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物流的现状

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农村交通物流;制约因素;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加快农村交通物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推动农村市场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化,降低和分散农民经营风险;有利于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总体上看,我国现代农村交通物流业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我国现代农村交通那个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2、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农村物流经营难度大。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

3、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在我国,农业生产仍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4、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运作成本高。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5、物流政策不到位,作业不规范,交易成本高。

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现代农村物流的发展前景展望

1、政府主导,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企业来做,政府起到引导、扶持、规范和服务的作用。大力扶持几个本地现代物流业的龙头企业,鼓励现有的运输企业做大做强,变大而全的运输为专业运输,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型,同时向下延伸和拓宽服务范围,来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方面,从目前看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物流园区都没有派上太大用场。因此,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应该按照市场规律,顺应市场的需求,以企业投资建设为主。同时,加快货运场站的建设,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货运场站建设的规划,对现有的货运场站进行全面的站级核定,为物流提供集散和交易平台。加大规范货运市场的力度,着重对货运场站经营、货运、配送、信息服务等经营行为进行规范,逐步建立一个规范经营、诚实守信、竞争有序的货运市场,为物流业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和管理部门着力搭建一个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流企业与货源地、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为物流提供信息平台。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GPS平台,以便掌握和分析动态货源,提高车辆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建立货源集散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快速配送和专用运输。通过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向分舱式客车方向发展,对小件货物采取“以客带货”的方式。鼓励发展县内的小型厢式货车物流配送,政府出面协调和解决物流配送的专用小型厢式货车进入城区的问题。

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设计目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当没有接到定单请求时,根据预测决策系统的预测值保持少量库存;当接到定单请求,开始备货,并根据库存状况迅速补货。而且选取的是运输量最短路径,也降低了运输成本。第二,做到在准确的时间,按准确的数量送到准确的地点。该系统借助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以对客户的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另外本着中心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为配送活动减少了时间,提高了准确度。第三,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由于此模式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一种,具有第三方物流规模化运的特点,可以将各地的定单汇集起来,通过配载、拼箱,实现农产品的多频次、少批量配送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以地方特色为切入点,建立农村交通物流服务网络

按照“先行试点、全面推广”的原则,依托农副产品的运销,以大的乡镇为试点,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农贸市场,组建专业运输车队,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形成初具规模的交通物流体系。结合交通“四位一体”建设与交通四化管理工作,在运管所建立农村交通物流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整合驻地乡镇物流资源,形成管理工作基本框架。在企业货物源头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的物流服务中心。培育骨干交通物流企业,培训农村物流人才,建设和完善由县物流中心、乡镇(街道)物流站场、农村网点构成三级交通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商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结合,提高交通网络运营效率,减少流通环节交易费用,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使农村交通物流在及时性、便捷性、经济性方面明显提高。建立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交通物流运作模式,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推广、促进农村交通物流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边发展、边完善、边推广,逐步建成“精力充沛、组织协调、运转高效、服务优质、货畅其流”的物资流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以蒙阴为例:今年三月份,随着临沂市推广沂水县农村交通物流推进现场会议在沂水的召开,蒙阴县农村交通物流工作在全县范围全面展开。蒙阴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准备建成县级分拨中心、以乡镇交管所为依托的乡镇分拨站、以中心村为网点的村级分拨点,形成 “县、乡、村”三级农村交通物流网络,扎根“三农”、服务“三农”,切实探索出切合蒙阴实际的农村交通物流发展路子。

3、制定合理建设计划

分阶段、按步骤组织实施,既服从于自身发展规划,又保持与省、市交通物流发展规划协调一致。交通部门依托农村集贸流通市场或乡镇企业聚集带,建设农村物流分拨中心,并结合运管所站所改造,新建和扩建货运站场,形成层次分明的“区物流中心、乡镇物流货运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物流网络;建设和改造农村道路,提高物流网络的覆盖率和连通度,增强交通服务的辐射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突破空间地理位置限制,实现商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结合,优化和重构农村物流链。综合考虑现有生产、流通、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状况,保证各领域间信息沟通的顺畅;坚持适度超前发展,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与全市政务信息平台和全省交通信息系统的对接。组建新型的农村交通物流运营网络。一是开展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以为乡镇企业生产流通和规模化农副产品加工服务为主,兼顾季节性农产品购销运输服务,主要采用干线长途货运、和市内网络配送方式。二是开展农村便民物流服务,以为农村客运班车捎载为主要运输手段,开展农资、良种、医药、日常消费品等连锁商业网点的下行补货配送,同时培育受理小件、零散货物的上行发运市场。

