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物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物流内容

智慧物流内容范文1

关键词:智慧物流;区域;发展

一、智慧物流的含义、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

智慧物流就是传统物流与信息物理系统(CPS)相结合,是信息物理系统应用于物流领域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物流业态。信息物理系统(CPS)是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形成的技术体系,是物质世界互联互通、虚实融合的智慧系统,这个系统的产生与发展,给社会及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推动着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各行业的发展创新。智慧物流的提出最早源于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概念,最初理解是在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纳入信息系统的控制之下,实现系统全面的感知、处理、调整,使物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于2009年提出了“智慧物流”概念,开始了智慧物流的探索与发展。随着“智慧物流”三大核心系统的发展,2017年以来,智慧物流已经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无论是电商企业还是物流企业,都开始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特别是各级政府也认识到智慧物流的重要性,开始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提出了“感知中国”建设战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五大新兴战略产业这一。2010年,“智慧物流”入选物流业十大关键词。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中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这标志着智慧物流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物流业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最主要的行业,随着二者的深度融合,智慧物流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感知、采集的技术与产品全面应用。仓储盘点、物流分拣、快递收件与配送等领域手持终端已经全面普及。特别是在快递领域,手持终端设备正在向与手机融合、小型化化方向发展。2018年物流领域手持终端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深度探索与初步应用。物流机器人全面发展。仅2018年销量增长至少在2万台以上,同比增长50%以上。无人机、无人仓、无人港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无人机配送网已经在江苏、陕西、云南、广东等地尝试常态化配送,预计目前物流领域参与货运、配送的无人机有1万架左右。从企业看,京东于2018年2月获得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的授牌,成为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以省域为范围进行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国家级试点企业。2018年3月,京东无人配送站开始运营,可以实现无人配送中转。2018年3月,顺丰速递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可以在指点的授权空域内商业化运营。同年5月,中国邮政EMS水陆两栖无人机试飞成功,“饿了么”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目前已有17条无人机航线,覆盖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等等。无人驾驶货车开始上路进行测试,“无人配送车”开始在特定区域常态化运营,并在繁忙的市区继续进行配送测试。在青岛、厦门、上海,无人港码头空无1人,巨大的集装箱被稳稳抓起、平移、放下,无人驾驶车辆来回穿梭运输。三是仓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全自动化仓储系统已经日趋成熟完善,仓储系统是到目前为止物流智慧化水平最高领域。特别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无人的全自动化物流系统发展最早,由于产品品类简单,产品包装标准,智慧无人化仓储已经越来越普及。四是大量物流装备已经接入互联网。据有关媒体报道:到2018年底,全国已有600多万辆道路运营车辆、近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000多座内河导航设施,近300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定位导航。使用GPS定位导航的货运车辆估计更多。这些接入互联网的货运车辆,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推动了智慧物流的发展。五是货运互联网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利用物联网打造的车联网,实现了货物运输的透明化管理,实现了货运资源优化整合与最佳配置,降低了车辆空驶率,提升了货物跟踪与追溯的信息化水平,是近几年来物流领域资本投资的热点,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资本聚集已呈饱和状态。目前,5G应用已经开始试点。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物流领域各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将迎来快速发展。

在制造业物流领域,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输送分拣系统、装卸、搬运机器人等将高速增长。物流系统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一部分。在电商物流领域,手持智能终端系统、智能终端自提货柜快速增长。在物流配送中心,智能拣选系统、机器人等也快速增长,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信息系统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等与物联网不断融合,成为引导电商物流配送、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物流网络的神经系统。云仓储系统将得到较大发展。在商贸物流领域,仓储业转型不断升级,智能物流系统快速发展。带托运输、按托盘进行货物的定位与追踪、按托盘订货交货将快速增长。智能周转箱循环共用系统增速较快。在智能追溯领域,各项感知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如RFID、视频技术、传感技术、条码技术等应用更为广泛。物流技术装备的可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巨大。在“物流业+物联网”创新方面:智慧物流操作系统将开始应用,并推动全面的创新与升级。人工智能在物流系统各个环节得到应用并不断创新。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不断融合,推动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与创新。物流领域大数据计算模式将不断创新,边缘计算、雾计算出现,会朝着实时/离线计算融合方向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应用更为广泛,在仓储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仓储柔性自动化系统和作业模式不断成熟,相关技术标准将得到全面推广。

二、智慧物流得到高度重视的客观必然性

智慧物流的产生源于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处于研发推广期,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的应用阶段,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在于:

(一)这是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被定位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融合了运输、仓储、信息、金融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对于其重要性,有专家学者曾这样论述: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地区,可以没有工业、农业,但绝对不能没有物流业。国家也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从出台《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到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再到《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既彰显了物流业的重要性,也为物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这是解决我国物流业目前存在问题的必然途径我国虽是世界第一物流大国,但也存在着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的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14%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在8%~10%之间。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物流各个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利用率运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诸多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进互联网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集约物流各环节资源,不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加大物流设施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物流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

