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科技战略;创新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01-04

1 概述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后又为比利时学者皮卡第所发展。但该词在出现之后并未得到普遍使用,直到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简称“WIPO公约”)的问世,该词才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并流行起来。在WIPO公约里面,知识产权被分为两大类:一是保护智力创作活动,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二是保护产业活动的识别标志,主要指商标权、商号权。

我国近几十年经济增长飞快,但我国过去的工业类型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中国许多企业都努力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其中也确实有一些企业成功突围,如联想、华为等等,但多数企业都失败了。2012年4月,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出炉,选取宁波、深圳、杭州三地相关企业比较分析为例,原因有三:一是深圳市与杭州成功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于宁波企业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借鉴意义,其中,深圳作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其人均摊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一,可以作为全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典型代表。而杭州与宁波其地理位置、地方政策等客观环境较为相似,能为宁波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一个范本。二是以这三地相关企业的比较分析探索出我国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未来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道路。三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包括:深圳11826件、杭州4509件、南京3457件、广州3146件、西安2738件、武汉2585件、苏州2486件、成都2403件、无锡1819件、长沙1767件。由此可看出,深圳和杭州两个城市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其他城市要强,所以被认为是我国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

2 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概述

2.1 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含义与特征

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是指高科技行业中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因此要理解什么是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什么是高科技行业以及界定创新型企业的标准。

高科技产业,一般指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一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的其他产业,比如互联网、IT硬件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其主要特点可以用“八个高”来概括:高技术密集、高知识密集、高资金密集、高难度、高竞争、高速度、高效益、高风险。世界各国都是根据其生产要素配置的状况来界定高科技企业的。

2.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冯小青(2005)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将知识产权战略定义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持或获得竞争优势,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做出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相关手段和策略。

谭佐唏和黄威(2007)在《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中指出,知识产权战略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激励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转化、应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和相关措施。

作者认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所采取的一系列以创造、保护、应用知识产权为目的的措施和手段。

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2.3.1 全局性。知识产权战略的全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基本地位的认识,二是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实际起到的作用。

2.3.2 保密性。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经营战略息息相关。它常常涉及一些带有商业秘密性质的内容,比如:市场预测、情报分析、新产品研发、企业经营战略等,一旦外泄,势必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对这些内容加以保密。这使得知识产权战略具有了保密性的特点。

2.3.3 时间性。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日期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日期,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

2.3.4 地域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地域性表现为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时必须考虑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第一,一项发明创造在一个国家能够获得知识产权,但在另一个国家并不一定也能获得知识产权;第二,由于各国的法律不同,国家间对于专利权的授予也是不同的。

2.4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2)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3)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4)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

3 宁波、深圳、杭州三地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3.1 宁波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宁波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个案分析-吉利汽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集团)创建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最大的生产汽车的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吉利集团内部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来管理集团内部知识产权的研发、保护以及应用,在汽车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同时,吉利集团为了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聘请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美国专家亲自指导。表1是吉利集团自成立以来到2010年的申请专利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2010年,吉利集团共申请专利将近350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最多,达到了2624项,占到申请专利的75.6%。2010年,吉利集团发明专利340项,可谓是专利的丰收年,同比2009年的申请专利,增长了4%。

2003年8月,由于汽车商标权和汽车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引发的我国第一起知识产权案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诉讼案的原告是日本丰田,被告则是吉利集团。日本丰田认为吉利汽车商标侵害了日本丰田的汽车商标权,而且在吉利汽车销售过程有构成对日本丰田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该有关汽车知识产品的诉讼案例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首起案例,因此被称为“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

下面将从本案所设计的两点争议进行分析:第一点争议就是吉利汽车的所使用的商标是否对丰田汽车的商标构成侵权;另一个争议的焦点就是吉利汽车在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丰田”是否构成了不正当的竞争。

最终,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认为:吉利汽车的商标图案以及所使用的丰田公司生产的8A发动机均不构成对丰田汽车商标图案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这是因为,尽管从一定的角度分析吉利汽车的商标图案和丰田汽车的商标图案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这种相似还不能使得公众产生混淆,消费者可以很清晰地分辨出二者的不同。关于吉利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而且在宣传中使用“丰田”字样,在我国的现有法律当中,还未能达到让公众对产品性能或者用途误解的程度,同时吉利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本身来源就归属于日本丰田,而且在宣传中不会对丰田品牌产生任何的影响,因此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商标法》以及《不正当竞争法》认为,原告的理由不充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且判决原告丰田公司赔偿吉利集团诉讼中所产生的8万多元的诉讼费。

3.2 深圳市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深圳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个案分析――华为公司。华为公司也就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简称,创建于1987年,总部设在中国深圳,是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通讯硬件设备和产品。2011年,华为为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向美国芝加哥联邦法院提讼,将摩托罗拉其中一个公司告上了法庭,也就是现在摩托罗拉分拆成两个公司之后的其中一个叫做摩托罗拉解决方案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托罗拉),该诉讼案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为保护知识产权而国外公司的第一案,也被人称为是中国企业走出的第一步。华为公司将摩托罗拉告上法庭的原因是由于摩托罗拉将其无线电网络业务出售给华为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与华为在无线电网络业务方面竞争的诺基亚西门子网络有限公司。

就在华为向美国芝加哥联邦法院提交之后的不长时间内,芝加哥联邦法院的莎伦・约翰逊・科尔曼于1月25日发起了一项限制令。芝加哥联邦法院限制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立即终止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西门子网络有限公司的这项交易,因为这两家公司都还处于仲裁中,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发起任何的交易。

