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范文1
为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下列规定:
一、安全生产管理总则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各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2.按照相关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生产部门和班组应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教育和检查职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4.维修车辆前,应将车辆停、架牢固后方可作业,举升设备应由专人操
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车下,举车时不淮检修举升设备。
5.路试车辆必须由具有驾驶证及技术熟练的试车员进行,并在规定的路段上进行。
6.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物品,粉尘、腐蚀剂、污染物、压力容器等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7.根据季节变换切实做好防火、防涝、防冻、防腐及防盜工作,并制定相关措施,配备消防器材·配电设施线路确保完好,性能可靠,使用移动电具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8.发生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保护好现场,査明原因妥善处理。
9.必须按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
10.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不得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11.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车间內严禁吸烟。
12.非工作需要不得动用任何车辆,车在厂内行驶车速不得超过5km/h,不准在厂内试刹车。
13.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易燃物品必须按规定使用和存放。
14.各工位应配备有充足的灭火器材,并加强维护保养使之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15.工作灯应采用低压(36V以下)安全灯,工作灯不得冒雨或拖水地使用,应经常检查导线、插座是否良好。
16.手湿时不得搬动电力开关或插座,电源线路、保险丝应按规定安装,
17.下班时,必须切断所有电器设备的前一级电源开关。
二、汽车维修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先穿戴好劳防用品,并检査应用工具,如(锤柄、钳子等)是否有松动裂缝损坏现象,同时应清除各种工具手柄上的油污,防止工作时,用力滑脱伤人。
2.拆裝机件要正确使用板头、套筒等工具,用力要适当,榔头不得直接敲击淬火或硬质机件,应用铝铜棒垫敲。
3.拆裝车辆时大梁应用马橙搁稳,不得使用易碎品作为垫物;修理倾卸车需顶车厢时,应撑好撑脚,用垫木塞紧。车轮应有三角木塞紧。
4.使用千斤顶工作时要选好地面和顶物的受力点,防止地面下陷、垫块破碎、顶物滑移;需拆车轮或进入车身下工作时,车身一定要用马橙搁稳。
5.使用举升机检修车轮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程(举升机)操作。
6.多人或多工种同时操作一辆车时,要注意互相呼应、上下配合,防止工具零部件坠落伤人。
7.拆车时废油必须倒入指定废油桶内,油箱由专人负责,放入指定地方妥善保管,使用后油污纱头不得随地乱抛。
8.在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前,发动机应停止运转,加油时,严禁试验高压火花、调换电瓶或明火作业。
9.使用油类清洗杋件时,应在专用的清洗盘内进行,严禁吸烟或接近明火,清洗完毕后,油盘要加盖,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废油及油抹布要回收处理,不可任意乱倒。
10.清洗发动机时,首先要拆除电源,防止发生搭铁起火,清洗应用柴油或其他浴剂,严禁汽车发动后,热缸体清洗。
三、汽车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穿戴好劳防用品。
2、发动机在运转时检査电器、电路必须注意旋转部位,谨防打伤头部、手部。
3、在配置电液时,应将硫酸慢慢注入蒸馏水中稀释,严禁将蒸馏水冲入硫酸中去,以防引起灼伤事故。
4、需充电时,应将电瓶盖揭开,充电完毕后,应裝好电瓶盖,并检查电瓶盖上通气孔是否畅通,防止阻塞而引起泄露和爆炸。
5、清洗电器设备使用汽油时,严禁火种接近,用后必须妥善保管或处理。
6、使用电烙铁,要注意搁放妥当,用完后立即拔去插头,以防火灾事故发生。
7、检査电器、电路部分时,要与驾驶员配合好,以防旋转部分伤害身体。
8、在大小客车内部装修电器、电路设备时,禁止吸烟。
9、登高作业要有防护措施。
10、不准开动各种车辆,车辆必须拉牢手制动,并用三角垫木填好车轮以防走动。当有人在车底作业时,车上严禁同时作业。
11、工作完毕后,要收好工具,将危险品存放妥当,切断设备电源,并整理场地。
四、汽车维修检验员安全操作规
1.汽车维修检验员应持有杋动车驾驶证,作业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及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2.凡需路试车辆,出车前应对车辆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对刹车、转向、灯光。
喇叭、反光镜等部件,应齐全有效,确保安全,方可出厂试车。
3.试车前,必须裝好油箱,不得用其他盛器代替油箱进行试车。
4.试车中汽油泵或化油器发生故障时,不得直接向化油器灌注汽油。
5.试车车辆前后,必须悬挂试车牌照,并按厂规定指定路线试车,不得随意改变路线。
6.试车车辆的座椅装置必须牢靠,试车人员不得超过三人(长途试验车除外) 。
7.非试车人员不得随车外出,试车车辆不得装载货物,(重载试验车除外).随车人员要协助检验员做好安全行车。
8.在试车路上试刹车时,检验员必须事先通知随车人员观看前、后、左、右、确认路面安全情况下,并招呼坐稳、攀牢、方可刹车。
9.如遇台风暴雨、大雾、下雪、结冰的恶劣天气及夜间不得进行路试。
10.路试车辆需在外调试校正时要看清路边交通标志,靠右边停入,不得影响交通,维修人员需爬入车身下作业时,必须拉上手刹车,车轮垫上木塞,防止车身滚动。
11.实习驾驶员不得从事路试工作。
12.试车时,如遇水箱开锅,应先将引擎熄火,过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放水或加入冷水,开启水箱盖时,脸部和其他裸露部位,勿对准水箱口。
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范文2
2010年8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全市教育系统发出了“关于转发市教委、市公安局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严格执行由市教委、市公安局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服务管理规定》。通知强调中小学、幼儿园必须聘用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员或自行招用有资质的保安员,从事校园门卫、巡逻、守护等安全防范工作。并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按门岗数配备保安员。白天学生在校期间,每个门岗至少配备2名保安员在岗值勤;夜间无寄宿制学生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保安员值勤;寄宿制学校至少按普通学校保安员的双倍配置保安员。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充保安员人数。
