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文1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DPSIR模型;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214.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通过正向激励,逐步建立起以产业政策定位准确、国企改革规范合理、市场主体待遇公平、金融政策宽松优越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服务体系;以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执法部门公正执法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法律保障体系;以企业和个人诚信建设完备、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企业财务信息真实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支持体系;以授权授信扩大、金融服务到位、融资环境改善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支持体系,全力构建“信用*、和谐*”,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二、考核评价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考核评价体系

(一)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采用定量考核评价和定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考核评价采用标准值比较法,定性考核评价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

本办法所称“标准值比较法”是指将所考核的各项定量指标分别对照相应的标准值计算出该指标得分的方法。标准值主要依据地区经济金融评价的有效信息以及有关行业资料的平均值或期望值制定。

本办法所称“综合分析判断法”是指综合考虑地区经济、信用及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未来发展前景等非量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的方法。

(二)考核指标体系

定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基础、企业状况、地方政府信用状况、司法状况、中介服务状况、金融发展状况、金融信贷资产质量7部分,涉及指标32项。按各项因素对金融生态的“贡献率”和不同作用强度,七类因素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分别设置为:经济基础环境10%,企业状况10%,地方政府信用状况10%,司法状况20%,中介服务状况5%,金融发展状况20%,金融信贷资产质量25%。1.经济基础考核评价指标。经济基础在金融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比重。2.企业状况考核评价指标。企业状况是经济基础在微观层面的反映,其评价指标主要采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企业亏损面、规模工业企业万元能耗下降率、因辖区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造成的不良贷款额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3.地方政府信用考核评价指标。政府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业经营的空间结构和资产质量。反映政府信用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偿还率、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占当地人口比例。4.司法状况考核评价指标。司法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保障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金融案件立案数、金融案件结案率、金融案件诉讼费总额与诉讼标的的金额比率和金融案件执结率。5.中介服务考核评价指标。社会中介服务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配套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鉴证类中介机构数量(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和担保类中介机构担保金额。6.金融发展考核评价指标。金融发展水平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各项贷款余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金融服务密度、异地金融机构对本地企业贷款额占比、贷款余额增长率、保险密度、新增贷款投向贷款余额居前十位企业的合计占比和新增贷款流向直接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的行业占比。7.金融信贷资产质量考核评价指标。金融机构信贷质量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在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新增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比例、利息收回率、信用贷款及透支占比、担保类业务垫款期末余额占比。

(三)考核评价结果

考核评价计分采用百分制。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的重要性设置该指标的分值,逐项评价汇总得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程度,分为A、B、C三个级别。具体标准见下表:

*市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级别对照表

分值范围[80,100][60,80)60以下

级别A级B级C级

四、考核评价程序

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采取自评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一)自评。各县(市、区)政府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金融部门、企业、居民和政府相关部门意见,了解当前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并根据《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本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分值,于下年1月15日前报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行)。

(二)考核评价。每年1月15日前,市统计局将各县(市、区)上年度相关数据提供给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考核评价小组,根据情况对县(市、区)进行现场考核,并结合自评结果,对各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三)分析评议。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评价结果报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进行分析评议,最终做出综合评价。

五、考核方式

(一)各县(市、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将作为市政府年度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二)对考核评价结果为A级的县(市、区),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授予“金融生态环境建设A级县(市、区)”称号,该称号采取动态性管理,获得称号的县(市、区)在后续考核中达不到标准将被取消该称号。(三)考核评价实行“一票否决制”,有下列情况之一,将被评为C级。1.辖区金融机构发生挤兑事件。挤兑事件包括银行类机构挤兑存款事件;证券投资者挤提保证金、巨额赎回基金事件和寿险投保人大范围集体退保事件;2.辖区发生金融“三乱”现象。(金融“三乱”是指社会上发生乱集资、乱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的严重事件);3.辖区发生严重不规范改制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4.辖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的;5.辖区金融机构综合贷款利息收回率低于70%的;6.辖区金融个案债权损失超过1000万元的;

六、组织领导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文3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生态环境;影响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库蓄水潜力会对下游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为,生存环境的非正常改变,就会使部分动物无法遵循正常的自然规律迁徙越冬或繁殖,有些植物不适应变化,由此而出现慢慢退化的情况。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良好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并且要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1.2噪音问题

实现水利工程安全有序的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农业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中,经常需要爆破、挖填作业等,这些都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给爆破人员、机器操作人员和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造成麻烦。

1.3施工工地的空气污染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材料中,水泥、石灰等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水泥、石灰具有易挥散及易传播等特点。所以,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一定会造成粉尘污染,施工人员及当地民众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将呼吸到这些有害气体,使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