(三)这是信息化时展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信息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是信息社会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各行业各领域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断深化,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信息化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在社会信息化水平日趋提高的环境下,物流业智慧化水平水涨船高是客观必然。

三、区域推动智慧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智慧物流的发展显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很不充分。尽管如此,智慧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显现。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部、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的智慧化水平明显优于中西部、北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既使在同一行政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优越的地方物流企业的智慧化水平也高于经济条件弱的地方。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各地政府不同程度地把推动智慧物流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多年来的学习、考察及思考,同时借鉴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各级政府如何引导推动本区域内智慧物流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从业务角度看,智慧物流涉及工信、交通、商务、科技等部门。从现行的管理体制看,对物流的管理却比较分散,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并不统一。有的发改部门管理,有的交通部门管理,有的商务部门管理等等。这种多头管理的方式,造成了管理职责不清晰、投入分散、办事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不利于智慧物流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管理物流的职责进行集中。为此,有的地方政府成立了物流局(办),作为政府管理物流的职能部门,有的地方成立了物流工作专班,将过去的分散决策、分散投资统筹起来,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最优的资源、最短的流程,全力引导推动智慧物流有序快速发展。上述创新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另外,最好将既懂信息化又熟悉物流运作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行政管理队伍中,用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

智慧物流内容范文2

从“小”入手

作为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城市,湘潭市在发展信息化时的出发点和基础不单要依靠原有的经济产业实力,更要充分挖掘信息时代小城市新的力量。湘潭市是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示范城市,在“智慧湘潭”建设规划中,这样描述:“智慧湘潭”是“数字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湘潭”建设是城市信息化进程中实现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必然过程,是实现湘潭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级深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得到广泛使用,从湘潭市的产业规划来讲,也将逐步使技术成为推动智慧湘潭建设的重点。在两化融合领域,将有针对性地深入推进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工作,围绕“3+3”产业(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嵌入式系统芯片、电子标签、可编程控制器、工业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生产和使用中的应用,医疗工程机械、现代电机、风电装备、汽车等产业重要产品和矿山成套装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精品钢材、食品等主要产品的附加值。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企业私有云,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在行业层面,深化骨干企业基于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和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探索实施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现代化机电、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行业在研发、工艺、制造、服务等环节有效协作,促进产业链系统发展。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促进钢铁、建材等行业安全有序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物流配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全面提升物流配送的能力和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在区域层面,重点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服务能力的“智慧园区”。促进产业园区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面向中小企业,分行业构建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推进集科研和数字化设计、企业管理软件应用、行业电子商城为一体的多功能的SaaS云服务。

以小见大

利用产业特点带动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是很多城市面对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战略的道路。“智慧湘潭”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了推进“智慧湘潭”建设的10大重点工程,内容涉及基础信息网络、智慧湘潭综合平台、政务、交通、物流、环保、民生、城管、产业智能化提升、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等多个重要领域。

总体来讲,“智慧湘潭”整体框架分为五层,包括:

全面感知层,由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传感器和M2M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物联网设备和设施构成,使城市管理获得最透彻的感知。

网络通信层,由3G移动网络、Wi-Fi、光网、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构成,使城市信息传递容量更大、更快捷。

综合平台层,物联网通用能力平台、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以及云计算中心为城市各行业应用提供统一的地图服务、定位服务、物联网能力服务、视频服务、短信服务、公共服务等。通过综合平台实现全市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实现全市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破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

主题应用层,包括智慧政府、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各种智慧应用。

智慧城市门户层,提供政府接入门户、企业接入门户和公众接入门户,政府、企业、公众通过PC机、手机、智能墙等从门户获取智慧城市各个方面的资源信息。同时,也是“智慧湘潭”整体形象的展示平台。

智慧物流内容范文3

关键词:智慧物流平台;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物联网;模式构建

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中小型企业由于公司规模和资金实力限制,普遍采用将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的模式,以节约构建自身物流系统所需的昂贵开发费用,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根据国外知名物流管理机构调查研究表明:一家企业的物流所需支付成本约占其销售利润的8%-15%,物流投资约为其企业总资产的15%-30%。由此可知,随着国内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需不断寻找新的竞争方式来保证其竞争力,竞争的着力点也由外部产品价格和产品服务的竞争转变为企业对其内部生产成本的控制,特别是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的经营成本的控制,外包物流业务成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利器。目前将非核心业务的物流运输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运输服务商的企业越来越多,并让物流服务商提供给其最佳的物流运输供应链,使其可以专心发展核心业务,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优化高价值产品生产模式,保证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产品创新力,从而让公司的经营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最优化。由于贸易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贸易体系的各个方面也不断在升级更新,以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技术支撑的智慧物流平台将会在外贸过程中大有可为。

