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媒体策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策划范文1
关键词:传统媒体数字化时代机遇挑战
2009年10月,首届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传媒大鳄默多克说:“我们身处信息革命的浪潮之中,既使我们兴奋不已,又让我们诚惶诚恐。数字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跨越了地域、行业和媒体的边界,在世界各地形成了物质社会财富的新来源。”兴奋不已是由于数字化时代的便利性、信息的共享性带来的,而诚惶诚恐则是指数字时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巨大。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新”、“旧”媒体概念正日益模糊,全球化、数字化的浪潮正推动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二为一”。世界媒体正面临着媒体界的“新游戏规则”,需积极制定应对之策。
新媒体的出现,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的成果,因而其出现后,很快就以其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大容量、易检索和强大的交互性以及对媒介间壁垒的消除展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以至于很多的传统媒体人不禁大呼“狼来了”、“暗地里希望被称之为数字革命的这些事情赶快滚出我们的视线”,甚至不少人发出“数字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的感叹。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我们看到:数字媒体并没有也不能完全代替和吞并传统媒体,尤其是印刷媒体长期以来已被人们习惯和认可,在数字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仍然显示着它的巨大魅力。如果说广播电视的视听效果可以为数字媒体所取代、其顺序播放的弊端终究为数字媒体所弥补的话,那么书籍和报刊的随意、舒适和简单,也许永远会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人类传播的发展趋势是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向点对面、面对面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发展的话,那么网络传播的出现则可看成是传播形式上的某种“回归”现象。因而在世界媒体峰会上,世界各国的媒体人都达成一致的共识:“我们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世界传媒业的环境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①
挑战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金融危机的冲击。据统计,美国甘尼特公司等几家最大的报业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的广告收入下降了大约30%,其他报纸的广告收入降幅多在20%以上。2009年上半年,日本报刊的广告收入较同期减少9.7%。中国报纸广告收入同比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负增长。②面对这种情况,全球不少媒体纷纷采取裁员、减薪、缩小版面等措施以求自保,甚至通过变卖资产、申请破产保护来维持生存。然而金融危机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不少媒体的广告收入在今年第二季度就有所上升了。
来自新媒体的挑战与冲击。这一点可以说是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众媒体接触方式的变革。数字媒体迎合了受众接收信息的新变化:人们总是希望有选择性地接收与自己有关、会影响他们生活的信息;他们希望自己所关心的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他们希望控制作为信息来源的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控制;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对重要信息的编制与谈论……数字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因为网络传播既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传播,当信息面向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媒体可谓大众传播的工具,而个别独立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挑战在于如何按照受众喜欢的方式传递信息。
第二,媒体内容结构的变革。数字媒体所使用的先进技术,使得其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突破时间、空间、行业甚至媒介的限制,已经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时代,在传递信息、传承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管你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只要在搜索引擎中键入你的关键词,就会有百万、千万整理好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现在你眼前。传统媒介受到成本、时间、空间、版面的限制,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媒介的特色,在内容容量与结构上根本做不到像数字媒体那样包罗万象。
第三,广告模式的变革。在数字技术全面侵蚀媒体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传统广告形式的狂轰滥炸已经厌倦,尤其是在传统媒体中被动地接收广告信息。数字时代的企业营销传播策略将不再以广告为主,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者需要有实际的体验才会去购买产品、必须是真正的喜欢才会与企业发生联系,因而体验营销会越来越盛行。同时,数字媒体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而娱乐恰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数字时代的营销正在走向数字与娱乐相结合的方向,数字媒体的选择与互动性,加上娱乐形式的大众性与广受欢迎,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在营销传播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③未来的广告将走向点播式和主动传播式,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数字娱乐营销所强调的互动、主动、分享、体验,将是未来营销传播不得不面对的主流。未来的营销如果不具备娱乐性和资讯价值,将不可能成功,而数字化将前所未有地渗入营销、公关和广告中,正如之前其成功地渗入传媒一样。