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资金;渠道;培养

一、前言

农产品物流是我国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带动我国农业发展和我国农村的经济,为农产品实现其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物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在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以后的发展中,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物流,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提升农产品物流水平的策略方法。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主要体现在:我国农产品物流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产品物流需求量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1.我国农产品物流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首先是成本高,耗资严重;其次,农产品物流增值能力弱。

2.农产品物流需求量大

我国的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量大也带动了物流需求量大。需求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首先,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矛盾;其次,农产品容易受气候影响产量不稳定;最后,农产品物流必须进行保鲜存储。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农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多年的农产品物流工作的经验,结合相关的农产品物流方面的资料,总结出如下我国目前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渠道单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物流技术差。

1.渠道单一

目前,农产品物流渠道单一,渠道混乱是农产品物流发展中遇到的较大的问题。由于渠道单一,出现很多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就坏掉,造成严重的浪费。

2.设施不够完善

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首先,道路设施差,导致运输成本高;其次,物流的各环节协调不好,造成成本过高。基于以上两点,和其他产品比,农产品物流难以满足目前农产品的需求。

3.农产品物流技术差

现在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一般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由于运输成本、运输能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农产品损失巨大。

三、提升农产品物流水平的措施

针对以上我们农产品物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的措施:提升农产品物流意识;增加农产品物流资金的投入;建立统一规划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提升农产品物流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提高效率、增强农业产业链整体效益、提升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增加农产品物流资金的投入

目前急需规划建设优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首先,重点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提高批发市场的档次;其次,加快大现代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次,应强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信息平台;最后,,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

(三)建立统一规划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机制灵活的营销体系,改变目前处于被动由市场供求变化牵着鼻子走的局面。通过统一规划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来统一分配营销。

(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作为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扶持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农产品物流管理,为农产品物流创造好的环境;其次,政府要进行统一领导,从整体上对物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最后,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进行各种投资。

(五)加强农产品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于内部人员多加强培训。另外,相关研究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物流教育理论的研究,同时,在高校里面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大量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运作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四、总结

总之,在以后的发展中,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物流,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书金.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物流经济

我国物流业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这对农村物流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如何发展好物流业,使物流业在农村打下一片天地,并将现有的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体系进行转变与完善,是物流也是经济界的一大话题。中央文件2014年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物流产业的重要意义

农村物流为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其它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和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服务环节。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也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农村物流经济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物流的运输环节造成大气、水体等污染,噪声振动干扰,物种的异地引入,大量能源的消耗;物流的保管环节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等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物流的装卸搬运环节造成噪声、大气污染等;包装环节造成资源消耗,产生固体废弃物;大型物流设施的不断发展造成空间资源的占用;还存在相关加工产业的环境污染。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发展物流经济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既要满足人类对高质量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社会、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物流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以绿色经济为导向来进行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循环型物流。生态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仅重视正向物流,而且还采用逆向物流。正向物流,顾名思义很容易理解就是正向的物流,是从上游到下游,从资源开发到运输到市场的物流;而逆向物流则刚好与正向物流相反,它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是从下游返回到上游,从市场到产品返回再利用的物流。逆向物流可以有效拓宽物流业的服务体系,改善物流业的服务现状,拓宽了物流产业的产业面。更加具有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促进了物流业本身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共生型物流。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的农村物流是生态的绿色的物流。它完全遵循了我国所大力倡导地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绿色中国。是一种平衡了生态效益与物流业经济效益的科学合理的新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局面,使生态环境与物流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共生,是一个共生的物流。

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共赢和共生还远远不够,新型的生态物流还注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好钢用在刀刃上,利用过程中杜绝浪费,减少低效率使用,尽可能地减少了甚至是避免了一部分资源的浪费问题。