2农业水利工程同环境影响的关系研究

2.1环境状态的预先调查分析

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进行环境状态预先调查分析的前提,也是保证环境状态调查结果科学性、权威性的重要保障。对于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地区的环境各项指标作出检测,获得有关数据,对有关数据加以分析,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空气洁净度、微生物含量、植被覆盖率、植物种类数、负离子浓度等多项指标,在对以上指标进行科学衡量后,形成数据,供有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及研究。

2.2环境状况的详细研究

环境的状态主要包括环境承载力、环境压力及环境响应能力三个方面。首先,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态环境承载力,扩大了环境的有益影响;其次,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即增强了生态环境的负荷,甚至引发盐碱化等不良自然灾害;最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增强了环境响应能力,即是社会公众进一步明确的环境质量的测量指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保护。

2.3综合分析评价

由以上对环境状态和环境状况的调查及研究可以看出,农业水利设施与环境状况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改善环境指标、优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系统性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农业水利设施在不同时期对环境的影响,以此改进水利设施建设。

3解决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主,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切实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的建设。施工前,在制订施工方案计划时必须做好环境预防保护工作,改善和调整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3.2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

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按照生态环境检测要求,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比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水土等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对于施工过程中污水造成的污染,要及时做好废弃物和污水的处理。不仅如此,配置相应的生态环境检测设备十分必要,要以检测的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积极寻找有力的措施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施工方案是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和指导,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必须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施工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规避那些对环境有破坏性的项目和操作。坚持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施工方案要处处体现出环保性。如果发现有不可避免对环境有损害的项目,要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尽量降低生态环境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受到的不良影响。此外,意识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施工现场监察力度,应用合理全面的管理系统,确保施工每一环节、每一操作有对应的管理制度,使得施工有依据可循。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工作人员树立起正面的环境态度,这样能有效降低破坏环境行为发生的概率,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

3.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可循环使用资源的利用率

对不同的资源材料,运用不同的方式,使其能够产生最大的价值。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物品材料进行充分的运用,有效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能够使开发的新资源所产生的污染降到最低。

3.5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时,一定不能忘记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从而减少噪音污染,避免影响周边居住的居民。而对于产生较大噪音的工程,则应尽量选择白天进行,避免夜间施工。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文4

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环境状况,以村为监测和评价单元,可以把农村环境类型大致分为4种:(1)生态型农村:指生态环境优美、无主要污染源、种植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村庄;(2)现代种植型农村:指以现代种植业(粮食、蔬菜、水果)为主业,使用农膜、化肥、农药量较大的村庄;(3)养殖型农村:以畜禽、水产养殖业为主业,主要污染源为畜禽、水产养殖等废气、废水的村庄;(4)工矿企业型农村:以工业、矿业为主的村庄,主要污染源为工矿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周边环境受工、矿业影响较大的村庄。

监测指标的选择与点位布设的优化原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多且复杂,分布与城市环境、工业污染源均有较大差别。所以,要取得有代表性、客观性、科学性、能准确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的数据,优化监测布点及监测指标显得尤为重要。要优化监测布点及监测指标,首先需对农村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充分了解和分析农村村庄的类型和农村环境污染源特点,然后用针对性与随机性布点原则相结合的方法布设监测点位,在确定其所代表的村庄类型的基础上,再进行优化布点,选择获取的监测结果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的点位。但对怀疑或已证实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要优先布设和适当增加监测点位,重点掌握该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监测项目的准确选取,决定能否真实反映农村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的特征,其选取需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同时,可设置必测指标、选测指标和特征污染物指标,以便能全面反映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的特征。必测指标适用于所有监测地区,能反映环境质量基本状况;选测指标适用于个别监测地区,能够根据地区、时间及特殊情况的需要,重点选择监测指标。特征污染物指标属于必测指标,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污染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反映不同区域的特殊环境质量状况[2-3]。综上所述,监测项目及点位选择的优化需遵循5个方面原则,即(1)代表性,获取的监测结果必须能够真实反映该区域环境质量状况;(2)重点性,重点针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状况;(3)随机性,全面反映该区域环境质量状况;(4)灵活性,为体现不同地区的农村环境质量状况之间的差异,设置必测项目指标、选测项目指标和特征污染物指标;(5)易操作性,点位的设置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3-4]。

