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税收制度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概述范文1

关键词:营业税 增值税 企业 影响

就目前来看,我国现在实行的以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的税收制度,在实行这一税收制度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一些企业中的税负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例如:重复征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税收制度所产生的问题,我国在税收方面开始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税收政策,在试行的过程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不断的在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我国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应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产生的一些影响,这些都是我国各个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概述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货物劳务税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综合性的减税措施,营业税与增值税这两个不同的税种,是我国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税收制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营业税与增值税之间的关系是分立并行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各个行业中分别使用不同的税收政策对其进行征税的制度,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显现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我国各个行业中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对我国经济整体结构进行优化。针对这一实际现象,我国在对税收制度内容进行调整以及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之后,制定出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减税的措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税收制度中的流转税制度,避免了税收征管中重复征税这一现象的出现,确保我国流转税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完善了我国税收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促进了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

二、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的影响

我国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营业税制约了服务业中一些环节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实现我国在新时期中社会的转型需求,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减税策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减税策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于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国各个企业在税负方面所承受的压力,特别是改善了服务行业中容易出现的重复征税这一现象。增值税所存在的税负压力较小,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税负压力较大的营业税,融入到了增值税中,这种做法显然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中的要求,但是一些企业仍然还是会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减轻自身在税负方面所承受的压力,所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试行之后,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结构出现一系列的变动。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税负压力的影响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策略在实行之后,我国物流行业中的企业寻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建立非常多的仓库来堆积相关的货物,物流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购买相应的车辆,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稳定的开展经营活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施行之后,物流企业在成本投入这一方面中的一部分项目,可以将其直接当作增值税纳税的对象。

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本来就具备一个比较大的营业额,但是由于物流企业中的利润率较低,导致物流企业的整体增值趋势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实行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物流企业中的纳税金额。

就目前来看,电子商务这一事项被划分在服务区域内,必须缴纳相关的营业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实行之后,降低了电子商务中的纳税基点。

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在运营结构与运营模式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地方,不同类型企业在税负压力方面自然就存在着差异性,例如: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受到税收政策中的一些规定对抵扣产生了制约之后,所承受的税收压力就比较大,但是在外部采购方面的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中,所承受的税收压力就相对的比较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有着不同程度的税负压力,例如:某一企业在创设的初期阶段,需要对大量的固定资产进行采购,在这一阶段中可以进行抵扣的项目也非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整体税收压力。

三、结束语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营业税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工作的合理性、准确性,有效的减轻企业在税负方面的压力,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市场环境,这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兴祥,李军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税负影响[J].财会月刊,2011(14)

税收制度概述范文2

【关键词】财政税收;重要性;改革;管理体制;问题与对策

一、财政税收的概述

1、财政与税收的概念

财政是一种国家分配也就是集中性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财政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财政的产生于国家的产生是密不可分的,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出现了剩余产品,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出现了国家,阶级以及私有制。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社会产品中的剩余产品是财政分配的对象,保证国家实现财政的职能是财政分配的目的。

首先,财政有资源配置的职能,也就是为了合理化资源结构,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调配物力,财力和人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其次,财政还有收入分配的职能,该功能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公平分配和社会公平分配,最后,财政有稳定经济的职能,它不仅可以稳定物价,充分就业,而且可以平衡国际收支,达到稳定社会总供求,稳定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税收制度的内容包括税制要素以及税收体系这两个方面,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收管理体制也被广义的税收制度所包含。税收制度是在一定的法律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征税规范以及征税依据。税收是财政的基础,税收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

2、我国财政税收的重要性

财政税收管理的作用是提高财政税收人员以及管理部门的工作热情,提高财政税收征管水平,确保完成国家财政税收收入的任务。财政税收是我国财政税收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不仅可以干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可以很好地调节国际收支,使其达到平衡。财政税收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是从人民身上出来的钱最终要服务于人民。