数字时代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也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动了整个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具体表现在: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和用户资源的现象更加明显,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继续加大;新媒体的营销价值正得到广告主以及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营销机构的认同,新媒体逐渐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媒体用户的潜力、营销能力等潜在商业价值,受到国际风险投资商和传统媒体机构的青睐,投资、合作、并购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创新速度加快,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数字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跨越了地域、行业和媒体的边界,在世界各地形成了物质社会财富的新来源”④。具体说来,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基本的商业竞争环境和经济规则,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使大量新的商业实践成为可能,一批基于它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这些新的企业充分利用了数字媒体的技术优势,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开创新的产业领域,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供已有的产品或服务,显示出与传统商业企业的差异。如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在其网站分类目录上,列出了超过250万种图书。网站是它的标志之一,它主要是面向家庭购物者设计,简单而实用,网页加载速度很快,使用起来也很方便,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数倍于竞争对手的存货周转速度给它带来了独特的优势,消费者购物用信用卡支付时,通常在24小时内到账,而亚马逊付给供货商的时间通常是收货后的45天,这意味着它可以利用客户的钱长达一个半月,这些都是依靠传统媒体开展营销传播活动的企业难以达到的效果。
新的商业模式更注重对用户点对点的服务,其起点就是客户的需求;更强调企业经营运行的系统性与变化性,降低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可能性;而这种新商业模式的基础就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变革,传统媒体的传播技术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在顺应商业模式的变化方面就显得落后了许多。
媒体消费模式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发生了变化,世界民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互联网、移动电话、社交网络,甚至微博客等各种平台获取信息。而媒体必须不断地利用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带来新的媒体体验,在越来越细化的市场中为全球受众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但传统媒体永远也不会被数字媒体所取代,原因就在于数字媒体的大量信息来源仍然是传统媒体,为数字媒体提供信息的“百姓记者”在专业性上永远不能和专业记者相比;数字媒体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不免有怀疑的成分,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有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品牌力,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
机遇
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固然给媒体带来了空前的考验,但实际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世界传媒格局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大变革。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已向传统媒体发起冲击,媒体发展到了一个重要关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被称作第五媒体的移动媒体的出现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一个最典型的代表,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互联网这些第五媒体几乎囊括了所有媒体的特征,再加上手机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使得第五媒体手机成了一个真正的超级媒体,万能终端。然而第五媒体――手机并没有以一种咄咄逼人的面目出现,而是通过其自身杰出的互动性把传统媒体给整合在一起了。几乎所有传统和新型的媒介都可以利用第五媒体的互动性创造出新的传播价值,第五媒体是媒体整合的超级引擎。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最重要的是看清数字时代的特征,把握机遇,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在新旧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长足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参加媒体峰会的代表一致认为,对传统媒体而言,在当今数字时代至少有三方面的机遇:
第一,新闻采访技能融合的机遇。原本从事单一文字报道的记者,也可成为电视台和网站的摄像记者,可同时发回文字稿件、静态图片甚至录音录像,形成“一种内容,多种表现”的竞争手段。
第二,产品的数字化创新机遇。新媒体通过对新技术的运用,不断改造传统媒体的产品形态。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黄斌说,新技术通过对传统平面媒体内容的二次演绎,给用户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来武装传统媒体,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
第三,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未来的媒体应是多形式的。”德国RTL电视台高级顾问汉斯・马尔的话,表明了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⑤创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有多种媒体共同传播,方能显示其强大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策略
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那么如何去应对这些已经存在的现实?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团队竞争力与管理水平,苦练内功,继续提升传统媒体的品牌形象。数字时代背景下,不管是媒体还是其他企业,要想生存立足,都要苦练内功,提升品牌文化,才能避免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命运。数字媒体的快速、无地域时间限制、大容量地传递信息,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更多地集中在了企业文化价值的竞争上,“诚信”原本就是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传统媒体可以借助它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和权威优势,在权威引导和理性说明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在媒介变革时代,传统媒体首先应该紧守住自己的优势,以一支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专业性强的高素质团队,提升媒体自身的品牌形象,帮助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强调通过“深度报道”巩固传统媒体优势。数字媒体打破了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权利的平等。