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文1

一、目前农村残疾人扶助工作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残疾人扶助工作的重点主要着眼于物质形式的救济与救助等。这种做法,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遭遇如下几个方面的困境,即:

第一,重视以脱贫为目标的物质救济,未能有效地回应农村残疾人的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致使农村残疾人工作陷入到一个“救济――依赖――再救济”循环往复、始终维持低效率与低效益的非良性状态。

第二,在有关部门从输血向造血观念的转变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回应扶强、助强与可能出现的降低关注与关怀农村残疾人中真正的“弱者”的矛盾。

第三,重视“有能力的和有潜力的”农村残疾人的个体发展,却忽略了农村社区环境建设,使得在残疾人事业转向深入发展的今天,不得不面对一些不良社会习俗和歧视残疾人的社会环境的阻碍。

第四,在农村残疾人要求参与社会发展与共享发展成果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由政府部门独立承担残疾人工作的难度日益凸现。

在考虑上述各种困境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那就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以及过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造成了政策上对农村残疾人的实质性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远远小于城镇;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部分财政拮据的地区(如基层乡镇)难以拨付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当地农村残疾人事业,导致各地为农村残疾人提供的扶持与优惠等措施的差别较大。这些都是今后我们开展农村残疾人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除了物质帮助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选择,在这里讨论优势视角就是出于这样的动机。

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

本文所说的关于优势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主要来自塞利贝所著的《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及其给予的启发。

总的说来,与以问题为本的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不同,优势视角展示给我们的是以残疾人的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这恰好弥补了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的严重缺陷,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农村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富有魅力的合理的解释。这两种价值理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归纳起来有以下诸多方面:

第一,我们如何看待农村残疾人?

在传统观念的个人化取向的社会评价中,农村残疾人一向被认为是弱者,甚至是“弱势人群中的最弱者”(否定意义上的);他们孱弱的根源在于自身而非环境与社会因素。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形成了对农村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对农村残疾人的极端看法是:农村残疾人是不值得同情的人、是纯粹的社会福利(救济)依赖者、是“残废”而无用的人,因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优势视角反对问题为本的观念与病态学词汇的滥用,认为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及其引导下的各种做法,除了刻意地(也可能是无意间)“刻画出了一幅并不可爱的图画”之外,还制造了标签并使标签固化,由此强制规定了农村残疾人的“主要身份”,导致了他们“社会声望或地位”的实际上的被贬低。毫无疑问,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起到了限制农村残疾人的行为与思考能力及改变的可能性的效果;同时,它还可能制造了广大社会成员对农村残疾人的恐惧与抗拒,事实上造成了农村残疾人的日益边缘化状态。因此,在优势视角的理念指导之下,我们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去标签”,纠正社会对他们的不良印象与评价。基于优势视角,我们相信每个个人(必然包括农村残疾人)都有优势,都有他们的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优势视角所要做的就是要甄别且尊重这些有可能用于扭转不幸、对抗疾病、消除痛苦、达到目标的力量和资源。事实上,在优势视角的观念指导下,我们会轻易地寻找到农村残疾人身上的诸多优良品质,比如他们身残志坚,有着常人所不具有的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他们自强不息,并为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们为这个社会默默地奉献着,索取到的却很少;他们因社会歧视和偏见而饱经磨难,屡屡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信心十足;等等。

第二,我们如何看待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挑战?

与传统的观念中把农村残疾人看成是问题成堆、且难以有效克服的人的观念不同,优势视角喜欢使用“挑战”(challenge)这一概念。我认为,挑战而非“问题”这样一种表述本身所反映出的恰好是两种理念之间的对立:优势视角认为人们在其以往所经历的悲剧中,学习了技巧,培养出了忍受和承受生命之重的能力;在遭遇人生挑战的时候,即便带着惊恐、颤抖,乃至留下伤痕,但挑战过后留存的是深深的成就感,并为他带来别人的尊重。在研讨优势视角的时候,必须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抗逆力”(resilience),这是一种农村残疾人面对生活磨难时作出反应、进行抗争和应对困境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身处逆境中的人们迎接着自己的需要和挑战,并培养出了自身的能力、知识、洞察力和优良品德。

第三,我们如何开展农村残疾人工作?

传统残疾人工作观念仅仅看到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即习惯性地认为政府部门是开展农村残疾人工作中的惟一力量),即使这一工作的社会效益与所支出的社会资源相比并不令人满意,其根源恰好在于它忽略了蕴藏于社区及居民中的力量。优势视角则认为,所有的社区都充满着资源,“在每一个环境中,个人、集体和团体都有一些东西可以付出,都会有一些别人急需的东西,如知识、勇气、才能或时间与地方”,问题在于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资源通常“大多都不被利用和开发”,致使具有巨大的、可以利用的精力、主意、才能和工具的“宝库”被抛弃并被视为一文不值。因此,优势视角倡导“向社区赋权”,认为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重要选择,也将使得社区层面上的农村残疾人工作更具意义和挑战性。

第四,我们如何认识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与工作者?

如塞利贝所言,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立足于这样的假设: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问题、有病理和疾病;而(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借助一个诊断、一次评估或一份文档,轻而易举地对案主作出了“审判和判决”,根本看不到案主的希望、憧憬和价值。优势视角指引下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一次“戏剧性”飞跃,其实践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尝试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农村残疾人、他们的环境和现状:不复是那种孤立地或专注地集中于他们面临着的种种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可能性,去看他们的“希望和转变的种子”。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就在于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农村残疾人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偏见、歧视与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最可怜的,甚至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具有专业优越感的专家、领导者、指挥家,而是农村残疾人生命历程中的患难与共者、合作者与同行者,以及改变现状过程中的倡导者、宣传者。

三、今后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构想

基于优势视角的相关理念,本文尝试对如何搞好农村残疾人工作作如下构想,这种构想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政府――社会力量层面上,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开展助残工作,这一点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方面,我们有必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舆论宣传,唤起全社会对农村残疾人的关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依然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能主动寻求与日益发展中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推动契合农村残疾人福利诉求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是社区――居民层面上,积极开展农村社区的宣传教育。这种宣传教育的重点不应该仅仅面向广大农村残疾人,更应该是社区意义上的。通过宣传教育,在广大的农村社区中发掘蕴含其中的优良文化传统,弘扬关注、关怀、帮助残疾人及残健和谐同行、平等共享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消除针对农村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为残疾人全面健康的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区域环境。

三是专业――社会工作层面上,积极调整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方向与策略,积极探讨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有效方法与模式。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理论的指导下,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现状、社会需求的实地调查研究力度,以期探索出富有成效的、适合我国本土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为广大农村残疾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编者后记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文2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智障儿童;社会化智力

