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具备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发展包括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事业、促进包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就业在内的社会公正、加强包括促进社会安全在内的社会管理是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下一个5年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主要是社会建设的内容。
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任务,必须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体的责任。社会建设的主体应当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在社会建设方面,政府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提供基本的公共财政保证和必需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要发挥社会组织协助政府在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建设、收入分配和就业、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它们创造发展空间,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建设和监管,完善自律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导企业承担参与社区发展、慈善捐赠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探索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各自运行的领域和方式,形成党、政府、社团、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基层自治组织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协调的新格局。
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任务,既要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总体战略,又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稳步推进,分阶段实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针对全国发展情况的,各级人民政府既要从全局出发,又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实施规划、具体标准、重点领域和实施保障。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部门行业差别对社会建设的影响,采取稳妥措施,确保社会建设战略的整体推进,稳步实施。(作者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最初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来源于对企业最大化利润原则的反思,社会责任之父Bowen在1953年所著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中,将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追求商业利益时,同时遵守做那些根据社会目标和价值观期望的政策、决策和活动方针的义务。米尔顿・弗里德曼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仅把企业的经济责任当作企业的社会责任。他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提供利润》中鲜明地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其利润。Manne(197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超越经济和法律范畴的一种自愿性责任,其他受法律或是规范等强制力约束的行为并不符合这样的概念。Carroll(1979)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范围,责任的范围从经济、法律扩展到一切伦理行为,责任的对象也从股东扩展到利益相关者。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全球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全球逐步兴起,并逐渐为大多数优秀企业所接受。虽然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短期内不能产生明显的收益,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犹如企业的无形资产,它能给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带来回报。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和正当性却仍然存在着较大争议。反对者认为,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可能会影响股东利益、降低企业效率;此外,承担社会责任而带来的成本最终可能还是由消费者来承担。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属于公司企业的自愿行为,要求企业过多的承担社会责任就如同要求富人多做慈善一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对于法律明文规定的社会责任,那么应该认为这个责任仅仅是企业的社会成本,而不是一种义举。
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社会组织和聚合体,在其内部却很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社会责任体系用于维系这个组织的正常运行。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区分为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系统内员工的责任。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对象仅仅是企业系统的内部成员,对象很明确,而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象则包含企业系统外的各利益相关方,对象比较模糊。综合各种理论来看,虽然对于外部社会责任的范畴和正当性存在较大争议,但对于内部社会责任的承担,却很容易引起共鸣。企业承担起对内部员工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员工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艰辛劳动,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密切相关。如果员工的偏好或个人需求和发展得到更好地满足,那么员工便会对工作更加满意,工作绩效更高。因此,即使是从提高企业短期绩效角度,企业的内部社会责任也是不容推卸的。
由于内部社会责任体系对象明确,那么就比较容易由此构建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企业内部成员之所以选择某个企业,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因此,我们借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可以较好的构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体系。
三、由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企业在雇佣员工时,一般只对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进行了正式约定,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则可以在各个需求层面对员工的需求进行非正式补偿。
1、生理需求层次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一般来说,员工生理上的要求可以通过经济和法律契约明确和补偿,但很多时候法律不可能这么面面俱到。对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雇佣对象(童工)和强迫劳动等生理需求的规定,往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关键点,虽然法律做了规定,但企业也应重点在这一方面做出制度安排。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和特殊情况,企业也应做出制度安排,主动承担内部社会责任。比如,妇女的生理周期、哺乳期,人性化的企业除了给予法律上的休假外,一般会在工作岗位和工作强度上予以照顾;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员工家庭出现意外的经济破产,企业对这些困难员工的救济也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必需的做法。在生理方面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应该说也是一种企业最基础和最初级的责任,如果企业不能满足,往往会导致众怒难恕。
2、安全需求层次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安全需求也是一种基本的需求,并且在法律方面也有较多的规定。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环境中的危险隐患,消除可能危及员工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威胁,保障职工的身体生命安全,可以说是企业的首要内部社会责任。企业需要建立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保护设施,不定期地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建立安全卫生制度,包括饮食卫生、住宿卫生;提供健康工作环境,确保作业环境的环保与健康,提供职业病预防措施。此外,工作职务保障,为员工提供社会、医疗、失业等保险和救助,也是满足员工安全需求的重要内部社会责任。
3、社交需求层次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社交方面的需求显然无法从法律上找到依据,因此企业在这方面往往不是很重视。但实际上这对员工的满意度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枯燥的工作不但容易磨灭员工的积极性,也容易出现质量事故。企业应给予员工结社权利,加入工会组织的权力,成立员工自治组织,为员工提供交流平台;组织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同时,在岗位设计上应更加人性化,并提供岗位、职务轮换等形式。更进一步,企业可以组织员工参与企业公民活动(如各种公益活动),这既承担了企业外在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一种满足员工社交需求的内在社会责任。
