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1
很多山区都因为荒漠化严重而摆脱不了贫困,为此,不能只依靠贫困山区的人民来预防和治理荒漠化。我们应该鼓动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一起参与到防止荒漠化的过程中,例如,让人民群众承包山林,大面积种植树木和草地在荒地上,同时,我们还应该大范围的引进新品种的药材和果林,以此帮助公司和荒漠化地区的农民建立药材基地和没有公害的绿色果地。并且,利用好沙地生物圈林草间作模式,大面积的种树和种草,诸如文冠果、山杏、地产果等树木,努力发展荒漠化地区的具有特色的林业生产。
2机制方面
针对较为严重的荒漠化区域,我们总是可以大概的发现有发展畜牧业的痕迹。有些地区在发展畜牧业上没有进行严格控制,任其随意扩大发展,导致破坏了植被,日常月久,逐渐出现了的山石,造成了沙化出现。所以,我们应该在政策和体制上做出有效的调整,因为制度相对于人为治理来看,更有利于综合有效的治理荒漠化。在蓄养牛羊的地区,我们应该控制好河畔、林场、山场和草场的环境,宣传鼓动牧民在喂养羊和牛时使用玉米桔秆的氨化技术,大肆杜绝那些处于恢复植被区的地方放牧牲畜。大体来讲,防止荒漠化并不与发展畜牧业生产相矛盾,事实上,只要我们处理好政策和制度上的问题,就可以实现互相作用、互相激励和互相促进的功效。比如黑龙江省的一个养牛大县,其在蓄养黄牛时采取的手段就是玉米秸秆氨化,如此一来就轻松地处理好了黄牛上山吃草的问题。制度就是发展,是一种调整,同时也是一种约束。在我们防止荒漠化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含量,同时也应该重视机制方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借鉴鉴定机制和专家的评估,力求科学合理的指导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工作。
3技术方面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矛盾之一就是荒漠化,在防止荒漠化的进程中我们采用的技术方式主要是种草治沙、种树治沙,大多依靠的树木和草禾。最近这些年来,很多从事林业科技的人员主要是力求革新新品种,广泛培育并引进了许多新的草种和树中。改变了治理荒漠化的方式,利用了很多颇具综合性的技术方法,比如高效节水技术、保护森林技术、抗旱种草造林技术、水分平衡技术和植被覆盖技术等,运用此种科学技术来进行治理,有效的阻碍了沙尘暴的发生概率,同时在防治荒漠化较好的区域,已经有效地减少了沙尘暴的危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理论方面
众所周知,荒漠化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所以,从事林业科技的工作者都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和研究,刊登了许多颇具科学价值的期刊论文,同时还利用媒体公之于众。这些文章都具有比较新颖的见解,涉及了广泛的内容范畴。现今,根据网络搜索显示的这些论文结果大多是探讨环境监测、利用保护、治理途径、渐进机理、演化规律、发展趋势、形成机制和荒漠化的具体危害情形等,其给预防和治理荒漠化提供了理论性的建议。理论先行,防重于治。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假若我们不采用合理和科学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那么我国大范围的国土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荒漠化,所以,我们应该有所警惕。
5结语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2
一、
中国西部分为西北和西南两大区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西南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学术界一致认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很严重,但对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尚未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特征不同而已。
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87.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占9.9%;土壤盐渍化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6.5%;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占13.6%[2]。这些荒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旗)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我国西北地区有十几处面积较大的沙漠,它们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青海的柴达木沙漠风蚀地,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雅玛利克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内蒙、甘肃的腾格里沙漠,内蒙、宁夏、陕西的毛乌素沙地等等。这些沙漠分布于东经75°至东经122°,北纬37°至北纬47°的高原、盆地和平原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千米[3](p3)。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在茫茫沙漠和漫漫戈壁的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方的耕地和草场已经完全沙化。内蒙古沙漠化土地最多,达80 560平方千米;其次是新疆,沙化总面积为30471平方千米;陕北地区沙化21686平方千米;甘肃沙化面积10736平方千米;宁夏沙化面积10215平方千米;青海沙化面积亦达到4400多平方千米。在上述沙化土地中, 正在沙漠化的土地约67000平方千米,强烈沙漠化的土地约60000平方千米,严重沙漠化的土地约35000平方千米。陕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4],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据统计,陕西土地荒漠化率为15.96%,甘肃为50.62%,宁夏为75.98%,青海为33.06%,新疆为86.07%,内蒙古为59.27%[5](p153)。情况相当严重。
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田的石漠化。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月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岩溶地貌和石漠景观。如云南全省岩溶面积达11.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滇东、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9%。贵州省石漠化土地在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遵义等地均有分布,总面积达13.88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9%。在石漠化地区,岩石率在70%以上者占石漠化面积的38.9%。有不少旱地还潜伏着石漠化的危机[6]。广西石漠化的情况更为严重, 岩溶山区的石漠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37.8%[7](p336)。
