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旅融合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旅融合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农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52-01
目前,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产业边界也被不断的突破,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农业旅游正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融合的产物,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正形成一种热潮,基于此所形成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研究不断。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农业与旅游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农业旅游的范畴界定
祁黄雄(1998)、张永贵(2001)等认为: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仅仅是一种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有“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不同概念的集合体。
刘杰(2004)等认为: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农业示范、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陈琳(2006)认为,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农业旅游使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和行为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
从对农业旅游不同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农业旅游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点,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庞云杉,常少林(2011)等认为,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利益,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2011)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2006)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 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1998)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即都市农业型,生态环保型,绿色食品基地型,民俗风情型,新、奇、优、特产品型,人文景观型,地形地貌型,科技先导型,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吴次芳,曹新向(2002)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2003)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李勇泉(2004)指出,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农业旅游创新的体系。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在产品的开发上要进行突破,通过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来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旅游设施,加强宣传促销,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进而努力实现农旅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郑俊挺(2011)对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包括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旅游协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丰富淡季农业旅游产品,营造农业旅游浓郁的乡土气息。
孙杰(2012)认为农业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要对农业旅游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同时要加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注意保护环境,打造体验型椎体旅游产品,重视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 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 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 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 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 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6] 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农旅融合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农旅一体化;经济转型;六盘水市
一、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六盘水市便开始注重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其污染源头自然是不言而喻,针对这些污染源,六盘水市将不规范的大批工厂取缔,以首钢水城钢铁集团为首的企业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始终坚持在环保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最大程度上减轻污染,提高生产效率,使得生态和发展二者均衡。
如今的六盘水市已经完成从“煤都”到“中国凉都”的华丽转身。凭借六盘水市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的宜人气候,2005年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颁发了证书,六盘水市可称“中国凉都”,成为中国第一个气象资源优势得到首肯的城市,是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都市品牌。六盘水市不仅仅拥有良好的气候资源,六盘水市境内还拥有极其丰富的动物、植物、水文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且六盘水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多样的民族文化同样为其旅游发展锦上添花,同时,六盘水市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仅为300-500公里左右,其交通位置良好。因此,对六盘水市这座长久以来依靠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粗放单一的能源型城市来说,凭借其拥有的优秀生态资源,跟随生态文明建设脚步和趋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农旅一体化融合,是促进六盘水市经济转型,拉动六盘水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过去碍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缺乏等等原因,六盘水市的旅游业发展十分缓慢。直至2012年贵州省第八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六盘水市召开,六盘水市的旅游业发展才得以启航。