2014年7月18日,针对学校安全保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及制订并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员护校工作规范》(沪教委青〔2014〕18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学校保安服务必须由专业保安服务公司提供服务,并对学校保安员应具备的素质、配备人数、岗位职责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浦东新区教育局于2014年8月18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浦东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浦教办2014第12号文件),要求浦东新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严格执行“沪教委青〔2014〕18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保安员配备、装备的配置、保安服务费的组成、依法保障保安员的合法权益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两个《通知》,对规范全市和浦东新区学校安全保卫管理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至此,中小学、幼儿园的保安服务工作,基本扭转了过去严重存在的学校保安服务跨行业经营、从业单位多而杂、个人挂靠保安服务公司违法经营、无序竞争和低价恶意竞争、从业单位侵害保安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严重等现象,逐步走上了社会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关于对学校保安员的技能要求
对学校保安员应当具备的素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课题。这需要对保安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职业资格培训、法制理论的培训等,以培养保安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掌握作为保安员应当具备的各种职业技能。除此之外,《通知》对学校保安员应当具备的技能作出了新的规定,要求“学校保安员必须持有公安机关颁发的保安员证和TC卡,并应当参加公安部门组织的校园保安岗位专业轮训考评,考评合格且在IC卡中予以认证后方能上岗”。《通知》中所称的专业轮训,就是指学校保安员的专项技能培训。
为此,2014年八九月份,按照《通知》规定,公安部门要求各学校保安服务从业单位组织在岗的学校保安员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学校保安员专项技能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学校保安员“防处突发事件”的技能得到了增强和提高。
各学校保安服务从业单位,应当以这次培训和考试为新的契机,除强化对学校保安员的岗前培训、在岗继续教育外,应当进一步加强“防处突发事件”的培训和演练,以进一步提升学校保安员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反恐防暴等的能力。
当前,经过对一些从业单位在学校提供的保安服务进行检查的情况分析,一些从业单位没有在内部建立对学校保安员的专项培训机制,缺乏长效培训和管理机制,甚至个别从业单位以缺人不缺岗的形式,恶意减少保安员的人数以增加盈利,在不同程度上对学校的安全防范埋下了隐患。对此,学校应当履行对保安服务公司的监督责任,通过责令整改等的方式,督促保安服务公司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二、叠加保安员数量,通过增加校门口保安力量确保学生出入学校的安全
从通报的国内外学生遭遇暴力侵害案件来看,大部分发生在校门口,案件发生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生上学或放学时段。同时,校门口又是各类人员、车辆、物资等出入的必经之路,如果校门口安全管理混乱,就极有可能发生各类无法预测的案件,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校门口是学校安全保卫的重点部位,学生上学或放学时段是安全保卫的重点时段。为此,《通知》规定各学校必须加大对学校门口的安全保卫力度,通过叠加保安员人数的方式,强化对校门口的安全守卫,确保学校师生出入学校时的人身安全。
《通知》要求每一个学校门岗,必须满足学生在校期间有2名保安员提供安全守护服务,履行对外来人员、外来车辆等的控制,禁止未经询问、请示确认、查验身份证件和随身或随车辆携带(装载)的物品等作业流程的人员或车辆随意出入校门。同时,为了加大在重点安全保卫时段的保安力量,《通知》要求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叠加2名保安员,会同2名日常保安员一起,在门口执行安全守护任务,强化护校职责。日常保安员由1人持长橡胶保安棍、1人持短橡胶保安棍分别站于校门内两侧。叠加的保安员由1人持长橡胶保安棍,另1人持圆盾牌和短橡胶保安棍分别站于校门外两侧。
自从2014年《通知》以来,经过检查,各学校均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的落实,校门口安全防范的力度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但经过检查发现,个别学校的门岗依然存在不按规定配置人数的现象,对此,应当予以整改。
三、落实制度建设,加快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和管理的步伐
浦东新区教育局和浦东公安分局于2011年联合制订了《浦东新区学校保安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浦教办2011第24号文件),填补了学校保安服务进入社会化服务后无相关制度的空白,开始走上了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对规范学校保安服务从业单位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责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使学校保安服务真正走向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安服务和管理、监督的制度建设体系。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学校安全保卫的日常指导、检查和考核的力度,要制订并完善相关的考核管理体系和制度,确保学校保安服务围绕着“沪教委青〔2014〕18号”和“浦教办(2014)第12号”二个通知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作为保安服务需求单位的学校,要依据《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和双方签订的《保安服务合同》的约定,切实履行对保安服务公司日常经营和管理行为的监督,做好对保安服务公司的选择,确保选择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依法经营、诚信服务且具有《保安服务许可证》的企业提供保安服务。
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范文3
关键词:兽医;公共卫生;问题;对策;研究
前言
兽医公共卫生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承担着提高动物食品安全、实现对人畜共患病问题有效控制与规避的职责。但是,从目前该项工作开展的实际现状看,人畜共患病问题的频发发生、动物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呈现,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该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因而,针对该课题展开研究并积极探索有效解决途径,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兽医公共卫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兽医公共卫生的现状看,主要呈现出的问题如下:第一,人畜共患病疫情频发。从公共卫生领域出发,当前大概有九十多种人畜共患疾病类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且对人的人体存在极大的危害,而其中主要是借助动物进行病毒传播的,与此同时,由于对患病以及病死动物的处理不当,进而给病毒的传播埋下了隐患,而这一严峻的疫情发展形势则给当前该项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极大挑战[1]。第二,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从目前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看,由于污染、药物以及添加剂等的使用缺乏规范合理性,如使用违禁药物等,致使动物食品安全隐患随之呈现,进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三,动物养殖不规范。在实际开展动物养殖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养殖场场主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环保意识理念,在实际开展养殖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进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在动物粪便的处理上缺乏科学性,致使臭气污染加剧;在废弃物处理上以及病死动物尸体的处理上同样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引发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2 解决兽医公共卫生问题的有效对策
