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1

一、物流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取得完整的物流成本资料

现行的财务会计把企业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而销售成本只是生产成本的一种转化形式,企业的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3种,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或物流费用之分。在供应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库存过程中产生的挑拣整理费、资金占用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制品运输费、运输设备的折旧费、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在售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废弃物(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不合格品等)过程中产生的物流费用等等,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有的进入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的进入企业的管理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财务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营业费用,要想从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框架中重新分离出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应该成为物流管理会计重要的研究内容。

2、物流管理会计意识淡薄

对比管理会计的框架,物流管理会计的框架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会计基础、物流管理的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以及业绩评价与责任会计4大部份。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人员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弄不清楚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以及促销费用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效益背反,更无从谈起对物流管理会计的认识与理解。物流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管理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不只是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事情,应该贯穿于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阶段、生产工序等角落,是企业整体的事情。

3、没有企业物流成本测算规则和方法的参考标准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管理会计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之间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没有行业物流成本的标杆数据。

4、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体系缺乏物流管理数据

在国家的宏观统计中,还没有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完善数据。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把企业的物流成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要想从现有的财务成本数据中计算出比较正确的物流成本数据,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

二、研究物流管理会计的意义

物流管理会计是物流企业的一种内部会计,它以内部会计报告的形式计算并分析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关的责任以及解决的办法等,以此辅助决策者。随着现代社会各种现代化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物流成本也相应增长。搞好物流管理会计,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意义主要有:第一,提高对物流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的第三源泉;第二,预测物流管理活动,为企业物流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信息;第三,计算分析物流成本,为制定物流价格提供参考;第四,制定物流标准成本,为进行物流业绩考核提供依据;第五,划分物流责任中心,为推行物流责任会计打下基础;第六;进行物流管理全面预算,为制定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计划创造条件。

三、物流管理会计之核心――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在经营物流业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它既是物流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通过对物流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单位、成本项目、成本核算程序等要素的探讨,提出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为物流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模式。

1、成本核算对象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物流企业设置物流业务成本明细账、归集和分配物流业务费用、计算物流业务成本的基本前提。明确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成本核算对象,也就是明确物流企业在物流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的承担对象。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物流业务合同相当于制造企业的一份产品订单,可以将物流企业承接的每一项物流业务作为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对象。考虑到物流企业所承接的物流业务合同业务运作的特点,还需要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明细对象。物流企业可以按照每一份物流业务合同和具体业务订单开设物流业务成本核算明细账。

2、成本项目

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其属性可以划分为物流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前者属于物流劳务成本,后者属于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的组织管理,可以把物流企业运作物流业务的费用归为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物流信息系统费用与履行物流业务合同费用四类。

(1)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

物流业务管理职能部门所负责的物流业务的承揽工作实质上就是物流业务的前期开发工作,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场所相关费用、人员薪金相关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承揽过程的业务费等。物流业务管理职能部门可以被理解为物流企业的物流市场营销部,其发生的费用与制造企业的营销费用属性相同,可以将物流业务上述前期开发费用作为营业费用处理。根据目前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现状,物流业务的作业职能部门无论是物流中心还是下属分支机构发生的机构费用、人员费用等都是因承做物流业务而发生的,所以应将其计入物流业务的成本。考虑到物流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的相关性,可以把这一类费用归属为营运间接费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不同的物流业务成本。

(2)物流方案设计费用

在物流企业自行设计物流方案的情况下,具体负责物流方案设计的职能部门一般是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物流方案设计所发生的人员工资、差旅费、咨询费、各种耗材等费用一般包含在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的机构和人员相关费用中,很难分离出来,物流方案设计费用在发生时已作为物流管理职能部门费用计列为营业费用。如果通过专业物流咨询公司代为设计物流方案,物流企业所支付的物流方案设计费或咨询费,可以归属于所投标的物流业务,但这时能否中标尚未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规定,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归为营业费用较为合适。

(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费用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自行开发投入与外购投入两种方式。由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能够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并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与现行软件业的软件自行开发具有类似性,为此,可以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发生的耗费作为期间费用计列为管理费用。在物流企业从外部购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下,根据目前企业把软件购置支出一般都作为期间费用计列为管理费用的实际操作。