4、尊重需求层次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尊重的首要基础就是平等,不歧视。企业首先应建立防止职业歧视的制度,确保在性别、年龄、种族、社会阶级、国籍、宗教等方面不存在歧视规定,公平雇佣,在考核、晋升、培训方面也必须保证制度的公平与公正。尊重需求更进一步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价值态度上,企业愿意为员工提供多方面的培训成长机会,打造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职业发展平台。
5、自我实现需求层次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一样,能够提供满足职工自我实现需求的企业也不可能很普遍。只有优秀的企业能够把员工的自我实现也作为企业的内在社会责任,因为他们知道员工才是企业的真正核心价值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充分信任员工,理解员工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其潜力,鼓励其参与管理和决策,并愿意与其共同分享企业增长的果实。(表1)
与需求层次理论类似,企业内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五个层次,从低到高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并不完全固定,而且体系建设一般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完善。同一时期一个组织会有多种需要层次,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层次占支配地位,对组织的内部社会责任行为起决定作用。此外,任何一层次责任要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责任要求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责任要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责任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责任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程度可能会减小。
这个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当前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方面的层次性差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和行业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社会责任体系。由于内在社会责任体系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企业绩效起到的积极作用更容易得到认可,因此加强内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梁大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3
由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创办了“善行河北”官网,将发生在河北省各地的先进人物的善行义举、典型事迹予以弘扬与宣传,引领人们见贤思齐,将抽象的道德理论春风化雨润入人心,把枯燥的宣传标语形象化、实践化,焕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呼吁社会的文明风尚。这一举措能无形地提高了民众道德素质,优化了河北的社会发展环境。能达成如此良好社会效应,分析其成功原因有:第一,利用各级各类宣传阵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借助新媒体平台,微博、短信、彩信、图书、视频、歌曲、动漫等新颖的宣传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宣传,具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第二,构建专用网络平台:河北好人网、善行河北官方微博等,使“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备受关注。一件件感人至深的道德故事将抽象的理性认识外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继而将情感认同转化为自觉践行。
二、“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对社会管理的推进
社会管理是多层面、多因素、多路径的,从道德建设切入就是其中之一。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软方法”之一,需要我们长期地探索研究,类似“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了道德建设的“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推进提供多方面的启示:第一,必须树立科学实用的道德标准,只有科学实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标准才能获得广泛认同,并转化为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必须强化实践理念,化抽象的理论为生动的案例示范,发挥道德应有的社会作用,才能满足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第二,必须搭建道德互动平台,为群众参与提供便利有效的载体,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道德互动平台,可以做到践行道德规范、参与道德评价、自我价值体现。第三,道德建设必须形式新颖、体系完善,逐步形成从组织协调、过程推动到督导检查、激励约束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尤其要建设一套奉献与回报一致的机制,马克思说:“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所以说,道德建设体系必须通过体现“善有善报”合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推进整体社会道德的进步。“善行河北”活动对社会管理的推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善行河北”优化了河北的社会发展环境,有效培育和发展了各种社会组织,提升了其社会管理的能力。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还较为缓慢,对政府的依赖性也较强,需要政府有效培育和发展各种社会组织,提升其社会管理的能力,从而不断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有效地充当政府与公民的中介,推进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第二,“善行河北”活动培养了公民道德素质,提升了其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善行河北”活动满足群众的道德诉求,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善行河北”活动体现了民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使民众找到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价值,使“善行河北”真正成为了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第三、“善行河北”活动维持健康的社会道德秩序,倡导高尚的道德价值,创造优良的道德风尚。规范了社会行为。使人们普遍获得道德认同,接受道德规范,有利于共建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关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思考
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 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蕴深邃,可从不同角度认识与探讨。从哲学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强调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求得社会的统一和谐。我国的经验教训表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①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其中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②利益矛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均有体现,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对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却鲜有学者涉及。
一、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不仅体现在物质产品的丰富和共享上,也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的丰富和共享上。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现状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实现人民的文化利益。
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宽裕,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参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可以克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害群众文化权益的现象,消除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2、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处理,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切实维护,使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协调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才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3、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我们讲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没有文化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文化不发展,社会难和谐。只有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二、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及其根源
