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专利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专利制度范文1
第一条为了推进企业专利工作,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促进科技强市,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二条申报企业必须具备较好的专利工作基础,有完善的专利工作制度,包括专利管理与保护、专利信息利用、专利利益分配和相关激励机制。有负责专利的工作机构,并配备有专利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第三条企业近三年内未有过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第四条企业累计拥有各类授权专利5项以上或拥有发明专利1项以上。
第五条企业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其中专利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企业专利技术实施后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第六条申报企业生产的产品应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
第三章认定程序
第七条*市专利示范企业原则上每年认定一次,10月份申报。
第八条认定专利示范企业,必须由申请人提出申请,并提供完整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
1、*市专利示范企业申报表;
2、企业专利工作概况,内容包括企业情况、专利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专利培训制度及开展情况、专利实施情况及效益等(同时提供企业营业执照、专利产品销售明细等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3、企业拥有的授权专利清单及其证书复印件;
4、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资料。
第九条市科学技术局审查企业的申报材料,并对企业进行考察,必要时可组织审计。对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由市科学技术局下文认定其为*市专利示范企业。
第四章管理
第十条市专利示范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已认定的专利示范企业,每两年考核一次,经考核符合条件的企业继续保留市专利示范企业称号;对连续两次考核不符合条件或发现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专利示范企业,将取消其市专利示范企业称号。
第十一条申报金华市和省级专利示范企业的,原则上从*市专利示范企业中择优推荐。被认定为各级专利示范企业的,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企业专利制度范文2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从以物治人向以人治物转变
传统的成本管理观以物为中心强调管物,以物治人。以人治物的成本观,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组织和动员群众,以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群众聪明才智实施成本管理。以赋予群众成本意识为加强成本管理的出发点,以方法革新为其次。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先管好人然后由人去管物。①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成本意识是企业职工能够自觉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本、收益进行挂钩考虑的习惯,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成本效率的能力和提高成本效率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现代企业应发展具有成本意识的企业文化,树立全员的成本竞争和成本效益观念。②搞好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素质是达到以人治物的前提。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是不断教育培训全体员工的制度。
二、从算账型成本管理向经营型成本管理转变
企业成本核算作为提供成本信息、盘算盈亏的手段是必需的。问题在于现行的成本核算有许多还停留在过去单纯的开支算账上。现代企业必须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实行成本经营。从词义上看,管理意指管辖、处理;经营意指经理、运筹。企业成本经营指的是成本的经济管理,注重事前的决策规划,强调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研究、降低要素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说,企业成本经营强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成本问题。①在技术经济方面。②在生产力组织方面。深入研究企业生产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生产力的科学组织。如在资金投入方面,研究分析并正确确定资金投入和其他投入之间的合理比例;在劳动力投入方面,研究分析并正确确定直接生产环节与辅助生产环节之间的合理比例,科学地进行劳动分工和协作,提高劳动效率;在设备使用方面,研究如何保证设备均衡满负荷运行,提高安全运转率,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在生产规模方面,研究企业生产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根据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相等、利润最大原理,科学地确定生产的经济规模,使企业在投入要素组合成本最低点上进行生产。③在供销工作方面。从企业资金的筹集,设备及原材料的购买、劳动的使用、材料储运损耗,以及从产品的发运、销售、回款等销售环节研究如何降低成本。
三、从忽视成本的价值管理向既注重价值形态管理又注重实物形态管理转变
企业成本的发生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一定量的资金耗费,而从实物形态来看则表现为人、财、物各种资源的耗费,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成本管理不是单纯的价值管理或实物管理,而是两者的结合。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表现在:通过科学的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严格准确地核算成本,客观公正地分析与评价成本,以寻求各种降低成本的途径。实物形态的管理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财产物资的充分有效利用,产品结构、性能的科学设计,各种先进的技术、工艺的采用,适当生产规模的确定,等等。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成本管理既要采用货币计量手段,也要采用一些实物和劳动计量手段,进行综合管理。
企业专利制度范文3
关键词:会计;转轨;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30-02
随着国家经济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会计工作置身于整个经济管理中,应与经济改革、深化企业改革保持同步,不能就会计论会计,而应该研究探讨会计在管理职能和工作方法上的转轨变型问题。这里的转轨是指转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变型是指以核算型为主转向以管理型为主。其目的是充分应用经济杠杆的调节和价值管理的特殊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财会人员观念的转变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
首先,财会人员要认识对国家负责和对企业负责的一致性。在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强调对财会人员领导的双重性,往往反映在工作上对上级负责多,对企业负责少。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得到了实行,企业机制也发生变化,形成了按公司法规范的管理体制。所以财会工作也应适应这一变化,对企业公司负责并不是否定与对国家负责的一致性,财会工作始终要发挥监督这一职能,维护财经制度、财经法规和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
