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1
摘要:本文对托马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的思想观点(即社会工作的前身和起源)与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
在社会工作起始阶段,主要探讨社会工作的神学和哲学,经院哲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从神学中总结出的许多的理论观点,特别是他从基督教义中所吸取的“爱上帝,爱他人”“对贫困者的救济”对社会工作的萌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初始阶段的理论进行阐述,试图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神圣的秩序。中世纪的等级秩序反映出“上帝的秩序”。对他来说,这种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是自然的,从一开始是上帝所愿的。在阿奎那的宗教伦理中,爱德(Charity)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友谊,而且这种人与上帝之间的友谊—爱德又是有秩序的且永恒的。他认为,爱上帝在万物之上,但是也不能驻足于上帝,还要扩展至我们自己、近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家人及其友人)、自己的身体、罪人、敌人等。他还认为在人的本性之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通过惩罚和法律把他引在正道上。
(二)爱上帝,爱他人。爱上帝的信条:“你用你全部的心,全部的灵魂和全部的力量爱主,你的上帝。”爱他人的信条:“你要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他人”,这里的他人指周围所有的人,特别是你的敌人,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圣爱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核心所在,它超越了人的种种局限,而融入到上帝的爱之中,从而实现对人性的拯救和完善。他认为圣爱是以神圣的至福为目的的,它直接对象有以下的三点:其一,上帝,其自身就拥有至福;其二,理性生物,他们能够分享至福,其中又可以分为自我和邻居;其三,我们的身体,至福通过我们的心灵回报到身体上来。具体而言,在圣爱之中的关爱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爱上帝,其次,他爱自我;最后,他爱邻人。在他的同胞中,他应当给予和他更紧密地相结合或相关联的人更多的帮助和相互间的帮助。他的爱的秩序不仅表现在效果上,即实际我们怎么去爱,而且也表现在关爱本身,即我们应该怎么去爱。
(三)贫穷、帮助穷人和施舍穷人。他认为人们的首要任务是敬畏上帝,拯救灵魂。劳动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仅仅是获得生活所需。而贫困是进入天堂的的前提条件,“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引自马太音符5,第3句)“富人很难进入天堂,……骆驼穿过针眼比富人进入天堂容易得多”(引自马太音符19,第23句)。仁慈、行善、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伦理义务,但是这种观点的核心不是需要帮助的人,即获得救济的人和施舍的人,而是行善者即财富的所有者,所有有剩余的财富的人,有义务把多出来的部分交与需要的人。苦难和救济被看作是宗教性的和伦理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和社会性的。如果没有盈余的人去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是出于正确的信仰和信念。但是当捐赠者让被救济者有所盈余,那是错误的。他认为没有必要改变社会秩序,让穷人摆脱贫困。穷人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只是为了富人进入天堂。
(四)公共利益。在他看来政治社会是由很多的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是不同的,公共利益作为政治利共同体的整体善,必然是由许多的不同因素构成的。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分,他认为根据实践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其一,由祭司们负责的促进和实现的精神属性的公共利益;其二,由治理社会的统治者负责促进和实现的涉及公共秩序、社会安宁、物质福利等方面的公共利益;其三,由军人负责促进和实现的国家安全方面的公共利益[1]。“人成为其中一部分的政治社会不仅帮助他取得由一个国家的许多不同工业生产的这样一些物质福利,而且也帮助他求得精神上的幸福”(引自《阿奎那政治著作选》,1982,第119页)。他在关注一般社会公众对社会秩序、社会发展、公序良俗等方面普遍性利益需求时,也特别关注到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提出济贫也是世俗统治者应当实现和促进的公共利益事项[2]。
(五)慈善之举。他认为从神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形式和质料结合而成的,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人除了有理性认知以外,还有自我保存、生存欲求和意志活动的能力,人的行为活动是趋乐避苦的,人的一切德行都是本性中自然倾向的表现。这种自然倾向的根源在于上帝赋予人类内心的一种行善避恶的道德自然律。
二、对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借鉴价值
社会工作是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其专业的知识体系、价值和伦理都植根于西方国家的传统之中。而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将社会工作引入到我国社会体系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对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乃至现实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适应问题。
(一)阿奎那的“爱德”秩序对我国儒家“仁爱”秩序观的支持。近年来在基督教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的文章中,较多的强调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普遍性,批评儒家“仁爱”思想中重视血亲关系而缺乏普遍性。但是不然,从《圣经》,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也有无数关于人间血缘亲情之爱的论述。不同的是基督文化传统中血缘之爱是服从于上帝之爱的,只有爱上帝的前提下,才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乃至周围的人。他在《神学大全》第二部分对爱德秩序的论述,并以此为基础,为儒家的“仁爱”秩序思想提供一种“支持”,以彰显儒家仁爱秩序在世俗世界里的普世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社会工作要在这样的文化之下发展,则要更好的理解和实施这种爱德秩序对仁爱秩序的“支持”作用,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文化环境。
(二)辅原则和对我国传统救济模式的支持。阿奎那社会工作理论的辅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辅原则强调自下而上的义务,“自助—家庭—社会—国家”的救助模式。在中国的传统救济中,也是由亲至疏、自下而上的救助模式。这启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帮助其受助者“自助—互助—助他”,而不是等待国家的帮助。在我国可以借助这一原则与中国原有的由亲至疏、自下而上的救助模式相结合,特别是在个案工作中,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任何成员所面临的问题,都需各个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可能个案工作在解决问题和提高个人福利方面,会起到更重大的作用。
三、总结
总之,阿奎那的理论观点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在运用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引入国外社会工作理论时,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检验。在理论检验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社会工作的知识、技能技巧和价值体系进行梳理,同时也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所涉及到的中国各个社会结构进行考察,在二者的对比之中发现双方在互相适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在理论上制定本土化的方案和策略,这样才能使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发挥其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沁芳.在调和中传承和创新—托马斯.阿奎那.法学研究[J]. 2007,(9):127-129.
[2]徐春玲.邓李贇.试论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人性论[N].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99-100.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融入生活。
一、紧密联系生活,丰富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们要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
3.从生活实际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
三、激活生活体验,让课堂“活”起来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3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最近,在本市个别区、县发现以“西部大开发”为名,从事非法职介活动的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侵犯了求职者合法权益。根据市领导有关要求,各区、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在前一阶段开展打击非法职介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发现的新动向,继续加大对非法职介活动监察执法力度,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打击非法职介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要从维护首都的社会稳定、保持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在不断开展日常的监察执法工作的基础上,要根据本地区出现的非法职介活动的新动态,加大打击力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决不让其形成蔓延之势。
