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改革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改革的措施

经济改革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教材;课程计划;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107-02

经济法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涉及高校法律类及经济管理专业学科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教授学生有关于经济与法律之间相联系的制度,例如市场规范法律制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等,在有关经济法的教材设计上也必须涵盖较为宽泛的内容。但是在现今高校的经济法教学中由于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模式的不合理以及教材内容的不完善,致使高校在进行经济法的人才的培养时面临较大的问题,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的经济法教学改革亟待开展。

一、高校经济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材的实践性与适用性较差。经济法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由于当前高校编写的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各异,教材编排缺乏一定的模板与标准,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时缺乏对经济法教材的实践性考虑,教材编写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在课后设置的案例分析也相对较为陈旧,没有结合近些年发生的事件作为案例编写的参考,案例缺乏一定的先进性,在以前的典型案例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工作上还有待于完善,另外在案例与教材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有时难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印象。一些学校在进行教材编写时不注重考虑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计,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较为困难,学习时也容易丧失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计划不合理。许多高校在进行经济法课程的安排时容易忽视经济法学科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的特点,在教学的内容的设置上与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教学的规范性与有效性较差。有时法律知识的基本课程与经济法课程的课程安排的间隔时间较长,两个课程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衔接,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后在开始学习经济法知识时可能会忘记以前学过的知识,致使经济法课程的开展时学士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出现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制定教学的计划时没有对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在教学时只注重对经济法知识的教授没有对学生在对经济法的运用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有效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与对学生的考核制度不合理。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课程时间的安排与学生本身基础法律理论知识的不足,授课时通常以讲授理论知识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实践教学的次数较少,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在对经济法进行学习时的热情与信心,教师教学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在对学生的考核上,由于受传统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的作为考核的内容的考核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有时仅仅采用让学生期末时写论文或让学生进行闭卷考试的方法,这种较为单一的考核方法难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考核的方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二、加强对高校经济教学的改革的有效推动

(一)提高教材编写的实践性与适用性。教材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载体,教材质量与水平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影响,高校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时应该注重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状况提高教学编写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在经济法教材编写时应该注重对当代的法制社会的特点的研究,注重加强课本中的教学案例的引入,加强案例与课本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能够间接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影响,为学生今后对经济法知识的运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案例的编写还应该注重考虑案例的时代性与先进性,结合时代的特点来加强相关案例的引入,还应该加强以前的经典案例与近些年的案例的有效结合,在进行编写时应该注重把具有相似性或者比对性的案例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年代的案例中来对知识的运用有另外一种理解。在教材的编排上应该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化,加强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与连贯性,使学生在进行教材知识的学习可以把各部分知识有效串联起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合理进行课程与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安排。高校在进行经济法课程的安排时应该注重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以教学的目标为出发点来进行相关的课程的安排,加强对课程时间的合理安排,加强法律基础知识与经济法知识之间的衔接,避免学生在对经济法知识的学习时出现脱节的现象,增强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应该根据经济法知识的层次性有计划地进行课程的安排,提升知识教学时的顺序性,让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有一定的层次性,知识之间的层次性的加强有利于教师讲解的先前知识为后面的知识提供一定的基础,例如在对合同法的知识进行讲解前,教师通过把合同法知识在前面讲授的市场经济法的有关知识中可以提高学生对合同法的知识的认识程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时应该注重对经济法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把握,以培养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与法律适用能力的人才为教学的目标,教师只有时刻把教学的目标与教学的计划相结合,才能够促使经济法教学在学生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对教学的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原有的以理论知识讲解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入,扩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的范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开展模拟法庭与案例情景化等活动,打造具用浓厚的法律气息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可以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实行互动式教学,尽量在每集一节课中都留出充裕的时间来进行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促进教师对学生状况及时地掌握与了解,使课堂的教学的速度能够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适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案例来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活跃课堂的气氛,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经济改革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中职物理;困境;改革措施

在当今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作为文化课和相应专业基础课的物理承担着实施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双重任务。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就中职物理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改革的一些措施谈谈看法。

一、当前中职物理教学面临的困境

1.重视程度不高

有些中职学校对物理课的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而且受课时安排和实验仪器的制约,他们甚至取消了物理课的设置,

