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范文1
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要与生产力发展实际相适应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确立,要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这是社会基本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所决定的。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调整和完善,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实际相适应的。
创办农机生产合作社经营新模式。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的三位创立者,显、刘旭民、孙士安,他们是实行先富裕起来的佼佼者,在当地党委、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在县农委、农机局等有关业务部门的扶持下,在全乡办起了第一家农机生产合作社。
(二)对农户土地实行入股租赁规模经营。农机生产合作社和入股入社农户双盈为目的,在保证各农户土地所有权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对农户土地实行入股租赁自愿流转方式,以本村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生产为主,还跨村跨区域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生产。以低于市场农机作业价格5%的方式,全力辐射周边区域耕地代耕、代种、代收农机作业,2013年为周边5个村代耕302万亩,可实现经营收入130余万元。农机生产合作社的创建,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适应了大机械农业生产的需要,促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农机生产合作社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桦林农机生产合作社对土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使农民的承包地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解放了劳动力,还将农户与合作化的利益最大化。
二、农机生产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必然产物
生产力是动态的,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更新,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将会大幅提高。随着大马力、大功率机械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在稳定长期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土地依法有偿自愿的流转,建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机生产合作社,走土地规模经营生产之路。这种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是和当前大机械生产力发展相吻合的。
(一)生产经营方式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农机生产合作社,实行种植业大面积规模经营生产,这是大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机生产合作社的产生,是农村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由单一种植业往多产业发展。桦林农机生产合作社在种植业取得发展后,采取了以粮食为主,种、养、加多业并举的致富途径。2012年初,合作社共投资200余万元,购进170头西门塔尔优质肉牛,并陆续购进其它架子牛和可繁母牛,建成了760平方米标准化牛舍,出栏600头,实现纯收入190余万元。建成玉米秸秆、紫花苜蓿青储窖等附属设施,将建成2000亩标准化苜蓿草种植基地。新建2000平方米粮食仓储库合作社。可一次存储干玉米8000吨,每年可带动全乡及周边区域玉米烘干增值200余万元。不断实现农机生产合作社,以种植业为主,多产业发展的经营提档升级。
(三)土地规模经营达到生产系列化。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从创办到现在的七年时间里,整合土地资源规模经营的优势日趋显著,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实行系列社会化大生产,是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一大跨跃,必将加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三、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大生产需要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大机械生产工具的作用,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出现,农村会有大部分农户,将有偿自愿流转承包的土地,从事本地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人口从农村流入到城镇,这是土地规模经营生产系列化的必然结果。
农业生产系列化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种植业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生产后,全村流转出土地承包户,转向城市开辟致富的新途径。参与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以上,比土地流转前增长两倍。外出打工通过从事运输、经商、养殖、劳务等途径,又增加农民致富的门路。
(二)劳动力转移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的流转,对于加快农民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目标,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范文2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形式;主导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0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互动和融合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新动向,青壮劳力大规模、长时段地离开农村走向城镇,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造成农业产业链基础环节软化、松动,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老龄化、兼业化趋势加剧,进而不断降低农业经济素质,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基于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对农业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和农业从业者素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如何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经营形式和主导模式,培育符合国情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经济活力,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
1 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1.1 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新变化
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在农业诸要素中,劳动力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其他生产要素运用、发展和创新的主体,因而在农业生产力中最能动、最活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形势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大,经济比较优势较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为2.55亿人,较1991年最高值的3.91亿人下降35%;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1991年的59.7%降到2012年的33.3%,下降26.4个百分点,年均约下降1.3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农业从业人员年均减少1 200万人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规律,农业从业人口趋减、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是合理的,而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他们现已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对农业新技术应用、精细管理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本就脆弱的农业产业素质进一步降低,从而迟滞现代农业建设,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什么样的人来生产经营、如何生产经营的新选择。
1.2 农业资源条件对农业经营效益提出挑战
我国农业经济最大的现实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22亿hm2,人均耕地只有1 200 m2,全国有1/3以上的省份人均耕地少于666.67 m2,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有农户约2.5亿户,户均承包土地5 000 m2,相比于其他国家,只能算作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经营。根据国际上对土地功能的评价标准,人均耕地若是少于533.33 m2,土地对从业者而言,其功能就是维持基本的生存,难以顾及其他。现阶段,我国面临农业人口过多、生产资源匮乏、土地面积狭小的严峻现实,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形成了双重挑战,难以支撑农民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富裕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现实出路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强农业活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
