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治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荒漠化治理

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1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1]。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2]。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3]。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4]。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5]。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高寒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影响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因此要改变当前现状,就必须具体分析当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再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优良的防御和治理对策,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生态建设水平,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为青海省高寒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春芳.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4(4)

2马顺虎.关于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实施的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2015(1)

3吕爱锋,周磊,朱文彬等.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5)

4刘帅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青海省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4

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2

关键词:府际关系 草原荒漠化 跨域治理 合作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及主要成因、危害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

草原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草原植被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地表生物与社会生产力减退的现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明确指出,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导致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干旱亚湿润地区土地退化现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垦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自治区林业厅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历时15个月,完成监测活动。截至2009年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2.2%。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2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3.10%;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5.05万平方公里,占40.55%;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2.46万平方公里,占36.35%。荒漠化以及因荒漠化引发的生态问题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成因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气候变化占一定比重,但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樵柴开矿和地表植物的无序采挖等方面。

1.大规模开垦

内蒙古草原的大规模开荒是造成草原荒漠化最主要的原因。内蒙古草原被频繁开荒并且开荒面积最大的要数从自治区成立到上世纪末的50多年间,所进行的3次大开垦。有关资料统计,在1958-1976年的18年间全区开垦草原20617万公顷,其中部队、兵团、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在16个牧业旗开垦草原9313万公顷。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并持续近10年的第3次草原开垦的开垦强度和开垦面积远大于前2次,大兴安岭两侧新开垦面积逾千万亩。根据国家环保局1999年公布的数字,我国草原的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全国草原面积正以每年650-700千公顷的速度净减少,其中,草原垦荒是重要原因之一。

2.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也是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之一。过度放牧是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行为。内蒙古天然草地全年理论载畜量为4215万羊单位,近年来放牧超过5000万羊单位,超载785万羊单位。据草地调查统计资料,自治区所属88个旗县中,超载的有67个,占旗县总数的76%。1990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4740头,比解放初期的1947年增长4.6倍,平均每头牲畜占有草场从8.l公顷,降至1.4公顷。1994年锡林郭勒盟草地暖季载畜量为1592.5万羊单位,实际放牧1837.8万羊单位,超载15.4%,冷季超载27.4%。

3.矿产资源随意开采

内蒙古的矿产资源多分布于低山丘陵或戈壁高原地带,几个大型能源矿山均处于草原地区。近几年,在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许多矿山企业只注重开发,忽视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内蒙古矿山企业矿区总面积为3583 平方千米,应复垦面积为 112 平方千米,实际复垦面积为 17 平方千米,复垦率仅为15%。由于随意开采,进入矿区的车辆没有固定的行车路线,致使矿区周边草地被过度碾压,矿产开采形成的废渣、废石、尾矿直接压占了大量草地,矿区草场几乎全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地表植被无序采挖

由于内蒙古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适宜一些珍贵中草药以及野菜的生长,这为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势。但与此同时,正是受这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无序的采挖更是加剧了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程度。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甘草、麻黄、苁蓉等药用植物的无序采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间,周边省区200余万农民先后涌人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阿拉善等盟、市草原地区挖搂发菜,时间持续近20年,致使700万公顷草原受到严重破坏,其中400万公顷已经荒漠化。

(三)草原荒漠化的危害

1.草原荒漠化造成经济损失

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监测结果显示,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草原荒漠化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和监测周期较长等原因至今没有确切的数据。由此可知,草原荒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2.草原荒漠化影响社会稳定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资源,草原对牧民就等同于土地对农民那么重要。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从而引发一些或违法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3.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收入减少

草原荒漠化导致家畜所需的牧草供给量减少,牲畜正常的生长受限,致使家畜的生产性能下降。换言之,由于牲畜生长、生产所需的资源减少,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牲畜生长周期延长。因此,牧民在收入方面会受到直接的经济损失。

