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实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实习计划范文1
一、常规教育方面
由于我实习的班级今年刚换班主任,我们的到来使他们开心了很多,由于各种客观条件所以我们班主任工作任务更重了,为了使学生能够及适应更换班主任的事实,适应小学高段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把一个教师的风范表现出来,一切从自己做起,让学生跟着教师做。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刊版的教育作用,采用"自理小屋","卫生小天使"和"礼仪花园"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将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加减分制)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3、两操纪律
为了在师生中树立我们班的良好形象,也为了班级的荣誉(两操流动红旗),我们班准备设立"整队小天使"班长配合管纪律,老师要放权利给班干部,毕竟老师跟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也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段时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五,其他方面
班级管理中还应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继续开展各种活动、如:文明小标兵评选,小书法家,小发明家,小诗人,数学小博士和爱书人等各种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级板报中的德育阵地,加强管理。
还给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这期间,我将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教育实习计划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我愿用真诚,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让他们各自闪烁出最灿烂,最动人的光辉!小学班级是小学的基层教育组织,而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他(她)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一定年龄阶段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班级中对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工作进行管理。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都知道,一个学校是由多个班级组成的,班级是学校的重要成员,它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校。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也将关系到能否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能否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此次为期5周的教育实习,我们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实习班主任工作,现在简单拟订个计划!
一、实习班级:
xx附小四年级(4)班
二、实习时间:
20XX年9月18日——10月15日
三、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1名,男生29名,女生32名。其中有4名学生本学期刚从外校转入,平均年龄9岁。该班学生人数全年级最多,班级气氛活跃,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对各种活动积极性高。班上有特长的学生也较多,体育、舞蹈、声乐、器乐等方面都有专门的特长生。家长对孩子都注重全面发展,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一定的打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仍然缺乏自觉性,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需要老师的时刻提醒与督促。
班上的班干部能很好起带头作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能起到很好的组织和督促作用。如收作业本、组织早读、眼保健操等,为老师分担了相当一部分工作。由于年龄小,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不认真完成作业。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四、主要实习工作:
(一)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日常管理。
(三)班级活动管理。
(四)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五)其他方面。
五、日常工作:
(一)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找原班主任介绍该班情况,找学生谈话。
(二)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学生早操、校会的队列情况。指导早读,组织学生就餐、午休、作业,下午督促学生卫生打扫。
(三)批改作业、批改周记、作文、试卷。
(四)开展主题班会。
(五)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六)认真写好实习日志。
六、具体安排:
1、第一周(20XX年9月10日——15日):熟悉班级常规工作,尽快熟悉学生,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一部分学生的情况。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尽快熟悉班级管理工作。
2、第二周(20XX年9月18日——23日):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班级管理。早操、校会、眼保健操、早读、午餐、午休、作业完成、卫生打扫、自习等。
3、第三周(20XX年9月25日——30日):具体策划、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情系奥运”。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继续抓好常规教育,进行常规训练。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
教育实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卓越计划;实践教学;探讨
在高等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实施基础是我国先前执行的工程教育,在此基础上要求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一般情况下实行“3+1”,即学生三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学习)来推行“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注重工程教育服务企事业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适应“卓越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本文根据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就基于“卓越计划”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莆田学院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存在问题
现在的大学教师绝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就进入高校任教,其教学观念还是遵循其本人在当学生时的教学观念――重理论、轻实践,即使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也大都是以传授知识为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突出,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教学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些观念导致在实践教学中与工程实际脱节,毕业的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工作后用人单位反映学生“上手慢”。
(二)实践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比如: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偏低,占比不超过25%;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偏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数不超过50%;一些实践环节的内容多年不变。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全面反映当前的生产实际和科学前沿;由于近年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和施工单位担心安全问题,使得组织学生进入工地实习非常困难,因此,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得不到实际锻炼;培养方案中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的时间一般不超过8周,毕业设计阶段一般是在学校进行的真题假作或假题假作,再加上施工企业由于多种原因不愿意接收学生进入工地,因此校企共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任务是流于形式,没有成功。
(三)缺乏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
对于土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必须有工程领域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我院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进入到高校教学,其身份的变化从学生直接变成教师,其拥有的理论知识是满足需要的(一般是博士或硕士毕业);而缺少工程领域的工作经验,入职后理论教学任务量繁重,虽然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年抽出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由于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方面对在职教师没有强有力的实施政策,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只能满足一般的技能训练。
二、改革与探讨