(4)履行物流合同费用

物流服务包括基本服务与增值服务两部分。基本服务包括运输、仓储、装卸等;增值服务包括仓储等环节的贴标签、分包装或更换包装、生产性组装等。物流企业可以把履行物流合同的环节分为运输、仓储、装卸、增值服务等。

第一,运输费:在物流企业将物流业务合同中的运输服务全程外包的情况下,则该项物流业务的运输费均属于直接费用,支付给签约运输服务商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项物流业务成本;如果外包运输服务涉及不同物流业务的运输,则应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将支付的运输费在不同物流业务之间进行分配。

第二,仓储费:在物流企业将物流业务的部分或全部仓储业务外包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给签约仓储公司仓储费。应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将仓储费分配给不同物流业务的成本中。

在物流企业利用自有的仓储设施设备提供仓储服务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仓储费用由三部分构成:仓储机构和员工的相关费用,仓储设施设备相关费用和各类仓储操作费。如果仅涉及单一的物流业务,应将所发生的所有仓储费用均直接归属于该项物流业务成本;如果同时服务于多项物流业务,则需要对这三种仓储费用进行分别处理。仓储机构和员工的相关费用可视为仓储管理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应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分配于不同的物流业务;仓储设施设备的相关费用和各类操作费用可视为仓储作业费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考虑是否有必要将其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第三,装卸费:装卸作业与运输和仓储作业密切联系,物流企业可以对装卸作业进行单独运作也可以把装卸作业并同运输或仓储作业来进行运作根据装卸作业外包或自营情况,其成本计算方式与仓储费相同。

第四,加工增值费:在物流企业将物流业务涉及的加工增值服务和仓储等服务一同外包的情况下,根据加工增值服务费的重要性程度,外包的加工增值服务费可以合并计列在物流业务成本的仓储费、装卸费或运输费中,也可以将加工增值费单列计入物流业务成本中。

第五,其他费用:物流企业在履行物流合同过程中还会发生其他各类费用,如保险费、税费、事故损失与违约赔偿费等。保险费、税费、事故损失等费用通常都表现为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某一项物流业务的成本,违约赔偿费则比较特殊,应计列为营运间接费用中的违约赔偿费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于相关物流业务成本中。

3、成本核算程序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由于高职物流管理开办的时间较短等原因,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实力不强,投入不足,缺乏创新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校企合作难以深化、专业建设思路模糊、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实践实训流于形式、“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材选用及教学条件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物流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1)高职物流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是:培养适应21世纪服务于宝鸡地方经济社会物流发展需要的,掌握现代物流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服务等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能胜任物料采购与控制、仓储管理、运输组织与调度、配送策划与管理、信息处理、跟踪调度、物流销售及客户服务、物流系统初级规划设计的适应中小型物流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人才。(2)高职物流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职教集团、陕西省省级经管实训基地建设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及专业群省级示范基地建设的大好时机,实施“五个对接”,在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2+0.5+0.5”三段式教学模式下,融合国家物流师职业岗位标准,分析本专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培养规格,针对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主要岗位群设置课程,确定对应的课程设置与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制定了以突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宽平台、多方向”的理论教学体系、“开放式、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四好”(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好使用)素质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按1:1.2组织教学,集中实践,保证职业通用能力训练,强调职业技术能力训练,突出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胜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定了《物流管理实务》、《物流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物流采购与供应》、《物流营销实务》、《第三方物流》为核心主干课;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定,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校内考核和与企业共同考核、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并行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双证率达100%,就业率达到95%,单位满意度为90%。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顺应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为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取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物流企业专家形成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一起编写开发《物流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物流企业会计》、《物流运输实务》、《物流营销实务》等5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项目化课程,开发《物流管理实训》、《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训》、《物流企业会计实训》3部校本教材,实现课程内容与物流职业标准相对接,提高教材推广普及性。利用“现实的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两个平台进行课程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集成度和开放型。

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建设仿真性、生产性、开放性实训基地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物流采购与联合会深度合作,加强仿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陕西省经管物流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可以进行会计、营销、订单、信息、仓储、分拣、包装、配送、ERP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金融服务等综合操作,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依托宝鸡经管类专业职教集团,整合资源优势,改革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在与宝鸡蒙牛集团、康龙物流、华誉物流、宝鸡邮政物流、宝烟物流、宝鸡车站货运处、陕汽物流、宝商佳美家超市等单位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深化“产业+企业+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机制,打造教学、育人、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五、岗位对接,实施“双证制”的“校中工厂”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将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证制”,“订单式及“校中工厂”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职能定学、工学交替、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双证率达100%。