其次,财会人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有新的概念。过去单一计划体制下的统取统支政策,形成了财会人员工作的依赖性,往往遇到新情况只是等文件,盼批示,缺乏主动性,而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价格体制、销售市场、资金筹措与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物资供应中指令性计划成份越来越少;产品价格将随着供求而变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市场经济所左右。面对新的经营格局,财会人员在思想上,工作上必须有很大的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物资供应、生产安排和市场变化要进行超前预测;在各种资金筹措与使用上,甚至核算的全过程都要瞻前顾后,防患于未然。传统的事前计划、事后算帐的管理概念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预测和参与经营活动的职能显得更加重要。
二、转变会计职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一)管理会计系统应具有如下具体职能:
1、根据企业对国家或上级总公司经营和目标决策的需要,收集并反馈各类经济信息,经过反复的量、本、利预测和可行性的分析,求出合理的产品产量、成本目标和盈利水平的最佳方案,参与企业决策,编制出企业目标成本、目标利润计划。
2、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与奖励制度挂钩,制订有关划小核算单位、内部结算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以及有关资金费用采购成本等定额。
3、参与编制消耗定额、计划价格等标准,为加强企业管理,完善控制,考核工作提供法定依据。
(二)责任会计系统应具有如下具体职能:
1、依据管理会计系统制订的有关制度,定额办法等标准,遵循经济活动责任化、责任归宿层次化、责任考核数据化、责权利奖一体化的原则,确定划小核算单位、层层落实经济责任指标。
2、建立责任会计核算,实施对各责任单位的控制和考核。建立费用控制体系,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建立资金控制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利润控制体系,考核内部利润。
3、为企业领导提供所属责任中心的业务控制和业绩考核情况的信息。通过实际数与预算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正确反映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巩固成绩和改进不足的办法,提高经济效益。
(三)财务会计系统,应具有如下具体职能:
1、综合汇总各责任会计核算的责任成本、报表等资料,核算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生产耗费的数量和价值,并进行分析、评价。
2、反映企业整个经济活动情况,验证企业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提出报告期内最终成果和信息资料,并及时反馈,为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系统服务。编制会计报表、上报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
以管理会计为主体的预测、决策系统,以责任会计为主体的控制、考核系统以及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核算、分析系统,三者达到互相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必将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能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天地。
三、完善会计管理模式,发挥会计的作用
(一)建立以总会计师为主体的会计管理中心。
根据会计法规定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为此可将管理会计系统作为总会计师的办事机构,负责会计管理方面的工作,以此来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原有层次,建立决策层次、控制层次和反映层次。决策层次由总会计师办事机构负责,控制层次和反映层次由财会部门负责。这样,既能发挥总会计师的全方位管理功能,又能使财务会计部门以转换职能,形成以总会计师为主体的经济、价值形态的管理中心。
(二)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及内部结算程序。
责任会计是企业深化改革后,会计核算向内部纵深发展的必然产物。大中型企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必须首先划小核算单位,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对公司下属生产部门考核目标利润和责任成本。如此进行责任会计管理,就能够加强自上而下的控制,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要做好责任会计工作,必须把经营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之中,建立一整套与责任会计相配合的制度。如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状、经济责任控制和考核等制度,以模拟法人之间的商品变换关系。
建立内部结算机制是企业内部配合责任会计核算的一种较好的管理形式。它是以企业经济责任指标的层层分解与落实为基础,形成的全部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中心,要做到控制生产费用支出,控制流动资金定额,实行“小宏观控制”,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立审计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实行经济责任制最终要体现在提高经济效果和经济利益分配上面。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三:一是反映信息;二是控制监督;三是参与决策。这些职能贯穿于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对于实行经济责任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内部审计会计可以发挥一定的控制,监督和防范作用。
要真正发挥会计在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制中的监督作用,首先,要检查是否把帐记好,算好,使财务信息发挥反馈作用,为领导调整决策服务,使经济责任制更加完善。其次,要审查是否严格贯彻经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注意兼顾三者利益关系,避免四面八方互相争利。还要检查财会部门和人员是否忠实履行职责;检查铺张浪费、贪污盗窃等违反财经纪律和行为。
此外,建立审计制度,重要的一点是要端正对监督的认识,正确处理监督和服务的辩证关系。对内“放权”的同时,要掌握好放权的界限的适度性,做到该服务的要服务,该监督的要监督。
四、应用现代会计管理方法,改革成本核算与管理
(一)应用变动成本法,以加强企业内部的核算与管理。
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与产量(业务量)的关系把生产费用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并把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流动而结转,而变动成本以外的固定成本则不随产品流动而结转,而是在期间收益中列支。可见,变动成本法是以边际贡献为核心,依据本、量、利相关变量关系,进行成本管理,它已成为参与领导和经营决策的一种科学方法。为适应企业内部核算管理的需要,把变动成本法的优点融合到全部成本法中,必将实现对生产费用的核算与管理进行改革。
(二)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现目标利润为目的,以确定的目标成本为依据,应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它对企业进行成本预测、管理控制、成果分析以及保证企业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经营成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目标成本的预测与确定;指标的分解与落实;日常的管理控制与检查;目标成本的考核与评价。
(三)开展质量成本核算,向质量要效益。