综上述,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整个诉讼过程中,限制令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及时有效地保护了受害方的利益不受损失,有效组织了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继续。同时,根据知识产权的实务操作来看,大部分的知识产权侵害案都是通过庭外进行和解的,这是因为知识产权本身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地域性,而知识产权的案件诉讼,不仅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耗时很长,甚至要几年的时间,而这达不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本案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提出限制令的动议申请,是依法走民事诉讼救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样也是美国企业常常用到的方式。可以说禁止令的颁发是对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3.3 杭州市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杭州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个案分析――阿里巴巴公司。2001年1月18日,北京正普公司将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告上了法庭,北京正普公司认为,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因为中文域名“阿里巴巴”侵害了其合法权益。4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这成为我国由于中文域名而发起的第一个案件,也是第一个由于中文域名而被法院审理的第一个案件。

阿里巴巴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商务公司,其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B2B的电子商务服务。当前,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有四大业务群:分别是淘宝、雅虎、阿里巴巴和支付宝业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一家域名管理机构,此次案件也是首次以被告的形式出现。

此次案件的基本情况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推出了中文域名试验系统之后,北京正普公司通过在线注册申请了“阿里巴巴”中文域名,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此域名进行了申请,并且最后被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得到。为此北京正普有限公司认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构成了对北京正普公司的侵权和违约。而对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公司而言,在申请注册“阿里巴巴中文域名前,明知道会产生纠纷仍然注册了“阿里巴巴”中文域名,侵害了北京正普公司的合作权益。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们法院在审理此案时认为,由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制定并出台的《中文域名暂行管理办法》仅仅是提出了中文域名申请的一般程序和条件,并不是针对特定的人的,该暂行管理办法是面对社会大众的,因此按照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能构成我合同法中所提到的要约,也就是说,《中文域名暂行管理办法》不构成具有约束力的要约,鉴于这一点,北京正普公司所申请的“阿里巴巴”中文域名也就不能算作是合同上的承诺,所以北京正普公司认为,中国网络信息中心未能履行北京正普有限公司申请阿里巴巴中文域名的请求属于违约和侵权,针对这样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通过上述的分析,最终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北京正普公司诉讼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和阿里巴巴中国网络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侵权一案不能得到支持,并且判决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所拥有的“阿里巴巴”中文域名合法有效。

4 从三地比较谈我国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4.1 三地各自的问题与成因

4.1.1 宁波。从目前看来,虽然宁波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知识产权对高科技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缺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缺乏专业人才。

(2)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妨碍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因素。

(3)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滞后,许多企业对于宁波目前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了解不多,应用不够,同时宁波的专利机构仅有6家,从业人员120余人。学历结构一般为本科,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数量较少,而且具有专利人资格的比例较低,能够撰写外文专利的人数相对更少,专利机构的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4)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待完善,机制尚在探索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宁波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4.1.2 深圳。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深圳市在知识产权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企业行业分布不平衡。2010年,深圳发明专利申请的前23家单位共申请国内专利18493件,其中发明专利15132件,按相关行业领域进行分类(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暂时不能提供专利申请中的行业情况,现通过发明专利申请前23家单位的专利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深圳市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IT等产业优势领域,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专利申请较少,不足以支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科研院所的申请量也很小。

(2)高科技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进行专利申请数量少。2010年,深圳仅有64%的企业有一件以上专利(比2009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6%)。大量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2万多家从事技术类的企业和机构,仅有不到20%申请了专利,反映出深圳的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

(3)企业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以申请专利为主。目前,深圳的专利申请还主要是专利申请,核心专利申请、国外专利申请还较少。核心专利指的是制造某技术领域的某种产品必须使用的技术所对应的专利,企业不能也无法通过采用一些规避设计或手段绕开;专利是相对核心专利而言的,它的研究、改进是基于核心专利进行的。

4.1.3 杭州。杭州市高科技企业目前在实施产权战略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企业缺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管理机构。

(2)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是企业无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原因。

(3)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缺乏研究,许多杭州高科技企业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缺乏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导致了展示产权战略结构单一、规划不系统等问题。

4.2 从三地看我国发展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整体现状与成就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幅高达56%,国际专利申请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2006~2010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45.1万件,是十五时期总量的2.6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十一五期间达到145.1万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分别达到了128.9万件和155.4万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十一五期间达到了3.6万件,是十五期间的4.3倍。

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正在逐步提高。2007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3893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2851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8.3%和40.2%,和前5年前相比分别提高了5倍和8.8倍。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在发展和运营中的作用,制定并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地保护和使用了知识产权,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为自身的良性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一些高科技行业中,涌现出了一批重视高科技研发、创新的企业,比如:吉利汽车、阿里巴巴、华为、三生、高科等。

一些企业在内部成立并建设了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侵权与被侵权、对外关系等。同时引入了一定数量的专利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同时还定期参加有关机构举办的知识产权论坛、讲座等,了解相关的最新资讯。

4.3 从三地看我国发展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不足

从对宁波、深圳、杭州三个城市高科技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看:

4.3.1 宏观上,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立法不配套,司法环境不乐观。

4.3.2 微观上,企业知识产权的制定与实施严重脱节。

4.4 我国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策

4.4.1 加快知识产权战略组织结构组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配套,是阻碍一些企业制定和施行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因素。企业必须建立关于知识产权管理的部门负责管理有关企业知识产权的一切事务。

4.4.2 形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文化。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体系,要建立企业文化,首先要将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能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下而上地转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其次要提高企业的专利意识。这种专利意识应体现为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注重创造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4.3 构建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对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的认定、对于成果的分配、相关的奖励措施与惩处措施、关于专利保护的具体要求等。

4.4.4 建立企业人员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机制。奖励办法包括: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目标奖、技术创新成果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奖等。将奖励与完成技术创新项目的难以程度和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挂钩,设立不同的奖励等级,使员工的发明创造能够体现其应有的机制。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建立了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因此,对于一些无法自行制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企业,可以去参考或照搬一些著名企业、国有企业的激励办法,同时要注意,在制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时,必须结合自身的现实条件。

4.4.5 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与步骤。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时,必须要对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要确保所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此,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是完善的、分阶段逐步进行的。对于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效果,都要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一些企业为获得短期利益,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盲目建立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导致知识产权战略成了

空话。

5 结语

知识产权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促使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运用、保护知识产权,并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所采用的策略与手段。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都制定并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使知识产权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Danny Samson.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and Business Strategy: Connections through Innovation Strategy.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 of Australia Working Paper,June,2005.