1.3 现代农业建设呼唤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从生产要素的特点上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土地等自然资源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逐步降低,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先导力量,劳动力的科学管理素质对推进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逐步上升,但总体上劳动力的素质对现代农业建设更具有基础性作用。而现阶段我国有限的农业资源、超小的经营规模和老弱的农业劳动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或强化了农业本身的弱质性,束缚了农业经济功能拓展和比较效益的提高,进而影响了高素质人才投身农业生产环节的积极性,限制了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制约了多元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也不利于农业对工商资本的吸收。因此,我国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最迫切、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2 坚持以家庭经营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形式
2.1 家庭经营是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我国实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功地重构了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以粮食、肉、蛋、奶为主的农产品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十连增,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实践证明,我国农村的家庭经营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有生命力的。
2.2 家庭经营是与农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经营形式
农业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这是由农业自身的生物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特性决定的。在农业生产中,动植物的自然生命过程决定着生产成果和经济成效,而期间农业生产者对自然生命关照的质量和水平与生产成效息息相关。此种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难以有效建立或测量,从而限制了其经营方式的可选择性。家庭经营因经济成效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农产品交易、生产决策、风险承担和经济管理上优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农业经济的激励难题,成为一种较好契合农业经济特点的有效经营形式,这一点为我国多数经济学者所认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其《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中,考察了近1个世纪以来东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理论,认为农业是一个适合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林毅夫也认为,农业因具有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劳动的监督和度量都极其困难等特点,而成为一个适宜家庭经营的产业。
2.3 家庭经营是当今世界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主要经营形式
当前,世界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农业基本单位和经营形式是私人农场,既可以是以雇佣劳动力方式组织生产的大农场,也可以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者的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制、企业化管理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但该种形式因为资本依赖度高、能源消耗严重和生态效益低等原因,在当今世界推行的国家屈指可数。考察20世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曾经一度成主流的大农场逐渐式微,二战结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雇佣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以家庭经营为主导的农场制度依然展示出独有的生机和活力,在英国大农场曾一度盛行,目前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52%,大农场只占23%,日本现有农场和农业企业达496.5万个,实行家庭经营的495.3万个,比例高达99.8%。
3 坚持以适度规模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导模式
3.1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由资源禀赋条件决定
选择何种经营形式、怎样的经营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经济能否实现产业战略目标、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该种选择会受所在地区资源禀赋、生产传统、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但资源条件,特别是土地资源往往具有决定性。以土地和人口要素为标准,当今国际上有3种农业类型可借鉴,一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土地资源丰富、人口较少的农业,其突出特征是大农场制;二是以日本、荷兰为代表的土地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农业,其典型特征是精细管理、规模较小;三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土地与人口处于前两者之间的农业,其特征是规模、管理兼顾,吸收两者之长。有关研究表明,二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生产经营单位数量渐趋减少,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但总体上根据资源禀赋条件采取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是主流。
3.2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需要相应的农业投资作支撑
资本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农业尤其要依托资本,经营规模越大投入越大。美国是当今的农业强国,实行大农场制,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 hm2,大型农场规模达1 600 hm2,其现代农业水平很高。学者宋亚平的研究认为,美国的现代农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其农业投资历来高于工业投资,生产1美元的农产品需要投入8美元,在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中农业开支仅次于国防开支,居第2位。这样的资本支持,对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无法奢望和效仿的。从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出发,农业采取适度规模经济的主导模式是现实可行的。
3.3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需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匹配
社会化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制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营规模越大对社会服务的要求也相应越高。美国农业实行大型农场制度,经营规模大、管理规范、科技领先,其农业服务机构高度发达,全国总人口3亿人,农业人口200万人,为农业服务从业人员却多达600万人,足见其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之高。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技术协会等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形成制约。
4 建议
4.1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家庭经营、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实行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基本农业资源高效开发、合理使用。
4.2 规范农业经济政策
重点是建立稳定、健全的财政投入、农业生产补贴、农民收入补贴和保险政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破解农业融资难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有利于保证农民从事农业有合理收益。
4.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公益性、经营并举,创新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机制,增强活力,提升能力;强化政策扶持和税费优惠,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托现代物流方式,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推进农业流通现代化。
4.4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机构建设,围绕节约型农业、低碳型农业、精准型农业开展科研攻关,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和方式,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4.5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应加强农业信息发展规划和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业信息设施建设,整合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形式,着力在市场预警、农业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实,大力培育以职业农民为依托、专业型农户或家庭农场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其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并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坚持以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的首要战略目标,根据不同省区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按照农业规模经济的要求,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6]。
6 参考文献
[1] 白人朴.盘点“谁来种地”展望“怎样种地”[N].农民日报,2013-04-23.