从2012年至今,六盘水市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六盘水市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形象定位,利用其优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亮出“中国凉都”的名片,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走进六盘水,了解六盘水。2013年以来,六盘水夏季的凉爽使得各类赛事在此举办,“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洲际男篮巅峰争霸赛”,尤其是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到此参赛和旅游,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了六盘水市独特的魅力,抓住这些赛事举办的机遇,六盘水市在这些赛事举办期间推出了“黔菜美食文化节”、“夜郎文化节”、“梭戛乡长角苗文化节”等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以“彝族民间火把节”最为吸引人,在火把节举办期间,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数万彝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马、跳舞等活动,夜暮降临,燃起笼火,高举火把跳起欢快的达提舞。在2016年11月,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峰会在六盘水市盘县妥乐乡举办,这次中国-盘县对接东盟系列活动对扩大六盘水市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放大中国凉都形象,让更多的人关注六盘水、了解六盘水、投资六盘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下,六盘水市经济不再仅仅依赖于重工业,凭借自身生态优势,转而发展生态旅游业,展露出农旅一体化的基本建设格局。
二、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中的不足
但是在六盘水市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的同时,六盘水市农旅发展的道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六盘水市农业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交通硬件设施仍然存在不足
近年来,六盘水市在铁路、公路方面建设成果颇多,新开通建设的铁路、公路路线为六盘水市农旅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11月28日,备受凉都市民关注的六盘水市月照机场也正式通航,主要航线为六盘水市至贵阳、成都、昆明、重庆、西安、广州、武汉、北京、上海、海口等城市,相信未来六盘水市的交通网络会延伸得更远,带来更多四面八方的游客。但是六盘水市的交通建设始终存在一个极大的缺陷,作为游客即便到了六盘水车站、机场之后,要想到达旅游目的地也是十分困难的。带来这种困难的原因在于六盘水市境内的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于六盘水市下辖的盘县、水城县以及六枝特区,分布在钟山区境内的景点屈指可数。例如,在六盘水市农旅发展较为典型的的景点有盘县“世界古银杏之乡”,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六枝梭戛长角苗族生态博物馆以及钟山区月照休闲养生谷,其中,仅有到钟山区月照休闲养生谷的旅游专线公交车已经成功运营,其余景点均无旅游专线,游客只能依靠租车或者自驾游前往,因为交通的不便利,可能导致各个景点损失大量的游客。六盘水市境内交通硬件设施急需加强。
(二)大多数旅游项目的实施不完整
以钟山区月照休闲养生谷为例,2015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在月照社区双洞村进行节目摄制,节目中的双洞村民风淳朴景色优美,希望通过这次节目能够最大限度宣传、推介钟山区文化旅游,宣传重点紧扣城市定位和旅游资源。但是实际到拍摄地双洞村不难看出,这里旅游项目开发不完全,大部分项目处于中止状态,景区内缺少完整的游览路线规划,游客没有参考路线可供选择,只能在景区内漫无目的地进行游览。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导致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不够强。景区整体布局较乱,兴建的各种旅店、民宿、餐馆均缺乏统一监督管理,也未能做到有效地营运。
(三)农业旅游发展缺乏旅游特色
这是发展农业旅游的核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使得农旅结合模式的景点在全国乃至世界百花齐放,现在的六盘水市农业旅游发展也正面临着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营模式单一、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缺乏鲜明特点已经成为限制六盘水市农业旅游乡村游发展的瓶颈,六盘水市农业旅游若要更向前l展,就必须找到自身的特色所在。
三、改善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实现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特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
(一)完善六盘水市境内各处交通及相关硬件设施
据了解,六盘水市公交公司现有的普通公交路线已经基本覆盖钟山区“三池三湖”景点,2016年又增设五条旅游公交专线,已经正常营运,效果良好,旅游公交专线应当大力推广,覆盖到更多已经投人建设的农旅景区,尤其对在六盘水市盘县、水城县、六枝特区的各个较为优秀的景区应当加大投人,可以在盘县、水城县、六枝特区均开通旅游专线。例如,盘县当以“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为重点建设对象,在客运站增设到达妥乐景区的专线,或节假日定期公交,先少量投入,对游客数量进行统计和预测,以数据为依据决定是否增设专线。针对租车、自驾游的游客来说,顺畅无阻、明确无误的交通路线最为重要,道路同样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因此六盘水市必须尽快建设到达各个景区的路线,且设置相关标识牌,完善水、电、网、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合理构建农旅一体化发展格局
六盘水市的农旅景点地理位置分散,规划团队应该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由各个点串成线,形成完整的旅游路线,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土地开发以及生态保护。但是投入建设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六盘水的农旅景点数量却较多,目前,各个景区均在逐步建设和发展,但实际效果却不好,建设项目中止、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因此,应当改变策略,选择在钟山区、盘县、在水城县、六枝特区生态资源最为优秀,最具有发展农业旅游潜力,交通设施已经基本完善的景点作为重点主要投人建设对象,争取让各个先发展的景区取得成功后带动周边景区发展建设,简言之就像我国改革开放时运用的“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的策略,使得有限的经济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确保各个关键景点建设脚步更快、更稳、更好,而不是遍地撒网,导致各个项目半途而废,开发无序,最终只会颗粒无收,入不敷出。在景区的管理营运方面,六盘水各个农旅景点相关部门应当负起责任来,全心全意投入旅游业建设,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肃管理当地旅社、民宿、餐饮方面的建设,一方面要有专业的营运管理人员保证景区正常运作,另一方面要号召当地农民学习相关知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加人旅游建设发展,充分利用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富裕当地农民。
(三)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发展应该找准定位