更不用谈做物理实验了。还有一些中职学校根据专业的不同来安排物理课,如,矿山机电专业每周才安排两节。

同时,部分学生也认为物理与他们的专业无关,不用学习。例如,部分旅游、财会专业的学生,他们认为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就够了,不用学习物理知识。因此,物理课在这些学生的眼中,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2.教材不实用

不少中职学校使用的物理教材基本为普通高中教材的压缩,导致教材的理论偏深偏难,内容相对陈旧,实验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3.教学方法传统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上物理课的时候,过分依赖教材和黑板,仍然是一支粉笔加三尺讲台,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呆板,缺少师生间的灵活互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生源基础差

近年来,由于“普高热”的升温,中职学校的门槛降低,学生整体素质偏低,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比普通中学学生要差,还有的学生厌学情绪很重。

二、改革中职物理教学的必要性

1.符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要对中职物理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

2.符合中职学生就业形势的需要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企业在录用一线岗位员工时,对求职者的能力高度重视,在学历和能力的选择上,用人单位更注重后者。对于中职生来说,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得到企业的青睐。

3.符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需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个物理概念的建立、

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来源于实验。物理学和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大量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或者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也都能够在物理课中得到训练、发展和强化。

三、改革中职物理教学的有效措施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提高兴趣和培养能力这两个中心,对中职物理教学进行改革。

1.“利用游戏”提高兴趣

人是一个有机体,是按照“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模式来行为的。当他发现学习能带来快乐时,就会坚持,当他拥有了快乐的感觉时,他的体内就激起了做下去的兴趣和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把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情。作为教育工具的批评,在学生身上是最苍白无力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学习是快乐的呢?游戏!“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眼中,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游戏。”如果学习变成一种游戏的话,那简直太轻松了。本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累计积分,展开竞争,相互激励”的游戏规则,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实验教学”锻炼能力

实验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实验原理为指导,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它是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过程,并得出重要的实验结论为目的的教学过程,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讨研究性实验。实验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是确定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列出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该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从而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

3.“亮点原则”增强自信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往往习惯把眼光盯在学生的缺点上,认为只要把缺点改正了,学生就进步了,完美了。比如,学生迟到要扣分,课堂答错问题要遭白眼,考试不及格要挨骂等等。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神性的光芒,只要教师能用灿烂的眼光欣赏

他,就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亮点是那么多。在课堂上找到学生的亮点,不断地确认、表扬、鼓励、放大,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由此就会引发出改正缺点的动力。本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亮点原则”鼓励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角色互换”体验成功

经济改革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 现状 措施

众多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经历过三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力得到解放,开创了机器代替人工的时代;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帮助人类摆脱了黑暗的束缚,更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高效的新能源,而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推动人类彻底进入信息时代,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计算机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信息领域的典型代表,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信息采集与交流工具,并且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计算机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院校,高职计算机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也对职业类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但当今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存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等职业类院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职业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也开始进行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我将主要针对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填鸭式教学方式

虽然应试教育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当今大多数的职业高校中依旧残留着不小的影响,填鸭式教学就是应试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代表,教学研究表明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在教材学习方面大多围绕某一专业知识展开,就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与计算机有关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涉及明显减少,单一的学习种类原本就容易导致学生疲倦心理的产生,如果教师再采用填鸭式的死板教学模式,大水漫灌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受挫,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重视理论忽视实践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型人才,但在高职院校现行教学模式中依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理论教学中教师虽然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将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表面上来看可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理论教学所传授的是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不仅可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在毕业后只会“坐而论道”,不会“起而行之”。

(三)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很多学生在选择进入计算机专业时都存在不同的理由,在我看来可以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学生本身精通计算机,有着深厚的专业基础,第二类学生是因为看好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面广,第三类是对计算机专业有兴趣的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差异较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忽略学生基础的差异性,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会倍感吃力。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二、改革措施

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看来要想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用引导式教学

教学活动的完成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对于职业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来说,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实现填鸭式教学到引导式教学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引导者,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仅动笔更学会动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难点所在,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所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实践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将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机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一段时期内所讲的理论知识为依据,给学生下达具体的操作任务,如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检测出自己的不足。

