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网格化治理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网格化治理特色范文1
——文峰街道网格化工作汇报
自省、市、区各级政法委要求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后,我街道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配优配强,强化培训,确保网格人员到位
划分网格。今年以来,对街道13个社区2个行政村的网格进行了重新划分,按照省、市、区上级部门要求300-500户或者1000人划分一个综合网格,辖区内的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学校、医院及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划分为专属网格,共划分网格177个,其中综合网格95个,专属网格75个,待开发网格7个。配强人员。共配备15名网格长、95名综合网格员、82名专属网格员、网格长、综合网格员都由村居同志兼任。街道设总网格长一名,由党工委书记担任。各村居书记任其村居网格长。懂电脑的年轻同志优先担任网格员。同时对于不合规定人员、不履行职责人员适时报上级批准并调整合适的人员履行网格员职责。开展培训。街道多次召开培训会议和专题会议,多次邀请专家和区政法委领导来街道开展培训活动。三、四季度对街道综治办人员及全街15个村、社区的网格长、网格员共培训20多次、2000多人次,使他们及时了解“全要素网格化”手机的操作流程。街道还在15家村、居张贴网格公示牌560块,同时街道还派出小分队赴市区学习其他先进县市网格化工作先进经验,并派出街道网格化骨干人员到村居1对1开展指导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创优,强化联动,确保网格工作到位
建立联动机制。街道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与街道综治中心一体挂牌运行。网格化中心由街道综治中心主任担任。统一协调处理街道范围内需要多部门处置的社会治理事项,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分类派发,跟踪督办处置情况。规范工作流程。落实事项流转程序,统一做好源头排查、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形成闭环工作流程。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对上报事件进行果断处理,共上报处置各类巡查事件12000多件,办理事件率99.57%,办结率98.27%。街道将网格长、网格员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基本信息进行张贴公示,统一制发了网格工作证、手提包和网格笔记本。开展日常巡查。街道网格长、网格员每天对网格进行基本巡查走访,定期对出租屋、流动人口租住户、生活困难家庭户、空巢老人家庭、重点人员、特殊人群等登门走访,并将走访情况登记入册、第一时间上传信息系统。9月份以来,发现安全隐患10多处,对60多户困难家庭开展困难帮扶。
社区网格化治理特色范文2
***区人口计生局
尊敬的徐主任,刘主任,各位领导:
大家好。非常感谢徐主任一行领导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到***来调研,到人口计生部门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前任领导多次提及:主任和委领导班子对***特别厚爱,非常关心,两个多月以来已经深深感受到这一点。这种厚爱与关心也使自己深感责任重大:要在***人口计生较高的工作平台上,继续保持在全市率先,在全省领先,甚至在全国争先,除了要努力熟悉业务外,更要向各位领导学习,请各位领导指导。下面我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向委领导做简要汇报,请主任和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以志在必夺的勇气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区委、区政府对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工作的要求是志在必夺,首创必成,为此几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年全区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后,今年2月下旬,区委、区政府又召开创建再动员大会,主要领导与委领导对创建工作再提要求:一是突出重点,通过创建,要建立全区人口计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突破难点,通过创建,要形成全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整体合力,三是凸显亮点,通过创建,要形成***人口计生科学发展的工作特色。我们思考,要确保***的创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做到“四个一批”,即:完成一批指标,完成“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8大类20项指标,这是硬杠杠,也是基础,但并不是创建的目的;优化一批机制,优化促进人口计生健康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机制、综合协调机制、目标管理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等,这是核心,是长效发展的基础;解决一批难题,解决一批事关民生、体现人口计生现实价值的难点热点问题,这是内在要求,也是创建的核心价值之一;总结一批经验,全面、细致地总结促进地区人口协调发展的方方面面的经验,形成全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规律性的方式方法,这是创建价值的放大,具有深远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始终坚持以创促建,注重过程,注重调研,注重总结,注重创建各阶段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如:我区引入了督查机制,加大对各部门创建分解指标落实情况的全程督办,明确创建工作中分管领导、部门领导和人口计生局三方同责,人口计生局按照周进度向区委督查组和分管区长扎口汇报创建进度;作为创建配套措施,制定全区人口计生“五服务”十项实事工程,惠及于民;制作每半月一期的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简报,传递创建信息,交流创建经验,供全区各部门、各领域学习参考等。
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深化两大品牌建设
在“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世代服务”与“和谐家园”两大品牌的推进深化,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落实。我们也认识到:***的人口计生工作要创特色、出亮点,就必须走在品牌的风口浪尖,为品牌的提升探路子,做贡献。
世代服务品牌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坚持一手抓体系建设进度,一手抓功能发挥研究:体系建设紧中抓紧,功能研究紧中“放松”。紧中抓紧,即按照分管区长要求,全区8个街道62个社区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世代服务站、室建设,实现世代服务体系在***的全覆盖。截至昨天(4月20日),全区世代服务室建设完成58个,覆盖率达94%,其中***湖、***门、孝陵卫、锁金村四个街道已实现全覆盖;预计5月底前可以顺利实现全区世代服务体系全覆盖的总体目标。紧中“放松”,即在已建成的世代服务站、室中,鼓励各街道、社区不拘泥于现状,而动员中介、社团组织、志愿者队伍依托一流阵地,汇集百条思路,围绕六位一体,实现百花齐放,贴近街、居实际,积极探索城区世代服务阵地功能发挥的新思路、新方法。如锁金村锁二社区引进知名特长早期教育项目----雨舟书画早教中心;***湖街道板仓社区发挥世代服务的品牌效应,吸引社区协会会员和居民开展人口文化“小讲坛”;后宰门街道北安门社区把世代服务室作为协会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地,联系广大会员开展会员活动等,极大地开阔了工作思路,使世代服务阵地在发挥“六位一体”功能的基础上,还成为了社区协会会员的交流之地、志愿服务倡导与实施的发祥之地和人口计生特色服务项目的承载之地。通过“两手抓”,促进世代服务品牌在基层社区绽放活力、彰显效应。
“和谐家园”工程推进力度得到新加强。在落实区委推进“和谐家园”工程固化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五大行动”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主要表现为四结合一突出:“四结合”是指结合区委实事工程,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的深度与广度;结合区委“五服务”要求,加大“和谐家园”工程服务的力度与广度;结合“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加大新型人口文化、生育文化建设的指导与投入;结合全市百场“四进五送”活动要求,充实“和谐家园”工程的内涵与外延。“一突出”即始终突出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保证其充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如区政府出台的综合救助意见中明确规定了计划生育家庭在救助中的优先优惠地位;在去年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提高到60元每人的基础上,今年积极探索金转险工作,帮助独生子女家庭通过低投入获得高保障,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等。
“和谐家园”工程部分,想重点再向各位领导汇报下***今年的宣传教育、人口文化工作情况。
客观分析***的宣传教育、人口文化工作状况,我觉得有这样的特点:宣传教育资源很丰富,但是利用得还不够充分;宣传载体特别是宣传品形式很丰富,但是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开展宣传还不够;人口文化景点较多,但是高品质、有影响的人口文化景点打造还不够。基于这一认识,今年我们对宣传教育的总体考虑,就是资源再拓展、载体再创新和品位再提升,全方位增强地区人口文化软实力,为“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营造良好氛围。
资源再拓展,是指对***作为文化大区,宣传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强化。在整体盘活的基础上,彰显人口文化新特征。长江路文化街区、1912民国文化、中山陵、***湖、台城、情侣园、区域7所高校,一系列文化集聚地、文化产业带,都有着人口管理和服务的需要,近期我们着手的调研中基本都有涉及,做好这项工作必将对整体提升***的宣传教育、人口文化水平很有益处。载体再创新,是指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突破传统,推陈出新,包括组织载体、阵地载体和活动载体。组织载体上重点是通过强化协会组织建设,发挥民间力量,扩大宣传效果;阵地载体上重点是突出宣传教育在世代服务“六位一体”中的功能地位;活动载体上重点是突破常规“纪念日”宣传,依托健全的组织,在不同人群中建立良好的宣传教育活动机制,比如我们正着手在***湖街道板仓社区推行每月一次的社区人口文化论坛。品位再提升,是指在宣传品的设计上、人口文化阵地的打造上、宣传活动的创意上再下功夫,出精品、见成效,真正形成以山水城林为背景、以婚育文明为主线、以多种形式为载体、以***全员为受众的人口文化新格局。
在这样的总体考虑下,我们现在正在着手做的有以下几件事:
一是围绕软实力提升,繁荣社区人口文化。继去年全区人口文化论坛后,现在我们正准备在全区八个街道推行以社区为单位的人口文化“小讲坛”,组织部分社区以协会会员为主体,发挥社区内人才优势,以讲坛、交流甚至辩论的方式开展各类与人的发展有关的文化讨论活动(健康知识、婚育观念、早期教育等),而且要求定期化。我们设想在年底前从各街道选拔出一组“人口文化能人”,经过培训后,组建***的人口文化讲师团,开展巡回演讲。
二是围绕高品位目标,打造人口文化景点。今年***的财政不宽裕,日常办公经费压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想通过适当投资、多方协调,想在***门名城汇打造一组品位较高的人口文化新景点。前期与***门街道进行了沟通协调,党政领导非常支持,一起实地查看了环境,表示愿意把名城汇最好的地段调整贡献出来,供人口计生局策划使用。民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格调融合,对整体设计要求很高,目前我们正着手邀请 制作方案,预计此项支出在20万左右。前期我们还情侣园管理处领导进行了协调,目前情侣园正在进行整体布局调整,方案基本成型,“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难度较大。这样,我们准备放在下一步再考虑。总体上计划分三年打造三处品位较高的人口文化新景点,从而全面提升我区人口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三是围绕全市现场会,做好早教参观准备。五月下旬,全市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初步定在我们***召开。客观上说,我觉得我们的早期教育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总结起来:有理论、有特色、有层次、有路子。有理论是指有早期教育专业研究机构,具有早教师培训资格,同时与国内一些知名的早期教育学者保持了良好的联系往来;有特色是指区域的早期教育项目中,雨舟的书画、明心的孤独症矫治、台湾的三之三都是内外兼修的办学机构,具有一定的社会美誉度;有层次是指区、街、居三个层面都有早期教育的组织和服务阵地,早期教育普及率比较高,特别是困难家庭的子女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相对高。有路子,是指***早期教育拓展的路径很明确,就是发展三类园----公益园、早教园、园中园,推进教育模式从阵地化向机构化发展、教育队伍从零散式向专业化发展、教育品质从基础化向品牌化发展、教育载体从独立运作向联动运作发展。就工作会议观摩,我们拟计划提供的参观点有:三之三、雨舟、营苑、明心以及红山流动人口早教指导中心,与会的同志能感受到台湾先进理念下的早教班、本地民营特长早教班、国内知名智障幼儿矫正班以及本地公办园内新设早教班的教育气氛,以及流动人口优惠早期教育项目等。具体我们与宣教处领导再细化安排。
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开展工作调研
年初,苏宇红副区长给人口计生局一个课题:新形势下我区城市人口计生管理模式的思考。局班子分头对全区流动人口、城市社区、高等院校、驻区企业四类人群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建工作,对不同人群的分类管理,进行了理性思考,力图从宏观—微观---宏观的轨迹,较深入地探索符合***特点的城区人口计生管理新模式。
(一)非公企业人口计生管理难点与相应对策:
现状分析:驻区大单位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较好,有现成经验可循;百人以下企业,通常只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营销,对人口计生工作不重视,没有专兼职人员来做计划生育工作;街、居人口计生干部力量有限,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双向协议缺乏履行保障;单位人员构成复杂:既有外地务工人员、又有本市农民工、城市再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农转居自谋人员;档案有无档、集体存档、个人存档、职介存档等多种形式,企业计划生育奖励的落实很难统一,大部分企业主认为计划生育奖励应由国家负担。
相应对策:
发挥联合协会作用。分区域、行业成立同类企业计生联合协会,积极发挥协会在非公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实施管理。目前我们正在珠江路电子科技街、丹凤街7大通信市场、新街口佳惠商务楼以及部分餐饮娱乐街区着手成立联合协会,5月上旬举行揭牌仪式。协会成立后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三争三创”以及人口文化创建活动,向综合管理部门赠送育龄妇女免费体检服务卡,同时调研推广红山街道苏果超市商贸连锁计生协会工作经验,通过协会自治,推进计生政策落实到人、婚育新风宣传到人,各类知识普及到人,优质服务优惠到人。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针对我区大拆迁、大建设、建筑企业较多、人员流动频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以落实的特点,在落实计划生育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我们思考可以发挥建筑企业行业管理优势,建立单位管理、行业监管、属地、服务的模式,通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委托服务协议书》形式,确立建筑企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属地和行业双重管理,通过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发挥创建推动作用。在过去两年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人口计生责任制示范单位创建的基础上,今年把创建的参与对象界定在中小型非公企业中,拟选树全区40家中小型非公企业人口计生工作典型,年底召开全区非公企业创建示范单位推进会,以此促进同类企业观念更新、影响辐射。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中小型非公企业中,加大国家、省、市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和免费服务项目落实力度;落实区委“五服务”要求,结合人口计生局“五服务”措施,对企业扩大服务面、提升服务质量;协调区职能部门解决企业发展实际困难、在企业用工、技能培训、小额贷款方面给予扶持。
