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区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社区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社区建设

低碳社区建设范文1

【关键词】低碳城镇化 低碳社区 低碳城市 评价指标

1 低碳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气候安全方面屡次彰显了大国责任,2014年11月与美国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计划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提出达到碳排放总量峰值的时间。由此可见,低碳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2 低碳社区建设进展及评价指标体系

社区是承载城市人口最基础的单元,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必然不可缺少建设低碳社区这一重要环节。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明确了开展低碳社区试点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并计划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开展1000个左右低碳社区试点建设。为指导和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建设,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印发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5]362号),指南的核心内容关于指标建设及评价进行了阐述。针对既有社区,设定了9类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覆盖了既有建筑、基础设施的改造和社区环境、运营管理和生活方式的提升等方面;针对新社区,设定了10类一级指标和46个二级指标,覆盖了社区低碳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协助了解社区建设的碳排放情况“家底”,一方面可以准确监测评价社区的低碳建设及实施方案,从而可以预测引导低碳社区建设的下一步措施;将成为评估低碳社区建设的有效工具。

作为世界上节能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可以供中国借鉴。在日本,“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习俗障碍减排方面的经验包括家电产品能效标签制度建立,以及能源诊断员制度,都将日常生活中的部分排放做到了指标量化,促进家庭节能。

3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城市产生了全球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学界一致认同低碳城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对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和评价方式尚未达成普遍共识。从世界各国的低碳城市建设经验来看,城市规划、能源结构、交通方式、建筑质量、生活消费等方面都有所涉足。行之有效的评估考核标准和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无疑是监测评估国家建立的各低碳省市建设效果的有效工具。关于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有多种学术观点: 如有学者认为从碳足迹维度、城市发展模式维度、经济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四个维度构成立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指数对低碳城市进行评价,形成系统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14年12月,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共同了首个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用标准――《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GPC将通过有力和清晰的框架、可信的排放核算和报告实践,帮助城市建立排放基线、设定减排目标、制定针对性更强的行动计划并追踪减排进展。

从中国低碳社区试点的建设经验来看,低碳城市的建设也亟需国家出台类似的《低碳城市建设指南》,搭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4 结语

低碳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城镇发展的转型模式,有助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通过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建立,对各地低碳建设的规范和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将有助于早日我国建成智能城市、生态城市,推动城镇化向集约、智能、绿色以及低碳的发展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任泽平.日本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4(6):54-55.

低碳社区建设范文2

【关键词】曲靖低碳经济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指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强化资源利用,控制环境恶化,缓解生态压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城市现在已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是继“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之后的新高标。在2008年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上,“低碳城市”首次成为国内高规格会议的主题,同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ound)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珠海、吉林率先申请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曲靖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彻底摒弃传统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建设为蓝图、符合我市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建设好“低碳曲靖”,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曲靖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曲靖市环境质量现状

2008年,曲靖市排放废水8490.97万吨,化学需氧量33304.94吨,氨氮3435.97吨;工业废气19495239万标立方米,二氧化硫8.1981万吨,氮氧化物9.1076万吨,烟尘7.381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1305.49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3.39%,重复利用率为92.39%,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去除率分别为35.51%、98.7%、89.0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4.49%。工业“三废”的排放与往年相比得到有效控制。在曲靖市南盘江、黄泥河、北盘江、牛栏江等主要河流的九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类标准的有2个,水质符合Ⅱ类标准的有2个,水质符合Ⅳ类标准的有1个,水质符合Ⅴ类标准的有4个,水质达到功能要求的断面为4个,占44.4%,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曲靖城区的2个饮用水源地潇湘水库、西河水库和1个备用水源地独木水库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稳定,除总氮为Ⅲ类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标准。曲靖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有362天,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52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年平均值有所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0.086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0.028毫克/立方米,优于上年年平均值。与上年相比,曲靖市由上年的5次酸雨变为无一次酸雨。综上所述,曲靖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真正做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低碳经济成效逐步显现。但是,由于我市人口多,资源少,工业门类多、分布广,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脆弱,肩负着保障珠江、长江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责任,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很艰巨,“低碳曲靖”的建设面临种种困难,有很多工作等待落实和完善。

二、当前曲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重点和建议

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当前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总体规划,明确任务