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和健全,但是,我国财政税收也有上清下乱,举报多,不够规范,上访频繁,前清后乱以及差距大等等问题,这是因为:我国在财政税收的工作当中财税管理难以控制,种种问题的产生以及财政税收管理人员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缺乏,造成了难以控制财政税收管理的问题;监督监管不够到位,一些财政税收的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没能在其位某其职,影响了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民主管理不够完善,民主管理的不完善造成了财政税收的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必备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常识,不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现在,大多数的财政税收的管理人员都没有进过正规的培训,不能称得上是正规的员工,甚至还有一大部分人员是兼职性质的,这样不可避免的,造成财政税收的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的低下,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资金效益有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收到了支出资金和收入资金简单分开模式的影响,浪费比较严重。

三、针对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针对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为了逐步完善我国财政税收的体制,提高财政税收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改革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和完善现在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提高财政税收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力争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员,更好地为财政税收的管理服务,为人民服务;合理界定财税收支范围;提高财税资金使用效益,不仅要对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进行完善,创新和改革,还要积极推进改革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步伐,切实加强财政税收管理职能。

四、财政税收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税收的管理体制,需要运用现代管理理念,进行财政税收的改革:通过税收改革,促进各个大企业销售能力,正确处理经济和财政之间的良性互动;完善地税和国税之间的的协调机制,地税作为国家实行分税制的产物,具有调控经济,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社会分配的作用,所以,处理好地税和国税之间的关系,做到不有损双方的利益;通过减轻纳税人的税外负担,加快增值税的转型步伐和改革创新来建立税负水平恰当的税收制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建立起税负水平适中并且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通过合理搭配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改革增值税分享制度以及税收返还制度和善监督支付系统,来建立资金来源可靠的科学支付体系;为了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需要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为了改善与保障民生,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达控制支出,降低成本的目的;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有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努力做到绿色税收。

参考文献:

[1]2003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税法[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4.

[2]王志华.当前我国地区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0,10.

[3]寇铁军.财政学教程.(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许德清.人大对政府基金和预算外资金加强监督的几点思考[J].人大研究.

[5]朱云飞,刘祥永.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4.

[6]刘茂兴,司俊.关于构建我国财政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研究,1997.

[7]梅阳.知识经济的挑战及税收政策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

税收制度概述范文3

关键词:税收遵从成本;税收立法;税收制度

一、税收遵从成本的定义

税收成本一般分为经济成本、管理成本和遵从成本三类,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一直是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而遵从成本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税收遵从成本是在二十世纪末出现的,又被称为服从成本或奉行成本,锡德里克·桑德福的《税收遵从成本:测量与政策》一书中,认为税收遵从成本就是纳税人为遵从税法或税务机关要求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我国学者陈晓在《税收成本的成因与对策》中,认为税收遵从成本即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时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纳税人花在纳税活动上的现金、时间及发生在第三方身上的费用。诸多学者都对税收遵从成本进行了研究,笔者在参考诸多文献定义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认为税收遵从成本就是在税制结构和税负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税务相关人为遵循税法、税收规章制度以及税务机关的要求,在办理税务事宜时应缴纳税款之外的支出费用。

二、我国企业税收遵从成本存在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税收遵从成本存在问题

首先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交际接待成本比较高,据有关调查企业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用于税收目的的交际接待支出占企业税收遵从总成本的28%。其次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时间成本比较高,纳税人填写纳税申报表的时间比较长,退税出口的办理业务也比较繁杂,我国实行国、地税征收机构分设,两者在很多方面不能很好的协调和衔接,且由于我国征管模式的影响,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发票的时间比较长。三是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货币成本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税收法律也必须不断完善和增多,这也影响这企业向中介机构办理纳税事宜的数量。四是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心理成本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税收法律法规日益复杂,增加了纳税人理解税法的困难程度。我国较大的税收遵从利益加剧了我国税收遵从净成本的累退性。内外资企业的税收遵从净成本占其所缴纳税额的比例相差不是很大,但是从绝对值上来看,平均每户所承担的税收遵从净成本是外资企业负担的近三倍,这种竞争加剧了内外资企业的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我国企业税收遵从成本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税法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

目前我国税收立法层次低,税法变动比较频繁,大多税收条例都是单行,没有形成完整的税收法典。税收立法原则性比较强,细节内容欠缺,对于税收征管中遇到的问题通常都是在后续通知中补充规定,给征纳双方都带来了诸多麻烦。税法执行的随意性比较大,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

