进行辅助,家庭作为储备的基点。

灵活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全民参与机制。新疆应急物流储备体系由政府主导,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比如个人捐献、企业捐助、社会团体机构等。其次,应该尽可能的发挥市场化储备的基础性作用,与生产厂家、供应商或者医疗机构达成协议,一部分及时的应急物资由他们代为储备,这样就避免了产品过期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国文.中国物流将如何应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2]何明珂.应急物流的成本损失无处不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3]高东椰,刘新华.浅论应急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4]欧忠文,王会云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4, (3).

[5]李滢棠.汶川地震引发的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思考物流技术[J].物流技术,2008,(8).

[6]左小德.应急物流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7]张宏.构建新疆应急物流体系的思考[J].新疆财经,2009,(4).

[8]刘玲.新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1).

[9]李创.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3,(6).

[10]欧忠文,李科,姜玉宏,王会云,甘文旭.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5,(10).

[11]张革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商业时代,2010,(8).

应急物流预案范文5

[关键词]地震;应急物流;解决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11.014

1 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现状

应急物流是指在发生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严重疫情时,把所需物资和人员以最大的时间效益和最小的损耗送达目的地,与普通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具有“急、快、准”的特性,即对应急物资需求急、应急物流工作进行快、物资送达地点准。我国的应急物流现还处于起步阶段。2006 年,经国资委和民政部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研究的专业组织。2007 年,中国物流协会把5个与应急物流相关的课题纳入到年度规划中去。在一次次自然灾害的打击中,各级政府开始越来越意识到应急物流的重要性。与我国相比,日本、美国、德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有一套科学且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体系内的各部门可以相互协同工作。日本由于地理位置及地质的原因,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日本很注重事前的准备工作,运输路线的规划、应急物流流程的规划等。对于应急物资,日本采取分阶段管理:政府、部队物资收集发放民间物流主动配送民间物流被动配送。日本政府形成以“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在美国,联邦应急署负责应急工作,所有的应急工作由其集权化和专业化管理。在国内救援方面,联邦应急署有专门的物流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和发放;在国外救援方面,由其下属的对外灾害援助办公室负责。美国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德国,可以概述为民间力量和政府的完美协作。德国的应急工作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民间成立民防专业队,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部门和民间专业队相互合作,协同分工。

2 汶川、玉树应急物流工作分析与比较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发生了一起较为强烈的地震,在地震发生的24小时内,政府和军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政府方面主要是交通部门和铁路部门,他们及时修复灾区毁坏路段并为灾区物资的运输开设了专线,大量衣被、药品、粮食得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灾区。部队方面,数量达一万六千人的武警官兵在灾情发生一天内被派赴四川救援一线,由于灾区最前线的有些路段靠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所以军用直升机也不断盘旋灾区上空,为灾民们空投最急需的食品、水和药品,仅绵阳、绵竹、彭县三地在24小时内便空投食品等物资达12.5吨。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震后,政府和交通部门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陕西对进入青海救援的车辆一律免费通过,开启“绿色通道”。铁道部也及时成立专门组织实施救援工作。

与应急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的提高相比,汶川和玉树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充分暴露出领导干部和居民的危机意识、灾害的防范观念与相关职能部门的预警水平差强人意,居民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待加强。处于地震带地区的政府部门对地震的中长期风险重视不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仍处于“重处置轻预防”的阶段,只注重营造“反应文化”。巨大灾害防范机制不只是关注事后救助,应该更多关注事前预防和预测。

3 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3.1 制约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主观原因

(1)应急物流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应急物流管理强调政府协调机制,针对具体的应急事件,应急方案一般会从政府、军队、民政、卫生、商务、城建、交通等部门抽调人员,临时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来处理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

(2)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不尽合理。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数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国家级应急物资品种单一、数量不足。

(3)应急物流作业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在突发事件中,我国的相关人员经常以常规物流作业流程来处理应急物流实务。应急物资的包装、储存、搬运、装卸与运输等流通环节未能按照应急的目的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造成物资的包装标识和信息不统一、储存堆放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车辆的运输调度和路径行驶安排上达不到快速、安全与经济的要求。

(4)应急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发生突发性事件后,特别是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与外部几乎是中断联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应急指挥机构无法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详细资料及应急物流的运作情况,造成分析判断不准确。另外,各级政府由于只掌握本管辖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基本情况,与外部运输方式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一旦出现应急物流需求,往往因为衔接不畅而延误时机。

3.2 制约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客观原因

(1)应急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体系较为零散,立法空白较多。由于我国出台的许多专项应急法案是问题出现时应急立法的产物,不同法规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使用范围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目前,我国应急物流行政法规多,立法层次低。整个社会保障工作所依据的大多是行政法规和规章,且很大部分为“意见”、“通知”等,灾害应对处置及社会保障立法的权威性亟待提高。