第一,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各政府部门为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协调机构和专门的管理部门,统筹低碳城市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第二,加快制定《曲靖市低碳经济实施意见》及《曲靖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细化建设低碳城市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市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远、中、近期发展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第三,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和低碳城市研究相关工作。

2、加强合作,建立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

以我市现有高校为基础,通过与省内外低碳领域先进单位合作,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成立曲靖市“低碳城市研究会”,推广低碳理念,开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研究。以此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和研究机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引进资金、低碳技术和人才,对我市重点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标准进行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市重点行业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体制的创新,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3、加紧相关政策的制定,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我市低碳经济法规保障体系。当前,应该结合曲靖的实际情况,加紧制定出与国家《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等法律配套相关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我市低碳经济法规保障体系,为我市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加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政、税收、产业政策体系的研究,加强财政和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品。积极探索碳交易、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交易市场,给中小企业参与低碳经济提供更大的融资平台。引入“碳税”、“碳排放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内的碳排放水平进行经济调节。

(2)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应对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政府应该帮助企业充分认识到未来的经济必定是低碳经济,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以及认真抓住这一全球趋势带来的重大变革与契机的重要性。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其一,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其二,紧密研究和跟踪国际、国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势所制定的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超前作出企业的低碳战略部署;其三,在企业中推行低碳标识,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

(3)强调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政府要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目前可选择我市某一县(市)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加快低碳技术的转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尤其是要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推进能源节约,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4、全面实施低碳化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科学管理

(1)抓好农村节能。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还田,支持开发秸秆固化、气化技术,稳步推进秸秆发电试点工作,并建设一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推广省柴煤灶、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畜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能耗落后生产农业机械,积极推广先进的机械化农业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鼓励农村垃圾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利用,深入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2)强化重点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监管,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工业节能仍然是当前我市节能减排的重点。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要大力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能管理水平,认真做好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工程的建设,加强和完善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建设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着力培养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企业。加大关停“六小企业”工作力度,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实行限制治理、整改,逐步淘汰不符合低碳发展理念、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技术和产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题,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应用高效降耗节能和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3)推进建筑技能,严格建筑节能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进行环保节能改造。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对达不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新建建筑,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强化节能设计,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积极推进“双百工程”(一百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一百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形成一批以科技为先导、节能减排为重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4)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加速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节能体系建设,采用先进技术装备,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业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督和治理,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汽车,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汽车,最大限度降低城市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主干道开辟城市公共交通专用或优先行驶通道,大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努力使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

(5)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在餐饮住宿行业逐步减少、最终取消使用一次性用品,积极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家电销售场所推行节能标识制度。在流通领域抑制商品过度包装。在经营场所广泛推广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严格执行室内空调温度设置等相关规定,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

(6)加强节能科学管理和节能服务体系和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加快曲靖市地方节能法规、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强化节能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定期开展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定、公告。建立健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积极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参与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增强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的能力。充实节能管理人员,落实节能工作资金,完善节能监督体系,强化节能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监察(监测)工作。

5、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发展壮大循环经济

(1)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高碳”产业的我市准入门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

(2)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应该研究提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扶持一批实力雄厚,具有核心节能技术的节能服务公司,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发展壮大低碳科技服务业、低碳旅游业等优势服务业。规划建设低碳教育展示场所。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的建设。

(3)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第一,我市应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重点在电力、冶金、化工、医药、水泥、煤炭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建清洁生产企业。第二,大力发展我市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从减少工业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第三,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减少“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努力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第四,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林剩余物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第五,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增加农村能源供应,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

6、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

将节能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宣传作为重大主题,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宣传活动。一是主要新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登和播出低碳城市建设公益性广告,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曲靖”建设格局。二是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低碳宣传,广泛宣传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紧迫性。选择一批先进机关、企业、商厦、社区,建设低碳宣传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三是通过产业发展、技术交流等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树立“低碳曲靖”形象。四是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低碳城市建设等内容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节约、环保和低碳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很好的提高公众低碳意识,把“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方位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

7、倡导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用低碳理念统筹城乡建设规划,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