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结合优秀的技术、适当的策略等,挖掘自身独特之处,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在遍地开花的农业旅游当中打造特色,独树一帜。在建设农业旅游项目时,还应结合地方特色、生态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把现有的资源进行包装、改造,创造特色,凸出优势。以盘县“世界古银杏之乡”景区为例,景区内旅游项目贫乏,几乎只有观赏、农家乐之类常见的已经缺乏新意的旅游项目,当地农民与这些古老的银杏为邻,必然有与之相关的风俗文化,开发团队应该对此深挖;在古色古香、景色优美的妥乐乡中开发出更多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参与这些文化,提高景区的整体游览价值,同时,成千上万的古银杏树所结的品质优秀的银杏果是一大亮点,银杏产品的生产和营销问题因银杏果本身含有银杏毒素,在我国乃至世界仍然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但是银杏产品的保健、医疗效果也不可否认,如果利用这些银杏,生产制作银杏产品、开展营销活动、推广银杏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问题,六盘水市应当引进相关技术,开发银杏产品,例如先在市场上已有的银杏茶、银杏果产品,融人景点特色,打造妥乐银杏品牌,甚至可以开l与银杏相关手工艺品、模型、纪念品等。同时,六盘水市农旅的相关宣传广告制作要跟上脚步,首当其冲的便是六盘水旅游门户网站的建设一定要完善,要突出六盘水旅游的特色,信息量要丰富,不能忽视的是各个旅游论坛的评价,旅游网站的信息是大部分游客出游重要的参考意见,在同程旅游、去哪儿、途牛、驴妈妈、蜂窝旅游等旅游网站上,关于六盘水市景点的信息极不完整,且差评率较多,相关部门应当重视,予以改变。
农旅融合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飞速发展,使得基于工业革命和电气化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产业之间的专业分工界限逐渐模糊,技术的创新和政府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各产业在边界处不断融合,新业态也由此产生。由于新业态逐渐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方,许多演化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用以解释这一产业创新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既有美国学者格力斯坦等定义的“作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也有欧盟委员会在其绿皮书中定义的“产业联盟,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者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因技术创新的替代效应使其转为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虽然学者们关于产业融合表述不一,但均认同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业边界逐步模糊化,最终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现象。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旅游产业融合对于推动旅游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较高的省份,通过研究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和融合现状,对于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有借鉴意义。
二、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类型多样化聚集度较强的地区之一,包括自然旅游地、历史名胜古迹、城市观光旅游地和民族风情旅游地等多种类型。以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为代表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最能体现贵州的地域特色;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民族聚居区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丰富的民俗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尽管之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新世纪之后贵州也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学习临近省份,诸如:四川、云南和广西在旅游开发中的成熟模式,逐渐后来居上。
(一)旅游规模逐渐扩大
新世纪以来,国家把旅游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第三产业,从“十一五”以来贵州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见表2-1),贵州省旅游经济整体呈现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贵州省的入境游人数由2006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77万人次,外汇收入由2006年的11515万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43万美元。在这期间,国内游客人数从4715万人次增加到26683万人次,翻了近6倍。由此带动国内旅游收入从377.79亿元增加到2358.18亿元,增加了6倍。从“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幅度来看,贵州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两个旅游指标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而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贵州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四项旅游指标,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
表2-1 贵州省“十一五”以来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贵州省旅游局调研资料,2014-05-10。
不过,2008年贵州省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他旅游指标增幅放缓,这与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低迷有关,国内外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减少。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品需求弹性较大,收入的大幅减少使居民减少旅游消费。此外,对比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两项指标,入境旅游相关指标反映出贵州入境旅游消费锐减至负增长,而国内旅游减幅较小。这与我国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关。总体来看,贵州近年来旅游经济一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二)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十一五”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提出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明确了构建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公路建设方面,贵州省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主要目标,修编完成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制定①。预计到2015年,贵州全省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685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云南),形成了“6横7纵”及4个城市环线的总体布局;铁路建设方面,贵州充分利用自己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以贵阳2至7小时通达周边各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为目标,继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提出并得到国家支持开工建设后,完成了《贵州省铁路网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将贵阳至长沙、昆明、成都、重庆、南宁等重大铁路干线调整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航空建设方面,贵州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以贵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十三个支线机场围绕期间的“一干十三支”航空网络布局。截止2013年为止,已经建成了其中的“一干八支”,预计在2017年将实现“一干十三支”的全线通航。
