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1

Abstract: Digital Factory is built with the core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tegration" which are digital product data,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oftware, visual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utomated production equipment. It provides mechanical,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nagement as one of the modern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latform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o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of the school. It can train students' engineering design capabilities,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engineer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abi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apacity by giving service to students,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practice project training, the students have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provide talent support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关键词:工业4.0;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

Key words: industry 4.0;digital factory;pract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15-03

0 引言

新一轮工业革命大潮中,各国纷纷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美国提出“再工业化”,都在努力争夺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1]。中国制造业由于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够,一直以来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已经严重阻碍其发展。目前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自动化水平较低,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的还不多,随着人口红利减弱,低成本优势消失,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必须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大量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问题,二个是如何升级的问题。高校建设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利用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工厂体系的认识理解及相关设备的操作,了解工业,制造业,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组织模式,产品形态等,为企业升级提供相关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又可以为企业升级做示范。

国内的高校对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研究比较少,知网上相关文章并不多,如:苏亚辉《高职工科类专业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建设》只是提出把现代化的企业生产流程引入日常实训教学。宫海斌《校企合作――数字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一,引进企业先进生产理念、企业文化、管理经验、产品设备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保障的理念。周月侠《高职院校建立数字化工厂意义浅析》只是介绍了高职院校建立数字化工厂的意义。武平丽《模拟数字化工厂的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研究》提出利用工业控制软件,模拟数字化工厂控制工程的设计、安装、仿真调试和投运的方案。这些研究还只是对数字化工厂理念和实训仿真的研究。还有少数的高职院校建设了校内智能工厂,但只是停留在现成的硬件集成或建一条数字化生产线和厂房,在软件方面,基本是购买商品化的各种应用软件,不仅成本高,而且各软件的集成相当困难,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工业4.0”高校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依托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DDFS数字化工厂平台,根据校内现有的以及可以增加的硬件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不仅成本低,而且易实现,可以作为机械、机电、控制、电子乃至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基地。通过依托平台开发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具有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技术操作与指导、工程管理方面的技能,知识技能高度复合,该实践平台建设对培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化加工、数字化管理人才,推进数字化工程,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1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目标

建设“四化融合,三服务”的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即:数字化产品数据、智能化管理软件、可视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设备,更好的为学生、企业、社会服务。

①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面向学生主体群,面向全校相关专业,打造一个真实的、适合的、可行的,能培养适应智能制造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智能制造体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概念。

②为目前自动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管理落后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厂的示范。

③培训社会人员。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员工技能老化率上升,工作岗位重组频繁,在职员工流动加大,再就业的终身进修成为必要手段。利用该实践平台可以开展层次多样,期限不同的各种培训,为社会人员再就业提供保障。

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内容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分为两部分,一是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建设,二是针对此平台的教学实践项目的开发。

2.1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建设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即车间硬件设备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形成综合信息流自动化集成制造系统[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从组织结构上分为四层:设计与制造层、计划管理层、数字化制造层和底层控制层。

2.1.1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软件运用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软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PDM系统(产品数据管理)、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PDM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ERP解决了“何时何地由谁做”的问题,MES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

①产品数据管理(PDM, Production Data Management)软件的运用。

产品数据管理是位于设计与制造层的管理软件,它是介于数据库和应用软件间的一个软件开发平台,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通过PDM平台,实现CAD/CAM/CAPP/CAE的一体化,使产品向无图纸制造方向发展。产品CAD数据经过校核,直接传送给数控机床完成加工[3]。

②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软件的运用。

ERP是位于计划管理层的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制造资源(人、财、物、信息等)的组织和控制,解决了“何时何地由谁做”的问题,在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上重点实现物料需求、物流及库存管理功能。

③制造执行系统(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软件的运用。

MES是处于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层之间的数字化制造层的管理软件,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在数字化工厂平台上实现生产调度、产品跟踪、质量控制、设备故障分析及在ERP生产计划的指导下,采集现场自动化系统与生产相关的实时数据,自动生成生产日计划,现场监控、生产过程优化等任务[4]。

2.1.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系统集成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实现以数字化制造层为核心与其它部分的集成。一与设计与制造层进行集成。二与计划经营管理层集成。三与底层控制集成。

2.1.3 数字化工厂的硬件建设

根据已有的数控设备及增加设备,进行整体布局。即对厂房设计、车间内部设施、整体信息化及各种物流进行规划设计。车间内部设施的布局包括:生产设备的位置与摆放;各工位的位置;车间内各种附件位置;立体化仓库的位置以及实时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车间生产监控设备安装;车间信息看板设备安装等。整体信息化包括:机房、中控室的选择;DNC子网的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的位置及其防护设备等[5]。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总体运行机制是“数据驱动”,即从PDM系统中获取产品的结构数据信息,输出各种与生产有关的信息,实现与ERP和MES等系统的交互。图1给出了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信息化框架图。

2.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教学实践项目开发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提供一个了具有现代化管理特征的工厂环境,在此平台上开发了五大模块的实践项目,分别为基础模块、设计工艺模块、计划管理模块、数字化制造模块、设备操作模块。图2给出了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教学实践项目。