2.1 健全相应监管体系
对于兽医公共卫生当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则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在积极更新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强化对该项工作现存问题的重视程度[2]。在实际践行中,则需要针对相应法律法规进行健全与完善,并明确管理划分管理职能与具体职责,为明确责任到个人并实现规范且高效管理奠定基础。在打造完善卫生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借助人医一体化平台的搭建,强化监管的时效性,及时明确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并实现相应解决措施的完善落实。在此基础上,对于相应管理部门而言,还需要从人畜共患病疾病的有效防治出发,以完善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的搭建为基础,强化疾病应急处理能力,并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在提高动物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兽药监管体系以及微生物信息系统,并以资金长效运行机制的搭建来确保该项事业实现稳健发展。
2.2 实现对养殖污染问题的有效处理
在实际针对兽医公共卫生开展相应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管理部门而言,要在明确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科学且完善落实动物防疫工作,同时强化对节能减排以及污染治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明确养殖污染的主要环节并落实相应的治理措施。在实际践行中,需要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影响因素来实现养殖场的科学建设,尤其是在选址以及布局等方面,要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实现规范落实,并注重将先进技术工艺的运用。此外,针对病死动物尸体,要实现规范处理,针对动物粪便的处理,需要借助先进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无公害处理,以此来实现对养殖污染问题的有效规避与控制。
2.3 强化职业教育力度并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要针对兽医公用卫生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实现该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完善相应的兽医制度体系,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并积极在高等院校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以强化职业教育力度,借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行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完善相应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借助普法宣传工作的广泛落实来提高民众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强化其相关法律意识与疾病预防意识[3]。
结语
综上,面对当前兽医公共卫生所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则需要在健全相应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对养殖污染问题的有效处理,并强化职业教育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来实现对当前人畜共患病的疫情的有效控制,并提高动物食品安全与质量,加强相应疾病预防控制力度,为实现该项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红方.浅谈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8.
[2]赵阿普.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03):3-6.
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范文4
1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疾病的现状
首先,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人相对来说是易感人群,还有就是人口的流动性,如移民等,这些都是导致公共卫生疾病发生的一系列原因。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化。新技术与产品很难使人想到会与疾病相关,如空调和排气扇可引起军团病,新的月经棉垫可引起中毒休克综合征,快餐汉堡包可引起埃希大肠杆菌O157:H7感染。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与关注的话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使食品在安全领域需要得到检测和认可,也许很多新诞生的食品,还没能得到很好的检测和认可便在市面上流通和销售,这就促使了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更别说现代的工业化越来越先进,以往的“先污染后治理”到现在的“边污染边治理”,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环境的恶化,更多的隐性的疾病就散播开来,然后引起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加。
再次,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人类更加猖狂地向大自然索取,如过度砍伐等,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一边在向大自然索取,一边又将废弃的东西扔还给大自然,整个生态环境怎么可能接受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人口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改变和污染,中国许多大城市卫生保健措施不完善也是传染病出现的严重潜在威胁。尽管现在的大城市都在进行创卫环保,但是力度依然不够。其它类型发展和土地利用实际中也带来了很多特殊的问题。
最后,国际旅行与商业。全球旅游事业的急剧发展,旅游人数的迅猛增加,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技术的发展对国际旅行与商业有较为迅速的影响,一个人或一种食品几乎可在24-48小时内到达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旅行和商业可增加病原体通过感染的旅行者,污染的食品,甚至运输车辆等到达新的区域的机会,任何疾病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如以前发生的“SARS”、非典、禽流感等等。
