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文1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存在的道德丧失、诚信缺乏、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消极丑恶现象,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在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有害信息。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青少年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注重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养成。所谓“养成”,在于启发“道德的智慧”,进而促成“道德的实践”。学校的教育是重点,家庭的熏陶也不可忽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

同时,要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首先,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开展道德知识学习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看待社会,从而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其次,增强学生道德完善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道德行为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第三,加强渗透,寓教于乐,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社会意识。第四,提高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使学生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文2

【关健词】学习;引导;增强;提高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其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成年人在享受“网络文化”魅力的同时,青少年由于身心的特点,也捷足先登,率先抢占阵地,但由于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没有跟上去,网络对一些青少年的影响恰恰是负面影响,请看具体案例:案例一:我校六年级(2)班学生孙某,父母忙于做买卖,由爷爷奶奶照顾。虽然能按时上学、放学,可经常称病逃课,班主任与其它同学调查,原来请假逃课的原因是去网吧玩游戏。案例二:我校五年级(1)班学生王某,在校内被五、六个学生围打,调查结果是因去网吧玩游戏和那几个同学高息借钱,到时还不了才被打,债台高垒竞达三百七十多元。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分析:首先现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有探密的兴趣,别人说网吧好玩,他就要尝试一下;其次是网络内容图文并茂,比教科书丰富多了,互联网涉及各国的政治、军事、宗教、民族、外交和容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等等,以至还有大量的游戏或黄色垃圾,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不能完全辨事物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第三是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使学生找到了平等的感觉,想看什么看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没有人去指责、批评,真正受到了“公平公正”的待遇。综合起来说网络是外因,上网者即是学生的内因。抓住内因,即加强对学生道德思想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全体教师的网络知识层次势在必行

我校教师在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继续教育的同时,还参加了计算机的各级培训,80%取得了结业证书,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更新换代周期短变化快,少数教师为拿证而学很快就跟不上知识更新发展的要求,又怎么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呢?老师要到网络的海洋中游一游,品尝一下梨子的滋味,只有老师在熟悉网络知识,在网络中得心应手,才能指导学生面对不健康的东西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二、充分利用现有的微机房,开设校园德育网

每校都有信息教师,应以他们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整理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教育材料,及时公布到校园网,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的速度优势,突破时空的界限,改变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既武装了学生的头脑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个人和部分人的思想问题,同时校园网公布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他们也希望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

三、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把文明上网训练为自觉行为,抵制各种诱惑,同时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的虚拟性,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你可以在网上无所顾及地信息或言论,也就是说网络对个人的信息具有保护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不可全信。所以,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责任感,营造学校、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才是最见成效的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文3

一、无意识教育的涵义及其实质

1.无意识和无意识教育的涵义

无意识理论在佛洛伊德主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佛洛伊德一反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把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它们分别处于精神活动的表层、中层和最底层。无意识同意识一样,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无意识处在意识阈值之下不为人所察觉,隐藏在人心里深处暗中起作用,它属于人们的非理性心理活动过程,然而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它或者暗中直接支配人的行为,使人产生无意识或下意识举动;或者暗中参与人的意识心理活动,干扰和调节人的意识行为。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划分,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无意识教育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隐性”教育或“熏陶”教育,是一种不为教育者自身所自觉意识到或明显意识到的教育方式。具体说,这种教育方式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满足每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侧重于利用人们的非理性心理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主要起感化作用。

2.无意识教育的实质

无意识教育是受教育者未意识到的教育,而不是“没有意识”的教育,它是不知不觉地让受教育者对某种事物进行认识和体验。在无意识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信息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发生作用的,是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无意识教育的优势

1.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原则,就是创造条件,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同时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症结,按照规律发展趋势,加以正确的和积极的教育引导,把疏通与引导统一起来,在“疏”的基础上“导”,在“导”的要求下“疏”,即是“疏导”。无意识教育把教育的意向与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受教育者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目的。

2.能够有效地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无意识教育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和任何一个阶段,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教育者事先设计好一定的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置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之中,教育就会按照教育者的意向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进行。由于无意识教育具有渗透性特征决定了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内走向课外,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教育覆盖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由于无意识教育过程的愉悦性可使教育始终伴随学生情感体验全过程。

3.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参与意识

当前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等特征日益明显。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其参与教育的热情,影响教育的的最终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民主化的形式对多元化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

三、无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法

1.榜样影响法

(1)教育者的榜样作用。教师起到榜样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受教育者都是一种暗示,既可以引起他们模仿的意向,又可以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使学生产生信赖感和敬佩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启迪和教育学生。其次,教师对待学生要真诚,无意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感情共鸣。

(2)受教育者的榜样作用。一般来说,人们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榜样人物,对于自己崇拜和喜爱的人也会无意识地进行追随或模仿。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努力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2.环境影响法