2.税收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税种课征制度比较复杂,比如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计算和申报都比较麻烦,增加了纳税人的遵从成本。税种的税基设计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为纳税人偷税漏税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税收遵从成本。税收优惠条款泛滥,比如针对增值税的减免税规定,在《暂行规定》中有规定,在之后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中还有,规定比较复杂,操作性比较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税负仍然偏重,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相配。

3.税收征管制度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改革,税收征管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也使诸多企业享受到了切实实惠。但是我国税收征管制度和纳税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税务机关对纳税服务重要性认识不够,征税人员的纳税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且纳税的软硬件设施与服务不相匹配,报刊杂志费及税务工本费等都比较高。

4.税收不完善

税收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不能被企业广泛认同。在调查中显示,选择代办涉税的一般都是外资企业。目前,我国的税务服务范围有限,且税务师事务所人员良莠不齐,很多企业都不愿意选择税务。很多企业对税务的影响感受不深,完善税务可以为纳税人提供纳税的另一种选择,这样可以降低税收的遵从成本。

5.纳税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纳税人员是整个税收管理的执行者,纳税人员的办事态度和效率对税收遵从成本的影响很大。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化设备大量应用到税收管理系统中,但是还有部分纳税人员思想保守,不愿意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增加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难度,增加了纳税人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部分纳税人素质偏低,不能快速适应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更新,加大了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

三、完善企业税收遵从成本的建议和策略

(一)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法律

优化税收制度,科学设计税收制度,减少税制的复杂性和不公平性,适度改革现行税制,是不断提高我国税收制度的效率和行政效率,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仍然存在优惠过多、不易操作等问题,因此应该完善增值税的优惠措施,减少减免规定。并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采用综合分析与分类结合的所得税模式,对财产所得和其他非经常性所得可以仍然采用分类课征的方式。考虑建立税式支出制度,使税收优惠和见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税法条款用语,保证税法的稳定性和明确性,尽快形成统一的完整的税收法典,创造一个稳定公正的纳税环境。

(二)强化纳税人权利,增强主动纳税意识

首先摈弃原有的治税理念,健全税收法律体系,强化纳税人的主体 意识。建立一整套有效地税收权力监督机构,以此制约税收上的腐败现象。完善对纳税人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系统,保障纳税人依法提讼、行政复议的权利。与此同时要不断强化对纳税人主动纳税的意识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税收的意义所在,强化纳税人的主体意识,营造全民依法纳税的良好氛围。建立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纳税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有效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水平。

(三)完善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税收征管是税制运行的关键环节,纳税人税收遵从成本很大程度上受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关键因素,首先应该增强税务征管部门的税收成本意识,健全税收成本的管理制度;加强与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协调配合,提高税务机关的行政效率;提高税务稽查的水平,实现税务稽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国税、地税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减少纳税人被交叉管理、重复稽查的现象,有效降低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

(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规范税务

要不断提高税务部门的服务意识,确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首先建立一整套的规范的纳税服务工作机制,包括绩效考评、效果评价、服务监督等;建立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采用各种渠道加强对纳税人各方面的宣传,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的纳税人提供个性化和差别化的服务。规范税务行业的发展,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完善税务的收费标准和信誉评定制度,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薛菁.税制复杂性与税收遵从成本关系探讨[J].经济论坛,2010,(1):54-57.

税收制度概述范文4

一、税收筹划与云会计的概述

(一)税收筹划的概述以及创新要求

税收筹划的概述一直到目前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去界定,国内外的学者针对税收筹划一直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对这些表述可以进行一个统一的归纳就是:企业经营者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之下,充分利用税法的规定合理调节企业内部税收管理及筹划安排,尽量使企业的整个经济纳税达到最小的经济管理活动。基于这一定义,企业的税收筹划需要及时的更进时代经济形势以及最新税法的步伐,积极吸收当下最为热点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良好的管理方式将企业税收降为最低。利用全球经济链理论,加强企业联合与治理,税收筹划在未来企业经济规划管理中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云会计概念

