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数据战略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数据战略意义范文1
据了解,阿里巴巴战略控股易传媒之后,后者仍保持独立运营,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营销推广平台阿里妈妈一起,推动数字营销程序化在中国的发展,并逐步实现大数据营销能力的普及化。
易传媒CEO闫方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阿里巴巴投资的量级较大,将以“现金+资源”的模式投资控股,将会在4月份公告时公布投资金额。
事实上,易传媒曾筹划过赴美上市,但由于市场环境等因素撤回了上市申请。而阿里巴巴战略控股易传媒之后,闫方军表示,“易传媒不会放弃独立上市,并且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营收量级将会大增,上市更容易水到渠成。”
“现金+资源”模式投资
据了解,易传媒于2007年初创立于美国硅谷,当年便获得了首轮1000万美元投资。2010年7月,易传媒完成其第二轮3000万美元的融资,同年11月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
事实上,易传媒曾在2012年2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文件,计划筹集最多1亿美元资金。彼时,易传媒招股书显示,易传媒2009年净收入为1079万美元,2010年为2727万美元,2011年为5067万美元,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17%。不过,后来因资本市场环境不佳等因素,易传媒最终撤回赴纳斯达克上市申请。
“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易传媒可以独立上市,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结合阿里巴巴的资源进行业务发展。”闫方军对记者说,将阿里巴巴的资源和易传媒的合作点如何更好地进行落实是其目前最关注的,双方的合作继续推进一段时间后,易传媒的营收或许将达到目前营收量级的10倍。
阿里巴巴的广告业务体系“阿里妈妈”,专注于淘宝、天猫等电商客户。而易传媒是一家专注于品牌广告和企业级市场的广告平台。“阿里巴巴的客户,特别是天猫上的一些品牌卖家都有广告的需求,我们将会提供阿里广告和电商一站式无线连接的解决方案。”闫方军说道。
闫方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何把大数据发展成大业务,BAT各家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都有一定压力。“阿里巴巴大数据是站稳了,但是如何往前,我认为大数据营销是一个方向。”闫方军说,阿里巴巴战略控股易传媒之后,将会与易传媒进行数据的全体系打通,从中小电商拓展到品牌广告主。
据闫方军介绍,易传媒和阿里巴巴双方的业务沟通很多,并且有很多相同的客户,双方在不断沟通中达成此次合作。“这次的投资会是以‘现金+资源’的模式进行,包括数以亿元计的现金再加上价值数亿的数据资源。”
大数据营销新时代
事实上,目前BAT三大巨头虽然有庞大的流量,但除了百度的“品牌专区”和腾讯OMG(网络媒体事业群)之外,整体的流量变现都更加偏向于效果类广告,而非品牌广告。
“品牌广告主的特点,就是广告预算大,品牌广告业务的利润也高,有的品牌广告业务利润率甚至可以达到100%以上。”上海荷格科技CEO张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阿里巴巴的广告体系相对而言还是电商广告,通过用户点击次数等计价方式付费,从而给电商商家带来流量,这种广告业务利润远不如品牌广告,易传媒加入或将扩充阿里巴巴广告体系中的品牌广告主。
数据如石油,但BAT巨头虽然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却很难随便开放给市场上一家第三方DSP公司(需求方平台)。张迪表示,类似于阿里巴巴和易传媒的合作是将阿里巴巴的数据进行活用的开始。
近年来,程序化购买逐渐在广告领域频繁被提及,大数据营销也被大肆宣传。数据是程序化购买中的核心要素。去年年底,蓝色光标就入股了两家大数据公司:精硕科技和晶赞科技,看重的是这两家公司在大数据上的处理能力。不过,在互联网领域掌握着海量数据的BAT却还没有真正启动大数据营销。一位广告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当BAT真正启动程序化购买之后,才算已说了很多年的大数据营销真正开始。”
闫方军对记者说,即便现在市面上许多DSP也在讲算法等概念,但是多数仍然缺乏“数据”要素。上述广告行业人士对记者说,从格局上看,未来这种战略投资控股甚至收购会持续在广告技术领域中发生。事实上,2014年5月,奇虎360便投资控股MediaV聚效。
大数据战略意义范文2
作为国内IT领域的一员,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不想错过这大好的市场机会。近日,同方提出了“拥抱大数据,打造有灵魂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战略,并了数据资源体系核心产品,正式进军大数据产业。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据是和人、财、物比肩的资源。而针对大数据的研究,早在2005年、2006年的时候,同方就开始涉及,只是当时并不称其为大数据,而是叫做数据类应用。因此,同方在大数据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近10年的积淀,现在只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呈现出来。
在他看来,这10年的研究、认知也正是其他友商相比同方所不具备的。一直以来,同方对于大数据都有着明确的定位,即让大数据产生大价值。“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让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然后再转化为价值,这是同方大数据最核心的定位。”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小华解释说,“这个过程首先需要构建成数据资源体系,其中需要根据数据各自不同的特性实现数据分层,并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然后与社会对接形成社会资源体系,发挥大数据的战略意义,这也是同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向。”