中小型非公企业人口计生工作试点单位确定在红星家具城。
(二)高校人口计生管理难点与相应对策
现状分析:区域7所高校,教职工、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对青春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强弱不一,部分高校对人口计生工作不够重视,如南师紫金校区专干都没落实,宣传教育不到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在校大学生不能结婚生育的规定,这给高校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派生了新人群、新内容;全区有高校后勤劳务托管人员近万人,申请暂缓就业学生千余人,另有出租房外来人员,人口计生管理难度大,手段缺乏。
相应对策:
成立***区高校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会,确立轮流牵头活动制度,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到位。以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为成员单位,拟在5月23日举行联协会成立仪式,正式启动“青春健康高校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向全市在校青年学生发出青春健康倡议,同时举办“飞扬的青春”大型户外文艺汇演。目前各高校正在校园开展联合签名,发放青春健康宣传书签,并通过网络和学生会组织向全市大学生征集联合会会徽方案。
加大高校人口计生指导力度,强化对在校结婚学生规范管理;建议在高校建立婚育备案制度,纳入人口计生婚育同步管理范畴,及时提供孕前指导、孕期-围孕期保健等系列服务。
指导街道细化对高校人口计生目标考核内容,强化公司对托管人员的人口计生工作责任以及高校对劳务公司托管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管责任,对托管人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定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指导高校计生办加大对暂缓就业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建议高校各院(系)指定专门老师作为暂缓就业学生计生管理联系人,定期向校计生办反馈学生回校见面情况、计划生育异动情况、户籍卡借用情况等。
深化高校人口计生管理的试点单位是东南大学。
(三)流动人口管理难点和相应对策
现状分析:我区流动人口流量大、频率强,动态信息不容易把握,造成流动人口情况不够明、底子不够清、信息不够畅通;流动人员成份复杂,分布于社区、楼宇、市场、各类大、中、小型企业,管理没有统一可借鉴的方式,传统的管理手段需要不断变化更新;部门综合管理协调配合尚不到位,齐抓共管效果尚不明显。
相应对策:
确立管理原则,实施管理分类和责任落实。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的地盘谁清理”的原则,分别确定不同类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主体,明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的企业责任、政府职能部门责任、街道责任、出租房房主责任等。
明确我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两大重点领域,即用工单位与出租房。对用工单位的流动人口,纳入企业正常管理;楼宇、专业市场商住或社区散居流动人口,实施坚持“综合治理,以房管人”,表现在:政策上融合,在制定出台有关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内容时,将人口计生、公安、卫生、房产、劳动、教育等职能部门的相关法规与规定融为一体,实现政策互补;行动上配合,在执行流动人口执法检查、房屋租赁管理登记、治安综合治理、法律政策咨询宣传服务等坚持协同配合,联合执法;人员上整合,进一步落实好《社区人口计生专干与公安流动人口协管员综合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公安协管员即为流动人口信息员;职能上契合,重点围绕“以房管人”思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对房屋出租实行申报登记制,与出租房主签定计生治安责任书,明确房主对承租人身份信息、婚育、孕情信息采集报告责任等。在红山街道流动人口“五种模式”基础上,我们计划把重点放在品质提升和效应放大上,思考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结合,提升核心商务区以及封闭住宅小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目前新街口街道公安、司法、综合治理等部门正开展摸底调查,探索以房管人的管理思路。
(三)社区人口计生管理难点和相应对策
现状分析:社区育龄妇女自管对象管理方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管理盲区:因为企业改制等原因而与单位尚有一定关系、长期居住生活社区的离岗育龄群众,单位不愿意管,社区对其信息掌握不及时;随着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社区合并调整,幅员扩张,传统社区人口计生干部“一对多”服务模式很难准确、及时采集区域人口计生信息,提供优质服务。
相应对策:推广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网格化管理服务通过细化管理单元,使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责任到人而任务分解;通过整合网格资源,使采集网格内人员信息及时准确而覆盖增强;通过“一口受理,一网协同”,群众诉求快速反应而分类处理高效。试点单位两年来的人口计生信息准确率、知识普及率和群众满意率均有较大程度提高。目前正筹备召开全区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现场会,制作了社区人口计生工作实用手册与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流程图。
以着眼长远的目光探索城区工作模式
客观分析目前我区人口计生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将不断总结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城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一是社区管理网格化,夯实基础。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是夯实人口计生基层基础的崭新途径,代表了城市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方向。目前我们正适应“一口受理、一网协同”的网格化管理服务要求,积极更新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和培训方式。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模式下人口计生职责到人、人口管理覆盖全面、人口信息掌握及时、各类服务传输到位的优势,必将在社区特殊人员、自管对象、流动人口管理的服务管理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优质服务项目化,提升品质。按照区委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刚性化的总体要求,以项目化运作方式,促进优质服务品质提升与效果落实,如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孕前保健指导项目、早期教育工程、青春健康教育工程、生殖健康检查项目、宫颈癌筛查项目等,细化不同管理对象,分别掌握他们促进健康、提升素质的内在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通过对项目运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效果。
三是协会功能扩大化,拓展内涵。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内涵不断拓展,单纯的行政手段在众多管理服务领域中的效果已不明显,而契合社区建设发展思路、通过强化基层民主自治推动人口计生触角延伸的手段,效果不断显现。我们考虑在地区高校、同类市场、商务楼宇分别成立计生联合协会,通过拓展协会工作内涵,凝聚会员力量,宣传婚育文化,倡导人口政策,传递服务信息,实施有效管理。强化社区协会功能,推进人口计生民主自治,以充实世代服务六位一体功能为切入点,全区优质的世代服务硬件协会先用、用好,用活;强化高校协会功能,深化同伴教育,以推进青春健康工程为切入点,举办“***青春健康高校行”系列主题活动;强化楼宇协会功能,延伸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触角,以推动人口文化渗透为切入点,努力维护企业员工各项权益,实现人口计生目标管理。
四是综合管理信息化,便捷高效
社区网格化治理特色范文3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重视乡镇财政特别是公共财政建设。一方面,乡镇自身要通过发展经济,努力增强财政“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上级党委、政府也要通过改革财政分税体制、出台政策消化镇村债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办法,不断增加乡镇财政可支配收入。努力优化二次分配。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引进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居民尽量本地就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坚决防止和杜绝在城镇建设、改造、新农村建设以及高效规模农业等发展过程中各种与民争利行为的发生,真正关心和保护群众的实际利益。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于经济薄弱乡镇来说,重点是关注并帮助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对于发达地区乡镇来说,重点是大力提高居民服务和保障水平,不断消除城乡差距。
按照公共资源配置应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的要求,统筹公共服务的分配与布局,着力解决公共服务分配不公的问题,促进城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大体均衡。整合城乡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做到财权与事权的有机统一
有序推动乡镇机构改革,逐步实现乡镇财权与事权的统一。研究落实省直管县、扩权强镇等改革试点的具体措施,有效避免现行市管县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与地方争权、争利现象,给乡镇更多的管理自、社会事务处置权。认真厘清乡镇与上级党委、政府和机关部门的事权划分,严格划定哪些事该县市区负责、该上级机关部门管辖,同时,明确一些驻镇机构的职能、归属,防止推诿扯皮。
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科学界定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任务,切实解决某些领域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的问题,努力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更加协调有效。积极创新社会模式,实现由事后处置、被动应付向事前预防、主动服务转变,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南通崇川区、浦口永宁镇等地建立的“为民服务制”、“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的“三声服务”等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和推广。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树立健康、文明、守法的社会风气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和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认真做好乡镇文化的长期规划和专题设计,有序安排日常和重大节日的群众活动,坚持不懈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主旋律。大力整合资源,创造条件,积极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广站、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群众组织,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和自我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建立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制度,通过文化周、邻里节、剧社活动等搭建有效的载体和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不同人群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面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原有的乡镇文化队伍已经很难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多元化的文化也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而目前乡镇文化部门的地位、作用和人才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极不匹配,急需加大人财物的投入。
深化和发展村民自治,
切实扩大群众的有序参与
加快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仙林模式”以及南通崇川等地建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实现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通过街道干部制度化、常态化地深入群众,及时发现社会管理中的矛盾问题,强化风险应对和过程控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社区网格化治理特色范文4
2014年,都匀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四化同步”主战略,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大都匀”建设,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总量提升、亮点增多、效益趋好、民生改善的大好局面。增比进位全年综合测评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排位中比上年前移5位,实现新的突破。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更是加快建设美丽“大都匀”的攻坚之年,为此,都匀将围绕“一圈两翼”、“6531”发展战略,按照“125”产业布局,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抢抓“两高”提质发展,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抢抓机遇,奋力推进都匀大发展、快发展,最终实现同步小康。
精心谋划大项目
奋力建设“大都匀”
当前,面对“新常态”,都匀发展势头总体向好,特别是高铁开通带来的经济效应带来重大机遇。为此,都匀要以项目投资建设为总抓手,把抓大项目作为新阶段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并以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围绕国家政策投向编制项目,精心谋划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
积极利用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州规划及项目计划。重点抓好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社会事业等项目资金争取;完善土地、资金、政策、人力等要素,全面推进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大力实施并联审批绿色通道,践行好“一线工作法”,推动大发展。