4.草原荒漠化影响气候以及生态环境

草原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土地的贫瘠化和水土流失,进而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下降。在北方风季来临之际,大风携带大量的沙尘形成沙尘暴吹向处于下风口的省市,包括北京地区。除此之外,草原土地的荒漠化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食物链由于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缺失难以维系,从而导致许多珍惜物种灭绝,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际关系问题

(一)府际关系

1.府际关系的内涵

北京大学谢庆奎教授认为,“府际关系”即政府间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

本文所指的府际关系是广义的府际关系,即包括国际间政府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内的关系。主体概念参照谢庆奎教授所提出的府际关系范畴。

2.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建立良好府际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关乎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利国利民之举,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治理的资金不到位,治理的技术不成熟,专业的学者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使得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总体显现“心有余,力不足”。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项涉及面与惠及面都很广的大工程,若是仅仅依靠的力量来解决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完成这项大工程,只能依靠与中央政府、其它省市的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府际关系。以良好的府际关系为基础共同解决治理资金问题,共同协调资源、技术、人员的问题,才能保障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工程科学有序地开展。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际关系制约因素

1.草原荒漠化治理资金紧缺

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建设计划与区域发展计划不相匹配。对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中央难以拿出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治理草原荒漠化。同时,用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资金,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支付比例没有明确的划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地方政府间区域治理基金会建立与发展的不完善,这些都是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

2.“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行动方案

国务院2012年2月20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并重点锁定西部五大区域。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由于五大区域分别归属不同的行政区划省市,在进行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受行政区划的影响,五大区域在治理过程中不能进行及时、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

3.信息不共享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各省、市、县的信息不共享也是荒漠化治理的制约因素之一。各个省区荒漠化的现状、参与荒漠化治理的组织以及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保障机制等信息仅局限于一省之内或是一市之内。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共享,有效的措施、方案得不到相互借鉴。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共享,也会因治理中的无效方案或是尝试探索过程浪费大量的资金。

4.东西部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讨价还价

对于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西部地区认为东部是此项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并且造成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各种能源矿产的开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采出的矿产有一部分输送到了东部,支持东部的发展。所以,在对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东部地区有责任尽一份力。与之相反,东部地区认为使用西部地区的能源,满足谁受益谁付费,是有偿使用,而不是无偿占有。造成西部地区草原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西部地区的管理不善,所以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东部地区没有治理之责。东西部地区在针对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责任的相互推诿也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制约府际关系的又一因素。

5.同一地区同类资源重复开发加剧草原荒漠化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内蒙古应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因此,自治区正加大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清洁型能源开发、有色金属资源的整合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但是,实际情况是,内各盟市资源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产业同质化程度高。例如: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全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地区占有4个,正是这种各个盟市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只注重一盟一市的利益,缺乏整体意识和盟市优势互补观念的状况,才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难以推行。

三、府际关系视角下治理草原荒漠化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政府间合作

在草原生态治理方面,我国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地同国外进行联系与沟通,加大国际合作项目的争取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十年来,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4个国家开展了9项有关草原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项目。

同样,由于地理位置和所处纬度带临近,内蒙古地区同样重视与蒙古、俄罗斯等接壤国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由中、蒙、俄三国相关领域学者组成的“中亚游牧文明的变迁”国际科学考察队于2000-2001年间进行了田野考察。近几十年来草原荒漠化在内蒙古、蒙古国、布里亚特三个地区已经普遍出现,三个国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不断加深。

今后,在草原生态治理国际合作中应该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范围与领域,由项目合作拓展到学科合作,同时加强有关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知识与技术的交流,共同培养专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实现知识、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的多方位合作,早日提出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最佳方案。

(二)做好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划统筹

在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央地关系体现为财政方面与政策方面。

1.财政方面

为了使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资金要落实到位。中央政府要将政府的预算、建设计划和区域发展计划相匹配。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区域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利用转移支付等方式,保证用于草原治理的款项实质实量地配发到所需区域。

2.政策方面

国内有关草原荒漠化理论从1977年联合国沙漠大会提出至今已经30多年。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并不是非常显著,究其原因是没有一整套的协同治理方案,并且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市的职责缺乏法律的规范化。鉴于此,中央政府应该制定相应法规明确职责,并且制定出各省市对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系统的联动方案。