可以看出,同方的数据资源体系并不是针对某一行业打造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较为通用的数据分析平台。李小华表示,这是同方大数据理念最核心的一点,即独立于行业。因为从数据的获取、整合、加工、综合应用、服务、推广等数据处理的流程来分析,所有行业的模式都是一致的。因此,数据处理过程只需通过数据资源体系,抓住其在数据处理模式上的共性即可。
据悉,同方的数据资源体系自上而下分为6层。其中最底层为基于指标体系的数据采集及处理平台,其通过基于可扩展的指标体系规范了数据的标准,然后通过一级平台、多级审核、多方共享等措施,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及时、准确和可用。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基于指标体系的数据整合加工平台、评价监测平台、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数据服务平台以及领导信息服务平台,逐级整合、加工、分析,最终为用户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大数据战略意义范文3
在日前举行的2015中兴通讯分析师大会上,中兴通讯CTO赵先明表示:“处于全球流量快速增长的风口,政府企业全面的‘互联网+’转型需求,将为中兴通讯成为‘M-ICT时代的全球领导者’带来千载难逢的时机。”
运营商、政企市场、消费者市场――从2014年起,三大主战略方向明确地引领着中兴通讯M-ICT万物移动互联战略的推进。万物互联的联结催生流量爆发式增长,因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带来对ICT基础设施及服务新的发展机遇,也将给运营商和政企客户带来基础设施层面的爆发式增长和新兴变革。在这样的契机下,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进云表示:“支撑运营商及政企业务的云基础设施与面向运营商、家庭及政企的智能业务演进,将成为中兴通讯在云计算领域的两大战略方向。”
智能化带动转型升级
无论对于运营商市场还是政企市场,云计算都是M-ICT战略最重要的核心。
对于运营商来说,跳出传统的管道思维,解决传统的封闭管道变成开放管道――从M-ICT战略提出时,这就是其中的重点所在。云计算可以通过计算、存储及大数据的处理等帮助把传统管道蕴含的流量和信息转换成更大的价值。通过提升管道的智能化,通过流量价值经营及大数据使能平台,运营商能够实现从电信网络运营商到信息运营商转型。
对于政企用户,这一承载了中兴通讯未来增长主要任务的重要领域,2015年,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必将大力发展,整个信息化市场产生大量细分行业和机会点。在物联网的基础上,云计算将帮助用户提高业务的敏捷性,以“智能化”为关键引领政企业务将数字化、移动化和云化结合,必将带来突破而引发新一轮变革。
三大方向并进
基于万物互联、云化与智能化的深入理解,为了应对未来万物互联和带来的流量剧增以及新业务快速部署的挑战,中兴通讯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创新解决方案。在2014年,中兴通讯在云计算与IT产品的营收已达10亿元级别,收入增长超过40%,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均成为亮点。
在此基础上,赵先明表示,2015-2020年是中兴通讯M-ICT战略推进的第一个5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兴确立了“运营商市场深度经营、政企价值市场、消费者市场融合创新”三大主要战略方向,帮助运营商转型,帮助政企客户提高效率和转型升级。
在三大主要战略方向的指引下,朱进云具体介绍了中兴通讯在三大业务方向上的演进战略:针对智能的ICT业务有支持个人、家庭、政企业务,支持各种终端,支持各种语音、消息、视频等媒体形式的核心M-ICT创新技术。为运营商和政企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IT服务,积极布局RCS、云服务、智慧城市、拓展“物联网”与“务(服务)联网”,推动各行业向“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转型。
朱进云表示,结合中兴通讯提供的包括基于模块化技术的绿色智能MDC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基于标准Openstack架构的云管理平台为核心的vDC,以及在其上构建的融合CDN平台、融合大数据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和M2M平台等成熟的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将为运营商和政企客户提供具备电信和政企融合能力的端到端基础设施,帮助运营商和政企客户建设弹性、智能、面向未来的云基础设施。这些能力将为客户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数量、提升营收带来直接的价值。
推动大数据落地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兴通讯再次强调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正如中兴通讯副总裁韩凌所说,M-ICT时代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连接需求,当无处不在、高速优质、价格低廉的网络连接成为基本需求,数据流量成为如水、电一般的生活消费品。中兴通讯认为,大数据将成为各行业,尤其是电信行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未来,中兴通讯的大数据策略将会关注三个层面:数据共享、数据增值、大数据应用模式创新。”赵先明表示。
