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1
论文关键词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国内法适用 土地零退化
一、前言
2012年6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最终通过了会议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其中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议题凸显重要地位。这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公约》框架下形成三大重要环境公约之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以下简称《公约》)以后20年来在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又一重要进展。1996年生效的《公约》将荒漠化定义为“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中国是公约缔约国之一,荒漠化问题也非常严重,但是直到200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才使得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真正步入了法制的轨道。到2012年《公约》经过了20年,中国的防治历程也走过了10年,正是这10年,中国的荒漠化实现了持续逆转,联合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秘曼苏尔·恩戴耶认为,中国在控制荒漠化方面,在荒漠化生态恢复重建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2000至2004年荒漠化年均净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至2009年分别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进行荒漠化防治和可持续土地管理对减轻气候变化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贫困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一)公约在国内法的适用
1.公约的适用方式
我国对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适用有一种方式是,法律的制定提前参照国际条约,或对现行立法提前作出符合国际法规则的修改,使我国法律体系从整体上符合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在借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荒漠化的实情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国内法律,此前已有的《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一定程度上共同形成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法制体系。
2.《公约》与《防沙治沙法》在内容上区别
《公约》与《防沙治沙法》立法背景相似,分别作为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在性质、结构上的区别明显,主要差异和具比较意义的即内容。(1)荒漠化与沙化。《公约》荒漠化范围大于《防沙治沙法》的土地沙化的范围,《防沙治沙法》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立足中国国情。(2)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unccd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自上而下”模式的必要补充,在这点上,《公约》规定得更彻底和全面,公约第10条第2款(f)项规定的公众参与包括了参与决策、实施和审查,《防沙治沙法》第31条只规定了公众在沙化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对于决策参与这个公众参与的核心却并未规定。(3)支持与保障措施。公约属于国际环境公约,具有国际环境公约的普遍特点——“软”,对资金来源和资金机制的规定约束力较弱,《防沙治沙法》在国家强制实行,属于“硬法”,并从从“大棒”(强制实施政策)和“萝卜”(优惠鼓励政策)两个方面推行,较《公约》更具实施性。
3.《公约》本身面临的挑战导致公约在各国履约进展缓慢
(1)资金。全球环境基金是《公约》的资金机制,但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发达国家缔约方自觉履行其资助义务以及一些基金或捐赠,在资金的来源上并没有很强的强制性。这成为限制公约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没有良好的财政保障,各项行动或是合作都会受制于资金的缺乏不得实现。(2)履约机制。《公约》为了促进更多成员方的签署与实施,希望防治荒漠化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广泛的共识,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激励机制,这虽然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但在执行方面给了各个缔约方很大的自由空间。(3)技术传播和转让。缺乏技术转让机制。这些都是《公约》履约进展缓慢的原因。
(二)公约在我国项目的适用
我国防治荒漠成果,对推动公约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非洲一些国家,亚洲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条件相似,特别是中国高海拔或中高海拔地区治理流动沙丘的经验值得许多非洲国家借鉴。
1.内蒙古奈曼旗县防治沙化项目
在土地沙化严重的内蒙古奈曼旗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共同实施了奈曼旗防治沙化项目(AComprehensive ProjectonDesertificationand Its Controlin Naimen Banner),并制定了具体措施推行,包括禁止对环境有破坏的山羊的养殖;恢复规模化土地以提高其生产力;制定适当的耕作方法适应脆弱的半干旱地区;在控制土地退化和恢复土地方面,细化经济上可行的传统做法;在受影响的村庄,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项目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整体效果:在政府层面推广了新的粮食种植技术;在每个县建立了一个解决土地使用权/所有权问题的体制框架;制定了一项十年造林计划,森林覆盖率将达到全县45%以上;为促进植树,政府已采取了简化土地使用权的政策。在奈曼的项目中,公约确定的公众参与原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中德合作宁夏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是宁夏争取到的一个大型德援生态项目,在进行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签订了项目财政协议,做了项目实施前的充分准备后于2009年正式启动,2010年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区当前主要的生态问题,设计了如下的项目理念:采取措施保护草原或荒地植被,遏制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的进一步恶化,从而遏制对土壤的进一步侵蚀;改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发和推广可持续性的草原利用模式,为全面解牧和有序利用草原资源创造条件;支持饲料生产,减轻草原承载压力;保护农田,遏制土壤侵蚀和干热风的危害,促进农业增收;支持诸如庭院经济、设施温棚之,增加农民非畜牧业收入所占比例,同时将乡村发展项目作为参与荒漠化治理的奖励措施。
宁夏在成功实施贺兰山东麓生态林业工程项目(简称德援一期)后争取的这一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荒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体系总体得到改进,为以后中国北方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开发技术路线并做出示范,在争取国外资金与技术实施荒漠化治理项目上做出了表率。
三、《公约》进展新趋势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在《公约》的框架下达成了共识,体现了《公约》20年的发展变化。
(一)适用的形式—共同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以及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并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发展中国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环境保护。但是发达国家否认荒漠化的全球性问题,认为是本国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的,不具有全球性,而且荒漠化本身也是由气候造成的。