(三)形成东西部地区跨域治理

针对东西部地区在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讨价还价,除需要中央政府做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工作外,更重要的是东西部地区要转变观念意识,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跨域治理是指超越不同范围的行政区域,建立协调、合作的治理体系,以解决区内地方资源与建设不易协调或配合的问题。

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首先,中央要制定宏观政策指导,制定专项法律保障实施。中央制定的政策是东西部跨域治理的总纲,没有指导性的方向,东西部的跨域合作就仅仅是没有方向的盲动,不仅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中央政府规划出大方向与治理的整体方案,东西部各个省市依照规划科学有序的行动,才能完成好任务。同时,专项法律的出台,也是跨域治理连续性与长期性的保障。随意的、非正规的条文,在政策执行上缺乏法律的约束与保障,影响治理的连续性;同样,出现问题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归责,就会造成责任的相互推诿,不利于治理的长期开展。所以,中央的宏观指导与专项法律必不可少。

其次,要保证信息、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共享。要建立起联系各级政府间的“政务内网和各业务部门对外的“公共服务外网”、四库(牧业人口和草原承包户基础信息库、区内外参与防治荒漠化和沙漠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牧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畜牧业宏观经济数据库等)。邀请东部地区对草原荒漠化治理有所研究以及有兴趣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内蒙古地区进行考察和实地研究,并且与西部地区相关领域的专家交流、讨论,为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提出有效方案。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有许多难题需要高新技术来攻克,但是西部地区自身的实力难以完成,就需要东部地区予以帮助。

再次,建立有效的协调与合作组织。跨域合作组织对于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状是要么缺乏正规的合作组织,要么,已建立的合作组织缺乏有效的内部运作机制。建立东西部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组织,完善现有合作组织的职能,是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

最后,要做到治理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治理结果的及时反馈。监控与反馈的结果是检验跨域治理最有效的指标。通过结果的及时反馈,既可以发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及时的修正方案,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东西部地区的合作成效。

(四)实现内蒙古地区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内关系的协调主要体现为要做好内蒙古地区各类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开发,避免相同资源的无序开发。前文所提及内蒙古地区四大露天煤矿的存在对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对内蒙古地区现已开发资源的开采点的数量与分布,重复开采的程度有所掌握。避免同种资源的重复开采,同时要严格控制开采点的数量,坚决取缔非法开采的矿井。要合理规划,充分协调,力争形成资源互补、合理有序的资源开发模式。

以府际关系的视角,形成国际政府间合作、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划统筹、东西部地区跨域治理、内蒙古地区协调开发的自上而下的主体框架,是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根本与保证。为早日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协调好各级政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EB/OL].http://WWW.northnews.cm/2011/0327/307414.shtml,2011-03-27/2013-07-12.

[2]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维度[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3]董维惠,侯希贤,林小泉,杨玉平,周延林.黑线仓鼠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J].生态学报,1993(4).

[4]内蒙古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年至2010年)

[5]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J].防灾博览,2005(3).

[6]恩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多维观察[J].中国民族报,2003(3).

[7]宋丽弘,唐孝辉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思路[J].中国环境管理,2010(4).

[8]何宝玉. 关于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及其防治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5).

[9]恩和,额尔敦布和.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问题及其对策中日学术研讨会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

[10]卫智军,双全.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浅议[J]. 内蒙古草业,2001(1).

[11]杨龙,刘建军. 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的逻辑[J].中国环境管理,2009(3).