(2)应急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全国各地在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建设进度的同时,缺乏对应急物流需求的考虑,未能将国家救灾储备库的规划建设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布局与功能统筹考虑,应急与常规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区域综合运输系统和通道系统的建设缺乏对应急物流配送通道的规划。

(3)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知识未普及。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一般时间很短,这就要求广大民众快速做出或逃或躲的决策。由于缺乏相应的物流知识,很多人在事件突发的瞬间被吓倒,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4 我国应急物流问题的对策

4.1 针对“主观原因”的对策

(1)完善应急物流预案机制。应急物流的“应急”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因此,应建立全国和省、市一级的应急物流预案,以确保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应急物流预案的准备包括应急物流硬件和软件准备两个方面。其中,应急物流硬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资金的准备、设备设施的准备和车船道路的准备等;应急物流软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人员准备、信息准备、应急场景的假定和应急措施的制定等内容。应急预案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明确如何筹备组织指挥机构,如何分工完成各项物流活动,采取哪些步骤、措施、程序等。制订应急预案时,涉及全局、危害严重,重大事件的应急预案,应聘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应急预案制定后,应进行几次演练,总结经验教训后形成几个备用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要经过上级政府部门的批准;如果是各地区的一般性应急预案,也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灾难性事故,综合分析制定。

(2)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增加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应当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等历史数据确定不同的储备量。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的物资品种由单一的帐篷逐渐增加到主要生活用品,如衣服、食物、火炉、炊具、医疗药品、卫生消毒用品等。不同地区的物资储备种类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中,国家是主体,军队是骨干,地方是补充,市场是辅助,家庭是基点。

(3)建立应急物流配送网络。良好的配送网络将极大地减少物资流转的中间环节,提高供应网络的柔性和效率。救援物资的供应端,供给主体众多,供应物资品种多、批量大,缺乏统一的规格、标签,除物资配送职能外,还需要担负收集、挑选、分类供应救援物资的职责、物资的需求端、需求者众多,时间紧,数量大。因此,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必须与当时的应急指挥中心、救灾指挥部等紧密联系,并通过应急物流信息体系,及时反馈应急物资流动信息,实现高效的配送功能。

(4)强化信息管理和技术支撑系统。采用先进技术,建立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为保证运送物资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信息网络平台,同时,运输实际过程中,应运用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时刻关注物资的运送情况。

(5)提高管理者整体素质。物流业本身就具有重经验和操作的特点,因而应急物流系统的指挥决策、操作执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处理并化解危机。指挥决策人员除了应具备丰富经验之外,还应有较为全面的交通运输、信息沟通、地理条件、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中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除了物流专业队伍,工程技术、应急救援、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人员也是应急行动必需的专业人员,由于这些人员所使用的物资与他们本身都是通过应急物流系统运至灾区的,要提高应急物流效率,也必须与他们有效沟通,密切配合。

4.2 针对“客观原因”的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法律保障。法律保障对处理自然灾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保障中涉及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障机制。汶川应急救援行动使我们认识到,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实施指挥调度不能满足突发事件对应急物流的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统一、协调一致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我国应急物流法律建设的任务,是将应急情况下物流资源的有效调度规范到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上升到制度层面的高度,克服法律效力层次不一、责任机构各自为政的

弊端,明确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在应急物流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2)加强应急救援设备的投资建设。在应急物流中,专用装备必不可少。不过在国内应急装备尚没有专门的建设和保有,又何况其中的物流装备。目前,国内在应急救灾中,对于装备通常是有什么用什么,所以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重视程度。

(3)开展知识宣传,重视人才培养。突发性事件一般发生时间短,造成的危害大。为了能够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平时应该加强突发性事件知识的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可以开设相关讲座,并进行实际模拟演练,让学生学会自救。对于企业单位人员,也应该做一些知识宣传,搞一些报栏,加强宣传。应急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政府、各大高校应联合起来培养应急物流人才,特别是指挥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亮.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3):30.

[2]欧忠文,王会云,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12,27(3):164-166.

[3]杜庆霞.基于自然灾害的我国应急物流合作机制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8):34-36.

[4]何亚洲.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2014(7):277.

应急物流预案范文6

一、制定应急防疫预案,备齐应急防护用品。

物流企业要制定各自具体防控预案,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在单位备齐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体温计、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并明确专人负责,科学分发和使用防护用品。强化疫情期间用工机制,动员专门负责人对疫情期间拟上岗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筛查,确保上岗工作人员健康。

二、确保服务不中断,保障措施强有力。

物流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各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要坚守工作岗位,确保服务工作不中断,特别是涉及快递快运的企业要制定从寄出包裹的安全防控方案,做到及时、准确、安全、无误。

三、加强在岗职工健康防控,确保在岗职工健康安全。

物流企业要提升管理运行机制,包括提升办公场地、食堂卫生水平,切实做好交通运输工具清洁卫生和消毒,在工作场所采取通风、测体温等必要措施,确保在岗职工卫生和健康安全。

四、做好应急物流预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