(三)旅游投资稳步增长
旅游业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贵州省一直采取合理规划,不断加大旅游投资的方式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2013年,贵州省积极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的贵州旅游名片,围绕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加快的良好局面。2013年贵州旅游在建项目共计75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83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2%。从投资资本构成来看,旅游投资主要是以社会投资为主。去年社会投资总额为136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4.55%。从旅游投资流向来看,景区外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107.74亿元,占总额的60.40%;旅游饭店业的投资占总额的19.11%,达到350.44亿元;景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投资占总额的13.10%,达到240.31亿元;旅游购物及旅游演出场所等其他投资额相对较小②。综合来看,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为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贵州旅游业融合形式
(一)产业间融合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产业间融合指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目前,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以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方式为主。工业旅游方面,贵州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与旅游业融合的程度还较弱,仅有以贵州茅台酒厂等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参观型旅游方式。农业旅游方面,贵州目前主要采取农旅互动的融合方式,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如黔东南州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等农事体验旅游,如:西江千户苗寨,融合了农业体验和休闲旅游等多种方式的旅游模式,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
(二)产业内融合
所谓产业内融合,指的是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内其它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三种路径来实现③。从资源型融合来看,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果树瀑布,荔波的大、小七孔景观等。同时,贵州也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市场选择,政府引导打造出了“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城”,“贵州侗族大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旅融合节目;第二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有关的行业进行技术型融合,贵州省旅游局建设的旅游信息平台、金融支付平台、景观灯饰展览等通过数字电视和智能化等信息技术渗透到旅游业的运作管理之中;第三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备的旅游产业集群。
四、贵州旅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即旅游产业融合。不过,贵州旅游产业在整个西南地区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融合发展面临激烈竞争
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不够重视,旅游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缓慢,导致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此外,贵州省缺乏大型企业,无法通过企业之间的帮扶形成产业合力,带动大产业的形成。目前,贵州省还没有已上市的旅游企业,在旅行社数量、五星级酒店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周边省份还有不小差距。贵州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旅游资源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大面积开发必定会引起恶性竞争和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云桂两省民俗文化资源和岩溶资源开发已颇具规模,所以贵州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着激励的竞争。
(二)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然而,因其自身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国家发展规划的需要,区域之间协作受限于地理和行政因素的限制,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形成合力。从2012年贵州省旅游局统计的国内游客消费结构来看,主要以交通(12%)、住宿(10%)、餐饮(13%)和购物(21%)为主,在景区游览,娱乐活动等方面花费较少。贵州旅游业消费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进行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融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集群化效应的作用下,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旅游融合程度还不够
贵州旅游业融合程度低,主要表现在融合简单化,产品之间关联度较差。以贵州黄果树瀑布为例,打造的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游览模式,而与民俗文化的结合很少,实景演出类的表演节目也没有。即黄果树5A景区更多为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与时下游客更重注的体验式旅游模式脱节。与贵州毗邻的云南,目前已经完成了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以滇中旅游区为主,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和滇东北围绕其间的六大旅游片区。特别是滇西北旅游区,已经形成了大理――丽江这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和沿线的配套旅游相关产业。反观贵州,虽然重点打造“100个旅游片区”初具规模,但是景区建设比较分散,没有通过优势互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而且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也还不足。
(四)体制机制与旅游产业融合不相适应