六、基于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内配外引,聘任(聘用)1~2位具有物流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引进物流企业3~8名能工巧匠和物流技师担任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或网络远程指导实践教学;教师定期到优秀物流企业(如华誉物流)顶岗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技能,达到双证书双能力,力争3~5年建设,双师型率达到85%,“双师结构”特色鲜明。

七、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及建议:有打造地方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准确定位、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尽快出台增强企业吸引力的政策制度;建立仿(全)真教学环境,丰富“体验式”教学手段;加强校企课程团队建设,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增强地方专业特色为重点,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以赛促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调整物流专业方向;深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激励机制。

总之,基于校企合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在正确定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深化体制机制及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物流专业地方特色,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当地物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邓小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物流商谈.2011(10)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实践教学;改革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学生对各环节中的具体运作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抽象的。因此,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接触到目前最新的常用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做到学校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以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笔者根据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

用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特别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正在成为职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补充。实训教学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和不同专业,要求学生到专业对口岗位生产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工作任务。

我校的“仓储岗位——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将实际仓储工作中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进行针对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从而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校内实训教学方面,主要依托本校物流模拟仿真实训室。我校建成的物流实训中心,有货架、托盘、货箱、货物输送分拣线等物流设施和配送系统软件,可开展仓储配送、物流设备设施、信息采集技术等项目的实训。以装卸搬运实训为例,叉车操作的任务分解时首先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生应当明确掌握。其次,教师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最后,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则但任指导者和组织者。

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案例教学是为掌握理论知识和形成能力服务的,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主要应用现实中的物流案例,如引用校外实训基地——中储物流生产的真实案例,由教师对案例进行背景分析和引导,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使学生成为教学舞台上的“主角”。他们可以动脑动口,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就中储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类似或相近的问题时,便会发散联想、模拟效法。

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导演”,起到引导、判断、控制等作用,并在课程结束前,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剖析,而不是仅仅给出“对”与“错”的简单定论。这样,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借鉴最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现象作出分析判断,达到学以致用、开拓思维、锻炼能力的目的。

三、《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应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仓储管理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其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应给予充分重视。可以开展“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方式。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开始,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渡和飞跃。顶岗实习具有岗位性、独立性、有偿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学生边实习边劳动,边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也使学生像在职员工一样,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一方面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我校与多家企业共建型校外实训基地,如中储股份南京分公司、马群苏果配送中心、苏宁物流配送中心等。建立校内校外联动互赢合作基地的长效机制,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与这些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完善突出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使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内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10个月。学生实习完毕,企业还可以根据事先签订的合作协议择优录用,并给每位实习学生发放一定的实习补贴,解决了一部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实习明确了专业方向,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下课程改革中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才能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使职教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DOI]10.13939/ki.zgsc.2015.41.109

1 引 言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大道,属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该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年,累计招生633人(其中2007年137人,2008年158人,2009年73人,2010年60人,2011年66人,2012年53人,2013年46人,2014年40人)。毕业生主要在配送、仓储、运输、客服等岗位工作。先后与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四川海底捞餐饮有限公司、宁波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西安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咸阳谊金商贸有限公司、上海圆通北京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以陕西为主,辐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校企合作空间布局。本文拟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问题,旨在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2 区域物流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分析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陕西建成全国重要物流集散地,重金打造七大物流园区,以促建七大物流园作为陕西发展物流业的重要着力点和关键项目。七大物流园区中的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空港物流园、宝鸡陈仓物流园承担关中地区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的发展;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负责加快发展陕北能源化工物流和农畜产品物流;汉中褒河物流园和安康综合物流园是为推进陕南绿色产品物流和循环经济而建;渭南潼关物流港位于陕西东大门,交通便利,向东延伸衔接中东部经济圈。七大物流园遍布陕西东南西北中各方位,同时地处关天经济带、金三角和西三角经济圈内,拥有交通区位优势,能辐射陕甘川豫晋地区,并具有连接各经济圈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因此,陕西十所地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服务区域物流发展,就必须满足七大物流园区及周边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2.1 区域物流业务和功能分析