智慧物流能够在我国对外贸易进行应用的理论及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来说,智慧物流的运用能够解决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外贸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以及信息沟通障碍等问题。与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把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进行整合,达到物物交互和人物交互的目标,使物流整体价值链上的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整体贸易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便利化,优化了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达到了降成本增效率的目标。智慧物流的基础构架可以分为决策层、基础层、传输层、感知层与分析层。在这之中,感知层是此系统的起始环节,也是贸易活动基础信息数据的输入端,一般采用条码、传感器、视频识别、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前沿的信息技术采集基础数据,对贸易过程中各环节的实时动态数据进行监测,这是贸易过程中信息交互的关键所在;分析层是采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分析、存储等环节,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撑,也是贸易实现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决策层依据分析层分析出的数据信息,对过程中的智能作业进行管理与控制,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让我国外贸能够更高效、便利,同时缩减对外贸易成本。

(二)现实基础从现实层次而言,能够解决我国外贸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通关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国内学者也提出了相关对策,不过监管体制不适应变化和信息孤岛等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究,从智慧物流的应用基础理论来说,其能够解决上述的诸多问题。从我国把物流产业当作重点核心产业来进行发展的趋势来说,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在逐步改善,激励智慧物流运用于贸易过程中。比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加大智慧物流发展力度,引入国外前沿技术和自我技术创新来进行发展,提升我国物流设备水平,加速我国外贸过程趋向于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近几年,国内跨境电商不断发展,多数表现为多、小、杂等特点,其业务管理也较为混杂,消费者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其对于个性化和专业化需求增高,这对传统物流运输服务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信息技术在逐步完善成熟,会把其运用于外贸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包括运输、仓储、通关等。比如,运用大数据进行技术分析,收集商流、物流、资金流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外贸过程中的需求作出预测和设备维修预警等。智慧物流应用于我国外贸过程中的模式构建以往对外贸易模式是将进出口公司当作贸易主体,借助货代公司揽货、运输、贮藏及报关,经过海关部门检验核查,再经过物流企业运输达到产品跨国传递的目的,完成产品的跨国贸易。在中国境内,以智慧物流平台为基础的对外贸易模式则是把以往对外贸易各个环节的参与方相互链接,构建核心管理平台,并通过该平台达到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和单据传递,提升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效率;在境外,借助境外舱单管理信息平台、单证管理平台与物流服务中心与境外不同国家贸易参与方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传输与单据传递。如图1所示,在我国进出口整个贸易过程中,智慧物流都有着较深层面的应用,普遍是对对外贸易过程中直接的核心生产业务和间接支持的相关业务进行的深化应用。从外贸核心业务角度来看,智慧物流核心管理平台对国内贸易主体与国外单证管理平台进行连接可完成单证交换,对国内货代企业与国外连接可完成订舱协同与舱单传递,将海关部门与其他贸易参与方连接可完成通关协同,将国内物流公司与国外物流服务中心平台进行连接可实现物流产品的实时定位。从外贸业务支持角度来看,智慧物流平台可收集国内外的最新贸易政策,达到对外贸易过程中实时调控和快速决策的目的;管理企业必须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运作,保证贸易的健康进行,依托于外贸过程中物流数据汇总成为大数据库源,对外贸发展趋势展开分析预测,实时调控贸易数量和方向等。借助构建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外贸流程的一体化发展,从内部成本控制端剪除重复劳动,同时及时共享信息资源,使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提升信息传输及利用效率,使资源实现最大程度利用。智慧物流平台主要包含四大内部核心模块,依次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模块,对大量数据进行储存的云计算模块,保证数据安全性存在的数据隔离模块,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通信模块,不同模块之间明确分工又相互协作,进行数据和信息传递,构成了整体的物流核心管理平台。

智慧物流下的外贸主要业务

(一)全程化电子单证交换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分工已经日益精细化,以原料采购商、产品制造商、产品零售商共同组建的闭环供应链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产品随着闭环供应链流通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传输速度通常会受到数据信息标准化的限制,所以对外贸易过程中实现全程化电子单证精准化交换会降低外贸交易成本。智慧物流平台能够实现国内各贸易参与方的单据交换,并且可完成与境外贸易参与方的单证传递与转换,如图2所示。以产品出口为例,外贸交易的起始点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报价申请和签单,国内企业把产品订单、报价单及产品发票等单据信息借助智慧物流平台转化为国际普遍采用的格式,再通过国外单证管理平台转化为国外企业所需要的单据格式,从而完成单据的转换和传递。确认订单后,进出口企业便将所需货物备齐并寻找货代公司,与其交换订单、发票等单据信息,签署报关委托书,货代公司也需与船运公司进行订单、发票、订舱委托书等信息的交换和签署,再由货代公司向海关部门申报通关,提交通关所需的一切信息,包括报关单、合同、发票、报关委托书等,船运公司需提交装箱单和订舱委托书等,由海关核实后方可允许通关,再由智慧物流平台将信息转化为国际常用格式传递给交易地区海关部门和单证管理平台,从而达到全流程单据交换的目的。在产品出口前,进出口企业、船运公司、海关、货代公司是一个国内的单据交换闭环,四大参与方都拥有智慧物流平台接入口,各参与方既有不同角色分工又实现了信息共享,海关是权威的政府部门,享有对企业单据信息的审查资格,进出口企业能够随时跟踪自身产品相关的实时动态,货代公司能够查找所产品的各种相关信息,船运公司可以查看运输产品的相关进程以及单据信息。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国内外单据交换一体化运作,提升了单据使用率,打造了安全、高效、便利的贸易环境。

