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文1

关键词:培训 安全生产 质量

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三大对策(工程技术对策、科学技术对策、教育培训对策)之一,在铁路改革发展的背景下,职工整体素质与铁路科学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职教部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比以往更强调培训服务质量,尽快适应新时期铁路的发展要求。

一、职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培训在培训模式、内容、方法上无法满足对岗位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表现在职工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规章了解不足,对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甚至现有技能水平与岗位标准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原因:一是培训需求分析不透彻,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二是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对象、师资力量双向缺员,难以落实培训计划;三是培训手段落后,重理论轻实作问题突出;四是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未落实,达不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二、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对策

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岗位履职能力。岗位履职能力提升是企业和职工对培训的共同要求:企业通过培训获得高素质的职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有了更强的智力保证;职工通过培训提升本岗位任职资格,为自身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因此,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是促进岗位履职能力的提升。高质量的培训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保证体系才能实现。

1.落实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近年铁路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机构改革的力度加大,相应的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又未及时跟上,是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要从三方面入手提高学技练功的积极性:一是加强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建设,把培训与职工竞争上岗、待遇报酬挂钩,形成培训提升能力,上岗靠能力,报酬靠业绩的良性循环,调动职工主动学习、认真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加大调研和培训管理的力度,着力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受训职工能够学以致用,激发职工的学习动力。三是努力提高专兼职教师的待遇和积极性,建全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的准入、选聘、考核、奖励机制,把培训工作做大做强。

2.落实效果评价机制

质量是培训的生命线,培训质量的高低可以用培训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评估去落实。一是认真开展教学效果检查和质量评估。对脱产培训班必须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不断改进培训工作。二是健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重点从培训管理、质量保障和基础工作等方面,对职工培训作综合评价。三是加强培训过程管理,细化培训目标,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培训质量。还要深入学员培训后从事的作业岗位,了解作业能力提升幅度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完善培训方案的依据,使后续的培训更适于培训需求的满足。

3.落实培训保障体系

培训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要使培训增加活力,就要有人、财、物的支撑。提高培训质量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的工作主要靠师资来完成,师资队伍是培训的中坚,提高师资的水平,就是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职教部门永远追求的目标。一是针对培训任务和培训对象,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的结构,尽可能的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二是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职教师技术业务水平。可以选送部分教师进入有关院校进修或参加第二学历的深造。可以经常组织骨干教师到有关车间班组加强现场调研,可以去先进培训机构考察培训,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院校、相关工厂、公司的资深专家来校组织专题教师的培训。三是从健全激励机制、强化职能建设等方面,尽可能调动广大教师学技练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任务的深化和教学改革的落实,激发教师“开足马力,勤奋耕耘”,让教师深切体会到取得成就的喜悦,用收入分配机制的灵活杠杆橇动教师的积极回应。

3.2加大培训教材开发力度

培训教材和考试题库的建设必须以基层一线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以岗位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为重点,按模块化教学进行。一是教材开发以满足岗位适应性培训为主,贴近现场,适度超前,保证教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题库的内容要确保质量,根据现场工作实际,及时进行补充,保证与现场作业要求同步。要突出核心业务,重点突出,难点适中,完全满足现场培训考试的需要。三是适应模块化教学要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多媒体教材和仿真教学课件,实现教材的丰富多样,增强生动性和趣味性。

3.3加强职工培训基地建设

职工培训基地是保证职工培训的重要平台,要从适应铁路科学发展对职工素质新要求的战略高度,加快培训基地建设。要严格按照铁道部、路局关于现代化培训基地的建设要求,立足于现场,配备好专业实训设施,强化师资建设,树立品牌教师并打造精品课程,改善培训设施,使用先进的培训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设基地和谐的人文环境,加强制度管理,努力打造一个与铁路发展同步、与路局要求同步、与现场需求同步、具有一流培训质量的现代化培训基地。根据培训的实际需要,基地加大实作演练设施建设的力度,用科技手段突出实作技能训练,要让学员深切体会在基地培训是一种待遇和机遇,激发不竭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董永昌.重视培训质量,服务安全生产.《铁路企业教育》。2012.1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文2