(1)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开展低碳(绿色)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家庭等创建活动。选择有条件的社区为曲靖市低碳生活示范区进行试点工作,倡导生活简单化、简约化,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让公众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的转变,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绿色消费,戒除浪费资源、增加污染的不良嗜好,戒除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陋习、减少日常“便利消费”,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以步代车,住房实施节能装修和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2)坚持用低碳理念编制城市规划。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化利用,推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坚持用低碳理念指导建筑设计,推广使用太阳能。规划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全面植树造林,建设园林化城市,减少城市建设、生活消费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城市炭汇。保护好我市区域内的珠江、长江流域及各水库库区的水体生态环境,建设珠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

【参考文献】

[1] 郑丹、王青、顾晓薇: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08(9).

[2] 张玉台、刘世锦、周宏春: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

[3]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4] 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5] 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6] 王利飞:建设低碳城市 统筹城乡发展[DB/OL].中国当红网,2009-04-22.

低碳社区建设范文3

关键词: 社区健身路径场地;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研究基本情况

1.1 研究背景

近年新建的小区多能够在规划设计阶段统筹考虑健身路径的设置,在选址和空间环境方面都较为合理;在已建小区中增设的健身路径,普遍存在选址不当、用地紧张、环境欠佳等问题,给居民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和不适,使健身路径及其场地可以发挥的功能大打折扣。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前研究对器材所在场地的空间质量尚缺乏普遍关注,选址不当、用地不足、环境欠佳、与居住相互干扰等问题普遍存在。场地的设计往往只考虑利用器材进行锻炼这一活动本身,不能有效满足居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相关需求,如小坐休憩、看护儿童、进行其他锻炼等。本次研究旨在从空间环境和人的互动关系出发,发现社区健身路径场地在空间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和规划指导,切实提高户外健身活动场地的空间质量。

2. 研究对象选择及其使用现状

社区健身路径场地的使用者主要为老人和儿童。

场地的使用时间主要为早晨和晚饭前后。

场地的环境条件对其使用人群和活动内容有显著影响。必要的附属设施、适量开敞空地、丰富活泼的景观,能够吸引更多居民前来进行锻炼及其他活动,使健身路径场地成为一处综合性更强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健身、放松、交往等多方面需求。

3. 社区健身路径场地的空间环境分析

下面从场地选址、空间尺度和围合方式三个方面,结合对使用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社区健身路径场地的空间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3.1 场地选址分析

通过问卷和访谈,还总结出几点对选址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可达性。问卷结果显示,近一半的被访者认为到达健身路径场地的时间为步行5分钟以内较适宜,而步行超过10分钟则很少有人愿意前往活动。

与其他体育设施结合。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健身路径场地应与社区内的球场等其他体育设施场地邻近布置。健身路径与其他体育设施的结合布置有利于形成浓厚的运动氛围,促进小区居民使用健身场地进行活动。

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结合。访谈中发现,很多居民到场地进行活动往往是与其他各类活动相伴发生的,如早上买菜、送孩子上学、下午接孩子回家时陪孩子在场地玩耍。问卷结果显示,接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健身路径场地应设置在社区便利店等服务设施附近。健身路径场地可以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邻近布置,也可以位于大多数居民出行购物、接送孩子的路途中,以方便居民多目的出行。

3.2 空间尺度分析

根据问卷及访谈,结合现场观察,三个小区的健身路径场地面积都不太大,但场地周边具体环境会影响人的主观感受,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从场地的绝对大小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对尺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场地规模上看,三个调查对象的场地面积都不大,但空间感受不同。老年人是健身器材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他们在锻炼身体之外还有很强的交往需求。清江西苑场地内的适量空地和配套设施能够较好满足他们的需求。

与周围环境的相对尺度上看,清江西苑的健身路径场地西、南两侧有大片灌木和道路与高层建筑相隔,东、北两侧分别为结合绿化的栅栏和带座椅的敞廊,视野开阔。整体高宽比较合适,并没有压抑感。龙凤花园的健身路径场地位于南北两侧的五层居民楼间,宽高比为20:23,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视野不开阔,压抑感强。高教新村内场地西北面临墙,与东侧高层住宅只相隔一条约5米的道路,高宽比极大。