首先,中兴通讯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数据平台的“提供者”,通过大数据平台开放进行数据共享流动。其次,中兴通讯将通过应用集成进行数据价值增值。除了传统通信行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外,中兴认为政企行业的关键行业,智慧城市、金融、能源、健康、交通等蕴含巨大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和商机,此外,中兴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强化大数据应用模式的创新,推动大数据的应用落地。
大数据战略意义范文4
【关键词】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数据共享 云桌面
一、引言
随着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各级环保部门产生的数据量急剧增加。数据产生的范围也逐步扩大,涵盖环保科学研究、环保行政执法、环境监测分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以及其它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大多数数据都以最原始的形态存在,不利于数据信息互通和共享,造成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而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展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并转化为具有决策功能的信息。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融合,搭建环保大数据信息共享管理平台,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二、平台的定位
针对环保系统各业务之间缺乏联系,系统内部数据管理及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环保大数据信息共享管理平台作为一个科学、完整、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打破环保行业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促进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环保信息与业务的共享,从而提高环境保护行业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该平台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等先进技术,为环保行业用户提供新型数据管理平台,为大数据运营提供新的合作模式,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1)多源、异构数据采集。通过RFID技术、传感器等物联网底层传感技术,实时采集污染源、生态等信息;
(2)海量数据处理。包括海量异构数据的融合转换、数据云存储、数据实时分析及环保数据挖掘等;
(3)云桌面安全管理。引入云桌面从根本上保障数据存储安全,作为数据运营的基础。
三、平台设计理念
环保大数据信息共享管理平台拥有行业领先的设计理念,围绕环保行业大数据的“感知、管理、存储、展现、应用”等五个层面的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整体创新技术方案。
四、平台系统架构
环保大数据信息共享管理平台架构由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应用展示三大系统模块构成如图1。
(1)分布式采集系统:基于“桌面云”技术,统一各类数据的逻辑模型,建立统一的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
(2)环境数据中心汇聚存储管理平台:通过数据格式的转换,统一建模,构建异构信息的集中存储管理平台;
(3)环境数据应用展示平台:实现仪器设备及环境监测信息的统一展现、以及运营管理系统;
(4)云计算和存储中心:基于IaaS虚拟化技术,为环保数据信息共享管理平台提供弹承载系统。
五、平台核心功能架构
围绕环保行业大数据的“感知、管理、存储、展现、应用”,提出了整体创新技术方案如图2。
5.1数据感知层
为解决当前仪器设备分散、品牌各异的难题,构建物联网的环境数据采集体系,统一采集规范,建立统一数据采集平台,针对各类型设备开发接口,管理接入各类型的物联网设备,实时异构信息的统一采集;
5.2数据管理层
考虑到传统利用PC服务器连接仪器设备采集数据的方式易发生数据外泄的状况,基于桌面云的环境数据安全管理,采用桌面云主机连接仪器,保证采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无法拷贝,从最根本上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保证数据的产业价值;
5.3数据存储层
环保数据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涉及多部门/地区/领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基于环境专题数据建设“IaaS-PaaSSaaS”三种层次的多元化云服务,弹性架构设计,为应用数据平台提供弹承载体系;
5.4数据展现层
当前不同品牌、型号的仪器设备所产生的实验数据不能集中管理、集中查询且人工收集管理耗时耗力,对多源异构的海量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主题建模、分析展现,可保证所有监测站的环境数据可以统一汇聚、处理和展现;
5.5数据应用层
传统环评业务采用人工报送检测形式,由各站点自行负责,管理松散,没有运营机制,空置率相当高,导致丰富数据资源无法产生经营效益。为强化环境数据、仪器设备运营共享管理,在运营管理模块加入了数据运营和计费功能,让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化,将原有手动化的检测流程改造为业务开通运营流程,数据不仅可以流转起来,还可作为资产参与运营,实现闲散设备的自我造血,自我运转。
六、结束语
本方案适用于环保行业IT支撑系统数据整合,无论是为了降低数据存储成本,提高数据共享效率,还是为了探索大数据技术引入,或是实现支撑系统各域的数据融合,都可参考本方案架构进行搭建。
参 考 文 献
[1] 彭庆.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共享平台方案研究[J]. 电信技术,2014(10):22-25.