[2] 宋亚平.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吗[N].南方周末,2012-09-23.
[3]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4] 廖西元,申红芳,王志刚.中国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三步走”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15-22.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范文3
关键词: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过于分散;滞后性;大集聚
一、我国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的主要特征——“过于分散”我国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供给太过分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公共服务部门化供给形成的分散
这是由我国行政体制的组织架构决定的。早在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就相继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水利站、畜牧兽医站、经营管理站、供销合作社等。改革开放后,在发展农业生产体系的过程中,总体而言,公共服务仍然是走部门化推进的套路,地方部门由下而上对应中央各部门,各自独立提供生产。因此从客观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涉农的部门或组织的确过多,各部门提供的服务过于单一、过于分散。
(二)经营主体多元化形成的分散
改革开发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逐步明确,经营主体,包括各种专业性合作组织、或企业、或平台协会、或个人,在利益激励和政策的鼓励下,从无到有获得了快速发展。不过除了少数经营主体发育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外,大多数服务主体仍未摆脱小散弱状态。经营主体分散既表现在服务主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也表现在提供服务的内容方面,彼此之间缺乏内在联结机制,缺乏分工与协作。
(三)各类服务主体在农村的空间布局分散
从农户视角看,我国农业生产业各类供给主体在农村基层空间布局均比较分散。如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户教育培训机构、农业信息化等现代农业服务部门,绝大多数布局在县城,并没有下沉到乡镇和村一级的农村基层,而且上述部门在县城,彼此之间分布往往也很分散,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大多在乡镇或村设站点;又如经营主体,由于更加多元化和受市场机制调节,空间布局更加自由松散,广泛分布在县城、乡镇或村落各个角落。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现状,本文把我国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及其提供的生产,在农村基层的主要特征概括为“过于分散”。
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的滞后性
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过于分散”,在改革开放初期,虽有不得已,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适应低水平状态下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现在批评其滞后,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生产业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却长期不变;更重要的是,滞后性所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及其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的。具体来说:
(一)“过于分散”供给方式引发的负面效应
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供给“过于分散”,直接引发三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推升了农户的交易成本。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户对农业生产业需求越来越呈现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农村基层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使得农户在搜寻并获取服务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往返需要跑更多次数、同时需要与更多的部门和人打交道等,所有这些意味着农户获取服务的交易成本很高。二是放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过于分散”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相容。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及高风险等特点,特别是其中的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仅广泛存在,而且风险的危害性还相当严重,可以说任何一种风险都是一般农户难以承受的。能否降低甚至化解各种风险,主要取决于农户能否实时有效地获取他所需要的各种生产。显然,如果农业生产供给主体在农村基层分布“过于分散”,会使得农户获得生产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大为降低,导致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很可能就会被急剧放大。三是降低了农业生产业的供给质量。其一,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尤其是经营业供给主体,总体还处在散、小、弱状态,距离规模经济相去甚远,成本及价格难以下降,而服务质量却难以提高;其二,“过于分散”使得服务业供给主体之间既缺乏联系,也缺乏竞争,因而也失去了做大做强的压力与动力;其三,“过于分散”使得服务质量监管的难度加大,服务供给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过于分散”的严重后果——供求均衡的视角
以下的四点推论,是基于供求均衡的视角,以上文三大负面效应为基础直接推演而来。推论1:窒息了普通农户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普通农户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常规的种养业,在刨去生产的各种投入成本,普通农户务农的净收益本来就不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又“过于分散”,最大程度地提升了他们的交易成本,因此普通农户务很容易失去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意愿和能力。推论2:削弱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理由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的是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各环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价值链越来越长、价值实现难度也越来越大,一句话,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减小或规避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风险,对农业生产供给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元化、综合性和实时需求越来越成为主流。然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显然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生产业的需求。推论3:恶化了农业生产业的有效供给。由于“过于分散”的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供给质量;另一方面又难以满足不同农户群体对农业生产业的有效需求,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业供求双方达成的均衡,事实上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与农业生产业尚没有充分融合,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过于分散”的供给方式,是导致我国农业与农业生产业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有效融合的主要肇因。