【关键字】:职教 信息 创新 培训

Abstract: With the footsteps of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economy,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manifestations of human resources competition.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employees is related to workers deal well with work, work potential, so as to promote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s one important way. With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a lot of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 new methods quickly equipped production line,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s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employee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atch each other, each other promotion, a new training method and call out.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novative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72 TP3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跨越式高速发展时期,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正在迅速装备生产一线,随着现代化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对职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目前职教工作现状:

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以后,各个片区即将合并铁路局,成立分公司,各个基层站段经过几次改组整合后,形成大站段管理格局,资源部署和管理整合的优势日益突显,适应我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站段职教机构人员精简,而职教工作却面临机构多、人员多,管辖范围点多、线长,涵盖工种繁杂等诸多问题,如延续过去小站段时的职教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状。

如何解决好新时期日益凸显的矛盾,只有不断深化、升华“三级教育网络”体系,运用电子信息化等先进管理手段,形成高效的“闭环式管理”体系,才是我们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唯一途径。

适应新形势下铁路职教工作发展需要

中国铁路在近几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项技术指标及科技含量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铁路职工的文化素质却未达到与之相对应的层次,随着各类新技术逐步应用到生产一线当中,职工队伍文化水平的“短板”就为运输生产买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培养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平稳的关键所在。

当前,随着新技术逐步应用到生产一线,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运输任务就必须有素质高、技术精、懂管理的管理人员和思想过硬、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因此适应新形势下铁路职工的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铁路部门工种繁多,行业之间业务差异较大并且实行倒班制,学习方式不可能像常规教育一样整齐划一,同时职工的学历层级、年龄分布不一样,因此职工教育必须以“干啥学啥、缺啥补啥”为原则,以自学为主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用以解决铁路站段不便组织集中培训的教学矛盾。

适应新形势职教管理工作的设想

我们在解决矛盾的实践中开展创新,设想当前应该建设一套能够实现三级教育联动,各级教员共同维护、共同完善的多元化职教资源库,并以此为依托,横向拓展综合一体化职教信息平台。

平台应具备的功能:

(一)实现远程培训、自助学习、在线考试、职工和教员互动交流,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教育构架。有效解决职教人员少,培训对象多,浪费时间和培训成本等诸多问题。

(二)实现题库多级管理,培训计划、考评、技术交流、综合培养,数据查询统计,并能通过对系统积累数据的二次挖掘,有针对性的进行梳理、分析,科学的对一段时间内职教培训工作进行数据评估,查找、总结出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三)能够自动跟踪人员信息,并根据不同工种、不同部门和实时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要求自动生成试卷,完成数据归档。

(四)实现在不集中召集培训的情况下,将学习计划、培训资料运用网络、手机等通讯方式即时传递给职工。

(五)发挥系统数据共享的特性,通过各部门共同维护,融入各人资料查询及单位动态信息的,积极的将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的事物纳入到个人生活中来,从而转变职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感性认识,由过去形式型、强制性培训模式转化为主动型、参与型、兴趣性的学习氛围。

探索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开发

通过对“三级教育网络”体系进一步的认识和“闭环式管理”的深入研究,我们探索性地开展了实践开发工作,基本建成了集人力资源管理、题库管理、在线培训考试、职教管理、自助学习与交流、民主测评、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同时承载于办公网、互联网、手机终端等通讯方式,基本实现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设计思路。

现在我们的各级教员通过客户端和网络,可实现共同建设、维护职教信息库,共享职教资源,统一部署开展培训工作,下发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多级联动培训考试,能够自动生成随机试卷或固定试卷,完成在线批阅自助考试,统计查询培训数据,调阅职工培训信息,分析梳理历史数据以及打印证照归档存储等功能。

现在我们的职工工作之余,可通过车间班组的触摸屏在线设备,实现培训计划查阅,自助学习,模拟考试;可通过指纹识别和语音录入技术完成远程自助考试。

现在我们的职工在家可通过互联网,登陆综合系统维护个人信息资料,查询会费、公积金缴纳情况,查看培训计划内容,培训历史成绩,职业技能资料,模拟测试自学效果,浏览单位工作动态,参与民主测评等厂务公开活动。

现在我们的职工闲暇之余,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wap方式,获取培训计划,调阅培资料,浏览单位信息。

