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防治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1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

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 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 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 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2

关键词:沙漠化;防治策略;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28-02

1引言

沙漠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大瓶颈,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一些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在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沙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沙漠化的表现也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风沙严重、土壤盐渍化,使得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环境发展。对于一些受到沙漠化严重影响的地区,我国正在积极加强对沙漠化问题的治理,我国出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有西部以及北部,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有极大的关系。

2沙漠化的危害

2.1缩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巨大,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而且每年都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目前,沙漠化的态势还在逐渐蔓延,这使得我国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人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都不断缩小。

2.2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

沙漠化使得土地的营养力度不断降低,土地的有机质及氮、磷、钾等都不断减少和损失,使得草场的肥力也不断下降,最终导致生产力降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2.3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沙漠化会导致农业、林业等产业的生产受到影响,从而使得生产力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降低,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经济损失,尤其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更为严重。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五六百亿元,而且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还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失踪,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大影响。

2.4加剧了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

沙漠化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水土流失,而且水土流失越严重,沙漠化的程度就越严重。比如各地的沙尘暴天气越来越频繁,沙尘暴带来的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降低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3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沙漠化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的阻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沙漠化的控制,以此作为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沙漠化防治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政府依旧是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具有主导全局的作用。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而且要将沙漠化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具体说来,在主导工作的时候,应该要有全局意识,要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对全境内的调度管理。在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先进的治沙理念的应用,参照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国家的沙漠化防治经验,并且有效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沙漠治理工作。在治沙理念上,要本着生态治理的原则,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沙漠治理工作兼顾并行,使得沙漠治理的过程中也能做到生态保护,借助各种生态手段进行治理。

3.2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沙漠化治理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治理的过程也比较复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做到标本兼治,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战役。比如在具体的治理的过程中,可以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对当地的沙漠化情

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从而促进沙漠化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的开展;在了解基础情况的前提下,要对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且提出完善的沙漠化治理方案,确定治沙过程中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生态治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比如栽种植物,是当前很多地区治沙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沙漠化治理的效果,在植物的选择上,应该要有一定的原则,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使得各项数据可以得到综合的应用,从而不断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3.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不足而导致沙漠化治理问题的地区还有很多,加强资金的投入,是提高沙漠化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此,一方面,政府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沙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治沙计划,向上级申请资金,同时也能招募更多的社会资金,让社会资源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也能发挥出相应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各项资源应该要做到合理配置,防止资金的投入出现一刀切现象,使得各项资金以及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而不会被浪费。

3.4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

沙漠化的治理不仅仅是局限于种树种草等传统的模式,传统的治沙模式可以实现沙漠化的有效控制,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沙漠自身的价值。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来讲,沙漠化的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利用沙漠化治理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比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就成功地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发展,这些经验就值得学习,在栽树种草的时候,也应该要考虑到相应的附加值,不断转变生产方式,比如对于草原地区的沙漠化治理,可以实现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在恢复植被的过程中加强畜牧业的发展,一举两得,使得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同时也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沙漠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加强沙漠化的控制是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应该要做到标本兼治,不仅要实现表面的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根本治理,从而使得沙漠化现象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拓.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

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沙害;防治;工程固沙

中图分类号:S727.23 文献标识码:A

1 沙害板结地段的危害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现有天然植被面积过大或者取土、弃土不合理,又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也是人为造成线路沙害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注意。为了防止铁路沙害,在靠近路基附近设置防沙栅、树枝条高立式沙障或挡沙墙及聚沙堤等是十分有害的防沙措施,这种措施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正是在线路附近造成流动沙堆的条件,一旦积沙埋没障碍物时,就成为病害线路的沙源。有人称这种防护措施为“引狼入室”,使线路造成舌状沙害,对线路威胁最大。

沙害的防治通过沙漠地区的铁路,如包兰线、兰新线、集二线、京通线、青藏线、南疆线、乌吉线及陇海线经黄河故道地段等,在风的作用下,移动沙流经常给铁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时甚至掩埋线路,危及行车安全。沙害形态风沙对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流沙在线路上的堆积,以及流沙对路堤边坡的吹蚀和对道床的掏空。线路上堆积的沙,掩埋枕面以上,以称一级沙害,掩埋面以上至轨面以下,称二级沙害;掩埋枕面以下,称三级沙害。