贵州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旅游相关产业现有体制机制与产业间高度融合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相关产业体制的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稳步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还存在政府与事业单位责任不明晰,政府与企业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等问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政府干预,忽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严重制约着贵州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五、促进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贵州的旅游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大有赶超云南、四川之势。贵州的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还不够,尚有很多潜力可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使得贵州旅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利用区位优势,定位自身发展
贵州具有旅游资源量多质优的优势,但我国西南省区之间存在着旅游资源相似及现有旅游产品同质性的问题。相较于西南其他省份,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其有一定差距,这就决定了贵州在旅游开发上不能局限于省内,而是应该在整个西南地区对旅游资源加以认识和定位,利用贵州连接西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枢纽性区位优势,寻找贵州独有的特色景观,如:黄果树瀑布,茂兰的岩溶森林生态系统,安顺的屯堡文化等俱为贵州所独有。通过打造属于贵州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外界认识贵州的名片,构建多产业联动的产业体系。
(二)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产业整合
任何旅游产品的远近闻名和长盛不衰,固然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相关,但越来越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品牌的建设和包装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密切联系。品牌的打造和市场的规范需要政府来进行监管,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深入实际研究、部署和落实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工作。同时,政府需要在管理中坚持引导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形成合力,做大做强旅游及相关产业。
(三)加大融合力度,增强吸引力
为了促进贵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在农旅融合方面,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和都市农业,推动农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在工旅融合方面,形成一批“贵州制造”的工业旅游精品,提供工业生产车间参观等多种产品形式;在文旅融合方面,要积极探索贵州文化与旅游建设中的新交汇点,走出文旅融合促进的新路子;在水旅融合方面,大力开发滨水避暑、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④。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提高旅游便利性,促进技术融合的力度,提高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吸引力。
(四)促进体制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为带动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突破原有体制和机制上对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限制。一是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评定和管理,健全相关行业的政府和社会监督考评体系。深化贵阳市、赤水市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工作,以旅游标准化促质量提升、效益增强。二是提升依法治旅水平。坚决贯彻执行贵州省旅游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推进《旅游法》在贵州省的实施,特别是在景区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权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开展旅游质量提升主题活动。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加大旅游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相关行业人员参与,开展相应主题活动并树立优秀的企业和员工,改善贵州旅游业大环境⑤。
总之,当下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促进带动作用。在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同质化和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的背景下,贵州旅游如何能打造成驰名中外的旅游之地,同时又避免进入先开发后保护的怪圈,这是我们在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进行融合,必须要结合贵州省旅游发展的实际,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注释
①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 shtml.2013-02-02。
②贵州省旅游局. 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 2013。
③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④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⑤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4-03-26].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
参考文献
[1]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2]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 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
[3]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4]刘俊清.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J].经济论坛.2012年11月第11期.
[5]云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云南省旅游局2011年专项研究课题 ――立足创新,进一步推动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6]何池康,罗明义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1~2012)[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8-01.
[7]何池康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2~2013)[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11.
[8]陈敏尔.2013年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关于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讲话[EB/OL].http:///article/difang/ldhd/ 201305/20130500140825.shtml. 2013-05-27.
[9]陈敏尔.陈敏尔省长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art/2013/8/21/art_18578_535572. html. 2013-08-18.
[10]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 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2014-03 -26.