残疾者较多丧失了基本的认知能力、行动能力以及言语能力,基本生存只能依赖外界的帮助。学界对于智力残疾做出明确界定,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智力残疾又分为重度、中度以及轻度三级。[1]笔者在哈尔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进行专业实习期间对智障儿童问题的研究,哈尔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又称温馨家园,温馨家园学员多为智力残疾儿童,本文将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保密原则,文中不会透露任何温馨家园学员个人信息。

一、智障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化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2]社会化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自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以保证社会基本生存之条件。智障儿童由于身体因素的限制,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智障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化过程中缺乏有利环境

智障儿童通常会被社会标签化,认为智障儿童无法学习生存技能、生活不能自理,社会将智障儿童边缘化,外界不愿与智障儿童接触,甚至认为其具有危害性,这是不利于智障儿童社会化的环境,会阻碍智障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但事实上,智障儿童可以学习生存技能,生活可以自理且不具有危害性,温馨家园的智障儿童经过训练后可以自己制作简单手工艺品,可以进行销售服务中的收银工作,同时很多智障儿童都会跳舞和打乒乓球。智障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社会应对其给予帮助,而不是嘲笑和不理睬,人际交往是社会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智障儿童渴望与社会上的陌生人沟通,这样会有助于智障儿童的自身发展,同时会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完成社会化。

(二)社会化过程中缺乏监管与照顾

智障儿童的监管和照顾的主体是家庭成员、学校、社区三者。根据对温馨家园智障儿童的观察发现,家庭成员主要是其父母对其进行监管和照顾,但是智障儿童的父母照顾和监管智障儿童时间较少,智障儿童多数时间在温馨家园度过,生活上的照顾均由温馨家园的老师和护理人员负责。学校即残疾人服务组织,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学员数量增加,老师的压力也会增大,智障儿童自身特点决定其监管和照顾的难度极大。社区环境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志愿者组织等几大类,社区是智障儿童出入较多的地方,中国社区的现状导致其无法帮助监管和照顾智障儿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不能提供过多的照顾,社区居民之间沟通较少且鲜有能够提供智障儿童照顾的成员,社区中的志愿者组织不健全,志愿服务具有选择性,志愿服务时间无规律性,所以社区内的志愿者组织也不会为智障儿童提供过多的照顾和监管。智障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周围人群对其进行引导和照顾,正确的引导和监管会加快智障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二、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阻碍智障儿童社会化的原因

社会网络是指一群人之间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为。社会网络理论通常被应用于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是残疾人社会化发展的需要,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就残疾人人际层面的社会支持而言,主要来自家庭内外的社会关系网络,即包括家人、亲属、邻里、朋友在内的非正式支持系统;在组织层面,则主要包含了社区、社会组织等组成的正式支持网络。[3]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将会有助于其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本文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阻碍智障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原因。

(一)智障儿童自身条件阻碍社会化进程

阻碍智障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原因是智障儿童身体条件的限制,智障儿童较多丧失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温馨家园中有三分之二的智障儿童不能说话只会喊叫,程度稍好学员可以说几个字,当然这些是中度智障儿童的表现,中度智障儿童还伴随性出现肢体不灵活、认知能力丧失等表现,智障儿童自身条件是阻碍其社会化最主要的原因。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停留在正常儿童3-5岁之间,根据智力残疾分级即儿童智力量表所分析的数据可知,重度智力残疾智商范围在0-34之间,中度智力残疾智商范围在35-49之间,轻度智力残疾智商范围则在50-69之间。智力残疾儿童语言识别功能较差,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则相对较弱,所以智障儿童自身条件是阻碍其社会化的首要原因。

(二)家庭忽视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以及家长学历层次普遍偏低

智障儿童社会化过程受到阻碍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家庭因素,家长忽视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首先,传统观念下智障儿童家长只会专注智障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不会关注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同时不能创造智障儿童社会化所需要的有利条件,智障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更容易被忽视,智障儿童家长不会将智障儿童带到陌生人面前,残疾人家庭充满自卑感和孤独感且敏感、自尊心极强,自然智障儿童家长不会将智障儿童带到亲戚、朋友、邻居等外人的面前,人际交往缺失会阻碍智障儿童社会化。其次,少数家长过度溺爱儿童,存在“零批评”与“护犊”情结,严重束缚和禁锢特殊儿童,忽略心理潜伏期教育,影响其成长和发展。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完全依托给教师和专业人员,忽视家庭教育作用,不与他人合作。[4]第三,智障儿童家长学历层次偏低,不能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智障儿童。据温馨家园登记调查可知,智障儿童父母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学历水平多为中学、高中等,智障儿童家长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学校的老师完成家庭训练以及课后知识的巩固练习,一味的依赖专业的教师和残疾人服务组织等专业机构。

(三)智障儿童服务机构教育水平有限

目前针对智障儿童服务的社会机构主要有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由于智障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智障儿童服务组织的教育资源有限,从而导致智障儿童服务机构出现教育水平下降,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困境。智障儿童服务机构是民政局下设事业单位,机构内部教师均为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虑到教师薪酬福利待遇问题以及国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所以教师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紧缺,面对这一现状,智障儿童服务机构会采取聘任制形式招聘管理智障儿童的工作人员,管理智障儿童的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或是下岗员工,工作人员每天与智障儿童在一起时间较多,智障儿童无课时间均由工作人员监管和照顾,由于聘任制工作人员缺乏教授智障儿童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所以会间接阻碍智障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四)社会人群用问题视角对待智障儿童

社会支持网络中亲戚、朋友、邻居以及社区居民都是社会人群的组成部分,社会人群面对智障儿童只是看到其存在的问题,总是用问题视角去关注智障儿童,所以说智障儿童社会化进程中产生阻碍的因素还包括社会人群。中国多数社区表现为居民之间关系冷漠,交往较少的现状,社区无法为社区内的智障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智障儿童人际交往问题无法得到改善。社会人群是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组成部分,社会人群对智障儿童的关爱极其重要。爱心慈善组织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只停留在物质方面的资助,而智障儿童真正需要的是心灵的关怀,只有精神慰藉才能更好地帮助智障儿童社会化。

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智障儿童社会化有效途径探析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改善智障儿童社会化环境,帮助其学习生活技能和进行人际交往。探析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即帮助智障儿童完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社会工作者介入智障儿童社会化

智障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在帮助智障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方法和技巧,为智障儿童链接资源,满足智障儿童社会化的需要。考虑到智障儿童自身的特殊条件,社会工作者会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介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接案与建立关系。社会工作者接案主要有两种形式,深入智障儿童服务机构或介入智障儿童家庭,前者较多。社会工作者与智障儿童建立关系过程中要以朋友的身份介入,智障儿童对人极其友善,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与其相处玩耍的过程中建立关系。其次是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收集资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收集服务对象个人基本资料以及家庭资料,必要时还要收集服务对象周围环境资料,社会工作者应该对案主的资料进行保密。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确定案主的问题,判断阻碍智障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问题。然后是针对智障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制定计划过程中要明确开展几次个案服务,以及每次个案服务的任务。第三,实施服务计划,智障儿童个案服务一般采取行为修正模式进行,实施服务计划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解决自身阻碍社会化的问题,改善自身条件,使其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最后,结案与评估,结案时要避免移情和反移情现象,评估个案服务目标是否实现。后期社工要进行跟进和定期回访,以保证服务对象更好地完成社会化。