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的数据以及表格十分繁复,数据的错误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因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特别谨慎小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盛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渗入出现了云会计的概念,云会计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概念:第一个就是会计软件,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都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第二个就是云计算,它将资源、信息和软件共享给电脑以及一些有需求的设备。因而给财务管理人员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

二、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中的云会计

(一)云会计对于企业的价值分析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经济发展规划、实现财务目标以及支撑企业决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量的增加,而企业为了将税收征收降到最低,会使得税收筹划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有了云技术的引进,企业税收筹划中可以应用云技术来加强筹划工作的进行。

(二)云会计在税收筹划中面临的应用问题

由于云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财务管理方面的技术,因而会具备计算机技术中本身所包含的风险性:安全性和隐私性。企业能够放心使用云会计,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上的所有前提都是基于安全性。除此之外就是网速问题,云会计主要是借助云计算技术,大量的财务信息上传到网络上对网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大量的财务信息数据会造成网络传输的拥堵,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网络节点的检测和自我恢复,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来实现。

三、税收筹划中应用云会计的具体分析

(一)云会计应用于筹划资金中的税收筹划

任何企业形式的融资都不可能是无偿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融资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股本融资以及负债融资。而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中的规定来看,针对企业采取的融资方式的不同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和税收比例。针对不同的融资形式会相应有不一样的税收计算公式。企业在掌握了不用税收计算公式的前提下,需要结合自身企业经营发展状况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从而将合理筹划税收,将企业经营税收额度控制在最有利的范围内。

(二)云会计应用于投资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并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接下来的经营活动一定离不开必要的投资。当数据量十分巨大的时候,引进云会计的方式和理念去处理企业财务事项对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从企业投资行为来看,国家税收制度对于企业投资的行业、地点都会有区别对待,国内针对地区的不同,经济越是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税率往往低于经济较为落后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且税率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然后就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引进云计算的技术,逐渐取代传统记账、代账的工作模式,通过云会计的软件将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统一化,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去制定相应的云会计软件的相关功能模块,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良性发展。

(三)云会计应用于企业运营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引入了云会计技术之后,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机构设置方面都会有所突破,企业水费的征收主要取决于应缴纳的税额与相对应税率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很多,在计算税费方面会给有关工作人员带来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可以借助云会计这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相应的税费进行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实际操作中是通过营运过程中对混合销售和兼营的不同比例进行把握,达到税额最小化的处理,充分利用存货计价的方式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筹划从而降低税费,诸如种种以及其他方式都可以事先营运过程中税收的筹划,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税收制度概述范文5

一、我国煤炭税收制度概述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经济实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资源税,按应税产品的产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征;(2)资源补偿费,按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3)采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使用费,按采矿区或勘探区块面积逐年缴纳。征收的其它税还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等。其中只有采矿权、探矿权使用费额度较小。争议不大,资源税、资源补偿费与增值税等都存在较大争议。

1.资源税。煤炭资源税目前征收力度过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扩大,尤其是2003年以来。煤炭供求不平衡导致煤价一路上扬。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煤炭价格平均为77.44元/吨,2003年上升到138.89元,吨。而最近两年更是上升到300元/吨以上。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煤炭资源税,自1984年以来,整整20年没有变动,采取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平均税额仅为0.5元,吨。虽然2005年5月,我国上调了八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率,上调幅度在每吨2元到4元不等,但是仅占当前价格不到1%.目前我国资源税征收方法是从量征收,固定税额,而未能与煤炭资源的可采储量挂钩。企业不必为未被开采的煤炭负责,而以实际开采量征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按规定。煤矿回采率最低不应小于75%,然而据调查,我国国有煤矿的资源回采率为45%左右,乡镇和个体煤矿在15%-20%.在中国人均煤炭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55.4%的情况下。建国以来至2003年,中国累计产煤350亿吨,但煤炭资源消耗量却超过1000亿吨,被浪费的煤够我国使38年。