现在我们的职教工作者已经从繁琐的组卷中解脱出来,克服了因机构多、人员多,管辖范围点多、线长,涵盖工种繁杂等诸多问题,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如何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率、确保培训质量的问题,从而开辟职教培训的新篇章。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文3

形式单调刻板,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基层企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没有随着职工特点和要求的变化更新培训内容、改变培训方式方法,不关心企业需求,不挑选培训对象,不看培训效果实效,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缺少内容、形式的创新,只求完成培训任务。以致教育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都受到了影响。

二、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对措施

(一)基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形式,建立适用的培训、考核制度,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根据基层企业单位自身的工作要求、各工种的特点,建立起近期的、远期的教育培训目标。设立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培训密度、监督考核、效果等进行讨论,随时修正和完善这项培训制度,并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场地、器材、经费方面的支持。教育培训考核结果与经济奖惩及人才使用选拔挂钩。对在教育培训中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的情况,在季度奖惩中予以一定的处罚,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实施;再评先选优及后备干部选拔中,将教育培训中的表现与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项目,促进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模式基层企业单位培训职工的目的,就是提高其工作技能,增强其在实践工作中的能力,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最有效的培训模式。通过定期的各工种专业理论学习;加强指导日常工作中的“岗位练兵”、“师徒帮带”;再结合聘请企业以外专业人员给企业职工讲课、全员参与各种层次的技能大赛等多样化的培训,大大促进了企业职工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素养的提高,也使得基层职工教育工作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强的、操作性强的职工教育应用体系。

(三)利用现代技术保持培训内容的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咨询平台,并通过专兼职的信息人员对基层企业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确保基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内容的更新。新员工对现代信息接受较快,可以让他们负责部分工作,同时,在基层单位内部成立相应的网页,免费向企业职工开放,让企业职工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自由查阅,进行自主学习。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文4

目前,多数的企业已经特别关注职工教育培训,尤其是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及如何通过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培养,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力度加大,但是还是有一些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人才流失等问题的发生。例如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其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就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国务院在八十年代就提出要建立铁路职工教育体系,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铁路职工教育体系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教育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老职工虽具备熟练的旧技术,却不能适应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而且近几年在补充新员工时,他们不仅铁路方面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不足,也严重缺乏现场经验。部分职工的风险意识与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烈,从而导致铁路职工在自我技能培养与教育培训等方面有所松懈,出现口头上、思想上重视执行却不到位或者是不重视等问题。除此之外,侥幸心理与主观认识不足等问题也是在铁路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虽然这些是我国铁路企业中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但是有很多其他行业也存在相同的现状。

二、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研究

1.职工教育培训理念的创新

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观念的创新,拿出真实行动,对教育培训计划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教育培训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并不是只空喊教育培训的口号。首先,要将培训的目标确定,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企业就应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将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定出来,从而保证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有效的针对性;其次,将培训的范围扩大,保证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进行再学习,并保证培训模式多元化的实现;最后就是要特别注重教育培训的成果,要结合企业实际来确定教育培训的计划与内容,对职工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

2.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

企业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时,必须将一线职工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在培训形式上要注意实现开放性、多样性以及灵活性等,从而促使职工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并使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证。因为企业的职工都是成年人,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且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听那些比较枯燥的理论课程,因而,要注意利用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角色扮演以及案例法等进行教育与培训,并注意将企业一些新的工艺与新方法作为教育培训的内容,从而使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以及整体素质等得到提高。

3.职工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创新

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培训内容与培训手段的信息化两方面的内容。企业只有加强了科技创新的能力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加大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而且要对先进的通信与网络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多媒体资源和电子图书进行开发,同时要制作更多形式的如视频、图片等资料,使职工在教育培训中,能更有效的理解与接受教育培训的内容。除此之外,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创新,可以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的优点,邀请一些专业人员就一些专业技能给职工进行讲解,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并有利于职工教育培训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三、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措施

1.职工教育培训的计划管理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是培训学习具体实施的行动纲领,因而一定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培训计划。在职工教育培训进行之前,要做到有备无患,就要科学评估相关的指数。首先,分析培训需求,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就一定会遇到各种阻碍,将这些问题的根源找到,就能将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出来,就能分析出教育培训在问题的解决方面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等。一些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特殊的方法与技术,因而需要分析职工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通过什么样的教育培训学习能够有效弥补等。其次是制定培训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也是如此,先要将详细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定出来,并对培训的方向与培训的目标进行明确,然后,计划并设计好培训实施的过程,有效设定职工学习的期望值,适当调整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等。