(二)改善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针对智障儿童家庭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严重忽视,教育方法不科学导致智障儿童社会化进程受阻问题,社会工作者组建智障儿童家长互助小组,在小组中分享教育智障儿童的经验,社会工作者以及智障儿童教师对其传授专业教育智障儿童的方法和知识。智障儿童家长互助小组的建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小组前期准备。包括小组组员的招募,从智障儿童服务机构进行招募,招募组员的同质性应该较强,组员人数控制在5-9人之间,确定小组目标为改善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然后制定小组计划,确定小组活动次数、时间、地点以及预算等细节。(2)小组初期。智障儿童家长互相熟悉,进行破冰活动,寻找相似性,社会工作者此时应该为小组成员消除顾虑,与小组成员讲明小组规则,组内成员会做到保密,运用同理、真诚和接纳的原则对待小组成员。(3)小组中期。组员之间关系有所改善,社会工作者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继续互相了解,智障儿童专业教师教授家长教育智障儿童的专业方法,小组中期主要以教育引导为主。小组中期社会工作者应该倡导家长积极关注智障儿童社会化和自身发展,避免其忽视智障儿童成长。(4)小组成熟时期。社会工作者鼓励组员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讨论,社会工作者更多充当协调者角色。(5)小组后期。开始后期的离组准备,告知小组成员何时结束小组活动,帮助组员回顾在组中的收获并检验小组目标达成的效果,并且处理离别情绪,最后进行小组评估,评估该小组是否完成改善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任务,是否让小组成员学习到如何教育智障儿童的专业方法。

(三)倡导以优势视角关注智障儿童

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亲戚、朋友、邻居以及社区居民总是以问题视角去看待智障儿童,这种行为会阻碍智障儿童社会化的进程。所以社会工作者倡导社会大众用优势视角去看待智障儿童,帮助其完成社会化。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5]优势视角强调关注智障儿童的优势,强调对智障儿童的尊重,优势视角更加有助于智障儿童学习生活技能和生存技能,更好地帮助其完成社会化。温馨家园每一位学员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智力障碍儿童也是有潜力、有优点的,只是暂时没有被开发,所以要以优势视角关注残疾人群体。对于倡导社会人群用优势视角去关注智障儿童这一目标的完成需要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内积极动员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区居民、社区内爱心人士和积极分子帮助宣传,倡导社会人群关爱智障儿童,帮助智障儿童成长,可以采取发放传单和张贴宣传海报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进行宣传,给智障儿童一点关爱,让人间变得更美好。

(四)改善智障儿童服务机构教学水平

目前智障儿童服务机构资源有限、老师数量有限,面对这一现状可以采取以下两点措施:第一,政府加大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和专业支持,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聘请专业的智障儿童教师和护理人员,并对其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护理人员学习科学的照顾方式和方法,使智障儿童免费入学,智障儿童服务机构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智障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早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第二,智障儿童服务机构可以引进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帮助智障儿童进行社会化,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来帮助智障儿童学习生活技能,使其早日完成社会化,回归正常生活。志愿服务团体需要经过社会工作者和智障儿童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需要了解专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温馨家园招募了大批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团体,对智障儿童进行帮教活动,温馨家园大学生帮教中心帮助智障儿童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技能,并且有利于智障儿童人际交往的锻炼,给予更多的关怀来帮助智障儿童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周沛,曲绍旭,张春娟.残疾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刘启云,张建新.社会学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3]章程,董才生.论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之构建[J].学术交流,2015,(4):160-164

[4]周丹,胡玉君.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学习与发展影响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4):145-147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文3

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懂知识,会运用,动手操作能力强,善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此,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校内校外实习等社会实践的方法来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育人的角度来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思考实践育人品牌的塑造。

关键词:

应用型;实践育人;品牌塑造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众多高职院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各自的专业设置和办学特点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具体实施办法。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的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既懂专业又擅长实际操作的专门人才。十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特殊教育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16]47号)的第三部分提出,要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接受教育的需求,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以上这些是特殊教育、残疾人事业发展相关专业发展的机遇。据统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开设儿童康复专业的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开设康复治疗学的有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100多所高校。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儿童康复专业为例

(一)儿童康复专业的特点

儿童康复专业具有教康结合以及医教结合的特点,即教育和康复相结合,医学和教育相结合。通俗点讲,也就是毕业生通过3年到4年的学习,熟练掌握教育学、医学、康复学等方面的知识,应用所学的相关技能,服务特殊儿童,让特殊儿童逐渐康复。因此,为学好儿童康复专业,并在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该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残疾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该专业毕业生需要有较强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康复专业的毕业生还需要具有人文精神,懂得人文关怀,具有大爱情怀,善于理解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并经过努力满足其需求。

(二)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成绩

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学院十多年来,坚持医教结合、立足儿童康复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教师+治疗师”的人才培养定位,取得江苏省品牌专业项目、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等专业建设成效。

三、实践育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实践育人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是育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育人为创新教学方式变提供借鉴和启发。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实践教学对于儿童康复专业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儿童康复工作者应该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学习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有的时候可以作为第一课堂来开展,有的时候可以作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生只有动手操作了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碰到的问题。实践育人过程是学以致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残疾人康复主要包括有教育康复、医学康复、社会康复三种形式。教育康复是通过教学帮助特殊儿童逐渐康复的有效方法。在特殊儿童康复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应到医学方面的知识。单纯靠课堂学习医学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文科的学生更需要课外的实践操作才能理解并掌握医学方面的知识。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的是融入社会,能够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实现社会康复。因此,儿童专业学生还需要学习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懂得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事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从广的意义上讲属于残疾人社会工作,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就需要熟悉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有些是相通的,可以从书本上学习,但是理论知识需要实践的检验,社会工作作为国外的舶来品专业,其理论知识更需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仅靠书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亲自去实践操作才行。除了以上所说的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知识,在实践中还能学到将来从事工作所必须的心理学、管理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育人过程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加深了解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过程。美国大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学习之余参与社会实践本身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学生到特殊学校和康复中心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一方面可以直接接触到残疾小朋友,另一方面可以用所学知识,所具备的能力为他们服务。活动的过程还会感知残疾人生活的艰辛,耳濡目染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博爱精神。总之,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了解社会和弱势群体打开了一扇窗,可以说每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说是活生生的励志教育课。实践育人可以将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并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育新时期“好学生”。除了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之外,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实践育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和教师双方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收获,或者是自身技能的提升,或者是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或者是丰富观察问题的视角。指导老师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努力,争取机会带着学生一起进行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者和成长导师。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育人品牌塑造的探索