2.资源补偿费。我国资源补偿费根据销售收人征收。由于1994年颁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之前,已经开征了增值税和资源税,煤炭企业税负已经过重,导致资源补偿费仅为销售收人的1.18%,而国外矿业发达国家体现资源所有者权益的权利金一般在8%一lO%.这样低的税率,无法体现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相对于其他税种反而显得无足轻重,甚至被认为是重复收税、乱收费。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用途不同,前者目的主要在于“级差调节”。使各煤炭企业能公平竞争,后者目的在于体现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益,主要用于补偿勘探投资。但是由于两者都是普遍征收,且税额都不是很高,资源税级差调节的效果也不明显。容易让企业认为是重复征税,引发不满。

3.增值税。主要有三点:(1)我国自1994年起颁布了新的税制改革,增值税率从原来的3%提高到现在的13%,这相当于把煤炭业视作一般的制造业,无法体现煤炭作为耗竭性资源的本质;(2)目前煤炭企业普遍抱怨税负过重。这主要由增值税引起的。(3)采掘业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然而大多数小煤矿实行包税制,现行税制对其影响不大,大型煤矿相对小煤矿税负高很多。国家应该从政策上适当扶持大型煤炭企业。

4.税收分配。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允许集体或者其他性质的小企业采矿的形式,以税收和管理费来获得利益。但中小煤矿开采代价往往是环境破坏严重、事故频发、回采率极低。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体现政绩经常“睁只眼闭只眼”。此外,地方和中央在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的税率设定及用途方面还存在争议:地方政府对当地情况最为熟悉,但是若由其设定税率无法确保国家的利益;而税收的分配问题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对征收及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5.国有资产流失。以石油为例,近几年油价飙升,石油企业利润纷纷大幅提高,国外政府通过征收资源暴利税,分享了超额利润中的70%一80%;而在中国,三大石油集团的利润从1998年的100多亿元飙升至现在的1000多亿元,三大石油集团被海外投资者控股10%左右,相当于大量国有资产流人海外投资者手中。最近煤炭价格也不断上扬。从1998年100多元/吨上升到目前300多元,吨,国家对煤炭行业制定相关的有效措施刻不容缓。

6.环境破坏。据专家估计,如果将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环境成本纳入煤炭成本,那么每吨煤炭成本将增加50元。廉价的资源不但导致滥挖滥采、开采浪费。还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如焦炭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比例很高,由于国家对焦炭资源只征收极低的资源补偿费,还不考虑环境成本,使生产成本很低,实际上补贴了那些焦炭使用国,他们低价买到焦炭,却把污染和事故留给了我国。

二、国外煤炭税收制度简介

国外通常把采矿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对待,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实现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并各自形成一套有效、稳定的矿业税收制度。充分考虑采掘业的特殊性与环境多样性,既体现了国家对可耗竭资源的所有权,也对采矿业初期的巨大投入及风险进行一定鼓励性补偿。

各国征收的矿业税收主要有所得税、财产税、权利金、矿业权(指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环境补贴、资源暴利税、耗竭补贴等。

所得税是以收入减去成本再扣除允许抵扣的部分费用作为税基,乘以所得税税率得到的。所有盈利企业都必须缴纳。

财产税是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税制中的辅助税种,划入地方税,税基为财产评估价值,一般有三种方式:售价比较法,由多个类似财产进行售价比较得出的评估价值;收入法,由产生收入财产所有未来收益的折现值的评估法;成本法,适用于新建和特殊目的的财产。

权利金是矿业特有的税种,开采人向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开采其不可再生资源的权利。征收方式主要有:按产量或销售量计算。或者按所开采的矿产储量计算。征收税率各不相同。一般由政府设定统一标准。

矿业权使用费是企业按年度、面积向国家缴纳的矿业出让金。企业遵守一系列规定后,有偿获得指定区域的探矿权或采矿权。若矿产地为国家出资勘探形成。则还需要额外补偿国家投资的勘探费用。各矿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法。

环境补贴在美国等国实行,是针对某些矿山征收的税种,用于补贴开采矿产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外部成本,一般针对规模较大或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矿山。某些地区还针对水资源或其他环境资源征收专门税种。

资源暴利税目前仅在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推行。若资源价格大幅上升,可能会使矿业企业获得远高于其它行业的超额利润。该利润主要是由于资源本身稀缺性所导致。而非企业自身管理或运营出色,因此,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通过征收资源超额利润税分享这部分超额利润。

