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1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两大平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两大平原”开展现代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目前国家开展的唯一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已纳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我省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黑龙江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将牢牢守住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持走合作经营道路,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努力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加快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方案重点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快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11个方面细化分解改革试验任务,谋划和设计区域布局、实施路径和方法。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学发展优质高效种养业,抓好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优势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两牛一猪”,兼顾发展其他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重点搞好大米、山特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等产品的系列开发。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全产业链经济;二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四种经营主体,逐步建立起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两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到2015年覆盖面达到80%以上。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三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兴水用水,创新管理体制和投资主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价改革,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服务合作化、社会化步伐。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和农机装备省内配套率;四要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交易方式,培育壮大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树立绿色有机品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打造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品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保障能力、拓宽农业保险形式;五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投入,在规划布局、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就业上,探索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六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粮食生产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调动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黑龙江日报)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2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形式;主导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0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互动和融合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新动向,青壮劳力大规模、长时段地离开农村走向城镇,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造成农业产业链基础环节软化、松动,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老龄化、兼业化趋势加剧,进而不断降低农业经济素质,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基于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对农业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和农业从业者素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如何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经营形式和主导模式,培育符合国情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经济活力,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
1 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1.1 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新变化
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在农业诸要素中,劳动力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其他生产要素运用、发展和创新的主体,因而在农业生产力中最能动、最活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形势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大,经济比较优势较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为2.55亿人,较1991年最高值的3.91亿人下降35%;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1991年的59.7%降到2012年的33.3%,下降26.4个百分点,年均约下降1.3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农业从业人员年均减少1 200万人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规律,农业从业人口趋减、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是合理的,而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他们现已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对农业新技术应用、精细管理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本就脆弱的农业产业素质进一步降低,从而迟滞现代农业建设,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什么样的人来生产经营、如何生产经营的新选择。
1.2 农业资源条件对农业经营效益提出挑战
我国农业经济最大的现实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22亿hm2,人均耕地只有1 200 m2,全国有1/3以上的省份人均耕地少于666.67 m2,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有农户约2.5亿户,户均承包土地5 000 m2,相比于其他国家,只能算作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经营。根据国际上对土地功能的评价标准,人均耕地若是少于533.33 m2,土地对从业者而言,其功能就是维持基本的生存,难以顾及其他。现阶段,我国面临农业人口过多、生产资源匮乏、土地面积狭小的严峻现实,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形成了双重挑战,难以支撑农民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富裕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现实出路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强农业活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
1.3 现代农业建设呼唤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从生产要素的特点上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土地等自然资源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逐步降低,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先导力量,劳动力的科学管理素质对推进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逐步上升,但总体上劳动力的素质对现代农业建设更具有基础性作用。而现阶段我国有限的农业资源、超小的经营规模和老弱的农业劳动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或强化了农业本身的弱质性,束缚了农业经济功能拓展和比较效益的提高,进而影响了高素质人才投身农业生产环节的积极性,限制了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制约了多元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也不利于农业对工商资本的吸收。因此,我国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最迫切、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2 坚持以家庭经营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形式