大数据战略意义范文5
“大数据”概念最早是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耶著作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提出。“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对那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大数据的价值不容小觑,企业利用大数据既可以进行精准营销,又可以实现服务转型,尤其是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实现华丽转型。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完善和改变的,而处在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就必须要有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财务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与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管理产生巨大碰撞,财务工作已从传统领域向新的领域迈进,财务管理由单纯的结果分析开始向销售、研发、人力资源等相关领域延伸渗透。
二、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资金管理缺陷
1、缺乏对资金的系统管理
当前,很多企业的资金管理集中体现在项目执行完毕后的事后核算上,而资金管理是一个对于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的事前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全过程。多数公司缺乏对资金的系统规划和战略统筹,资金支付较盲目,供应商联系公司催款,财务部门支付得比较迅速,而在客户方的应收账款却没办法及时收回,导致公司资金使用较为紧张,无法满足项目需求。而当资金回款后,由于没有对资金进行评估规划,财务部门为防范潜在的大额资金应急支付需求,并不能将存量资金的时间价值发挥出来,因此降低了存量资金的使用效率。
2、缺乏对资金使用的评估
资金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后续工作,它的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到管理层的有效决策以及下一年预算情况的预估工作。但很多公司目前并没有良好资金管理评估,往往资金使用不合理,导致支出随意性比较强、变动性比较大,引发很多项目资金周转的困难,这些都是缺乏对资金使用评估引起的。
(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广泛地被人们所关注和利用。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技术还不够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许多中小企业为节省开支,忽视财务部门的构建和流程规范,从事财务管理岗位的人员要么是身兼数职、力不从心,要么是与财务管理专业毫不相关的其他人员担任,企业很难长久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多数企业没有专门设立财务管理部门,中高层次的财务人员和信息化专业人才相当缺乏,能够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系统的人员少之又少,这就导致财务管理无法很好地发挥集成企业资源数据、帮助管理层分析公司运营情况、提升管理效率以及降低风险等等作用和功效。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
由于长期以来的以研发、生产为主的经营理念,大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内控制度重要性不高,对内控制度认识存在误区,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内部控制是全体部门和员工的职责。由于经营管理者对内控制度的重视不够,导致内控制度的监督、评价不足,内控制度失效,流于形式;许多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财务内部管理信息软件进行自审,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有专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审计,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内控审计方式。
三、大数据时代下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和强化决策层的大数据管理意识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离不开决策层的支持,然而,传统的数据分析对于企业决策层来说毫无难度可言,依靠估摸数据做出决策并取得成功的经验不在少数;再加上成本高昂的大数据处理硬件设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提升也难以准确量化,这些因素势必会造成企业决策层对大数据管理持徘徊甚至排斥态度。但是企业管理层必须要意识到,当今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以大数据管理为特征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如果没能意识到这种变化,就无法迅速从大数据中识别风险或发掘商机,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将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地位。企业意识形态的更新最主要来自于决策层的决心,只有培育企业决策层的大数据管理意识,并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企业的大数据意识。
(二)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制度
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用制度促进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完成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条件,它能够很好地对员工甚至是管理者起到制约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构建信息网络化平台,把企业的实际情况与网络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解决企业信息失真、不及时的目的。目前,很多企业已在信息系统中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等业务模块,通过对业务活动中的数据采集,形成月度、季度、年度的各类财务分析报告,向运营管理层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并不断探索研究新的财务管理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加强财务信息监管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减少资金的浪费,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资金流转的安全。
(四)建立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个控制体系,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几乎涵盖了企业财务和管理活动的各个职能部门,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控制目标来分析,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企业整个管理活动体系的正常运行,规避潜在风险,而企业内部的潜在亏损作为企业潜在风险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控制对象。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潜在亏损,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内部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五)培育大数据财务人才