(一)“殊博汇”:关注特殊人群、传承博爱精神、汇聚正能量

“殊博汇”是康复科学学院多年来实践育人的成果的凝练,也是志愿服务的特色和品牌。“殊博汇”由康复科学学院团组织实施专为特殊人群汇聚博爱能量的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高校专业和人才优势,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暑期及每周固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特殊人群提供志愿服务,为地方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专业支持。以实现残疾人社会融合为目标,将地方组织力量与高校专业优势相结合以形成联动机制,青年志愿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新老志愿者接力、与助残对象结对”的服务模式,深入社区残疾人家庭,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功能评定、康复计划制定与实施训练等系列专业服务。

(二)“暖阳公益”:送知识,送服务,送教育,以实际行动推进融合教育

暖阳公益是南京特教学院一支由学生自发组成、非盈利性质的公益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暖阳公益一直致力于推广平等、博爱、融合的特殊教育理念,培训专业志愿者,通过暑期夏令营、宣讲会、体验日等方式宣传特殊教育知识,推广融合教育理念,让当地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小学,走进日常的课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宣传特殊教育精神与正确的残疾人观,达到推进当地融合教育的效果。

(三)品牌塑造的过程及意义

实践育人品牌是育人的成果的总结和凝练,有助于实践育人成果项目化,品牌化,从而有助于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育人品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过程,是培养懂社情、国情、民情,做人做事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高飞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莫玉婉.大学跨学科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4(2).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文4

一、社会行政及社会行政的含义

基德尼夫、斯基德莫尔等给社会行政下了定义,社会政策转化为和社会服务相互转化的过程就叫社会行政,而社会行政又分为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福利行政。中国的社会服务机构有许多,有政府、事业单位,还有群团组织。

二、中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及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行政服务中的作用

第一类:社会工作者在政府中的作用

中国社会工作者在政府中主要担任社会保障(福利)任务,有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社会工作者主要根据服务制定计划、政策。福利服务及“五保”在民政部开展是个范例,其工作实质涉及对服务对象安排并进行评估。街道工作,也包括帮助就业、扶贫帮困等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组织有了大的进展。社区、街道工作,也包括帮助就业、扶贫帮困等是新发展起来的。新建立的社区服务,远远超出过去居委会。就政策上说,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对卢湾区社区社会工作者594人情况作了一个调查,制定了社会工作的政策。

第二类:社会工作者在群团组织中的作用

群团组织主要有老龄工作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工会、残疾人联合会和红十字会。在这些群团组织中,社会工作者起着规划、组织、指引、支配的作用,其中政策的拟定、组织的整合、授权、调解、沟通等等都由社会工作者完成。其中涉及社会工作者实践方面的有老年社工、残疾人社工、优抚安置社工、青少年社工、妇女社工。

第三类: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作用

中国事业单位有行政支持类、经营开发服务类、社会公益类。而在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中又分为三类,一类由国家全额拨款,担任政府制定的公益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是无偿的,如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这类单位业务活动的方向、目标、内容等均由国家决定。二类属于部分拨款事业单位,面向社会供给公益服务,常见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普通高等院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这类单位由国家确定公益宗旨,自助开展业务活动,并依法取得服务费,主要用于公益,国家财政根据不同情况补助相关经费,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三类主要是指从事的活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公益。社会工作者做学校心理学家和学校咨商人员,这里实践包括在学校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在身体健康档案管理、扶助科研工作、健康教育调解、公共卫生职业配合等方面工作。这里社会工作者充当促进者、咨询人、经纪人、调解人、监护者、倡导者。所谓促进者的角色就是社工名词“助人自助”(助人自助是促进他能与各种资源连接起来并使服务对象得知自身改变的潜力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经纪人的角色认为案主的需要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的制度,有效地把机会和资源公平分配,更有效地满足服务对象。例如帮助案主找工作,申请低保等都属于任务。

第四类: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的作用

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又分为三种:这些民间组织国家稳定拨款,一是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这些协会涉及到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比如对社会有困难人员和地区的帮助和集资等等。二是完全民间组织,是纯依赖收费服务支持和社会捐助的社会服务机构,例如,服务弱智成年人的“北京慧灵”;服务自闭症儿童的“北京星星雨教育中心”;服务农民工和打工者的“北京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服务妇女的“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等。三是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是在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趋势下成立的组织,由政府提供服务场地、社会工作者工资,对部分机构政府还提供了服务经费,其服务的内容包括政府资助要求的“公共服务”,以及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提供自主的“专业服务”,如深圳的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青翼社工站、上海阳光服务站等。

三、小结

社会工作在国外的身份和医师、会计师、律师等一样,工作的专业性高,接受高等教育后,才能执业,社会组织不仅有优良的沟通方法,而且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关键时候能缓解压力,社会工作者根据“诊疗”结果,“制作”缓解办法,制定援助计划方案等,社会工作专业除了专业课外,还要学习相关政策,并对之进行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社会工作者人事制度改革浅析.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2]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医院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文5

【关键词】:助残服务、社会化、现状、困境、对策思考

一、上海助残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现状

(一)浦东新区: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多元参与运行机制

浦东新区自 2008 年开始就进行残疾人工作社会化模式的探索,通过五年的时间,不断扩大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积极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开展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截至 2013 年,已成功委托23 家社会组织在残疾人就业、培训、日间照料服务等领域实施社会化运行项目 32 个。

浦东新区是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在社会组织培育上本来就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其助残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办,采用专业化、人性化、科学化服务手段。二是注重完善社会化运作机制,残联监控到位,大力扶持,针对社会组织管理“三阳基地”――阳光基地、阳光心园、阳光之家人员数量、面积、设施,加大补贴力度。

例如残联委托“我和你”助残服务社管理的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不仅培训劳动技能,还有心理调适,所有课程都是帮助残疾人进入主流社会。区残联还委托“我和你”助残服务社在全区开设13个服务站点,508名服务人员,为4337名重残人员实施专业化养护服务;委托上海新途健康促进社开展阳光心园能力建设,社区精防医生专业服务,提供多样化指导。

随着社会化工作的纵深发展,浦东新区残疾人社会化工作的重点从纯粹的购买服务转向对社会组织专业化能力的培育上。

(二)嘉定区: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联动的助残服务新格局

嘉定区从 2010 年开始进行残疾人工作社会化运行的探索,相继出台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办法,并建立了全市首个“助残社会实验基地”,通过努力逐渐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实施、项目独立运作、专家全程指导、第三方机构评估”助残服务项目社会化运行模式,制订了《嘉定区助残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实施意见》、《嘉定区助残公益服务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助残社会化运作机制,实现了残联组织社会服务管理的创新。