在网上,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的独家发言人,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通过网络新闻信息,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信息。在网络等各种新兴媒体的直接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数字化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地位的改变,决定了深度报道才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为对非突发性事件如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报道及深入挖掘,是传统媒体的专长。虽然网络上的受众能自由地占有大量信息,但由于普通受众缺乏把关人的素质,尤其是缺乏职业的新闻敏感、宏观的透视角度以及对信息材料的过滤和二次加工能力,故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项工作,是受众无法胜任的,它是传统媒体的专长和优势,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也是传统媒体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第三,充分吸收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在有效覆盖的前提下,获得精确的用户需求和传播效果反馈,在有限的市场中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份额和竞争力。传统大众媒体的一个缺陷就在于不能很有效地反馈信息,这一点恰是数字时代的大忌,只有首先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才能使传播是有效的。同时,媒体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已经将用户分割得越发细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既保证媒体的有效覆盖,又能有针对性地传播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就成为传统媒体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媒体在信息定制与反馈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传统媒体可以借鉴其技术、方法,正是由于技术革命带来了媒体产业的重新洗牌,因而采用新媒体的技术来发展传统媒体,是传统媒体应对数字时代的一个必然趋势。
第四,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共同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发市场、扩大影响,又要通过规范新闻信息产品的使用遏制侵权盗用行为,从而妥善处理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实现与新媒体的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互相补缺,在传播信息方面实现多种媒体的联动,整合不同媒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形成最大的传播影响力,也顺应了企业经营运行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需要。在2008年的奥运会当中,这一点表现出了新旧媒体联动的强大威力。在奥运会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突破以往单一发放广播稿的面貌,改为文字、图片、声音三种发稿方式,以满足广播、报纸、网站的需求。为此前方记者的装备也大为改观。一个广播媒体已开始向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进军。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更是大打报纸、期刊、网络多媒体立体战。总社成立后曾加大网络建设,所属的25家报刊的全部资料都存入数据库。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每一个成员的详细资料也都入库,可以随时调阅,为新闻报道提供了独特的有利条件。新旧媒体的融合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潮流,任何一种媒体都必须将自己当做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媒体共同面对有充足途径获取信息的受众,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才不至于被淘汰。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种媒体都能占有一席之地,都将发挥一己之长,传统媒体也是一样,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要想不被它们吞并,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迎来传统媒体发展的新的春天。
注释:
①引自《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
②引自世界广告媒体峰会资料。
③陈格雷:《广告业危机与数字娱乐营销之生》,《国际广告》,2006(1)。
④引自默多克在世界媒体峰会上的讲话。
⑤news.省略/o/2009-10-10/040616412197s.shtml
参考文献:
1.陈格雷:《广告业危机与数字娱乐营销之生》,《国际广告》,2006(1)。
2.杨希:《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中国媒体业发展前瞻》,《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7)。
3.乔为国:《商业模式创新》,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版。
4.Lister?摇?摇M.?摇New?摇media:a?摇critical?摇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2002,9~11,193~194
数字媒体策划范文2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培养模式 策划能力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27-04
Analysis of Planning Ability Components of Digital Publishing Talents and Its Training Mode
Yang Ming Chen Shaozhi
(School of Cultural and Media,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52)
[Abstract] High quality digital publishing talent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and training such talent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for major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of journalism,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etc. Planning ability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digital publis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ed for digital publishing talents in the future, and puts forward the “whole course” training mode of planning ability for talents in digital publis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urriculum setting.