2.1 家庭经营是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我国实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功地重构了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以粮食、肉、蛋、奶为主的农产品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十连增,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实践证明,我国农村的家庭经营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有生命力的。
2.2 家庭经营是与农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经营形式
农业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这是由农业自身的生物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特性决定的。在农业生产中,动植物的自然生命过程决定着生产成果和经济成效,而期间农业生产者对自然生命关照的质量和水平与生产成效息息相关。此种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难以有效建立或测量,从而限制了其经营方式的可选择性。家庭经营因经济成效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农产品交易、生产决策、风险承担和经济管理上优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农业经济的激励难题,成为一种较好契合农业经济特点的有效经营形式,这一点为我国多数经济学者所认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其《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中,考察了近1个世纪以来东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理论,认为农业是一个适合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林毅夫也认为,农业因具有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劳动的监督和度量都极其困难等特点,而成为一个适宜家庭经营的产业。
2.3 家庭经营是当今世界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主要经营形式
当前,世界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农业基本单位和经营形式是私人农场,既可以是以雇佣劳动力方式组织生产的大农场,也可以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者的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制、企业化管理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但该种形式因为资本依赖度高、能源消耗严重和生态效益低等原因,在当今世界推行的国家屈指可数。考察20世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曾经一度成主流的大农场逐渐式微,二战结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雇佣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以家庭经营为主导的农场制度依然展示出独有的生机和活力,在英国大农场曾一度盛行,目前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52%,大农场只占23%,日本现有农场和农业企业达496.5万个,实行家庭经营的495.3万个,比例高达99.8%。
3 坚持以适度规模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导模式
3.1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由资源禀赋条件决定
选择何种经营形式、怎样的经营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经济能否实现产业战略目标、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该种选择会受所在地区资源禀赋、生产传统、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但资源条件,特别是土地资源往往具有决定性。以土地和人口要素为标准,当今国际上有3种农业类型可借鉴,一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土地资源丰富、人口较少的农业,其突出特征是大农场制;二是以日本、荷兰为代表的土地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农业,其典型特征是精细管理、规模较小;三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土地与人口处于前两者之间的农业,其特征是规模、管理兼顾,吸收两者之长。有关研究表明,二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生产经营单位数量渐趋减少,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但总体上根据资源禀赋条件采取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是主流。
3.2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需要相应的农业投资作支撑
资本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农业尤其要依托资本,经营规模越大投入越大。美国是当今的农业强国,实行大农场制,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 hm2,大型农场规模达1 600 hm2,其现代农业水平很高。学者宋亚平的研究认为,美国的现代农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其农业投资历来高于工业投资,生产1美元的农产品需要投入8美元,在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中农业开支仅次于国防开支,居第2位。这样的资本支持,对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无法奢望和效仿的。从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出发,农业采取适度规模经济的主导模式是现实可行的。
3.3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需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匹配
社会化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制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营规模越大对社会服务的要求也相应越高。美国农业实行大型农场制度,经营规模大、管理规范、科技领先,其农业服务机构高度发达,全国总人口3亿人,农业人口200万人,为农业服务从业人员却多达600万人,足见其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之高。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技术协会等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形成制约。
4 建议
4.1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家庭经营、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实行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基本农业资源高效开发、合理使用。
4.2 规范农业经济政策
重点是建立稳定、健全的财政投入、农业生产补贴、农民收入补贴和保险政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破解农业融资难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有利于保证农民从事农业有合理收益。
4.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公益性、经营并举,创新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机制,增强活力,提升能力;强化政策扶持和税费优惠,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托现代物流方式,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推进农业流通现代化。
4.4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机构建设,围绕节约型农业、低碳型农业、精准型农业开展科研攻关,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和方式,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4.5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应加强农业信息发展规划和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业信息设施建设,整合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形式,着力在市场预警、农业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实,大力培育以职业农民为依托、专业型农户或家庭农场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其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并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坚持以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的首要战略目标,根据不同省区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按照农业规模经济的要求,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6]。
6 参考文献
[1] 白人朴.盘点“谁来种地”展望“怎样种地”[N].农民日报,2013-04-23.
[2] 宋亚平.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吗[N].南方周末,2012-09-23.
