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文旅融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文旅融合范文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0引子
近年来有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学术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而在社会实践中,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表面上看也是风生水起。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发展的效果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个样子,效果不理想。作者认为,发展理念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我们指明的方向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研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民族民间文化的功用
1.1文化是一个族群的生活氛围
对一个族群来说,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的氛围中,又不断地创造延续发展这种氛围。这种氛围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是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等等长久积淀的结晶。族群的每个个体都不能脱离这种氛围生活,或者说每个族群都带有很深的族群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也深深地刻印在族群的每个人身上。这种文化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须臾不可离开,如果脱离了这个氛围或者说去掉了这个烙印,那么这个人就失去了民族性了。如一个山东人和一个四川人,从照片上我们看不出两个人有什么不同,但是只要他们开口说自己的方言,就很容易判断他们是哪里人。这是族群文化的基本功用。族群的个体能不能脱离其族群文化而独立生活,答案是肯定的,似乎也是否定的。
1.2文化的软约束导致文化的传承与裂变
族群的个体并非离开了族群文化而不能生存和生活――这是文化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导致了文化的传承与裂变。一个人或者一个族群的一部分人到另一个族群生活,“战争”首先在两个不同族群的“文化”层面展开,就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如果外来文化适应了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就逐渐消失,而本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相反如果本土文化被改造了,服从外来文化,则本土文化消失裂变,而外来文化反客为主。得以传承而“胜利”的这种文化实际上也不复是原来的那个文化了,加进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外来族群的人到一个新的族群生活,被同化了,自己文化消失了,这种生活能否被接受?
1.3空间变异的文化在时间上也是不可以接受的
所谓的空间变异,是指一个族群的人到另一个族群生活。改变了其原来的生活空间。这里说的“时间”是指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跨度。一个在中国生活惯了的成年人到国外定居感觉到不习惯,所以有“落叶归根”之说,但是,这个人的下一代或者下几代人会感觉到习惯,于是我们说文化变异在时间上是可以接受的,其实这是不对的。下一代人或者下几代人,为什么会感觉到习惯呢?因为他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中,异国他乡的文化是他们的“初始文化”,根本不存在习不习惯的问题。因此,他们一旦回国生活反而不习惯了,这恰恰说明,时间没有解决不同文化的适应问题。
这样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人不可以离开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氛围。否则,他在精神上或者说其幸福指数上就会大打折扣――这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终极功用!
2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2.1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和民族民间文化融合发展,则在于其文化的特殊性。旅游的兴起就是源之于不同区域的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好奇是旅游产生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动机。可以这么说:没有文化的差异则没有旅游。
乡村旅游没有民族民间文化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之间的关联是天然的。科学的表述应该是:民族民间文化既是乡村旅游的“因”,也是乡村旅游的“果”,换言之,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吸引了客源地的游客来旅游;而游客来旅游的目的也是为了领略民族民间文化特殊性。本来文化是文化,旅游是旅游各走各的路,由于实用主义的目的,这两个本来可以各自发展的产业,基于其“天然”关联性,在功利性思想的指导下,而主动地引导其融合发展。
2.2乡村旅游对民族民间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乡村旅游往往是要打着弘扬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旗帜的,但乡村旅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值当怀疑。实际上,功利性的乡村旅游非但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往往走向它的反面,变成――宰杀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把屠刀!
千百年来,民族民间文化保持其传承与发展,恰恰是没有碰到外来文化的撞击或者是侵蚀。而旅游无疑提供了这种平台,功利性的旅游不仅是提供这种平台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在这个平台上PK。由于“文化的软约束”,假以时日,民族民间文化将慢慢失去特殊性而泯灭,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贵州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其原生态的特征是外界所向往并愿意一探究竟的。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处在大山深处,崇山峻岭中的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可以说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工业文明”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全球,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通信光缆的铺设,大山深处的文化就不可避免的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这种挑战是通过两个路径实施的:一是叫“走出来”,山民直接溶于外边世界接受或体验外部文化;二是叫“走进去”,外部文化进入大山深处。乡村旅游就是外部文化走进去的一种形式。问题的关键是:这“一进一出”就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博弈绞杀!