[2]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 蒋坡.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 许伯桐,毕凌燕,祁明.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5] 于泽辉.知识产权战略与实务(第一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 柴金艳.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培育――以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

[7] 丁雪晨.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J].科技潮,2012,(11):71.

[8] 范德成,贾爱梅.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4,(5).

[9] 井昕.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发展的意义[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11).

[10] 冯晓青.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1).

[11]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市场竞争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2):32-46.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定性指标

一、知识产权价值及价值管理

(一)知识产权价值

知识产权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法律术语,它通常是指人们对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一般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无论从哲学意义还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知识产权都是有价值的。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是指在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知识产权中包含了表现为新产品的发明,生产方法、生产工具、原材料、工艺技术的改进,信息的加速传递,运输的方便快捷等科技进步,它们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对价值量的决定直接产生影响,其价值是知识产权给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权利及收益。经济学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价值则指知识产权预期可以给其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未来利益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表现。

(二)知识产权价值管理

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是指为实现企业知识产权动态中的价值增值最大化的目的,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通过知识产权的合理流动和扩散,对知识产权的各项价值活动进行的管理。知识产权的价值管理可视作知识产权管理的一部分,但又不仅仅是其一部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涉及知识产权管理的各个层面。知识产权价值管理致力于在知识产权价值战略规划的指导下,以知识产权价值创造为基础,以知识产权价值评价与运营为手段,以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为目的,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发展。

(三)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既是一种管理体系,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文化。实施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就是要在价值理念的指引下,以分析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的指标入手,运用专门的管理方法,建立有利于知识产权产生、流动和产出的机制,促进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行为、管理决策致力于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作为一种管理体系,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为实施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总和,即通过设置组织机构,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相互的关系和工作的程序,并以体系文件的形式进行阐述,最后所形成的完整的用于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体系。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体系包括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战略规划、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机制、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制度等内容。作为一种管理方法,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是用于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中涉及知识产权价值这一具体管理问题的管理方法,是对知识产权这种资源要素实施价值管理所特有的专门方法。作为一种管理文化,知识产权价值管理认为知识产权价值是企业价值的最重要源泉,强调在组织小形成知识产权价值至上的管理理念,共享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用这种理念凝聚投资者、管理者、决策者、执行者把增加知识产权价值作为企业发展与竞争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依据,形成—种框架指导企业的管理决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力量,激励全体员工的创造精神,大力开发潜能,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价

(一)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含义

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流程包括四个核心环节:知识产权价值创造(资源配置、投资管理与计划预算)、知识产权价值评价(价值衡量与判断)、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资产管理、资本运营)、知识产权价值分配(归属机制、报酬设计、激励机制)。其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是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基于企业作为判断主体,对知识产权客体为企业所作出贡献进行的判断。这里的判断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要作出知识产权是否有价值的判断,即判断哪些知识产权可能会给企业现在或将来的价值增长做出贡献,哪些知识产权已经不能带来价值增加;二是要作出知识产权价值的大小和贡献程度的判断。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价的分类

从知识产权所处的状态来分,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分为动态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和静态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动态知识产权价值评价一般是指对营运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包括:确定企业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贸易价格;确定知识产权许可证的合理使用费率;确定企业股份制改造、合并、产权变更、合资时知识产权的资本化价值;确定企业破产清偿时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定以知识产权设质时的知识产权价值;确定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支持及争议解决中的侵犯经济权利的赔偿金额。静态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是指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知识产权的评价,包括未使用的知识产权、在研的知识产权等。

(三)知识产权价值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是以实施知识产权价值管理、获取管理需要的信息为最终目的。对动态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是合理确定知识产权转让、投资等价格的基础,对静态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价则是获取管理信息,实施知识产权价值管理,进行知识产权价值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及拓展性利用知识产权的要求。其意义在于:(1)预测知识产权的价值。即预测经过某种努力可能获得的知识产权价值,它既是知识产权项目决策的重要部分,又是知识产权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2)选择需要的知识产权。即企业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若干个客体所具有的价值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进行比较、排序,选择适合需要的知识产权:(3)引导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方向。即通过在评价中使用的指标及其权重的选择及评价的最终结果,向被评价者发出引导性信号,使之向着符合价值主体目标的方向发展。

三、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可以通过设计评价指标来进行。指标的设计要在遵照指标确立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准确反映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的信息,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全面性,使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有章可循。

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知识产权价值为评价知识产权的总体指标,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来描述知识产权价值的体系。知识产权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两个子系统组成:第一,要素系统。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要素系统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四个部分。知识产权价值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先单项,后整体”的评价思路。单项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可以以知识产权价值的组合管理为基础,总体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是进行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绩效考核的基础。第二,操作系统。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具体内容,是对内部要素的描述。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并注意相互问的协调,才能更准确地评价知识产权的价值。(1)定量评价可以采用货币度量和非货币度量两种方法来衡量知识产权可数的方面。非货币量度的定量指标如知识产权的数量、科技成果专利数等,货币度量的定量指标可以通过设计评价模型进行计算。(2)定性评价是将每个评价要素量化为若干个定性评价指标并形成指标体系,把评价对象的表现的某种标准做比较,进行总体的非数量化评价,然后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要素加权法进行百分制定量加权,进行评审和比较,做出价值判断的方法。知识产权价值的定性评价可以采取专家经验判断并记名表决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定性指标进行知觉判断的方法。