耗竭补贴在美国等国实行。国家在征税时返还一部分税款以补贴企业用于寻找替代能源或开发新矿以替代日益耗竭的旧矿。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成本耗竭补贴法,用单位成本乘以日销售量得出成本耗竭;百分比耗竭补贴,不同矿产品采用不同百分比,以矿产的毛收入为基数扣减。

三、煤炭税收制度改革建议

1.设立权利金。我国应该取消资源税及资源补偿费,而采取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权利金制度来体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最好的办法是以储量征税,并将赋税与资源回采率挂钩,实行分级征收。资源回采率越低,税率越高。如果能够使我国资源回采率从平均水平的30%左右提高至国际一般水平的75%,以全国2006年煤炭总产量约23.8亿吨计算,可以避免浪费52.4亿吨煤,以全国2006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01.55元计算,相当于节约15801.22亿元。提高税率至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为8%一10%,同时采取浮动税率,并和资源价格绑定,可以避免因价格疯涨而使国家利益蒙受损失。

2.降低增值税。我国目前把煤炭业看作一般的产业,征收税率为13%的增值税。无法体现煤炭作为耗竭性资源的本质,也使煤炭行业实际税负高于一般加工和制造业。国外矿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都没有将增值税作为煤炭征税的主要手段。因此,应该将增值税作为权利金的补充,在征收权利金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确定增值税税率使得煤炭行业税负达到国内一般行业水平。并且加大对高新技术设备等的抵扣。以鼓励煤炭企业更新技术。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3.设立资源暴利税。借鉴某些矿业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资源暴利税。将资源价格大幅上升而产生的大部分超额收益纳为国有。实际操作上以销量为基数乘以具体税额,税额的设定应主要参照资源的市场价格,适当参照国内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资源暴利税标准应每过几年重新核准一次,但是除非价格发生重大变化,应确保该标准的稳定性,不断变化的制度会给投资者不好的印象。

4.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总的指导思想为前期优惠、鼓励技术革新、鼓励寻找替代能源、鼓励产业集中。在前期勘查及开发阶段应适当鼓励,对勘查和开发支出的税收实行优惠处理(加速折旧、扣减、资本化、当期摊销等);对可以提高生产技术的设备引进等也实行上述优惠以鼓励技术革新;实行耗竭补贴,在每个纳税年度中从净利润中扣除一部分给衰老煤矿,用于寻找新矿体,减轻煤炭结构调整和衰老矿区转产的负担;采取措施整顿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扶持那些表现优秀的大型企业。

税收制度概述范文6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经济结构

一、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基本概述

企业税收优惠主要是指国家在对税务改革过程中对纳税人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例如税务减免、税务抵免等政策均为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按照纳税人的相关税收比例对其进行减轻税收负担。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产生是对我国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一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1]。我国国家经济结构在其调整过程中需要依靠税法的力量才能够促进其发展。国家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组成的一种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因素中每个不同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包括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两种形式[2]。两种不同相关性经济结构的发展能够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建立。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依据

(一)市场经济结构失灵

市场经济结构的失灵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依据。根据当前我国市场失灵的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公共产品的应用范围增加、事项信息不健全等内容均是市场经济结构失灵的一种表现。在对这种现象进行完善过程中只有采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宏观的对我国市场失灵现象进行调控,才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3]。

(二)刺激市场经济增长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的增长情况取决于国家内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如果发展环境中存在有利于市场经济增长就能够更加快速的促进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4]。而进一步对促进市场经济增长制度的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国家税收政策的改革能够从各方面对市场经济增长制度进行刺激。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满足国际税收竞争要求

国际税收竞争需求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市场竞争方式才能够获取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国际税务关系竞争需求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如何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我国国家税收竞争需求,应该对各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改善,通过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建立,使企业在国际化发展的竞争环境中更加能够提升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企业税收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相互平衡观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新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对企业内部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的发展。税务改革是自我国经济体制改变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税务制度改革方式。企业税收政策和企业经济结构调整上存在相互平衡的关系。我国企业税收政策在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对企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环境进行宏观调控。在调控过程中企业也需要针对其需求对企业内部经济结构进行转变,从而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此外,我国企业内部经济结构之间发生转变后,国家需要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对其进行税收政策的完善,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国企业的需求。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企业税收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相互平衡的关系。