3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和疾病防御控制的重点任务
近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疾控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成就,很多地方存在的一些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和传染病都在疾控预防控制工作的影响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例如非典、禽流感等。正是由于处理的及时、有效,才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形势依然比较严峻。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和疾病防御控制的重点任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由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防治机构共同构筑的公共卫生疾病防治工作网络。在抓好基础建设的同时,全国卫生系统狠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为了及时掌握重大传染病疫情动态,卫生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分析疫情,探
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继续推行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问题是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因此,还需从各个方面去完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解决在公共卫生中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第二,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学会、协会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响应支持规划的发动,中盐、中粮等大型国企提出减盐,开发健康食品等行动的倡议,积极支持卫生部等部门落实规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我国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但是,依然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功能设备、技术一流的疾病防御与控制中心;打造专业求实、勇于担当的疾控队伍。
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范文5
公共卫生疾病对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社会稳定发展,降低突发公共卫生疾病对人们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虽然我国对公共卫生疾病的相关管理与控制工作初见成效,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全面的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对其控制与管理。本文基于此种现状,对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与分析,希望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与管理;途径
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是我国国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上来说,公共卫生事业包括对重大突发疾病进行控制与管理,如肺结核、艾滋病以及禽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的治疗与控制;同时公共卫生事业也包含了对食品、药品等领域进行卫生监督管理、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1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技术水平都有所加强,社会公众自身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这对控制公共卫生疾病有着有利的影响。但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烟酒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直接导致人们身体素质下降、人们自身的生物病原体类别的持续增长、食品安全事件问题频发以及社会污染的日益严重等因素都对公共卫生疾病的爆发带来一定的可能性。由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尚处于建设阶段,各种管理制度、基础设备尚未成熟,为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带来了一定难度与挑战。
2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对此可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投资力度。要根据卫生部的相关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意见,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视,可以通过专业人才编写科学的、合理的公共卫生疾病预控计划,提高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力度,扩大对公共卫生疾病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投资力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具体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状况,通过专项治理以及转移支付等方法保障突发公共卫生疾病的应对,加强对相关物资、经费的掌握与控制,提高对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善与优化公共医疗设备与技术,为相关工作做好基础设备保障。
第二,完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系统。首先,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系统为开展公共疾病控制工作做好前期准备。要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状况完善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系统的建设,整合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制度、疫情信息网络系统、疾病预防与控制系统、公众疾病医疗救治系统以及卫生监督执法系统,构建系统的疾病防控机制。要通过建立公共卫生疾病的应急指挥核心,制定应急预案等手段,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疾病的应急处理能力。其次,也要加强现代通信手段的建设与完善,不断的完善现代化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体系,有效的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疾病等相关问题。最后,可以整合医疗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力量,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加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公共卫生疾病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突发公共卫生疾病实践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第三,提高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队伍的专业水平,增强疾病控制人员的素质能力。要通过定期培训,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法律知识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通过加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进行学习,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