[Key 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Training mode Planning ability
随着数字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产业受到数字出版技术的巨大冲击。我国数字出版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据《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总产出达到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增长40.47%[1-3]。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数字出版产值实现了从千亿元向2000亿元的迈进。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文化蓝皮书》预计,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
有关专家据《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预测,未来我国急需各类从事数字出版人才约600万。目前国内高校培养能力严重滞后,培养的数量与质量远远达不到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4]。策划能力在数字出版人才的职业素质中占据核心地位,抓住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进行培养,对提高数字出版人才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1 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的构成
策划是指为达成某种特定目标,借助一定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策划的作用是以最低投入或最小代价达到预期目的,让策划对象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上述目标,策划人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策划技能、新颖超前的创意和跨越式思维,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构思谋划,制定出详细、可操作并在执行中可以进行完善的方案[5]。
1.1 数字出版策划人才的素质要求
数字出版物集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网络设计等于一身,涉及多媒体设计技术、流媒体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出版与编辑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因此,从业人员既要掌握较宽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既要熟悉数字出版技术,又要懂得一定的设计艺术[6]。从国内外数字出版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角度看,策划编辑必须达到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知识要求。策划编辑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造诣,较宽的知识面,知晓国际惯例与法规,具有新闻出版、传媒、编辑出版等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体而言,策划编辑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基础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外语、汉语言文学、哲学、政治学、美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二是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包括传播学、编辑出版史、出版学、编辑学、发行学、出版社经营管理、出版法规、版权与版权贸易等;三是计算机技术知识,包括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网站编辑及维护等相关技术知识等;四是数字媒体技术知识,包括数字内容管理技术、海量内容存储技术、海量内容传输技术、海量内容在线技术、媒体有效表达等技术与知识。
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公关、谈判及组织管理能力,有经营头脑,有较强的成本效益分析能力,具备对整个出版过程全程策划和监控的能力,善于捕捉市场热点,能够判别信息资源的优劣,发现和识别优秀作者,思想敏锐,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经验要求。具有编辑工作经验,对行业状况及不同层次客户需求有较准确的了解,拥有一定的出版信息资源。
职业素养。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广泛的阅读兴趣、独到的感受力和美学眼光,悟性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进取心,具备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社会接触面广。
1.2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
根据数字出版行业产业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高等学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可分为数字出版内容编辑、数字出版技术应用、数字出版运营管理三个类型。与此相应,构成知识内容各有侧重的三个课程模块,其各类型人才的专业知识模块构成与比例情况如图1所示。
三类人才知识结构
为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传播多元化趋势,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口径较宽、基础较厚、能力全面”为要求,强调培养学生在出版活动中的策划创意、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重点培养能在数字出版产业领域胜任网络出版、数字装帧设计、创意策划、新媒体出版技术、数字版权、媒体运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7]。
对这类人才的培养,首先,所有专业方向,无论是数字出版编辑、数字出版技术还是数字出版营运管理,都要以策划和创意能力为核心,突出培养策划创意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其次,对数字技术应用方向人才的培养,要以掌握数字化出版制作技术为核心,突出培养学生在数字出版技术、网络出版、多媒体出版技术、数字装帧设计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对数字运营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重点以数字化经营管理为核心,突出培养学生媒体运营和数字化管理能力[8]。
1.3 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数字出版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构成以及从业岗位需求,笔者认为,策划能力是由一系列具体的知识、技能与品格融合后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具有知识的综合性、经验的累积性、思维的创新性特点。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的综合运用与交叉,就不可能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没有基础实践的操作与借鉴模仿的过程,同样不可能培养较强的策划能力;更重要的是,没有思维的突破与创新、方式方法的变革、创意的比较与筛选,很难培养出真正较强的策划能力。
数字出版人才的策划能力由三种主要意识和四种核心能力构成(见图2)。
三种意识是市场意识、协作意识和机遇意识。要使人才具有以经济、法律、管理学科相关知识与能
图2 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构成要素图