[12]林尚立. 国内政府间关系[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谢庆奎.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4]赵永茂,朱光磊,江大树,徐斯勤. 府际关系新兴研究议题与治理策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5]任维德.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分析:基于府际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6]杨宏山. 府际关系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3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结构分析

一、浑善达克沙地概况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阴山北麓,从大兴安岭南部山地西麓克什克腾旗向西一直延伸到苏尼特右旗。土地面积约为217×104hm2(总面积4163967.63hm2)。

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200~350mm,自西向东递增,热量和蒸发量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全区风力强劲,年大风日数50~70天。

浑善达克沙地以草原植被为主,针阔叶乔木、榆树疏林等超地带性植被明显。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生代的断陷沉降带,海拔1100~1300m,地势由南向北缓降,地面起伏不大,由于沙地孔隙充分吸收降水和拦截源于南部山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其潜水储量丰富,沙地中散布着众多大小不等的湖沼洼地。

干旱缺雨及地表组成物质粗疏,地表径流很不发育,常年河流极少。湖泊较多,由临时性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的湖泊约110余个,地下水丰富,分布广泛、埋藏浅(多为5~10m,有的仅有1~2m)、水量大,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丰富,对发展农林草业有重要作用。

二、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 气候日趋变暖,蒸发量增大降水不足

全球增温幅度为0.3~0.6℃。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中纬度地区和内陆地区夏季干旱的频率可能增加。气温的增高,使牧草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沙漠化的治理,但气候的变暖尤其是冬季、春季气温的大幅度增高,使地表蒸发量加大,干旱化趋势加剧。土壤水分将减少,从而使得土壤抗风蚀能力减弱。浑善达克沙地降水量的年际变率较大,季节分布极不均匀。春季雨量仅占10%左右,而5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7、8两个月。对于浑善达克沙地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地理单元且生态环境脆弱及敏感地带,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且降水与植物的生长不能相匹配,从而直接影响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环境的保持与恢复,从而导致荒漠化面积的扩展。

2 风多,加剧了蒸发量

风大、风多,导致蒸发强烈,加剧干旱化,为沙漠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在加上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风速最大的沙区之一,年平均风速为3~5m/s,最大风达12级。在11~4月降水少的干旱期,恰恰又是风期,风旱同期,抵消了本来因海拔高、温度低,而蒸发偏小的优势,造成2~5月份蒸发急剧增大,加剧了春旱,限制了植物返青。从而加剧了干旱进而导致荒漠化的发生。

3 沙源物质丰富

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构造上为地堑式的凹陷带,断陷带上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砂岩页岩、泥岩、薄层灰岩和细砂岩,成为沙地形成的物质基础。第四纪中晚期在干燥寒冷气候作用下,各种沙质被风吹扬形成沙漠。其中固定沙地占总面积的67.5%,半固定沙地占19.6%,流动沙丘占12.9%。该地区地表构成主要是丰厚的沙物质,在强劲的大风吹蚀下就地起沙,形成东西长达450km的沙地,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人文因素

浑善达克沙地面积扩张,沙地活化与近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减少、气候干旱加剧有直接的关系,但更为主要的是人为因素。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以103km2的速度扩展,这与人口的增长呈现的关系,使这里的农田牧场可利用面积不断缩小。

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 过度放牧和开垦

为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大规模的毁草开荒种地和超载过度放牧现象非常严重。从而导致进一步开垦和利用草原。这种举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在缺少合理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滥垦和过度放牧是不可避免的。如此长期对沙区的乔灌木资源乱砍滥伐,掠夺式的利用,牧场的长期超载或乘载利用期过长,造成无休养生息之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沙地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长期的过度放牧状态将会造成草场营养元素的净损失,尤其是氮、磷、钾等一些限制性营养元素的匮缺,将会影响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破坏土壤稳定性,大大降低草场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

2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区域脆弱多变的土地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然而,这一对本质矛盾始终不能得到应有的解决。人类和牲畜在草地上的活动,是对草地最直接的一种作用力。长期的过度放牧使土壤——植被系统受到强烈的干扰,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长期营养元素的净损失,破坏了土壤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草地的生产力。

牧民为了维持基本生活,牲畜数量的减少有其一定的底线。致使牲畜对草场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转移,草畜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新的土地沙漠化危险依然存在。