嘉定区在助残组织建设上采用了三级分层推进的格局。首先在区级层面通过资金扶持、岗位购买、菜单式服务等方式推进机构发展;其次,在街镇层面,指导12个街镇残疾人服务社并给予每年10万元资金扶持,促使其向自治型助残组织转变;最后,在社区居委会层面,培育了250个原生态的残疾人阳光睦邻点。嘉定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与社会组织参与助残事业,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联动的助残服务新格局。

(三)杨浦区:社会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层机构服务管理能力

自2012 年开始,杨浦区对本区 12 个街道(镇)“阳光之家”、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进行学员现状、服务需求、管理运作等方面的调研,推出了“二阳机构就业社会化项目运作”(阳光之家与阳光基地),一是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加强二阳机构载体建设、深化服务内涵、提升工作水平;二是通过社会组织开发适合基层助残服务机构的残疾人培训课程,比如开设小组活动、手工制作、编织、陶艺、心理辅导等课程,每年组织开展培训活动 300 余次,使千余名残疾人受益;根据残疾人的特点进行简单劳动项目的开发,比如开发“铁艺制作”项目,仅在一个街道就已培训制作完成近 500 件铁艺摩托车、自行车、萨克斯模型,基本实现了残疾人作品制作、义卖一条龙的运营模式;三是通过社会化运行模式,为全区“阳光之家”智障人士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融合活动,比如与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共绘美好”主题绘画活动、举办“拥抱春天,热爱生活”融合之旅等活动。

(四)闸北区:通过社会化服务项目加大帮扶力度

2013 年,闸北区推出“和谐阳光”困难残疾人帮扶项目,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区内特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帮扶措施,仅半年时间就帮扶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102户。通过每月一排查,全面掌握困难残疾人的基本信息,为开展积极有效的主动帮扶打下基础;通过“量体裁衣”式的帮扶方法,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困难程度,通过全面的调查核准、评估分析,开展“一人一方案”的综合帮扶服务,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政策咨询、资金援助、精神慰藉等服务,比如通过社会组织调查了解到某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出现困难后,根据有关政策及时提供了助学帮扶,该家庭得到帮助后,主动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二、发展探索中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上海市的助残服务不断发展,社会的参与度也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面临一些困境。

(一)来自体制的阻力

首先,一部分职权部门仍习惯于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习惯于体制内原有的制度安排,对社会组织缺乏信任,不愿意去主动的引导和扶持。因此,很多社会服务机构不得已聘请民政、残联、劳动、卫生等行政部门的离退休人员,希望以他们的“老面孔”、“老关系”得到相关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其次,一些职权部门长期以来直接参与残疾人公共服务的供给,甚至使由公共财政支撑的某些服务事务,变相成为部门利益的重要来源。实行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的供给公开化、透明化,势必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迫使这些部门作出利益转让,可能出现抵触和反对。

(二)助残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不够高

助残组织作为专门服务残疾人的社会工作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应该呈现出社会工作特有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但是由于这些助残社工机构自身成立时间较短,机构对残联依附性过强、自主运作能力和管理经验尚浅,人员流动较大,致使所提供的服务在较短时间内没有显示出服务内容的不可替代性和服务效果的专业独特性。

(三)残联与助残社会组织的合作有待加强

部分区县残联在出资购买服务后,未能与助残服务机构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而是仍对助残服务机构采用传统的、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进行介入,在经费使用、物资调拨、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了过多干预,约束了助残服务项目的衍生,束缚了助残服务机构的发展。

(四)缺乏对助残组织工作上的督导

目前助残社工机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搭建督导平台、链接督导资源方面能力不足,尚未建立一支专业的助残社工督导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助残社工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指标体系,无法对服务机构的运行管理、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等进行有效评估,从而影响了对服务对象改善情况、服务目标实现程度、专业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准确把握。

(五)各区县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

目前,上海的助残社会组织大多活跃在中心城区,而远郊区县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有例外,例如远郊的嘉定区,近年来残疾人助残社会组织发展非常活跃。)如何统筹全市各区助残服务社会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专业化水平等也是今后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六)社会组织待遇低下难以吸引新鲜血液

目前,上海助残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严重紧缺,如康复治疗师、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而兼具专业技能、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一将难求。目前,我国对于社会组织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没有实体性的规范界定,同时在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税收减免等方面也没有配套的法规与政策。据调查,2013 年上海助残社会组织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层骨干月平均收入在 2500 ~ 3500 元之间 ;而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的文件(沪人社综(2013)151 号),上海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在 2012 年就已经达到了 4692 元,二者差距明显。因此,一些仍然坚持在助残服务机构的青年骨干表示,他们最为困扰的有三个问题 :收入及待遇、个人发展空间、职业的社会声望。这三个方面的待遇需要加以提高,否则将会危及整个助残服务的后续发展。

三、促进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一)出台相关具体的法律规范与实施办法,完善顶层设计

出台相关具体的法律规范与实施办法,一方面可以让基层组织有规章制度可依,形成规范;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规范购买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政府行为,尤其是项目申报、项目评审、组织采购、资质审核、合同签订、项目监管、绩效评估等购买流程,形成对基层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管理监督,同时预防违规违法及腐败行为发生,这样一来也可以有效减少来自体制内的阻力。

(二)加强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助残组织服务能力

社会助残组织遵循“需求为本”的服务理念,秉承“助人自助”的服务宗旨,可以紧密贴近残疾人实际需求,开发设计出救助型、支持型以及发展型等多层次、个性化的助残服务项目,从而填补助残服务的盲区。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提升助残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残联应主动联手民政部门积极引导社工专业机构开展助残服务项目,在公益创投和招投标中关注涉残服务项目,在助残社工知识培训和能力提升方面提供帮助。

(三)紧紧依托社会资源构建服务平台

继续探索助残服务社会化途径,进一步完善残联着力推动、社会协同运作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助残服务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推进残疾人工作社会化,拓宽服务领域,开发服务项目 ;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进一步理顺各级残联组织与助残服务机构的平等的合作关系,淡化行政管理模式 ;通过资金扶持、岗位购买、菜单式服务等方式,积极培育扶持社会助残服务组织 ;搭建平台,链接资源,成立“专家督导队伍”,为助残社会机构提供多种形式的督导支持服务 ;尝试建立涵盖管理指标、服务指标、绩效指标等项目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助残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标准体系 ;建立第三方评估监督机制。

(四)统筹兼顾各区县发展水平

远郊区县的助残组织社会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专业化水平等落后于中心城区,这是可以理解的,且适当的差距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避免严重的两极分化,在这一点上,需要市政府以及区政府在发展助残服务资金上的调控以及制定出各区县的总体发展指标来协调统筹。