3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
3.1对立统一的发展
在主观上民族民间文化不能是乡村旅游的“诱饵”,应当是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的氛围,在文化的碰撞中能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如人才的回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后继有人,有些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绝艺后继乏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总而言之,让民族地区的人们热爱自己的文化,并积极参与到自己的文化创新发展、传承弘扬的轨道上来――不能奢望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不喜欢自己的文化而让别人喜欢。
3.2保得住青山绿水
具有丰富民族民间文化的贵州,当然不能是一个被现代工业文明所遗忘的角落,发展是必须的。但是由工业文明激活的农经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把双刃剑”,“拿来主义”要有所取舍,村村通公路,户户有电缆――这是必须的,但是各村各寨全面开花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摒弃,谁都没有权利竭泽而渔、破坏生态、青山绿水不仅是我们这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就是最大的社会财富,这对贵州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保住青山绿水,就必须有序开发,不能各自为政。大山深处,茫茫丛林散豆子一般的村寨各自为政,而各村寨的每户村民又各自为战――势必导致乱砍乱伐盲目建设破坏生态破坏环境,必须划片划区――因势利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切断各户与外界的直接利益链接;其次,转移支付,游客冲着村寨的独特文化而旅游,为此而支付的费用,并不会直接变成村寨的收益。是被旅游的六元素(吃、住、行、娱、游、购)所代表的六大产业共同瓜分掉了。政府应当将这部分的税收转移支付到划片划区集中管理的旅游景点,最终让村寨的人民受益。
3.3留得住乡愁
“留得住乡愁”这五个字含义十分深刻,博大精深,很难用几句话解读清楚。但关键点就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本文指的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自信,“乡愁”就是对家乡故土的眷念之情,一旦离开就愁肠百结,家乡故土对游子有难以抗拒的魅力,何以对家乡有这种感情呢?就在于千百年来“这方水土”所蕴含的文化魅力。而这种魅力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这方水土”所呵护的人群中。那么“留得住”就是对“乡愁”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了。同样也折射出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了。换言之,一旦对故乡故土没了眷恋――那么就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化的消失。“乡愁”的断灭――就是一个族群风流云散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6).
[2] 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7).
乡村文旅融合范文2
1.加强规划引导,强调绿色引领。要结合本县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产业特色、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乡村的休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质、健康的食品,要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美丽乡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2.促进产业聚集,树立品牌效应。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的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以及互联网金融、众筹、PPP等新工具和新模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道路、旅游接待、旅游服务等建设水平。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路线,建设农耕文化主题餐厅,加强传统生产技艺体验等项目。
3.完善利益联结,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在就业安排与创业机会上更多地让本地救命参与,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发挥旅游开发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协调产业部门之间、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基础产业和弱势群体进行适度补偿。同时强化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提升农户的服务意识和旅游接待水平。
4.强化政策扶持,进行制度创新。在农旅融合发展初始阶段,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科学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整合分散于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开发等领域的扶持政策,发挥资金合力的作用。在农村土地、金融等方面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一定优惠措施。对发展休闲农业的农户,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信用贷款,拓宽农户融资渠道。