[3]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4] 廖西元,申红芳,王志刚.中国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三步走”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15-22.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3
关键词:农民教育主体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只有不断分析研究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特点,完善农民教育体系,改进农民教育方式,使真正的农民内在素质“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更可靠的保障。
一、农民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长期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多渠道、多形式农民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依然表现出农民素质偏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不到充分应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农民收入不能稳定提高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在农民教育中,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农民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一)“农民”定义上的不清晰,使得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农民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居民,而人们习惯上不是以农村居民的职业特性界定农民身分,往往是以农村户籍为依据,将农村户籍的居民统称为农民,模糊了农民与农村居民的概念。农民教育则应以农业科学技术为内容,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居民为对象,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由于“农民”定义不清晰,使得农村开展的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自然也就纳入农民教育的范围。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鳃决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从业农民从未设定也难以设定年龄界限,在年龄段上也不易明确农民教育应突出的主体对象。习惯上或广义上的农民概念,极容易忽视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的受教育问题,使得农民是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二)对解决“三农”问题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农民教育的方向发生偏移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我国有8亿多农村居民,农村劳动力4.8亿左右,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需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增加收入,富裕农村,改变农村面貌等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后从业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高素质的农民为基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同时,并不能放松或忽视农民教育工作。事实上在农村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劳动力转移培训,轻农民教育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对象,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得到转移后,农民教育又不能同步开展,更突显农民素质低下和农民老龄化问题,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三)接受教育的需求意识不强,使得农民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具有眼见为实的特点,农民获取的农业科技知识较多的是通过农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示范影响,加之“学者不农、农者不学”的传统意识和传统耕作方式的沿袭,影响了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农民接受教育在时间和经济上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付出,农民的收入状况和接受教育后获得收益的滞后性,同样影响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更突出的是农村劳动力中38%左右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9%左右是初中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难度,降低了接受教育的欲望和信心。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四)农民教育的体系虽然健全,但培养新一代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工作,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论是教育职能,还是地域分布的覆盖面上,都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民教育体系,这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民教育或农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加之社会对学农、务农的偏见,农民教育体系中培养新一代农民的职能有所削弱。农业院校不断向多科性、综合性学校发展,农科专业学生数在学校中只占30%左右,同时学生“服务农村、献身农业”的观念比较淡薄;农村职业教育并没有突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办学理念,往往偏重于以劳动力输出为培训导向;农村基础教育不仅缺乏对学生“学农、务农”的必要引导,往往以跳出“农门”作为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和经营,要求农民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取得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能仅仅依靠对现有农民的教育和提高,更重要的是确立培养新一代农民的教育理念,着力于对新一代农民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二、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的措施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念不可动摇。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惟有进一步重视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对现有农民的教育,重视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只有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一)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教育的主体对象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历来没有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使得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不能显现。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就是从职业特性和年龄要求上明确农民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从机制和制度上确定农民的职业身分,真正意义上赋予农民与工人、教师一样具有职业内涵。农村居民通过系统的农民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有表明职业身分和职业技能的“工作证”,或是农村劳动者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人证”。只有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的职业资格,规范农民的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才有利于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教育的针对性,让从事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真正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农民无论是受教育的程度,还是收入水平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素质状况和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教育不仅是要加强引导,使农民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提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农民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国家必须从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推动和促进农民教育工作的开展,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1.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从制度上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规模、家庭式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保持农村现有行政组织体系的框架下,注册成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新型的农村政企关系,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农民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下,必须主动接受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更新传统农业和经验农业理念,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真正在素质上“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能够有效地开拓农村就业市场,吸收更多的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生回到农村创业,从而改变农民的整体素质状况。