2 沙害的一般治理与预防措施

2.1 沙害预防包括以下内容

资料收集包括线路的设计、施工资料及线路区域的气候、水文、工程地质等情况,并了解其变化规律,为防治病害提供第一手资料;根据线路当前的状态及运营情况,应每3-5行一次线路的普查,评估线路的安全状态,提前发现病害趋势并进行相应的处置,拟采取的措施:应采用技术上可行(控制病害产生原因)、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方法。

2.2 防治原则和措施沙害的防治原则是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沙害防治措施,分为植物固沙和工程固沙两类。植物固沙是治本良策,既可阻截沙流,防止风蚀,又可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和改良土壤。植物固沙以营造林带为本。林带采用植物混种、均匀透风类型。迎风林带先矮后高,即先灌木,后乔木;背风侧则先高后矮,有效防护宽度一般为树高的15~25倍。沙害严重地段,迎风侧可营造多条林带。

工程固沙一般用在没有植物生长条件的地段,或作为植物固沙初期的辅助措施。常用以下几种形式:(1)路基本体护。对路基或路堑本体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覆盖,如干砌片石、栽砌或散铺卵砾石。(2)路基两侧防护。在路基两侧一定范围内修筑一些阻沙、固沙及导沙设施,保护线路不被流沙掩埋。阻沙设施包括防沙栅栏、防沙沟堤、防沙挡墙等;固沙措施包括麦草沙障、土埂沙障、化学乳剂固沙、铺设卵石或黏土覆盖沙面等。导沙设施包括用卵石铺砌而成表面光滑的输沙平台、在路基迎风侧修建导沙堤等。包兰铁路中卫沙坡头地段防风固沙的模式为“五带-体”铁路沙害防护体系。它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水路与旱路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科学创立的防治铁路沙害的有效模式。

3 铁路沙害的预防治理实践

3.1 积极应对,及时消除沙害对运输安全的影响

受高原副温带低压气流的控制,每年冬春季1~6月,青藏线西格段、格拉段大风天气增多。西格段最大风速20.3m/s,平均大风日数13.7天,格拉段最大风速22m/s,平均大风日数19.1天。每年冬春季,西格段浩鲁格~饮马峡、锡铁山~临山、格拉段五道梁、红梁河、秀水河、沱沱河、唐南~扎家藏布及措那湖一带风沙上线严重,经常造成沙埋线路影响行车事故。为及时消除风沙上道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每年风季来临之际,要求维修单位在风沙上道严重地段驻扎人员,及时清沙。自公司成立以来,从2005年开始每年平均累计清沙3.4万方,确保了行车安全。

3.2 采取措施,加强沙害设施防护

按照“近挡、中截,远阻”进行立体防护,是有效阻止风沙上线的主要工程措施。多年以来,我们对西格段的严重风沙地段,采取近线路20~50米范围铺设碎石方格,50米以外设置土挡沙墙、片石挡沙墙,有效地阻止了风沙上线危害,近年来,则利用废旧砼枕设置挡沙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铺设的碎石方格,受沙埋影响,每3~4年需翻新一次,成本代价很大。在青格段风沙地段,铺设碎石方格8.3公里,累计33.2万平米,近线路主风方向设置低立式(代替碎石方格)尼纶网20.6公里,计61.8万平米。青藏格拉段,今年以来风沙危害较为严重,其中红梁河、秀水河、沱沱河、措那湖一带沙害,风沙上道特别严重,多次造成沙埋线路影响行车事故。3~5月,沱沱河沙害区曾2次造成风沙淤埋沱沱河站西岔区道岔及1、2道,车站站台也严重积沙;措那湖湖边939#(6-24米)桥及940#(15-32米)桥,桥下积沙淤积到梁底,严重堵淤桥孔,桥梁头150米范围线路路基坡脚、路肩积沙严重,造成多次风沙淤埋线路影响行车事故。一是对上述几处严重风沙上道地段,采取人工清沙的方式,对路基坡脚、边坡及道床的积沙进行了全面清理,累计清理积沙4.7万方。二是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护,新增石方格防护2.8万平米,翻新石方格5.2万平米,设置废旧砼挡沙墙3.1公里,试验铺设低立式尼纶网方格防护5.7万平米,设置高立式尼纶网挡沙墙累计15.9公里5.2万平米。对措那湖沙害,因地制宜,利用桥下夏季有流水的有利条件,将桥下、桥头路基坡脚积沙全部清至距线路150米远处做成沙土围堰,围堰用塑料布全面包护防止渗水,将桥下流水改至围堰内,利用积水冬季结冰的原理压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 采取植物措施,加强对铁路沿线荒漠化的治理 对荒漠化进行恢复植被,是彻底治理荒漠化、恢复和改善环境、再造秀美河山的一项伟大工程,加强对铁路沿线荒漠化的治理,也是改善铁路沿线环境,建设绿色环保铁路景观的一项有意义的工程。但对处于内陆腹地的青藏高原来说,由于干旱少雨,年降雨量的分布不均,恢复植被困难很大。一是选择的植物种很狭窄,可供用做实际绿化的植物种更少;二是土壤需改造,困难很大;三是后期管护困难,供水是很大问题。尽管困难重重,结合当地实际,克服气候条件及种种困难制约,按照“宜桥则桥、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认真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动铁路两侧荒漠化治理。