除沙漠化和石漠化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陆大道等的《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9年西北各省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6.22万平方千米,西南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5.99万平方千米,这还没有包括的水土流失面积,如果加上,数字就更大了。在西部各省区中,宁夏的水土流失率达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高出全国平均值的1至3倍。由于水土流失,地力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方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二、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
三、导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从自然方面来看,中国西部存在着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条件。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与高原和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新世以来,我国气候曾发生过周期性的变化。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大致可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3](p475—498)。温暖期气候温热,水草增加;寒冷期气候干凉,风力强劲。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振荡,灾害频繁,往往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尽管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是干旱的西北地区,还是多水的西南地区,都曾因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而发生过土壤退化的事。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沙漠较多。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地方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而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加之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所以一年中湿度差别较大,容易出现水灾、旱灾和风灾。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此类灾害屡见不鲜。如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41)秋季大雨,昼夜不绝,连续三十五日,蓝田山水暴涨,漂没九百余家。又如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关中连年大旱,百姓流亡殆尽,出现“人相食”的悲剧。再如1983年4月27日, 沙暴吹袭陕北,顿时天地昏黑,伸手不见五指。在野外耕牧的农民来不及躲避,或迷路失足,或为狂风卷起,或被沙尘窒息,死伤者多达数十人。水灾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就意味着地力下降,开始向荒漠化的方向发展。旱灾的后果是造成土壤水和地下水大量蒸发。而土壤水、地下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降水量极少的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水毛管供给。当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土壤发育成干旱土时,植物便会干枯死亡。而当土壤上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而出现沙漠化。地下水位越深,荒漠化的可能性越大,植被越少,荒漠化等级越高。风灾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更为明显。风是沙漠扩展的原动力,地表一旦失去植被保护就会受到风蚀。在风蚀的作用下,地表的枯枝落叶层、粗腐殖质层、腐殖质层、泥炭层、盐聚层逐渐被风吹掉,形成光板地。当风沙流作用于的地表时,会产生线状风蚀擦痕,擦痕加深,形成略微凸起的土墩与风蚀线状凹地。随着风蚀作用的不断发展,光板地演变成风蚀劣地,被吹蚀的物质形成风沙流。当风沙流速度降低或遇到障碍时,所挟沙尘下落堆积,受不同风向的影响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沙丘,从而使该地变成沙漠景观。
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雨较多,水资源相当丰富。这一地区虽然没有什么沙漠,但存在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此类地貌石多土薄,植被很少,极易受到水力侵蚀。在水力侵蚀的情况下,水土大量流失,形成石漠化景观。古代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似乎并不严重,但近代以来由于人口骤增,情况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14.2%,60年代增至18.9%,80年代增至28.4%,90年代增至43.5%[7](p284)。四川等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也较严重。正因为如此,长江之水日见浑浊,被人称为“第二条黄河”。
从社会方面来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大加速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西部开发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停止,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有时出现,有时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大体说来,西部开发的历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14]。有些王朝在进行西部开发时,不考虑西部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或只注重军事控制,不注意经济效益;或只注重开荒种田,不注重多种经营。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方,进行过度开发,甚至竭泽而渔;对其他地方则视而不见或很少过问。有的为了扩大马羊的生存空间,不惜驱逐农户,破坏庄稼,把农田变为牧场;有的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砍伐森林,开垦草场,把宜林宜牧地区变为农业区。而滥垦滥牧、毁坏森林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对西部土地荒漠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时期在西部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滥垦滥牧的事。