总之,我们要在尊重农业产业功能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将农业农村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通过“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创新业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旅融合范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uckywen”为你整理了这篇市文化和旅游局年度总结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工作攻坚年”精神,围绕“一轴六区”、“九大禹城”重点任务,对照打造水韵禹城、书香禹城发展目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勇于创新、真抓实干,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20年以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情况
(一)城乡共建共享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2020年,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再提升行动,夯实文化主阵地,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对标达标提效能。在集精力、集资金、集政策于一体强力推动下,在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场所达标建设基础上,社会参与、重心下移,服务效能继续优化升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市直五馆高质量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复审通过国家一级馆,服务质量实现大幅提升,智能听书机、盲文书籍、热水、无障碍通道、免费wifi、免费储物柜等服务设施日益健全。24小时城市书房免费对外开放。全市布局安放电子书借阅机8台。1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无线网络全覆盖,10处数字文化广场建成,新建5处文化舞台。村级342个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引领等功能于一体,刚刚代表德州市接受省级考核验收,创造了送戏下乡的德州模式,近期,德州市文旅局将发文推广。
二是打造“书香禹城”城市品质。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实施政府与企业、社区多向合作,扎实推进全民阅读、书香禹城建设。1、打造“15分钟阅读圈”。投资70余万元,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1处,覆盖周边3所中学、2所小学、5个商业小区,辐射近4万人。在各乡镇和城市社区设立分馆,全部与图书馆联网,图书通借通还。第二批城市书房建设正在进行中,近期,将正式面向市民开放。2、举办多彩阅读活动。在全市开展图书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军营“书香六进”,举办读书朗诵、图书捐赠、读书大王比赛等10余场,举办书香家庭、最美读书人、书香企业、书香机关评选活动8场。为全市3万名小学生,免费统一办理借阅卡,全面推广少儿阅读,纳入2020年全市20件为民实事。
三是城乡文化惠民供给转型创新。盘活文化资源,延伸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活动特色化、城乡一体化”全社会同参与、同创作、同分享的 “送、种、创、秀”公共文化惠民新模式。1、数字文化领先启动。在德州率先启动数字文化乐享工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互动,扩大“送、种”文化平台。开办“耕耘讲艺”、图书推介、抗疫作品展、禹城红色历史展等线上线下文艺活动60余期。开设书法、声乐、民族舞、广场舞、乐器、剪纸等线上课程50余期,点击量6000余人次。“耕耘讲艺”成为全省文化馆系统的品牌活动之一。2、群众“创文化、秀文化”多样性。创新落实省文旅厅“五个大家”系列活动,带动全市群众参与文化、融入文化、创作文化,群众“创文化”“ 秀文化”热情高涨,20余个群众自创戏曲、舞蹈、歌曲、相声作品涌现。完成送戏下乡895场、公益电影放映6809场。组织完成第三届农民丰收节文化活动,连续十天乡镇专场,2000余人参与,“农民丰收戏”得到市委滕书记的批示肯定。开展“书香禹城”广场舞大赛活动,各镇街自下而上全动员,市文化馆辅导各乡镇广场舞大赛30余场次,广场舞大赛秀出了农民新时代的文化风貌。德州广场舞大赛实现“六连冠”,为德州唯一。3、优秀文艺创作涌现。开展文艺创作青蓝工程,创作战“疫”作品200余个,20余件作品被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媒体采用。抗疫原创作品先后荣获省级一等奖,荣获德州市疫情防控文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人荣获第三届德州市“长河文艺奖”。
(二)文旅互促互进激发产业新活力
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破题行动,着重在补短板上抓项目建设,在扩大消费上抓产品打造,在乡村旅游上抓示范培育,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一是扎实有力,项目建设生机勃发。建立全局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项目谋划、资金争取、招商引资等方面全面布局。1、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2.5亿元新街口文化产业园项目已完成90%主体建设,招商签约50余家商户;总投资1.1亿元山东基石建材项目,车间主体工程完工,设备安装竣工,正在调试;投资2亿元红色文化果玩综合体项目,将红色文化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杰奥杰尔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300台升降机项目,落户高新区协同发展产业园D7号车间,已投产;济南槐勃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年产5000台套激光雕刻机生产项目,落户高新区协同发展产业园A01号车间,正在进行设备采购。2、签约项目3个。创业商学院项目、众福智能机械设备项目、山东鹏森建材交通与住宅产业新材料项目。3、深度洽谈项目。甜蜜之城-文旅康养特色小镇项目、美丽乡村文化综合体、上古文化乐园项目、中国功能糖城高新技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和施女湖风景区项目等多个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