二、根据这几年我市几次清理取缔非法职介活动的具体情况,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和部分远郊区、县往往是非法职介活动比较猖獗的地带。各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根据近时期发现的非法职介活动新动向,结合本区、县具体情况,尤其是重点地域,要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安排一定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清理取缔非法职介活动的专项治理。对非法职介活动经常出现反复的地方,要实施不间断的追踪执法检查,决不让其死灰复燃。
三、各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将此次取缔非法职介活动监察执法检查情况于6月10日前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处。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4
一、在文化内涵中认识“生态文明”的文化性
所谓生态文明,从狭义上理解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掠夺式使用资源能源,要求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经济层面上,生态文明要求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来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低碳生产、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政治层面,生态文明要求党和政府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执政,积极与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
因此,生态文明在《经济生活》中侧重于从经济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如理性消费、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与《政治生活》的整合则侧重于从政治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制度建设、政府作为、政绩评价、国际合作等政府作为。
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深刻反思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再次系统建构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特别强调和关注人类的自觉与自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具体来说,在文化价值上,要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利益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观;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为生态文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由于各国人民均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无论是“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于“把自然仅仅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对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此,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生态文明作为主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在其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文明是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互动中,在多方面相互交融,并对经济社会其他要素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深刻的作用。
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性,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生态文明,从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文化多样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民族性
《文化生活》第三课指出,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多样性基于不同民族、国家社会实践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加强沟通,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具有文化价值。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差异,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生态文明的外在表现必然存在差异。
例如,西方的生态文明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得以呈现。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的思考超出了自然环境领域,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主张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而我国的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通过肯定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他人;道家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将法道自然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佛家则通过众生皆平等、万物皆有灵表现出慈悲的生态伦理思想。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理解、践行、落实生态文明时,由于国家利益、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出理念、思维和行为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和冲突。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对待自然上既要获取又要节制,既要利用又要保护,共同维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而这正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凝聚的世界性的精神内核,它超越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是不同国家、民族能够在生态问题上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逻辑前提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文化的交流中理解和认同“生态文明”中的共通性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对差异予以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由于发达国家200年的工业化过程给现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国际合作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三、在文化传承中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总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因此,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文明;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原始文明中人被自然奴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的征服这两种关系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将人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存。
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需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呈现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表现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国相互合作、沟通发展等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
因此,我们要从全球化浪潮中把握生态文明。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强化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创立国际生态建设共同准则,积极推动国际生态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我们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处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平等互利、真诚合作、责权对等基础开展国际生态合作。
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还要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坚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具有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缅怀先人等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文明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通过生态行为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文化内涵,凸显生态行为的传承力和影响力。