力为核心的市场眼光和视野,因为任何项目、活动的策划都离不开对市场特征与用户心理的深入分析与预测,因此,数字出版人才首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同时,任何一项复杂的工作任务都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数字出版产业活动也不例外,因此,未来数字出版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此外,还应培养机遇意识,注意对学生的政治法律敏感性、信息敏感性和市场敏感性等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四种核心能力是专业能力、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专业能力,特别是核心的专业能力。数字出版人才必须具备数字出版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相应技能和职业品格要求,如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新闻传播、编辑出版、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经济管理、法律与美学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其次,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对数字出版专业人才而言,应具备更加突出的信息素质与能力,包括对信息的敏感度、收集技术与方法、分类处理与使用的能力等。这项能力应该成为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标志性素质之一。第三,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无论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还是编辑出版专业人才,都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功底,这是基础。商务谈判、企划与宣介、组织活动、策划项目等离不开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与技巧。所以,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与较强的表达能力是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立身之本。第四,数字出版业起于创新,成于创新,要发展壮大数字出版业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作、创新传输、创新服务、创新消费,通过不断创新,满足市场的需要和受众的需求。因此,数字出版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作为重要目标加以重视。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方法掌握、创新实践训练、创新能力评价等都应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三种意识和四种能力,并不是学生培养的全部,但作为核心能力必须加以重点培养和培训,应该成为数字出版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课程设置、课外实践、教学目标设计的重点。
2 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与模式
2.1 课程模块与教学环节
通过上述对数字出版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构成的分析,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具体落实于课内课外的教学和实践各个环节上的要求[9],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与教育目标具体见表1。
表1 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与教育目标
2.2 “全程式”培养模式
所谓“全程式”培养模式,在时间维度上,指策划能力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在空间维度上,指策划能力培养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全程覆盖[10]。
根据策划能力构成及核心要素权重,笔者将策划能力“全程式”培养模式分为四个阶段(见图3)。
图3 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全程式”培养模式结构
第1阶段,策划意识培育阶段,主要集中在大一完成,通过基础课程中的相关课程与教学环节,对策划意识、创意思维进行培育与引导。
第2阶段,策划能力形成阶段,主要集中在大一后期与大二时期,通过相关知识学习、课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策划能力。
第3阶段,策划能力提高阶段,主要在大二后期与大三时期,通过课内外学科专业大赛等项目活动,侧重强化学生的策划知识,提高学生的策划技能,完善学生的策划方法。
第4阶段,策划能力实践阶段,主要在大三后期至大四期间,通过开展与网络编辑、网络出版、网络运营管理等相关的自主创业活动、校外岗位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参与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等,在参与数字出版企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策划能力。
四个阶段的划分界限不是绝对的,各个阶段是彼此衔接和连续的,学生毕业后也依然需要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提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理应将策划能力提升作为终身的职业追求。
3 结语与展望
数字出版以其存储海量、搜索方便、传输快捷、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对多数高等学校来说目前还属新事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设备、教材建设、产学研合作、教学方式方法等诸多环节,存在很大的发展与改革空间[11]。笔者只是就如何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核心能力――策划能力提出一些粗浅见解,以期有更多的同行关注并实践探索。关于如何落实本文提出的“全程式”培养模式,有很多具体实施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与实践,期待通过出版行业企业、高等学校、专家学者、政府管理部门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为振兴我国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 释
[1]罗紫初.论数字时代出版人才能力之培养[J].出版科学,2009(1):29-33
[2]徐景学,秦玉莲.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3(11):56-59
[3]宋艳丽.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62-65
[4]杨明.从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看教育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127-129
[5]陈少志,于巍.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158-160
[6]于巍,陈少志.协同创新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9):158-160
[7]杨明. 网络编辑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9):121-123
[8]刘灿姣,姚娟.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管见[J].中国编辑,2011(2):69-74
[9]杨明,王欢.数字出版人才培训课程模块与培训模式构建[J].中国传媒科技,2013(5):254-256
[10]杨明,陈少志.试论数字编辑高等教育中的实践能力培养[J].出版广角,2013(7):53-55
数字媒体策划范文3
随着各种新型出版形式的不断涌现,图书出版不再是传统纸质出版的天下,数字出版逐渐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出版中心工作的编辑活动,在数字出版时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编辑无论是策划选题还是编辑加工,无论是编辑方法还是编辑手段,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选题策划上的转变