大数据战略意义范文6
指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一般以“太字节”为单位,“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2012年7月1日出版。入榜《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作者涂子沛,被誉为“中国数据文化的首倡者”。
大数据思维
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2013年1月1日出版。入选《光明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2013年度好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
“大数据”正在以我们可以感知的方式扑面而来,尽管时至今日对于大数据的定义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其所隐含的巨大的社会、经济、科研价值已被人们所预见,大数据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作为信息时代又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大数据将如同互联网一样,使人类的生活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从国家治理,到企业决策,再至个人生活服务,大数据都将以其巨大能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因此,研究者们认为:“大数据,正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世界知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战,也不是软件的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一种技术,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思维。我们已经走在大数据的路上,身临这场伟大的变革,我们该如何应对?思路决定出路,基于大数据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已成为学界的热点课题,其管理及应用也引起了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应用行业的高度关注。
国家层面:应尽快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
数据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前所未有地凸显,被视为国家竞争的前沿及企业创新的来源,很多国家更是将大数据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发达国家的大数据战略
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及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沿的美国,视大数据为“未来的新石油”,给发展大数据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涉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研究院、能源部、国防部等6个联邦政府部门,提高从大量数据中访问、组织、收集发现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水平。“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的提出,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意味着美国将大数据的研发与应用提升到保障美国国家安全、加速科学研究步伐、引发教育和学习变革的高度,美国也成为全球首个将大数据从商业行为上升至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国家。除在国家层面部署“大数据战略”外,美国政府还倡议企业、科研院校和非盈利机构一起集中资源,共同促进大数据发展。例如,伯克利加州大学、迪肯大学等专门开设了研究大数据的相关课程,培养下一代的“数据科学家”。
2012年9月,日本总务省的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复苏日本为目的推进“活跃在ICT(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日本”ICT综合战,明确提出“通过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开创新市场”。这些表明,日本政府在新一轮IT振兴计划中把大数据发展作为国家层面战略提出,新ICT战略将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技术。
2013年2月,法国的政府《数字化路线图》,将大数据列为国家创新战略重点实施领域之一。法国政府将以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澳大利亚在2013年了《大数据战略报告》,将“促进数据开放和大数据发展”列为重大领域之一。
尽快制定我国的大数据战略
大数据已被视为是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一大战略资源。大数据时代,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一定程度体现在一国所拥有的大数据的规模以及对数据的解释、运用能力。2011年,麦肯锡公司曾以2010年度各国新增的存储器为基准,对全世界大数据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这一年新增数据量约为250拍(PB,1000TB=1PB),日本为400拍,欧洲2000拍,而美国则为3500拍,中国的新增数据量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组数据:中国拥有4.8亿互联网用户,几乎是美国的2倍;拥有近9亿部手机,是美国的3倍,而互联网和手机正是产生数据的重要来源。这意味着中国并不缺乏可供收集的数据,而是缺乏收集数据的意识。
不可否认,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在收集数据的意识与质量,还是使用数据的习惯,亦或是对开放数据的态度都相对落后。这种落后的根源在于,从文化到制度层面我们都一直缺乏“数据意识”。这里所说的“缺乏”更多的是指我们对数据的敬畏与精准管理的缺失。将“大数据”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首先需要我们从意识上加以转变,继而在此层面形成一种文化――数据文化。在知名旅美信息技术专家、中国数据文化的首倡者涂子沛看来,美国之所以繁荣鼎盛,数据文化根基牢不可破概是主因之一。“中国要在大数据时代的全球竞争中胜出,必须把大数据从科技符号转变为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文化话语体系,在全社会倡导数据文化。”
在数据的使用层面,目前我国还缺少国家层面的专门适合数据使用及共享的国家法律,只有相关的条例、法规、章程、意见等。而美国在2000年便通过了《数据质量法》,对政府所数据质量进行了规范:任何联邦政府部门收集的数据,必须无偿与其他部门共享。而在数据时,必须同时一系列的文档,说明数据的来源、产生的方法,以及用户复制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在大数据领域的滞后与落后,就意味着失守产业战略制高点,意味着数字无险可守,意味着国家安全将出现漏洞。尽快研究并制定我国的大数据战略可谓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如果说收集数据、使用数据是一种文化和习惯,开放数据则是一种态度。”涂子沛强调。收集数据、使用数据、开放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一一面对的挑战,建立数据大国、数据强国更应成为大数据时代我们所追寻的目标。
企业层面:积极布局大数据存储、处理及应用