质量成本的通常解释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推行质量成本核算,应注意它与产品完全成本的划分,最好设置“质量费用”明细科目,与“废品损失”科目一起构成质量成本的内容。质量成本核算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质检部门和技术部门,配合和促进他们提出质量改进措施,以降低质量成本,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
(四)改革流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企业专利制度范文4
高职教育中的旅游管理专业是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更需要融入高职教育改革当中,目前的改革多体现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方面。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目前的研究也局限在对合作模式宏观的方面,而具体的操作方式欠缺。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得到确实可行的具体操作的办法。
一、企业对学生素养要求的结构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类型的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更多的在旅行社、酒店等行业从事工作,这些行业对学生有一些基本要求:1、身体健康:尤其排除一些患有乙肝(或小三阳)的同学,而就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体检状况的调查,每个班都有个别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合做服务行业的同学;2、服务形象:旅行社及酒店等行业的工作多为接人待物之类,对学生的服务形象有很大要求,在每年的企业跟学生双向交流和选择的时候,有部分同学无法满足企业对服务形象的要求。3、专业知识:专业知识通过学生将近两年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实操方面略有欠缺。4、服务意识:服务行业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一定的要求,从表情、语言到行动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自信、不主动等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行业要求。
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心态
(一)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技术一线的专业人才,但大多工作较为辛苦,尤其旅游行业,无论是旅行社或者酒店,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经常会有被客人投诉的心理压力,部分同学由于初入社会,承担压力的能力很弱,顶岗实习对它们来说是很大挑战,而且很多家长会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伺候人的职业,多少会给孩子心理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实习阶段,也会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正确指导。
(二)很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并未报考旅游管理专业,是被调配过来的,对于本专业兴趣不是很大,甚至一开始就抱有拿到文凭就转行业的想法,所以在实习阶段,基本就是走过场的心态。
(三)还有些同学,虽然对旅游管理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大多抱有过于美好的想法,例如走遍祖国大好河川甚至世界各地,但实际上,在旅行社,代过几次团后,经历了导游工作的种种辛苦后,很多同学就放弃了当初美好的愿望,转而比较低迷和悲观。
(四)当然还有很多同学,自始至终都抱着浓厚的学习和实践的心态去面对顶岗实习,在每次的锻炼中都坚强的坚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心态
各个企业由于企业文化不同,对待实习生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就旅游行业来说,一般有以下心态:
(一)选优心态:旅行社和酒店都希望从实习生中选择优秀的进行重点培养以期今后可以留下来为企业服务,因此,他们在选择实习生的时候,都是择优录取,甚至在实习阶段给实习生设定试用期,试用期期间,达不到企业的高要求的学生,最终也是淘汰的结局。这种用人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降低用人成本,对于优秀实习生来说,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但是对于企业文化来说,并不能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对于一般的实习生来说,这种优胜劣汰不利于实习生的自信心的逐步建立,毕竟实习生进企业实习,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阶段,要给实习生造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逐步提高。
(二)培养心态:有些企业是本着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的心态来接受实习生的,在实习过程,即便实习生出现不尽人意的失误的时候,企业也给实习生足够的理解,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所以这样的用人心态就体现出了企业良好的企业人文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
(三)低人力资源成本心态:由于实习生的实习工资必定少于正式员工,有些企业是本着人力资源成本低的心态来招聘实习生,实习生在岗位上做着重复的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得到的真正的本专业实践提高的机会并不多。
四、学校对于校企合作过程中人才培养的基本表现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培养方,承担着教育人的责任,不仅仅教育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更大的责任体现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足的学生的教育问题。
(一)对于身体健康欠佳的同学: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合从事服务行业的同学,学校希望这类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他专业进行实践,指导老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共同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服务形象欠佳的同学:学校指导老师根据其所存在的具体问题,逐个展开辅导,争取让学生达到企业的要求,对于仍不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学生,则建议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爱好重新进行职业定位,指导老师提供一定的指导。
(三)实操知识欠缺的学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锻炼,但对于个别企业招聘实习生阶段未能被接受的学生,学校根据所掌握的企业资源,积极安排其进入企业参加锻炼。
(四)服务意识欠佳的学生:指导老师根据各个同学自身存在的问题,逐个展开指导,但对于个别企业招聘实习生阶段未能被接受的学生,学校根据所掌握的企业资源,积极安排其进入企业参加锻炼。
五、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对于不同心态企业的对策:学校根据掌握的各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资料,对于抱有培养人才的心态的企业,学校要积极的增强与其的合作;对于选优心理的企业,学校要积极的与其沟通,对于用人模式进行探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试图改变其用人模式,如果无法改变,则要考虑实习点是否继续保留问题;对于低人力成本的心态,学校要代表学生的利益,与企业交涉,如果未果,则要考虑实习点是否继续保留的问题。