三、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物流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和城市物流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地区农产品市场数量不足,城乡之间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和数量差距大,城乡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不利于健康、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农村物流企业的规模小,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因此在市场中综合实力较弱;农村地区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对市场物流信息的获取渠道少,影响了农村地区物流经济发展的效益;农村物流产业的相关技术水平低,缺乏先进的配套设施,例如运送农产品的保鲜保湿设备等,影响了运送产品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物流产业的发展成本高,而农村地区收入低,经济水平有限,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面对这些现状,需要不断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变的策略

1.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由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组成。其中农产品的物流可以说是农村物流业的第一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产品的整个商贸环节,及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农业物流包含了整个农产品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后的所有物流活动,既包括农村第一产业的物流,也包括第二、三产业的物流活动。转变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为指导,发展科学的、绿色的农村物流经济。要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构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体系,使农村各地方的物流产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还需要从农村农业和物流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出发,合理规划农村物流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构建农村、农业、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体系,将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相结合,实现城乡两个区域农村物流经济的共同发展。

2.统筹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转变离不开城市物流的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之间的关系,农村物流发展的重点就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在物流行业的规划、资源配置、生产流程等环节上的一体化。其次,要实现城乡物流行业的共同发展,必须了解城乡物流发展之间的差距,了解农村物流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部分地区的基础设备情况严重发展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缓慢且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我国城乡物流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资金、信息、技术的投入,实现我国城乡在物流技术、信息以及管理等资源的共享。

3.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物流产业在分类上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但是物流产业的生产、包装、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又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联系,是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此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农村物流行业要根据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调整,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农村物流产业转变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物流。其次,农村物流的主要客户来自第三产业,因此要做好对第三产业的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对物流业的需求,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广阔,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不断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刺激消费。农村物流产业要不断优化整合农村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物流服务网点,不断建立起遍布整个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用生态建设的思想不断探索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链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搭载物流的一体化平台发展城乡经济缩短城乡差距,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王金田.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物流能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023-02

随着国家西部战略的展开,东部先富带动西部后富政策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步伐的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两条主线的交汇点。而发展位于我们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不能照搬中部东部的发展方式,因为不同的区位与地理条件决定了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有他的特色。同时,西部农村发展又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农村发展的经验,同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之间在发展道路上有诸多的相似点。其中,物流服务能力的发展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有突出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总结了多种对物流服务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通过对物流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反映为农产品创造价值的能力。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资源产品特点,经济条件,人力资源组成等,对各因素的作用效果又各有不同。本文结合地区的特定现实,分析了物流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了影响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各关键因素是怎样对物流效果起作用,并对西部农村物流的发展模式提供一些建议。

1 物流能力与西部物流的特点

对于物流能力,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定义。我国著名专家马士华教授等给出的定义更贴近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更具实践意义。他认为,物流能力是指某特定的物流系统,从接受客户需求、处理订单、分拣货物、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而我国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这个物流系统又有什么特点呢,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部地区地处偏远,地广人稀。西部农村的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大,人力资源相对匮乏,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产品产量巨大,产地分散,地理条件多样,故对物流服务水平要求高,对如何提高物流效率的研究更具意义。

其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产品和资源的输出。西部农村地区本身对农产品的消费能力有限,本地销售利润低,产品外销竞争力强,外销附加价值高。而消费地距离产地空间距离大,要实现西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长距离外销物流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

再次,西部农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决定了输出产品以农业成品,半成品为主。农产品的季节性和不便储藏运输的特点要求物流服务运用先进的技术,执行更高的标准,保证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和交付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价值得到更高效的实现。

最后,西部地区的专业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物流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农户自发,或政府主办的物流组织为主的物流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效率偏低,服务灵活性差。这些特点又造成了物流成本的急剧上升,挤占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影响农业发展,又进一步抑制物流发展,造成不良循环。专业化物流人才构建起充分竞争的物流服务市场显得尤为迫切。

2 国内外先进农村物流建设的经验

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荷兰,农业物流的发展程度也最高。从物流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来看,优势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搭建良好平台

①制定针对农业物流的完善法规和制度。美国非常重视农业的地位,他对农业市场运输制定了完善的法规制度,并放开了对农业运输市场的直接干预,营造了自由竞争的农业物流服务市场,为农业物流企业提供便利,有效促进了它的发展。