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建设为契机,以城市扩容提质为总引擎,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把城市重点片区和集镇开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
围绕建设绿色生态中心区域城市为目标,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全力打好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着力解决好房屋征收、资金筹集等突出问题,切实把民心工程建成“放心工程”。把发展城镇经济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统筹推进城区、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园区产业集群,加快园区与城区的融合,积极推进平浪、归兰、毛尖等重点城镇建设,打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特色,集休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新型城镇。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助推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力拓展园区和基地,把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园区和基地,推进产业迈向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
着力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推进园区从产业服务平台向创新发展平台延伸,积极打造以绿茵湖、墨冲产业园区为主的工业经济板块,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茶叶、医药、保健食品、新型材料为主的特色产业,在扩大总量、优化增量中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以大数据应用为导向,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信息产业企业科研、技改和扩大再生产。加快城域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生产业,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加快发展。
牢记总书记嘱托
夯实生态根基
2011年,在黔南州甘溪林场考察时,明确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点赞”都匀毛尖,并作出“把都匀毛尖茶品牌打出去”的指示。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指示为都匀做好生态建设和发展都匀毛尖指明了方向。
围绕“强农惠农富农”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茶产业为主导,以蔬菜、经果、畜牧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直供基地、专业性出口基地和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
加快推进毛尖茶加工休闲观光、蓝莓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园、一丁农场生态农业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打造以墨冲―平浪―小围寨环线为主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以毛尖镇为主的百里毛尖长廊特色农业。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贵州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培育、引导、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着力实施“文旅提升“战略,充分借助“两高”机遇,发挥旅游品牌效应和节点城市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按照“一圈两翼”发展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螺丝壳山顶百里毛尖长廊茶园步道、停车场、观光车道等基础设施;以开展都匀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以茶文化、民族文化为主线,将茶产业和生态游结合起来,提升“都匀毛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及兄弟县市建立跨区域旅游联盟,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恋得深。
以《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2013-2030)》为指导,分步开展剑江河及其支流植被恢复工作,大力开展“县乡村绿化造林”工作,实现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双增”目标;完善城市公园绿地和文化体系,加快构筑“一江三城”绿色生态屏障,着力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生态乡镇、村和绿色学校、社区以及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加大茶园水库生态保护与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城乡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围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强环境污染风险管理,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分散化解环境污染“账单”压力。
深化改革助发展
抓好民生促和谐
按照中央、省、州精神,都匀将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编制管理,加大教育工作者交流力度,推行校长职级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扩权强镇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成渝、黔中等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
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五年行动计划”、“万户小老板创业行动计划”和微型企业发展的“3个15万元”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向具有资源、技术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大的领域集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
大力实施“5531”工程,持续推进“平安都匀”建设,并围绕服务“三大群体”实施“五项工程”,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充分发挥市、乡镇、办事处“三办一中心”、村(社区)群众工作站作用,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进“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深入推进“质量兴市”工作,抓好安全生产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加强教育硬软件建设,加快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民办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及“两高”经济发展为契机,积极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聚集发展行动计划,增强城市产业集聚度。
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市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意研发利用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舆论导向。
社区网格化治理特色范文5
一、总结经验,坚定信心,2013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3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以实现“两降一保”目标任务为核心,以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人口计生重点难点工作落实,加快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发展方式转变,整体水平和内涵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一)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两降一保”取得新成效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强化任务落实。市政府下发了《2013年度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出生政策符合率、出生率、出生人口性别比三项指标考核权重,把基层工作重点引导到“两降一保”上来。出台了《市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市打击“两非”有奖举报暂行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为“两降一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和有效保障。召开了“两降一保”现场推进会和人口计生工作调度会,严格落实县、镇、村三级目标责任制,以村保镇,以镇保县,以县保市,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保证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强化人口计生监管和服务,加强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施治,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杜绝管理漏洞,计划外生育反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出生强度和出生人数持续回落。
二是狠抓基层基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网格化管理的优越性,始终把季度综合服务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放,全面摸清服务对象的婚、孕、育、术等情况,做到排查到位、检查准确、情况真实。加大人口计生重点管理力度,狠抓后进转化,对6个重点管理镇、15个重点督查单位实行一对一的调度指导,帮助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遏制收钱放生行为的发生。我市社会抚养费管理的经验做法在全省人口计生依法行政暨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介绍。针对部分地方四项手术明显偏少的情况,及时通报,及时预警,引导各地抓好补救措施落实,有效控制了政策外生育。对各地季度综合服务、四项手术落实、人口计划落实、隐患清理等情况定期进行督查,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卫生产时数据,201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89‰,同比下降0.71个千分点,顺利完成年内控制在14‰的既定目标。计划外出生率为4.32‰,与2011年相比下降1.12个千分点,完成了下降1个千分点的任务。
三是严厉打击“两非”,着力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紧紧抓住国家人口计生委将2013年确定为“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的契机,强化措施,综合施治,加大打击“两非”力度。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打击“两非”组织机构建设,充实打击“两非”案件办公室,为查处“两非”提供保障。认真执行《市打击“两非”有奖举报暂行办法》,用经济手段调动群众参与打击“两非”的积极性,共发放有奖举报奖金37.6万元。建立打击“两非”案例月报告和季度审查制度,及时通报各地打击“两非”推进情况。去年,全市共排查“两非”案件线索1035例,立案877例,查结600例,合计处理612人,罚款689.9万元,有效震慑了“两非”犯罪行为。2013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2,同比下降2.72,实现了控制在124以内的目标任务。去年3月下旬,国家六部委联合督查组对我市集中整治“两非”行动进行专项督查,对我市打击“两非”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11月12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在丰县召开苏鲁豫皖打击“两非”区域协作会,对我市及丰县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做法予以推广。2013年2月,市政府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作了《强化过程管理,严厉打击“两非”,创新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典型发言。
(二)民生计生不断彰显,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迈出新步伐
一是深入推进“新农村新家庭”和“幸福家庭”创建,打造人口文化品牌。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全面提升“双新”品质,打造工作品牌,着力增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推广沛县“一会五组”工作经验,提高实施“双新”计划的实效性,沛县、邳州市和铜山区分别被省表彰为第一、二批“双新”示范县。去年9月27-29日,全省第二届家庭人口文化节开幕式暨全省“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推进会在我市隆重举行,放大了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品牌效应。深入实施第四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加快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新建新型生育文化园区10个、新家庭文化屋208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沛县任庄人口文化园被省人口计生委表彰为首批省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富有地方特色的家庭人口文化产品创意及研发竞赛,我市选送的摄影作品《爱的轮回》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摄影类一等奖。贾汪区实施新市民、新家庭、新家园、新城市“四新”计划,对资源枯竭城市人口转型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鼓楼区、云龙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本地实际,创意家庭人口文化,注重社区人口文化建设,融入企业人口文化,形成良好的人口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是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其中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铜山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县(市)区,贾汪区、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被确定为省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区。各地均将项目列为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优先保障,在确保配套经费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技术装备投入,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按照“城乡统筹,整体推进,规范运作,全面覆盖”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社会效益”的工作原则,全力做好宣传倡导、健康促进、婚育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实验室筛查和营养素补充,实现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全覆盖。2013年,全市完成市区免费婚前检查16902对,超额完成6902对;完成市区免费孕前检查14735对,农村地区免费孕前检查26976对,全市超额完成11711对,目标人群覆盖率98%以上。积极推进世代服务提质工程,丰县、沛县、铜山区已建成高标准的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沛县“一个平台五个区域”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模式得到省人口计生委的充分认可。加大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力度,去年丰县、沛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命名表彰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铜山区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创办“婴儿驿站”服务中心,建设育婴师队伍网络,实施优孕、优生、优育、优教全程服务,使人口计生工作得到了更多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开展工作的难度大大降低,为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作出了积极探索。