(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校要积极开拓学生实习市场:不仅定位于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还要积极开拓相关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实习点。要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开展教学计划的修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行实习,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企业专利制度范文5
“高职高专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优化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2010JGA203)
[摘 要]本文结合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论述了“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并探讨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 国际金融专业 双证书
所谓“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在高职高专院校内推行两种证书的制度,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两类证书(大学专科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双证书”制度,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机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较快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然而,在各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与实施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普遍障碍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则该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则无从谈起。
一、“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
(1)“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
“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必须要有一批既懂得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实际操作水平的师资队伍作支撑。但是从目前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情况来看,师资队伍中能胜任“双证书”教育的“双师型”人才甚少,整体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首要障碍。
(2)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也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另一大障碍。经费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缺乏足够经费购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书籍、资料,图书馆中关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书籍量太少;二是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各种费用过高,如报名费、培训费、购买资料费用等。
(3)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盲目考证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的原因是宣传不到位和指导不到位。一部分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双证书”制度以及其实施的意义,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但其行动时盲目的,只是为了考证而考证,导致学生本身的技能得不到提高,甚至影响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二、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
为了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障碍,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企业人才“引进来”
为了解决“双师型”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每学期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聘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授课,不仅弥补了师资的不足,也给学生提供了与企业一线专家面对面的机会,对学生专业操作水平和职业素质修养都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如国际金融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职业能力核心课程都是聘请企业专家或者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授课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考证指导;聘请金融行业的各类专家到学院开设与职业资格证书有关的选修课,学生修完课程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学分,不仅为考证后期培训打下基础,也以课时费的方式节约了部分培训费用的支出;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讲座,使学生明确各类资格证书的作用,进而确定自己的考证方向。
(2)与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我院国际金融专业的校内实训室为金融证券综合模拟实训室,该实训室的项目主要包括模拟银行系统和结算业务系统以及股票交易、外汇交易等。该专业的实训课程一般都聘请企业专家在实训室进行授课。考虑到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该专业主要选择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0年上半年,我院国际金融专业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南宁星湖路证券营业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定期派遣人员进行互访。
三、总结
虽然我院经过四五年的实践与研究,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一些尚未解决的困难,如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较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大等。这些将作为我院日后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飞.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理论导报, 2010(7).
企业专利制度范文6
为做好我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企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现将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转发给你们,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做如下补充规定,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转发文件中第五条涉及企业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的有关政策问题待我市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方案的有关住房补贴政策出台后按规定执行。
二、企业出售现住公房所取得的货币资金,应单独核算,同时在售房收入中扣除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剩余资金应主要用于单位发放职工住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