2.进一步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让受教育者有施展才能的空间。由于土地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显示公平,农村居民均享有土地承包权。随着农民家庭人口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散、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必须调整,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必须改变。鉴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和农村居民享有土地承包权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可将土地承包权以入股的方式流转到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并参与分红,使土地相对集中达到适度经营规模,实现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将通过农民教育取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吸收为职工,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劳动报酬,同时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
3.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让农村居民获得基本保障。确立农民职业化,提高农民教育的成果,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撑,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更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居民转移后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其离开土地后的后顾之忧。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往往都被称谓“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上均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农村居民通过技能培训后转移到城镇就业,国家必须实施强制性政策措施,使之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居民转移后的基本权益。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让老龄农民老有所养。目前农村还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老龄农民不得不依靠承包土地的粗放经营来维持生计。如果让老龄农民在维持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退出农事操作,必须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使老龄农民的生活通过承包土地的股份分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等途径得到基本保障。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4
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科技的注入,农业的现代化就会停滞不前。
3、增长方式集约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个“发挥”和“转换”的量变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趋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商品率如果达不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农业的现代化就“化”不起来。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要求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发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是产品产量低、质量次、经济效益低,那么,就应该问一问装备配置是否科学,生产工艺和技术是否落后,增长方式是否还停留在粗放的形态上,经营理念是否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否理想。结论可能会不尽人意。也就是说,生产的绩效如何,对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生产经营的绩效,应该是个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真功夫,应该下在提高绩效成果上。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5
1.1土地资源大整合,规模化经营趋势加速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民非农就业和进城就业机会增多,许多农民不愿经营农业,或通过土地流转,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资源的加速整合,由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种植向大规模集约种植转变[2-4]。如河南省舞钢市、济源市的土地流转规模达到土地保有量的30%以上,有些地区实现了整村、整建制乡镇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2]。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资本大注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闲散资金丰富,许多过去经营矿业、房地产和工业的资金纷纷抢滩农业,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大面积土地,通过资本密集投入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
1.3主体大转换,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
逐渐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小规模农户退出了种植业甚至农业,由农业经营者转变为劳务提供者或个体业主。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庞大的小农户向数量有限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转换。经营主体的大转换,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以千万农户为基础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变革要求。
1.4科技大支撑,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与传统农业发展不同,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注重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目标,需要农艺技术、物资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等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综合技术的集成应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具备了支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示范性强的科技示范基地,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鹤集团的2000hm2粮食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就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的典型。
1.5功能大拓展,农业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大量现代资本注入和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企业化方式管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发展纵向向产前、产后延伸,横向向生态休闲及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拓展[5]。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备展示、教育、体验、观光和休闲服务功能,甚至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体现历史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大大丰富了农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
1.6园区大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全国上下都在把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各种农业特色产业园、农业休闲观光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通过园区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经验。在园区内,通过各种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先导区,示范带动其他农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各种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有效的途径。河南省现已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家、省级园区8家,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
1.7产业大集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是涉及农业生产及产前、产后各产业配套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基础,把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贮藏、物流配送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在一定范围内集聚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产业集聚的企业越多、产业越全,产业体系越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从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看,凡是现代农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农业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农业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地方。