七大物流园区分别满足陕北、关中、陕南地区不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服务于区域制造业、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医药、绿色农业等产业。七大物流园均具备货物运输、中转快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会展交易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咸空港物流园除具备以上功能外,还具备口岸服务、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堆存保管和报关检验等功能,详见表1。园区物流功能表明陕西物流服务以运输、仓储和配送业务为主,为满足地区产业需求提供配套加工、商业会展、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具备贸商物流向供应链一体化方向发展的特征,另外,区域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以及货代业务发展迅速。

2.2 区域物流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以上陕西物流服务发展特性分析,区域物流企业岗位群主要有计划采购员、物流销售代表、仓储管理员、货代业务员、物流系统操作员、物流主管、运输调度员、配送员、现场调度员和物流客服员等,分别负责采购、客户开发、库存控制及仓库作业、空运报关作业、订单处理、物流项目规划、运力调度控制、线路优化与配货以及客户管理等作业,需要物流从业人员具备采购、仓储、配送、运输、营销、客服、组织调度、货代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职业能力。

3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3.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陕西物流服务发展特征分析,区域物流业务及功能分析,区域物流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将陕西地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精操作、懂管理、善分析”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具体而言,是从学生顶岗实习开始,熟悉仓储、理货、配送、加工、采购、货代和信息处理等岗位职责和操作要求,符合“精操作”的培养目标;通过3年以上岗位训练晋升到相关管理岗位,比如仓配主管、运输主管、物料经理、客服主管等,要求学生届时能够从事管理岗位,具备计划、协调、组织、沟通以及风险防范能力,满足“懂管理”的培养目标;最后根据个人情况,在匹配岗位做好数据分析和需求预测等工作,达到“善分析”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种层次的培养目标,学生必须能熟练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具备仓储、配送、运输等作业环节的操作技能,能从事现代商贸业物流、制造业物流、第三方物流、港务区物流等相关工作。

3.2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物流企业普遍认为物流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技能,更应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职业精神,还应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职业能力。要求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从业素质方面达到企业基本用人标准。

3.3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探索凝练出了 “双核驱动、四线并行” 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核”是指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四线”是指抓好以下“四条线”,即理论教学一条线、实践教学一条线、技能大赛一条线、资格考证一条线。第1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并在周边物流企业见习,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第2~3学期学习专业核心课,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第4~5学期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

在理论教学方面,按照“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教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

在实践教学方面,紧紧围绕专业核心能力(仓配作业设计、管理和规划能力、运输线路优化、调度及运价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设计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抓好课程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关键环节。

在技能大赛方面,按照国赛标准设计院内技能大赛,并把赛项内容完全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使技能大赛覆盖到每个学生。从院内技能大赛中择优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赛、国赛。2009年,荣获物流技能大赛国赛三等奖;2012年,荣获省级物流大赛三等奖;2013年,荣获省级物流技能大赛二等奖;2015年,荣获省级物流技能大赛二等奖。

在资格考证方面,学生可选择考取人社部或者行业协会的物流师证书,将资格考证内容融入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达到双证融通的教学效果。物流管理专业开办以来学生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3.4 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表3和表4。其中,学生将在第1~3学期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在每学年第2学期组织学院物流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赛点融入第2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重点和从业技能要求;要求学生在第3学期学完专业核心课程之后,考取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在第4~5学期学习专业方向课,比如国际货运、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单证等和国际物流相关的课程,或者物流营销、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等和商贸销售业务相关的课程,以符合陕西提供口岸服务的需求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实践教学方面,应符合区域物流发展特征,陕西物流具有以仓储配送为主营业务的3PL业务发展迅速的特点,所以应该加大仓储业务操作和配送中心运营相关课程实训课时,增开国际贸易单证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国际货物快速转运和通关的能力,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物流专业建设更具区域产业发展特色。

4 结 论

物流管理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物流业务本身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环节密切关联性等特性,加之区域物流发展特征不同,对物流业务需求不同,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服务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本文立足于陕西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对陕西地市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具有现实意义,未来可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典型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7(10):106.