滥垦主要发生在西部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农牧交错地带,其结果往往与土地荒漠化相联系。如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地区,1959年至1996年,耕地面积从22870.6公顷发展到37691.7公顷,增加14821.1公顷。同期下游阿拉干地区沙漠化土地则由137120公顷发展到149420公顷,增加12307公顷。而塔里木河下游的铁干里克农耕区1970年后因缺水灌溉被迫弃耕的16600公顷土地已经沙化[15]。滥牧主要发生于草原区,其结果也与草场退化联系在一起。如内蒙古的锡盟草原在20世纪80年代放牧超载15.4%。由于放牧过度,导致大量草场严重退化,迫使175户牧民迁往他乡[16](p93)。这样的事例在史籍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由于滥垦滥牧、毁坏森林、草原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后果是森林和草原不断缩减,有些地方甚至成为濯濯童山。这种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土高原地区曾经存在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秦岭山脉、中条山、吕梁山、豫西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诸平原都属于森林地带,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则属于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17](p43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黄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带逐渐被开垦成农田,平原河谷地带的森林随之缩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农业区的扩大,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森林逐渐消失,除关中地区的上林苑中尚有较多林木外,其他平原上已经很少有森林的记载。平原地区的森林消失以后,陇山以西、秦岭、晋西北诸山及阴山山脉的森林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继续缩小。到了宋代,秦岭、陇山、黄龙山、岚州、石州、汾州等地的林木被大量破坏。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由于大量屯田,过度开垦,加之滥砍滥伐,平原地带自不必言,丘陵和山区的森林也迅速减少。如渭河上游的森林在这一时期大量消失,只有渭源、陇西、天水诸县的五竹山、首阳山、马鹿山、辛家山等地尚有少量森林残存下来。陕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黄陵、洛川、富县、延安、延长、宜川等县的某些山区。清代中期以后,对森林的破坏犹为严重。据说在周至至洋县的300里间,砍伐林木的人经常不下数万。如此乱伐,自然对森林的存在构成巨大的威胁。此外,清代对河套等地的大规模开垦,不仅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耕区的植被大量减少。据民国《横山县志》讲,“草地仅十之二三”。森林和草场的毁灭,使土壤失去了应有的屏障,不仅难以含养水分,而且在风力、水力侵蚀的作用下日益退化,甚至就地起沙。这两个原因互为表里,恶性循环,使土地荒漠化情况愈演愈烈,不少地方因此变成了沙漠。
此外,对水资源使用不当也曾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如塔里木河两岸在汉、唐时期曾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镇,天然植被良好,农业发达,但过度开垦用水,使河流萎缩,水系变迁,从而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荣的城镇也相继沦为废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精绝等地在汉代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后来均被沙漠吞没。近代以来,由于山前地带新绿洲大量引水,使河流中下游水量日益减少,直接导致古代绿洲的消亡。目前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面积由686万亩减至150万亩,下游地区60年代开垦的45万亩良田仅存18万亩。著名的罗布泊已经干涸,荒漠化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15]。1950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个屯垦区,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为了浇地,修大小水库70座,容水26.9亿立方米。“由于渠库结合,把大量地表水引入灌区,强烈地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配。上游灌区过量引水,再加上水库渗漏影响,使地下水位上升,次生盐渍化发展,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总可耕地面积的35%~45%。源流输往干流水量减少,使干流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中游区平均下降1~2米,下游平均下降4~6米。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土壤风蚀加剧,沙漠化不断扩大,平均每年以0.25%的速度递增。生态环境恶化,局部地区(如铁干里以下)完全崩溃。”
四、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策略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民营资本;沙产业;启示;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5)02-0093-04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针对中国西部广大沙漠干旱地区的现实首次提出沙产业理论。他认为通过大力发展沙产业,中国西部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有可能成为巨额财富的来源。他进一步对该观点进行理论升华,郑重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即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大农业革命。所谓沙产业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资金和知识密集型新兴农业产业。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多年实践证明,资金和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目前,沙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战略新兴产业[1]。虽然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仍比较严峻,仍有62.37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每年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元[2]。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既能弥补政府治沙投入的不足,也能拓宽民营资本服务公益的领域。