二是文旅联动,文旅产业乘势发展。以景区引领带动、产业融合互动、文旅全面联动的形式,主动挖掘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禹城文化旅游特色品牌。1、“红色游”。整合各类资源,做活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革命纪念馆为依托,先后开展亮化工程、改陈布展、红色记忆征集,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更加浓郁,教育意义更加浓厚。以“发展生态旅游、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果玩田园综合体项目,集党史教育展厅、生态农业观光、四季果园采摘等功能一体,带动周边经济发展。2、乡村游。结合区位和经济优势,因地制宜打造30余处“一村一景”乡村游,6处乡村记忆游项目。各类农场采摘游、老物件记忆游、研学游、体验游,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3、工业游。以禹王、保龄宝、麦香园等极具禹城代表性的工业游精品线路为依托,体验禹城工业文化资源,感受禹城工业文明和工匠精神。现有省级工业游示范点6处,年吸引游客3万人次。投放引导资金10万元开展第四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组织开展第一届草根带货直播大赛,75家商家参与。
三是强化管控,文旅市场安全健康。争取文旅市场扶持资金,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车辆等执法装备。开展网吧、KTV、旅行社、印刷、营业性演出等150余家文旅市场主体规范化执法行动60余次,净化市场环境。公开24小时举报电话,加大社会监督。开展“护苗行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三)遗产亦护亦用开启文化传承新局面
将文化遗产安全工作作为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底蕴的重要抓手。一是坚持护起来、管起来,狠抓文物保护安全底线。从底线抓起,集中有限财力,着力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工作。聘用6名文物保护员,持续保障馆藏文物和野外文物安全。完成窦冢遗址和小城子坡高唐故城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勘探工作,对后续遗址的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配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姚高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开展2次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落实占地超过二万平的基建项目考古勘探告知。二是坚持留下来、“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2020年,抢抓省级非遗五年一评的机遇,集中攻坚,全力突破,申报大禹治水等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4项,不仅实现禹城省级非遗的零突破,而且实现德州各县市区数量最多,更重要的是为提速非遗主题创作、开启非遗生态区创建,奠定良好基础。非遗+文创产品“秤心如意”系列在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金奖,德州唯一。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尽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步,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文化投入相对滞后,文化服务精准化、多样化不足;文旅产业融合不全面,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文化人才专业队伍单一,队伍流动性大。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工作节奏和时间节点,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进文旅工作持续提升。
一是打造精准供需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数字文化平台,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文化需求,积极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大格局。
二是打造“书香禹城”全民阅读。加快推进第二批城市书房工作。健全图书馆及分馆配套设施,不断提升阅读环境、不断提升阅读服务、不断提升阅读资源,不断提升阅读网络,让全民阅读无处不在。
乡村文旅融合范文4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夯实文旅产业基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县乡村场馆功能完善。文化广场等大型广场,文化大舞台、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均衡分布在县城各区域。新建和改扩建19个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为一体的乡镇文化综合楼。积极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基层站点19个和基层服务点183个;累计为183个村级农家书屋配送图书30多万册。二是文化服务惠及全民。年均完成送戏下乡300余场、送电影下乡3000余场、乡镇自办活动400余场。三是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以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为“总站台”,成立旅游船务公司,构建通达庐山西海各景点的“水上公交”,常态配备直升机实现10分钟通达所有景区。打造幕阜风情、九岭风光2条景观廊道,环湖32公里骑行绿道、17公里慢行步道。建成县城、乡村、景点、交通主干道多级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咨询服务和导览系统全域覆盖。新建、改建A级旅游厕所98座,实行“编号、挂牌、专人”规范管理。
2、强化文旅产业支撑,大力推进文旅经济发展。坚持效益为王理念,培植各类文旅经济增长点。一是文旅项目。年均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2016年至今,整合各部门涉旅资金1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投入旅游产业,精心建设长水、欢乐湾、鲁溪洞、西海湾、“遇见**”、“桥中桥”等30多个文旅项目,其中,“遇见**”项目为九江市唯一大型户外水上演艺项目,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视觉盛宴中感受山水**的独特魅力,深受游客喜爱;“桥中桥”项目利用36个桥墩立面绘画全方位展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民情,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长廊,成为游客必到“网红”打卡点;二是文创产品。发挥好鳌鱼文创街集群效应,鼓励、引导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发设计出山水**创意书本灯、牛转乾坤旅行茶具等12种文创产品,进一步壮大我县文创产品库目;三是民宿经济。乡办旅游公司,精心包装并对外进行招商推介,吸引大批企业家和乡村能人下乡创业,着重聚焦连锁品牌,成功引进“天天惦记”等一批具有先进经验和理念的全国连锁民宿品牌;悦山居、林云山居、桐林山宿、北湾人家等一批精品民宿在市场上渐成品牌并荣获首届“九江市十佳最美民宿”。