《我们憧憬的未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发起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磋商进程,肯定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决定成立联合国高级别可持续发展政治论坛,敦促发达国家履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承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提高能力建设。
(二)向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向努力
《公约》虽然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现有荒漠化的治理,但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土地零退化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中国的已有的经验也表明,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可以有效地使沙漠化逆转。
(三)在公约框架下的新目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向成员国提出三个目标: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2030年毁林零增长;2030年在易干旱地区施行治理干旱政策和防备。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一半以上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2050年使全部可治理得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
(四)《公约》的软性一定程度上应当改变
应当进一步推动《公约》框架下的国家、区域和全球行动,加强《公约》决策的科学基础,建立政府间工作组在内的解决方式,促进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筹集各领域资源。
四、以《公约》框架下的土地零退化为目标,完善我国防治荒漠化体系
(一)通过国家法律政策体现治理荒漠化的国际共同责任
在宪法中规定治理本国荒漠化的法律规定,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参照零退化目标明确控制荒漠化的措施、控制面积。
(二)增强《防沙治沙法》执行力
《防沙治沙法》作为国内法,相比《公约》是硬法,由国家强制力推行,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操作性和执行性。
(三)扩大公众参与
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国家的自由裁量可能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害,出现环境立法不当、环境执法不严、环境违法不究等。因此,防治荒漠化也必须引入环境的权利主体——公众的参与,对国家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权力的范围和幅度加以限制,对国家的环境管理进行监督,使其真正符合公众的利益。
同时,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防治荒漠化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对土地利用主体进行治理荒漠化综合素质教育,普及宣传治理全球荒漠化的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了解危害,掌握防治技术,有助于保护生态安全、控制荒漠化。
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
导。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蒙文版)
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课为例,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用的案例
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
鲁超国
“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绿洲、清泉、天鹅……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实。然而,现在,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之后,让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强沙尘天气先后影响了山东等21个省份,大家又把责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这里集结了不少前来“探源”的记者。已近4月,风起,扬沙,乌兰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尔往灶下添几把“扎格”,在蒙语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带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等生态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长的根系牢牢抓着年轻的沙漠。统辖着蒙古族精神的信仰从萨满教而来,它们的自然神论体系中有一种生态伦理,即生命无时无处不在。砍树?树神会动怒;挖土?土地神会动怒;倾倒污水?水神会动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时,会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捡。但戒律显然没有被一直恪守,“大集体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绿色的树和灌木了。谁都可以砍,而且集体的事情,又不细心,所以很浪费。”牧民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整个阿拉善渐渐褪去它的绿色,20世纪50年代,1700万亩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内生长旺盛,2001年,覆盖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万亩,还有870万亩沦为覆盖率不足30%的稀疏残林。草场也渐渐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变化的一组数字,但在这些数字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抱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显示着“人定胜天”的力量。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政策号召下,让牧民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艰苦且脆弱。”专家说,当地面那薄薄的一点保护层被从地面剥离后,风一吹,尘沙开始肆虐。阿拉善盟农牧局局长戈明认为,草原并不仅是因为承载不了过多的羊、骆驼、牛等牲畜而发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无尽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驱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丁平君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态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当许多人提出要大规模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在一个年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区,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她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
(资料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http://.cn/display.asp?id=504658)
二、教学引入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开展研究,以阿拉善环境变迁为案例展开探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把你认为是重点的部分用笔画出来,分析当地发生了什么?
