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农业文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农业文明范文1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不同文明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式。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阶段,与之分别对应的是3类不同的文明,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状态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范式也不尽相同。农业经济增长范式,就不同发展阶段而言,表现也不同的道路[1]。从依靠简单生产工具获取赖以生存的植物果实,到拥有大型机械,农产品的产量有了极大增长,人类的社会生产历经了“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的过程。就发展阶段而言,目前世界农业还未走出“黑色道路”的范式。在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土地和农业劳动力,所以农业社会又被称为“黄色道路”阶段。“黄色道路”阶段的农业,工具简陋,以使用人力和畜力为主,人们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收获的丰欠还在相当程度上受“老天”左右。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石油农业”,又被称作“黑色道路”,具有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农药化等特点。由于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发展,因为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由于它建立在对自然的无情征服和驾驭基础上,过分依赖于消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和投入大量化学品,致使土质、水源和气候恶化,污染严重,农作物甚至因带有残留有害物质而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负面效应和权限已日益暴露。它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自身的发展,还危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安定。农业增长的“绿色道路”方兴未艾。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异常,以及地球表土流失、沙化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仅靠扩大“石油农业”外延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险。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告诫:“通过无节制地开发土地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只能使自然资源更加贫乏,环境更加污染。”世界农业发展正处于新的探索时期。人们开始呼唤“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求进行“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的革命”。人类在发展农业方面,必须注重自然的协调,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走“绿色道路”。生态农业,则是农业发展迈上“绿色道路”的理想模式。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方式进行的,而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又是由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容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据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是看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2种经营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和集约的划分是李嘉图等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释,起先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后来逐步延伸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指出,在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中,“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2]据此,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根据增长的来源不同,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2种:第1种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的增加实现的增长,即粗放增长(ExtensiveGrowth,或外延增长);第2种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即集约增长(IntensiveGrowth,或内涵增长)。具体而言,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的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以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农业增长。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并非完全是一个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方面,社会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太少,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其投入数量,而此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很多,劳动力也较丰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不高,管理落后,要素使用效率很难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资源变得稀缺,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跳过粗放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为集约型增长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二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追求外延式数量扩张,不讲成本,否定利润,忽视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和利润,由此必然促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农业文明范文2
历史的长河将我们带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随之而来的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质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认同农耕文明、传承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尤显重要。
一、蕴含科学精神的农学思想和优良传统
(一)协调和谐的天地人关系
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的“天人合一”农学思想。
这种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常被称为“三才”理论。“三才”论认为,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只有尊重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
中国传统农业特别强调农时的重要性,主张“勿失农时”“不违农时”。在“农时”的把握过程中,先民们还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以及“打春牛”等乡村民俗,讲的都是要按照时令开展农事活动。
时的概念还包含生产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古人认为,只有合理地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以时禁发”的措施。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
(三)辨土肥田的施肥养地措施
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人们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情况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而农耕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保持土地的肥沃。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就是告诉我们在用地的同时要注意养地。通过休耕或施肥,保护与提升耕地的质量。我国农业持续生产数千年而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先民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地力常新壮”。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有计划地进行“轮作休耕”试点,目的就是让过劳的耕地得以休息,实现藏粮于地。
(四)种养三宜的作物布局选择
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必须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的生长地区,采取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措施。人们将顺应植物生长习性的方式概括为“物宜”“时宜”和“地宜”,合称“三宜”。生物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不能盲目引种。“橘逾淮北而为枳”反映的就是这个现象。
(五)变废为宝的物质循环利用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我们的祖先将城乡百姓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人粪、畜粪、 渣粪、草木灰、青苗、骨蛤粉、灶土、塘泥等)变成肥料施入田地中,变废为宝,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
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日前,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纳入到本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六)御欲尚俭的治国理家态度
先人们提倡“强本节用”。一是强调努力生产,积粮备荒。二是提醒百姓控制欲望,节制消费。同时,告诫统治者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过自然界和老百姓的负荷限度。
古代的节用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警示和借鉴的作用。要实现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牢记“节用御欲”的古训,树立勤俭建国、厉行节约的风尚。
二、农耕技术的完整体系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系列农耕技术,这些技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先产生于北方。由于人多地少,决定了土地连作的耕作模式。但是,久而久之,地力终会衰退。于是,先人们发明了“代田法”,通过沟垄互换的方式,实现连年种植基础上的土地休闲;又因为黄河流域春天播种时风沙大,种子发芽时水分不足,需要保墒而发明了耕、耙、耱技术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耕、耙、耱、压、锄等相结合的旱地耕作技术。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宋代,南方水田耕、耙、耖、耘、耥精耕细作体系也已基本形成。在日益完善的同时,南北耕作体系交汇融合,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共同构成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既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也对亚、欧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创制革新的生产工具
传统农业文明范文3