(二)全程化订舱协同在国内主要沿海城市都会设有区域性订舱系统,不过跨区域间船舱预定却没有实现业务协同。依托于智慧物流平台预定船舱则能够突破区域间隔壁垒,达到全程化订舱协同(如图3所示)。船运公司是接入智慧物流平台人力物力资源的供给方,依托于感应器、RFID标签等物联网高新技术来实现船运公司人力物力资源的整合汇总,再将船只开拔、仓储装卸、人员使用等信息作为实时动态进行数据信息流的传递。进出口企业与货代公司接入智慧物流平台是作为订舱主体的角色,确定了订舱需求时就会使进出口企业完成产品预备,并将产品的基本信息借助物联网平台进行传递,再经由智慧物流平台转化为标准格式传输给船运公司,船运公司确认无误后再借助智慧物流平台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实现供需两端的最优化配置,并将信息输出给其他相关主体,完成整体的订舱流程。依托于智慧物流平台设计的订舱协同能够实现订舱环节各参与主体信息的共享,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以及订舱流程全程可视化。

(三)全程化通关协同产品跨境运输可以说是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其中决定产品是否可以越境的基础就是通关流程,不同区域间的相关政策也有差异,借助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跨区域全程化通关协同(如图4所示),可提升进出口企业通关流程的效率。产品运输进入码头后,便会收到海关部门的监管,海关部门借助智慧物流平台初步对产品进行检验,同时接收进出口企业或者货代公司提交的报关申请,进出口公司和货代公司通过智慧物流平台将出口合同、外汇核销单、装箱单、报关委托书、发票等报关信息提交,海关部门对这些信息进行线上核实,智慧物流平台也会实时将核实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和货代公司,通过线上核实后将审核结果传递给线下检验人员进行相应的现场检测和鉴定,鉴定结果也会实时上传到智慧物流平台,全部审核都通过之后,便可办理产品征税手续,同时将商品装船并准备出口运输,智慧物流平台会在此时将通关数据转化为国际常用格式传输给接收地区的海关部门。在整体通关流程中,进出口企业、海关部门、货代公司协作运行,实现通关闭环,如果哪项环节出现异常,智慧物流平台会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应主体,采取相关措施,保证通关流程的顺利进行,另外线上信息传输与线下现场操作能够同步进行,可以减少信息滞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实现不同贸易主体间的全程化通关协同。

(四)全程化物流追踪由于全球贸易一体化发展日益加深,其信息化趋势愈加明显,对外贸易的透明化、可视化便成了突破外贸壁垒的关键所在,通过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外贸过程中全程化追踪物流的目的,不但能够时刻提示产品动态,还可以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与准确率,降低获取信息的运营成本。对外贸易运输过程起始是由进出口公司备货,让产品嵌入RFID标签,借助无线网络信号实施连接,将产品的基本信息转换为可用于分析的标准化数据,运输公司在运输工具上装载射频识别装置与定位系统,借助物联网感知装置实时定位运输工具,同时将射频识别装置与产品数据信息进行对接,做到产品准确定位。运输工具和产品的动态信息传递到智慧物流平台上,然后反映到对外贸易的各个相关主体,产品经过通关口之后,其会上传在境外的运输数据到境外相关物流服务中心平台,借助智慧物流平台和境外物流服务中心建立联系,能够实现对产品境外运输信息的准确跟踪。智慧物流平台中的全程化物流追踪是将人力,运输工具、仓储的状态信息当作输入端,借助大数据信息分析技术将产品最优化运输路线、最佳仓储位置、最优化装卸方式进行输出。全程化物流追踪能够达到对产品物流信息的全面管控,容错率得到极大提升,若是某一环节发生异常还能够及时纠正。