[11]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shtml.2013-02-02.
[12]贵州省旅游局.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2013.
[13]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Z].黔府发[2014]3号文件.
农旅融合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官庄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4602
1 官庄村概况
官庄村位于宜昌夷陵区,距夷陵区人民政府驻地15 km,处于“宜荆荆”城市圈范围,属于湖北省重点打造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毗邻武汉城市旅游区,旅游市场区位优良。同时,周边旅游产品富集,既有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晓峰、百里荒高山草场、清江画廊等知名旅游区,亦有习家岗柑橘场、罗汉红提庄园、长阳木瓜花都、明珠桃花寨等农业旅游产品,已然形成气候,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
近年来,官庄村抢抓宜昌特大城市建设机遇,以“中国最美、湖北第一、宜昌农旅结合示范村”为目标,坚持借路发展、融城发展、统筹发展,全力打造市民休闲旅游后花园,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绿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并摘得首届“宜昌最美乡村”桂冠。
2 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从优势、劣势、机会、挑战等4个方面对研究方面进行探究,虽然分析出的结果较为宏观,但从战略上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方向性建议。笔者就夷陵区官庄村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表1)。
3 官庄村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益
近几年来,官庄村以政府引导、社区参与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势头强劲,通过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扶贫工作有一定进展。
依托柑桔主导产业,官庄村大力发展果品精深加工、采摘体验、农旅休闲等产业,引进柑桔打蜡保鲜企业6家、生产线7条,连片发展柑桔1.5万亩,其中高标准精品桔园7000亩,柑桔品质有口皆碑,为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柑桔节提供活动现场,桔农人平收入破1万元。引导柑农由“柑桔种植者”向“农庄经营者”转变,村内集采摘、餐饮、垂钓、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家乐由最初的5家发展到22家,其中星级农家乐5家。目前,正对沿街1.8 km的商贸网点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已完成柑桔文化广场全部建设任务,官庄村史馆、三峡柑橘博物馆、夷陵农产品展销中心已对外开放。2011~2015年以来,官庄村游客数量不断上涨,人们收入也不断增长,贫困户数逐渐下降,见表2。
4 官庄村乡村旅游扶贫的经验
响应“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在新常态的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官庄村积极履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乡村旅游中,创新在于充分把握自身的比较优势,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整合成无限的新供给,文化创新,产品融合;协调体现在以城郊乡村游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色要求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合理规划,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开放注重交流,多与外界展开合作,互相学习,汲取精华;共享意味着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村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
4.1 发挥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一个基于对村庄正确定位和资源详细分析整合的乡村旅游规划对于村庄而言就像是船舵对于巨轮的意义一般,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纠正的模板。
夷陵区是湖北省县市区中最早编制的,该规划将官庄村纳入环夷陵城郊休e核心区,并规划“官庄-军田坝-背马山”乡村旅游集聚区项目,率先引入“乡村慢生活”休闲理念,最终把官庄村打造成一个可以赏花看景、喝茶品菜、骑行漫步、种菜摘果的精致乡村旅游综合体。针对官庄村,已通过的规划有:《小溪塔街区官庄村全域规划(2013-2030)》、《宜昌市夷陵区官庄城郊休闲村综合整治规划》、《夷陵区官庄村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2016-2020)》。分期目标依据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2014~2016年打造宜昌生态旅游第一村、三峡地区乡村休闲旅游新品牌;2017~2018年打造三峡休闲旅游第一村、中国中西部城郊生态旅游新标杆;2019~2021年争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官庄村乡村旅游总体开发框架为“一心一轴五区”,即:印象官庄、景观风貌导览轴、田园野趣农林体验区、水韵花魂养生度假区、动感芳甸休闲运动区、官庄水库水源保护区、桔子文化创意区。
4.2 把握需求与供给,开拓市场做好供给侧改革
市场宣传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对于需求系统而言,宣传能够开拓市场,吸引更多游客来往旅游地,促进消费,拉动乡村旅游发展旺盛;对于供给系统来说,宣传其本身就是供给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宣传作为信息决策机制的成分,它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相应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如停车场等)的合理设置,也是应乡村旅游而生,充实供给系统。
以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基础,官庄村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集镇主干道及高速公路两侧注入商业元素,加强展板宣传,同时借助“柑橘节”、灯会等重大节庆聚集人气,打响官庄品牌。官庄村加大村内农家乐餐饮业的宣传力度,鼓励其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经营模式。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添加农家乐餐饮信息,向外界提供查找信息服务。仅2015年,官庄村全年接待外来参观考察共计107批次。《中国旅游报》社、新华社、人民网、《湖北日报》社等众多媒体对官庄村进行了报道。
4.3 完善动力与受益机制,村民参与实施旅游扶贫
乡村旅游扶贫的主体是村民,政府应合理引导、支持,让更多的贫困人口通过亲身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使其有益可图,有益可收,积极健全相关机制,调控好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关系。
官庄村规划出45亩土地,吸引社会资金,建设3家大型星级农家乐。通过农家乐技术培训、厨艺大赛等系列活动帮农户们找到致富的新门路,引导柑农由“柑桔种植者”向“农庄经营者”转变,村内集采摘、餐饮、垂钓、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家乐由最初的5家发展到22家,形成了以柑橘采摘为主,吃、住、游、垂钓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成功实现了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2]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 刘 蕊.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0.