实地调查显示,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尺度协调程度对人们的活动意愿、停留时间、活动内容等有较大影响。清江西苑中的场地适当开敞,增长了人们的活动意愿和停留时间,也促发了锻炼以外的散步、小坐休憩、聊天等其他活动。高教新村的压抑空间使人们大多不愿逗留活动,场地内的健身路径使用这也感觉不适而在短暂锻炼后立即离开。

合适的空间尺度对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健身环境有重要影响。观察显示,现状社区健身路径场地大多没有达到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近几年新建的小区多在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了健身路径的设置空间,但往往处于附属地位,并不一定能形成开敞舒适的健身场所。在已建成小区内增设健身路径时,往往选择边角绿地或宅间绿地,用地局促、器材拥挤、缺乏配套设施,与周围的环境尺度不协调,很难对居民形成较强吸引力。

3.3 围合方式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从平面围合和垂直界面围和两个方面对健身路径场地进行分析。

平面围合

不同的平面围合方式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从一面围合到四面围合,随着围合面的增多,封闭感增强,空间形式感和范围也更加明确。

调查结果显示,约45%的受访者认为健身路径场地与周围应有一到两面的分隔,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完全不需要分隔。当旁边没有适当分隔时,往来行人可能会使部分场地使用者感觉不安全、受干扰。

龙凤花园的健身路径场地为三面围合:南北为建筑,东侧为乔木,西侧向小区道路开敞。多数受访者认为该场地过于封闭,压抑感较强,与锻炼时身心舒展的要求不符,也不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轻松交流。

垂直界面围合

垂直界面的围合方式主要有刚性围合与柔性围合两种。

① 刚性围合主要指渗透性不强的建、构筑物。高教新村的健身路径场地,一侧是结实的围墙,另一侧隔道路是高层住宅。访谈中,使用者普遍反映墙体产生一种拒绝和排斥感,压抑生硬,致使活动时心情紧张,影响锻炼效果,并不利于相互交流。

建筑的排列方式对光照、风向等也会产生影响。清江西苑健身路径场地位于景观大道尽端,两侧高楼形成强风,对使用者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② 柔性围合主要指树木、水体、栅栏等通透性的围合方式。清江西苑的场地,四面都是绿化、敞廊等柔性界面,空间形式感较强,同时又有一定开敞性。大多数被访者都对场地周围垂直环境表示满意,但也有人反映高大乔木太少,夏季不能形成有效遮荫,影响某些时段的使用。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使用者认为健身路径场地的围合应以柔性的绿化为主。居民在健身路径场地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舒缓心情、接触自然,以绿化、水体、栅栏等为主的柔性围合能够较好满足这种需求。同时,层次丰富的绿化还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提高锻炼效果。形式生动、色彩活泼的建筑立面也能够营造宜人的空间环境,但考虑到健身及其他相关活动与居住之间可能产生视线、噪音等方面的相互干扰,社区健身路径场地和居民楼之间应有一定距离,并通过绿化等手段消解相互影响。

4. 社区健身路径场地规划设计的建议

4.1 提高可达性,促进多目的出行。

场地选址时应考虑方便小区内大多数居民到达,当小区规模较大时,可考虑设置两到三处,以满足使用需求。场地设置还应考虑与小区户外公共活动中心、其他体育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尽量满足多目的出行需求,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在已建小区中增设健身路径时,选址的限制较大,但也应避免与居住的相互干扰,尽量照顾大多数居民的使用需求。

4.2 场地规模适中,与环境尺度协调。

场地大小应能够容纳足量的器材及座椅等配套设施,并留有一定空地供使用者进行其他相关活动。场地长宽比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宽高比也应维持在合适范围,使空间感受开敞不压抑。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空间理论,当相对的两侧都有围合时,宽高比在1~2较为合适,能够形成锻炼及相关活动所需的较为开敞的空间。当有一侧为开敞空间时,宽高比可适当减小。

4.3 空间适当围合,以柔性界面为主。

场地有一到两面的围合,可以形成较稳定的领域感,又不致过于封闭,使人们可以安心停留进行活动。垂直界面应以绿化、水体、栅栏等柔性界面为主,以帮助场地使用者放松身心,提高锻炼效果。局部可采用形式丰富、色彩活泼的硬质界面进行调节,但场地与居民楼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有适当绿化隔离,以减少相互干扰。在已建小区增设健身路径时,由于现状环境限制,空间效果往往不理想,可考虑通过层次丰富的绿化营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成为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新亮点。