正确认识矛盾,是妥善处理矛盾的前提。面对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所表现出逐渐复杂的态势和特点,需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认真探究导致矛盾发生的根源,把握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1、公共教育政策偏差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要求提高文化素质,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遗憾的是,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现象十分严重,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城乡地区、沿海与边远山区、经济发达与贫困落后地区之间的义务教育的巨大差距,这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这集中表现在:其一,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缺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③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教育投入,而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财政收入存在很大差距,造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拉大;而中央政府财政拨款又过多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投资不够,造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其二,教育政策和规则制定不公。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路线,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同地区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另外,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规则的不公”导致了在受教育机会上“起点的不公”。
2、公共文化服务缺位导致文化利益分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人们提供了追求较高层次的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条件,但人们在享受文化成果方面仍然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表现出文化利益分化的趋势。其一,文化素质的差异。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享受文化成果维护文化利益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北京是我国文盲率最低的城市,上海、天津、辽宁、广东等东部省份的文盲率也都保持较低水平。相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每十万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数分别为16843人和10940人,辽宁、天津也在6000人以上,远高于其他省份和地区。④其二,文化生活质量的差异和矛盾。我国人民文化生活质量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微观上的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消费格局不平衡,地区间的文化消费支出差距甚大。最高的地区北京是1141.82元,占消费支出15.23%,而仅为371.04元,占消费支出6.99%。 ⑤从总体上看,文化生活质量的差异集中在城乡差别上。城市文化消费则出现“贵族化”倾向。一般民众被排除于基本的文化消费领域之外,文化只成为某些富裕群体的“奢华品”。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的出现及其蔓延,成为城市文化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正视的一个问题。
文化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异,折射出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无序状态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弱化。这一情况的根源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缺位。主要体现在:其一,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很不协调;其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普通老百姓很难分享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其三,文化管理落后。各级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转换滞后,各级文化行政单位依法行政不够,社会监管不力,文化发展规划不明,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清,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完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缺乏活力,不能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事业单位行为和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3、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导致文化资源配置失衡。目前,我国的文化资源配置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具体表现在:其一,地区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一般来说,东部地区文化设施完备而且比较先进,为当地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而西部一些地区,文化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正常需要,同时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难以与前者相比较。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作为衡量文化资源占有量一个重要标志的高等学府,2002年在中国的分布分别为:北京共有普通高校61所、辽宁66所、江苏73所、上海45所、山东65所、广东62所,而西部的广西只有30所、贵州30所、云南28所、甘肃18所、3所、青海8所、宁夏8所、新疆21所。⑥其二,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和乡村表现出巨大差异。比如,在教育和文化公共设施的投入方面。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文化资源相当匮乏。
导致文化资源配置失衡的根源在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滞后,原有文化体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和体制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文化领域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的模式上,习惯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一些掌握大量国有文化资源的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情况下,有些国有文化单位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⑦
三、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的对策
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应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完善公共教育政策。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教育公平更容易实现。在现阶段公平教育机会的关键是完善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其一,完善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体制。首先,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教育投入的总量和比例,切实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入的管理体制,建立教育成本分级负担制度,并由中央对全国的义务教育承担兜底责任。其次,优化教育投入结构,逐步整合城乡、地区间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重点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另外,根据教育产品的不同属性制定不同的投入政策,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满足公共教育需求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其二,建立公平、公正的规则。政府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主体,在缩小教育差距、增进教育公平上承担着主要责任。要通过制定公平的分配规则,加强对资源分配过程的监督以及政策调整,克服那些明显影响、损害教育公正的制度性因素,坚决摒弃“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用“规则的公平”确保“起点的公平”。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由于缺少经济回报,基本上属于企业、个人等经营性机构不愿投入或投入积极性不大的领域。因此,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各级政府的责任。