四、知识产权价值定性评价指标内容

(一)指标设计的思路

1.知识产权价值的内容。根据事物的价值应由其对主体作出的贡献来决定可知,知识产权价值是由其对主体价值的贡献所决定的。对主体价值的贡献越大,知识产权价值就越大,反之亦然。知识产权价值的内涵应被界定为知识产权贡献。由此可知,衡量知识产权价值就是衡量与评价知识产权对主体价值做出的贡献。当主体为企业时,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是以其具有的获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作用为其存在前提的。所以,知识产权对企业的贡献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对企业盈利做出的贡献。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来说,其价值首先仍然是对知识产权现在及未来盈利能力的期望,是由拥有及使用该知识产权给企业带来的垄断利润、超额利润等超额收益决定的盈利贡献。从盈利的实现方式来分,可以是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盈利贡献,也可以是由生产知识产权产品所带来的包含在产品中的间接盈利贡献。从盈利的实现时间来分,可以是为企业当前盈利做出的贡献,也可以是为企业未来盈利做出的贡献。第二,对企业战略发展做出的贡献。由于市场需求、技术研发及商业化成功的不确定性及知识的不可储存性和效益的溢出性,使得在知识产权的每一阶段都存在较大的风险,导致知识产权产品的未来收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其中的知识与技术创新直接决定着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某项经济活动的权力所带来的各种有可能获得未来巨大现金流的、创造未来巨大价值的商业机会,它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获得发展空间,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必要保证。

2.知识产权价值的特点。知识产权价值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知识产权获利价值的基础是未来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即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来说,其价值首先仍然是对知识产权未来盈利能力的期望,是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使用该知识产权给企业所带来的垄断利润、超额利润等超额收益决定。第二,知识产权战略价值具有高风险与高度不确定性。知识的不可储存性和创新效益的溢出效应,使得在知识产权从研究开发到形成、运用的动态序列决策过程中存在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开发能力风险、市场风险和组织风险等,从而导致未来的不确定性大。第三,知识产权战略价值的根本在于知识产权隐含的选择权。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在知识产权项目上拥有较多的选择权,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市场环境作出灵活的决策选择。

(二)指标内容

知识产权价值也包含两方面内容,即知识产权获利价值及知识产权战略价值。所以,评价知识产权价值的指标应包含这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评价知识产权为企业盈利做出的贡献多少形成的价值,也就是知识产权的获利价值:二是评价知识产权为企业战略发展带来的价值,即知识产权的战略价值。知识产权价值定性评价指标可从知识产权获利能力及战略价值的评价两方面进行设计。

(三)指标涵义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新经济;知识产权;滥用

[作者简介]程文豪,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广西 柳州 54500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03―03

新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产权战略作用的增强,知识产权权利呈现不断扩张之势,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的现象。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国际贸易不断增长,面临着知识产权权利扩张的压力,中国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挑战,研究应对知识产权权利扩张与滥用对中国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经济的特点分析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特点的经济。它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新经济是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它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依托,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要特征;它以创新为核心,包括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创新和法律制度的创新等。新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国家的竞争逐渐演化为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产权立国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发展战略。在社会财富中,技术成果的比例越来越大,知识和技术成为新经济主导力量。

其次,新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智力经济,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虽然,这样的经济形态还有其他名称,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等,但从内容上其含义基本相同,即它们所描述的都是经济运行形态发生的新变化,其实质意义是:信息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资源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

最后,新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在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情形仍然没有改变。在规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时,由于力量的非均衡性,使得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更多的是考虑发达国家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的科技和经济状况。可以说,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范是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延伸。

新经济与知识产权有着天然的联系,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推动知识产权权利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知识产权扩张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先天的劣势和相应国际知识产权限制规范的相对不足,面临着知识产权滥用的壁垒。

二、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的扩张

(一)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不断拓宽

新经济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拓宽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在专利权方面,出现微生物专利、动植物专利、基因专利、计算机软件专利和商业方法等新型专利客体;在商标权方面,出现动态商标、气味商标、单色彩商标、域名等新商标,同时放宽商标侵权的标准;在版权方面,出现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作品和电子数据库等。新技术的日益交叉使知识产权保护不断由单一性向综合化发展,对知识产品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保护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要求。

(二)知识产权权利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权利范围不断扩大。在版权制度方面,出现数字化权、网络传播权等新权利,一些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内存中的缓存也视为复制。传统经济时代的家庭复制属于合理使用,在新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家庭复制在很多国家逐渐被排除出合理使用范围;其他权利如表演权也推及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擅自制作录音录像、摄制电视电影。知识产权因技术的发展而扩张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权利的扩张应该伴随着相应的权利限制才能达到利益的平衡,否则将会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现象。

(三)知识产权的部分概念和原则发生变化

新经济背景下,科学技术发展也在动摇和改变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一些固有原则和观念。生物技术的兴起使发现与发明的界限变得“模糊”;“专利只能授予发明,不能授予发现”的传统观念遭到了挑战;算法、治疗方法不受专利保护的说法开始受到质疑;实用性标准扩张到实验室实用性,即产品或方法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和使用;计算机技术使人们对版权保护的“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产生怀疑。传统的产品责任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产品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宜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新经济环境下,发达国家和国际条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也更多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在权利限制方面却没有相应完善,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权利规范的不平衡,高举知识产权的大棒横行于全球经济的博弈中,出现了滥用知识产权现象。

三、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

知识产权滥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正当界限,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从目前来看,滥用知识产权大致主要表现为:第一,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去申请和获得本不该具有的权利,如专利权、商标权,可以称为不正当获得。第二,利用知识产权谋取市场垄断,搞不正当竞争,排挤同行对手。第三,通过知识产权搭售行为,利用拥有的某方面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搭售非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第四,通过掠夺性定价将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来挤跨对手。第五,通过超高定价,利用垄断地位对消费者和用户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第六,拒绝许可或缩小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扩大自己的权利。第七,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附加转售价、地区限制、应用范围限制、数量限制、不竞争条款、不质疑条款、指定技术来源、指定进货或销售渠道、一揽子许可、搭售、回授、排他易以及期满后的使用限制等限制条款,缩小受法定许可人的权利。第八,利用交叉许可、联营协议与多重联营实现固价、分配市场和顾客,缩小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第九,滥用诉讼,随意地别人,以达到扰乱、损害对手的效果,取得竞争利益。