农村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农村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现有的评价均是按照水、空气、土壤等的分要素,采用已有的评价标准。分别进行评价,缺乏对农村环境特点的针对性,不能综合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的实际状况。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目前可用的方法有2种,一种为特尔斐法,即由少数专家直接根据经验并考虑反映某评价观点后定出权值。该法的特点就是能把分散的评估意见经过一定的处理而趋于集中,从而获得所需的结论;一种方法为层次分析法,即将一个复杂问题的各种要素转化为有条理的有序层次系统,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按照上一层要素为准则,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两两判断比较并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根据综合权重按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更为实用[5-6]。

农村环境质量指数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依据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特点,笔者将2种方法结合应用于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即根据调查及专家评判结果,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数的权重,最后得出结论。为了直观地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笔者在此提出农村环境质量指数(REQI)综合评价方法,该法主要由水环境质量指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土壤环境质量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4个分指数构成。2011年,湖南省开展了18个农村环境质量试点,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水文状况、土壤森林植被、土地利用情况、社会经济情况以及主要农业、生活及工业污染源与危害现状的调查,结合水、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综合分析、判断及计算,提出农村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及综合评价方法。5.1农村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根据对湖南省18个试点村的的自然、社会概况及饮用水源、农作物种植及生产管理现状、污染源分布的调查结果,确定以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作为一个系统来综合反映农村环境质量。依据对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及专家评判的结果,通过一系列的计算,确定农村环境质量指数权重,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公式用以表征和评价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即: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指数=0.4(0.5×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0.5×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0.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0.25×土壤环境质量指数+0.15×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了使计算结果评判更加直观,各分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00。5.1.1水环境质量指数(1)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选择乡村主要水源地开展监测评价。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为评价依据,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根据饮用水源地水质类别确定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Ⅰ、Ⅱ类对应指数均为100,Ⅲ类为80,Ⅳ类为30,Ⅴ类为10,劣Ⅴ类为0。(2)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选择流经乡村的主要河流开展监测评价。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为评价依据,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根据地表水水质类别确定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Ⅰ、Ⅱ类对应指数均为100,Ⅲ类为80,Ⅳ类为30,Ⅴ类为10,劣Ⅴ类为0。5.1.2空气环境质量指数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及其修改单的二级标准为评价依据,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确定指数:一、二级标准为100、三级标准为50,超过三级为0。5.1.3土壤环境质量指数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为评价依据,对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以外的污染物,参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环发〔2008〕39号)。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的内梅罗指数法,根据各监测点位的单项污染指数和最大污染单项指数计算出的内梅罗指数所对应的分级标准,确定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指数:Ⅰ级对应指数为100,Ⅱ级为80,Ⅲ级为60,Ⅳ级为40,Ⅴ级为10。5.1.4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的评价指标权重来计算,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所确定的权重及计算方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5.2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级根据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将农村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详见(表1)。

案例研究———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上寮村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文5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9-02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紧迫任务。以2010~2014年的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2010~2014年间靖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战略措施,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 靖江市概况

靖江市位于中国内地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素有“苏北小江南”之美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耕地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减和碳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四城同创”,即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

3.1.1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标准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3.1.2 评价指标权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权重分配,见表1。

3.1.3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3.1.4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各分指数变化分级评价方法可参考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3。

如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则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分为稳定、波动、较大波动和剧烈波动,见表4。

3.2 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遥感解译,2014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为654.2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58.21 km2,林地11.31 km2,草地0.12 km2,建设用地175.31 km2,水域湿地209.29 km2,未利用土地为0。

在全市土地面积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设用地占26.80%,水域湿地占31.99%。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面积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为100%。这一特点既表明靖江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利用高,又反应出靖江市的自然条件较好。

(2)垦殖率高达39.46%。这说明农业在靖江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盖率非常低,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超过农村居民建设用地比重。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4.96%,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为25.23%,说明城市化程度较高。

根据各项数据计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指数见表5。由数据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并发挥着良好的固碳效益,但从资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较大生态压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盖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土地胁迫指数逐年上升,污染负荷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偏低。“十二五”时期,是靖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规模的扩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将趋于复杂,环境污染将出现四个转变,即污染物介质从以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流域转变。

4 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及措施

(1)重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政府与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认知,全民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同时发展更清洁的能源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4)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五年环境再造计划”。着重围绕水、气、声等环境要素,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宁静工程,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过分人工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范文6

    本研究的数据采集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高校教师、城市社区居民,问卷从社区生态建设“知”、“意”、“行”三方面设计问卷,涉及公众对社区生态状况的评价、生态建设内容及基本知识的认知、参与生态建设的情况和意愿等内容。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5个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为了便于分析统计,调查问卷的提问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也就是在每个问题后面给出若干个选择答案,被调查者只能在这些备选答案中选择自己的答案。本文随机抽取了昆明市3个高校和主要城区的30个社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方法为观察、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三种方法相结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数据的采集及处理运用了Excel、SPSS等软件。