第四,开展高危疾病的预防工作。在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疾病过程中,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做好相关疾病的免疫工作。对此,要加强对具有免疫性疾病以及突发疫情进行安全防范工作,做好相关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与此同时,要通过免疫性疾病工作做好普种与高危疾病的预测工作,起到对高危性疾病的爆发预防作用。第五,做好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相关内容的宣传工作。要广泛的运用新媒体、网络信息、电视广播等公众媒体渠道提高对公共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工作,提高社会工作的健康意识,加强其身体锻炼与自我预防疾病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避免疾病突发过程中,因知识匮乏、不了解疾病等原因而产生的公众恐慌感。
3结束语
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预防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其隐含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障社会的长足发展与社会公众的人身健康安全,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相关途径。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区域情况与社会现状开展,正视公共卫生疾病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全方面的加以完善,为我国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降低突发性卫生疾病给社会公众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艳芳,田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调查[J].临床合理医药杂志.2013(1):153-154.
[2]何景忠,谷宾峰.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中突发疾病控制策略[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2171-2172.
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范文6
一、目标任务
规划建设公共卫生管理“五大中心”,深化“大篷车”公共卫生服务,为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血压计、血糖仪等基本医疗设备,免费为群众提供健康查体服务,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全覆盖;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保障群众健康和饮食用药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卫生方面
1、建设公共卫生管理“五大中心”。以新建卫生监督所为契机,整合卫生资源,规划建设“市120急救指挥调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食品安全检测、卫生信息化管理、基层财务集中收付管理”五大中心,打造全市公共卫生管理平台。
2、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全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为平台,以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为依托,以卫生所为阵地,以卫生“大篷车”为载体,以“双包制”为抓手,变坐等上门为进村入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个体服务为群体服务,将高质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是深化卫生”大篷车”公共卫生服务。完善服务机制,投入200万元统一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车辆,建立一支“大篷车”服务队伍,做到服务用车、工作人员、服务设备三个统一,明确定时、定点、定目标人群、定服务内容四个工作要点,实施山区居民健康保健工程、保健医生工程、慢性病管理示范工程、妇女儿童保健工程、居民健康宣教工程五大健康工程,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开展。
二是完善公共卫生“双包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包村或包居,乡医或社区医生包户或包片,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三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功能。建档率达到100%,并同步建立电子档案。
四是对重点人群开展免费健康查体工作,丰富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五是加强人员培训,加大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落实,强化绩效考核和监督力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有效落实。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长效机制。
(二)食品餐饮方面
1、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实现各监管环节的无缝隙衔接。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健全食品专管员、协管员和信息员“三员”队伍,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抓好源头管理,规范索证索票。重点抓好粮油、畜禽、蔬菜、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源头管理,强化采购、使用管理,严防有毒有害食品流向餐桌。重点整治索证索票不规范行为,强化食品原料追踪溯源,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等制度,保证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证明文件等齐全。全市所有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建立统一台账,规范索证索票记录。监管好农村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农村中小学校周边的食杂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重点部位。
3、加强现场管理,落实餐饮具消毒。重点整治后厨卫生管理不规范行为,集中解决脏、乱、差问题,做到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加工设施、设备和工具清洁,窗明地洁无污水,餐厨废弃物存放设施密闭并明确标识。重点整治餐饮具、器具清洗消毒不规范行为,确保洗涤、消毒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重点整治健康管理不规范行为,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分期分批对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培训,强化其主体责任意识,提高自律水平。