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深受其害,研究应对策略有重要意义。

四、企业应对的策略:以企业效益最大

化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制度

(一)破除传统企业自身制度与文化桎梏,营造知识产权生产与使用环境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迟缓与被动局面,从社会环境考察可追溯到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知识产权观念的缺乏;从企业本身考察则是企业自身制度的桎梏与企业文化中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结果。在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下,在我国企业所进行的许多企业改革中,利益分配纷争很激烈,少数企业能有意识地重视发展知识产权与保护知识产权,但更多的企业没有自觉重视并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没有形成知识生产与使用环境氛围。许多企业经营追求短期利益,不愿将大量资金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知识产权战略中,更多是把有限的财力使用在“行政关系”或者是“社会关系”上以博取暂时的企业利益。企业必须要努力破除自身制度与文化桎梏,积极营造知识产权生产与使用环境。

(二)摒弃“拿来主义”,创立自己的企业品牌

中国已经是WTO成员国,WTO中TRIPS协议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规范,非经合法的“拿来主义”都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规行为。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尚缺乏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一些企业企图奉行“拿来主义”甘冒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来获得暂时的利益,这样的做法最终很可能掉入知识产权纠纷的漩涡,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任何有长远目光的企业,不应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时心存侥幸,而应警惕知识产权侵权形式下的“表面繁荣”,扎扎实实,发展企业知识产权,创立自己的品牌。

(三)抢滩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跨国公司掌握世界大部分高新技术。我国出口产品数额大幅增长但技术含量极低,在核心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例如,备受关注的动植物基因专利,目前国内企业还几乎是零专利,跨国公司“孟山都”却利用对我国野生大豆的检测分析,在我国人世前提出64项专利的保护请求。跨国公司的这些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企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对我国大豆的种植开发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实施核心技术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四)立足国际市场,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自己的技术标准是很好的策略。中国企业应当摒弃门户之见,放眼世界,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专利和技术策略。围绕新型产品开发专利,收买他人专利权,保护独立市场优势,推行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想一代的专利覆盖策略等,不断提高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与高度。同时,通过制定我国产品标准,在国际市场上联合作战形成合力,探求让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必须与我国标准兼容的态势。

(五)积极利用国际规则应对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诉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服装业;自主品牌;战略研究

一、相关理论

1.OEM

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的缩写,按字面意思,应称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其基本含义是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就是品牌生产者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以及销售,生产却通过合同订造的方式交由其他同类产品厂家,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且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即为OEM。

承接这种制造任务的生产商就被称为OEM厂商,OEM厂商不必负责市场营销和品牌开发,仅通过大批量生产来获取利润。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OEM产品是为品牌厂商量身订造的,生产后只能贴上品牌厂商的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生产者自己的名称进行再生产。我国是全球的OEM生产基地,称为“世界工厂”,换句话说,我国许多企业属于OEM厂商。

2.自主品牌

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与竞争者相区别”,是企业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情况下,获取产品差异化的重要途径,并通过出色的差异化,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特定的位置,从而索取高价,最终获得超额利润的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因此品牌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并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形成品牌资产。自主品牌是企业以独自拥有的品牌销售产品, 从而从品牌价值中获得收益。有人认为自主品牌中最重要的元素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是自主研发技术。因此自主品牌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独占品牌的法律所有权,更实质地表现在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拥有,以及对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控制上。

二、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1.掌握核心技术,控制话语权和主动权

在当今形势下,与贴牌生产相比,自主研发品牌更具优越性。贴牌生产厂商只负责客户订单的生产,产品的设计研发都由客户提供,对于贴牌生产厂商而言,与终端市场的接触更是天方夜谭。当出现客户所面向的市场不景气或是客户本身的销售能力有限,或是客户设计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等原因时,贴牌生产厂商将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客户的产品卖不出去,意味着OEM厂商没有客户的订单,没有客户的订单,意味着OEM厂商要停产甚至是关门倒闭,面对这一切,贴牌生产厂商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然而自主研发品牌却大相径庭。自主品牌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整条价值链都由自己掌控。能够与市场零距离接触,了解市场需求,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创造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企业才能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地受客户的影响。从而掌握价值链条的核心部分,拥有核心的技术,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2.拓展价值链,增加企业利润来源

OEM厂商利润的来源仅仅来自生产制造环节,相比开发、销售服务等环节,它的利润是最低的。而且OEM厂商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的恶性竞争使客户获得了巨大的利益,OEM厂商的利润被压缩。同时,随着我国保障公民权利的相关法律的出台,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进一步压缩了OEM厂商的利润空间。

因此,为了增加OEM厂商的利润,应采取自主品牌战略,拓展产品的价值链,使触角涉及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以及销售各环节,增加企业的利润来源。

3.发展国内自有品牌,增强国力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许多国外企业纷纷在我国建厂,进行产品生产。对于服装业而言,更多的是国外品牌直接利用我国现有的加工厂进行生产,也就是OEM生产。产品的核心技术、设计研发和销售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他们占据了产品利润的绝大部分。而我国OEM厂商仅仅获得极少的生产费用。他们占用我国的地盘,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却把污染留给了我们,成为利润的攫取者。为什么我们要心甘情愿地帮他人做嫁衣,那是因为技术掌握在他们手中,没技术的活就留给了我们。只有自己掌握技术,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就不再受他们的牵制。我们有了技术,有了生产力,有广阔的市场,就不怕没有生存的空间。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技术,综合国力就随之增强。