②从宏观角度规划物流建设。日本建设了世界一流的物流硬件设施,同时也非常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为农业物流提供了硬件保证,从更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引导农业物流的发展。

③输送专业人才。荷兰政府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并规定相应物流工作的人员必须获得上岗证书才可以从业,这为物流专业化运作提供了保障。专业化人才是荷兰农业物流一直能保证相对高效的关键,也使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更为顺畅,成功。

2.2 农业物流主体积极运作

①成立农协或农业合作社。日本和荷兰的农民结成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便于组织和规划,提高了物流设备的运作效率。在与第三方物流谈判过程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②建立物流园区。在合适的地区建立物流园区,对农产品物流进行细化分工,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③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在现代的物流与供应链中,寻求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增值成为共识。农产品生产方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不仅高效,规模效应还会使物流成本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第三方物流的灵活性也是极高的,能很好的适应农户的各种需求。

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有独特性。产地与消费者的距离远,城市消费能力强,消费人口多,内陆面积大等条件下,我国农产品的物流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农村物流逐步建立起来,菜篮子和果篮子越来越丰富,物流成本越来越低,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繁荣。我国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物流集散地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今后也继续成为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模式。

3 影响我国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

通过对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将制约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府层面

①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政府服务水平。随着国家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自主性加强,同时带来的还有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全面掌握和分析市场信息,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农户正确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计划,物流部门根据计划合理调配资源,配合农产品的一系列物流工作。

②农产品物流相关政策和法规。西部农村物流行业要发展,需要政府法规的保驾护航。现今西部农村物流发展遇到两种极端情况:物流成本过高,抑制农产品的输出,挤占农产品的利润;物流利润过低,行业缺乏活力,得不到健康发展。政府需要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在物流方面的投入,同时监督控制行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完全放开,形成自由竞争的市场。

③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大,见效慢,政府主导的建设投资是解决的重要途径。

3.2 物流主体方面

①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农业摆脱了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尤其在西部农村地区,机器大生产的模式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使农民更多的依赖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来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运输等工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是解决西部农村物流难题的重要方式。

②农民结成互助合作社。作为甲方的农民个体间分布广泛,农产品种类多而数量有限,这给物流服务带来了难题。通过合作社或农协的组织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有计划有步骤的以集体形式承担物流工作,通过自建物流或外包第三方的形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此过程中还能间接的提升农民的物流专业知识,使农民更好的观察和理解物流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物流中介组织的配合。物流中介组织可以很好的链接农民和物流企业,提供最适合的信息,帮助双方寻找最适合的合作伙伴,达到三赢的目的。

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物流科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专业人才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能在必要的时候变革物流运作方式,始终保持物流服务的高质量。

以上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政府的作用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制定规范,由专业人才组织建立起的物流队伍间相互配合,提供优质高效低价的农产品物流服务。

4 西部现代农产品物流的现实途径

①现代农产品物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脚步的加快,城市反哺农村进程的推进,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大力投入,已为西部农村物流建设提供了可喜的条件:国家对农资的优惠和补贴政策;“十一五”期间对95%农村地区行政村通电话和网络接入的工程;万村千乡工程,信息化村示范工程,5520工程,新合作工程等。西部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支持系统。进一步加大西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物流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宏观的调控机制和发展规划;推进物流标准化运作和先进农业物流技术的运用;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村总体劳动力素质,着力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②现代化的物流园区的建设。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物流园区,将分散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集中起来,实现高效率的农产品运输,深加工,交易的物流供应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我国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城市物流体系中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信息,需求预测,仓储运输,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方面提供了高层次的全程服务。第三方物流的最大优点在于促进了生产和流通的分工,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物流的成本,促进物流的标准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是我国现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方向和主流。提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物流;智能供应链

[DOI]10.13939/ki.zgsc.2016.41.021

1 我国电商物流的特点

物流促进电商的发展,但电子商务也向物流行业提出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与柔性化的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有自己的发展特点。

1.1 信息化已实现但自动化水平低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这为物流行业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在自动化方面,因为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设备、机械化、无人化方面无法赶超外国,所以还无法实现。