三、“过于分散”供给方式缺乏效率的实证分析
为了证实上文的理论演绎,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对农户农业生产的获取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问卷内容设计。问卷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农户从政府部门、其他社会机构或个人(需要支付报酬)获得农业生产的情况,选择金融、保险、技术服务、农副产品销售、生产资料购买等五个较为典型的农业生产业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上,主要对农业生产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获得:在浙江湖州市农村地区,发放130份问卷,发放对象是普通农户或种养加工大户,发放方式是随机的。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其中普通农户(是指家庭承包经营农户)101户,种养和农产品加工大户14户。(一)农户对农业生产的获得情况。问卷统计表明,金融服务方面:在总数115户当中,在过去的一年里,只有6户向金融机构贷款过,而且这6户均是种养大户,其余109户使用的都是自有资金或向亲戚朋友拆借;只有4位种养大户参加了农业生产保险,101位普通农户问卷显示没有这方面服务需求;有6位种养大户共9次向专业机构咨询过种养技术方面问题,普通农户也没有技术方面需求;共36户农副产品销售由专业合作社或他人上门收购;共34户获得种子等农资配送服务。通过计算,农户对农业生产业获得率分别为:金融服务5.2%、保险业务3.5%、技术服务7.8%、农副产品销售服务31.3%及农资服务29.6%。由此可以看出:农户对农业生产的获得情况不很乐观,刨除种养大户,普通农户对农业生产业的获得率会更低。这种状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在基层的供给效率并不高,同时也说明了“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的滞后性,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反思。(二)农户对农业生产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问卷调研第二部分内容是农户对农业生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问答选项,问卷提供了一些原因选项,农户自己可以添加,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在总数为115份有效问卷中,农户提供的具体原因较多,本文稍作整理,从中选出前六位主要原因。其一,不难发现,具体原因选项3、4、5和6,表面看似乎是农户自身的原因,但是细究起来,其实均与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的供给方式相关,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供给“过于分散”所造成。换句话来说,倘若农业生产业在农村基层实行集聚供给,上述具体原因选项3、4、5和6在很大程度上即可锐减或消弭。其二,通过计算可知,在401总户次选项中,归属为服务业供给方面的原因共计235户次,占总数58.6%。显然它是第一位原因。这也证实了上文的推演:即我国农户对农业生产有效需求不足,进而造成农业与农业生产业长期以来融合效果欠佳,主要原因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农村基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高度相关。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范文4
关键词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发展;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F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91-01
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中各种经营模式的纽带,它解决了农村“劳力荒”的现状,加速了土地流转步伐。通过提高家庭农场人员科技水平,加大补助措施,建立管理机制,推广家庭农场新型模式,达到高效率快速提升现代农业的目的。它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最理想、实用性最强的经营组织模式。
1家庭农场的内涵
家庭农场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利用家庭现有土地,并采取土地租赁的办法,拥有一定土地规模、注册资金,以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科学管理方法、现代的经营理念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主决策,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2]。
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通过现有土地和土地租赁、资金聚集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实体。种植大户不具有法人资格,按照“风险自担,利益自享”的原则,利用现有土地,并采取土地租赁的办法,具有一定土地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资格,是劳动者为减少中间费用、保护自身利益、发展生产而共同出资兴办,它的组织原则是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经营和处理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具备5家以上,且80%以上农户为入社条件,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
家庭农场具有法人资格,准入条件应具有一定土地规模、注册资金和提升现代农业技术能力、生产装备能力,以农业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目标,是当前提升现代农业最理想的经济主流载体[3]。
2家庭农场在提升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现如今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庄形成了“劳力荒”,大多数留守的老年人在家种地,文化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水平十分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差,决策能力、盈利能力有限,对农业的贡献率比较低,很难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家庭农场不仅可以使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使土地重新得到开发利用,而且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挖掘土地增产增效潜力,同时带动了当地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他们的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既得到租金,又获得雇佣工资,做到人尽其才,协调发展。家庭农场是种植大户的升华版,它既克服了传统农业的滞后思想,又凝聚了推进土地流转、生产经营、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在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前提下,积极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优质农产品。总之,家庭农场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中最稳妥、积极性最高、适用最强、最有开拓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经济模式。如颍上县黄桥镇郭彭村某家庭农场规模饲养良种长毛兔近4 000只,转包土地13.33 hm2,是颍上县典型的复合家庭农场。
3发展新思路
3.1采取政府推进,实施两补措施