三是落实奖励补偿政策,提高利益导向水平。认真贯彻《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补偿办法》,指导各县(市)区制定配套措施。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标准从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和100元分别提高至120元和150元。去年全市共有13735人享受奖励扶助政策,其中省奖扶11644人,市奖扶2091人,1076人享受特别扶助政策。加强组织协调,努力解决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遗留问题。出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使用意见》,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的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困难家庭帮扶力度。大力开展纪念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2周年“思源工程—生育关怀”爱心助老、“计生服务零障碍,阳光计生促和谐”、“情满双牵手,幸福夕阳红”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生育关怀行动内涵。全市6个村(居)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单位。30个村(居)被评为第二批全省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单位。
(三)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呈现新局面
一是深化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丰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内涵。强化企业属地单位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完善属地单位考核评估,属地单位计划生育管理不断加强。推广应用泉山区《属地单位职工计划生育信息传递系统》,有效提升全市属地单位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全力推进主城区和县城人口计生工作“网格化管理”,充分运用信息管理平台,落实管理人员和管理责任,推行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继续拓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县范围,推进均等化项目县全覆盖。积极开展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示范单位活动,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领导机制,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经费,建立流动人口服务机构、信息平台和计生协会网络,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考核机制。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省内和区域一盘棋进程,全力打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互动机制,在常州、苏州等地成立“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省人口计生委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全市录入系统的流动人口为145.86万人。其中,流出人口为128.52万,流入人口为17.34万。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为26.93万,其中流出23.62万,流入3.31万。全市流动人口网络化协查反馈比率95%以上,县镇平台利用率达100%,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率95%以上。
二是推进阳光计生行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全面推进“阳光计生行动”,深入开展人口计生系统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畅通群众的知情、参与、监督渠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并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全方位、多形式、高质量政务公开实现阳光管理;以构建长效机制、打造社会监督平台实现阳光维权;以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开展关怀关爱活动实现阳光服务。去年10月,我市召开全市阳光计生行动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经验做法。睢宁县积极探索建立晒目标、晒权力、晒进度、晒成效“四晒”工作机制,把工作放在阳光下,决策请群众参与,工作请群众监督,成效请群众评议,通过“四晒”机制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落实到位,睢宁县人口计生局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为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丰县、沛县、新沂市、铜山区人口计生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等5家单位被命名为全省“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去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各地高度重视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挂制度,拉网式开展四项排查,从5月下旬起即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高度关注网络舆情,从严自查自纠,全市人口计生维稳工作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违法侵权恶性案件和重大越级上访事件,较好地担负起人口计生部门的政治责任。丰县创新行政指导方式,积极推进柔性管理,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水平。
三是强化行政服务管理效能,引领人口计生科学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围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统筹决策、利益导向、优质服务、宣传引导、工作管理、人财保障“六大机制”,按照“一县一品”的思路,引导各地在同台竞争、争先创优的同时,实现良性互动、错位发展。我市“思源工程-生育关怀行动”造福计生困难家庭和丰县构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区域协作交流平台2个项目荣获全省第三届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创新奖。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质提速,全省人口计生绩效评估系统试点工作研讨会和全省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评估工作会在我市召开,铜山区被评为全省“阳光统计示范单位”,全市9名同志被评为省“阳光统计之星”,45名同志被评为省“基层信息应用操作标兵”。邳州市建立健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的管理机制,积极打造互联互通、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提升了人口科学决策和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以深化“三解三促”、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为主题,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严格执行百姓办事“零障碍”十条禁令,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坚决破解影响和制约作风改进、效能提升的障碍。推进政务公开,在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服务项目免费(收费)标准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受到群众好评。铜山区人口计生局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工作,去年10月中下旬分别举办了高规格的全市县(市、区)、镇(街道办事处)党政分管领导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专题培训班和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计生站站长培训班,分别有220余人和180余人参加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过去的一年,全市广大人口计生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市人口计生委向全市人口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当前全市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压力依然很大。政策外生育现象比较普遍,全市政策符合率仅为70%左右,有些县(市)区政策符合率出现反弹。全市面临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生强度较大。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市进入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20-29周岁)64.29万、76.01万,“十二五”比“十一五”增加11.72万,其中2011-2015年分别为75.29万、75.98万、76.77万、76.60万、75.38万;进入婚育期妇女(20-24周岁)分别为36.57万、39.43万,“十二五”比“十一五”增加2.86万,其中2011-2015年分别为43.82万、42.46万、40.87万、37.85万、32.16万。加上照顾再生育数量大幅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内出生强度较大,全市每年平均计划内人口出生率预计将超过11‰,2013年可能达到峰值。如果政策外生育控制不力,政策符合率不能提高到80%,全市人口出生率将突破14‰。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在高位运行,高出正常值16个值,7个农村县(市)区全部被列为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单位,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3个主城区高于基本正常值5-12个值。一些地方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打击“两非”力度不够,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不少地方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村梗阻”现象严重。季度综合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有的地方基本流于形式。孕前管理服务不到位,计划外怀孕量居高不下,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有效率较低,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难度不断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使用存在诸多问题,群众有能力而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现象大量存在。少数人口计生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做群众思想工作方法比较简单。部分人口计生干部作风不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够,整体队伍素质与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改革创新要求不相适应。四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亟待加强。有的地方对人口计生新形势、新任务把握还不够准确,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同志甚至在思想上产生了松懈,在工作上出现了松劲的倾向。有的地方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对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意识不强,大人口的工作格局尚未建立。人口计生工作缺乏从更系统的思维、更宽阔的视野、更综合的角度审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具体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全面做好2013年全市人口计生各项工作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为全面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地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大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切实把全市广大人口计生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十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战略任务上来。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要以党的十精神统揽人口计生工作全局,抓住关键点,找准结合点,在服务科学发展中深化思路,在推动重大改革中谋划新举措,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协调政策,在加快创新发展中提升能力。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相关要求结合起来,同新农村新家庭发展结合起来,同落实各项利益导向和免费服务结合起来,同落实“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和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创建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不断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精神统领人口计生工作全局,突出“一个核心”,实施“两项评估”,寻求“三项突破”,推进“四个重点”,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两降一保”目标任务,推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创先争优、进位争先。