1.2 网络化处于发展阶段

因为物流需要在设施、仓储、交通工具方面形成统一的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是必然。物流网络化能使制造商、供应商及目标顾客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1.3 客户对物流水平要求更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物流配送的速度、服务方面要求都有所提高。另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也相当迅速,物流同时要承受满足外国客户需求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物流网络、配送体系、货物运输工具等都会出现重合的情况。如果不能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就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2 我国电商物流的现状分析

2.1 快递业进入新常态

截至2015年11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82.5亿件,同比增长48.1%,其中约七成为电商快件。从2010年开始,全国快递业务量均以超过55%以上速度迅猛增长,2013年一度超过60%。快递业作为新动能的组成部分,形势依然比传统行业要乐观。

2.2 中西部地区增速迅猛

从全国快递总量来看,东部电商发达地区的物流增速开始放缓,广东、福建、上海等电商发达城市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均降至50%以下。其中,福建、上海已低于40%,北京市快递物流规模已降至27%。此外,东部地区快递物流基数大,尽管放缓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西部地区属于基数与增幅双低,如自治区,快递物流规模为全国最低,增幅亦最低,仅为16%。中部地区电商与快递物流发展迅速崛起:河北、河南、安徽快递量全年增长速度均超过60%,其中河南、安徽两地甚至超过70%,这与中部地区电商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以及人口回流均有一定关系;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增长稳定,但增幅并没有过于明显。

2.3 农村淘宝双向物流打通

2015年,阿里巴巴已经建设超200个县级运营中心,约10000个村合作点,引入村淘合作物流企业30余家,合作伙伴配送能力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实现50万个村子送货进村,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消费权利。目前,农村电商物流已不仅限于工业品下乡,在农村产品上行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淘宝村数量从2014年的212个增长到超过780个,一些淘宝村升级为淘宝镇,农村淘宝双向物流结构初见端倪。

3 电商物流的发展趋势

3.1 人口结构的改变与电商物流自动化趋势

今天的网络零售已经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12%,未来的整个电子商务,还保持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区间内,这决定了未来电商物流的总需求。预计到2020年,整个网络零售将会超过10万亿元,社会零售总额占比将超过20%,5~8 年之后,全年包裹量将超过1000亿件,按照阿里研究院就业测算模型,届时电商物流从业人员将超过500万人。但随之而来的矛盾是,中国在2015年之后,就已经过了人口的拐点了,适龄劳动力人口急剧下降。换句话说,中国电子商务之所以如此成功,与传统商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世界工厂地位以及极低的劳动力成本有关。快递物流人员的待遇偏低,实际上很大的原因在于供求关系的因素,从2005年到2015年,快递单价降幅超过50%,目前已到极限,随着劳动力的短缺与服务消费升级,物流快递人员的工资可能会快速增加。

3.2 大数据应用与未来智能供应链的趋势

随着大数据应用对供应链的改变,物流路径也会发生变化,全国的产业布局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很多都是从品牌商仓库发出去的,数据打通后,未来这些货物将直接从工厂发货,做到物流路径最优,货物不动数据动。

未来,工厂生产需求稳定的标准产品,物流将逐渐向仓配模式转型,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大数据的应用可能将使工业经济时代的经典库存问题――啤酒问题成为历史,通过菜鸟天网系统,品牌商完全可以做到海量SKU智能分仓,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高消费者体验。而非标品,主要是长尾端非标品,如为工厂生产,很可能是单点发全国,货源地发全国的,这也会带来物流路径和仓储的变化;对于手工作坊和个人生产的个性化产品,随着消费升级和C2B的发展,这类商品市场可能扩大,但物流模式仍然会保持不变。

3.3 社会化物流趋势与数据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平台+个人商业”模式不断演化,仅靠专职的物流从业人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电商物流势必走向社会化物流,共享物流之路。物流资源将向云计算资源一样,按使用付费,如告别IT的农业化时代一样,告别现代物流的农业化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车辆,以及每一个闲置的仓储资源,都有可能成为物流使用的一个环节,碎片化的运力仓储的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的资源,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物流参与的环节。