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随着家庭经营务工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对发展家庭农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态度不积极。同时,大多数农民仅贪图土地补贴,不愿把土地长期流转出去。另外,对种植大户来说,由于土地流转期限很短,不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政府补贴从加快全面推进发展家庭农场步伐的需要来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很难调动广大农户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因此,今后政府应强力推进实施“两补”措施,具体如下:一是加大对支持家庭农场、资金、物化投入,二是对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政府每年还应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这样才能加快土地流转的步伐,才能有力地推动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4]。
3.2提高家庭农场人员科技水平
由于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低下,文化水平不高,农业主管部门只有对家庭农场人员长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才能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广大农户发展家庭农场的信心和决心。
3.3发展方向
家庭农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行业间应具有不同的内涵。现阶段,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准入条件要求不易过高,对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放宽调低家庭农场准入资格。另外,发展家庭农场不仅要采取土地租赁,而且还应采取土地入股,形成联合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组织模式,最终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达到高效率快速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3.4推广家庭农场新型模式
当前,家庭农场应从普通家庭农场向复合家庭农场转变。复合型家庭农场主要包括种养结合、立体种养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经营等,实行经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达到高效率节能、经济、环保作用。
(下转第300页)
(上接第291页)
3.5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应对家庭农场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并对其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国家的资金补助、物化补贴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家庭农场持续有效运转,实现预期目标。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家庭农场,采取制度激励、理想激励、目标激励,这样才能产生动力,使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4参考文献
[1] 许莹.简论家庭农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5-87.
[2] 姚麒麟,黄慧珍,董晖,等.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技服务,2009(6):162-163.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范文5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育、培训
一、济源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实践
2013年,济源市被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市。济源市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济源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制定了2013~2015年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规划,市农业局作为组织单位,市农广校负责具体实施。从2013年6月份起,按照分类培训、规模发展的原则,在全市11个镇办范围内,组织了由种粮大户、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等在内的100人种植业(小麦)专业培训班,邀请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多位高校教授和本地农业技术专家,采取集中培训、实践操作和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集中培训14天,学员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实践技能得到了提升,还利用培训平台,实现了校地联姻,专家和农民结成了创业合作伙伴,推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型职业农民身份的定位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人口70.1万,耕地面积3.49亿平方米,农业主导产业包括小麦、蔬菜、烟草、养殖、林果五大类,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926元。辖区11个镇、5个办事处,其中,山区乡镇5个,平原乡镇6个。截止2013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7亿平方米,占耕地总面积的70.9%,平原乡镇土地流转率达82%。千亩以上流转大户达31户,家庭农场50余个,各类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200余家,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一批年富力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兴农民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济源市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位,就是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一定的农业专业技能,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1.培育对象的确定
按照生产经营型为主,技能服务型为辅的原则,坚持规模适度、持续发展,把农业经营与专业技能区别开来,土地流转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
2.培育对象的组织选拔
培育对象按照区域选拔、整体发展、分类培训的指导原则,在各乡镇辖区内,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确立1名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人员,对本辖区内所有农业土地流转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主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统计,依据自愿参加的原则,统一上报至市农广校,根据经营性质和行业,分专业培训,保证培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持续性。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持续推进,涵盖培训、服务、管理等多个层次,培训是载体,服务是基础,管理是手段,全方位的支持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
1.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1)培训的主体
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载体,必不可少,非常必要。培训方案要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实际,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和本地的主导产业结合,和潜力产业结合,制定长期培训规划,明确实施步骤,稳步推进。农广校作为农民培训教育的主体,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农民培训经验,已经得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在现阶段,多数职业农民依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只能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培训,农广校充分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作用,坚持长期服务,把高等级职业院校培训作为一种短期的补充,不断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视野,丰富他们的专业技能。