自然景观的变化:“绿洲、清泉、天鹅”到“风气,扬沙,沙尘暴”
人的变化:“生态伦理”到“人定胜天”
教师:本案例中提到的都是有关荒漠化的问题,它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呢?
学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阿拉善。
三、案例探究
(一)荒漠化的含义
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试说出荒漠化的含义。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还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关系?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图2.1和第17页图2.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写下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阅读课本第25-27页“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县人口与荒漠化土地增长图”,分组讨论荒漠化形成的因素。
要求:(1)以5~6人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观点。
(2)教师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结合以上的活动,要完整地分析西
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须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其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条件(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决定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河流数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类型多、面积广,利于风沙活动。同时人口的过渡增长导致的过渡农垦、过度放牧、过渡樵采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案例分析:学生再次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你认为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再归纳)
学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人类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坏者,人类为了“不吃亏心粮”,大面积开荒种地,同时解决生计和生活能源问题樵采梭梭林。
(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因为同样的自然环境,人口少、自然神论统治的年代,阿拉善保持着“绿洲、清泉、天鹅……”的美景,人地一片祥和的景象。
小结: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产生荒漠化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类本身,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
(三)荒漠化的危害
案例中写到,无尽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
“生态难民”。其实,产生“生态难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可见荒漠化的危害之大。
课件展示:两幅荒漠化危害的图片。
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沙漠侵吞村庄、发生强沙尘暴等。
教师归纳: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造成大面积的农田、牧场消失,农业产量下降,粮食
短缺。
流动沙丘掩埋村庄、道路、水库、水利设施、交通线路等,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
荒漠化给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问题:荒漠化日益扩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案例中写到: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案例中还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干旱地区适合生长的植被,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预防并防止荒漠化问题。
(四)荒漠化的治理
问题: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是做好荒
漠化防治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6页内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组讨论后发表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治理
措施。
各组发表本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归纳。
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1)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图中所示生态建设:网格状沙障;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3)生态移民;
(4)合理用水,统一调配和流水;
(5)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种树种草,恢复植被;
(6)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7)政策支持,发展沙漠绿色产业,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8)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小结:在我国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性,明确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我做起,积极宣传,为治理荒漠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课后分析
本课使用的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具体的案例过程中掌握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陆静.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地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结构分析
一、浑善达克沙地概况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阴山北麓,从大兴安岭南部山地西麓克什克腾旗向西一直延伸到苏尼特右旗。土地面积约为217×104hm2(总面积4163967.63hm2)。
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200~350mm,自西向东递增,热量和蒸发量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全区风力强劲,年大风日数50~70天。
浑善达克沙地以草原植被为主,针阔叶乔木、榆树疏林等超地带性植被明显。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生代的断陷沉降带,海拔1100~1300m,地势由南向北缓降,地面起伏不大,由于沙地孔隙充分吸收降水和拦截源于南部山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其潜水储量丰富,沙地中散布着众多大小不等的湖沼洼地。
干旱缺雨及地表组成物质粗疏,地表径流很不发育,常年河流极少。湖泊较多,由临时性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的湖泊约110余个,地下水丰富,分布广泛、埋藏浅(多为5~10m,有的仅有1~2m)、水量大,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丰富,对发展农林草业有重要作用。