4.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短期来看,代工生产可以迅速地实现利润。因为投入少,风险小,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使得生产制造更加专业化,从而实现高效率生产。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发展自己的品牌,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久不衰。因为代工生产受制于客户,而客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厂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并不是长期稳定的;客户所负责的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并不能保证客户面对其行业的竞争能立于不败之地;整个行业具有不确定性,市场难以预测。一旦没有客户的订单,企业就难以继续维持。只有自己负责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才能有效节约成本,合理利用资源,获取高额利润,实现长期发展。

三、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的模式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 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利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2-0044-0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形态已由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和资本为特征的工业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转变,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它逐渐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正确认识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以及开展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内,杨中楷(2005)、宋河发(2007)等在Ginarte和Park(1997)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而从国家层面研究知识产权竞争力,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只有李华威(2005)和陈洁(2010)的初步探讨。本文在深入研究知识产权竞争力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期为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作参考。

一、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含义

知识产权竞争力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德国学者Ernst[1]认为企业专利竞争力是专利申请量和平均专利质量之乘积,专利平均质量为各个质量指标之和。IPIQ公司[2]将专利竞争力表述为美国专利的数量乘以企业专利的当前影响系数,即用当前影响系数修正或加权专利授权量。国内学者吴玉桐,梁静国(2008)[3]也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数量和知识产权质量来衡量。而黎薇等(2007)[4]、朱肖颖(2010)[5]等学者的观点有所发展,认为知识产权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表明组织在某一时间段上所创造的知识产权成果, 同时又表现为在更长一段时间里所能发挥的潜力, 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个企业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地位。

知识产权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石,这里的知识产权显性变现为国家现有的知识产权实力,隐性表现为国家的知识产权动态能力。国家的知识产权是一种资源,它符合资源基础理论的资源属性。按照Baney(1991)[6]的资源基础理论逻辑,只有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才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产权的价值性体现在专利所形成的垄断和商标所形成的市场影响力,这些都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知识产权的独占权或者专有性决定了知识产权的稀缺性。同时,知识产权也是不能完全模仿的,这是法律本身所决定的,尽管专利和商标的公开传播为知识产权竞争对手学习和借鉴提供了便利,但是这种模仿也是带有成本和滞后的。专利的创造性和新颖性说明它也在一定时限内也是难以替代的。因此,知识产权的资源属性会使国家获得竞争优势,但静态的知识产权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价值。

Porter(1991)[7]指出,竞争优势的源泉不仅在于拥有的特异性资源,还在于对这些资源的运用和管理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知识产权的时效性决定了知识产权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对知识产权这种资源的开发、积累、维护和更新的动态性过程。因而,从资源和能力整合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管理应贯穿于上述过程的各个环节,国家不仅要拥有知识产权资源,还要培育和开发对知识产权的动态能力。知识产权动态能力集中表现在开发、运用、保护知识产权实现价值增值的各项活动中,即包括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又包括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国家只有具有知识产权动态能力,才能实现持续有效的自主知识产权增长机制,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本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不仅包括国家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的实力,还应包括开发潜在的知识产权和运营、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上,本质是国家不同的知识产权行为引起的竞争力的差异。

二、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是一个知识产权创新系统,它是由知识产权资源要素和知识产权动态能力(开发能力、运营能力、保护能力)要素来构成的,可以用以下的模型加以描述(见图1)。知识产权的开发完成了技术成果的产权化,而静态的知识产权资源不能直接转化成竞争力,它需要知识产权的运营,实现知识产权的商品化、资产化、资本化,从而实现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使之成为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1. 知识产权资源要素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①。知识产权资源的实力不仅表现在三者的数量,更多表现在质量上。截至2009年7月,我国国内专利申请量超过445万件,国内专利授权量超过238万件。从专利数量上看我国是专利大国,然而从专利质量上看我国并非专利强国。甚至有人指出我国的垃圾专利或者问题专利占到50%以上,缺乏竞争力[8]。专利的质量对于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学者通常认为专利数量由申请量(率)等指标来表征,而专利的质量由授权量(率)等指标反映。但是专利每年存在被宣告无效的情况和放弃的可能,所以增加有效专利数(率)等指标更能准确、全面反映专利质量。

2. 知识产权动态能力要素

国家知识产权动态能力是由知识产权开发能力、运用能力和保护能力构成。知识产权开发能力是通过学习、创新获得更多知识产权的能力。开发能力是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产生的根本,是国家内个体企业能力向国家整体能力转化最终形成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现代国际竞争是科技水平的较量,因此一国欲取得长久的国际竞争优势,须致力于提高国内产业的科技素质,而提高科技素质离不开R&D经费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国际公认的R&D经费的总量数据和结构数据是分析与评价知识产权创新规模、发展趋势的主要指标。此外,通过对人力投资而产生的人力资本是知识产权创新的关键,人力资本集中体现在国家科技人员的数量上。

有效的知识产权运营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据统计,美国IBM公司总收入中的14%来自于专利许可[5]。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是将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知识产权的商品化、资产化、资本化,满足市场需求和争夺市场份额的能力,反映了国家对其可支配的知识产权要素优化配置活动的成效。Scofield(1999)[9]认为: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在于知识产权主体利用它作为资产增值、研究开发和发展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知识产权运营可以认为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各种有效形式的有机合,它表明获得知识产权不是目的,获得收益才是关键。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集中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产出效益、产出结构、技术成果转化率、知识产权许可等指标上。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与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有很大关系,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激励创新和知识产权活动。Ginarte&Park(1997)[10]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指标划分为5个类别:保护的覆盖范围、是否为国际条约的成员、权利丧失的保护、执法措施、保护期限。但用Ginarte&Park的方法中国在第二次修改《专利法》后的2001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已达到绝大多数发达国家90年代的保护强度(只略逊于美国),已超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强度[11]。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主要原因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不仅受Ginarte&Park测度的立法强度影响,而且受执法强度影响。立法强度是指一国包括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法律的完备程度,特别是专利法的完备程度。而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水平主要体现在包括知识产权局在内的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对有关知识产权案件和纠纷的裁决和审理情况以及国民是否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等方面。