(2)培训的内容
在培训内容设置上,坚持以思想更新为主,专业技能为辅的理念。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经营的现状看,新型职业农民得不到最大的利益,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技术,而是因为管理理念的缺失。用传统的方法管理现代农业,用旧观念去生产实践,走了很多弯路,这也是制约职业农民发展的主要瓶颈。培训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用现代化的理念管理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决策者的思想达不到相当境界,产业就会限制在一定的阶段。思想是内在的,技术是外来的。技术不是问题,思想才是关键因素。向管理要效益,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2013年,济源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培训过程中,培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业模式管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政策解读和以思想更新为主的多项课程,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课程占总课程的40%。参训学员受益匪浅。
(3)培训的方式
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要培训手段。集中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载体,非常必要。从学员层次上讲,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是行业内具有一定农业生产基础,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业主,从学员区域来源上讲,地理位置相对分散,从培训内容上讲,相对比较一致,集中时间,邀请各类专家教授和行业人才进行统一培训,不仅使他们得到了交流,获得了信息,还减少了培训单位的组织难度,使职业农民得到了高层次的培训。按照农业生产的实际,新型职业农民年度培训一般分两次进行,每次集中7天。
2.认定管理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新兴职业,承担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与管理,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1)认定管理的作用
在现阶段,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主流,随之而来的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的建立,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济源市为例,70%以上的农用耕地已经进行了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对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经营者有必要进行市场准入,保证耕地红线,保证粮食生产,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业主必须具备相当的农业政策知识,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不能以自己的利益来进行农业行业之外的试验生产,最大程度的减少农业土地资源的浪费。
(2)资格认定
认定的主体: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认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自愿,条件合格。县级市政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证机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认定管理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工作领导小组对职业农民资格进行确认。以政府为主要发证机关,一方面是增加资格证书的权威性、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便于政府在出台相应扶持和支持措施时,综合利用各部门的优势,实行项目倾斜和资金扶持,统筹规划,稳步发展。
认定的对象:按照立足长远、促进发展的原则,2013年,济源市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对象,主要是包含土地流转经营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内的生产经营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数量一般按照千分之二的比例进行认定。
认定的标准:按照分行业,分专业的原则,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经营规模、产值效益、社会效益、是否参加过培训、文化程度等等。由农业主管部门拟定各行业的认定标准,经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实施。
认定的程序: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按照自愿申报--材料审核--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综合确定的程序,由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一般一年举行一次领导小组评审会议,听取本年度的申报情况、动态管理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的评审方向和工作。
(3)资格管理
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动态管理,农业主管部门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档案和信息系统,市农广校作为具体实施单位,做好日常工作。按照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实行年度考核,对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技术生产水平、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每两年考核一次,符合条件的,继续持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对于经济效益不佳,管理混乱或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取消其新型职业农民资格。
3.跟踪服务
跟踪服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培训是先导,服务是支持和促进,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跟踪服务体现了更多的内容和方式。
(1)专家服务团
市农广校作为培训的主体,和市农业局广泛结合,成立了农业产业专家顾问组,充分利用和发挥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实施百名科技人员包村、包园、包户工程,农技人员对全市的400多个行政村、100多个产业精品园实行全覆盖,变单兵作战为组团服务,专家面对面,块对块,减少中间环节,解决农业技术生产最后一米的问题。经过2013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100名学员,基本都受到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特殊服务,渠道的畅通,技术的无缝对接,给新型职业农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2)农技推广新模式
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土地流转大户组成新型职业农民行业联盟,加强相互合作与沟通,在农业机械、社会服务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3)政府扶持