三、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结构分析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1989、2000、2007遥感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统计,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面积从风蚀、水蚀、盐渍荒漠化累计值进行分析,根据荒漠的程度从未荒漠化、中度、重度荒漠化进行年际分析。

未荒漠化土地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从1989年12.97%到2000年的9.63%,在这十年当中,未荒漠化面积降低了3.34个百分点,2007年未荒漠化面积所占的比例略微增大,但是并不能说明荒漠化的到了遏制,出现这一情况与当年气候的不稳定性有关。从荒漠化的类型上来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类型风蚀、水蚀、盐渍荒漠化均有,在不同的年份上风蚀荒漠化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风蚀荒漠化类型当中1989年的统计数据中轻度风蚀荒漠化占的数量最大为1133825.4hm2,接近于本年轻度荒漠化总面积的近1/3,2000年的数据中,以中度荒漠化的面积占据对大的比例,其数值为1222495.3hm2。在2007年的统计数据当中,中度荒漠面积仍然最大,且有增大的趋势。可以得出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主要以风蚀荒漠化为主,其中以中度荒漠化最为显着。

从风蚀荒漠化的不同程度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重度荒漠化向着极重度荒漠化的方向转化,且增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其他类型的荒漠化也在增加。在荒漠化的治理当中,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的增长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从其总面积和所占的荒漠化的总面积来看,盐渍荒漠化从总量上来说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明显,其中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面积也有所不同,但是从量上来看并不明显。

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4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对区域已经形成了概念,这为本节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节课的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治理措施,并通过案例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各种地理专题地图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解决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荒漠化的严重性和治理荒漠化的紧迫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和区域的概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讨论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增团队合作意识。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理解的荒漠化是什么意思,十堰会不会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出荒漠化的概念,并展示新闻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十堰也存在着荒漠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由此引入荒漠化的概念进入新课讲授阶段。

(二)讲授新课

1.荒漠化

讲解荒漠化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利用“三化”、“三退”、“三区”、“二因”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并展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三张图片。

【设计意图】三张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走出对荒漠化认识的误区,认识到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展示“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和“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承转引出我国西北地区的案例。

2.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1)西北地区概况

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包括: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展示“中国干湿状况”和“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图片。

读图分析⑴西北地区降水量范围,属于哪类干湿区?

⑵该地区年降水量与地表植被景观的关系,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分析其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并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个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⑴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⑵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⑵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⑶结合教材P18页阅读材料,说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活动】 教材P20页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学会应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展示图片“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利用沙坡头地区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我国治沙取得的成效。

归纳: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随堂练习

六、说教学反思

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5

关键词:地理;必修三;高效;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地理必修三的课堂效率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清课标与教材的思路

1.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思路体现在教材每章开头

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首“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案例为案例,探讨以下问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2.教材还思路体现在每一节的前面

如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第一自然段:

“土地……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土地退化”——分布

“它是……的产物”——因素

“荒漠化……环境问题之一”——危害与治理

二、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

地理必修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荒漠化概念的获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过程图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得出。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①地理数据、概念、特征、分布、原理、规律。②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地理知识。③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④地理基本技能:如坐标、数据转换、图表填绘、图文转换、地理观测和实验等。

(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①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地理概念、特征、分布、发展变化、原理规律等的描述。②运用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表达的问题。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①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②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③用科学语言、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④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荒漠化吗?为什么?

三、问题探究做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问题探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①从学生角度而言,预习提问——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听课获启发——小组讨论——获得认识,提高能力;②从教师角度而言,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自学思考——思考结果反馈——讲课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小组讨论,用旧知寻答——完善认识。即提出质疑探讨释疑归纳总结应用创新。如: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这个大问题上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探究:①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是什么?②有哪些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③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④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⑤我国西北地区潜在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⑥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什么?⑦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什么?⑧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是什么?⑨这些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能力要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落实一个个的问题探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四、案例迁移教学

其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案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迁移到其他案例或身边的地理环境中是必修三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迁移教学就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课堂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节课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就是案例迁移。

通过必修三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同时通过必修三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迁移教学时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范围,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资料:

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6

[关键词]植树造林 荒漠治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S776.26+3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801

引言: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荒漠化的扩展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在全球行动中正成为一个优先领域,其必须建立在科学地评价荒漠化的动态、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实施。而植树造林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仅可以防止了水土的流失和风沙的侵袭,还可以促进森林覆盖率不断的提升。但是植树造林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了保证造林绿化的各项任务,目标能够有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必须做好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在发展步骤、战略布局、关键措施以及奋斗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规划。

植树造林的技术方法

(一)植苗造林的方法

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植苗造林法的另外的叫法,主要是指用带有完整根系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其具有生长稳定而且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的特点。所以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相对而言,就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具有比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并且成活率比较稳定,植苗造林方法的主要优点和最大特点就是生长稳定、适应性强,因而树种的选择并不能使植苗造林方法受到限制。总的来说,植苗造林法较少受到造林地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限制,还能节省种子,便于管理,在所有造林方法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另外,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营养繁殖苗、移植苗以及播种苗,像陕西榆林市的爬地柏、侧柏、油松、樟子松就是营养繁殖苗,但野生苗有时可以应用在进行人工更新后的采伐后的土地上。当植苗造林完成后,苗木本身能否水分维持平衡将决定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都要尽量保护苗木的水分充足。

(二)播种造林的方法

首先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作直播造林,主要是指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而且连育苗工序也可以省去,使施工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其对幼林在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措施要求比较高,也比较严格要求造林的地理条件。其次播种和造林的适用条件主要是指适合于种源充足、容易发芽和种粒大的树种,比如说榆林市进行飞机播种的花棒种粒、紫穗槐种粒等小型的种子,但前提是造林地环境的条件较一定要好,要求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和具有充足水分的造林地土壤,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相对来说更为适宜。最后要求播种前的种子包括消毒、浸种以及催芽等一定要处理好,这些对于早出芽,幼苗抗旱能力增强,鸟兽等危害减少都极为重要。

(三)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可以称为分生造林,主要是指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包括枝、根、干等以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包括柳树、松树、泡桐、杨树和竹类等,因为其要求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一定要高,造林地最好土壤疏松、湿润,这样更加有利于插穗生根成活,另外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分布状况以及母树的数量的限制,而且不宜在母树分布稀少的地区采用分殖造林方法进行大规模造林。但是其优点也有很多,首先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其次是操作容易和造林技术简单,而且成活率也比较高。幼树初期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并且生长较快。这些都有助于树苗的快速生长以及森林的形成。

植树造林在荒漠治理中的应用

(一)植树造林可以防止风沙的侵袭

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众所周知风沙所到之处,城市会变成废墟,田园会被埋葬,这也是土地荒漠化的一个方面。为了抵御风沙的袭击,就必须造防护林,从而减弱风的力量,降低风的速度,因为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大约要减弱百分之八十左右。另一方面如果在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另外再种上草,就可以大大减少风能刮起的沙砾,从而进一步控制荒漠化的进程。

(二)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生态重建对荒漠治理都是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每逢雨季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将会填高河床,毁坏田地,甚至淤塞海口,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植树造林来抑制水土流失,因为树木有可以牢牢抓住土壤的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而树根又可以不断地吸收和蓄存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统计证明,有林区可以比无林地区多蓄二十吨水。通过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很好地治理沙化耕地,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林慢慢进入成熟期,不但可以使荒漠化得到治理,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劳动机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改造气候,改良土壤,调节水圈,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功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主要是遵守国家制定的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的法律,积极的植树造林,努力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加快森林资源培育,积极发展园林苗木、林下种养业、立体林业等,不但可以加强荒漠化的治理,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结语

中国学者通过实验研究科学、准确地评价了中国的荒漠化现状和趋势,认为植树造林是抑制荒漠化的主要手段,虽然这种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但是其所呈现的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国土利用和整治中防沙治沙的任务非常紧迫。进一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荒漠,防止沙漠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晖,张克斌,慈龙骏.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