(一)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开展“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教育思想大讨论,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工程单位相结合,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与工程实际零接触,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基于“卓越计划”,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创新精神,对构成实践教学环节的所有要素进行重新整合,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在土建类专业中探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土建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研究”“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工程造价专业试行‘卓越计划’”等项目的教学改革。建立“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大系列”的立体化、全过程(四年)实践教学体系。
“一个中心”是指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为中心来展开;“三个阶段”是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基础阶段、综合阶段、创新阶段;“四大系列”是指把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四大系列。
1.“实验教学”系列。该系列主要包括课程内实验和课程外实验。课内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外实验主要是指创新实验。
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进行预习,在实验课上教师简单讲解所要验证的知识点、实验方法、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以及实验中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后让学生分小组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只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是指针对某门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或与之相关课程知识,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提交给教师进行审查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审查通过方可进行实验,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在实验全过程中不作讲解,只作必要的辅导。比如:我院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属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点位测设”实验(属于《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属于《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矩形界面量的纯弯曲”实验(属于《材料力学》课程)“土的三轴”实验(属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等。目前,我院已有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占所有实验课程的85%以上。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能力、设计创新能力。
课外实验(创新实验)是指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实验项目,如近年来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土木工程专业12级洪晓毅同学负责的创新训练项目“校园景观休憩场所3D模型的设计与开发”,土木工程专业13级黄小冬同学负责的创新训练项目“沥青稳定碎石路面材料不同压实条件的实验分析”,工程管理专业13级同学负责的创业训练项目“二维码在礼品中的运用”等。
2.“实习(实训)教学”系列。该系列主要包括课程实习(实训)和课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实习(实训)是指:针对某门课程在课程结业后进行的实践锻炼,如:地形测量实习(属于《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工程地质实习(属于《工程地质》课程)、造价软件实训等。
认识实习是指新生在第一学期学了《专业概论》课程后,组织学生对施工工地或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结构组成、使用功能、施工程序等方面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尽早了解专业背景,激发其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
生产实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后,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各种施工工序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深一步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除了积极利用实习基地实习外,还在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独立联系实习单位进行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是指在毕业设计之前,对大学四年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实习基地进行系统地现场锻炼,并且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从而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业务上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得到全面锻炼。
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系列。课程设计是指在某门专业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指四年大学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中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合格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旨在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资料收集、设计计算、手工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英文翻译、文字表达等方面得到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系列。该模块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科研创新是指学生利用课内或课外实验,通过参加省校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内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各种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社会服务是指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我院团委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并形成了我院社会服务活动“三结合”的特点,即“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科技服务与接受国情教育”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以上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合“卓越计划”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的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来提高。首先,建立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的机制,让青年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土木工程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考试(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评估师等),提高其为企业服务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培训让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成为适合“卓越计划”的“双师型”教师。到目前,土木工程学院已与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宏峰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莆田市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实施了福建省教学改革项目:福建省一般本科高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到目前为止,在41名专任教师中,同时具有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和工程系列职称或执业资格的有22名,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为53.7%。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3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次,注册建造师6人次,注册监理工程师3人次,注册造价师4人次,以适应培养应用型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另外还在莆田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宏峰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莆田市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聘请了12名高级工程师作为我系的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三、结语
建立“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大系列”的立体化、全过程(四年)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分散设置与集中设置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工程施工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等。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 “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全国高校“广联达”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竞赛、“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活动,激发了创造力和求知欲,有效地推动了他们的创造精神,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改变以前学生毕业后须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慢慢胜任现场工作的弱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R].2010,6.