一、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是修复生态环境、促进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能否有效治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目前,我国沙漠化区域大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西北边疆民族地区。荒漠化严重影响有关地区群众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这既有悖于党的根本宗旨,也不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和团结稳定。只有大规模吸引民营资本,运用推广现代创新生态治理技术,加大沙漠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才能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品质,有效改善民生。从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治沙经验来看,沙漠区域的农牧民是治沙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中有的以沙漠土地入股,成为了企业股东;有的直接参与企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工程,成为了企业工人,走上了致富道路。
2.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是拓展土地空间、打破土地利用瓶颈的必然选择。有关数据显示,未来20年我国土地缺口将高达10亿亩。荒漠化、石漠化和盐碱化等未利用土地面积高达30多亿亩。在坚守18亿亩耕地存量红线的前提下,如何解决这对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调动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治沙,能有效拓展未来土地利用空间,促进土地再生。沙产业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新出路。发展沙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选择。
3.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释放民营资本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30多万亿民营资本和40多万亿居民存款[3]。要使这些巨额资本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力量,亟需加强引导。当前,全球经济持续疲弱,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必须通过转型升级、盘活存量资本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国务院出台《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全面部署防沙治沙工作,计划到2020年在西部地区防沙治沙的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2]15。这为广大民营资本的战略投向提供了重大机遇选择。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不仅能带动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能缓和通胀压力,规避金融风险,释放民间资本服务公益的巨大能量。
(二)可行性分析
1.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是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等方面不断探索出台有利于治沙的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注重调动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2]15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沙治沙条例》明确规定:按“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的原则,把拍卖、租赁、承包及无偿划拨宜林沙荒地治理的开发使用年限放宽到30―50年,流动半流动沙地延长到70年;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沙荒地。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各种社会主体依法取得沙化土地使用权后,要按照签定的合同,限期治理。沙化土地使用权期限最高可达70年。”
2.实践经验为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开始把资本投向沙产业,创建了类型多样的产业化治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目前从事沙产业的民营企业已有7000多家,年产值已达数千亿元。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民营资本的治沙成效尤为明显。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齐沙漠产业化治沙的成效十分显著。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开创了举世闻名的“库布齐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3.较强的投资意愿为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提供了内生动力。近年来,受高回报率的驱使,部分不成熟的民营资本盲目跟风,纷纷从传统制造业转向地产、矿藏、贵重商品乃至农产品等行业。民营资本领域存在的乱象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影响了实体产业发展,加剧了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攻坚阶段,大量淘汰落后产能是长期的政策导向。这必将给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带来致命生存压力。民营资本亟需开辟新的投资渠道,进入沙产业是民营资本的战略性选择之一。
二、国外社会资本进入沙产业的成功经验
(一)推进制度创新,为沙漠治理提权支撑。美国政府在其早期的西部大开发中,无力在治沙方面大量投资。美国政府为了有效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治沙活动,颁布了《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1873年)。该法规定:任何人在自己地产上种40英亩树木,并加以保护使其正常生长达10年之久,且树木株距不超过12英尺,就可获得160英亩联邦土地[4]。埃及政府以灵活优惠价格出售可开发沙地,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治沙。以开罗至亚历山大沙漠公路两侧的沙地为例,公路1公里以内为1费丹200埃镑,5公里以内为1费丹100埃镑,5公里以外为1费丹50埃镑[5]。