1.8方式大转变,农业发展转型加速
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加快。在生产上,农业加速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在经营上,农业加速向企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转变,小农经济加速让位于规模经济,农业在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经营手段、产业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在加速转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利用的非粮非农化突出
唯利是图是资本的天性,产业资本注入农业,是为了抢占土地这个唯一没有资本化的资源。资本进入农业多半瞄准的是养殖、蔬菜、林果等高效农业产业,而不会热衷粮食这种低效产业,尤其是在当前土地流转成本较高的状况下,种植粮食作物盈利空间较小,风险较大,种植非粮作物的预期效益较高,也是大多数土地承包企业的选择,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土地的非粮化。另外,有些企业在土地流转后,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甚至疗养休闲服务设施等,加快了土地的非农化利用。如此下去,必将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2.2产业选择盲目和布局随意
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可供选择的产业和品种十分有限,种植业中通常所说的高效农业主要是蔬菜、林果、花卉、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种植业,而林果、药材种植有较强的生态区域性,食用菌受较强的资源制约,并且各种农产品受需求总量和增长速度制约,不可能为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需求容量。企业经营农业,选择好项目后,往往是在哪里流转到土地就在哪里干,没有考虑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产品的适应性问题,对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缺少与大区域规划的有效对接,存在项目选择的盲目性和生产布局的随意性,一旦存在经营风险,会造成较大的投资和资源浪费。如2012年冬季,全国各地出现的露地蔬菜难卖的问题,就是设施蔬菜面积急剧发展,精细蔬菜供给增加,导致露地蔬菜积压的结果。
2.3失地农民的就业缺乏保障
土地流转要建立在农民离乡进城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上,但在我国农民进城难以实现稳定就业,或部分处于隐形失业状态,土地流转的速度快于农民就业问题解决的速度。有些地方还存在强制流转的问题,一旦经济发展不能为农民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将出现大量农民无法就业的问题,从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先解决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6-8]。
2.4农业服务方式转变滞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土地流转需求日益迫切,农业经营主体的转换需要一批提业规划、运营指导、产品营销、技术综合服务的综合性公司。同时,面对千家万户要成立像日本农协那样真正属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生产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产品销售方面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对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政府的有效组织和规范指导,导致许多大企业流转土地后,不知道如何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广大种粮农户由于处于分散无助的状态,不能通过自身的互助合作解决土地科学经营问题。
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引导
现代农业是资金和科技集约投入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建设大量固定的水、田、路及标准生产设施,有些设施因产业而不同,如蔬菜和花卉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温室大棚等,一旦产业落地,其用途便不可更改。但从各地土地流转用途看,土地用途很可能随土地使用主体的改变而调整,造成产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甚至混乱。对此,必须加强规划引导,对于不符合农业总体规划要求的产业不予审批立项和流转支持,通过规划,合理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利用和投资的极度浪费。
3.2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
当前,土地大规模向非粮甚至非农产业发展,必将打破现有生产结构和格局,造成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养殖和休闲观光产业,其发展速度超过需求的正常速度,必将引起产品价格的新一轮剧烈波动。对此,一是应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监测统计工作,及时农产品生产和供求信息,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强化农业生产和需求的变动趋势研究,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和主要产品生产预警机制,适时为产业发展亮出“红绿灯”,引导产业发展更加理性、科学;三是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
3.3合理规范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但同时也不能过度伤害承包方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流转和产业发展。目前河南省土地流转价格增长较快,许多地区每公顷土地流转费用在15000元左右,有些城市郊区在45000元以上,流转价格超过了农民自身耕种收益,承包方只有选择发展非粮农业才有可能获得收益。对此,建议适度抑制土地流转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引导农民通过合理流转,保障长期稳定的收益和转入方利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粮食主产区应严禁流转土地用途非粮化,尽量减少向企业流转,可适度向种粮大户流转,主要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保障粮食生产。
3.4稳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
稳定就业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土地流转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成本相应提高,解决农民就业,尤其是不愿、不能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一是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引导农民为职能转变做好心理和技术准备。二是利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加工产业的发展,为流转土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土地流入的企业或农民大户,通过反租倒包或雇工,合理安排当地农民就业;并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解决农民的稳定就业保障土地流转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土地转入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3.5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6
关键词: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
一、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广阔肥沃的黑土地、丰富充足的淡水和恰到好处的气候资源成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黑龙江省用占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养活了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重点开发了米、面、油、乳、肉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出“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黑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装备了强大的“引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其北部隔黑龙江、东部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有口岸直通,与俄罗斯进行农产品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坚实基础。
二、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伴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农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生态环境恶化
现代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不施甚至放弃有机肥,黑龙江省氮肥年使用量为世界氮肥平均用量的3.8倍,土壤中积累了大量过剩的硝酸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由于土壤侵蚀严重和用养过度失调,黑龙江省的黑土肥力明显降低,土壤里的有机质由垦前的11%左右下降到不足5%,部分地区还不足2%。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的面积已经达到1 378.3万公顷,有些地区的黑土已经基本流失殆尽,耕地耕层越来越薄。黑龙江省土地盐渍化面积以2.6%的年增长速度在不断扩大。
(二)发展资金短缺