3、增添文旅产业活力,积极举办文旅特色活动。秉持以文促旅、以节兴旅理念举办各类活动。一是节庆活动。共举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半程马拉松、美食节、花朝节、等旅游节庆活动25次;二是文化活动。组织举办迎新春晚会、旅游摄影大赛、广场舞大赛、涌翠亭记800周年纪念活动等文化活动30次;三是高雅艺术。**剧院在县一级率先加入全省剧场联盟。自2019年来,先后上演芭蕾舞剧、音乐会、舞台剧、皮影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演出共计33场,进一步活跃了文化市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文化大餐。
二、下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紧盯建设全国旅居时代最佳目的地战略目标,打造“新型旅游城市”,力促全县文旅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力争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文化旅游新增投资总量达到100亿元以上,招引文旅项目数量达30个,其中亿元以上10个;新建文化场馆数量20个,非遗保护名录入选数翻番。2021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
1.加强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提升现有景区景点景观质量,启动西海湾创建5A级景区,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结合乡村振兴,推进“品牌清零”行动,打造文化旅游带,实现县域内各乡镇A级旅游品牌创建覆盖率达80%以上。力争成功创建一批星级酒店、民宿、旅行社。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依托现有文化场馆资源,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启动未来科技图书馆项目、红色文化展示馆等项目建设;围绕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打造文艺精品,举办主题活动;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开辟1-2条以上红色旅游线路;完成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完善全域导视导览系统;落实旅游先行赔付办法,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乡村文旅融合范文5
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紧紧围绕“一心两带三区四游”旅游体系,坚持把“大旅游”作为推动“大扶贫”的突破口,采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用“经营农村”理念全力做好“旅游+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民”三道加法,打造了坛厂神采八卦园、鲁班水彩隆堡、苍龙草木年华、长岗蔺田新村等一批农旅一体化脱贫示范点,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经营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助推了全面小康建设。
“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
截至目前,全市近30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5000余名农民吃上“旅游饭”,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带动社会就业3万人。2016年,全市实现30个贫困村出列、1.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6%;旅游接待游客607.8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45.2%。
首先,着力抓打造,注重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仁怀盐运文化、文化、酿酒文化等特色文化,按照全市60个贫困村区位合理性、产品差异性、游乐参与性、空间开放性和效益辐射性等特点,高标准规划打造了坛鲁农旅一体示范区、五马生态旅游示范区、后山民族风情旅游示范区、桐梓河水上体验示范区和15个旅游扶贫点。注重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围绕山地生态畜牧业、商品蔬菜、特色经济果林、中药材、花卉苗木等,建成一批以生态休闲、农业体验、乡村度假为主题的工农旅一体的示范园,切实增强了贫困村“造血功能”。目前,全市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24个,发展蔬菜产业1.6万亩、精品水果产业1.2万亩、茶产业1万亩、花卉苗木产业1.5万亩、核桃产业5万亩、中药材产业6000亩,扶贫产业覆盖贫困人口2.7万人。注重与乡村资源相结合,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山地特色等自然资源,做优做特五马广东东升农场生态农业示范区、学孔“茶旅一体化”、坛鲁“工农旅一体化”,积极吸纳游客现场采摘新鲜果蔬、观赏农业风光、体验农家活,让游客记得住山水、留得住乡愁,农民收入实现倍增。比如,坛厂镇枇杷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一季度旅游综合收入达500余万元;鲁班镇隆堡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扶持村民开办农家乐7家、乡村客栈2家、百货经营9家,实现了农民向个体工商户转变,增加农民收入600余万元。 城乡靓 贵州省仁怀市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经营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助推了全面小康建设。图为仁怀市国酒门。