(二)推动法规制定,为沙漠治理提供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及时出台法律法规,明确了荒漠治理机构、经费来源、近远期规划、开发模式及相关配套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及有关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地开发和沙漠治理法,如《麻梭浅滩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1933年)、《地区再开发法》(1961年)、《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1962年)等。这些法律为荒漠开发提供了实体制度和法规政策保障。
(三)动员国家力量,为沙漠治理提供组织保证。一些国家及时组建专门机构,自上而下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治沙。这为沙漠治理开发提供了组织保证。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持局,鼓励各州实施土壤保护政策;安排土地管理局向农民支付荒漠治理费用,对农民因轮耕、休耕和免耕而减少的收入在确切统计的基础上按期足额补偿。埃及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沙漠开发总局,由其负责项目的考察、论证和实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组织融资支持,为沙漠治理提供资金保障。美国在开发治理田纳西河流域荒漠过程中,创建了灵活的投融资机制。比如,“田纳西流域开发金融中心”向社会投资项目提供长期和低息贷款。埃及免除治沙项目所需的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关税,对参与偏远艰苦地区治沙项目的企业采取20年免税政策,为在工程区内兴建工农业及旅游业配套项目的公司提供优惠贷款等。这些国家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使世行和许多阿拉伯国家都愿意投资沙产业。
三、我国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宣传动员不广,民营资本参与不充分。沙漠治理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利润薄、见效慢的社会公益工程。沙产业要获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支持,必须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要深入宣传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保障机制,让民营资本打消投资顾虑,积极行动起来。目前,这方面的宣传动员力度还不够。民营资本还没有大规模行动起来,其参与的整体效果还不充分。目前进入沙产业的民营企业仍以当地企业为主,外地企业不多。特别是,内地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创新突破不够,政策吸引有待加强。资本具有逐利性特征。这决定了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益,要求加强优惠制度的顶层设计。从现实情况来看,土地出让、财税和配套项目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在土地出让方面,国家没有在荒漠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土地政策,使得产业化治沙后劲不足,荒漠化治理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按照现行土地政策的规定,农牧民沙地承包期一般为30年。然而,治沙绿化、发展沙漠绿色经济一般需要经过20多年的时间。这导致刚见成效就面临使用权到期的尴尬问题。承包权的不确定性风险极大影响了民营资本长期投入沙产业的积极性。
(三)组织推动不力,治沙合力尚未形成。分散性是民营资本的鲜明特征。要以推动民间治沙为突破口,积极建立多主体参与的投资支持机制,保障民间资本的治沙权益。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存在治沙方式以企业自发为主、政府大规模推动不多,治沙主体以当地企业为主、内陆地区其他民营企业不多,治沙活动以口头响应为主、参与企业实际行动不多等问题。企业认为治沙成本高,前期投入与后期回报不成比例;政府部门认为,既然企业承包了土地,如何治理开发是企业的事情,政府不便多参与,更不能把资金投给私人。沙产业是一项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银行部门不会轻易放贷。这些因素导致民营资本不能有效组织起来,治沙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四、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
1.把荒漠化土地治理和改造列为国家战略。这是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加大动员宣传,强化社会共识,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吸引民营资本,促进土地再生,确保土地安全。
2.制定《民营资本参与沙漠治理开发法》。这是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法律保障。从国外治沙经验来看,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组织机构、经费来源、近远期规划、开发模式及相关配套政策,不仅能为荒漠开发提供实体制度保障,还能为治沙主体提供持续动力和预期。
3.建立指导沙漠开发的专门机构。这是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组织保证。组建强有力的机构有利于推进民营资本参与沙漠治理开发。可探索成立由中央统战部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及全国工商联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相应机构,引导全国民营企业有序参与沙漠治理,改变目前本地企业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局面。
(二)加强政策支持
1.探索创建“中国荒漠化土地整治试验区”。目前,产业化治沙模式、技术和机制已经比较成熟。可在库布齐沙漠、科尔沁沙地等治沙效果较好区域创建“中国荒漠化土地整治试验区”。这是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有效路径。要在该试验区大胆推进土地、产权等制度性改革创新。要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条件成熟时把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制度。
2.探索实施差异化的土地政策。要创新突破现有土地政策,在生态立法中确立“零出让”原则,做到“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要对治理的沙地及时确权,消除开发顾虑,激发更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沙漠生态建设。要把“五荒”土地使用权年限延长至100年以上,让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3.探索建立土地占补平衡置换制度。要尝试建立沙漠治理土地和土地使用指标占补平衡置换制度。要以治沙的实际成果为依据,对进入沙产业的民营企业进行严格考核。经过考核认定进入绿色治沙工作档案的民营企业,可在企业注册地或项目所在城市按一定比例置换用地指标。应优先考虑治沙成果突出民营企业的用地指标,以更好调动它们从事沙产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史振业,冯起.21世纪战略新兴产业:沙产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
[2] 张家振.西部治沙投资超2000亿 进入高层视野[N].中国经营报,2013-09-02(15).