三、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估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

国内学者李华威(2005)[12]从国家、科技、企业三个一级指标尝试构建了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陈洁(2010)[13]从反映国家参与竞争的基础条件、实现竞争的力度和参与竞争的实际效果,即竞争潜力、竞争行为、竞争绩效三个方面选取7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指标体系,但指标体系尚需优化。笔者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较为全面系统的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

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后,我们还需要按照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完成对指标值的获取、处理以及对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最后计算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指数。对于指标中的客观值,可用通过相关统计资料获得。而对于主观性指标可采用专家评分法,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进行打分。由于不同的指标值具有不同的含义,还需要对这些指标值做统一无量纲化处理。对于指标权重值的确定,可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BP神经网络法等。以上过程完成后,就可以计算出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综合指数。

由于知识产权竞争力具有复杂、内隐、模糊的特点,使其量化具有相当难度,因此,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识别、评价、量化是一项长期研究工作,笔者的研究希望能为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与政策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注释]

①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专有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遗传资源知识产权等。狭义的知识产权指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本文从狭义的角度设置知识产权指标。

[参考文献]

[1]Ernst, H. Patent information for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J].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03b(25): 233-242.

[2]The Patent Scorecard 2004[Z]. Technology Review; May 2004; 107, 4.

[3]吴玉桐,梁静国.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8(8):59-62.

[4]黎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企业专利竞争力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103-106.

[5]朱肖颖.区域专利竞争力模型及应用研究――以山东省各地市为例[D].山东:山东理工大学,2010:4.

[6]Baney,J. Fi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7]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2.

[8]万小丽.专利质量指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6.

[9]Scofiel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J]. SAM Advance Management Journal,1999(3):4-10.

[10]Ginarte JC, Park WC. : 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 A cross-national study [J]. Research Policy,1997(26):283-301.

[11]徐春明,单晓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验证[J].科学学研究,2008(8):716-7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范文6

专利审查——一份天生热爱的职业

1984年,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诞生前夕,曲晓阳进入中国专利局,开始了他的知识产权职业生涯。在入局初期,美国、日本、德国,欧洲专利局等国专家对中国专利局的人员进行了密集的培训。由于专家来自各国,被戏称为“八国联军”。在德国专家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他考出了部门第二名的好成绩。

曲晓阳说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在审查工作中可以看到新的技术,寻找已有技术进行对比,观察其中的差别,将这种差别通过逻辑抽象成为一个法律问题,再按照《专利法》进行分析,这种模式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当时专利审查部门位于西八里庄玉渊潭公社的一个大院里,工作条件相当简陋,但年轻的第一代专利工作者们对新兴的专利事业充满热情。

1991年,曲晓阳进入中国专利局国际合作部中德合作项目工作,对于习惯书面工作的审查员来说,与人打交道的外事工作是个不小的转变。在第一年里就接待了37批国外来访的代表团,包括德国的国会议员、国务秘书、德国专利局局长、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联邦专利法院法官、州高等法院法官、德国专利局审查官员等。工作内容包括为来访团组与出访团组进行日程安排、工作协调、后勤保障、货物进口清关等等。曲晓阳说自己国际交往能力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建立起来的,在众多德国“一字之师”的帮助下,他的德语水平日臻熟练。由于中德政府合作项目,联邦德国最高法院法官和联邦专利法院的法官那段时间频繁访华,曲晓阳见识到他们化繁为简的能力——透过错综复杂表象迅速厘清本质,并清晰简明地表达出来。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模仿。

曲晓阳提到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那就是他报关进口了中国第一个CD-ROM工作站。在各国专利局之间需要交换大量的专利文献,起初这些文献的载体是缩微胶片,这样的方式安全程度低且不易保存,在九十年代初,欧洲专利局率先将专利信息制成光盘以便于保存和交换专利文献,当时欧洲专利局把读光盘的机器叫做“CD-ROM工作站”。报关工作的难度在于如何向外经贸部和海关工作人员解释谁都未曾见过的CD-ROM工作站究竟是什么。曲晓阳授命去海关办理清关手续,历时一个月总共跑了七次才放行。这件事让他感受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至关重要。

离开国际合作部后,曲晓阳调入专利复审委员会,一直觉得自己专业能力很不错的曲晓阳,在进入复审委之后才发现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开放平等的学术氛围以及频繁组织的业务讨论会,至今令他印象深刻,并一直影响着他现在的工作风格。复审委合议组通常由一名组长、一名主审和一名参审组成,案件由主审提出意见,并与组长和参审合议,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就需要举手表决。如果主审意见未能得到多数支持,主审就必须按照多数意见撰写一个逻辑完美的决定,尽管主审内心并不同意。他说,这并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令他深刻理解了一点——存在不同意见是工作的常态。要学会跟不同意见打交道,就要学习如何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这与拥有知识同等重要。一个人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如何协调冲突并坚持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行。

西门子——实现向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转变

1999年,曲晓阳到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国际著作权专利权和竞争法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当时中国正在加紧谈判筹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专利制度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当时的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几乎是空白的,在国际化的环境下,企业知识产权具体应该怎么做?在中国企业中完全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于是他决定加入工业界,在经历了国内国外五次面试后走入西门子公司,开启了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新历程。

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总部有全球最大的知识产权部门,但是2000年的西门子中国公司知识产权工作还是全新的。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产业勃兴的年代,IP部门的曲晓阳经常被人误认为是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部门的。从事企业IP工作后,他立即发现对专利的含义需要重新认识。他不拒绝尝试任何新鲜事物,并愿在其中发现无限乐趣。他说,在企业中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吸收各方面新知识,所以开放的心态非常重要。