农旅融合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生态小城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1.生态城镇的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
2.生态小城镇发展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中型城市的人口、环境、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发展生态小城镇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2.1发展生态型小城镇减小了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压力,可逐步改善大中型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地面沉降、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问题。
2.2小城镇空间相对较小,解决了大中型城市发展过于庞大的问题,避免了大城市人口膨胀、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机动车过度发展引起的空气和噪声污染。也减少了人们前往工作场所所投入的时间成本。
2.3小城镇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低、而且周边农村也可就近提供,避免过度的消费带来的浪费。
2.4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就近的小城市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当下人们比较关心的留守儿童、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2.5小城镇人口相当一部分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方言,在经济建设、本地特色建设、环境建设方面容易取得一致。
2.6小城镇周边通常多是乡村和自然山水景观,合理的建设生态型小城镇不会有大城市的“热岛效应”,避免大型城市绿化需占用额外的土地,可建成天然的“田园城市”
3.生态城镇发展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防止“伪城镇(市)化”
在人口集聚的过程中要防止村镇空心化,防止简单地把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市)户口,防止单纯为卖地而搞所谓“土地城镇(市)化”。即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城镇(市)化和所谓“快发展、大发展”,坚决杜绝以“土地财政”驱动的“伪城镇(市)化”。
3.2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城镇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真正发展生态城镇,就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利用资源,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一个废弃物可循环再利用的产业链条。严格审批工业项目,杜绝污染严重的项目上马。在农业方面应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地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3.3小城镇个体规划
对于每一个小城镇,都不能盲目建设,不能照搬大城市发展模式,应按城镇原有的脉落,水系和林带合理配置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避免大拆大搬。还应认清自身的类型。如工矿型、商贸型、农加型、旅文型、交运型、综合型[1],跟据不同特点进行规划。
3.4小城镇的整体规划
中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虽然具有某种自然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平衡性。小城镇的整体规划城,应跟据整个区域的特点,划分出重点开发城镇、限制开发城镇。还应跟据这个区域主要大中型城市的特点,形成几个卫星城镇,即为大中型城市服务,也缓解了大中型城市压力。整个区域即要形成一个系统,又要避免重复性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有一盘棋和整体化的思想。
3.5保护人文、自然历史景观环境
每个城镇的发展都会有每一阶段不同的风貌,反映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应较好保护,使城镇有其独特的特色。避免城镇建设雷同化、一般化。
3.6保护生物物种
城镇化的建设必然会影响生物的活动,应较好保护生物生活的大树、林带、野地和水体(池塘、溪流)和这些动物赖以生存的本地植被。减少小城镇绿化建设中使用外来观赏植物、人工草坪、以及管理中施肥、喷药对生物的生存条件的破坏。
农旅融合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蚕桑项目;规模化经营;蚕桑管理;特色经营;现代农业
1桑蚕规模大户生产经营优势
简而言之就是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泾县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留下的都是年迈老人,采用的都是传统养殖办法,养殖效率低。如果将这种零星的饲养转化为联合饲养,实施大棚养蚕,实行全年条桑育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从而降低蚕农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产值。另外,规模化养殖能使得土地得到综合利用,利于实现“果桑”、“桑药”、“桑蔬”等综合产业的形成,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桑树病虫害,达到增产增收[1]。