(三)因材施教,加强基础教学

经济改革的措施范文4

去年6月7日,2011年美国高中毕业统计报告。该报告名为《高中以上,本科以下——4年学历外的多种选择》(Beyond High School,BeforeUndergraduate—Meanin#ul AlternatiVeS to a Four—Year Degree)。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高中毕业率达到71.7%,比上年增加3%,这是自1980年以来毕业率最高的一年。

从各州的情况来看,3/4的州提高了毕业率。但是,州与州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毕业率最高的4个州是:新泽西州、北达科塔州、佛蒙特州和威斯康辛州。毕业率最低,低于60%的州有:哥伦比亚特区、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内华达州、新墨西哥州和南卡罗莱纳州。全美最大的50个学区中,底特律市毕业率最低,仅为33.4%;纽约市未能毕业学生人数最多,将近4万,洛杉矶市次之,将近3.6万。全美毕业率最高的为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为85.7%。

从人口分布来看,白人学生和少数族裔学生毕业率同步提高,其中非裔学生毕业率提高最多。亚裔和白人学生毕业率最高,分别是83%和78%,拉丁裔58%,非裔57%,美国原住民54%。少数族裔男生毕业率最低,徘徊在50%左右。总体来看,男生毕业率为68%,女生毕业率为75%,男女生差距多年来保持在7%。

纵向来看。从2001年到2011年10年间,全美高中毕业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38个州提高了高中毕业率,其中6个州有两位数的增长。十年来,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毕业率差距缩小了2%。但是,美国白人学生同美国原住民学生以及西班牙裔学生的毕业率差距却逐渐扩大。

为了提高高中毕业率,各州在联邦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采取的四项措施效果最为显著,具体如下。①为学生升入大学或就业。制定了较高的学业标准。33个州已经制定并实施了高学术标准。②采用先修学分或先修学业证书制度。24个州的高中实施了先修学分或者先修学业证书制度,即在高中设置大学先修课程,鼓励学生在满足毕业要求之后,选修这些课程并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③毕业会考。24个州要求学生参加毕业会考,基中21个州要求毕业会考要体现10年级以上的学业水平。④修完学分。多数州都要求学生必须在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四门学科修满学分,方能毕业。

经济改革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 激进式变革 渐进式变革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莉.转型经济学的“转型”:超越渐进与激进的两分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经济改革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加快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刻都没有停息。从全党到全国人民都在高度关注并重视着这一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革事业。十的胜利召开,更是为全党全国人民送来了春风,它的胜利召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措施,报告中提到:要创新经济模式,要改变旧有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城乡经济要有机合理地结合,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强国家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基本思路和决心不会改变。报告中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事业改革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实行改革后不久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目标,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道路的不断摸索,人们逐渐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并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完善的前提是发展多种经济模式,改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新型经济建设的理论目标和方向。那么,如何加快发展多种经济模式,改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呢?这将是我们探讨并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作如下阐述:

一、十报告中的“加快与完善”不是盲目性的加快经济建设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经济建设预期目标了,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指导下的加快,是秉承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思想为契机而进行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经济体制改革是实实在在和踏踏实实的改革,是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而正确、科学地来调整和加快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们很清楚,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遇到困难时不气馁,不向困难低头,尽快地寻找克服困难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并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找出差距,并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方针,把握好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找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民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和路子,这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在经济建设的改革初期,我们也曾走了不少弯路,也吃过亏,受过苦,这又算什么呢。改革就是要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和认识自己,就是要在拨开重重迷雾后方得云开见日明。改革就是要踏踏实实、不遗余力,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探寻出一条符合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适合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的具有创新特点的新思路。

二、十报告中还进一步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向我们进一步指出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它的措施是发展多种经济方式。

通过对这一改革措施的研究和探讨,我们认识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多种经济方式,发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时调整经济改革举措,切实拿出好的措施,好的点子来,把我国的经济建设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向世人展示我国经济建设腾飞的崭新面貌和气象,用经济改革的成果说话,始终保持经济建设改革的高度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