    2结果与分析

    2.1大部分公众认同社区生态环境亟需改善

    在被调查者中,认为社区生态环境质量“很满意”的只有4.5%,“较满意”的9.4%,“一般”的25.6%,51.3%的公众对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满意,9.2%很不满意。公众认为当前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不理想,认同社区需进行生态建设和改造。

    2.2大气环境质量是公众最关注的社区生态环境问题

    在对社区环境质量调查中认为影响最大的社区环境因素涉及大气环境(54.4%)和水环境(27.8%),大多数公众对水质质量满意度高于空气质量;公众开始关注城市声环境(12%)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影响,但对电磁(4.7%)及光污染(1.1%)等带来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2.3公众认为社区生态环境质量不良的主要原因

    是城市建设管理和公众缺乏保护意识被调查者认为社区生态环境质量不良的原因排序分别是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无序(41.2%)、公众缺乏保护意识(34.6%)、人口和消费增长过快(10.7%)、缺乏生态建设投资和技术(7.9%)、社区规划不合理(5.6%),公众依然认为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而人口和消费快速增长、生态建设投资和技术、社区规划等客观因素被认为是次要原因。

    2.4公众获得生态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媒体,社区生态建设的知识普及和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社区生态建设需要每个社区成员的参与,并不断对社区成员的生态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提高其生态文明素养,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获得生态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是电视(58.1%)、报纸(19.7%)、网络(17.1%)、教育和培训(4.1%)、社区宣传栏(0.6%)和其他(0.4%)等,说明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大有密切的关系。而教育、培训和社区的宣传所占比重均较低,说明社区对宣传生态建设相关知识的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在对社区的走访调查中也反映出了这一现象,在作为调查对象社区中,张贴或设置宣传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标识的社区仅占10%,曾经组织过关于社区生态保护宣传活动的社区约占13.3%。在所有被调查的社区中,没有一个社区曾经组织过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培训活动。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社区生态建设的知识普及和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2.5公众对社区生态建设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对社区生态建设体系的综合认识

    调查从生态承载力(水电使用、人均居住、人均绿地)、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绿化和景观)、生态建筑(污水处理、节能节水、绿色能源、生活空间)、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及规划、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社区服务与管理、信息共享与管理)和生态文化(居民生态意识、邻里和谐程度、生态安全宣传)等几个生态建设的方向选取几项指标,调查居民对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80%以上的公众认为社区生态建设领域包括社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及噪音污染等,60%以上的公众认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严重缺乏及对社区内外部交通不满意,40%以上的公众关注节能节水及景观绿化,20%以上的公众关注生态意识和社区管理。公众对于生态建筑、基础设施和生态文化了解不多,缺乏对建筑、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认识。

    2.6公众对于社区的生态建设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在某些行为方面缺乏主动性

    调查显示:有高达91.2%的公众认为公众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区生态建设,愿意参与的社区生态建设行为分别为节水节电(89.7%),绿色消费(57.9%),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执法(11.8%),参与生态环境行政决策(9.6%),参加社区生态建设专题讲座、培训班及研讨会(6.8%),参与生态建设立法(4.9%),环保社会组织(2.6%)和社区自治组织(1.9%)。参与过的社区生态建设行为分别为使用节水马桶(57.7%)、使用绿色能源(39.5%)、使用环保购物袋(37.6%)、污水再利用(31.6%)、绿色出行(27.8%)、垃圾分类回收(25%)、参与监督和制止社区生态环境破坏行为(9.2%)、参与社区绿化(7.7%)、参加社区生态建设相关宣传(3.4%)。说明目前公众对于社区生态建设有着比较高的参与热情,但仍处于从属的地位,对于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生态环境行政决策、生态建设立法和宣传等方面主动性不强,有强烈的对政府“依赖”心理和他人“依赖”心理,这个现象说明对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而言,人们一方面呼唤文明和改善生活环境,他们作为良好生活环境的享受者和环境公害直接、无辜的承受者,对居住环境状况最关心、最了解,参与社区生态建设的热忱也相对最高。而另一方面在某些行为方式上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冷漠,这也表明对公众参与社区生态建设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所付出的努力及消耗的时间与成本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无恰当的表达生态意愿的途径,致使城市居民在参与社区生态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

    3讨论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求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系统变革。社区是区域性社会,作为城市的子系统,对提升我国城市片区生态保障和更新水平,加快推进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社区生态建设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居民既是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受益者,能成为推动和监督社区生态建设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基于个人的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也是促进城市社区生态改善的重要社会资源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