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是: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8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23以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0%。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一个核心”,确保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当前我市人口虽然面临着人口结构、素质、分布等新情况、新问题,但人口多这一基本市情没有根本转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持续紧张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我市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快、政策外生育较多,是目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基本矛盾和最主要的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当前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人口意识、国策意识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改进完善季度综合服务,强化镇村责任,逐步解决村梗阻问题。加大孕前管理服务力度,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及时率、有效率、落实率,逐步减少政策外怀孕量。坚持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大重点管理和重点督查力度,对后进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实施重点管理、跟踪督查和“一票否决”制度,积极推进后进转化。落实《市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管理,开展社会抚养费审计工作。建立社会抚养费监测点制度,将每个县(市)区2-3个镇列入市级经常监测范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继续加大对党员干部违规生育和收钱放生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教师、医生、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等领域违规生育问题。加强民主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村(居)民自治工作,提高城乡社区计划生育自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指标权重,改进考核方式,减少考核次数,强化考核结果科学应用,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
(二)实施“两项评估”,努力完成“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目标任务
2013年,省政府将按序时进度组织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省政府与各省辖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期评估,二是“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中期评估。开展两项评估对于顺利完成全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扎实推动各项创建措施有效落实。要按照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的总体要求,对标找差,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全面完成“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工作指标体系的四大类19项指标,力争八个,确保六个县(市)区达到一档创建标准,其他县(市)区全部达到二档创建标准。要针对创建目标,制定创建活动的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使创建活动有督查指导、有检查考核、有责任追究。要强化部门综合协调机制,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通过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等形式,总结进展情况,交流沟通信息,研究落实创建工作措施,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以“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为契机,加强人口信息的共享、综合和利用,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各项工作,推动人口发展规划全面落实。
(三)寻求“三项突破”,创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打造品牌,在推进幸福家庭建设上求突破。依据全国“幸福家庭”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城区创建“幸福家庭”工作新模式。加大创建力度,培养、推选、表彰“十佳幸福家庭”。围绕家庭和人的生命全过程,认真开展家庭文化、优生促进、科学育儿、青春健康、生育关怀、生殖健康、生产帮扶、邻里牵手、家庭和谐、夕阳关怀等“幸福家庭”十大行动。扎实开展新一轮“双新”示范县和“十百千”创建活动,年内争取有1-2个县被评为省级“双新”示范县,新建10个高标准的人口文化园区和200个新家庭人口文化屋,争创1-2个省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加强城市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完善“新城市新社区新市民”幸福家庭创建内涵和模式,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人口国情、人口政策和人口发展规划的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氛围。
二是破解难点,在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求突破。创新和完善城市人口管理体制,规范人口属地化管理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城乡一体化。贯彻落实《省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办法》,做好《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范》的修订工作。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工作,简化办事程序,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办证难问题。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工作,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和协会组织网络,完善“费随人转”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经费补助机制,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加强全市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工作,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库,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依据。切实发挥外出流动人口协会作用,及时掌握流动人口情况,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加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协作,完善信息通报、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控制政策外生育等各项措施,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机制落到实处。落实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完善“分类属地,分级管理,分档评定,分别通告”的属地管理机制。做大做强社区、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系模式。完善大市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工作内涵质量,扩大覆盖面。完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推进人口网格化管理。
三是关注民生,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上求突破。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是要坚持民生优先,将国家长远利益和群众现实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认真落实《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补偿办法》,实施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的规定,实现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政策全人群覆盖。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500元。建立和完善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长效发放机制,规范发放流程,由原来一年发放一次改为半年发放一次。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协调,推动设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帮扶民生项目。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帮助提高计生家庭发展能力,重点帮助解决孤儿监护、留守人口、老年空巢、残疾受灾等家庭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相关部门出台养老、医疗、社保、就业等优先优惠的一揽子帮扶政策,逐步把帮扶计划生育群众纳入制度建设。
(四)推进“四个重点”,努力提升人口计生内涵质量和工作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年”活动,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政策导向、孕情监测、查处“两非”、实名登记、区域协作等各项工作措施,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考核权重,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不力县(市)区领导约谈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和集中办案制度,健全完善打击“两非”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和曝光力度,保持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强化基层干部打击“两非”意识,在孕情全程服务中加强防范“两非”的管理,健全逐级报告与监控体系,从源头上杜绝“两非”行为的发生。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县(市)区要在2013年的基础上,将高于107的部分降低10%。开展关爱女孩行动10周年宣传活动,组织参与全国第三届、省第二届“十佳自强女孩”推荐评选活动。
二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提质年”活动,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城乡统筹、公共服务、面向家庭、拓展职能、转型提质”的思路,推进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向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转型,2013年实现县级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50%的镇级世代服务中心打造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提升农村服务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效能,加快城区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国家和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的创建活动,年内所有县级、30%镇级服务站达到示范站标准。加快县级服务机构信息化进程,为育龄群众在线提供咨询、预约、查询、告知、随访、提醒、投诉、满意度调查等全方位服务,推动服务方式改变,提高服务效率,县级数字站覆盖面达到80%。大力加强各级优生指导中心建设和优生实验室建设,切实抓好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工作,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0%,室间质评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5%以上。全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达3.7万对。认真落实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孕前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孕前动态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严格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免费婚检工作,协调卫生、民政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城区免费婚检服务模式,城区免费婚检率达到90%。适时启动农村免费婚前检查工作。积极推进“优生优育优教工程”,规范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模式。依托市县两级世代服务中心,建立不孕不育服务基地,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不孕不育咨询、筛查和转诊服务。加强药具管理,提高避孕药具有效率和药具随访率。
三是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水平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诚信阳光计生行动。创新行政执法手段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柔性执法、行政指导等工作。贯彻《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简化人口计生相关事项的审批办理程序,推进再生育审批、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加强行政事项“一站式”服务,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诚信计生”,建立“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和行政服务工作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对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镇(街道办事处)实行动态管理,对执法薄弱单位进行重点督查和帮扶。建立市检察院派驻市人口计生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与市法院联合成立市计划生育法律服务中心,指导各县(市)区成立同级计划生育法律服务中心。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省级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力争2013年全市各地“阳光计生行动”省级示范单位全覆盖,1家单位获国家级示范单位,各地要确保70%以上镇(街道办事处)、60%以上村(居)达到阳光计生行动规范标准。落实全市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地修改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指导帮助群众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机制。