由于农业积累率低,大多数农民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力开发新的项目和产业。在“四大行”逐渐退出农村市场的背景下,作为直接面向“三农”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发展缓慢,农业和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和企业筹资难度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目前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信贷渠道单一,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多数贷款金额很少,期限以短期为主,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较大。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结构不尽合理,在供给总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农民进行规模化种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等现代农业生产需求,金融供给严重失衡。
(三)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在全省992万农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4%。而农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比例占到了90%,能够熟练地操作、控制计算机和各种农业机械。我省农民传统耕作技能比较熟练,能够阅读报刊及农业科普读物,但能够熟练上网、收发邮件、电脑打字的农民比例相当少。相关部门也会定期组织系统地培训,但由于认识不足,在培训时多数农民积极性不高,接受培训的时间短,并没有真正掌握现代化机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无法活学活用。目前,我省农业技术人员、实用技术人才的比例仅为农民总数的万分之一,这不利于现代农业生产成果科技含量的提高,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农业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与运用。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不完善
黑龙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上还处于成长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还比较弱,产业链比较短,带动能力还不强,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还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初创阶段,合作组织规模小,层次低,覆盖范围窄,服务项目少,实力弱,作用小,大部分组织机构尚不健全,运作不规范,机构之间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开拓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大部分农户的生产销售还处在“小而全”、“小而散”的状态中,缺乏合作意识、市场意识。农村合作组织提供的服务多集中在农产品产销环节,而很少涉及到农民文化教育与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息与政策法规咨询、农村金融与保险等服务领域。
(五)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缺失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有了明显地加快,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1.2%,但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建设中,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已超过80%。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缺失,使得一些对推动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未得到很好地推广与应用。农村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奖励评价机制和知识更新机制,相关机制的不完善使基层服务机构缺乏工作积极性,办事无效率,运作资金匮乏,农业技术落后。农村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很少能够进行农业综合化验,办公、实验设备陈旧,培训手段和培训内容落后。底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出现了断层,农民技术员的数量大大减少,科技示范户也大幅度萎缩。
三、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整治与保护
要想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省必须加大力度保护好现有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应坚持种地养地、合理耕作。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应高度重视改善耕地的地表环境,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不破坏地表植被的生长。同时要进行合理耕作,换茬轮作,逐步恢复耕层的土壤环境,以减少风灾沙化和水土流失。增加农家有机肥的使用量,适当控制化肥的过度施用。重视对森林、草场、湿地、生物物种等资源的保护,加大力度保持现有自然资源的数量,避免将森林、草场、湿地等资源用于农田开垦。坚持少耕作、少破坏,增加水库的建设,及时灌溉,加强土壤耕层蓄水能力,保持和逐渐恢复土壤肥力。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我省应逐步放宽民营经济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建立、整合一些县级小型金融组织,培育并发展乡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适合于省情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不断增加省级财政投入,加大税收支持,建立并完善省级财政对这些民营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长效支持机制。应适当放宽农户小额贷款的贷款条件和贷款额度上限,合理约定贷款期限,简化申报和审批手续。农村金融机构应探索建立新型农村信用担保机制,构建农村诚信体系。要多争取国家研究课题及项目,用国有资金为我省的现代农业新项目的研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企业成长条件,积极鼓励外省及国外资金、民营资本等以合作、参股、独资等形式参与到现代农业建设中来。
(三)强化科技培训,开发培育新型农民
应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逐步实现农民技术培训、农民职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对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成人教育院校、农民函授培训班等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省内各级政府要重视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切实了解农民的科技需求,积极动员广大农民参加科技培训。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应多鼓励一些政府培训机构、有培训实力和培训经验的企业、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到农民教育培训市场中去,提高省内民办农民培训机构的整体水平,形成培训质量与培训资金和政策支持相挂钩的良好局面。
(四)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要构筑起以龙头企业、各类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要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实现由传统的“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生产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社会化发展。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已经成为新型农业流通体系的主体主力军,要引导龙头企业立足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上规模、上质量,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对外增强竞争力,对内增强带户功能。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通过龙头企业牵动,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衔接起来,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在现有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农户生产经营条件、扩展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经营素质等措施,推进目前以生产为主的农户向具有一定规模的既生产又经营的家庭农牧场转变。要加强资金、信贷、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出一批具备专业分工、发展规模大、辐射面积广、功能齐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五)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依托于东北农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和农垦科学院等教学单位和科研院所,应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积极组织科研力量重点研究和培育适合北方播种的农产品新品种,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研成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成果展和技术示范活动,创造一切条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全面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掌握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研发与科技服务,在县、乡、村中建立起新品种试验田及科研成果试验基地,进一步推动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魏.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3).
[2]孙丽晶,宋长虹,张晓萍.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 展潜力和基础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