[2]祝丽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错位分析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4(2):72.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5

摘要: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INTERNET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物流分支机构、供应商、客户等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信息传递与共享的信息网络,便于各方实时了解各地业务的运作情况,提高物流活动的运作效率。本文基于对计算机在物流行业中的广泛前景,就物流现代与物流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加快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对策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物流行业;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165-02

1 物流现代化与物流信息化

当今,信息以及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成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一种事物只要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结缘,便身份倍增。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数字识别技术等的进步和发展,为物流行业发展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物流产生信息流,信息流控制物流。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物流业关键是实现物流信息化。建立在商品标准化编码基础上的条形码技术(bar code)、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和数据库技术(Database)使得这一瓶颈终被冲破,从而使诸如及时供应(Just-In-Time,JIT)、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QR)、连续补充(Continuous Replenishment,CR)和自动补充(Automatic Replenishment,AR)等现代物流战略成为可能,使物流业成为真正的第三利润源泉和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2 计算机技术对物流管理的影响分析

2.1 物流信息化的概念。人传统的物流管理为企业自身为中心,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物流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代物流的核心管理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评价物流企业的实力和运输效率以及信息共享,关键的指标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的核心中,精细化和效率是管理的核心要求,这正是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在管理中所占的优势。

2.2 计算机技术对港口和仓储管理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和特色在于实现作业过程中的自动楷。现代港口尤其是大型枢纽型港口,对计算机技术有着很重要的要求。港口码头的运转和管理已经能够与交通网络和仓储配送的物流链条相融合。而港口的服务内容复杂,包括了口岸功能、联运功能、集散功能、仓储功能、集装箱业务等信息管理功能。此时通过人工和传统的管理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因此,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就成为了港口实现自动管理的技术要点。从物流的角度来看,港口的物流管理又包括了物流作业和物流信息等两个层面,作业包括了如运输、仓储、装卸等。信息而贯穿了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中,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等。

2.3 计算机技术对物流作业方式的影响。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般是通过LES(Logistic Execution System)来完成物流管理的自动化过程中。LES贯穿于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中。LES使物流的作业方式由传统繁琐的人工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全过程的全自动化。LES组成主要由跨企业的单据流动处理系统、仓库作业系统、配送执行系统等三大功能系统构成。整个系统基于INTERNET网络,通过互联网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

2.4 计算机技术对集装箱调度的影响。在集装箱的堆放工作完成后,计算机就形成了对相关信息的记录和保存。集装箱的调度就是堆放过程的逆操作。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程序从计算机中调取集装箱的基本信息,并根据操作人员的指令,根据最优路径原则调用指定的集装箱,同时还可利用空载情况对集装箱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高集装箱的使用效率。

2.5 计算机技术对港口仓储管理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仓储管理领域普及应用。实现了对仓储信息管理的实时调控和管理,加上数字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整合,使得仓储管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大大提高。借助局域网络可以将仓储数据信息传递到办公终端并进行处理和汇总。还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对仓储资源的整理和监控,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实现对仓储空间和货物存储的有效掌握。同时,条形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也加上与财务系统、管理系统、配送系统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完整而又细致的自动化处理过程。

3 计算机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对策分析

3.1 利用计算机对港口仓储进行数据处理和监控。在机械化设备的管理中,首先要是对计算机系统采集到的数字信息的处理,信息采集范围包括运行信号、故障信号、电源信号、工作状态信号等。这些信号都需要计算机系统的综合处理。此外,利用计算机实现对机械作业的自动化处理。自动化的核心是单片机。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使单片机在仓储作业中的配舱系统、配送系统、包装系统等实现过程控制、信息处理、联锁控制等。还可以根据相应的权限完成对系统的实际控制。即完成操作方式的切换、常规操作、系统管理操作等都可以利用登陆控制来实现。因此,有必要加大计算机在港口仓储中的运用力度,实现对数据的精确处理和过程实时监控。

3.2 利用计算机实现对集装箱的管理与控制。计算机在港口仓储集装箱管理中的管理与控制实现控制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流程。通过利用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中的先进性,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模板等过程中来实现对传感器的控制。根据程序自动判断集装箱是否进入,若进入则激活相应的识别系统,并调取对应集装箱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类别、位置等。同时还可以加大控制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根据集装箱的特征实现对数据处理的精准化操作流程。