四、在文化强国中领会“生态文明”的价值性
《文化生活》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党的十报告,教材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作出了较大篇幅的调整,指出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提出了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生态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每一个人的理念践行。生态文明可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躬行勤俭节约,提升道德素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美丽中国追求生产方式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社会人际空间和谐友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人更美。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从文化的视角来说,其美学内涵即为生态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共同价值,方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班级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发展迅速。同时,职业教育也正在由数量向质量发展。市场上缺少的不是职业人,而是综合素质高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其道德、情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在这个基本平台上完成。班级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对学生的人格有着深层次的影响,甚至影响一生。班级良好的文化建设,营造了正向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从属,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文化和班主任的影响,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独特的团体生活方式。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学校需要完成的不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个体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不同特点,造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作为正蓬勃发展但又处于新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其班级文化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
很多人简单地把班级文化建设理解成对教室和宿舍的装扮,认为贴几句简单的标语、挂几幅常见的字画就是班级文化建设。对教室、宿舍的布置、装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对班级文化的展示,而非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是更深层次、针对思想的一种建设和渗透。要想加强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就要将流于表面的班级文化进行细化,结合有形的班级、教室布置以及班级制度等无形的精神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建立完善的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建设缺少明确的目标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的放矢,围绕目标完成任务。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困扰很多职业教育人的一个问题。许多职业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不清晰,重点不明确,做了许多无用功,班级文化建设不见成效。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与社会对接,没有具体的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二是学校将教育目标简单地定位为提高就业率,学校对教育目标理解的偏差,造成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缺少明确的目标。
三、班级文化建设没有明显的职业特色
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应当体现职业特色。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历史,即我国的职业教育是由普通文化教育发展而来的,带着深深的普通文化教育的烙印,所以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常体现出规范学生行为的共性,而没有体现职业文化特色。很多职业学校不善于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引入班级文化建设中,没有使学生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班级文化建设缺少职业特色。
四、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单一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6
为便于分析,先把试题抄录于下: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0分)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0分)
参考答案:
(1)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与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的“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③“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评自荐、互评互荐方式促进了村民自省自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2)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
一、识记和理解结合,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在“死记硬背”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或者说是两个极端。
一种是全盘否定,认为“死记硬背”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政治学习只要理解即可。其实,新课程并不否定“记”和“背”的重要性,新课程批判和反对的仅仅是“死”和“硬”。
我们仔细分析并把第1问的答案还原到课本上,不难发现本题就是考查了课本上“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②“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就是思想道德修养”③等几处知识。若考生在复习中不重视对这些知识的识记,在考场中如何能运用这些“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呢?退一步讲,即使考生对这些知识理解了,但在考场上,还要求能用文字表述出来,如果不重视必要的识记,考生在考场上就不能很快地将知识再现出来,只能自己组织语言。这样往往是用一句政治学科术语就能表明的意思,自己却写了三句还不够明确,宝贵的考试时间就在“遣词造句”中流逝了。
与第一种不良倾向相反,在“死记硬背”问题上存在着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认为“背诵万能”。一些学生认为,政治复习就是背课本,于是埋头苦背,最后陷入“死记硬背”误区而不可自拔。
分析第2问,其答案基本上源自课本原话:“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④因为答案就在课本上,所以很多考生把本题的失分归结为“没有记牢”。其实这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记牢固然好,但问题是:我们能把课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记牢吗?都记牢以后,真的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因此,本题失分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记牢,而在于有没有在复习中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知识点的主干知识有三句话:“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多考生虽把这三句话背得滚瓜烂熟,但高考中却仍得不到高分,原因就在于只会死记,不去理解,也不会分析。我们在高考复习中,除了要记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个观点外,还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呢?进而我们就能抓住“源泉”“物质条件”和“直接创造”这三个关键词。如果抓住了这三个关键词,那么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因此,考生在备考复习中,一方面要走出“理解即可”的误区,该记的必须记,该背的还是要背。其实,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需要我们去理解,但也需要我们能识记并能准确快速地进行表达。另一方面,还须走出“背诵万能”的误区。我们确实需要记忆一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但更需要在记忆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总之,要搞好学习,也包括学好政治,一定要把记忆与理解结合起来,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巩固记忆。
二、广度和深度并重,走出“浅尝辄止”的误区
不少考生在政治复习中,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这也是导致本题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