(1)社会环境的作用。人的思想会受到环境的熏陶,思想品德也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和群体的风气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思想行为良好的社会环境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呈现有序状态、社会风气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受教育者思想健康发展的环境,让环境起到管理人、教育人、强化文明气氛的作用。

(2)校园环境的作用。校园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员工创造并共享的一种价值观念、学校精神、品德品质、规章制度、组织情感和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以推动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使命的组织文化。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理智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调节学生行为、美化学生人品、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3.媒介影响法

(1)课外活动的作用。这是指在有意识教育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让这类喜闻乐见的有益活动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特长和兴趣的需要,陶冶思想情感、优化智能结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活动参与中受到启发、教育与培养。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文4

1.1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影响和作用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家庭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同。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家长由于自身教育素质的局限性等各种原因,未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错误价值观往往是青少年不良习惯形成的重要诱因,这就要求父母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1.2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仍然处在“摇摆不定”的阶段,他们在面对一些现象和问题时仍不能做出客观和恰当的评价和分析。而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本身存在着不良的癖好,如酗酒、赌博等行为习惯,甚至有些家长在子女面前毫不避讳,这些不良的行为举止被子女看在眼里,很容易效仿。

1.3家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家庭周边环境也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周边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家庭周边开设的娱乐场所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个别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逐渐变得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家长仅重视青少年智力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其道德素质的提高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学校和家庭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角度来评定学生,这就使得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仅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其道德等其他素质的培育和提高。青少年教育,只有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综合发展,才称得上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提高和发展,这种教育才算是合格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也不应忽视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地位。

2.2家庭中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当代青少年的物质生活状况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衣食无忧。这种生活状况下的学生追求的仅仅是对现有物质生活的享受和占有。但是在精神生活中,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一些新的优秀思想潮流毫无兴趣。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受社会的整体氛围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单纯重视青少年物质生活保障所致。在物质生活丰腴和浮夸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们已经不再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注重物质的占有和享受,不思奋斗,追求奢侈,嘲笑简朴等“去崇高化”的错误言行大行其道,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与家庭生活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及其满足有关。

2.3家长因自身素质的限制忽视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

家长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子女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部分家长未能及时跟上前进的步伐去提高充实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对子女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在家庭教育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3.1引导青少年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自觉性

部分家长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任务和责任,忽视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仅是家庭内部的私事,同时也是社会赋予家庭的职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增强广大家长为国育才的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理念,以保证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2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其教育子女的能力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我们要善于教育他们———这都需要才能和广博的生活知识。”在家庭教育实例中,很多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不注重了解子女成长的规律和内心需要,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力不从心。在对家庭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中,多数家长表达出其对于子女教育的困惑和担忧,时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家长与时俱进。家长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现状,采用正确且适当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教育目的。

3.3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由于其处于模仿性极强的阶段,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的举止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他人而来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言谈举止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为教育子女做出表率作用。这就要求家长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最佳的行为方式,通过明断是非的能力,以正面力量影响和教育子女,以德树人,以德树威。

3.4重点把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时,家长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他们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人的教育、习惯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抗挫折的教育。

3.4.1做人的教育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应试教育下,我们不能仅仅追求青少年文化课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对他们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无数实践和实例证明,仅仅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成绩而不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培养的青少年未必能在成长路上一帆风顺,如留日学生机场杀母案等实例,暴露了在家庭教育中忽视道德培养的恶果。在对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如家长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等做人教育会帮助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4.2习惯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数实例表明,成功人士均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注重对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培养。一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表达了其教育的难度和力不从心。结合子女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父母教育的及时有效。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如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为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埋下有利的伏笔,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会因此受益终身。而如果不重视早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今后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困难重重,同时也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4.3理想的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对未来充满向往的追求。崇高的理想犹如一盏前进路上的指明灯,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人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远大理想的树立不仅为青少年奋斗过程树立了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激发他们生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前进的动力,从而保障其健康成长。

3.4.4抗挫折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抗挫折教育也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他们多是在父母长辈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一些家长甚至为子女成长全程“买单”,使得子女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无能为力,不能自理,甚至采取消极的措施和手段处理问题。这就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培养青少年战胜挫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正确的心态,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困难,克服问题,以培养战胜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应培养青少年在战胜困难和挫折时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最后,应教育青少年在克服困难后及时作出总结和反思,以积累生活经验。

4结语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文5

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二者既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有相互渗透与融合的一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有区别的,教育是通过必要的灌输、恰当的引导、有益的熏陶等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而管理是借助法律法规、行政命令、经济手段、规章制度等来约束人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据自律性和非强制性这两个特征来达到其目的的,管理则是依据他律性和强制性这两个特征来实现其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人的思想的引导。因此,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管理,二者都产生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统一于人的本质之中,具有共同的目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融合性。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理念—TQM