2.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管理

确保培训顺利完成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因为培训管理是相当烦琐而又复杂的工作,要管理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不但要约束教师的施教行为,同时要规范职工的学习行为。必须跟踪监督整个培训过程,跟踪教育职工的实训情况、出勤情况以及考核情况等,并对其进行专业的管理。

3.职工教育培训的评估管理

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评估教育培训的成果,是最基本的培训效果衡量方式。管理职工教育培训的评估,主要是从教师施教态度方式与职工掌握培训内容技能情况两个方面开展的。尤其是在评价职工培训学习情况时,结论不能只用一次考核就得出,职工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也要纳入其中;并要从执教方式、执教能力以及执教效果等多方面对教育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文5

关键词:职工教育 职工培训 模式 途径

一、当前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虽然越来越得到各行各业、社会上下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不太和谐的问题。

1.认识有错位

在当前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的考核管理体制下,一些单位领导或部门管理人员产生了种种偏颇的观念,认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只是一种软任务,既不能带来什么政绩,也不会产生什么直接的效益,从而不同程度地忽视或轻视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甚至对政府或行业安排要求完成的硬性培训任务,往往以工作忙或生产忙为借口,不认真安排或敷衍了事,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2.规划欠周全

职工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包括内容选择、人员沟通、部门协调、时间安排等诸多方面,是单位人事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然而目前教育培训工作往往都与人事或人力部门分离,而常常由各业务部门分别围绕业务需要举办,呈孤军奋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状态,形成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痼疾,缺乏一种整体上的协调、战略上的规划机制。也就是说,当前教育培训大都局限于岗位培训、应急培训与临时教育,追求短期的、可视的直接效益,而从行业长远发展方面,或职工潜能开发方面,或从职工自身素质适应企业、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教育培训则没有开展。

3.手段方法不合适

目前职工教育培训或交由学校单独承办,或单凭自身独立主办,而且教师只能备课,无法备人,无法保证教育培训目标的实现,无法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融合,从而难以实现各种教育培训的目标,如经营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生产一线员工岗位技能的加强等等。

4.特色内容匮乏

当前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严重缺乏特色,要么是上级要求的社会公共知识,要么是为了某种证书而量身定做的“快餐”知识,要么是大众化的基础知识。其后果,一方面严重挫伤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把教育培训工作推向无人问津的境地。换言之,教育培训内容或缺乏科学论证,或疏于汲取民智,或太讲究形式而轻视实质,使其缺乏应有的特色,从而缺失应有的魅力,教育培训活动不可避免地“失宠”。

5.评价激励机制不足

从当前各行业的教育培训看,其结果大都是体现并停留在一张试卷或一本证书上,而与职工个人利益关联不大,参加教育培训的职工根本无法明确地感受到学与不学对自身职位、待遇乃至前途的影响,这无疑严重挫伤了职工参加教育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迫切性,也倒逼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处于一个难以开展、更难以发展的尴尬位置上。

二、职工教育培训的模式及特征

教育与培训作为知识与经验、技术与技能传播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正发挥前所未有的关键性作用,而终身教育将占据核心位置。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职工教育培训无疑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宠儿。职工教育培训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全日制学校教育的独特运作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集多重教育形式于一身

职工教育培训的形式可谓灵活多样,它摒弃了单一的学校教育形式,把教育扩展到整个社会和每个家庭,使人人都能接受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目的的教育。特别是它能有效地把泾渭分明的种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结合,不仅使教育充满整个社会和整个人生,而且使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2.融新颖实用的教育内容为一体

学校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的学习,而职工教育培训则注重应用知识和前沿知识的教育学习,注重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换言之,职工教育要求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瞄准未来,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注重先进性,如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设计方法等。以企业为例,职工教育培训就必须直接为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服务,为产品的升级换代服务,为新市场的开拓服务。

3.集网络性的教育结构为一系

学校教育是一个纵向系统,要求教育由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构成一个纵向链条,一环扣一环;而职工教育培训则由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职后教育等构成一个横向系统,交叉互补。它可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集声、光、图等多媒体充分采用面授、函授和自学等形式,为职工提供广泛的教育培训服务。