[2]宋佩维.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卓越工程师[J].黑龙江教育,2011,(6):4-8.
教育实习计划范文3
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分支,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对在岗高职教师进行的再教育,既包括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进行的旨在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和行业实践技能的再教育;也包括对那些已经在岗工作,但是尚不符合教师资格要求的高职教师进行的学历补偿教育。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对已经取得教师合格证书,并经过岗位培训,能基本适应岗位要求的高职教师进行的旨在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和行业实践技能的再教育。
二、我国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从高职教育的兴起开始,教育部门就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别提及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其中第36条指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此后教育部先后确定了5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6个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24个省(区、市)相应建立了110个省级基地,培训基地的建立为高职教师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在21世纪初,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动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高职教育非常注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2001年,天津召开了全国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研讨会,教育部委托若干个有条件的省市建设若干高职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时,决定在各地遴选三十个左右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特色鲜明的院校,建设专业培训点。2005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截至2010年3月,我国建立了8个国家级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28个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外加在一些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开展高职教师培训活动,充分说明了我国当前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职业意识由于教师的职业意识主要是指职业规范、教育理念。所以,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培养教师坚定的信仰、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教育的师德和敬业精神以及进行教师心理的健康教育。(二)知识学习在知识学习方面,高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一般有三种:一是补充知识,二是更新知识,三是二者兼而有之。从知识的广度来看,涉及到本体性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三)技能培训高职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技能培训包括教学技能培训和行业技能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一般是围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其中教学设计是其重点,而信息技术培训(计算机辅助教学)又是教学设计中的热点。行业技能培训就是让老师了解行业的当前状况,并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技术,与行业的最新发展保持一致。
四、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教育实习计划范文4
一、计划目标:
通过 学习,能很快地熟悉 教材,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撰写导学案。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二、计划内容:
1、认真学习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2、突出新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合自身,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国家、省、县教科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4、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常练教学基本功。
三、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3)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教育实习计划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职 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体系 建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重要特征是“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因此,高职教育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专业,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紧密。尤其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实践性表现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高职学院来说,如何建设好会计电算化专业,使之适应经济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因此,我们要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社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社会输送需要的高素质会计电算化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经验,阐述了我院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兼顾职业素质教育
要建构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人才,高职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为此,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依据“适应第一线人才的需要,突出专业实用性”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充分体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要求,加强专业岗位群发展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岗位业务技能训练平台、会计综合训练平台、企业顶岗实践平台四部分进行构建。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混合型实践教学体系