[3] 夏青.民间资本作用增强 资金投向"软肋区域"[N]. 证券日报,2013-11-01(3).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矿区 地质 环境 治理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我国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矿业企业不断应用新的开采技术进行矿山开采,加快开采进度.这使得原本就不注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情况更加严重。近年来各矿业企业由于地质环境保护不力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矿山地质环境没有进行保护与治理,造成矿山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陷、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农田水土化学污染和土壤盐渍化、沙漠化以及各类矿山地质灾害)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矿山开采.造成了我国大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在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已经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的地质灾害。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1 2379起,死亡4250多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60多亿元。由于采矿活动造成地面塌陷面积达3 5.22万公顷,占压和破坏土地面积1 43.9万公顷。而且由于建矿、采矿强制性抽排地下水以及采空区上部塌陷使地下水、地表水渗漏,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环境,导致采矿区域及周边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加上采矿废水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使得矿区周边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管理力度。
二、地质环境改变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大气的影响 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瓦斯,瓦斯气是一种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瓦斯气向大气牌坊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空气造成污染。
(2)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堆积导致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造成农村搬迁。
(3)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矸石成山,导致市容脏乱差,影响市民生活,制约城市发展。
(4)对煤矿企业的影响 为了减少村庄和城镇搬迁,降低生产成本,煤矿企业不得不改变开拓布置方式,甚至放弃准备煤量,影响了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
三、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治理
(1)矿业开发与地质灾害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快慢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突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另一类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沙漠化、荒漠化、地面沉降等。由于矿山开采对于矿山周边水资源的污染影响了植被的生长,造成矿山地质出现松散,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矿山地质治理首先要从水资源治理开始,加快矿山矿物制备过程中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将污水进行处理后再行排放。同时加快矿山植被的恢复,通过树木种植、草皮移植等方式恢复矿山植被,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同时,为防止突变性灾害,还要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作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而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
土地荒漠化也可以算矿山地质环境的一种,由于矿山生产运行中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的减少,河流的干涸,植被的消失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矿山的不合理开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某些矿山由于排水,疏干了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恢复,影响植物生长,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最终使矿区土地石化和沙化。这种情况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上面论述的水资源治理、植被治理等方式,慢慢恢复矿山周边土壤水分以及植被,恢复土地含水量是治理矿山土地荒漠化的唯一方式。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植被和景观,矿山须规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开采弃渣切勿胡乱堆放,必须统一堆放到开采境界线以外的矿山弃渣场内,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弃渣回填到采空区。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
(2)矿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矿山废渣、废石、弃土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废弃物的堆积造成矿山周边占压土地、植被破坏,影响了原有地貌环境以及水文环境。其中还有重金属的废弃物长期受阳光、雨水、空气的析出,对矿山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合理利用废弃矿物进行矿坑回填可以极大的降低矿坑回填资金使用。通过废弃矿石与砂石的合理配比进行回填,一方面减少了回填使用材料带来的资金与物质浪费,另一方面也对废弃矿物有了很好的处理。并且这样的回填在压实度、以及地质原有情况复原上也有着一定帮助。
(3)废弃矿山土地复垦
矿山闭坑后的土地复垦也是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只要进行矿产开发就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环境,开发活动虽然已经停止,但对环境的伤害却会长期存在。如何使这种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是目前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对于使用过的土地进行清理,改善环境,消除边坡不稳定所造成的危险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和单位提供补助金;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废弃矿山建筑改造,形成新的特定的建筑物以进行旅游开发。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5
考点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以某区域(西北、黄土高原等)为例,了解该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而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掌握对生态问题的综合整治的思路、措施并可以迁移到其它地区。所谓发展方面的问题,是指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不是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对发展的影响。在方法能力上,会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考点透视】
在生态建设方面,荒漠化、水土流失是考点。常以区域图、示意图、坐标图、柱状图等为载体设题,以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东北湿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等地为背景,要求考生探究回答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森林、湿地主要考其生态效应、退化和保护。试题强调地理事物变化的内在因果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9~10)题以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为背景,考湿地的功能。
考点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解读】
掌握有关流域的干流、支流、分水岭、流域等基本概念和流程图读图使用方法,理解流域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特征;通过图表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条件,从条件中进一步分析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抓住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可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建设的建议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案例可说明流域开发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考点重点,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考点透视】
线状河流以水系为纽带,将流域内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高考综合题提供了良好的命题背景。近年高考中多以某河流域局部地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综合考查以下的某些方面:水文水系特点的描述,流量变化与补给类型的关系,水能蕴藏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河流与产业活动、城市分布的关系,开发条件的分析,开发过程中问题的预测与探究,流域治理与开发建议的提出(如图1)。中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是高考重要的命题方向,如2009年广东地理卷第32题,长江上游的资源、水土流失等生态方面的问题。有时也会选取不典型的小河设题,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题,以甘肃石羊河为背景出题。还有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4题、全国文综Ⅱ卷4~5题等。
■