关键词:传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否定,是对农业经济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相比,循环农业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形式是单向的,即“资源一农产品一废气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农业资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农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把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近年来,双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赘生物。基于这一点,农业循环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以现代工业技术和环保技术为手段,找到能使农业社会经济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相匹配的新途径,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最终建立理想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和运行模式。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最佳选择。我国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原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天然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 G D 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 G D 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比如,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 G D 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水泥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如果继续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且由于经济建设的资源环境基础的制约,物质文明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传统农业文明范文4
关键词:节俭 消费 适度 健康文明 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俭作为中国一直保持提倡的传统思想道德,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素有提倡节俭的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温、良、恭、俭、让”五项美德,节俭就是其中之一。墨子也有“节俭则昌,逸则亡”(《墨子·辞过》)的警言。在中国传统著作中,有关节俭思想观念的论述很多,可见节俭是一项重要的思想美德。
节俭观念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节俭作为上层建筑的价值观念之一,其产生发展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具体来说,是由三个传统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生产率水平低下
传统农业社会主要以小农经营为主,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极其落后,因此农业生产率十分低下,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几乎都处于贫困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没有浪费的权利,更没有浪费的资本。同时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气候,“靠天吃饭”的农业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来抵御自然的不断变化,因此农民只有通过节俭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
(二)自给自足且商业匮乏
同样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传统农业社会的所有生产产品都是自给自足的,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再加上重农抑商的封建统治政策,即使有一定数量的剩余产品,流通也十分不便。所以传统农业社会属于积累型社会,节俭可以提高个体生活水平和增加社会整体财富。
(三)社会生活的稳定性
传统社会虽然有着很多次的王朝更迭,但是其农业基础并未动摇,在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家族网络、身份地位、习俗礼仪、宗法传统也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尤其是农业生产出现黄宗智(2000)指出的“内卷化”现象,即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最终农业生产边际效益递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农业的无发展导致了农业社会的停滞不前,因此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是可预期的,社会行动是确定的,节俭能够增加未来生活的计划性,提供社会运行所需要的物质保障。同时,当节俭观念作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衍生物内化到人们的意识结构中时,节俭观念本身也就具有了稳定性。
节俭观念在中国影响力较大的原因
现代社会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是以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商品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层出不穷的商品使大众眼花缭乱,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促进资本进一步扩张的关键环节。鲍德里亚(2000)在《消费社会》中揭示了“浪费”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浪费不再是道德意义上指责的多余的消耗,不再是非理性的,疯狂的或精神错乱行为,而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它甚至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功能而发挥作用,生产的丰裕也只有在浪费中才有实际意义。浪费同时也是社会运行的必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有“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的观点,因为只有更多的消费,才能刺激更多的生产,促使更多的人就业。
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上层思想建筑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体系开始逐渐瓦解,节俭观念同样也受到了挑战。节俭是资源匮乏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奢侈或者说消费则是现代丰裕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马林芳、王建平,2008)。节俭观念已经和现代社会发展格格不入,但是节俭观念在中国依然根深蒂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有:
(一)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所以尽管价值观念体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仍然保有传统农业社会的习惯,内化在人们价值体系中的节俭观念同样也不会很快失去其意义作用。
(二)贫富差距较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中国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困的10%人口仅为1.4%,这些都显示了中国贫富差距巨大的现状,而且财富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李强(2004)研究发现,中国社会是一种“倒丁字形”的结构,社会下层的比例过大,下层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属于一种两极式的连接方式,中产阶层人口缺乏,大多数的人口还处在贫困或者刚刚温饱的阶段,节俭观念作为生存需求的价值依然发挥作用。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尽管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是不完善的,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并未实现人人享有;缺少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资金;社会保障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是在社会变迁剧烈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人们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人们只有通过节俭积累物质资料来为自己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提供基本保障。
节俭观念与消费观念的融合与碰撞
(一)节俭观念
尽管节俭观念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刻意提倡节俭的一些形式运动,笔者认为还是不可取的。首先,尽管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但是中国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农业仅占到10%左右,工业占到47%左右,服务业占到43%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已经下降到50%以下,而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形下,消费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而且在推动生产发展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也使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个人有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只要个人的物质财产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如何支配个人的物质财产是其自由,其他人无权干涉。节俭观念只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意识产物,不能将它无限地夸大到普世价值的高度上。
(二)消费观念
但是节俭观念也并非完全在现代社会失去了价值意义,因为在现代社会走向极端消费主义同样存在问题:
1.人的异化。在已经“祛魅”的社会中,传统的意义供给系统已经瓦解,人们开始在消费中寻求新的意义价值,不断扩张的资本与生产通过各种方式刺激人们的欲望,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不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多没有作用或作用很小的商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的消费需求是被创造和构建出来的。人成为不断工作挣钱以满足不断消费需要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马克思将其称之为“商品拜物教”,一切社会行动的衡量标准都是有消费所决定的,人被物所奴役,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导致人生意义的缺乏和人生价值的迷茫(王宁,2010)。
2.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生产力技术的进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在消费观念的影响下,自然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商品,过度的消费使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表现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生态系统的功能弱化,环境污染和恶化也导致了人们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社会生活方面的隐患。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原则
(一)适度原则
消费水平应该量力而行,它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个人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制约,根据个体具体情况制定最有利于自己的消费选择,实现个人消费的边际效用最大化。首先要做到消费水平与个体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其次在合理的范围内要鼓励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既不过度节俭使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基本满足,又不过度消费使自己被物质所奴役,丧失生活价值意义。这样,适度消费就承继了节俭和消费两者观念的合理因素,摒弃了两者观念的消极因素,既克服了传统农业社会消费不足,生产缺乏动力的不足,又克服了现代工业社会无节制地盲目浪费资源的不足。适度的消费观念符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国情,有利于进一步的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二)健康文明原则