2蚕桑规模化生产“增产增收”
1)果桑模式。泾县桃花潭镇栽植了约27hm2的果桑,该品种既能采摘果实又能养蚕。依托桃花潭景区(4A级)的旅游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采摘体验,即“农业+旅游”模式。另外,还可以将其酿酒,味道鲜美具有保健价值,市售价达到了130元/kg,销售良好供不应求。2)桑药模式。即桑树和金银花、黄精等数十种中药材间作,有的中药材对桑树病虫害以及蚕病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还能大量产生品质良好的中药材,提高亩桑效益,实现第二收入。现阶段蚕区农户已联系多家中药生产厂家,初步达成合作。3)桑蔬模式。桑树和一些蔬菜间作,桑园间作榨菜、白菜、萝卜等生长期短的绿叶菜,不仅可以达到防病减病,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桑叶品质,提升蚕丝品质。4)综合利用。这方面的主要代表桑叶茶。在传统养殖中因为桑叶叶片质量不佳影响蚕的质量。研究发现将桑叶芽头摘下来之后,利于提高桑叶品质,满足蚕的营养需求。最主要的是,将其按照炒茶技术精制成茶口感极佳,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目前生产桑叶茶有两家企业,并且制定了桑叶茶省地方标准。还有桑枝木耳,其原生态健康品颇受市场欢迎,规模化经营后,可以利用剪伐后的大量桑枝,培育桑植木耳,提高综合利用价值。以上四种综合开发项目,都能走农旅融合路线,延伸产业链,使得当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
3泾县规模化蚕桑经营存在不足以及解决方案
虽然该地区能够认识到规模化经营优势,并能够提供技术支持,使得蚕农动态更新技术增产增收,但是对于规模化经营形成的果桑、桑蔬、桑药以及桑叶茶等产品的对外宣传不足,不能有效地打开销路。没有实现“互联网+蚕桑”经营模式,在总体经营策划上显得薄弱。
3.1缺乏媒体推广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环境中,只有打造地域文化才能提升桑蚕销售规模和销售价格,实现更大的利润。但是该地区从政府层面、蚕农角度都缺乏地域文化打造的行为,一直依赖“蚕桑大县”这顶帽子来静等上门收购,价格方面不占优势,很多利润被收购商侵占。另外,果桑酒、桑叶茶、桑枝木耳等特色产品缺乏相应推广,就会失去很大的市场份额,而这些特色产品能够广泛销售,本身就对泾县蚕桑品牌塑造很有帮助。目前该地区并没有形成策略的推广方案。另外,对于蚕桑规模化经营和特色经营形成的农旅结合项目,也同样需要宣传,否则门可罗雀,会造成蔬菜、药材、果实的过盛积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解决方案是由县政府带头建立泾县蚕桑官网平台,另外建立泾县蚕桑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对外宣传该地蚕桑文化,结合古今历史形成图文并茂宣传,打造泾县蚕桑品牌。同时积极地引导当地蚕农建立微信号,集中对外扩散,提升品牌推广力度。
3.2未形成产业链
目前蚕桑生产环节,都是蚕桑站在负责主抓持。然而除此之外与规模化经营有关的其他主体没有很好地融入进来,比如蚕茧收购部门、丝绸厂、科研部门等等。这就使得蚕桑规模化经营失去了产业链这个生态圈,没有实现更大的资源整合,经营风险虽然会因为规模化经营降低,但没有产业链支撑,风险仍然得不到切实把控。比如市场风险当中价格变动,一直以来是该地区蚕桑生产收入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建立产业链将收购、生产企业纳入其中形成合作,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就会实现稳定的收购价格,促进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解决方案,建立当地蚕桑协会配合县政府积极地筛选蚕种公司、收购公司、丝绸公司、蚕药公司、农机具公司、物流公司等等,使得这些公司进入合作名单形成具体的产业链。彼此利用合同来实现制约,做到信息对称,实现产业链经营。为了确保产业链有效运转,要成立专门的微信组,实现即时信息交流。在协会引领下定期开会,对市场问题形成解决方案,确保产业链竞争优势。
3.3未形成电子商务模式
商务模式即通过淘宝网、京东网、当当网等建立虚拟门店,对该地区的蚕桑产品予以销售。但是目前来看,蚕桑站在此方面的工作并不能顾及到,其只是集中指导蚕桑技术推广方面,缺乏适合时代的经营思想,没有意识到帮助蚕农扩大销售对于该部门的重要意义。或者说其拥有这样的思维,但是因为不是本部门工作而作罢。如果是后者,证明当地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是政府层面围绕蚕桑联合各部门对电子商务采集意见,集合相关经验人才打造旗舰店,结合自媒体形成强大的推广局面,配合平台推出各种活动,从而积累粉丝扩大销售,以网店推出泾县蚕桑品牌,带动当地地面销售,实现良好的O2O模式,扩大销售途径,实现增产增收。
3.4缺乏管理人才
蚕桑规模化经营,还存在特色产品开发项目,这样庞大的管理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主持。但是从该地区具体操作掌握在蚕桑站手中的现状来看,对市场颇有建树的管理人才是比较缺乏的,这必然限制整盘规划,直接影响规模化经营效果,如果效益不佳直接降低蚕农积极性,后果不堪设想。解决方案是当地政府主导培养现代农业管理队伍。比如当地能人或者回乡创业大学生等,专门结合当地情况对其进行培训。针对规模化经营的关键点予以讨论,既能提升他们市场经营能力,也能够给蚕桑规模化经营带来灵感。之后,将具体的方法方案快速落地,实施成效由政府来负责检查和监督[3]。
4结语
安徽泾县实行的蚕桑规模化养殖正走在路上,现在积累的经验还显得有些薄弱,不过其已经有了一定效果,只要在总体策划、媒体宣传、队伍建设上多下功夫,便可以使得经营管理明确了方向,蚕桑产业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下去,给当地蚕农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徐建新.浅论蚕桑规模大户的生产经营管理[J].中国蚕业,2003,24(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