低碳社区建设范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市核心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把加快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突出抓好产业、能源、建筑、消费等领域的低碳发展,扎实有效推进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全面提高区域低碳城区建设水平。

二、工作目标

围绕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定位,着眼于推动全社会低碳化发展,重点以产业、能源、生态、建筑、消费等领域低碳化,综合性、系统性推进区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作,通过连续3年(2011-2013年)的努力,到2013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7%,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林木覆盖率达36.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把真正建设成为资源消耗小、生态环境靓、经济效益好、生活质量优、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

三、重点工作

(一)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围绕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外包、影视文化传媒、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中区域优势资源全力招引和集中扶持,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着力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引导扶持现有企业以技术改造、对外扩张、非核心环节外包等途径,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我区的山水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项目策划招商、整合集聚要素配套,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旅游、金融、会展等现代生活和生产服务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生物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科技局、农林局、商务局、文体局)

2、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加强对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和1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至2013年,关停并转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54家,淘汰落后用能设备50台(套)/年,累计淘汰燃煤工业窑炉30台,每年对10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牵头部门:区经信局)

3、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行业和社会标准,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建成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试点园区。(牵头部门:区经信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4、完善项目能评机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区域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严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投资上马。(牵头部门:区发改局、经信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二)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1、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着力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严格落实市热力规划中加快推进供热管网建设的有关要求,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确保2012年完成关停供热管网和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小锅炉。(牵头部门:区经信局)

2、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对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拆迁安置房)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要设计安装太阳能系统。鼓励现有居住建筑以及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在节能改造时,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牵头部门:区建设局;配合部门:区发改局、规划分局)

3、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加大光伏发电在建筑、城市照明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实施太阳能屋顶工程、地面工程、照明工程等,积极拓宽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各个领域的使用范围,加快绿色照明的应用。(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建设局、农林局、城管局、规划分局)

4、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使用范围,推动生物质能发展,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沼气工程,加大天然气的利用,通过提气限煤,促进能源结构的有效调整。(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农林局)

(三)构建低碳建筑体系

1、新建低碳节能建筑。着力完善相关政策规范,鼓励在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在建建筑中,使用区域供冷或水冷式空调系统、建筑外墙保温隔热等节能技术,有效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积极推广环保型建材,提倡适度装修。(牵头部门:区建设局;配合部门:规划分局)

2、改造既有高能耗建筑。开展既有建筑状况调查、能耗统计,制定节能改造计划,明确节能改造目标、范围和要求,分步骤分类实施改造,实施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改造效果。(牵头部门:区建设局、住保房管局)

3、加强建筑节能监管。严把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审查,督促建设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图纸施工,对达不到要求或不符节能标准的工程,责成限期整改甚至不予竣工验收,强化建筑节能管理。(牵头部门:区建设局;配合部门:质监局)

(四)构建低碳生活体系

1、提倡低碳生活理念。以世界停电日、世界无车日、世界节水日等为载体,开展“低碳社会宣传月”、“低碳节能救地球”等宣传实践活动,政府部门率先垂范,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引导居民养成节水、节电、节能、节油的良好习惯。(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委宣传部、区环保局)

2、降低生产生活能耗。鼓励和引导酒店、企业、家庭使用节能灯、低能耗电器等节水、节电绿色产品,让群众切身享受到节能带给社会和个人的直接利益;推广自然采光、雨水再利用在低碳建筑中的运用,优化城市亮化工程方案,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鼓励厂矿企业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引导广大居民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建设局、农林局、水利局、商务局、住保房管局、城管局)

3、开展低碳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学校”、“低碳园区”、“低碳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和深入细致的组织推进,确保创建工作的成效。(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教育局、民政局、环保局)

(五)构建低碳生态体系

1、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和碳汇造林。深入开展城乡绿化造林,重点围绕沿湖、沿路、沿河、沿山等区域,加快实施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建设,加大湿地保护和沿山体、沿河道绿化力度,加快沿太湖和入湖河道防护林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碳汇能力显著提高;研究制定“碳排放交易办法”,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试点运行碳排放交易。(牵头部门:区农林局、城管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2、加强土地资源整合和集约利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资产,到2013年,工业集中区和经济开发区亩均土地产出显著提高。(牵头部门:国土分局)