TQM英文为TotalQualityManagement,中文意思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人的积极因素,并以预防为主和一切用数据事实说话,能够有效地克服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更好地推动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1、TQM内涵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对质量的暂拟定义为: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实体是指某项活动或过程、某个产品、某个组织、体系、个人或上述几项的组合。1341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认为质量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包括工人、工程师、经理和行政人员)、系统质量、公司质量、目标质量等。”

可见,质量都是以满足某种需要为基本特征的,依据满足需要的程度确定质量标准。GBT/1900住一2000idt1509000:2000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不仅指顾客的要求,还包括其他相关方如员工、所有者、供方、社会等的要求,顾客的要求一般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标准指出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质量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产品或服务,还包括了体系和过程的质量。这样质量的定义就完善了。

2、质量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观

依据“质量”的定义,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定义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是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优劣的程度,它最终体现在青少年培养的质量上。既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培养的质量。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监控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在运行中,各项活动及结果难免偏离标准,为此必须把握好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1、质量监控的内容

质量控制在横向上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有方面的全面控制。

(1)教育计划的质量控制。

因为计划是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发环节,是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它的制定要以广泛的调查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和规划,通过一定程序的专家论证,将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计划性文件在设计阶段就处于严格控制之下。

(2)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有效控制教育过程各环节的质量就能基本保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2、质量监控的形势

质量控制在横向上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有方面的全面控制,包括师生状况、办学条件等,以师生状况为例,对教师状况的控制包括承担课程、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历提高、教育效果等内容。

(1)教育计划的质量控制

因为计划是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发环节,是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它的制定要以广泛的调查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和规划,将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计划性文件在设计阶段就处于严格控制之下。

(2)过程质量控制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范文6

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特点:广泛性、驱动性和导向性;三大功能:即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提供娱乐。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途径

大众传媒从理论灌输、实现互动、舆论引导等三种途径来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1.理论灌输。大众传媒强大的传播优势、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为向群众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了坚实后盾。大众传媒可编织由声音、图像、动画、数字化多媒体组成的网状传播结构,突出新兴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传播技术的优势,借此发挥信息传递迅速、覆盖面广、权威性强的特点,以达到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目的。另,营造典型形象宣传氛围,形成示范效应,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意识形态。

2.实现互动。新闻改革不断深入,大众传媒愈加重视人们需求,单向传播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接受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给人们提供更多参与到传播活动的机会,也为实现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渠道。鉴于此,大众传媒需把握信息交流方向、引导话题、控制节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由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上的交互式传播方式出现和推广,广大青少年网民可以自由、真实地发表个人见解,阐释剖析、解疑释惑等。

3.舆论引导。在通过舆论引导的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要让大众媒体占有大量丰富真实的信息。三要主动引导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访谈、讨论、参与、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热点问题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二)大众传媒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信息载体。大众传媒信息传递广义上是指引导人们按照科学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认知事物、思考问题、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狭义上,大众传媒有意识地选择、传播、灌输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在增强人们政治敏感度的同时,坚定其政治立场,以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传播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同步,有现场感、目击感。由于传媒对热点信息传播、讨论,可让青少年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还可对认知、价值、态度、行动进行全面引导。

2.文化载体。就文化角度而言,传载信息是一个对文化批判、取舍的过程。透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重视青少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此同时平衡好科学和物质的发展。社会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在这样的文化与传播语境下,大众传媒要传播有利社会发展的文化,兼容并包地弘扬传统文化与反映现实文化,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

3.娱乐载体。传播媒介为了吸引观众,使得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娱乐性就成为了其必备的属性。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信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乐中,相较其他的方式,也更易于被他人所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和警惕在娱乐化浪潮中,日益凸显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浸染与泛滥。

二、优化大众传媒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教育功能,将商业职能与教育职能分离

大众传媒市场化容易导致一些个人或团体出于一己之利,将吸引青少年眼球的娱乐性和商业性放在重要地位。由于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无差别性,容易弱化大众传媒教育性的一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角度来说,要注意把商业性和教育性区分开,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二)加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舆论导向功能

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时,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主旋律教育,则要重点宣传核心价值;用科学思想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工具引导人、崇高精神塑造人,挖掘、树立典型事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要完成教育目标,可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介进行;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利用大众传媒反复强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大众传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创造条件培养青少年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为支撑的传媒教育网络

依靠现有的教育资源,以网络化模式构建,由政府引导、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同相关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等进行多方协作的实施机制,把政府决策优势与企业资金优势联系起来,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来吸引社会资助,来建立和发展青少年大众传媒网络。

(四)利用大众传媒优势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