消费资料可以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三个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生存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消费是满足人类需求的手段,正确的消费观念应当不断引导人们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恩格尔系数统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在基本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许多人依然停留在“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肤浅生理需求消费层次上,暴饮暴食,甚至患上由于营养过剩而形成的“富贵病”,或者消费在眼花缭乱、不停推陈出新的各种物质商品上。人类具有二重性,不仅有物质生活需要,还有精神生活需要,人们应当将消费指向更高层次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等精神生活领域,要通过消费来完成自我实现,寻求自身的生活价值意义,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可持续消费诠释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提倡“绿色消费”,即拒绝可能带来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消费方式,消费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需求利益为前提。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对自然生态具有负面效应的物质商品厉行节约,对自然生态健康无害、有着正面效应的物质商品大力倡导,同时要引导商品生产者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在整个社会创造一种优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的维护上,同时也应该体现在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维护和传承上。个人虽然有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权利,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消费需求自由之上;同时个人的消费需求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否则会造成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的破坏(王玉生、陈剑旄,2003)。
综上所述,节俭观念的产生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有着直接联系的,消费则在现代工业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都有着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当代中国社会,应该提倡一种适度、健康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既能够对节俭和消费观念的优劣进行扬弃,又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
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马林芳,王建平.节俭与奢侈:社会发展的经典对决及其现代诠释[J].江淮论坛,2008(1)
4.李强.转型时期社会分层[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传统农业文明范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08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要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符合农业发展需要,切实服务于农业,并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经济推动作用
农业部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来实现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前期、中期、后期都有一定的作用,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政府、农民以及企业。农业技术的推广是根据农村建设情况、各地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技术组装,并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进行示范,在示范取得良好成果后,再将其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农业技术推广是技术的创新,是通过推广的模式将实用的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前、中、后期,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2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在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同时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随着时代及技术的发展,以人和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逐渐被信息化、数字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取代。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改变传统农业形式的低生产率状态,提高生产效益,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3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正在向社会各方面渗透。新农村建设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基础地位薄弱的情况下提出的,农业技术的推广是连接技术和现实生产力的一座桥梁。创新的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是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4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品质
农业技术的推广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免费的学习机会。通过技术推广使得农民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扩大优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获得满意的经营成果,并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生产投入,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利润。另外,农民可根据学到的知识投入到适合的行业中从而获得另外一部分收入。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针对于理财、生活技能的培训,使农村居民的生活中更为丰富多彩和有滋味,从而提升了生活品质。
5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依靠农业先进技术来改变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方式,比如通过杂交育种、生物植保等的推广使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通过技术推广使粮食稳定增产,保证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可形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对耕地的过度使用进行控制,对各种作物进行轮种、间种,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6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技术推广不仅包括硬件技术推广,也包括软件即科学推广。农药的使用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长期过量使用农药也会让害虫产生了抗体,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就要进行选择和反思,要把给生态环境带来好处的技术作首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是协调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传统农业文明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对策
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充分认知、切实正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发展要求,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农村信息化紧密相联。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推动“生产发展”。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农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农业科技革命正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生活宽裕”。从物质建设层面来说,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农村更快、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从精神建设层面来说,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它不仅会带来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更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步,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会向前推进一步,二者紧密相联。
(三)“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风文明包含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播健康、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满足农民技能培训服务需求,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真正的“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农村规划的重要一环,在新农村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道路、饮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对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即“采用‘三电合一’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就是利用电话网、电视网和电脑网三种信息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三网”在农村的合理布局是村容整洁要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要协同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远离愚昧、诚实守信是当代新型农民的精神特征、信息化程度越高,农民的公民意识越强。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得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很便捷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保护自身权益的认识,增加监督管理的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村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此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从而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而且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信息资源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广大农民也更注意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和生活,“三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全程性、时效性等特点,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前瞻性和兼容性、渐进性等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