社会化物流必然会面临交易成本难题,很难想象未来平台1000万商家,几百万社会物流实际操作者,如果没有协同和联动机制,是无法想象的;也难以想象,一个包裹经历了数十个不同主体的环节,中间会发生多少故事。社会化供应链的协同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对称问题,菜鸟已经在尝试通过打通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的方式,来促进联动,推动各参与方形成稳定预期,2015年“双十一”菜鸟牵头各大物流快递企业提前一日揽收,即是新型产业联动的典型案例。未来,这个联动机制不仅仅是技术的、数据的,更应该是规则的、机制的,通过一系列统一的规则,将作业流程、行业服务、主体责任进行标准化、有效化。

4 结 论

电子商务物流既是电子商务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发展推力,又受益于互联网创新成果的深度融合,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中,必须以现状与特点,科学预测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本文剖析物流电商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并以更长的时间跨度、更高的格局观测电商物流的发展趋势,促进电商物流健康发展。同时,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马雪琦.电商物流的痛点与趋势研究[J].物流技术,2016,35(4).

[2]康举栋.A电商公司供应物流改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业 农产品 物流 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73-02

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应大力推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包括农产品生产、采购、供应、运输、贮藏、装卸搬运、包装、加工、流通、配送、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

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农产品物流具有以下特征①:(1)农产品物流数量巨大;(2)农产品物流对象具有鲜活性,物流组织难度较大;(3)农产品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4)农产品物流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流向单向性;(5)农产品物流具有知识跨学科性和技术交叉性。

一、农产品物流的价值

农产品物流的价值表现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

1.农产品物流的社会价值。(1)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经济的基础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产值在我国GDP中的比重相对较高,以广东省2008年为例,农业生产总值约占全省GDP的8.6%。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比例还要提高,以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1.8%。

农产品除可以直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以外,还为食品、纺织、化工、医药等产业提供原材料。大多数农产品具有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持续性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完善的农产品社会物流体系是解决和消除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2)农产品物流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和保障。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大国,农产品流通是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流通成本尤其是物流成本比重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为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很大,据资料显示,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蔬菜、水果损耗率分别在17%和11%以上。发展农产品物流尤其冷链物流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的有效途径。(3)新型农产品物流模式可以改善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物流需要大量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方面运作。直销型物流、契约型物流、联盟型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物流模式,会催生和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农产品物流的大力发展还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4)农产品物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物流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域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益,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2.农产品物流的经济价值。(1)农产品物流创造时间价值。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存在的时间差可使其获得最大价值的实现,但农产品本身并不会自动弥合这个时间差。通过有效的农产品物流活动,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贮藏,可使大多数农产品实现全年均衡消费,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对农产品进行储存与保鲜,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农产品物流可以大大缩短农产品物流的时间,可以加快农产品的周转,减少农产品物流损耗,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2)农产品物流创造场所价值。现代大农业的环境下,农产品用于自产自销的比例非常有限,农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通过改变消费空间来实现,其形式有三种:一是从生产的集中地向分散的消费地转移,如粮食由主产区向全国乃至国外转移;二是从分散的生产地向集中消费地转移,比如向城镇转移;三是由价值洼地向价值高地转移,如南方冬季产出的鲜花、水果等时令产品流向北方消费市场。(3)农产品物流创造加工价值。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征就在于加工潜力大,价值较低的初级能产品经过一定的简单加工,如采选、清洗、分装、包装等价值可以上升数倍,如果进一步进行深加工改变其原有形态,如蔬菜、水果压汁保鲜后其价值还会上升。根据这一特征,农产品物流应围绕流通加工环节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应从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两个方面来考察:

1.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1)农产品交易主体多样化。农产品交易主体主要有自产自销的农民、农业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如流通协会、村级集体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流通协会是农民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的合作联合体。

农产品物流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公司+农户或基地型。农户按公司要求生产或农业公司自主承包农民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公司进行商物一体化运作。二是农户+农户型。农民自主分工生产与销售,农民自己组织物流作业。三是市场+农户型。通过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来实行农民与市场的结合,批发商组织物流作业。(2)农产品交易方式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外,还包括农产品期货、拍卖、订单等新型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手段也有所更新,不少地方开通了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连锁经营、配送和网上销售等现代方式也有所发展。(3)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正在形成。目前,县城商业网――集镇商业网――乡村商业网的流通网络基本形成,随着农产品零售市场渠道的不断拓宽和规范化,特别是超市农产品销售等新型农产品销售业态的出现及规模的扩大,使农产品企业化经营得到快速的发展②。