为完整地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按照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要求,制定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融于理论教学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根据实践能力要求,划分实践课程模块,明确设立实践课程;根据设立的实践课程制定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根据课程标准编制实践指导书;根据实践指导书,开发校本实践教材。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训室的界限,对实践教学设施、实践场地重新整合,形成混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确立以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是我院财政金融系在会电专业建设过程中所构建的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路。经过全体专业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院现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二、“内外结合、四级双轨”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突出实践性教学,形成了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内外结合”实训实习基地,以“基本技能实训一岗位业务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一企业顶岗实习”为四级,以手工会计电算化处理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处理为双轨的“内外结合、四级双轨”实践教学体系。
(一)“内外结合”实训实习基地
1 校内实训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与专任教师共同打造“企业真实情境式”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实现环境真实、管理真实、资料真实。(1)环境真实。建设仿真性实训室,手工实训室财务科室的布置,电算化实训室的布置,要创造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真实情境。(2)管理真实。在实训教学中,以企业会计电算化分工、授权和控制中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在墙上张贴类似的管理制度,营造企业真实情境的管理文化,帮助学生早日了解职业角色。(3)资料真实。2008年5月开始,由合作单位(陕西华恒财务管理有限公司、西安万象财务咨询公司等)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实账资料。资料涉及不同行业(如服务业、商业、制造业)、不同纳税人(营业税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将企业真账搬进课堂,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4名企业财务人员辅助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岗位能力的直接对接,使学生学会处理企业真实业务,能够应对不同会计电算化事项,逐步树立职业判断的思维和习惯。 2 校外实习基地。除在校内实践环境中实训外,还建立了会计电算化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涉及行业多,稳定性强,使用效率高。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工作,每年顶岗实习人数不低于80人。选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构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的开展,学校利用实习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习基地从毕业实习中选拔优秀人才,部分实现了学习就业一体化。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1)编制可行的实习计划。结合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实习场所,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批与分阶段相结合、定点与轮换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实习过程的全面性、有序性、条理性。(2)形成“双导师”指导制度。一方面,系部委派专人与实习基地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另一方面,实习基地委派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形成“双导师”指导制度,负责安排实习内容,带领学生完成实习任务。(3]完善实习质量检查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实习心得体会,探讨疑难问题。对实习前后进行严格的审核,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专任教师对指导的学生作出客观评价。
(二)“四级双轨”的实习实训内容
1 四级。(1)基本技能实训。基本技能实训主要针对岗前的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进行训练。训练项目包括数字书写、常见原始凭证的识别、原始凭证的粘贴、制单、记账技术等,要求准确、规范。这一训练主要通过“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等课程来完成,由财务公司提供真实账务资料,并辅助主讲教师辅导,使用企业的原始票据进行实训,做到真票真做,训练实际工作能力。(2)岗位业务实训。学生基本技能实训项目过关后,进入岗位业务的专项实训。训练项目包括出纳、会计电算化、审核、电算操作等。训练主要通过“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与实训”“会计软件应用技术”等课程来完成。此阶段采用滚动实训、以老带新的方法,财务人员和教师以引导为主,即学生在实训时分岗位逐个项目进行训练,某岗位训练项目完成后,在教师指导下,负责教会接手工作的新实习生。项目化和团队学习模式不但提高了实训质量,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沟通的工作能力。(3)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训练项目包括记账和网上纳税申报。这一训练在顶岗实习前完成,主要通过“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完成。与合作企业财务人员沟通后,选择几家企业的真实账务,并将其带进课堂,在学校完成部分职场训练。首先对实习学生进行集中培训,熟悉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账务处理流程,对理论知识进行链接和初步转化。然后由财务人员和教师将企业的账务分配到各个项目小组,各小组采用“滚动式实训+轮换岗位”的形式进行实训,对于普遍性问题采用集中培训讲解的方式处理。(4)企业顶岗实习。在校内完成实训后,与实习基地合作,分派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合格学生得到由学校和企业认可并共同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这部分工作经历计入学分,并记入学生档案。
2 双轨。四个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次递进,并采用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环境下处理能力训练的双轨并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具体实施
(一)积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质量是分不开的。为此,积极鼓励教师到相应的部门兼职、锻炼,积累实践教学技能和经验,促使教师自觉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注重从部门、产业第一线引进教师,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人员,包括行业的研究专家、企业的成功人士等担任兼职教师。
(二)加快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教学设施、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能否建立与实践教学的环境建立紧密相关。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模拟操作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我院一方面加快完善校内实践课程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依托部门、行业,建立实践课程的校外基地。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评估体系
教育实习计划范文6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 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 模式创新 制度建构