4.创多元化的教育体制为一统

当前,职工教育早已脱离由国家单独承办的一统局面,而变成由国家、行业、社会团体、单位和私人共同举办的局面,办教育成为全体国民和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法定年龄的受教育者变为终身受教育者,把办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统一起来。此外,职工教育培训实行多种证书制度,学历证书作为具有知识内容和层次的证明,技能证书作为职业准入凭证,岗位证书作为上岗的重要依据。

由此可见,有效的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必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开放性。主要指教育培训的组织形式,不再囿于学校、课堂,而是延伸于社会、网络。二是新颖性。主要指教育培训的内容,在注重知识结构完善的同时,要突出新的理论、技术、方法等。三是实用性。主要指教育培训的目标,准确地说不是终极目标,而是阶段目标,让职工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了马上就能用。四是可持续性。主要指教育培训的认可度,既要体现短期的效益,也要从长计议,实现良性循环,要成为职工终身的需要,变“我被教育培训”为“我要教育培训”。

三、办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毫无疑问,要办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放眼全局,立足长远,谋求可持续发展,树立适应当前形势需要以及时展要求的教育培训理念,构建科学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确保职工在工作中能不断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增强技巧和能力,达到岗位需求、个人发展、单位前景和社会进步四者的完美结合。

1.树立全新的职工教育培训理念

加强教育培训,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对现有职工进行素质提升和潜能的有效深度开发,无疑是挖掘人才资源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及时完成从使用人到开发人的潜能、从利用人到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转变,对职工进行持续、全面的全员培训和教育,向教育培训要素质、要能力、要效益。以企业为例,根据发达国家有关统计表明,其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一是教育培训水平提高带来的,二分之一是创新带来的,只有15%是设备投资带来的。而教育培训程度高的职工,其创新积极性也高。比如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其技术创新积极性比只受过初小教育的职工高30~80倍。可见,教育培训也是一种投资,是一种能获得更大产出的投资,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

2.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一个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首先是要充分发挥人事或人力资源部门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牵头总领的作用。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以及发展远景认真制订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人事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计划,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各类人员的现状,结合员工自身发展的规划要求,按照按需施教、服务大局、全面发展的原则,分专业类别、数量、层次、时间等科学地制订出一整套动态有序的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和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做到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有的放矢,避免随意培训,低效培训,确保教育培训任务分级分层分类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严格岗前培训制度,推行持证上岗;要坚持年度进修制度,实行带薪学习;要落实定期轮训制度,强化质量意识。要建立教育培训惩罚制度,对不参加培训学习的员工或不支持培训教育的部门领导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惩罚;要注重建设教育培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等等。

3.把握明确的教育培训方向

在抓好职工全员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要采取加快培养核心人才的方式来带动单位智力开发,突出抓好重点培训、层次培训、个性培训和需求培训,不搞一刀切,不开大锅饭,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与效益。如: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领导干部为目标,着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领导科学、领导艺术及综合知识的培训,提高其领导才能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以培养适应行业市场化改革发展的经营管理者为目标,着力抓好公关协调、人际处理、市场开拓、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等等。

4.探索有效的教育培训方法

在坚持传统的面授等教育培训方法外,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培训方法,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可以开发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以满足员工个性化、自主化、经常化学习的需求;可以密切校企合作,加强联合培训,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知识与经验完美碰撞;可以采取脱产学习、定期轮训、自我进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为职工提供既可全程参与的长期教育培训,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单元或阶段性教育培训;可以大胆尝试“参培人员讲课制”,一方面可以突出学员主体地位,激发其他员工学习热情,又可以降低培训成本。此外还要充分运用案例研究、讨论交流、小组竞争、模拟练习、现场实践等模式,有效激发职工学习兴趣,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沟通协调、应对现实、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开发有趣的教育培训内容

有特色的教育培训内容必须是有趣的,而有趣的内容,必然是新颖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如何才能开发出既能体现单位或企业要求,实现教育培训目标,又能让职工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内容呢?首先,要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出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划定出内容和范围;其次,选定任课教师并向他们提出新颖性的内容要求,由他们根据要求去寻找能体现前沿技术、现代工艺、最新产品等的内容;第三,由人力部门与任课教师共同深入到职工当中调研,了解他们的爱好、需要、兴趣;第四,由单位教育培训机构领导及任课教师、职工代表共同审定教育培训内容。当然,有趣的教育培训内容是相对而言的,它在很大程度还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授课方法与手段,取决于课堂环境或者呈现环境。