图书内容来自于选题,选题资源是图书产品的核心部分。只有好的选题策划才能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才能带来良好的出版业绩。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出版社还做不到一开始就针对数字出版的选题策划,但是在这样的一种全新的出版形式下,传统编辑在策划选题时需同时关注:该选题的内容是否可以同时转化为数字产品?能够转化为何种数字产品?是以手机阅读还是网络阅读的形式出现?是作为单独的数字产品还是图书的附赠品以提高图书的附加值?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前思考可以更好地帮助传统编辑策划出适合数字出版时代的选题,从而提升所策划选题的盈利空间,扩展其市场前景。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魔术笔记》是一套科普漫画图书,该图书在策划之初便以“实现涵盖图书、影视、网游、移动及电子阅读及相关衍生产品在内的全媒体产品形式”为目标,其以科学、漫画、魔术、故事四位一体,以全新的“快乐学习看漫画”体验,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学习型漫画图书,更以试水全媒体出版、进行全产业链运作获得了多种奖项及资助。在纸质图书出版之前,《魔术笔记》电子书便成功借助苹果iPad实现全球发行,成为全球首批iPad中文应用软件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选题在策划之初就将目光放在了全媒体开发的高度上,没有仅仅将策划的目光局限在纸质图书,而是从一开始就将开发电子书纳入了选题策划的视野中。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加工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均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不同于传统出版的只注重纯粹的文字加工,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加工更强调的是内容资源的深度加工和多重利用开发。编辑应遵循“一次加工、多重利用”的原则,做好内容资源的深度加工与开发,使经过开发的内容资源能适应多种不同的用途,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面对这些新鲜的载体形态,编辑要充分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选题内容属性、分类、出版特点等,做好适当载体的选择和相应的开发与加工。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感知生活图画书》便是利用纸质图书美轮美奂的图画,加以动画效果的转化,推出了《云朵变的小羊》等网络出版物。该图书在网络上一经推出便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喜爱,下载量逾20万次。其纸质图书也在传统销售渠道深受欢迎,多次加印。同一内容一次生成之后的多角度开发及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模式,不仅可以节省编辑的时间与精力,更可以节省成本,达到该产品商业价值的充分实现。
编辑活动在数字出版时生的变化,对作为出版主体的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编辑思维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提升、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创意作为内容产品的灵魂,是内容产品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关键。而目前许多媒体的产品内容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缺乏创造力。正如学者吴平所言:“编辑有了思维才能正确认识编辑对象的发展规律。编辑思维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层次和质量。”编辑主体要适应数字出版工作,要使自己策划的选题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创造性的特色,就需要以全新的编辑思维来应对已经变化了的编辑活动。
1.充分开启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与集中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以产生出大量的独特新思想。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编辑在编辑活动中,要充分开启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从策划选题开始就尽量地拓展思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思考,使所策划的选题方案不仅仅只针对某一个销售渠道,或者是某一种出版形态;而是从源头开始便考虑到不同版本形式、不同阅读方式,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选择和个性化需求。作为图书编辑要正视这种变化,客观分析这种变化给出版带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在编辑工作中积极采取方法应对,合理利用和扩大有利因素,积极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
2.积极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意识
互动意识在传统出版工作中也有所体现,但是更多地局限于编辑主体与作者之间的互动,而在数字化出版环境中,编辑主体除了要与作者继续保持更加密切的沟通外,还要尽最大的努力与读者保持频繁的互动,只有如此,数字出版的优势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对编辑的要求,尤其是对其与读者之间互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因为,数字出版环境下的读者(受众)无论是从阅读方式,还是从阅读需求、阅读导向,均与传统阅读时代不同。“作为一种表现时代精神的思想性范畴,‘后现代’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不可化约’的精神状态、思维模式、品味模式和事物状态。”受众的阅读方式出现了很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传统阅读推崇的“读万卷书”已经逐渐被后现代阅读推崇的“一览无余”“网行天下”逐步侵蚀。面对这种变化,图书编辑惟有不断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与沟通,切实掌握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重视读者的多样化选择,才能不断开发出适合不同市场的、富有多样化的形式与多元化内涵的阅读产品。
数字媒体策划范文4
在原有的出版社工作逻辑中,渠道其实出版社也是不做的,新华书店是系统的发行渠道,而各社自办发行和读者俱乐部,都只是为了对用户进行良好服务,进行发行上的补充。所以,出版社原有的工作环节核心,都是在内容选取和出版物产品化上的。这里边就涉及一个“三优”过程――面向内容提供者的“选取优质内容”、面向图书产品本身的“优化文本质量和产品形态设计印刷等”、面向读者的“推优营销”等。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编辑职责涌现出了一些新特点。这个特点,是和数字化时代的媒体碎片化紧密挂接在一起的。
媒体碎片化,意味着价值观碎片化、用户群碎片化、载体碎片化、文本标准碎片化、营销方式碎片化。这将彻底影响甚至改变,传统图书编辑在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责任编辑等各个环节上的职责。数字出版带给传统图书编辑最大的挑战,是数字化媒体将原本明确的用户群、价值观、产品形态和文本规范、营销措施,全部都打乱了。没有一个原来的规则可以一以贯之延续下去,全部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和改变。出版社的编辑职责,也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发生变化。
简单来说,文本编辑环节的重要性下降了,而产品的设计印刷过程,被网站和软件取代了,营销方式则变得越来越网络化、个性化。最难的则是选优环节。针对什么用户群,用什么价值观选优?在哪个数字媒体渠道投放发行?哪个渠道的利润率最高?这些都考验着出版策划编辑的实力。
出版编辑需要离读者越来越近,需要离渠道更近,需要在策划产品之前先明确,这是否适合简体出版的图书?是适合简体和互联网连载的图书?是适合手机阅读的图书?