西门子知识产权部门的初始阶段百端待举,首先便是知识产权基础设施的建立,公司现有的数据库和全球管理流程是按照美国、德国和欧洲专利局以及PCT的法律、条约设计的。他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与两位德国同事一同按照中国法律将原有专利数据库和流程管理软件进行本土化改造,并保证管理流程与公司全球管理流程无缝衔接。其次,他建立了数百页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在执行总部原则和战略的前提下,使各项工作确保能够在中国顺利落实。另外,他积极推动公司专利策略调整,推动西门子专利在中国申请量的持续增长,2011财政年度西门子在中国区的专利申请量增长了20%,且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在德国公司中名列前茅。

挑战——如何让知识产权对公司产生见得到的价值

作为一名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最大的挑战是怎么能够让知识产权工作对公司的业务产生见得到的价值。一件专利申请从提交到专利局授权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管理层可能发生变动,那么作为知识产权管理者应当如何面对?应该怎样说服管理层持续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并为之买单?曲晓阳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知识产权工作产生看得到的价值,而做到这一点是个挑战。

“有一些在国内外企业中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朋友曾说,业务部门要控制成本缩减预算,再向公司要求为知识产权部门增加投入真的很困难。”曲晓阳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现的固有周期与企业绩效考核周期之间难以协调,这可能也是所有企业知识产权人的共同挑战。在理论上公司都支持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但公司是一个商业机构,它需要考虑到投资和收益,这是个很公平的问题,花这个钱得到的回报是什么?关键是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能否找到一种方式,可以很清楚地告诉企业知识产权带来的回报是什么。他说,这需要知识产权人对公司业务有深入的洞察和了解,了解得越多,越知道如何为公司商业运营目标增添价值。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服务于公司的商业目标,一切脱离企业运营的知识产权战略都是没有价值的。

预测——西门子公司未来知识产权工作重点及发展趋势

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业务范围颇广,当记者问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及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时,曲晓阳告诉记者,根据全球化,城市化,人口结构变化和气候变化,西门子集中于四大业务领域。所有四个领域中,领先的技术和配套的知识产权都是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能源业务领域有绿色能源技术、高热效率汽轮机和燃气轮机技术、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工业领域有独步天下的工控PLC、节电20%的电机以及精密数控机床技术;在医疗业务领域中,CT与磁共振成像(MRI)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在全球和中国的市场份额均名列前茅。在基础设施与城市业务领域,西门子为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行李处理系统,也为发展中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带来了先进的Trainguard MT信号系统。创新活动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西门子在中国广泛推行SMART创新战略,创新在中国,服务于中国,推广在全球。知识产权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用知识产权保护SMART创新成果,为公司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回顾——职业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事

当问及曲晓阳在职业生涯中参与过的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时,他提到了这样三件事:

事件一:在专利局工作期间,曲晓阳曾经参与专利法和实施细则的修改,一些建议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被采纳。他说,看到法律条文中白纸黑字有自己的参与,感觉可以为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做一点贡献,这是可以让人幸福很久的事。

事件二:在企业工作期间,为年轻的企业专利工作者提供机会和舞台,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有能力在国际环境中熟练工作的专业人员。看到总部或国外律师对他们的赞扬,看到他们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不断取得的更大成绩,曲晓阳感到很骄傲。他说,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自己追求卓越,更要让团队卓越。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一批人的事业,只有不断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中国企业的整体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事件三:在各位同事的共同协作下,曲晓阳领导西门子东北亚知识产权部门跻身于公司全球各知识产权部门排名中的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区,这其中包括业务量、部门规模、战略地位等,历经种种困难与挑战,最终实现了他进入企业时的梦想和目标。

规划——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职业未来

知识产权经理人行业在中国正处于上升阶段,这个群体的职业规划问题显得日益重要。他说,对于现在想要从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人,首先应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确定什么是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而不是随遇而安地选择一个糊口的职业;第二,选择合适的企业平台。好的企业平台会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施展,而不合适的平台即使阶段性地许诺了很高的薪水,也终会令职业生涯受到限制甚至挫败;第三,要了解自己目前工作的成长空间,一个工作如果一直在重复你会做的内容,没有创新的空间,就等于在向你发出危险信号。中国是一个从来不缺“人”的国度,个人需要不断进步才能稳固个人价值。所以选择职业过程中应当选择对个人能力有提升空间的工作。如果当前的工作缺少成长空间,你可以考虑在现有的平台上创新性地工作为自己创造成长机遇,或者考虑另一个企业平台;第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体力准备。强健的身体和强大的心理是应对未来一切挑战的先决条件。如果认为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够强,体质不够好,最好不要设定过高的职业目标。

不要把工作当做“差事”来办,而是把它当成个人能力边界的探索,每次克服困难把事情办完美,都会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不要设定自己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擅长做这个而不擅长做那个,没去尝试的事情无法确定结果,也许真正亲自尝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可以给自己创造惊喜。

建议——对同行的话语

作为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记者希望曲晓阳向更多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同行们提些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作为一个知识产权经理人,首先应该有明确的价值观。有很多年轻人认为价值观是很虚的东西,其实这是错误的。有价值观的人做事会打上属于他个人的鲜明烙印,有时你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看到某件事就知道是谁做的,一看某段文字就知道出自谁的手笔,这种鲜明的个人特征会让人清晰地记住你,决定你的独特价值。有价值观的人在行为上有自己的特有模式,他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行为可预测就会得到信任。一个人被信任,意味着他将被赋予更多的职责。相反,没有价值观的人行为模式不鲜明,当赋予他职责之后别人不能明确地预知结果,自然无法产生信任。没有价值观的人会被利用,而有价值观的人才会被重用。

其次,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要有独立的专业立场。管理层在多数时候并不能完全透彻地了解知识产权的意义,如果曲意逢迎,你的专业价值就不复存在,知识产权经理人要有专业的判断,并客观地表达出来。

另外,要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如果只能与意见相同的人共事,那可能一事无成。沟通不是简单地谈话,而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赢得支持,获得更多的资源,达成一个可行的办法,从而有效地实施计划并完成任务,这才是沟通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