(五)建立助残机构专业人才的薪酬标准

参考上海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设定助残服务机构基本薪酬政策,用以指导助残社会组织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对内公平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缩小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薪资水平与上海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同时为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中的人员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照。此外,可先行推出助残社会组织的岗位补贴制度,对助残社会组织中一线社工、项目督导、行政管理等紧缺岗位进行适当的补贴,切实提高这些岗位的待遇,稳住骨干人员与核心团队,缓解目前助残机构人才流失的严峻局面。

结语

综上所述,上海市的助残组织社会化虽然起步较晚,发展至今也不过数年时间,但却实实在在的将成果展示了出来,虽然仍然面临许多困境,但全市全面建设助残服务社会化的趋势不会就此停下脚步,在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等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之下,今后一定会给广大残疾人带来更专业、更全面、更便利、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实,2012,《浦东:我和你一家人》,《中国残疾人》第09期

[2] 王少华,2014,《上海残疾人就业社会化新机制带来新局面》,《中国企业报》4月15日

[3] 曹继军,2008,《上海形成覆盖全市的残疾人康复网络》,《光明日报》,9月10日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范文6

[关键词]智障人士;职业康复;辅助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2013)09-0119-06

一、背景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就业率不足四成,心智障碍者就业率更低。我国的智障人士约有554万人,其中有较好工作能力并处于就业年龄段的占43.99%。广州市智障人士约2.8万人,处于就业年龄段(20~50岁)的约1.23万人,其中只有约2%实现正常就业。即使有32%的心智障碍人士找到了就业的“挂靠单位”,但实际上他们并不需要在那里工作,企业只负责买社保、发工资,有的还没有工资。超过四成的智障人士希望得到工作,超过六成的家属希望智障人士能够正常工作。

广州市一直希望在残疾人就业方面走出有效路子,自2007年出版《广州残疾人服务模式研究》以来,先后涌现了康园工疗站、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广州市康智乐务中心等智障人士职业康复机构,使智障人士有更多渠道融入社会,而社会接纳情况也大大改善。调查中,正常就业的大部分是近两年才出现的,而且这个比例(2%)也将继续逐步提高。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在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民非企机构对就业年龄阶段的轻中度成年智障人士,在提供职业康复训练的同时,开展辅就业的服务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和有效的就业途径,可大幅度提高成人智障人士的就业率。

二、广州市康智乐务中心的服务模式

广州市康智乐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残疾人服务机构,于2006年4月筹办并投入服务,2007年8月办理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注册登记,2009年4月领取了由广东省、广州市残联颁发的“广东省集中安置残疾人机构证书”,成为广州市社会福利机构的单位成员。中心在“乐助社群、竭尽所能,务实进取、回归社会”服务宗旨的指导下,探索轻中度成年智障人士职业训练与辅助就业结合之路。

(一)服务途径

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来自特殊学校的毕业生,也向社会招生。智障人士的内外因导致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限制,逐渐成年之后,学校已经不适合他们了,而义务教育所学的还不足以使他们在社会上自立。因此,学校和社会中间的承接层就非常有必要了。没有这个中间层的存在,大部分智障人士的人生就会出现社会化的“断层”。

中心从一开始就探索“职业康复+辅助就业”的服务模式,通过就业培训、岗位实训,采取保洁训练作为康复手段,辅以社交康乐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心理辅导等服务,提供职业康复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提升智障人士的综合能力,实现“职业康复”的目标。

辅助就业则由岗前培训、岗位实训和辅助就业构成。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服务。第一,整合社会就业资源,承接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区域保洁业务,让智障人士的辅助就业训练成为现实。这个业务的承接有赖于相关单位的信任和爱心,也让智障人士在导师的辅助下实现就业。在接近7年的服务时间里,中心共服务智障人士约200人。目前中心在训智障人士80人,其中辅助就业22人,岗位实训45人,岗前培训13人。第二,除了辅助就业,当有合适的机会,中心会联接双方,推荐公开就业,近年来共成功推荐就业15人。第三,如果一个智障人士不符合辅助就业及推荐就业的条件,或者对中心提供的两个选择都不接受,则可以把他们转介到相关机构,例如进一步学历教育的职高学习班、工疗站和展能中心等,这些都是中心服务网络里重要的节点。

(二)服务模式

1.职业训练与身体康复相融合。指训练和康复不是毫无联系的两个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同时进行。通过保洁训练带动脑神经活跃,有利于智力康复;智力康复又有利于降低训练难度,提高训练的质量。

2.职业康复与辅就业相配合。指职业康复和辅助就业之间是有机结合的,在训练阶段的智障学员有机会进阶到辅助就业阶段,辅助就业阶段的智障学员也有可能需要回到训练阶段接受再培训。这是由智障学员状态的不稳定性决定的。针对辅助就业,中心成立了“毅志服务队”,并细分为四个分队,队员主要是由辅助就业阶段学员构成,在实训岗位进行“就业”,由相应的职业导师进行个别指导(一般导师与学员的比例是1:6)并享受专门的服务津补贴。当学员能力不适应岗位要求时,经过评估确定之后,就要退出毅志服务队,且待遇也相应降低。这也是模拟社会竞争的一种模式,让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慢慢适应这种竞争,不同的是他们面对的是一种相对包容的态度。

3。短期与中长期训练相结合。特指中心设定的训练阶段:适应期(1个月)—岗前培训期(半年)—岗位实训期(半年)一辅助就业期(因应阶段评估结果而定)。这四个阶段是逐层递进的,时间跨度有长有短,一般来讲,智障学员必须循序渐进地完成这四个阶段。但是,个别能力比较强的智障学员,中心会根据实际情况作特殊处理,允许其跨阶段训练。短期与中长期训练相结合,可以客观地评估智障学员的训练,有利于及时调整智障学员的训练方案。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

1.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事业的三个理论。第一个是正常化理论,即去标签化。中心服务的是轻度和中度智障人士,他们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自理能力,不希望别人以弱者的视角看待自己,所以社工会尽量帮助他们获得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第二个理论是社会支持理论,支持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第三个理论是优势视角理论。社工会通过行为矫治和心理暗示,强化智障人士的优点,弱化其缺点,使受训者慢慢改变其原有的认知习惯及思维方式。

实践才能出真知,内部训练是基础,“走出去”才是最终目的。如前所说,中心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智障人士走出家门,最怕的就是与人交流,因为缺乏信心和经验,容易被认为行为和言语“不合时宜”,被指责后更害怕,进入恶性循环。中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强学员的自信心,然后才是教学员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

增强自信心,不断的成功和鼓励是最关键的。中心鼓励学员:一次与陌生人谈话是成功,一次独自出行是成功,一次服从指挥的活动参与过程是成功。一次坚持是成功,一次助人是成功……此后,学员就不再觉得面对陌生人是一种困难了,也不再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了。