3、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开展节水型社会宣传活动,大力推广企业循环用水、中水回用和节水改造技术,大力开展生活和服务节水措施。(牵头部门:区水利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环保局)

4、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高水准推进蠡湖生态修复和入湖河流整治示范工程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加快长广溪二期、沿河生态景观林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区域水系、湿地、绿地、景观建设。(牵头部门:区农林局;配合部门:城开公司)

5、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截污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善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进蓝天工程,加大建设工地扬尘、氨氮化物和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力度;推进整治工程,全面落实“路长制”、“河长制”管理责任,深化“两整两创”、违建整治、老新村改造等工作。(牵头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林局、住保房管局、城管局)

四、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体系。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具体负责制定低碳的建设方案,协调推动试点示范相关工作。

2、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和完善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区工作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将低碳发展目标纳入各镇、街道和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统计报表、定期通报等机制,加强相关工作的推进。

低碳社区建设范文5

规划是确定小城镇在规划期内的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城镇规模和发展方向的,规划成果具有法律效力,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先导和依据。建设是实现规划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规划统领城镇建设,建设必须服从规划。两者又是一种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关系。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具有前瞻性,它是对小城镇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做出的判断,是对小城镇的发展的科学预测。

据报道,某一经济并不发达的乡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强行拆除乡驻地街道两旁的平房,并按统一标准盖楼房,一时间,数百间新旧店铺被推倒。许多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拿出生意上正在周转的资金用于拆房建楼,有的借钱建楼,有的因无钱建楼只得放弃经营。如此“一刀切”地要求临街建楼房,店铺搞装潢,从表面上看,小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小城镇经济却失去了昔日繁荣的景象。这是没有进行建设规划的盲目建设,这就导致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不顾条件和可能,超越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客观经济承受力而盲目地进行建设。发展小城镇是建立在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是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为建城而建城。衡量小城镇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建了多少楼房等硬件建设,还要看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状况以及小城镇的综合功能。

二、集约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要注意处理好集约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多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布局分散,大约80%左右的乡镇企业分散在自然村落,而且规模较小,没有形成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较差。在发展农村工业方面,过去曾片面地认为只有接近原料产地,成本才是最低的,而没有看到城镇在节约成本上的基本功能,没有认识到城镇本身就是一大资源。各地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办在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可能节约土地20-30%,并便于企业间分工协作,交流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要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靠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

三、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与社会集资的关系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所需资金主要靠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和社会集资,这三者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

社会集资是在遵照受益、合理的原则,并经过批准的情况下,由单位、集体或个人自愿出钱、出物、出力进行小城镇建设的一种行为。

四、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关系。发展小城镇,千万不能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以牺牲农业和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而必须有利于带动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新型的城乡关系发展下去,最终达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连为一体,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映成辉,城市与乡村没有贫富的视觉和心理分野,也没有人口流动的限制等等。

五、自身优势与外部优势的关系

小城镇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注意借助外部优势,要善于把这两个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小城镇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把眼光禁锢在一个狭窄的小天地里。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单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借用外部优势,发展小城镇经济。

六、城镇建设与环境绿化的关系

在进行小城镇道路、楼房等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搞好小城镇的环境绿化。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缓解污染,美化环境。近几年,有些地方只重视植树,而忽视种草,甚至在清扫环境卫生时,还时常将许多绿草连根拔掉,致使小城镇往上看绿荫荫,往下看光秃秃,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遍地。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现代化城镇建设只搞建筑物,不搞绿化是不行的。一个城镇只有绿化达到相当水准,才能改善生态,给城镇居民一个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所以,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群专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全方位的城镇绿化,从空间到地面再到乡镇,配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花卉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农业、旅游农业,使小城镇成为生气勃勃、景色宜人的现代化美好乐园。

七、搞好建设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是建设的继续。加强管理是提高人们意识转变的关键。如果管理不好,或者放弃管理任其自便,那么,再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所以必须在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