智慧物流下的对外贸易业务支持

(一)国内外国际贸易政策支撑世界各国与国家不同区域之间颁布的贸易政策通常会有较大差异,有时这些差异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交易壁垒,也会出现国内不同地区间的贸易不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贸交易的效率。智慧物流平台经过收集各个国家与各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关于贸易方面的政策,分析差异,构建贸易政策数据库,再依据各个地区颁布的最新贸易政策进行相关调整,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数据库内容进行相应分析,对不同区域间标准化政策进行解析,再由平台与海关部门进行对接,更新最新的外贸交易政策,并督促海关检验执行;与进出口公司进行对接,更新产品生产、进出口政策,及时调整企业生产供应链;与货代公司进行对接,对出口政策进行实时更新,做到相应的进出口单据的智能转换;与船运公司进行对接,及时更新运输政策、调控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智慧物流平台对外贸交易的支持,能够保证各个外贸主体获得一致性信息,减小各环节沟通时的成本损耗,提升外贸流程的运作效率。

(二)对外贸易主体的规范化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已经趋近于成熟,但对其相关主体的监管方面依旧有不少盲区,很多中小型企业常常在规则边缘游走,借助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梳理贸易流程,健全其准入机制,全面规范对外贸易流程和实施对贸易主体的全方位监管。第一,应完善线上准入体制,进出口公司、船运企业、货代企业想要成为对外贸易主体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明。第二,海关部门应具备全方位监管的权利,借助智慧物流平台对各个贸易主体进行实时智能化监控,如果某一环节发生异常或者某一外贸主体发生信用危机,海关便可对其实施相应措施,封锁其贸易流程,终止贸易主体相关交易活动。智慧物流平台对于外贸交易的规范化,实现了政府对贸易流程的全方位监管,对不可控风险管控有了极大提升,还促进了对外贸易主体正规化参与对外贸易流程的发展。

(三)对外贸易趋势的智能预测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是构建智慧物流平台的前期基础,智慧物流平台的实质就是信息和数据的生产、交换、传输、分析、处理和预测。从进出口企业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收集和整理企业订单时间,数量与商家信息,准确预测在以后各季度的大概生产数量,建立历史数据模型,分析未来行业市场走向,促进国家市场的开辟和发展;从货代公司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整合进出口公司与运输公司间的业务往来,估算其业务未来的增长空间;从船运公司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收集运输、仓储、装卸的全部数据信息,准确估算未来的消费者需求和补给量;从海关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对于历史上外贸过程数据分析和处理,估算出未来外贸发展趋势,为海关人力资源管理和港口建设提供依据。对外贸市场进行智能化预测需建立在各贸易主体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进行提前的需求和供给规划,实现各主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智慧物流内容范文4

2010年5月,广东省正式启动建设“智慧广东”计划,提出要率先发展物联网,其远景目标是打造数字广东、智慧城市、知识经济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充分将融合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通信网络技术(3G、Internet)、空间信息技术(GPS、GIS)、传感技术,运用到全国物流协同管理、放心食品追踪溯源、危化品全方位监管、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集装箱资源整合、综合智能停车管理、国际国内双向采购等七大示范项目中,从而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行业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监管信息化水平,构建现代物流文化,推广低碳物流,通过物联网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马仁洪常务副会长表示,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强调以“改造物流装备、培育企业品牌、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行业自律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整体捆绑為建设内容,通过“四硬一软”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為物流企业(园)提供脱胎换骨的解决方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从而推动物流产业升级,规范物流市场,制定物流相关行业标准。為此,围绕示范工程“五位一体”的建设内容,从2010年起分别选择了一批符合条件的试点单位开展示范工程,其中首批示范工程已初见成效。

据了解,危险品全方位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于2010年12月27日在广东惠州大亚湾启动,作為物联网示范工程的一个子项目,该系统对危险化学品等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运输等过程的状态信息进行跟踪,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危险化学品的状态信息、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使得危险品储存企业、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市级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安全监控与生产管理。而各级政府则可以通过市级数据交换平台对安全进行检查,形成互联互通的协同监控系统,一旦发生突发紧急事件,可以通过监控屏幕或手机进行远程可视救援指挥与通讯联系。同时还可以对RFID、GPS及各种传感器自动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报表,帮助企业、政府监管部门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措施提供必要的信息统计,為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危化品全方位监管物联网示范工程是以中外运瑞驰物流有限公司、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為代表的试点项目。而中外运瑞驰物流有限公司实施试点以来所取得较明显的效果,该公司安装了全国物流协同管理平台、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系统,首批在200台危化品运输车辆上安装3G GPS、综合智慧控制器、液体精密传感器等设备,部分示范项目已正常运营。

中外运瑞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刘珀均表示,大亚湾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项目在推进中外运瑞驰物流技术升级的同时,也将推动大亚湾区物联网的发展,抢得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先发优势,对促进大亚湾区实现信息现代化国家级石化城的战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后,公司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清楚地通过视频连接员工(危化品运输车驾驶员)在路上的工作状态、车辆状态,货物的安全状态。”