参考文献

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Technical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Li Ping

(Liaoning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402 teams Anshan Liaoning 114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the intensity of the various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such as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re also generally increased, this will give our fragil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great pressur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frequency and scale there is a rising trend. In this paper, authors connotation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hazards,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and major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control measures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were fully explained.

【Key words】Preventive measure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Geological disasters

1. 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1)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2)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3)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 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2.1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2.2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2.3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3.1 滑坡。

2.3.1.1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2.3.1.2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3.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3.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

(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

(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

(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

(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

(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

(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

(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3.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A.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B.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 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 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5

日前,重庆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公布了首批市级森林城市名单,南川区成功创建“市级森林城市”。

自2008年开始“市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南川区按照“一城两路三山三江六方”构建城市骨架,着重打造城市绿心、城周森林屏障、城郊生态景观景点,精心培育生态林、林荫道、绿化网等森林文化元素,仅2010年,南川区新增森林12.2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21%,达18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2%,居重庆市19区第一。

为保障市级森林城市的创建,南川区还相继创新创优了造林机制、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采取科学规划,依法保障绿化用地;多方筹资,加大森林城市投入;完善机制,形成全民参与格局;通过产业带动,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强化管护,确保工程建设成效;落实责任,严格标准考核考评;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格局等措施。他们还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双十身边增林行动、树木绿地认建认养等,增强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切实保障了重庆市级森林城市创建。

江苏省江阴市“十二五”将建保障住房138万平方米

近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提升,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提升,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互促进”的理念,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十一五”期间,先后建立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房等保障制度,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江阴市已建成经济适用住房25万平方米,解决了2380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对617户家庭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建设公共租赁房60.8万平方米,1.4万套(间),为4万名新就业及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住房问题。

“十二五”期间,江阴市将以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实现“人人有房住”为目标,建设各类保障住房138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提高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比例,形成以租赁型住房保障为主、产权型住房保障为辅的保障格局,到2015年,租赁型保障占保障供应总量的70%以上。

河南省安阳市以旅游提升城市知名度

2011年是“中华文化游”旅游主题年,河南省安阳市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2011年3月6日,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笑东在京表示,今年安阳将围绕“中华文化游”旅游主题,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传承灿烂的华夏文明,展示山水安阳、文化安阳、历史安阳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殷商文化之旅、红色精神之旅、航空运动之旅、华夏文化寻根之旅、山水生态之旅等文化旅游精品,以此来全面提升安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湖南省长沙市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近日召开的长沙市2011年第一次爱卫会全体委员会议提出,长沙今年将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接受全省城市卫生检查和全国灭鼠灭蟑先进市巩固工作复查。根据目前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相关建议,长沙将参照国家卫生城市的10个方面标准,重点抓好城市公园、景区、广场、公共场所、公厕、集贸市场等卫生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行人、自行车闯红灯,各类车辆乱停车、乱掉头等问题。并坚持开展控烟工作,公共场所要有禁烟标志,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等。今年,长沙还将以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为抓手,推广和完善农村改厕“四统一”模式,进一步加大集镇公共场所、集贸市场、乡镇机关、卫生院及中小学、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等区域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力度。