考点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纲解读】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本考点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在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具体来说,一是了解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明白农业布局概念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模式。二是充分利用该区域的位置图、气候图、地形图等图表资料,分析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布局特点和问题,探究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
【考点透视】
不同区域有不同自然条件,可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也能发展多种农业。该区域究竟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还要综合区域内外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对于区域的农业发展,高考题往往以区域图表信息为载体,突出考查区域生产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粮食安全、“三农”、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及发展方向。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27~28题考查区域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举措、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37题考查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等。
考点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核心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体要求如下: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的最基本情况和消费结构,理解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储备、消费和区域开发利用观之间的关系,明确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治理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考点透视】
以矿物资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区,随资源枯竭会出现许多问题,必须整治与转型。多结合题目所给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等资料,运用地理原理,进行问题探究,分析其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能源消费、石油危机、中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状况、资源型区域转型都容易成为高考题选材的切入点。如2010年天津文综卷第13(3)题考查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28题考查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第36(2)题等。
考点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纲解读】
考点主要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具体解析如下:理解工业化、城市化等基本概念,能通过图、文、表等材料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二者及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材料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掌握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过程的方法。
【考点透视】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考点,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图、统计表、文字材料是命题的主要载体,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迁移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如2011年江苏地理卷第28题的佛山市家具生产与专业镇发展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第13(4)题的S市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2010年山东文综卷第26(2)~(4)题的鲁尔区和沪宁杭区可持续发展等。
考点6: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而是要让考生理解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当然在复习产业转移时,会涉及到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为减轻当地的环境、资源等压力而向其它区域转移,有利于迁出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为寻求新的市场而产业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为让发达地区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而转移,则有利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考点透视】
产业转移是当前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之一,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考查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因素、影响。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33(3)题、江苏地理卷第28(4)题,2010年福建文综卷第2题、海南地理卷第23题。
考点“资源调配”在本刊“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专题复习中已有涉及,此文略。
二、思路扩展
1.知识整合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我国部分区域性的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重点(表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不同版本的教材所选案例不同,人教版和中图版分别是以西北荒漠化防治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来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表2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几类主要生态建设。
区域综合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中国山西的能源矿产开发利用。山西利用其煤炭资源本身、市场、位置等优越条件,进行了能源基地建设,但随着简单的开采输出生产方式的持续,原有优势渐失。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加强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如图3所示。
(2)流域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是一个成功实现综合开发的优秀案例,能给我国河流开发利用带来启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见表3。
开发治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成立了流域管理局,以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为切入口,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实现了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统一开发和综合治理。这一举措,恢复了流域的生态平衡,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修建大坝和水库,蓄洪防洪,发展航运增加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平原发展种植业、电厂余热发展温室栽培,山区发展林牧水库养鱼;水质得以提高;利用廉价电力发展高耗能工业;林区水库等发展旅游业。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或对策)”
东北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人为原因破坏了生态,使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消失,反过来制约了商品农业的发展,“北大仓”又有变成“北大荒”的威胁,这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水、畜牧业,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地区适当发展畜牧业,城郊发展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4)。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历时长,工业化的渐进推进城市化合理发展,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且快于工业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城市病”。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提高的背景和地理条件。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图5)。
产业转移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际差异的出现,在区域内发生了产业升级,在区域间表现出由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及转出区的地理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图6)。
2.复习攻略
给空间定位,用基础铺垫
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演变的根源。分析各区域特点和发展应从空间定位展开:明确区域位置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利用评价。如黄土高原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相对脆弱,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频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珠江三角洲面南海,邻港澳,近东南亚,又是著名的侨乡,这是我国其它地方少有的两个内在有利条件,即地利人和的区位。再遇到国际产业迁移时机和国家许多优惠政策,珠三角很快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从而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研究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时,回顾能源分类、中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某些能源的分布区与消费市场关系,有助于理解相关道理。这就是注意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样,研究流域要铺垫水文水系的基础,复习区域农业发展时,应铺垫农业的分类、区位因素、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地形等自然特征等。