集团化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它按照产业规律,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其目标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开展集团化办学的省份已达30个,设立行业性职教集团近500个,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积极对接,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多元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合作推进的良好态势。广东省作为我国的职教大省,正在努力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广东实践
2012年3月,佛山市三水区政府部门宣布将组建三水区职业教育集团,定位“校企深度合作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至此,广东省一共成立了17个行业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参与单位包括涉及166所职业院校、67个行业协会、1268家企业,探索形成职业教育的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就业链和成果专业链。这17个职教集团分别是惠州商校职教集团、南海职业教育集团、湛江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广州开发区校企联盟、韶关职业教育集团、深圳第一职业教育集团、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珠海理工职业教育集团、广东省商业职业教育集团、广东省服装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珠海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和三水区职业教育集团。
目前,广东比较有特色的职教集团是惠州商校职教集团和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早在2003年,经惠州市政府批准,惠州商业学校等6校联合办学,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职教集团——惠州商校职教集团。经过近6年的发展,该集团创造了“三环对接”的办学新模式,受到教育部表扬。截至2010年7月,共有56所农村中学、7所中职学校、130家企业共同签约,正式加盟惠州商校职教集团。
而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是由中山市政府牵头成立的紧密型的职教集团,是中山市教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这一运作模式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衔接以及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广东改革经验之一
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基本规律,就是“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2012年1月6日,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总结2011年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成绩,其中一条是“深度构建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合作机制”。2011年9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物流行指委举办的2011年中国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发展对话活动中指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产教结合的基本含义,是职业教育体系与国家产业体系的结合,是宏观层面的对接;校企合作的基本含义,则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微观层面的对接。产教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校企合作是产教结合的基本途径。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就一直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其中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一)对接产业发展,开设特色专业,培养与产业经济无缝对接的技能人才
比如,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各院校根据中山市经济呈现的“一镇一品牌”发展格局,结合中山社会经济需求和产业特色设置专业。沙溪镇的支柱产业是服装设计制造,沙溪理工学校就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服装专业上,校内建有沙溪产业创意园、中山市中纺织纺织品检测有限公司、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开展研发、设计、展示、培训、检测等服务,协助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引领沙溪作为全国服装产业镇的发展。又如,根据南海的产业结构,南海职业教育集团各职校办出了不少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盐步具有全国中高档内衣品牌的集中产业优势,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在2004年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内衣设计与管理专业,培养内衣专卖店店长、内衣企业设计助理或车间主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内衣设计车缝设备一百多套,拥有工业制版室、服装CAD设计室等专业实训室。盐步的内衣协会、内衣创新中心等在该校设立了办公室,学校与协会之间可谓无缝对接。该校贯彻“双零”理念,灵活的培养人才模式与市场“零距离”接轨,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据校长杨柏弟介绍,目前一些内衣生产企业的工业流程改进环节已经有老师和学生参与进去。接下来学校还打算建立校内服装卖场,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内衣学生自己来定价,模拟市场买卖。南海平洲玉器产业发达,官窑职业技术学校新开设玉雕工艺专业,就是看准了玉器行业紧俏的用人需求。
(二)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育人才。在校企联合建设产教结合的实训基地方面,广东很多职教集团都进行了大胆探索。如南海职业教育集团的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与民营企业联合开办了“南海骏亚汽车维修厂”“南海骏美佳汽车维修厂”和“华南锻造金属结构有限公司”。企业在对外独立经营的同时,也承担学校的实训任务,实现了产教有机结合。盐步职业技术学校与美思内衣有限公司、新怡内衣有限公司、嘉丽思内衣国际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部分生产线由学校全部以顶岗实习形式进行生产。佛山市(南海)高级技工学校与世界数控机床业五强之一的沈阳机床集团合作建设“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该基地投入1.2亿元,集团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培训、合编教材、模拟设备,并在学校设立奖学金以鼓励学生刻苦钻研,2010年还全力支持学校承办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数控工种的决赛和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又如,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之一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推出一项由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创新举措:政府将学校附近的闲置厂房划归学校成立“企业校区”,由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情况,以优惠的条件向特定的企业招商,例如:2009年4月,学校与骏建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骏建生产性实训中心。这一做法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的难题;另一方面盘活了企业资源,使得企业在实训基地中再生。再比如,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院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广东交通集团、一汽丰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华晨宝马、德国博世、利泰集团等一百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深化合作,创新“院内企业集团培训(生产)中心+院外企业4S店”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修理一体的院内生产、教学型“汽车医院”。