二、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 气候日趋变暖,蒸发量增大降水不足
全球增温幅度为0.3~0.6℃。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中纬度地区和内陆地区夏季干旱的频率可能增加。气温的增高,使牧草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沙漠化的治理,但气候的变暖尤其是冬季、春季气温的大幅度增高,使地表蒸发量加大,干旱化趋势加剧。土壤水分将减少,从而使得土壤抗风蚀能力减弱。浑善达克沙地降水量的年际变率较大,季节分布极不均匀。春季雨量仅占10%左右,而5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7、8两个月。对于浑善达克沙地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地理单元且生态环境脆弱及敏感地带,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且降水与植物的生长不能相匹配,从而直接影响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环境的保持与恢复,从而导致荒漠化面积的扩展。
2 风多,加剧了蒸发量
风大、风多,导致蒸发强烈,加剧干旱化,为沙漠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在加上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风速最大的沙区之一,年平均风速为3~5m/s,最大风达12级。在11~4月降水少的干旱期,恰恰又是风期,风旱同期,抵消了本来因海拔高、温度低,而蒸发偏小的优势,造成2~5月份蒸发急剧增大,加剧了春旱,限制了植物返青。从而加剧了干旱进而导致荒漠化的发生。
3 沙源物质丰富
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构造上为地堑式的凹陷带,断陷带上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砂岩页岩、泥岩、薄层灰岩和细砂岩,成为沙地形成的物质基础。第四纪中晚期在干燥寒冷气候作用下,各种沙质被风吹扬形成沙漠。其中固定沙地占总面积的67.5%,半固定沙地占19.6%,流动沙丘占12.9%。该地区地表构成主要是丰厚的沙物质,在强劲的大风吹蚀下就地起沙,形成东西长达450km的沙地,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人文因素
浑善达克沙地面积扩张,沙地活化与近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减少、气候干旱加剧有直接的关系,但更为主要的是人为因素。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以103km2的速度扩展,这与人口的增长呈现的关系,使这里的农田牧场可利用面积不断缩小。
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 过度放牧和开垦
为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大规模的毁草开荒种地和超载过度放牧现象非常严重。从而导致进一步开垦和利用草原。这种举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在缺少合理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滥垦和过度放牧是不可避免的。如此长期对沙区的乔灌木资源乱砍滥伐,掠夺式的利用,牧场的长期超载或乘载利用期过长,造成无休养生息之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沙地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长期的过度放牧状态将会造成草场营养元素的净损失,尤其是氮、磷、钾等一些限制性营养元素的匮缺,将会影响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破坏土壤稳定性,大大降低草场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
2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区域脆弱多变的土地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然而,这一对本质矛盾始终不能得到应有的解决。人类和牲畜在草地上的活动,是对草地最直接的一种作用力。长期的过度放牧使土壤——植被系统受到强烈的干扰,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长期营养元素的净损失,破坏了土壤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草地的生产力。
牧民为了维持基本生活,牲畜数量的减少有其一定的底线。致使牲畜对草场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转移,草畜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新的土地沙漠化危险依然存在。
三、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结构分析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1989、2000、2007遥感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统计,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面积从风蚀、水蚀、盐渍荒漠化累计值进行分析,根据荒漠的程度从未荒漠化、中度、重度荒漠化进行年际分析。
未荒漠化土地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从1989年12.97%到2000年的9.63%,在这十年当中,未荒漠化面积降低了3.34个百分点,2007年未荒漠化面积所占的比例略微增大,但是并不能说明荒漠化的到了遏制,出现这一情况与当年气候的不稳定性有关。从荒漠化的类型上来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类型风蚀、水蚀、盐渍荒漠化均有,在不同的年份上风蚀荒漠化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风蚀荒漠化类型当中1989年的统计数据中轻度风蚀荒漠化占的数量最大为1133825.4hm2,接近于本年轻度荒漠化总面积的近1/3,2000年的数据中,以中度荒漠化的面积占据对大的比例,其数值为1222495.3hm2。在2007年的统计数据当中,中度荒漠面积仍然最大,且有增大的趋势。可以得出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主要以风蚀荒漠化为主,其中以中度荒漠化最为显着。
从风蚀荒漠化的不同程度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重度荒漠化向着极重度荒漠化的方向转化,且增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其他类型的荒漠化也在增加。在荒漠化的治理当中,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的增长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从其总面积和所占的荒漠化的总面积来看,盐渍荒漠化从总量上来说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明显,其中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面积也有所不同,但是从量上来看并不明显。
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4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教学内容与标准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专题教学思维入手,让学生在综合性思维中得到锻炼,才能很好地面对以后的考试。由于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知识板块。因此,专题教学要按照“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机地联系高中甚至初中的地理知识与基本能力,这就是地理学科的专题综合性特点。
在鲁教版高中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根据教学知识相似性,有必要把这六大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单独归为自然灾害与治理类;“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归为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归为区域经济发展类。通过以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新整合,专题教学知识点因而也需要结合相关试题重新整合,其整合步骤与具体复习策略分述如下:
1.自然灾害与治理类。自然灾害与治理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荒漠化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方面熟记荒漠化的形成原理和荒漠化的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第30题是有关环境保护考题,我国沙尘暴天气影响我国西北甚至华北地区,属于自然灾害与治理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内容。
因此,学生首先要知道荒漠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懂得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等等内容。比如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然后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时,要指出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更重视人为原因。不同的区域原因不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也因地而异。
2.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河流湿地概念及流域空间分布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够描述河流湿地、河流流域作用,举例说明河流湿地资源、河流流域治理问题,通过其成因、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流域湿地开发的条件,识记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3~24道题,有关云南昆明滇池周边水域的调水工程就属于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因此,学生要根据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进行综合学习,以提高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学会解释、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要适当了解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3.区域经济发展类。区域经济发展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区域的农业资源或者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予以探讨,进而推到区域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问题。因此,学生要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或者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要学会从文字和地理图表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还要联系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用于分析、解决其他区域的同类农业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1~22道题,就是有关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的题目,与第29道题有关的北美五大湖地区就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5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16~19页)
二、课标解读
具体阐述本次研究区域当中环境问题成因;对该区域当中存在问题与危害种类进行阐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主要解决对策;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通过荒漠化含义、危害以及具体防制措施重点阐述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因素,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荒漠化对人类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为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教材当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阅读材料以及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四、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具体掌握现阶段我国荒漠化出现的主要区域,并对荒漠化发展的形成原因以及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荒漠化发生的危害,并懂得具体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帮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训练。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详细了解教材当中图片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深层次分析造成西北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于对荒漠化的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人类行为对荒漠化产生的危害。提升学生对荒漠化发展与治理方面的理性认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与使命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我国西北荒漠化具体原因以及主要应对措施。
2.教学难点
就荒漠化发展情况分析,促使学生可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七、教学设计思想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分析问题。问题设计需要具有实用性以及探讨性,设计简单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太难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口味进行设计。在课节当中也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能力问题,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思考
教师:引用《苍天般的阿拉善》中歌词,在课堂当中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古代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达,为什么现在的那里却变成了废墟。
学生讨论:战争、生态环境脆弱以及人类活动让那里成为了废墟。
教师:人类活动是如何让一个文明发达的城市变成废墟的呢,为什么水草茂盛的地方成了荒漠,成为了一片不毛之地?
环节二:出示任务,小组自主学习探究
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根据教材,填写表格)
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填写表格,并展示探究学习结果。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当中25~27页内容进行阅读,分析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成因。
环节三:提供材料,检验学生提出的措施
提供:阿拉善盟投影景观、黄土高原历史变迁景观及教材。
环节四:总结归纳,深化措施
教师:通过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最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是什么?借助今天所学,未来将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改正呢?