一次否定,可以把数十次的肯定抹掉。因此,中心一开始不能安排学员太难的任务或者到过于开放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学员应对挫折的教育,把可能发生的不愉快情形事先告诉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调整心态的方法,相互支持,用集体的力量抵消压力。多次实践以后,学员就慢慢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正确面对困难。

例如,小华刚到中心参加训练时,十分不自信,需要母亲接送,还经常生病。经中心评估,其综合能力在受训者当中是比较好的,让其参与新班的管理,参与特奥活动的组织工作,外出活动时也担任组长协助导师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慢慢恢复了部分自信,重新为自己定位,心态越来越正面,也敢在纪录片中讲述自己的过去,直面曾经的失败。在2011年7月20日全国特奥日庆祝活动中,在广州塔下,她面对广大观众,代表残疾人上台发言,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完全展示了出来。经过5年的训练,小华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在2012年8月,小华在广州早八点食品有限公司(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实现了公开就业,担任保洁工作。从中心跟进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小华在该公司的工作得到了主管的认同。

2.社工介入残疾人服务的价值理念。残疾人社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并具有社会发展功能,一方面,相信残疾人士具有进步成长的能力,给予服务对象安全感和尊重感;另一方面,为残疾人争取应得权益并通过专业的服务方式,为他们联接社会资源。社工引导智障人士认识到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并学习使用社会资源。例如,对于广州图书馆开放网络图书阅读服务,智障人士可能就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但从未过去享受,这时社工就有责任告知及带领他们获得享受这类服务的能力。另外,社工也组织小组、社区活动和开展个案服务,提升残疾人使用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四)志愿者服务机制的建立

1.广泛联接高校志愿者组织,吸收社会热心志愿者,建立中心的志愿者库。目前与中心有志愿服务关系的志愿者组织有6个,同时活跃在服务一线的志愿者超过100人。有部分学生毕业后,仍对中心工作热情支持,甚至有部分志愿者与智障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直保持联系。

2.开展“最佳老友”活动。“最佳老友”发源于美国,通过我国香港引入内地,倡议一个残疾人与一个普通人建立友谊。中心于2012年7月正式成为国际“最佳老友”中国授权分机构会员单位。按照专家的指导,中心为部分智障人士物色了自己的老友,他们定期联系,共同参与“最佳老友”有关活动,广交港澳台老友,并以电子邮件、通信、结伴出游等形式,形成了稳固而又独特的“残健友谊”。

3.案例。服务对象小安(化名),性情较为特别,他很关心别人,但别人都不喜欢他的关心,因为他太热情、嗓门大,有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很暴躁、发脾气,虽然他是对自己发脾气,但已经给其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中心保洁服务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投诉。我们尝试过不同的办法,也与家长合作希望可以帮到他,但收效甚微。但当志愿者出现在中心的时候,小安就表现得很好,彬彬有礼,应对自如(也发生过因志愿者疏忽导致他发脾气的情况)。社工分析,小安是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注,所以在中心经常表现突出,希望得到大家的注目,但由于把握不好度,情绪控制不得法,所以才造成现在的情况。中心安排小安参加“最佳老友”活动,为他物色大学生老友志平,并指导志平制定与小安的交友计划。通过半年的尝试,现在这对老友相处融洽,小安的情绪控制得到很大改善,也愿意服从中心导师的指令。而志平也表示,通过与小安的相处,发现智障朋友的很多优点,自己也更有动力去面对社会压力。

(五)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从根本上来讲,家长也是中心的服务对象,因为中心的服务对象就是家庭中的一员,孩子产生问题,家长多少有影响因素在里面。同时,中心对智障人士的训练和教育,都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否则会事倍功半。中心做了大量的家长工作,从服务理念到服务程序,再到定期与家长沟通训练情况,双方合作一直愉快。而家长也对中心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愿意把孩子送来中心训练,因为中心主要以保洁为训练手段,是要吃苦的,但家长也认可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也认可中心的团体活动模式。其次,表现在中心有需求,家长都支持,例如在写文章时需要素材,家长都愿意提供;需要开家长会,家长再忙也抽时间来参加;孩子需要外出活动,家长从不说“不”,给予中心极大的信任。

三、服务模式的运作成效

(一)得到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残联大力支持

智障人士职业康复训练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国残联前主席邓朴方亲切接见了智障学员,鼓舞了智障学员的士气;省市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组先后到中心调研,并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各服务承接单位对智障学员保洁服务的认可,坚定了辅助就业的信心:中心将保洁服务的收入用于发放辅助就业智障学员的劳动津贴和社保补贴,让智障学员的潜能得到拓展的同时,也使之实现了自我价值。中心学员进行的是“密集型劳动”,普通人一人负责两个楼层的保洁,中心一到两名学员只负责一个楼层,中间还要有个导师在指导,因此,中心是很难适应市场竞争的。中心需要得到政府和残联的大力支持,在有限的条件里,为智障人士提供一个接近主流社会的工作机会,作为连接他们与社会的纽带。

(二)服务创新——创建“三个系统”

“三个系统”指的是智障学员招募评估系统、职业康复训练服务系统和训练后续跟踪系统,这是环环紧扣、逐层递进的三个系统。

1.智障学员招募评估系统。这个系统在开班前发挥作用。中心的智障学员,主要来自广州市内5间特殊学校、社区康复机构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中心举办训练班之前,会通过互联网、现场推介会、中心开放日等形式进行招募,有意愿的智力残疾人及其监护人可与中心预约评估,评估一般由社工、训练导师和医务专业人员参与。中心现行使用的评估工具为评估套表,包括监护人填写的《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学员申请表1》、申请人填写的《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学员申请表2》和工作人员填写的《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申请人综合评估表》、《申请人基本情况表》、《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申请人评估结果》等5份表格。通过这个评估套表,可以更科学、客观地选择服务使用者,提高服务效率。

2.职业康复训练服务系统。提到残疾人康复,多数人能想到的都是身体机能及功能恢复性训练,例如肌肉的锻炼、辅助器械的使用等。智力残疾人比较特别,不是直观的肌体功能障碍,没有直接的康复训练方法。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社会,而工作是人们参与社会的最直接途径,因此,对于成年的智力残疾人来说,选择职业康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智力残疾人在进行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通过肢体活动而带动脑神经活动,从而刺激智力发展。中心根据智力残疾人的能力和市场需求,采用保洁职业训练作为康复手段。训练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位实训两个阶段。

3.训练后续跟踪系统。这个系统是延续,主要应用于公开就业的智障学员以及已转介的智障学员。智障学员成功公开就业,是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如何处理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如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工作挫折等,是智障学员能否在主流社会生存的关键;同样的,转介到其他机构的智障学员也要面对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而应变能力正是智力残疾人所非常缺乏的。这就需要有人从中充当协调者、引导者的角色了,训练后续跟踪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该系统主要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和训练导师运作,他们定期通过电话联系、探访等形式与智障学员及其家属进行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智障学员在服务单位的工作情况,指导智障学员处理面临的困扰和问题,较好地缓解了他们的压力,促进他们就业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再次退出主流社会的情况。