四是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推进年”活动,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步伐。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推进年”的总体部署,加强与国家、省“金人工程”项目的衔接,制定全市“金人工程”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全市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快建设全市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卫生、公安、民政、人口计生、教育、统计等人口信息共享,降低共享成本,提高共享效能,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切实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完善全员人口信息变更及质量管理规范,加强数据采集、处理及应用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开展数据库质量测评与通报,提高人口信息的入库率、完整率、准确率与及时率。深入开展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活动,积极争创全省人口计生信息共享示范单位和统计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加强出生人口信息核查质量管理,重点解决错报、漏报、多报,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问题。加大村级信息终端建设力度,全市村(居)信息网络应用率年底80%以上。推广应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评估考核系统,对各级人口计生工作开展网上在线评估督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举办人口发展论坛,组织开展招标课题和委托课题的研究。
三、改进作风,创先争优,切实加强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自身建设
2013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目标既定,关键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新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创新发展。
(一)大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总结完善“县管镇聘村用”管理经验,制定实施全市加强村(居)计生专干队伍建设的意见。拓展“一证三师”职业资格入职认证的范围,扩大入职培训规模,“十二五”末镇以上服务机构取得各类职业资格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组织开展县镇两级党政分管领导、县级人口计生局中层以上干部及镇级人口计生站长(主任)、村级计生专干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及其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与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察实情、解难题,杜绝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确保每年解决1-2个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深入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构建更加方便快捷的长效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督查督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使“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成为全市人口计生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鲜明特质。
(三)加快工作方式方法转变。目前全市每年计划外怀孕量约为10万例,优质服务内涵质量不高,孕后型管理特征非常明显。在新的形势下、新的工作阶段,全市加快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不转变只能维持现状,不转变就不能实现进位争先。要实现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必须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遵循法治原则和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必须在低生育水平的条件下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从我市情况看,当前必须解决三个突出问题:一要逐步减少计划外怀孕量,引导基层由孕后管理向孕前管理转变;二要切实改变基层“以罚、以罚代管、以罚吃饭”的局面,努力将人口计生工作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体制,引导基层由以社会抚养费为主向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变;三要完善制度安排,大力提高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基层由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四)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创新是推动工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市人口计生工作之所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最主要的是我们始终高扬改革创新的旗帜。惟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各地要紧密结合实际,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以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题,注重从加强部门协调、完善社会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等层面,推动解决影响和制约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力求取得人口计生工作新突破、新成效。要加大创新创优成果的培育和推广力度,继续开展“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精心打造一批人口计生工作品牌、亮点,力争有更多更优的创新项目获全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创新奖。
社区网格化治理特色范文6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博,开拓创新,克服宏观经济环境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10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突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到80.08亿元,增长15.5%;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08亿元,增长20.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达到8.1亿元,增长45.8%;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亿元,达到80.4亿元,增长28.5%;工业用电量突破4亿度,达到4.5亿度,增长45.2%;全县各项存款突破90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6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货运业税收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在“三年全市排头兵,五年全省居上游”征途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经济增创新优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经济稳中有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0:53.5:26.5。工业经济逐步升级。园区建设继续发力,工业基础日益加强。盐化大道三期、盐化城污水管网二期、河西机电产业园、灯饰照明市场一期、河西绿色科技照明产业园、箱包皮具生产基地等一批园区建设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盐化城天辉新材料、创新聚氨脂、中意陶瓷、永翔硅业、邦浦药化、东劲新能源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或投产,机电产业园新增入园企业9家,灯饰照明、箱包皮具产业“市场+基地”的模式初现雏形,获批中国箱包皮具产业基地,发展前景看好。食品、林产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拓展。全县工业发展逐步升级,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6.2亿元,增长31%;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9.6亿元,增长20.2%。新增江西名牌产品3个,总数达到5个,占全市的23.8%。农业发展持续升温。粮食高产创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1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总产达6.9亿斤,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基地+农户”的模式广泛推行,建成了界埠胡家脑蔬菜基地、神政桥井冈蜜柚基地、金川大古山花卉苗木基地、溧江黎溪高产油茶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我县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生猪规范化养殖进一步推广,全年拆除禁养区猪场505户,生猪污染治理和生态养殖同步加强,出栏生猪84.4万头。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增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荣获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商贸物流日益活跃。大力扶持发展汽车货运业,加快推进城北物流园建设,现代物流业不断壮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活动有序推进,扎实开展了市场整治执法活动,商贸流通体系和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引进了一批品牌服务业企业,商贸市场繁荣稳定,荣获全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先进县。
(二)统筹城乡发展,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围绕建设滨江生态城市和打造美丽____目标,大力推进城乡同治。规划编制有新成果。投入资金1640万元,完善了县城第五轮总规修编,精心编制了城东新区中心区域、东山森林公园、城东湿地公园、河西现代物流园、古村改造等8个重点项目修建性详规;完成了乡镇总规修编、134个行政村规划以及992个20户以上人口的自然村规划。市政建设力度加大。投入资金约10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市政设施项目。金川大道街景改造、北门湖休闲广场、体育馆、105国道城北段拓宽改造、城北教育园区等项目顺利完工;县城防洪工程、城东大道、余新公路、沂江桥拓宽改造、古村改造、灯饰照明交易市场、龙山森林公园、县医院医技大楼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率达46.1%。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四城同创”不断巩固和深化,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已成功申报,是全省唯一申报成功的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纳入全省首批十个创建县,城市绿化、亮化、硬化升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7.1%。美丽乡村亮点频显。73个省级村点、7个镇村联动精品示范点、主干道沿线村庄改造提升基本完成,涌现了溧江镇、大洋洲镇、桃溪乡等镇村联动示范点和界埠梅塘、大洋洲泉江、神政桥神龙湾、荷浦巷口、三湖冉家巷等一批省级新农村精品点。县乡公路建设改造全面推进,麦斜至潭丘公路“三改二”工程、潭丘至七琴油路改造、界埠至三湖公路改造全面完成,余新公路拓宽改造进展良好,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抢抓政策机遇,项目建设再创新佳绩。加强与国家和省市的对接,成功争取了原中央苏区县政策,成为全省唯一拥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县、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县三张“国”字号名片的县。“一园三镇”列入全省点状重点开发区域,挤入了全省38个扶贫攻坚县,争取了昌吉赣高铁在____设站,县城防洪工程、____至东乡高速公路、神华国华4x100万千瓦新淦电厂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跟进。全年争取上级资金7.6亿元,净增1亿元,增长15.2%,其中竞争性项目资金1.7亿元,净增7000万元。争取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5500亩,争取了12个重点项目省级预留用地指标2550亩,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矛盾。县领导领衔的以10件实事为主的42个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基本达到进度要求,项目带动效应明显。
(四)深化内外开放,经济发展彰显新活力。深入实施“百日 招商大会战”和全民创业,广泛吸纳外来和民间资金。在浙江玉环、广东顺德、台湾分别组织了产业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了中国照明行业优秀经销商千强颁奖晚会,扩大了____的知名度,引进了一批项目,顺利争取赣州银行落户并营业。全年引进内资23亿元,增长22.9%;实际利用外资4695万美元,增长20.7%,其中现汇进资1686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1亿美元,增长33%。引进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前列;全民创业继续升温,新增民营企业220户,总数达173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241户,总数达1.2万户;新增各项贷款9.5亿元,贷款净增额居全市之首,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了新的活力。
(五)着力改善民生,和谐社会构建新秩序。全年投入民生资金6.2亿元,比上年新增1.8亿元。就业再就业工程有效实施,全年共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7299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2057万元,惠及城乡居民3.3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3723万元,惠及城乡群众1.7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国有农林场危旧房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县二本以上上线率全市第一,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共组织申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9项。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万名妇女健身舞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受群众青睐。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启动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尿毒症免费血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人口和计生工作有新成效,优质服务不断深入,“两非”打击力度加大,继续保持了全国、全省先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环境保护措施有力,节能减排有效落实,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工作有新起色,“领导干部大接访”深入人心,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得到有效加强,确保了“十”等重要时期全县社会稳定,获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和公众安全感测评全省第四、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国防、民兵预备役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气象水文、统计物价、金融保险、药监质监、老建扶贫、县志档案、外侨宗教、邮政通讯、法制以及工青妇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不少工作获得国家和省市表彰。