2.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现状。(1)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具备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参与个体和组织具有规模小、层次低、组织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物流专门化运作。(2)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农业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超市建立了企业网站并实现了联网,农村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多数建立了自己的网页,为农户和龙头企业产销提供了部分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但就整个农产品信息体系而言,还存在信息不集中、信息传递面窄、信息质量低、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3)农产品3PL服务还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尤其是农产品收购与批发者仍然是农产品物流组织的中坚力量,而专门从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还很少,且企业规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除原有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主体如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外,民营企业物流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产品物流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4)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空间较大。资料显示,我国仅有20%左右的鲜活农产品使用冷链物流技术,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左右的比例,农产品在物流的过程中损耗严重。配合国家推进“三农”工作的政策,各地目前正在抓紧以冷链物流为主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如“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项目的建设,开发规模100公顷,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农业流通与冷链物流结合与发展的范例3。

三、发展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

1.加强农产品物流理论和政策的研究。目前先进国家目前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节上,大量运用运筹学和线性规划理论进行定量统筹,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和政策的定性分析阶段,供应链的各环节技术数量控制和管理还以经验为主,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农产品物流的理论研究力度。

农产品物流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投入大、回报率低、回收期较长,因此各地在政策农产品物流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分地区、分产品、分环节等具体情况,对投资农产品物流业的企业给予诸如土地使用、银行信贷、营业税收、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物流业。

2.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各地应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方向、目标、原则、内容、地位和作用等。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蔬菜、水产和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艺产业带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3.创新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式主要有:

一是直销模式。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运行模式,所谓直销农民或农民团体将生产的农产品包装处理后,直接运送到供应消费地超市或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当前在全国15个省市开展试点,由中央财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农超对接”项目就是这样一种运行模式。

二是拍卖模式。这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行模式,日本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90%要进入批发市场进行流通消费,主要通过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运作。

国内有学者提出“生产者―规范的批发商―农产品经纪人、中间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农产品物流理想模式,也有学者提出“以农产品批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协同”的模式。

笔者认为,不论哪种模式都应强调农民以合作社为主体参与农产品物流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服务层面上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组织专业化运作的优势,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率,在消费层面上降低农产品价格、改善消费环境。

4.重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程度高,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支撑,就不可能完成现代复杂的农产品物流活动。

一是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畅通信息渠道。我国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渠道较为混乱,有关资料显示,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信息中有一半的信息属于重复信息。从国内农业网站的信息来看,多数网站信息缺乏高质量、时效性强的信息资源,为此有必要建立各省乃至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形成新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链、物流链。

二是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生产、流通等消费各环节信息连接起来,消除信息孤岛。通过EDI和POS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交换,通过GIS、GPS、Bar、Code、RF等技术实现信息的有效应用。

5.加大农产品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输工具包括各式农用运输车的生产与开发;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其次是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与技术的投入。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损耗大、物流成本高,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冷链不完整、冷链配送运输效率低以及冷链技术设备陈旧落后等问题。农产品物流发展离不开冷链系统与技术的应用,应在改造现有冷冻冷藏设备、合理规划冷冻冷藏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及推广集约化共同配送、开发和使用农产品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第三是各地根据经济发展特点适时进行农产品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就是通过集中投资,依靠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等对入驻企业和服务机构、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来实现其服务方式的互补,将农产品快速、高效地送到消费终端,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最终达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结合和统一。如山东寿光规划建设的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2009年一期规划建设主要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及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2010年二期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③

6.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已有经验。比如,美国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连接农产品供需的物流主体,包括农场主参加的销售合作社、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这些物流主体承担了全美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据此,我国应重点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经纪人、商、批发商等,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组织形式,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化和组织化。

7.加强农产品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各地农业行政主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协调机制,大力扶持、资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加强农产品物流教育理论的研究。在高校尤其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拓展设置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建立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量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运作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注释:

①张编.农产品物流与运营实务[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②黄勇,陈景旗.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

③黄昌宏.打造10万吨级农业冷链物流“航母”[N].现代物流报,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