出版环节被网络和技术精简了。那么,留下的环境就必须是竞争力最强的环节,我想,只能是“选优”了。传统图书编辑需要在新的环境下,针对读者的新需求,瞄准各种不同的市场和读者,准确提出自己的“选优”标准,并在自己的策划当中实施下去。这对出版社内部的编辑分工,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此前,传统图书编辑分工,基本是按照两套规则来进行的。一种,是按照流程来分,有策划编辑、责任编辑、美术编辑,这些都是各个岗位针对同一部作品的职能,基本是属于流程性的。这是因为出版物的体系性较强,需要各自不同的专业分工来保证出版物的完整和有效性。另外一种,是按照内容方向来分,有社科类、教育类、大众类、专业类,这些编辑本身面对的是不同的内容取向。实际上,编辑职责是在两种分类下进行交叉和具体化的。
在数字时代,其实传统图书编辑至今依然沿袭了这种分工模式,只是在出版社内部,新增了一些数字出版部门和一些数字出版编辑。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门主要在进行平台搭建、数据库管理、版权整理和对外授权的工作,而且和传统图书编辑的工作割裂较大。但实际上,数字出版编辑的工作是应该和纸质图书的编辑融合在一起的。
具体说明一下,数字图书编辑,在工作的工具上,和传统图书编辑差异较大。传统图书编辑在交流工具上,更喜欢打电话或者见面,而数字图书编辑基本使用QQ、邮箱、甚至微博来沟通;在渠道上,前者会关注新华书店、当当或者卓越的排行榜,媒体评价等,而后者则会关注豆瓣、百度搜索榜、甚至是百度贴吧等网民聚集度较高的地方。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纸质图书的编辑面对的人群和数字图书出版编辑面对的读者,只有“存在时段”的差异,而没有本质上的割裂。
数字图书编辑,需要向传统图书编辑去学习的东西很多。除了流程之外,其实还需要学会如何清晰的传达内容价值,这个功力传统图书编辑是非常深厚的。每本书的题目,勒口上那短短的十几个字,都是编辑对作品内容精髓的提炼。其次,传统图书编辑在对市场的整体把握能力上是非常优秀的,很多优秀的出版人、策划人,对于作品内容、作者性格、市场营销、渠道控制,都有非常深入的掌控能力,这是很多数字图书编辑无法做到的。
传统图书编辑,也有很多需要向数字图书的编辑学习的地方。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吸引大家去阅读,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纸质图书面临的竞争者,其实并非数字图书,而是电影电视这样的富媒体,这些富媒体将大部分人原来用来阅读的时间分散了。纸质出版物在如何占领信息传播渠道方面,需要向新的影视媒体学习;而在如何与用户建立牢固的关系上,则需要向数字图书编辑学习。
在数字出版物中,内容本身,是与作者、读者、反馈、订购关系等数据直接生成在一起的。这些“后阅读内容”与文本内容一起,构成了读者在数字环境下阅读的对象。这意味着,数字图书编辑不仅仅是在面对内容的文本,而是同时面对读者的反馈、面对销量、面对传播体系、面对产品和技术。数字图书编辑的集成性,是非常强的。只懂内容的编辑,是很难做好数字图书编辑的。
长远来看,所有的纸质图书都将有它自己的数字图书形态,所以,未来几年,传统图书编辑和数字图书编辑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这两个有区别的岗位之间,需要的是互相学习、互相融合。
数字媒体策划范文5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 摄影摄像技术、艺术设计基础、数字媒体技术概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交互式多媒体网站开发、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动画设计与制作、3D造型、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音视频信息处理、特效制作与非线性编辑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 数字媒体产业是朝阳产业,它依托互联网和IT,正逐步成为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和引领创意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石。在当前互联网及移动互联服务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也开始大力扶持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将创意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目标,数字媒体行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人才缺口巨大。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技艺双修的优秀数媒毕业生,既有宏观的视野,又能把握技术走向和艺术效果,从创意策划到流程管理都不在话下,自然是不愁找到好工作。但是,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遇技术不如计算机专业、设计不如广告专业的尴尬。这就要求在校期间要有所侧重地学习,使自己成为兼备计算机技术和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地做一个程序员或是美工。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游刃有余,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熟悉各种游戏类型,熟悉游戏设计流程,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的程序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游戏创作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游戏程序设计、游戏数值及逻辑策划、游戏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数字媒体策划范文6