6.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评价机制

一要建立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对参加教育培训的职工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对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职工,不但要求其重新学习培训,而且相应的费用也要全部自己支付。事实证明,没有压力的教育培训,易流于形式,难有实效;反之,可以使职工真正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要建立教育培训与报酬、晋升相结合的制度。目前这种制度还鲜为人知,至少还缺乏共识。事实上,分配和用人导向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单位的成败,这是一种脆弱的生态,需要领导谨慎呵护。无疑,正确的导向可以推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利于职工成才。因此,每个单位首先要为职工建档立卡,详细记录职工的每一次教育培训,并根据其整体表现,如:个人素养、工作业绩、服务质量等来增加报酬,或给予职位的提升,引导职工崇尚知识,主动成才,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三要建立职称评聘和技术等级内部晋升制度。要结合单位特点,放宽技术等级申报、评聘、认定条件。当然对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技术等级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也要给予认定并给予相应待遇,以激发职工不断学习提高的兴趣;对工作中转岗的职工,要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保留原来技术证书对增加工资报酬的作用,同时适当放宽其参加新的更高一级技术等级的申报条件,以激发职工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李龙.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创新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范文6

摘要:教育培训机构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作为烟草行业的培训机构,面对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首先应了解行业经营机制改革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其次需要思考教育培训观念的转变,最后确定适合行业实际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培训;经营机制;改革

教育培训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烟草行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营机制改革工作,这一改革必将对烟草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才能适应经营机制改革的行业,更好地发挥为行业服务的功能,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行业经营机制改革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了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效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烟草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体制改革。经营机制的改革对职工教育培训将产生什么影响呢?经营机制的改革会使劳动力的流动量增加,转岗、转业人员增多,富裕劳动力增多。要适应这一需要,职工教育培训的专业门类必须拓宽和增加,职工教育培训的形式和层次必须更加灵活,各种层次的培训必须更加丰富多彩。

一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行业由经济效益型走上了规模效益型,行业的各个企业会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人才和劳动者素质对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成为企业的自觉需要,使企业对这一原则的执行更注重实质。

二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人力资源部门更加重视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素质,这将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保障机制更趋完善。由于个人在单位中的地位和收入将不再是凭学历和资历,而是根据能力和贡献,这必将极大地激发职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热情。而与之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根据行业经营机制改革后的需求,适时进行教学设备改造、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完善,并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管理高度重视,以满足行业职工高涨的学习热情。

三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的共识,形成了按能力用人、看贡献计酬,能上能下,能聘能辞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将为职工培训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实力增强,从而推动行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不仅可以为职工教育培训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还可以使广大烟草职工认识到教育培训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

二、教育培训机构该如何面对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针对上述情况,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应看到行业转换经营机制对职工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所提供的契机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教育培训机构应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积极投身到发展教育培训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是要树立超前服务观念,面向行业发展的主战场,认真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主动顺应这种需要,从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积极主动地为行业发展服务。

二是要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念,克服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观念,在教育培训中,还要融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以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

三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建立服务行业发展的新的职工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从专业结构、培训布局、课程设置、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培训思想、培训方法、考试制度、培训设施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在用人和分配制度上进行配套改革,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教育培训工作充分显示生机和活力,以形成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

三、教育培训机构应对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的策略

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必须适应烟草行业的形势变化,积极采取措施,跟随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及时转换教育培训机制。转换培训机制就是要改从前靠行政干预下达培训任务,积极组织培训人员开展广泛的培训需求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变为职工教育培训机构从行业生产经营出发,根据行业和职工的需要,按需设教,按需设班,靠办学质量和信誉来吸引单位和学员。

第一,教育培训机制转换,要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以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在确定办学内容时,不能靠凭主观想象,必须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培训需求分析。在全面了解行业和职工对各类人才知识需求的情况,切实做到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开什么样的班;职工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按照行业的需要自觉地调整培训办班计划,充分体现办班的实际、实用和实效,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