环节五:整合与应用――启示和课后拓展板书设计
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地理教学;案例;学案设计;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128
本学案共设计了六道题,分别是:
①请同学们阅读“荒漠化的含义”,说一说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有什么联系?试找出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②结合教材活动,请你说出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两种主要外力作用,并说明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属于哪一种?③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请你分析导致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哪些?人为因素有哪些?并体会在分析荒漠化时如何做到全面地分析。④请同学们阅读“荒漠化的危害”和“消失的楼兰古国”,描述荒漠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方面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⑤阅读“荒漠化的防治”,请你说一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措施有哪些?⑥请同学们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作个小结。从六道题的设计上,我们注意到:
一、紧密结合教材,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学案重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提供材料和辅导。教材不仅是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和分析,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任何教学手段都不可能代替教材。在学案题的设计上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
运用教材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呢?这是教师设计题目时必须明确给学生的。因此,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本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成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现象的感性认识,理解荒漠化的含义。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因素的分析,了解造成荒漠化的主要的人为原因。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等案例分析,明白荒漠化的危害。通过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国家政策的了解,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可行性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教学目标中不难看出本节知识有三大重难点:荒漠化的含义、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①题请同学们“说一说荒漠化的含义”,“试找出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第②③题请同学们“说明西北荒漠化所受的主要外力”和“分析西北荒漠化的成因”。第⑤题请同学们“说一说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有哪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恰当运用行为动词表述学习目标,使学生具体明确“学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对学生来说,拿到学案后对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很明确,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必须动眼、动口、动心、动手才能完成,真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平台,做好学习内容的定向,有利于课堂活力的增强,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突出“导”的功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和思维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因而“提出问题”应成为学习的起点。所以在问题设计时要有启发性。
第①题的设计旨在掌握荒漠化的含义,而含义的理解需从两个角度把握。即: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景观表象是荒漠。这两个角度是学生在读教材含义后难以提炼的,会造成对荒漠化含义的理解不够清晰。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明确指出:土地退化和荒漠与荒漠化的关系,启发学生从表象和实质对荒漠化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一知识难点也得以突破(导学)。
从第②题进入到荒漠化成因――所受自然外力(风蚀、水蚀)的学习中。题的难度不大,学生从课文中直接能找到正确答案。而本题的设计能引发学生联想思维,有“一石两鸟”的启发效应。善于思考的同学会顺着题的思路延伸:西北荒漠化受风蚀作用而成,那么另一种外力作用导致的荒漠化又在哪里呢?景观表象也是沙漠吗?延伸的问题也正是本节知识的必要补充,扩充了本节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为了同学们能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后的训练检测中设计了相应的配套题。如:石漠化、盐碱化、寒漠化、水土流失。(导出新知)
第③题进一步分析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围绕成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设计问题,无疑给出了同学们一种成因类型题的思维套路和做题方法,也为后一问“体会如何做到全面分析”的解决作好铺垫。可见问题的设计要突出“导”的功能,既能导出知识,还能导出方法,启发学生多思善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导出方法)
第④题的设计涉及到楼兰古国的神秘消失,这是多少人极为感兴趣的话题,具有极高的导思导学功能,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展开荒漠化防治的学习作好必要的知识过渡。(导出下文)
第⑤题的设计是本节又一重点知识,也是本节知识的归宿。通过学习荒漠化的成因、危害,知道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后,很自然地把问题的研究落到了为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采取的对策上。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导入主题)
三、问题设计要连贯,便于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学案问题的设计不能将课本每部分都罗列成题,注意结合目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将问题精挑细选后按照知识的连贯性和思维的条理性呈现给学生,从而有助于学生进行教材内容梳理。最后第⑥题是学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以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有的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形
在第③题分析成因因素时,学生们很可能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全部写出成一段文字。无主次的表达,不便于理解(下转第120页)(上接第128页)和记忆。因此在自主课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适时地做出新的要求:答案要点化,语言专业化,重要要点置前,必答要点明确等。这时学生们会按要求进一步思考答案的主次关系、进行加工和整理。
五、习题的设计要与学案题有机结合,注意其层次性和开放性
在学案的习题设计里,最好做到“一点一练”,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节的课堂练习有:
1.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
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 下列荒漠化主要受水力侵蚀而成的是()
A. 石漠化B. 盐碱化C. 寒漠化D. 水土流失
3. 阅读课文活动“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扩大。
4. 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 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B.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 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 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作业: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我们所处区域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思考其成因并提出可行性措施。
另外,应及时增加巩固性练习,在题目的设计上突出层次性,由易到难,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意选题上突出典型性、通用性,能举一反三,保证学生不做重复训练。注意习题的变式,注意改变原题的结构、条件或其他方面,防止定势思维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