随着一辆辆车身上标识着“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一中国外运”字样的危化品运输车的开出,大亚湾的物流产业渐入佳境。去年全区物流企业营业额约20.3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19.5%;物流产业增加值11.6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15.3%。

“智慧”快递

智慧快递物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始于2011年5月18日,以广州白云区弘森国际物流中心為基地,其目的在于借助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创新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整合周边的快递资源,用三年时间打造全国首家最具规模的快递聚集区。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建立快递的综合监管与预警体系,建立华南地区空港快递中转枢纽,形成以空港為基础的多式联运及国际快递采购中心,打造集约生态型的快递集聚区,完成了整体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实施方案。

据了解,通过物联网的启动及策划,推动了园区的集聚度,目前已经聚集了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58家,占园区企业65%;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联合省公安部门,正在开展集聚区快递企业物流过程的走私、贩毒监管系统的建设,已经启动建设快递服务公共平台;此外,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等四个协会还联合举办了物流与电子商务论坛及快递物流业务对接会,进一步推动了物联网在快递集聚区的应用。集聚区的物联网应用对快递物流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吸引了部分快递企业进入集聚区,加快了集聚区快递企业的集聚度。

南方物联网信息中心主任吴迪表示,我们感受到了物联网的热度,行业的应用慢慢走出了新路径。南方物联网的9项示范工程,已经密锣紧鼓地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心平台实施。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南方物联网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广泛联合行业力量,跨行业整合资源,共同投身物联网工程的建设,联合了大批信息化物联网软、硬件企业、物流装备企业、第三第四方物流公司和车辆制造企业。

至于试点工程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压力?对此,吴迪表示,“目前只是小规模的试点,成本方面增加不是太多。”他举了一个例子,“目前肇庆市致美物流共拥有70多辆城市配送货车,在物联网技术在规模化应用之后,一年营业额达到2亿元左右,成本将下降5%,因此我们看到,物联网技术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智慧物流内容范文5

【关键词】智慧冷链物流 网点管理 大流通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智慧冷链的涵义

根据物泰公司CEO陈勇良的阐释,“智慧冷链”是一种车联网应用技术,立足于物泰的物联网云计算平台,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尖端科技,以海量数据挖掘、3G无线物联与智能远程控制为核心手段,为冷链车量身定制的整合“人、车、线、货”四大要素的新一代运营管理工具。

“智慧冷链”通过无线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理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为冷链车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同时,“智慧冷链”也可为冷链车运输的货品提供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充分运用温度传感、高清视频、温度标签、无线传输等手段,监测货品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可监控物品在流通环节因为温度失控而发生变质现象,从而能够保障货品质量,减少货品损耗,使冷链车具有“智慧”。

(二)冷链物流应遵循的原则

冷链物流应遵从“3T原则”:商品最终质量取决于载冷链的贮藏与流转的时刻(time)、温度(temperature)和商品耐藏性(tolerance)。“3T原则”指出了冷藏食物质量坚持所答应的时刻和商品温度之间存在的联系。因为冷藏食物在流转中因时刻―温度的阅历而导致的质量下降的累积和不可逆性,因而对不一样的商品品种和不一样的质量需求都有相应的商品操控和贮藏时刻的技能经济指标。

通常易腐食物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很容易腐烂变质,大大限制了运送半径和买卖时刻,因而对运送功率和流转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需求。因为食物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物质量为意图,以坚持低温环境为中心需求的供应链体系,所以它比通常常温物流体系的需求更高,也愈加杂乱。

(三)冷链物流必须满足的条件

1.“3T”条件

“三T”指温度(Temperature)、时间(Time)、耐藏性(Tolerance),即著名的“3T”理论。该理论表明:大多数温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呈指数关系增大;对任何一种冷链温控产品而言,在一定的温度下,温控产品所发生的质量下降与所经历的时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冷藏温控产品在贮运过程中,因时间和温度的经历而引起的质量降低是累积的,并且是不可逆的,但与所经历的顺序无关。

2. “3P”条件

即要求温控产品的质量(Produce)好、处理工艺(Processing)品质高、货物包装(Package)符合货物的特性,这是温控产品在进入冷链时的“早期质量”。

3.“3C”条件

即在整个加工与流通过程中,不仅要保持清洁卫生(Clean)及低温(C001)的环境,而且要对温控产品加以爱护(Care)。这是保证温控产品“流通质量”的基本要求。

4.“3Q”条件

“三Q”条件主要是针对冷链设备管理以及组织能力的,即冷链中设备的数量(Quantity)合理,设备的质量(Quality)标准一致,以及快速的(Quick)作业组织能力。冷链中为了保证温控产品总是处在适宜的环境(温度、气体成分、包装、湿度卫生)之中,设备数量(能力)和质量标准的协调性、各项设备的利用率、以及对冷链各接口的管理与协调至关重要。因此,要求产销部门的各种冷库、预冷站、运输工具等,都要按照冷链物流的客观需要,互相协调发展。快速的作业组织则是指运营者的货源组织,加工部门的生产过程,运输部门的车辆调度与途中监控、换装作业的衔接,冷库库容准备等均应快速组织并协调配合。“三Q”条件十分重要,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5.“3M”条件