画简图示意,揭因果关系
区域的环境变化、经济活动,都是有原因的。只有追因索果,弄明白内在关联性,才能真正达到知识内化和能力迁移。简明示意图醒目明了,易读易记,可突出关键,揭示本质,阐明地理内在联系。
列图表对比,理知识体系
为对区域地理事物有整体认识,或者区别相近事物的差异,可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学习。围绕区域某一主题,进行纵向系统归纳,可实现对此类问题的完整认识(如图2等);列表对比相似的区域问题,可总结共性,区分细微差异(如表1、表2等)。
找案例规律,寻分析思路
复习中要对教材精选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解剖、透析,提取案例中的主干规律和主干思维方式,寻找分析区域发展的思路,能迁移到相似的区域案例中(表4)。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是分析此类生态问题的起点和关键。
析重点“新”区,求能力迁移
高考很少直接用现行教材上的案例区域来命题。因其内容大家太熟悉,版本不同也会有失公平。而教材之外的区域更具有分析、综合的探究价值。复习时可将与高中区域发展原理联系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热点问题落实到教材之外的“新”区域中,探究其区域发展。主要地理热点问题有粮食、能源、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自然灾害、极地科考、人口、城市规划等等;重热点地区有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北局部生态区等。不同省市区自命题的考查内容,也有本土化的特点。复习时应注意对本省区热点及地理特色乡情的认知和探究。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从知识内容上看,很少直接考书本上的固化知识。多以某局部区域为背景,考相关知识原理的迁移能力。如中西部的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利用、河流综合开发、农业发展,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及产业转移。
从命题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考查读取有用信息、分析实际问题、推理因果关系、提出解决措施、探索发展方向的能力。
从题型题量上看,以综合题形式为多,题量大,分值高。综合题的简答题更多侧重于对地理事物、现象、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的探究。
从综合题中简答题的设问角度看,不会问很广泛的大问题,多是从某个角度切入,考查考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深度和探究广度。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4)题,从“农业生产”的角度,问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2010年重庆文综卷第36(2)题只要求分析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产业转移对双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3(2)题只要求探讨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2.对症训练
(2011年福建文综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命题立意:以“某山区低产山坡地的改造”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文段资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危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解答技巧: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增产效果微弱。后改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地形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第1题选C。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对气温、空气湿度和日照的影响极其微弱。但农作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土壤肥力提高,那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的结果。
参考答案:(1)C (2)B
(2011年广东文综卷)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材料1: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7)。
材料2: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8)。
■
(3)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
(4)图8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 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5)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6)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命题立意:以甘肃省中部的石羊河流域为背景,考题涉及到自然地理的河流、地层沉积、气候类型,人文要素的农业生产,区域发展的流域治理、生态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选修地理的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地理内容。还考查了考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调动运用知识技能分析加工、描述判断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极高。
解答技巧:第(1)题以经纬度和祁连山等进行空间定位,从图中山脉分布、等高线变化可以看出地势的高低变化,得出河流的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 没有注入海洋, 故为内流河。第(2)题据图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结合中国气候知识,石羊河在河西走廊,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第(4)题石羊河的水量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因此农业生产要从节水开始。
答题要用词准确。如第(3)题,答成“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有分,而“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不给分。后者非并列,层次不清。避免口语和空话。如第(4)题答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给分。
参考答案:(3)自西南向东北 内流 该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终不与海洋相通(4)久远 湖沼 湿润 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5)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6)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任答四点即可)
阅读下列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图10)。
材料3:青藏高原与全国及一些国家人口素质对比(见图11)。
材料4: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表5)。
(7)青藏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8)高原城镇和旱地分布的共同点是沿 分布。从材料2看出,高原小麦最终干物质累积产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除太阳辐射 ,昼夜温差大外,更主要的是生长期 。
(9)青藏高原有丰富的 、 、
等可再生能源。
(10)分析材料3、4,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
(11)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6
一、重视地理备课环节,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教师要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即加大对备课环节的重视程度。部分教师认为备课对课堂的指导作用不大,通常会照搬网络上、参考资料上现成教案,而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突发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率。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自身想法,重视教案的编写,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全面研究地理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科学整合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时,教师可通过制作Flash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古老运输方式”到“现代运输方式”的变化,以动态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让学生形成对交通运输方式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初步印象。
其次,深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可利用课后休息时间,询问学生对于天体知识的熟知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向学生系统讲述有关地球的知识。
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学生处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为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首先,教师可借助课堂情境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式课堂导入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消除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及时提醒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其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要营造良好地理学习气氛,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因此,部分学生比较惧怕教师,对于自身地理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不敢与老师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教师可动态为学生展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与过程,并通过“防治荒漠化”的地理教学小游戏,让学生出谋划策,提出治理荒漠化的建议,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多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观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落地理课程评价,构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