“面对海量数据,谁能更好地处理、分析数据,谁就能真正抢得大数据时代的先机。”大到国家治理,小至企业经营管理,概莫如此。对任何行业中的企业,拥有了相对全面的行业数据,就等于夺取了行业制高点。当前,我们的企业正处于全面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在新需求、新竞争格局的背景之下,大数据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大数据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价值,也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成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追捧的对象。在我国企业界,目前只有很少的企业开始探索接受大数据,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未真正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或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大数据的运用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在电力行业,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业已得到了国内外电企的重视。电力大数据也成为大数据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电力行业,数据无处不在。从电能计量到设备检修、巡视记录,从调控监控信号到生产报修数据,从营销MIS记录到GIS地理信息系统……这些海量数据按类别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如人力资源、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面对贯穿电力工业生产及管理等各环节的电力大数据,要充分利用其隐藏的巨大价值,需要从内部应用和外部应用两条主线上进行分析与梳理,找到大数据与业务结合的突破口。
国际电企的大数据应用
意昂集团(E.ON),欧洲最大的电力集团公司之一,兼营石油、贸易、运输等业务,2013年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排名第15位,英、德等30多个国家的电网与发电企业都属于该集团旗下资产,用户数量超过2600万人。2013年4月,该集团宣布携手瑞典爱立信公司探索“大数据”。爱立信将向意昂集团出售相应的电网应用设备和软件,用来将意昂旗下电网的数据传输量提高3000%。爱立信将帮助意昂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服务。这次“大数据”合作显示出意昂集团在未来对数据的依赖。
电力设备制造商西门子公司也宣布携手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平台、应用和服务供应商天睿(Teradata)公司进行“大数据营销”,将电力企业设定为目标客户,提供从智能电表到电网运行系统的设备制造与数据分析服务。此前,天睿公司已经和美国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等电力企业建立和合作,对停电、电力供应、电力需求、天气对电力供需的影响等数据进行精确地分析,从而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根据“大数据”理论设计了一款“电力地图”,将人口调查信息、电力企业提供的用户实时用电信息和地理、气象等信息全部集合在一起,制作了一款加州地图。该图以街区为单位,展示每个街区在当下时刻的用电量,甚至还可以将这个街区的用电量与该街区人的平均收入和建筑物类型等相比照,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社会各群体的用电习惯信息。该“大数据”地图也为城市和电网规划提供了直观有效的负荷数预测依据,也可以按照图中显示的停电频率较高、过载较为严重的街区进行电网设施的优先改造。
国内电企的大数据建设
我国电力行业的数据建设工作并非近几年才开始着手启动。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便与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携手启动实施“SGl86工程”,旨在构建由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企业门户5部分组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信息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支撑集团化运作;建设公司总部、网省公司两级数据中心,共享数据资源,促进集约化发展;部署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县公司三层业务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初步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集成平台。
华能集团于2008年制定信息化规划,目标是建立集团统一的生产管理平台;华电集团在华电国际信息化基础上,逐步将信息化应用统一到集团层面,建立了统一的生产系统和多业务平台。2009年,国电集团启动了信息化“193”工程建设,建设国电集团信息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包括生产、财务、人事、物质、燃料、基建、营销、环保、信息、科技、外事、党建、综合等业务关键数据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集团本部、分子公司、电厂的关键信息和资料的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及时有效的分析,为各级管理人员、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手段,保证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汇集、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各大电力集团和电网公司所筹划的上述系统集成平台或一体化平台,从本质上来看,均属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集成和分析、处理平台。随着“十”提出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各大电力企业进一步开始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改造和提升整个企业的核心业务模式。进入2013年,拉开了大数据开发应用的序幕。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对已有系统进行集成整合、深化应用、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及IT系统的效益进行提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数据的大数据特征日益明显,大数据的应用需求日益迫切。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启动开展了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明确公司大数据应用的总体原则及发展目标,确定顶层设计、标准体系、技术研究、解决方案及业务应用提升等各项任务,推动大数据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有效支撑信息化及智能电网建设,提高公司资源利用效率和业务处理能力,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应用指导意见》。同时,在北京亦庄、上海、陕西建立了三大电力大数据中心,其中北京亦庄大数据中心已安装超过10200个传感器。这三个大数据中心已经覆盖了我国北方、南方以及西部内陆地区。这些数据中心的建立,为我国电力安全与电力信息化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南方电网公司启动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发电侧,配合集团运作管理模式,五大发电集团目前正重构其信息系统以建立新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将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