基于数码技术的书籍设计与制作行业特征,笔者从纸材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与数字传媒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两个方面进行职业能力研究。基于数码技术对传统纸材书籍与新数字化载体书籍设计、排版、制作、印刷等技术能力与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将岗位技术标准、工作过程分工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制作技术实践模块,以“按岗分工”模式组织教学实践,形成新的课程教学结构体系。纸材载体书籍设计的“按岗分工”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与印制行业中产生影响的新型工艺流程,具体为:①数字设计原稿②数字图文输入③数码图文编辑④数码图文输出⑤数码印版制作(晒版)⑥数码打样⑦数字化印刷⑧装订;[2]岗位能力定位:印刷前期数码摄影、策划设计、电子排版、制版技术等能力;印刷后期工艺能力。岗位分工可细化为书籍样本版式原稿设计人员、图文编排人员、书籍样本印刷制版(包括分色检测工作);后期加工制作人员、装订人员。见表1。数码媒体版式设计的“按岗分工”电子书籍版式设计与制作技能;网络传播媒体版式设计领域的综合运用;类IPAD、MP5等新数字传播媒体的阅读版式设计。岗位能力定位:网页整体策划、设计能力与网页版式设计能力;电子书籍(IEbook)整体策划、版式设计能力,同时,应熟练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iebook、ZMaker、AdobeInDesign、Flash、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岗位分工:网站策划设计、网页静帧设计、电子书籍设计与制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同时也使其对自我的岗位定位有了初步认识,从而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岗位定位与选择,确定职业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划分,从基础图文编排版式的制作能力开始,深入到纸材书籍样本、电子书、网页的策划设计以及与各类相关电脑软件技术的合作能力,掌握印刷制版工艺与网络媒体衔接技术,从浅入深、从理论深入实践,在技术能力的实践中体会设计理论的原则意义。“按岗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岗位分工与教学内容结合。项目实践作为纵贯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使得工作任务对应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为衡量学习效果、对应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的主要依据。
二、“分模块”教学
基于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行业中的技术应用以及新数字网络媒体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延伸这两方面基础上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定位成为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的依据。书籍设计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理论、印刷工艺理论、电子书籍设计规律、网页设计规律以及各类电脑软件技术的实践环节,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交叉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目标不明、轻重不分的混沌状态,所以课程模块将书籍的概论性理论知识与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实践分成单元模块,从而组织课程教学。理论模块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了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基础理论以书籍设计的史论为主,它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数码技术对书籍产生影响的概括性认识与了解,也是汲取设计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包括传统书籍设计、数字化媒体版式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它是找到现代书籍设计的入口,是学生完成项目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衔接的理论模块。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排版技术、制作能力与数字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术能力划分为实践模块,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入相应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传统纸材书籍和数字媒体版面的设计、制作能力这一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并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划分为8个模块。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