(六)坚持依法行政,政务环境得到新提升。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资金、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做到了重大决策问计于民,重要事项公布于众。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133件,及时办结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达99%。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年信息6839条。完善县长直通电话、县长手机、县长信箱受理办理工作机制,畅通了 群众诉求渠道。围绕提升政府执行力和操作力,大力推进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能,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有序运行。强化审计监察,规范项目管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反腐倡廉深入推进。扎实开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活动,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有新提高,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上级党政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驻干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向中央、省、市驻干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____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足仍是我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的县情尚未根本改变;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还不多,后续支柱财源还未形成,税源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增收压力大;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政务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土地、资金、用工、用电等发展要素的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____年工作任务
____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现“三年全市排头兵,五年全省居上游”目标,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尽管我们面临国际经济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加发展投入。特别是随着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必将为我们争资争项,推进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近几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不断增强,随着____航电枢纽工程、昌吉赣高铁、____至东乡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启动,必将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上全县上下已经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奋斗、合力共为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党的十开启了新征程,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就一定能推动____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____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牢牢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地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坚定不移地推进 “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以进位赶超的紧迫意识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___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按照上述要求,在总体目标任务上力求实现“两个略高于”,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略高于全面小康年度目标要求;“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保持同步。____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达到省市要求。与此同时,按照保发展、促和谐的原则,今年还要重点办好十件实事:1、开工建设____航电枢纽工程,配合做好昌吉赣高铁____站建设;2、完成县城防洪工程南北段主干道建设,完成中段拆迁并开工建设;3、完成城东大道主干道建设;4、完成余新公路拓宽改造工程;5、完成年度“两房”、棚户区改造、国有农林场危旧房改造建设任务;6、开工建设城南幼儿园,启动新一轮乡镇敬老院、福利院升级改造工程;7、完成青铜公园湖、城南景观河水体净化,启动老湄湘河、北门湖水体净化;8、开工建设城东湿地公园,启动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9、启动县城管道天然气工程建设;10、抓好107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攻新型工业,做大县域经济支柱。继续决战园区,主攻盐卤药化、机械制造、箱包皮具、灯饰照明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壮大优势产业。坚持把盐卤药化、机械制造和箱包皮具、灯饰照明四大产业作为立县产业来抓。盐卤药化产业重点发展“两碱”基础化工,并引导产业朝氟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化工延伸,加快推进上海泰禾一体化盐化工、吉泰金属、鑫吉新资源、东劲新能源、邦浦医药化工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以上。机械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汽摩配件、砂轮、铜精深加工、金属精密加工,加快推进汽摩配关联项目落户机电产业园,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箱包皮具产业以箱包制造基地建设和箱包皮具市场繁荣为重点,做强现有成品箱包品牌,促进箱包产品向高端化、外贸化发展,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灯饰照明产业以灯饰深加工、工程照明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绿色科技照明产业园建设和灯饰照明交易市场正常运营,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 上。积极发展能源产业,组建能源工业办公室,谋划和争取一批能源项目落户我县。
扶优骨干企业。健全县领导挂点帮扶机制和部门帮扶考核办法,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解决企业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环评、安评、融资、用地等问题,促进中盐____盐化、中盐江西兰太、江西新瑞丰生化、天辉新材料、东劲新能源、邦浦医药化工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早日壮大,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0家以上。鼓励企业自主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各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大力推进质量兴园,质量兴企战略,创建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
推动园区升级。完善园区规划编制,认真抓好工业园扩区调区,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夯实平台,基本完成盐化大道三期工程,大力推进箱包基地、绿色科技照明产业园开发,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抓好园区与城区对接互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成立盐化工业城管委会,健全培训教育、技术创新、创业孵化、融资担保、生活娱乐、住房保障等配套服务,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项目进区会审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切实加大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提高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力争____工业园区跻身全省重点工业园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行列。
(二)发展现代农业,打牢县域经济基础。按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市场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加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打造特色产业。围绕优质稻、中药材、良种猪、优质果蔬、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四个产业带、四大基地、四个示范区”。“四个产业带”即:抓好以赣江两岸乡镇和新七石沿线乡镇为主的优质果业带,以溧江、大洋洲国道沿线为主的葡萄产业带,以金川、沂江、界埠等乡镇传统专业村为主的城郊蔬菜产业带,以大洋洲、桃溪、七琴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四大基地”即:建设以溧江龙家坊、界埠胡家脑、桃溪徐家为主的井冈蜜柚基地,以溧江黎溪、界埠田港、大洋洲湖西、七琴炉村为主的高产油茶基地,以界埠郑家、金川水么、桃溪城头、沂江车头、黎山林场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以三湖莲湖、荷浦巷口、沂江水西江为主的商洲枳壳基地。“四个示范区”即:打造一个县级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溧江、大洋洲、潭丘3个粮食高产万亩示范区,金川桁桥、溧江堆背、神政桥庄上、七琴东郭、城上竹溪5个千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金川瓦桥省级油菜机械化示范区,力争全年粮食总产突破7亿斤,新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绿色蔬菜各1万亩以上。
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重点扶持金佳谷物、中利和、正邦、青苹园林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加工规模大、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发展的协作力、竞争力,力争____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以上。
强化农业保障。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塘坝整治等农田水利项目,力争挤入全省塘坝整治试点县和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新建高标准良田4万亩以上,开工建设15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抓好塘坝整治、小农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快推进“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提高农业应对灾害能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三)繁荣现代服务业,扩充县域经济总量。注重引导服务业与工农业互动融合,做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搞活现代物流业。以打造赣中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为目标,着力引导赣新、宏发、新赣新、鑫鑫等货运公司做大做强,扶持各类投资主体进入仓储配送、运输、托运等物流行业,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县设立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和分支机构。完成城北物流园建设,启动河西现代物流园建设,构建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力争实现物流税收1.5亿元以上。
繁荣商贸服务业。科学编制和实施商业网点规划,重点抓好商贸中心、秀峰步行街、箱包皮具交易市场、灯饰照明交易市场、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管理,促其朝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着手启动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县城品位和服务业档次。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延伸乡村商贸发展网络,拉动乡村消费。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机会,切实抓好城乡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实施好七琴农贸市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
培育特色旅游业。全面整合我县红色、古色、绿色和赣江____段水域资源,加快发展山水旅游和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完成____古村落一期改造,致力打造成我县古村落生态旅游体验区。依托____航电枢纽和县城防洪工程建设,着手构建赣江____流域风光带。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建设好一批上档次、有特色的娱乐消费场所,加快推进高标准生态接待中心建设,做活农家乐餐饮服务业,大力提升宾招水平。加快推进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四)推进城乡同治,致力建设美丽____。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加快建设美丽____。