政府主导部门要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上,进行农业项目的整合、倾斜和资金支持,把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建设和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基础建设上给予推进和完善,促进现代农业又快又好发展。2013年,有5名新型职业农民享受到了政府的特殊优惠,实施了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在高标准良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急需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晒场以及其他辅助实施,投资总金额达到700万元。2014年,济源市政府列支4亿元,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仅新型职业农民一项,改变过去以奖代补的优惠措施,列支5000万元,由市农业协会组织统筹,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业主进行贷款贴息,扶持他们发展现代农业。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
1.政府高度重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部门要起着绝对主导作用。按照当地生产实际和产业规划,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可以加强农业部门与各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2.培育认真扎实
良好的培训、服务效果是培育工作的保障和促进。培训机构和农业主管部门不走过场,不图形式,真正按照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开拓农民的思想,创新思维,走现代农业管理的路线,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使职业农民得到发展。
3.目标科学长远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目标长远,使认定的职业农民具有科学性、持续性,把简单的小农生产与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别开来,使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吸引性、长远性、发展性。
4.专业结构合理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范文6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创业教育;隐性人力资本
新生代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指出生于1990年以后,有潜在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年轻农民。加强新生代农民创业教育与隐性人力资本开发,形成和壮大新生代职业农民群体,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前提基础。
一、谁来种地?
越来越多农村青年融入到城市当中,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力资本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带来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青年农民的不断流失,农业生产经营后继人力资源补充出现断层,严重威胁着现代农业的形成和发展。90后缺乏对土地的感情,和父辈思想观念差异巨大,追求新鲜事物,向往城市文化生活。笔者调研结果表明1,有超过15%的18到25岁农村青年认为有机会可以考虑回家创业,这是培育新生代农民的基础群体。未来农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在于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农业劳动者数量的下降是个必然的长期趋势。谁来种地?寄托于新生代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来担负起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趋势不断增强,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谁来种地不是困扰中国农业未来的根本问题,回乡创业农民不乏年轻一代,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教育培育,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确保农业生产后继有人。
二、创业教育是造就和培养新生代农民的有效途径
通过创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业创新激情,增强他们风险识别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他们致力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信心和动力。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创业实践,促进新生代农民发展和壮大,形成新生代农民企业家群体,是带动整个新生代农民群体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新生代农民创业成功需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坚定的信念和不饶的毅力;二是,具有问题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和抓住商机;三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果敢的行为能力。通过弘扬创业文化,宣传创业创新典型,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形成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把创业的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的精神深处,培育他们捕捉市场机会、抓住市场机会的能力,充分发掘新生代农民的潜在人力资本资源,形成人力资本优势,促进新生代农民的发展和不断成长。科技水平偏低,农村技能型人才的不断流失,是制约农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创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适应市场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增强其低于市场风险,获取利润的能力,使其具有扎根农村,能够生存和创业,发展和成长。
三、新生代农民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育
通过创业教育,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创业素质和能力,包括机会发现能力、优化配置资源能力、经营能力、再学习能力等。1.机会发现能力。农业生产经营者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中能够发现和识别机会,抓住和利用好机会出现的时机,是新生代农民创业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其能否及时有效地利用机会并整合资源进行创业的开端。但由于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普遍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对经营管理、市场调研分析等缺乏重视和培训,创业知识和能力有限,常常错失发展良机。2.优化配置资源能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是指新生代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获取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的能力。新生代农民社会阅历有限,资金有限、人脉有限、技术有限,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源资金较多,回报周期比较长,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都要求新生代农民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并具有社会关系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3.经营管理能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市场经营活动,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波动,有效把握和适应市场变化规律,需要具备一定是经营管理能力。