贵州省遵义县三举措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2011年,遵义县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思想,坚持以工业园区集聚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着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努力实现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县财政年初安排资金1000万元,深入实施技改工程、循环配套工程和优化结构的淘汰工程,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设立新型工业化及创品牌奖励专项资金700万元,继续实施企业品牌工程建设和名牌工程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扶持、培育一批名优名牌企业,着力提升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在“保民生、保稳定”的前提下,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保障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支出需要,加快配套实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入园发展,形成财政新的增长点。

山东省桓台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调度会召开

3月12日,山东省桓台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调度会召开。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各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安排专门力量,迅速在全县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潮;要突出重点,集中解决薄弱环节,抓好骨干道路两侧、乡镇结合部等重要部位节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的问题新闻媒体要进行曝光,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

河北省定兴县财政收入提前实现“开门红”

截至2011年3月中旬,定兴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409万元,占年任务的28.2%,同比增长4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67万元,占年任务的31%,同比增长36.7%,提前20天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定兴县紧紧围绕“快增长、扩总量、调结构、惠民生”,大力唱响“对标定位、加速崛起”主旋律,准确把握经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着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狠练内功,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后劲。同时,财政、国税、地税等执收部门抓紧、抓早、抓实,积极组织收入工作,按照重税重管、散税精管的要求,加强对税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和服务,严格依法征管。继去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迈上3亿元台阶后,今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内蒙古林西县警察博物馆正式开馆

全国第一家县级警察博物馆――林西县警察博物馆建成向社会开放,3月15日首次接待1800名中小学生参观。

林西县警察博物馆展厅面积400多平方米,展品近千件,从历史渊源、机构沿革、基础建设、履行职责、典型案例、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了林西公安65年来的发展与变化,重现了林西公安从到当代、从落后到辉煌的历史轨迹,林西人民警察的诞生与发展,林西人民警察在巩固政权,维护社会主义新秩序,保卫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不同时期的人民警察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非凡经历,展示了一代代公安民警为公安事业接力奋斗的光辉历程。目前,该博物馆已成为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群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国出现今年第一场沙尘天气

3月12日~13日,我国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这是今年入春后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首场沙尘天气。目前,约105万平方公里的1400万人口受到影响。

据悉,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沙尘暴频发季节。据专家预测,由于去冬今春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今春沙尘暴灾害形势不容乐观,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过程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国家林业局发出《关于认真做好今春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应急处置机构和队伍,明确责任,切实将沙尘暴应急处置工作落到实处。

中德专家共享荒漠化防治实践经验

3月15日,中德合作北方框架项目荒漠化防治措施专题研讨会暨项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中德两国荒漠化防治领域的专家与会议代表们分享了各自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实用技术、宝贵经验,探讨了荒漠化防治措施推广和应用的机制政策,以此提升和扩展中德合作项目荒漠化防治的整体效果。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始于16年前,在两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此合作项目不仅直接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还在完善项目管理、改进技术措施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的荒漠化防治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造林绿化动员会召开

3月6日,河北省政府在涿州市召开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造林绿化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出席会议并讲话。赵勇指出,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是服务大局、改善首都地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

赵勇强调,要把造林绿化攻坚行动作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一场攻坚战。为此要做到“五个结合”,即和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结合起来,和环境的整治、新民居建设结合起来,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和荒山荒地的绿化结合起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省林业局副局长刘凤庭就2011年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购买“碳汇”可足不出户履行植树义务

3月11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京举行新闻会,正式启动2011年首届“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主题活动。

据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办此次活动是为公众搭建通过购买“碳汇”的方式,实现足不出户低碳造林的公益平台。公众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款购买“碳汇”,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实施专业造林,这种做法既能够保证植树造林的质量,还能够减少个人到现场植树及组织相关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公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造林地点和植树株数,通过网上捐款、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等多种方式向基金会捐款购买“碳汇”。

会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还了首个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中和企业标识,同时授予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建峰包装用品有限公司“2010年碳中和企业”荣誉称号。

甘肃完成九成林改勘界确权任务

甘肃省委、省政府日前在陇南市礼县召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会议透露,截至目前,甘肃已完成勘界确权5186.7万亩,占应改林地面积的93.4%。