(三)解决了智力残疾人的安置问题

上文提到,中心作为智障学员与社会的中间层,为他们提供了过渡平台。职业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智力残疾人学习专业技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胜任简单的工作岗位;辅助就业让他们有机会“实习”;而训练之余,还辅以素质拓展训练,帮助智力残疾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应对职场生活中的种种社交状况。能力好的智力残疾人可以被推荐公开就业,或者是参加辅就业。

中心设计了《学员意见征询表》和《家长意见征询表》,邀请了61名学员(部分学员由于能力问题无法参与调查)及87名家长对本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了解学员和家长对中心工作的意见,以便中心及时跟进问题,为学员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学员和家长的意见汇总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职业康复训练班的开办,得到智障学员及其家长的普遍好评;训练课程实用度和总体评价分别获得了95.1%和100%受训智障人士的好评,训练安排和服务规划分别获得了家长89.7%和95.4%的好评,68%的家长认为已达到预期目标。鼓励智力残疾人参加训练学到保洁技能,获得训练津贴、补贴,解决了学员部分的日常生活开销,培养了智力残疾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服务创新——试行“三三三”制养老保险计划

智障学员在中心接受职业康复训练服务,不但减轻了家属照顾智障子女的精神负担,而且智障学员本人也得到成长。能力较好的达到辅助就业水平的智障学员,训练所得的津补贴能够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可以说,智障学员现阶段的生活状态是不错的,但是进入中老年、父母不在的时候,谁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这是智障学员家属和中心都十分关心的。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也明确地把它纳入“普惠”政策的范畴,但以现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普惠”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心独创性地提出了“三三三”制养老保险。中心鼓励智障学员购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费用由智障学员、家属和中心共同负担,即智障学员拿出部分训练津贴,负担1/3的费用,家属支持1/3,中心出资补助1/3。通过这个计划,解决了智障学员的养老问题,减轻了家庭负担,解决了家属的后顾之忧,并且让智障学员参与到计划中,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豪感。据统计,本计划共有21位智障学员受惠。

(五)寓教于乐

中心主要服务内容是职业康复训练和辅助就业,但中心希望服务对象能以正面的态度和状态去面对,“康智乐务”这个名字就体现了一种愿望和态蔓,希望受训者能在训练中得到快乐,在康乐活动中进步。“乐”字主要体现在文体活动和社会交流之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服务对象有动力去面对训练生活。

按照正常化理论,中心在对待智障人士的态度上都是把他们当作普通人,没有刻意去呵护他们,在一些小问题上也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这样可以发展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且,在感觉到我们的平等态度之后,他们不会因为我们让他们承担更多而不快,实际上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氛围。当然,很多准备预防工作都是做在前面的,大方向还是由中心去制定。

作为普通人,他们就有与普通人相同的各种需求,在生活与就业之余,文体活动及外出交流成为中心最常用的工具,也是智障人士喜闻乐见的。在能力范围内,智障人士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中心根据智障人士的特点,建立起了舞蹈队、足球队、篮球队、长跑队、绘画小组、手工制作小组、电脑学习班、钢琴音律角和合唱团等,还辅以文化进修班,全方位教育。这些文体活动都是以快乐为原则,而且自愿进出,但中心把筛选、练习与表演、外出交流结合起来之后,大家都热情高涨,因为对智障人士来说,就算是在教室讲台上表演都是一种荣耀。7年以来,中心为学员提供文化服务共计5500余人次。

通过这些文化服务活动,智障学员们的生活更有规律了,纪律性大大增强,自理能力、自信心在不自觉中就变了个样,身体也更健康壮实了,有时随口而出的文雅词句让人难以相信他们智力上有障碍……这些无法用数据统计,却就是中心一直想做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家长愿意送学员来中心,而学员不论天寒地冻或刮风下雨,大部分都能按时回中心参加训练的真正吸引力,因为他们在这里开心,学到很多待人接物的知识,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实现他们自身价值的同时,文化内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四、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一)资金不足,中心运作受制约

中心的资金十分有限,并且来源比较单一,导致中心很多设想未能付诸行动,中心的发展处处受到制约:中心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地方需要多向外界学习,员工也需要进修提高业务素质,但是中心缺乏交流和培训经费:社会对保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原始的工具已不能满足保洁作业的要求,然而中心购买保洁材料的预算有限,保洁效率难以跟上市场;还有提高智障学员训练津贴、为智障学员购买训练期间的意外保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无不关系到中心的发展,无不涉及资金,这些都被搁浅下来。

中心究其根源还是在体制内,与残疾人工疗站、残疾人展能中心类似,其背后是有政府的影子。因此,要在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方面有所突破还需要更大的支持力度。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民非企”的扶持力度,让“民非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二)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创新能力不足

中心经费紧张,难以聚集优质人才,更请不起专业督导长期跟进,因此在服务方面根基不够扎实。

(三)就业机会不够

大部分智障人士经过中心训练,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由于岗位不够,所以他们只能把工作细分,每个人的工作量得不到保证,更多的人只能作为“替补”存在。

(四)加快落实残疾人参与社会保险的渠道,减轻养老保险负担

目前,中心试行的“三三三”制养老保险中,机构部分从中心日常运作经费中支出,给中心带来不小的财政压力。随着保险费用不断刚性增长,要求参保的智障学员越来越多,中心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希望政府能够早日落实养老保险补贴到位,减轻智障学员、家属和中心的经济乐力。

五、努力方向

(一)拓宽就业机会

首先,争取承接更多保洁业务,或与现有服务合作单位协商提高服务费用;其次,尝试网站的宣传,方便学员公开就业信息,也使雇主便于了解智障人士;再次,可以考虑开拓其他领域的服务岗位,例如绿化、汽车美容等。

(二)加强中心服务的专业性和理论性

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方式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缓的,而中心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人才储备,有两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工,也有高校社工志愿者,但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中心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三)积极推动、落实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需要参加社会保险以保障基本生活。目前,只有少部分残疾人参加公开就业,得到参与社会保险的机会,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方面得到了一定保障。但是,没能参加公开就业的残疾人却未能享受这样的社会保障,而他们恰恰是最需要这些保障的一群。如果政府能够积极推动、落实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相信对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能够有更大帮助,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处于新生阶段的民非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若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财政支持,相信能够更大程度地分担社会事务,成为政府的助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庆,曹源。新形势下促进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3):182-183.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北京大学人力研究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拆报告[R].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47-53.

[3]广州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关于公布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通知[Z].2007:8.

[4]宋卓平.广东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A].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

[5]王新宪。蓬勃发展的中国残疾人事业[J].求是,2009,(1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