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面对大市场,必须依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合作组织和各种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并加强有市场各主体的协调与沟通,才能驾驭市场,活动成功,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修养、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表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体现新生代农民各项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的一种行为,管理能力对于生产经营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要想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包括决策速度、市场速度以及执行成本。4.再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新生代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市场发展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迎接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挑战,需要新生代农民具有再学习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特别是遇到新问题,需要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再学习能力决定能否克服困难、战胜挑战,从而取得成功。
四、隐性人力资本是新生代农民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的凸显,对人力资本积累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隐性人力资本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人们终身从事一个职业的情况越来越少见,所谓的终身职业变得越来越稀少,新生代农民面临的职业选择也呈现多元化;另一方面,农业经济本身业呈现多远化发展趋势,第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日趋显著,农民职业本身的系统、完整和统一逐渐变得不可能,这就要求新生代农民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人格能力等广义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分为专业技能和方法能力。专业技能主要是工作技能、操作能力,是显性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实际工作当中处理问题的工作思路,也包括劳动者再学习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适应性能力和交际能力。它是个人需求和社会期望之间的一种平衡。凸出表现在对变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团队意识等。人格能力体现了劳动者作为主体,其心理状态、心理条件对于职业工作的决定程度。广义的职业能力是隐性人力资本具体体现,是其核心竞争力和职业提升和发展潜力的根基,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基础,是对职业现代化的需求反映。
五、新生代农民隐性人力资本开发途径
新生代农民的隐性人力资本积累和形成与其本身的实践、学习经历密切相关,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诀窍逐步内化成自己的隐性资本。隐性人力资本是创造性脑力活动的结果,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所在,开发和培育新生代农民的隐性人力资本需要激发其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新生代农民隐性人力资本形成的特点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开发培育其隐性人力资本,注重实践和学习的有效结合,把非正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新生代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干中学。新生代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把掌握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对于处理复杂技术难题,还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依凭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掌握的技巧诀窍创新性地工作,这些来自于实践中创新经验、诀窍不断积累、消化、总结,形成新的隐性人力资本。这些工作经验、技术诀窍多数难以言传,是长期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积累丰富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在“干中学”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工作不断取得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新方法、新经验、新工艺,形成了自己身的隐性人力资本。2.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是融合与日常工作生活当中,非系统、非正式的交谈、讨论等人际间的沟通交流,还包括工作实践当中的再学习,如从书籍、操作培训材料等获取的技能和知识。非正式学习是新生代农民构建隐性人力资本体系的重要途径,通过非正式学习,把他人的经验、技巧、诀窍内化于自己的隐性人力资本当中,形成自身的隐性知识体系。3.探索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性、主动性的学习方法,是指新生代农民在工作当中遇到新问题、难题,发挥创造性思维。新生代农民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新问题,需要早总结原有经验技术的基础上,开拓思维、创新技术。这些创新的经验、技术、诀窍经过不断提炼、总结和升华,形成个体独有的技能、诀窍,成为新生代农民隐性人力资本的一部分。
六、促进新生代农民创业教育培育对策
1.提高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营造新生代农民创业环境。提高新生代农民的社会地位,创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成长的培养、选拔、引进的政策环境。通过提高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吸引具有优秀潜质的农村新生代人才加入到职业队伍中来。营造新生代农民成长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要建立尊重和重视新生代农民的制度环境,经济上,保障和其技能相对的收入,在社会上,提高其地位,在人格上,使其倍受尊重;弘扬重视农业、尊重农民的文化环境,形成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成为一种文化积累。2.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注重新生代农民隐性人力资本培育。注重新生代农民的潜能开发,培养新生代农民的自我成长能力,着眼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新生代农民的品格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洪流当中,在追求和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克服职业教育的体制性束缚与障碍,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3.发展现代农业,营造新生代农民成长的舞台空间。吸引优秀的农村青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献身于农业,关键还在于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加大农业科技通入和农业科技转化力度,提高农业全员生产率,使农业生产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各项农业改革进度,促进农业和二三产业的融合,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为新生代农民成长营造广阔的舞台空间。
参考文献
[1]饶静.关于青年农民创业素质问题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5(3):71-72.
[2]袁海平.农民创业素养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1(32):63-65.
[3]陈莹.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