首先,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走出一条“小政府”管好“大社会”的新路子,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上下衔接,责权一致,运转协调的小城镇管理新体制。新的管理体制应注意协调各方面关系;在处理部门之间关系时要强调多为别的部门着想服务;在处理条块关系时,要强调条条与块块相互服务;在处理地方政府与驻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关系时,需要建立协调机构,相互协商,相互服务,进而实现上下左右相互支持。

其次,要建立健全城镇管理法规体系,除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以外,小城镇本身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法规,做到违章必究,违法必惩。

第三应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好了,小城镇居民比较满意了,就能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出主意,想办法,实现“人民城镇人民爱,人民城镇人民建,人民城镇人民管”。

低碳社区建设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林业;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1-0022-10

作者简介:王永莉(1968-),女,四川蒲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等。四川 成都61004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而生态文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多赢,则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成为协调我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宏伟战略目标。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国外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从生态民主、生态伦理等环境正义角度提出的(Roy Morrison,1995)[1],国外生态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我国学者的研究(刘思华,2008)[2](P.18-30)。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列入党的政治报告。2012年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同年9月,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原则和目标。贯彻实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十三五”发展时期的指导思想,成为近两年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认识,已成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

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特点。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文明形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逐渐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建立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多赢基础上的文明模式[3](P.98-101)。它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全部进步状态,国外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的生态思想等,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深厚的理论基础。

从文明发展演进看,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等的扬弃和超越。工业文明是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价值观[4](P.6-8),生态文明要求形成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作为更高级社会文明生态化表现的生态文明,要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贯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形成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和行为习惯。

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及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西部民族地区,即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民族8省区,既是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相对滞后。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国防安全、生态保障、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东部和全国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滞后,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率依次为40381元、26178元、8824元和466%,分别占同期全国水平的818%、839%、773%和831%;同期该区域第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22%、436%和442%,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和低63个百分点。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求十分强烈(表1)。

(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9,11;(2)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3)2014年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http:///2014/0716/87178.shtml,经济网;(4)张欢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5)李茜等.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 2015,7.

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表1)。2015年该区域森林覆盖率平均达28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1%。但新疆(47%)、青海(63%)及宁夏和等省区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末位。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各类自然保护区达64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17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5%和273%,尤其是内蒙、广西和云南等达20多个,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高达35%,位居全国第一。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禁止开发区,是绝对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如此众多的禁止开发区,唯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其禁止开发区的主体生态功能发挥及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除外,西部民族地区其余7省区万元GDP能耗和电耗平均降幅分别达458%和69%,前者占全国平均降幅的82%。其中,宁夏是全国唯一万元GDP能耗上升的地区,新疆是全国万元GDP电耗水平上升最高的地区,高能耗使其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

2.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众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根据我国2010年底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中,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主体功能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要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完善主体功能区等制度,有助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2008年底,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在全国436个县级行政区。而西部民族地区至少涉及16个,包括6个防风固沙型、4个水源涵养型、4个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和2个水土保持型,覆盖该区域145个县(市)①,不仅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数量众多,且涉及面积广泛、人口众多。如内蒙至少涉及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其余新疆有3个,云南、、青海和广西各涉及2个,贵州和宁夏各1个。

属于限制开发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生态产业,才能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生态环境保o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

3.生态文明建设对防治西部民族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西部民族地区的新疆、内蒙、和青海是我国目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2014年底,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约为261万平方公里和17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和179%②。其中约96%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青海依次分布有107、61、43和19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2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近88%;约94%的沙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青海依次分布有75、41、22和13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1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的近87%。不少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还非常严重。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惟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问题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比较低下,地区间差异也较大;虽拥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丰富的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等,但其生态资源的发挥和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全国100个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等建设,大力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步伐。

2013年12月我国确定的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共5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3个;2015年12月确定的第二批共4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又增加了9个,共计有22个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每个省区至少有3个③。除贵州、青海和云南是全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外,还包括新疆的玛纳斯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哈巴河县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广西的玉林市、瑶族县、桂林市和马山县,内蒙的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乌海市,宁夏的永宁县、吴忠市利通区和石嘴山市,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和日喀则市。