另外,仁怀还着力抓基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景区停车场、厕所、旅游标识等设施建设,努力完善景区服务体系;坚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和“交通三年攻坚”、“水利三项会战”,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目前,已新建游客服务中心3个,安装游客标识标牌1000余块,建设生态停车场15个、旅游公厕30座。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注重长效”的原则,以“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方向,采取集中重点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基层基础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等综合措施,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l展乡村提供坚实基础。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按照“文态、业态、形态、生态”和“打造点、连成线、延伸面”思路,对乡村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整体开发,高品位建设景区景点,着力打造“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旅游环境,使游客真正享受到“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打造出了苍龙草木年华、喜头云乐新村、后山少数民族特色乡等。
同时,着力抓培育。高位宣传,借全省“大旅游”和“遵义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东风,大力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快建设“智慧旅游云”,全面提升工业旅游和山地旅游品牌,不断提高旅游的对外形象。加强与携程网、本地网络平台、腾讯、百度、贵州数字电视等合作,及时旅游的动态信息,不断完善景区的信息服务,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深化内涵,做大做强“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扶贫”等“旅游+”文章,不仅使直接从事休闲旅游业的农户增加了收入,还有力带动了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拓宽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比如,五马镇鱼孔村借乡村旅游和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东风,通过建设生态水产基地、大型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农家特色餐馆,解决了50余户贫困户、200余人就业。全民参与,茅台镇成功承办了贵州省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有力推动了茅台示范镇建设、全景域旅游发展和旅游井喷式增长。通过举办文化节、旅游节、艺术节、展销会,鼓励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市“城乡靓、产业聚、环境优、百姓富、人气旺、名声响”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画卷正在描绘。
此外,着力抓增收。该市积极通过教育、引导,使农民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自愿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如,学孔镇通过“茶旅一体化”,实现了既卖茶叶、也卖风景的大格局,今年一季度,实现贫困户务工收入100余万元;美酒河镇娄子坳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产业脱贫相结合,深入推进资产变资源、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模式,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7360元;坛厂镇枇杷村通过“工农旅一体化”景区建设,引进了16家企业进驻发展餐饮、客栈、坛艺等产业,推动了农民工创办黔龙山庄、海义堂等乡村旅馆,目前到该村登记经营餐饮、住宿、花卉盆景等企业已有60余家。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
乡村旅游具有经济拉动强、产业关联度高、增长速度快、就业容量大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实施精准大扶贫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规划发展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乡村旅游点,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把景区连成线路,把珍珠串成项链,不断提升经营乡村旅游竞争力。比如“坛鲁一体化”的打造。
乡村文旅融合范文6
2、足迹今犹存:据历史学家介绍,当年在遵义大捷后,曾在花茂村一带休整了整整8天,留下了十多条珍贵漫画和标语。
3、昔日在花茂村留下的标语:如今花茂村已成为遵义市近郊红色旅游的一个景点。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当年战斗历程,通过瞻仰革命遗迹,感受红色精神。
4、在花茂村有一项历史悠久的制作技艺——土陶工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被列为遵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当地老工人介绍,花茂土陶主要有缸、罐、钵、坛等几个大类几百个品种,没有模型,全在手上取巧,材料是当地的白泥。从白泥到成品,要经过制陶泥、做毛坯、上釉、烧制几道工序,学做陶艺,至少要花三五年的时间。
5、随着时代的发展,花茂村的传统制陶人开始把土陶制品从土制泡菜坛、土制油盐罐、水缸、米缸这些日常家用产品向艺术品方向发展。花茂村的土陶文化还曾亮相中央电视台,目前,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6、“美丽乡愁”助脱贫:经过多年的发展,花茂村已从贫困荒芜村庄改变成为花繁叶茂的美丽乡村。近年来,花茂村培育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4个,创办乡村旅馆42家、农家乐饭庄10家,今年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