即保鲜工具与手段(Means)、保鲜方法(Methods)和管理措施(Management)。在冷链中所使用的贮运工具及保鲜方法要符合温控产品的特性,并能保证既经济又取得最佳的保鲜效果;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冷链有序、协调、高效地运转。在上述条件中,属于温控产品特性的有原料质量和耐藏性;属于设备条件的有设备的数量、质量,低温环境和保鲜贮运工具;属于处理工艺条件的有工艺水平、包装条件和清洁卫生;属于人为条件的是管理、快速作业和对温控产品的爱护。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如设备条件对处理工艺、管理和作业过程均有直接影响。

二、西安区域智慧冷链物流网点建设与管理现状

(一)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简介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一家集城市配送、仓库租赁、专线物流、药品配送、冷链宅配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的、综合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陕西省及其周边省市的物流服务网络。

公司根据不同客户的物流管理需求,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赢得竞争优势。我们将不断的优化操作流程,降低经营成本,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增值服务内容,用价格吸引客户,用服务留住客户。

公司采用的先进的WMS(仓储管理信息系统)、TMS(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卫星定位及温度实时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精准、专业、高效的服务保障。

(二)西安快行线网点管理基本情况

1.公司物流部门组织架构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组织结构是最简单的直线制组织结构。组织机构内的部门经理是集权式管理,负责部门的整体绩效、物流队伍的管理和中国物流统一布局,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物流成本的控制等。组织中其他职位是按垂直模式直线排列的,各个岗位人员权责分明,对上级主管负责:物流文员负责处理所有销售订单运输安排,联系客户及时通知货物运送情况。物流主管负责管理物流部门在冷库工作的叉车司机,并协助物流经理安排运输单位。这种组织结构设置简单、信息沟通方便,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它的主要缺点是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没有职能机构当领导的助手,容易产生忙乱现象。

2.网点布局与市场、客户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服务网络的建设完善还处于初步阶段,网络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广,基本上只覆盖了附近的几个省市,虽然其建立了自有服务网络,有着服务标准统一、安全性能高等显著优点,但是它的服务质量不稳定,对于客户来说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这两年都投入巨资完善由公司统一管理的自有服务网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核心,辐射周边省市的一个环形服务网络。

3.主要业务流程

物流部门的操作流程简述如下:

第一步:成品入库及转库。每天,叉车司机将成品按托盘入库,并编号和记录,以每24小时为单位,进行数量统计(每个日历日期即为生产批次)。冷库主管按照生产计划发出的工单号和生产部的成品数量报表,与实际接收数量进行核对,如无误,即可完成系统收货。如果仓库库位不足,或者外部仓库出现缺货和库存较低时,就需要开始向外部仓库进行转运。

第二步:控制批次,管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产品入库后,按照品管的指令,将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合格品要过了冷冻期(72小时)后才可发出。

第三步:处理订单安排运输。接到订单后,按照产品和客户类型进行登记,并联系指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发订单给物流公司(QSR产品),在收到财务的收款确认后,安排车辆运输。更新信息,进行系统交易,保证系统内容及时更新(保证先进先出和产品的可追溯性)。

第四步:监督货物运输过程的时间,记录实际交付日期,核查货物交付的质量。为了保证运输食品的安全,保证产品的运输质量严格控制货物运输时间。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监督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完成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公司的运输要求:例如记录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签署交接单据等。

三、西安快行线智慧冷链物流网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不足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生产量大,目前公司日生产能力为二百吨成品,而企业的暂存库只有约二千吨的储存能力。为了缓解储存压力,公司只能租用附近的第三方冷库满足日常存储需要,而这无疑增加了短途倒库费用。同时第三方物流冷库基础设施陈旧,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增加了保证公司成品质量的风险。虽然每天公司正常运输可缓解存储压力,但是在遇到自然灾害例如雨雪天气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或严重的交通事故就会造成交通不畅、道路不通的情况,长途冷藏车不能及时抵达工厂增加了仓储的压力。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自身没有冷藏车辆,公司所使用的冷藏车辆均来自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规模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导致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时常会遭遇车辆不足的尴尬境遇,或者车辆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到达工厂从而影响发运时间,影响产品到达指定定仓库的时间,致使企业运作效率受到影响,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和风险,甚至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二)软件管理资源不足,系统落后