3.3 加速WBM网络管理模式建设。WBM的实现策略目前较为普退的模式是嵌入方案。其方式是将WEB服务器嵌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网络设备上,该设备轮流与各端点设备进行通讯,起到服务器的作用。浏览器用户通过HTTP协议与该设备通信,各端点设备则通过SNMP协议与之通信,达到平衡多级数据库访问、5NMP轮询等目的。由于网络管理模式中引入了INTERNET的功能体系和管理架构,从而为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体系,有力地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也为整个物流管理流程的规范化、自动化、科学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3.4 考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设置。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是又一个有助于物流管理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技术。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灵活运用,将数据结构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综合起来以模拟人类思维模式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着重于象征性推理,而不是数值处理。人工智能管理领域涉及到的技术如专家分析技术、神经网络、神经元、语音识别、视觉感应等。而专家系统又属于人工智能管理领域,通过结构化的语言规划和设计,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解决现实物流作业中常见的问是。此外,系统的应用还可以提供整个作业效率,增加厂商对知识产权的收益发性。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界面化的系统设计、港口仓储管理等。

4 结束语

计算机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是物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物流最重要的特征是物流信息化。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始终贯穿于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中,也是实现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物流行业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必然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吴承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125-228.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6

一、课程课程标准设置整体思路

仓储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针对物流员、助理物流师所从事货仓规划、商品出入库、盘点管理,货仓商品的保管与储存、仓库安全管理等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技能而设置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全面把握仓储的每一个环节,针对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要学习包括仓储基础知识、仓储商品的管理知识、商品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等。涉及仓储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有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律。每一个模块都可以分解出不同的任务,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按照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践教学资源,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实践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仓储管理的岗位需求进行组织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课程设计,延展知识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岗位需求,从而达到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零对接的目的,同时要建立与教学相适应的成绩考核体系,考核要全面,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实际工作,按照仓储管理员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规划、运作,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技能、管理决策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同时小组间进行竞赛,激励学生,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课程培养目标的确立

课程培养目标,要以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为依据,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具体要求进行设定,确保培养目标符合物流行业对仓储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要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仓储管理的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几个大的方面:

其中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仓储的基本概念、仓储的内涵、了解仓储管理工作都具有哪些具体的功能;在货物仓储选址和布局方面掌握最优的选址计划和布局方法的制定技巧;掌握出入库商品的基本工作流程,同时对出入库商品的验收进行学习;掌握商品盘点工作的流程,商品盘点的工作内容以及商品的盘点方法;掌握仓库的安全管理及库存控制的相关基础知识。

同时,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对仓库的布局和规划进行合理地分析和比较优化的实际操作,熟练运用知识进行仓库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中的出入库作业,对仓储设备的操作达到熟练的程度;另外要求学生学会对商品进行盘点,掌握商品在途保管及在库保管的相关技术、掌握库存管理及控制的方法;针对库存管理的安全问题进行课堂演练,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使用仓库中常备的消防器材,会进行仓库安全工作的应急处理,能正确使用仓库预警系统;同时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为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服务,进行仓储管理相关单证的缮制。

此外,素质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各种信息的接受能力;对仓储的相关工作流程具有创新能力;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能够主动为团队做出相应的贡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乐业、敬业、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仓储管理员的本职工作岗位上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考核重点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先了解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也就是要引入仓储的相关概念,达到让学生入门的目的,这方面的知识除了教师讲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书籍资源,让学生进行自学。在仓库选址和布局的授课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处理,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布局技巧,然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行判断和操作。对于商品的出入库管理,要求学生掌握入库的基本作业内容及业务流程、商品验收、储存业务受理及保管合同等相关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学会具体的操作,这部分内容可以在实训室运用实训设备进行仿真教学。商品的盘点要求学生掌握盘点的目的和工作程序、盘点作业的工作内容和盘点方法,这方面技能操作的学习可以采用仿真教学的形式,也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设身处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且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对商品的储存和保管要在学习中掌握观察仓储商品质量变化的能力、学习特殊商品的温湿度管理、害虫防治、霉腐防治,同时根据商品保管的基本要求对商品进行日常的常规管理,这方面的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在学校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和仿真教学,然后在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实际的岗位锻炼。同时,通过实训室设备让学生掌握自动化立体库的操作技巧和使用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地进行自动化立体库的操作。

其次,在考核设计中要大胆创新,变以往简单的笔试考试为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地考察。通过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的形式进行笔试考核,让学生进行仿真操作,作为实践考核内容,同时将学生的企业见习、顶岗实习列入成绩中。而对考核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以上考核内容和评价方法得出学生最终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