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为满足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职教集团的很多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按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实现人才培养零距离。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先后与本田汽配、东芝TCL家用电器、佛山移动公司、志高空调、丰田纺织汽车零部件等一百五十多家中外名牌企业签订了培训协议。佛山市(南海)高级技工学校在1995年就已实行“双元制”办学,学校与世界照明巨头、德国西门子全资子公司欧司朗照明公司的合作持续了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企业的好评。官窑职业技术学校与玉器加工厂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保证学生在达到正常工艺水平的前提下获得工作机会,以此储备高级玉雕人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晨宝马、德国博世、一汽丰田、广州丰田、利泰集团等合作办学,相继组建了“宝马班”“博世班”“丰田班”“利泰班”等订单班,订单学生数逐年增加,2011年订单班人数逾600人,每年为企业培训2500人次以上,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社会”的多方共赢。
(三)与行业协会展开对话,重视行业指导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院校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也很重要。职教集团要将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入产业发展链,必须重视行业指导,只有得到行业协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集团办学才能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措施有效,广东很多职教集团显然深谙这个道理。2011年12月13日,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活动在中山市召开,本次活动展望了广东相关产业特别是服装业发展趋势及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交流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验,展示了广东省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成果。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广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成立颁证仪式、中山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授牌仪式、粤港澳服装业校企合作签约及授牌仪式、广东省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揭牌仪式。
三、模式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广东改革经验之二
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集团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织模式,它对职业教育改变传统制度和组织,提高适应经济发展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特别是提高与产业的结合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的不少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模式创新方面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广东样本,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创新与组织模式创新。
(一)惠州商校职教集团创造了“三环对接”模式
广东成立最早的职教集团惠州商校职教集团,创造了“三环对接”模式,成为继“海南模式”“河南模式”“天津模式”之后,国内又一个行之有效、具有推广价值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三环对接”模式,即联动农村中学、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形成方向性、目的性明确的流程化办学和教育模式,打造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实习就业三环紧扣的教育产业链。办学范畴从职业教育延伸至高技能人才教育、普通教育、技能培训,实现了多元化多层次办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惠州商校职教集团不断丰富“三环对接”模式的内涵,提出了惠港职教“三对接”理念,即对接香港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对接香港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接在惠的港资企业,成为港资企业员工培训基地。
(二)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南海职业教育集团两个区域型职教集团则在集团组织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的精神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职教集团都不具有法人资格,成员单位的合作特别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有限。而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董事长(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办公室、教育培训部、拓展就业部三个职能部门和中山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职教集团培训中心两个实体;组建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核心层、紧密层与松散层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其中市直属职业院校为集团核心层,镇区办的职业院校为集团紧密层,市技师学院、培训机构等为集团松散层。另外,南海职业教育集团,则是广东省首个校企合作型职教集团,设理事会统筹内部事务,分为“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和“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两个部分。虽然目前南海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之间仅以协议方式进行合作,不设独立的法人;但是南海区教育局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处理日常工作,因此它采取的是“工作小组+理事会”的管理体制。这种“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或“工作小组+理事会”的管理体制有效整合了政府的力量,依托政府的力量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集团的权威性和资源统筹能力。
四、制度建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广东改革经验之三
(二)加强集团内部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建构,为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供给
除了政府的外部职教制度供给外,广东很多职教集团也加强了集团内部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建构,完善职教集团治理,为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供给:
首先,在组织制度构建方面,通过建立职教集团明确的共同愿景、规范的集团章程和合适的组织结构,规范成员行为。组织制度是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规范力量,是支配整个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游戏规则”和行动框架,是体现集成创新思想和整合各种物质力量的中介和桥梁。第一,广东很多职教集团都建立了明确的共同愿景,比如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以交通行业为主导,以推进广东交通业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广州工业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以服务广州工业和交通等产业、服务珠三角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校际合作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第二,广东大多数职教集团都通过制定集团章程,或以缔结契约的方式,明确集团内各成员间具体的合作内容、职能分工以及利益分配。比如,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工业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等都制定了规范的集团章程。第三,通常,职业教育集团采用“一会(董事会或理事会)和三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的组织结构。广东的职教集团的组织结构根据成员单位结合程度不同,分为紧密型的集团和松散型的集团两类:紧密型的集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法人负责制,如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而松散型的集团则因集团本身一般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各成员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理事会通过制定相关的章程和制度,对集团化办学起决策、统筹、协调和融资等作用,是集团最高权力机构和集体决策机构,目前广东绝大多数职教集团都是松散型的集团。
其次,加强职教集团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制度是指职教集团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法的安排。广东很多职教集团都建立了科学的议事、决策、运行、激励、惩处和监督制度。比如,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工业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南海职业教育集团等都制定了理事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集团事务作出决策;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制定了董事会会议制度、集团职教工作会议制度、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处理集团日常事务。
最后,大力推行行业企业参加职业教育集团治理,构建一个多元治理模式。所谓职教集团治理,是指协调职教集团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目的是构建一个多元治理模式,推动职教集团有序发展。广东很多职业教育集团治理模式都凸显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广泛参与。比如,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是由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交通集团、广东省航运集团及其下属主要的二级企业、广东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社会主要的合作企业为理事单位,成员涵盖了全省交通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其中,副理事长单位包括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利泰集团两家企业,理事单位包括广东省公路学会、广东省航海学会、广东省船东协会、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广州航海协会和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六家行业协会(学会),充分反映出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参与该职教集团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五、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广东改革未来展望
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职业教育需要大发展,改革创新是前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广东职业教育从粗放型规模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未来,广东省要围绕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集团化办学的规律,走出适合广东省省情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需要加快四个方面的实践:
(一)加强与香港、澳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
与广东省比较,香港、澳门的职业教育相对较发达,拥有较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比如,香港职业训练局是目前香港最具规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职前及在职培训。它成立于1982年,由《职业训练局条例》监管,目的是提供一套全面和具成本效益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配合社会经济需求;并负责制订、发展及推行训练计划,训练操作工、技工、技术员及技师,以促进工商及服务行业的发展。此外,又设立和管理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职业训练局工商资讯学院、邱子文高中学校、工商业训练及培训发展中心、技能训练中心,以及执行《学徒制度条例》。近年来,职训局根据《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与广东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合作,建立职业培训师资交流合作制度;支持广东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与香港有关组织、企业和机构合作,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支持香港国际教育机构与内地机构合作在广东开展职业培训服务;加强技能人才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标准交流,研究实施“一试三证”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以后,广东的职教集团要加强与香港、澳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对接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对接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与产业对接、与企业合作
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途径之一,而服务地方产业则是实现“幸福”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广东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正源于此。目前,广东的职教集团大多是松散型的集团,各成员之间相对独立,集团内校企合作的利益互动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未来,广东省政府应当通过立法明确校企合作的企业社会责任,减免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业、企业相关税收来增加对它们的吸引力,通过建立科学、可行的激励方案驱动行业、企业的投入热情。同时,广东的职教集团也要努力构建“互惠互利的内在动力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原动力;构建“集团主导的调控保障机制”,增强校企合作的凝聚力;要将技能人才培养链条与产业链紧密对接,围绕产业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对技术专利的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市场化运作
纵观一些取得成效的职业教育集团的例子,其最大成功就是集团在成立之初就基本按市场化运行机制来运行,如上海市卢湾区职教产业集团、松江职业教育集团和广东省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广东大多数职业教育集团都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组成的联合体,集团本身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是市场主体,应该通过制度安排、共同投资等方式加以解决。另外,在广东经济已经全面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广东的职教集团的管理职能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