西安快行线位于加拿大总部的物流公司所使用的软件管理系统功能强大。然而在西安快行线落户中国时,由于受到初期投资规模的限制,中国使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软件,各种方便于管理决策的报表及数据需要管理文员手工编排,这无疑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增加了数据准确性的风险。虽然公司总部会定期提供软件更新服务,然而由于地方税率及财务规则的特殊性导致软件更新滞后于实际物流工作。据统计,公司物流文员每天在管理软件上花费的时间为工作8小时的五分之一。

四、西安快行线智慧冷链物流网点管理优化对策

(一)不断完善技术,扶持系统发展

与其他物流管理系统相比,冷链物流管理有自己的独特性,例如冷链物流的运输对象比较特殊,而且整个流通过程是在低温的环境下进行的,与传统的物流相比对设施和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且不同的产品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别,这就更进一步提高了运输和储藏设施与设备的技术要求。另外从对西安快行线公司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中可知,技术支撑体系也是限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为保证企业物流管理改进方案能够顺利进行,西安快行线公司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物流设施、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有效的处理物流流通环节中因技术原因而造成的障碍,保证企业瓶颈管理计划能够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冷链物流管理的效率,节约物流成本,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监管力度

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西安快行线公司需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实现企业目标。由于企业在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更好的改进西安快行线公司物流管理系统的绩效,企业有必要加强对与其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

(三)培育优秀的人力资源

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西安快行线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使得企业在优秀人才的引进与保留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西安快行线公司冷链物流改进方案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对西安快行线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

五、结语

伴随着人们对生鲜冷冻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迅速,这也使得冷链物流行业迅速发展起来,而智能冷链和智慧物流口号的出现,这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来说绝对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冷链物流企业如果能有效的把握住这一次机遇,实现物流模式的不断升级和改革,就必将会迎来冷链发展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西安快行线公司作为陕西市智慧冷链发展的代表企业之一,如果它能有效的抓住这一契机,不断实现发展,必将也能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张瑞夫.城市冷链物流系统构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智慧物流内容范文6

园区是智慧化要素的集聚区

园区经济是加快区域建设、带动城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战略平台。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园区为区域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推进“四化同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实操平台。其次,园区作为生产各要素的集大成者,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单兵作战”发展方式,强调实现区域产业耦合发展。再次,通过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打破传统的“小而全”、“大而全”的常规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发展布局。最后,园区聚集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高端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其在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园区智慧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引领作用。

智慧园区与智慧产业共同发展

传统智慧园区建设以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电子政务系统等建设为重点,关注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随着园区入驻个体对信息化需求的提升,智慧园区建设逐步将政府需求、入驻企业需求以及公众需求结合起来。智慧园区建设也一改单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开始关注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共同发展的互动模式。

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互动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首先,在智慧园区规划阶段,智慧园区顶层设计既要包含信息化内容也要包含相应的信息化产业内容。其次,在智慧园区实施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内容。这一阶段智慧园区建设将不再是单纯的外部资源采购,而是充分利用园区内已有的企业信息化资源配备能力的同时适时地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将外部信息化资源引入园区“扎根成长”。再次,当智慧园区初步建成后,其考虑的重点将会转移到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互动发展。引入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智慧产业,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一条龙园区产业格局。

智慧园区是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智慧园区的建设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信息化手段装备过程,它是智慧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孵化过程,为城市管理、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等孵化平台,智慧园区已经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是新技术探索与应用的过程。智慧园区的建设不是单一技术的叠加,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内高、精、尖技术的聚集。各大园区在建设智慧园区时大多依据其园区发展实际,适时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智慧云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园区)运营服务平台、IT服务云平台等新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借助企业研发成果转换及园区智慧公共平台建设,园区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安防等领域持续地推陈出新,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智慧园区为园区智慧产业的发展提供孵化平台。智慧园区是智慧产业的聚集区,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带动了一批科技产业孵化器的兴起。各专业科技孵化器作为园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为园区通信、软件、移动互联网、工业设计等领域内的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等专业支持。

智慧园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从行政权划分来看,园区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配套资源等支持,园区管理遵循城市管理的要求。从管理职能上来看,园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城市的简化版,也就是说园区管理既包含了产业发展方面的管理,也包含公共行政方面的管理。因此,未来智慧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将与城市化管理实现高度的融合。

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发展核心要素聚集、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未来园区的功能将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和管理职能向全方位的政府、产业及城市综合化服务转型,并建立园区内外主体之间的整合优势。

未来城市发展与管理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园区的管理职能融入智慧城市的管理体系建设中去,实现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极具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

推进“一体化”发展

智慧园区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企业有必要合力推进城市管理、园区建设、企业进步一体化发展。

政府引导做好智慧园区顶层设计,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总体规划支持。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将决定规划的高度和边界,其包含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层、园区智能感知平台、园区应用支撑平台、园区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保障制度、信息化标准体系几个主要部分。通过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可以有效地理清智慧园区建设思路,为园区建设提供制度、标准等方面的支持,满足园区发展的超前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