力促县城扩容提质。按照建设“一江两岸”滨江生态城市的目标,持续实施“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三大工程。高起点修编城区规划。抓紧完成县城第五轮总体规划修编,超前谋划城东新区、河西新区、城北片区、高铁新区等区域控制性详规,着力抓好城市文化雕塑、金川镇新行政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城市综合体、高档住宅小区等重点项目规划,精心组织县城重点地段、临街面和主要出入口精细化装饰,引领城市发展,提升县城品位。高强度推进城市建设。重点推进县城防洪工程、城东大道、余新公路、公园路及善政三路延伸、洋峰公跨铁路桥、善政三路下穿涵洞、沂江桥拓宽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金川镇新行政中心、城东湿地公园、河西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抓好 县城管道天然气工程、日处理5万吨自来水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厂二期、城北高压线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县交警科技大楼、县公安技侦大楼、县文化广播电视艺术中心、县体育馆等项目建设,提升县城形象。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新农村“百村大会战”,遵循“五美”标准和“八不八多”原则,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继续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全面完成11个镇村联动精品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连接线、新七石线____至神政桥通道绿化提升工程三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继续开展县级卫生墟镇创建活动,推进生态文明村庄建设,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空心村改造示范点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省、市有影响的样板精品村。
切实强化城乡管理。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力争年内达到创建标准。加快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小街小巷整治,启动金川大道南北两端街景改造,加大县城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全面改善城区面貌。整合和优化城市各类资源,引入市场化、社会化和竞争机制,对非公益性项目,探索实行特许权经营和开放投资领域等方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和经营,建立健全多元化城市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强村镇规划执行管理,落实乡镇监管主体责任,加强耕地保护,扎实推进“两违”建房整治,规范农民建房。
(五)实施项目带动,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县、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县等政策优势,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精心谋划项目。突出围绕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工业节能技改、资源循环利用、现代服务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发储备项目60个以上,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15个以上。重点跟进神华国华新淦电厂初可编制、风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昌吉赣高铁____设站、县城管道天然气工程、____至东乡高速公路、城市综合体、城东湿地公园、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和优化,抓好中盐年产100万吨盐硝联产扩建、县城防洪工程、牛头城址抢救性文物保护、河西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的立项报批,为项目的早日批复实施创造条件。
加强争资争项。重点抓好____航电枢纽、县城防洪工程、余新公路、临江至____公路、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三湖联圩和小(二)型水库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塘坝整治、县城生活污水管网、中小企业创新等项目资金,力争全年争取资金突破8亿元。加强政策对接,争取我县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县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批先导示范区行列,获取更多的支持。加大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力度,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
高效建设项目。坚持县领导挂重点项目机制,科学安排进度,重点抓好中央投资项目、省市重点调度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加大项目实施的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好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加大工程建设标前、标中、标后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标前的出借、出卖资质,标中的围标、串标,标后的转标、卖标三大顽症”,严控标后随意增减工程量问题。全面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着力打造安全精品工程,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六)坚持开放创新,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坚持把内外开放与改革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拓展内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扩大内外开放。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充实产业办力量,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完善招商引资考评机制,大力推行推介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逐步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关联度高的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力争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以上。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各项政策,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广泛动员和鼓励城乡群众、干部职工投身创业,积极吸引在外____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扶持本土小微企业做大,着力培育根植性经济。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引导机械、箱包、灯饰、木制品等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自营出口,培植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省级出口基地。
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创新财税征管,加大税源调查,强化财税目标考核,确保应收尽收。坚持用财有效,在保证刚性支出的前提下,财力重点向民生、重大建设倾斜。整合县内国有经营性资产,做大做强城司、盐化城开发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扩大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积极推进“招银引贷”工程,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加强政银企对接,鼓励县内金融机构扩大贷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优势企业、重点项目及重点产业。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规范社会信用秩序,严厉打击逃避银行债务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破解发展瓶颈。创新用地管理。通过列入省重大项目、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扩大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途径,积极争取用地指标。进一步加强用地管理,实行项目分期分批供地,强化用地批后监管,加大闲置土地、违规用地清理力度,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争创全省依法用地模范县。稳妥推进拆迁。充实和加强县拆迁办的力量,按照“以人为本、依法依规、责任落实、细化到人”的思路,平稳顺利地搞好各项工程的拆迁,确保社会稳定。破解用工难题。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发挥技工学校、职教学校等资源优势,围绕我县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工保障。保障用电需求。启动盐化城公用110KV变电站建设,升压改造界埠变电站,着手规划建设城东110KV变电站,满足工业和项目建设用电需求。
(七)更加关注民生,切实增进人民福祉。坚持把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推进新一轮全民创业为契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好“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失地农民和其他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全力推动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困难群众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水平,做到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特困救济“应救尽救”。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国有农林场棚户区改造460套,建设公租房800套、廉租房1000套,着力解决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启动县城危旧房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好群众吃住行问题。抓好县中心福利院建设,启动新一轮乡镇敬老院、福利院升级改造工程。加大对涉及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预警、监督和调控力度,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建设工作,开工建设城南幼儿园和界埠中心小学,完成一批村小维修改造,完善城北教育园配套设施建设,适时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加快县城公立中小学校和部分农村中学“班班通”建设。开展第三届“县级名师”评选,打造名师队伍。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办好“欢乐____大舞台”和“美丽乡村大舞台”活动。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着手规划建设城市文化综合体和____古文化展示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争战国粮仓遗址进入“国保”、潭丘中洲祠堂进入“省保”。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启动贫困人口精神病免费救治,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力度,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试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科技惠民计划,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先进荣誉。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赣江____段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分步抓好城北化工企业搬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和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开展城区水体、油烟、噪声综合治理,重点抓好青铜公园湖、城南景观河、老湄湘河、北门湖水体净化,改善县城水体环境。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小(二)型以上水库和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实行节能减排。实施好节能技改重点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淘汰落后工艺设施,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强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废气、废渣、废水“三废”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务实推进生态建设。加强“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抓好龙山森林公园、东山森林公园、城东湿地公园、森林(湿地)博物馆和一批文化休闲广场、社区公共场所绿化小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大名木古树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继续推进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年内达到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标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构建“和谐平安____”为目标,以保一方平安为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区管理,逐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政府、社区、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的社会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源头预防,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加大互联网监管力度,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生产企业、各类学校、道路交通和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加快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全县各项工作,我们将以公众意志和利益为核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实现赶超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自觉接受上级党政组织和县委的领导,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接受监督,高度重视、积极办理好建议提案。加强与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的联系,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坚决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提高行政能力,建设高效政府。大兴务实高效、雷厉风行的作风,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按照“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的要求,带头改进会风文风,开短会、讲短话,去虚就实、去繁从简,努力摆脱文山会海,腾出更多的精力谋大事、促发展,集中更多的时间办实事、抓落实。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切实发挥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效应。进一步规范权力行使,加强部门协作和效能问责,营造清廉高效的政务环境。抓好重点科股室评议、县直单位民主评议评价及企业评科股室活动,提高部门单位服务水平。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确保群众方便办事。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格落实优化投资环境各项优惠政策,杜绝部门服务“中梗阻”、“股梗阻”现象,加大惩治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保障创业主体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