5、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集中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等专项治理,强化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同时,进一步做好风险监测评估,健全信息通报机制,积极落实政府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药品方面
1、加强药品生产监管。
一是落实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
二是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管理及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做好高风险品种的监管;
三是全面加强和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强化药品流通监管。
一是强化药品经营监管。加强对药品购销票据的监管,重点查处无证经营、超方式、超范围经营、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以及储存运输不规范等行为;重点解决出租出借柜台、超范围、超方式经营、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问题;借助农村药品监管网,集中开展对城区周边、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督检查,检查覆盖面要达到100%,对达不到法定条件和标准要求的企业不予换证,确保药品经营秩序持续好转。
二是继续加大GSP跟踪检查力度。重点加大对药品零售企业GSP跟踪检查力度,凡违反GSP现场检查验收标准三项(含三项)以上关键项目者,将暂扣GSP认证证书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三是强化对企业重点人员的管理。建立新开办及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任职前的约谈制度;继续实施药品营销人员备案制度,探索加强对企业营销人员管理的有效机制。
四是加大对药品现代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做优医药流通产业。要严格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委托非药品物流企业储存配送药品的行为,提高药品批发的集中度和集约化;大力促进药品零售连锁发展,提高零售药店连锁化率。
五是加大对全市各类媒体的药品广告的监测检查力度,建立违法药品广告主约谈制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及时向工商管理部门移送违法药品广告,积极与工商管理部门配合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六是加强对互联网药品交易和药品信息服务的监测。发现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擅自药品信息以及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擅自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立即上报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违法药品信息和销售药品行为。
3、强化药品使用监管。
一是扎实推进药品使用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进、储存和质量管理工作,保障使用环节药品质量。
二是重点做好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专项检查,通过对药品购进验收、仓储管理、在库养护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
三是加强对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管,重点查处无证配制制剂、配制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制剂、擅自使用其他医疗机构制剂、擅自降低制剂室条件的违法行为。
4、强化医疗器械监管。
一是加大医疗器械源头监管。要深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评级及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增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增大低信用等级企业的检查频次,加大突击性检查的比重,杜绝产品质量隐患;要积极推行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二是强化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远程动态监控,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风险因素分级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三是强化医疗器械终端监管。突出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的购进、验收、储存、维修和使用医疗器械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使用行为。
5、加大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力度。
一是药监局、公安局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打假工作机制,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制售假药的行为。严厉查处制售假劣药品的重大案件。
二是依法查处以宣传、义诊、咨询为名义变相销售药品的行为。
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或在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以食品、消毒产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保健用品和“无文号”产品等六类仿冒药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在具有降糖、减肥等功能的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行为。
6、强化药品技术监督。
一是继续加大药品针对性抽验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可疑药品不局限于抽验计划,要及时抽验;
二是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不断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增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风险管理意识。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各单位要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动员和部署,确保全市群众健康工程有计划、按步骤进行。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1月)。各单位要按照具体实施方案,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开展工作。特别要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好突出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三)总结评估阶段(12月)。各单位对全市群众健康工程进行认真总结,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确保工程取得实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坚持条块结合、专群结合,逐级落实整治任务,实行网格化监管,确保整治覆盖面达到100%。
(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绩效考评、信用管理、社会参与、典型示范、责任追究等机制建设,提高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