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余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一样,围绕自然资源产权、生态补偿及领导干部考核等方面,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其中,云南、贵州和青海作为全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积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方面展开先行先试,如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等。云南和青海还积极参加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实践,从各方面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的展开,虽没有统一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5](P.32-36),但国内不少学者已用不同时期的数据和不尽相同的方法来评估全国各省区的生态文明水平。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依然较低,且省区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较大(表3)。

从上表不难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其省区间生态文明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水平相对领先,这可能与其森林覆盖率高、林业和旅游产业较发达,又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和青海属于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不同指标衡量的生态文明水平差异较大;内蒙属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但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等形势非常严峻,排名差异也较大。而宁夏、贵州和新疆则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落后型,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均面临严峻形势。所以,西部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走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三)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生态经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内容。西部民族地区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林业的迅速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分布不平衡。为充分发挥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作用,从2014年到2015年底,我国评选出第一二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共295家。其中,西部民族地区第一批有21家、第二批27家共48家入选,占全国总量的1627%。其中除没有一家外,广西13家、云南10家、内蒙8家、新疆7家、贵州4家以及青海和宁夏各3家⑤。尽管与东部和中部相比,如最多的福建就有21家,西部民族地区差距比较大,但该区域依然具备一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其中,国家林业重点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的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明显的林业资源优势,而、宁夏、青海等省林业资源优势不明显。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要对其各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不足有清晰的认识,立足于各自的资源环境等特点,突出区域区位特色,尽量选择能协调好区域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产业及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生态产业时,还要严格受到中央关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的产业选择和发展限制,尽量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面临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旅游旺季拥挤而淡季资源闲置等季节性特点,国家公园体制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有诸多不明朗的因素。如何在保护好旅游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则是旅游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必须面临的挑战。

该区域另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则是生态农(牧)业,即采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等,提供各具特色的生态农牧业优势产品。2015年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15%的有4个省区,依次是新疆163%、贵州156%、广西153%和云南15%(表1),而全国同期这一指标仅为9%。所以,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根据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原有畜牧业种植业等发展基础,选择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等,生产和提供符合当代社会需求、拥有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技术的相关农牧业产品,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比如贵州的高地绿色农业和新疆的优质红枣、葡萄和牛羊肉等,均能有效提高区域的生态物质文明水平。

2015年9月我国颁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现在分部门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有机等产品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⑩。这给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其他生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道路依然漫长。

(三)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林业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需加快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调整和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为此,该区域既要进一步加大林业投资和建设,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协调好经济林和生态林间的关系等,不断提高林业总产值;还要积极参与我国森林食品认证和森林认证等,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主动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成林业经济优势,提高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其中,中国森林食品认证(Chinese forest food certification ,CFFC)是指产品原料源自于可持续经营森林的森林食品。2015年2月,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正式《森林食品认证标准》,目前可认证十二大类的森林产品。截止2016年6月10,我国获得森林食品认证最多的是黑龙江(35种)。西部民族地区中,新疆有1种、广西有6家企业的12种食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云南有9家企业的36种产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这些CFFC获证企业和产品的增多,可同时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区域林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比重,同时提高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于2001年开始启动,2009年正式颁布《中国森林认证实施规则》,并启动国际互认。目前中国森林认证范围包括森林经营认证及产销监管链认证、竹林认证等6种,有效期为五年。截止2016年6月10日,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广西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这些获得认证的企业及其森林产品,同样会提高和扩大其林业的经济效益,扩大国内外相关森林产品的消费和出口,有利于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西部民族地区其他省区也可通过这些认证,进一步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

(四)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实践探索

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逐步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累积经验,提高区域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其中,贵州、云南和青海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大省,要以各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方案为基础,进一步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贵州在2009年出台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2014年5月贵州通过并率先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通过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贵州的大胆探索,为国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鉴。云南早在2014年就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同年11月《云南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力争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4年10月《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提出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目标。

2015年6月,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青海与北京等9省市被获准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同意试点省市各选取1个区域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云南早在2008年就被国家林业局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先后获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等8个国家公园。2015年12月,青海编制的《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青海也于同年编制完成《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同步开展生态红线划定等多项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践。

西部民族地区的其余省区,也要根据本省区生态资源环境特点和原有生态文明水平,借鉴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经验,积极推动省级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主动提升各自生态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