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行政方式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本。政府要从单纯注重经济建设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建设转化;从只注重重大经济发展项目的投入向加大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投入转化;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化。只有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社会、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网络,真正把文化财富送到人民群众手中,实现社会文化利益的共享,从而维护和实现文化公平,努力避免和妥善解决由于文化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3、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其一,改革文化单位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区别情况,实行分类改革;其二,改革政府对文化单位的投入机制 。加大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投入,增加对群众文化活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创新体制,转化机制,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其四,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的充分流通,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发城乡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文化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注 释:
① 王伟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科学认识人民内部矛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8。
②王伟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科学认识人民内部矛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9。
③钟晓玲.以教育公平为本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投入体制[J].金融与经济.2005.7.28。
④李振.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差异[J].西北人口.2003.2.32。
⑤胡同泽.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分析[J].商业研究.2002.9.65-66。
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5
全球经济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与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与社会实践水平的关键环节。依据教育管理在目标、环境、结构、领导四方面的一系列特征,分析出以下几种管理模式[1]。第一,正规的模式。正规模式是在大学组织中上级可以控制下级,下级绝对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其管理者拥有着绝对的法定权,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通过运用理想的相关手段水球目标一致,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与等级结构;第二,政治模式。通过协商、联盟等政治术语来诠释在实践教育管理中的具体现象。其权利相对较为分散,群体之间抑郁引发矛盾冲突,局部利益凌驾于学校组织整体利益至上;第三,学院模式。学院模式是学校组织的相关成员通过讨论的形式达成一致的意见,参考最终已经进行决策。在这种模式下,领导作为组织执行的一员,起到了组织、促进与帮助的重要作用;第四,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要内涵是以族中的中心为个体价值观、行为准则与信仰。
组织文化是学院整体价值与校园文化的象征;第五,主观模式。主观模式认为组织是组织成员的创造物,主要特征是忽略组织群体,反对探寻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在整体的教育管理中容易削弱学生的整体价值观,但注重了个体目标的价值观、信仰,强调了个体的差异性。综合分析,现阶段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涵盖了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与主观模式等。不同教育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都存在着相应的优势与劣势。
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社会实践了高校学生的学习范围,能够更加系统的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学生的危机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巩固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训练中运用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社会,能够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科学、可观的看待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培养自身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锻炼学生的学习品格,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竞争度较高,大学生初期进入社会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学生在于整个社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磨练坚韧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悟社会的服务意识与实践意识。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是社会集体力量的一部分,在与社会融合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团结合作能力,增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3、社会实践是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源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整个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实践是思想交流、文化传播,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体,学生在不断的实践磨练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直觉思维能力与业务水平。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创新能力源于自身的钻研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以大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探寻多事物、多方向内容的交叉点,提出社会上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某一方向或某一特点切入,总结出新的结论与观点,实现对社会实践技术创新。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普通高校亟需加强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学生理论运用、积累实践经验的社会条件,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伴随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不断深入,实践基地建设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高校要充分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课堂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要紧跟时代、面向社会,全面促进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干与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优势互补,通过多所院校的共同合作,实现个高校之间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高校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的反馈与分析,做到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不断的总结社会经验与实践教训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分析学生认知社会的最佳切入点,选择最佳培养路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为国家输入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