(二)企业税收政策影响经济结构调整

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能够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发展。随着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的改革,对相关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上的调整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提高经营效益,不得不对企业内部经营方向进行转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企业经济结构上发生转变。例如,我国传统企业在其发展中的抵税税务优惠政策是对其发票进行抵税,而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抵税的政策,从而促使我国国有生产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进行技术转型,研究新的技术手段,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结构。

四、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例如,农业、工业、金融行业等方面。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能够使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平衡企业内部结构。从传统产业结构中20%的企业所得税改变为15%的企业所得税,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政府政策对企业内部经济进行调整,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益价值。

(二)协调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进,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从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对企业的经营项目进行拓展,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税收增长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降低我国企业税收负担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对所得税税收类型的改革,使国家增加税收能力,例如,在企业个人所得税抵税政策上,国家根据抵税情况了解企业经济现状,提高整体税后调控能力,从原本对企业掌握10%的经济现状提升为30%,从而对我国税务优惠政策进行调控,将原有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税务采取优惠和增加的方式,合理的提升了我国税务收支,促进税收增长。

(四)拓展外商融资

通过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使我国企业内部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在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拓展外商融资,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改善企业的经营现状。

五、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改进措施

(一)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定位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其发展空间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定位,明确其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适应我国税后政策的改革。第一,正确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制度方向进行定位,实现我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价值。任何一种税收制度均存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体系,其中一种是基准税收制度,一种是非基准税收制度,两种制度在我国企业税收制度改革过程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作为我国政府事项对我国费基准税收制度部分的内容,在其制度完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进行辅助部分税务制度的完善,以促进我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此外,在对其税收政策进行定位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应该明确企业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市场环境等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对其进行定位过程中也必须针对这一目的对企业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定位。第二,对我国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制度内容进行定位,实现对我国企业的宏观管理。在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定位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当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在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过程中对企业起到发展作用,调整我国企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例如,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传统企业资源用优惠政策进行转变,重新定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使用资源具有优惠效益,从而促进国家能源的转型。通过对企业所得税税收内容的转换,实现我国企业经营方向的转型,促进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

(二)确定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

确定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能够实现我国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未来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明确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目标,使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当前我国社会的税收改革的实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改革过程中应该建立以减少政策为目标,从而对我国企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的转型。在其优惠目标制定过程中可以通过确定我国企业经济转型为目标;可以通过确定建立节约型社会为主要目标;可以通过建立资源开发为目标。通过对企业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目标的确定,使其在我国税务改革和经济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此外,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建立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进行的相关企业经济结构转变为基础,对其进行中长期经济社会目标实现的建立。

(三)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带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对其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才能够正确的引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一,对我国产业优惠原则进行细化,从而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在其自然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在其产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原则中也需要从细节上对其进行完善:①将促进高新技术发展放在税收改革的第一位;②对高新技术创新中各项技术的发展进行详细税收优惠政策制定;③在产业优惠的基础上增加区域优惠政策,从而鼓励我国企业经济的转型。第二,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目前,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中主要是采用对专利项目进行放款标准,采用折旧和投资抵免的政策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优惠,在未来优惠政策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其进行完善:①建立高新技术分层次抵免,根据高新技术技能和应用价值对其进行分层次抵免;②建立优先抵免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技术产业之间,采用名额竞争的方式进行税收抵免;③在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实施供给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优先抵免的权利,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将正常产业的税务标准设定为25%,将高新技术产业设定为15%,从而在税务政策上提供对高新企业的福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的改善进一步进行了深入。在其深入过程中企业及国际也充分认识到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定位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与企业经济结构的建立上存在的必然关系。建立完善的企业所得税税后优惠政策,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经济结构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柳光强,田文宠.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设想——从区域税收优惠到产业优惠[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03(1):1-5.

[2]潘文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着力点与路径选择[J].税务与经济,2012,04(6):65-69.

[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12):3-50.

[4]付广军.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