据了解,在全省已完成勘界确权的5186.7万亩林地中,家庭承包经营4849.3万亩,占勘界确权面积的93.5%;已颁发林权证面积3136万亩,占勘界确权面积的60.5%,有135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先期试点的合水、泾川、清水、永靖、宕昌、安定、临泽7县(区)基本完成林改任务,并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86个,为1223户农民办理林权抵押贷款5636万元,农民自发投资投劳造林24.7万亩,发展林下养鸡159万只,林下种草5.3万亩,林下种药1.5万亩,初步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林改目标。

国际森林年北京行动正式启动

3月12日,2011国际森林年北京行动正式启动。

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矿山地质;问题研究;探讨

引言

我国矿山种类繁多、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基础差,由于技术、管理及效益等原因的影响,资源开发中的安全形势相当严峻,经常发生地表塌陷、山体崩塌、矿山边坡滑坡、废石场泥石流、尾矿库垮塌、采场冒顶、巷道坍塌、矿山地震、岩爆、采空区大面积地压、井下突水、深井高温等灾害,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矿业与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时代的演变,社会的更替都离不开矿业的发展。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小分支,是由于不正确开采地下矿产资源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灾害的发生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故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一、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按照灾害发生的时间快慢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突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另一类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沙漠化、荒漠化、地面沉降等。与矿山较密切的主要有:

(一)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改变,以前的岩石应力均衡被破坏,以及矿石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的不稳固,在外力诱发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灾害。

(二)土地荒漠化

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区内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的减少,河流的干涸,植被的消失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矿山的不合理开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某些矿山由于排水,疏干了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恢复,影响植物生长,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最终使矿区土地石化和沙化。

(三)矿震

我国许多矿山出现采矿所诱发的地震,这已成为矿山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二、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采矿活动仅是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范围内进行的。采矿前的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平衡的。采矿过程,从地壳内部挖出了极为巨大量的矿石和岩石。诚然,不论采矿的手段是钻采、坑采,还是露天开采,还是液采,实际上都是肢解地壳的机体,这就使本来呈自然平衡的地壳,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和不谐调,导致了地壳物质的不稳固性。这是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本质原因。

采矿特别是地下采矿必须要排净矿坑下积水和处理地层漏水,这又造成地下水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地层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在采矿过程中,如果不按科学手段进行,滥采乱挖,必然会导致矿坑突水、冒顶、偏帮、瓦斯爆炸等灾害的发生。

矿业活动不仅是采矿过程,而且也包括选矿和加工。采矿,尤其是选矿不可避免的要用水和火来处理。因此,矿业过程必然产生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三废的排放和堆积对周围环境及人类的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主观原因

相当长时期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地方和民营的矿山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它们与国营大矿山争夺资源或单独或寄生于国营大矿山之上。近年来,矿山腐败现象滋生,有的国营矿山也变相地转为私人承包,不注意安全生产。这是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对策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开采,总伴随着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改造,而矿山不合理的开采,必将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占压和毁损、次生地质灾害、矿山废水和重金属污染,从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造成危害。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已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建议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采取如下措施和对策:

(一)系统开展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加强区内地质环境监测

地质环境调查是发现地质环境因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以调查矿区的内、外力地质作用为主,掌握矿区乃至附近区域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提供防治对策。加强区内地质环境监测,建立矿山环境监测网,并将其作为国家监测网的一部分,对区内的地质灾害活动规律进行全面了解,为治理提供依据。

(二)建立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机制,治理区内环境

老矿山大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矿山建设初期对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及时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而现在,大部分矿山企业负担重,经济效益较差,难以承担多年累积造成的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责任。因此,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大恢复治理环境的力度。

(三)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矿区大多自然环境较差,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对于矿山堆放的尾矿、弃土、弃石等可能会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应尽快进行治理。必须坚持开发与环保并行,决不以牺牲环保为代价,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走以预防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之路。

(四)加强矿山前期论证及落实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

必须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作为新颁及换发采矿许可证的主要评审依据。对于新建矿山厂址的选择也应首先进行环境地质勘探,提出环境地质报告,才能进行厂址的建设设计。

(五)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矿山“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矿业

鼓励采用先进的采、选、冶工艺,开发低废、无污染的矿山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调查和充实矿山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科技发展计划。加强矿山开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的研究;开发矿山“三废”高效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体系和工艺设备,以及科学高效的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