2、强化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做到理论结合实践高校实践课程建设是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之前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第一,要做好课程的全面规划,明确目标,把握好课程设计的定位。高校实践课程是以操作性、体验性、活动性与应用性为主体的实践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显著特点。高校要从整个大学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着手,以实践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建设基础,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第二,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建设的素材源于实践的精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深入理解,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强化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大学生独立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认知社会、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实践能力。第三,以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沟通与交往的认知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大学生具备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基础。高校要从本质上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建设制度化、规划化、连续化的社会实践基地,最大限度的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要注重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以社会人才市场动态化需求为参考标准,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信息化时代社会需求型人才。
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6
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和“政治社会”等同的,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那里,意指已发达到出现城市文明的政治共同体及生活状况。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坚持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分法,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的同时也满足自己”。在这里,“市民社会”是一种以需要为体系基础,同社会保障系统、维护个人利益的组织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黑格尔还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成伦理精神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市民社会是分裂的或特殊化的伦理精神,而国家是现实的或实现了的伦理精神。在此意义上,黑格尔认为,作为实现了的伦理精神的国家高于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只不过是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或环节而已。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青年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完成的。在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沿用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用法,指近代产生的、与国家分离的私人生活领域,即资产阶级社会。在1844年黑格尔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市民社会慢慢被归纳为社会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由此看来,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有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认同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分以及将市民社会用以指称私人利益关系领域的做法。但是,马克思并不认同黑格尔将历史发展归结于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观点,反对黑格尔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看法。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市民社会的内涵
在西方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揭示了研究“市民社会”的现实方法,主张要从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出发,从“物质生活关系”出发来解读“市民社会”。他深刻指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真正经济学中去寻找。”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认为的市民社会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马克思还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然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必须组成国家。”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这种“物质交往”关系的定义比黑格尔“需要的体系”的定义更为深刻和全面。一方面,“物质交往”关系概念把握了“需要的体系”的本质,揭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的方式,即通过物质交往;另一方面,“物质交往”关系概念指明了物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更全面地把握了市民社会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市民社会的成员组成了国家,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指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只看到元首和国家的丰功伟绩的历史观何等荒谬。”市民社会“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恩格斯也曾指出:“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三)市民社会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但也看到了市民社会本身存在的缺陷,认为市民社会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成了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而不代表实际的公共利益,这就使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了矛盾,而“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另外,市民社会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在市民社会中,生产的目的从过去那种具体的使用价值变成了交换价值,以此来看,生产越发展,生产者就越来越依赖于自己商品的交换价值。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价值就越来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交换成了生产的直接目的。这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被异化成了在交换过程中的物的关系。
马克思看到了市民社会的这种局限性,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所以,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社会形式应是人类社会,而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区别就在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人类解放高于政治解放,只有通过人类解放,市民社会才能过渡到人类社会。“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也只有到那个时候,国家才能把本属于社会的权力全部还给社会,国家消亡在社会里,而市民社会过渡到了人类社会,也走向了消亡。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重视经济建设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是基础,国家是上层建筑,它们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马克思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本质是经济关系。在这一点上,他的思维逻辑是,“对政治国家的解释应当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求,而对市民社会的解释则应当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的这一逻辑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里,还是在高速现代化的现实生活里,都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要搞好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也就是经济问题。没有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搞好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重视经济建设。
(二)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为市民社会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道德水平的下降,造成文化上的精神危机。市场经济是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这样一种运行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私欲的无限膨胀,加剧贫富两极分化。而和谐社会建设中所谓的“和谐”不仅仅是经济一个方面的和谐,还包括文化、政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所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搞好文化和谐。
(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转变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