第一模块:基础模块

①数字化工厂认识(音像教材、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

第二模块:设计工艺模块

②机械CAD/CAM(产品设计与制造);

③CAPP(产品工艺);

④逆向工程(产品设计过程再现);

第三模块:计划管理模块

⑤物料管理(适时、适量、适价、适质地满足对物料的需求);

⑥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管理);

第四模块:数字化制造模块

⑦制造物联网工程(把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制造业领域);

⑧质量管理(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⑨数据采集技术(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

⑩传感器技术应用(合理选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常用检测仪器和传感器的操作和调试);

{11}AGV小车(原理、结构、种类及应用,物料运输、出入库运输等);

{12}立体化仓库(工作原理、货物入库、出库及盘库流程);

第五模块:设备操作模块

{13}数控设备编程与操作(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

{14}用于典型加工对象的制造单元{箱体类零件、轴类零件、盘类零件}(针对不同加工对象的机床选择、工艺安排与加工操作)。

3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过程

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分五步:①总体规划;②初步设计;③详细设计;④工程实施;⑤运行和维护。图3给出了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研究过程。

4 结论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以建设数字化产品数据、智能化管理软件、可视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设备,即“四化融合”为核心,以为学生、企业、社会“三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智能制造能力为重点,为全校各相关专业提供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工程背景的教学环境和平台。通过平台的实践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为智能制造提供人才支撑。

产品数据管理PDM、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三个管理软件的开发依托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DDFS数字化工厂平台,根据校内现有及增加的硬件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成本低,集成方便,易于实现,应用的针对性更强。

针对数字化工厂产品生产过程来开发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的总体构建上注重实践项目之间的学科相关性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的完整性,使学生得到对数字化工厂从产品设计、工艺、管理到加工的完整实践,保证了认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李志东.数字化制造车间系统构建[J].一重技术,2011(2):27-30.

[2]王海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4):22-24.

[3]王建军,魏平安.高速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机械制造,2009(9):12-15.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2

论文提要: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等观点,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深入研究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及其贡献,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新经济自由主义在20世界七十年代以后,在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背景下,逐渐得到了经济界的重视,特别是1972年新经济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彻底衰落,也标志着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新经济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它认可政府在一定限度内对经济的干预,承认经济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应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证。无独有偶,在这之后,中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而大大深化。在这伟大变革的时代,为了增进我们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洞见,我们在了解和认识当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时,不能不对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哈耶克的有关理论观点进行认真地了解和剖析,并通过他的理论认真检讨计划经济,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饶有兴味。

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简述

作为最彻底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一生进行过两次捍卫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大论战和一次新经济自由主义复兴的运动。20世纪三十年代反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大论战和反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运动。哈耶克出版过两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前一本书是他坚决反对纳粹主义、极权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阐释,也是影响最大的“世纪之作”;而后一本书则是哈耶克毕生探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收由之作”。在这本《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依然不改其“斗士本色”,将无法实现“口诛”的“收由大论战”改作了“笔伐”的“理论大总结”,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进行了最后的全面批判,对新经济自由主义进行了简要地总结性论述。这两本著作使哈耶克成为了阐释现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当然代表。

二、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一般认为,哈耶克在论证市场经济自发进化过程的问题上做出了一项重要的贡献,即将秩序的自发性和规则的自发性区别开来。在他看来,保证经济秩序的自发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因为在某些刻意制定的规则的基础上,也有可能产生出自发性的整体秩序。因此,真正重要的在于确保规则的自发演进属性,只有在自发进化过程中存续下来的规则——哈耶克称为内部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秩序,才是有效率的经济秩序,并且才与自由主义原则相一致。

(一)进化主义理性论与经济制度的进化。哈耶克强调分散性的个人知识的重要性。顺着这一线索,哈耶克提出了所谓的进化主义理性论。需要指出的是,哈耶克讨论的理性指的是一种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由一定的前提推论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在经济理论中,理性即指“为达到某些目标而对各种手段的最佳选择。”主要是对大卫·体漠的继承,使哈耶克坚持了一种怀疑论的姿态。为了说明他立足于人的本能和本性而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的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或者“自私”,他认为由于人们普遍相信个人主义是证明和鼓励人们自私的,这是那么多人不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由于实际知识的困难在这里所引起的混乱,所以我们必须仔细考察其所作假设的内涵。他认为,理性认识不是知识的全部,文明发展史向我们表明:除了理性知识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类经验性的知识。作为总和的知识这个概念,其恰当的对照物应当是一切人类实践活动。

经济制度的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秩序进化,直接源于人们的经验性实践活动。由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碰巧改变了规则,因此使得该群体的知识分工更为发达,并在变化和未知的环境中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在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中愈来愈强、蒸蒸日上。当然,这个进化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在包含着不同秩序的领域不断“试验”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并不存在试验的意图,它类似于遗传变异,其作用也大体相同。规则的变化是由历史机遇引起的。

(二)经济自由与市场秩序。哈耶克认为,自发出现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社会经济自发进化过程的最新进展,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最有效率的一种经济结构体系。作为一种“相对晚近的产物……,(市场秩序)是在对各种行为的习惯方式进行选择中逐渐产生的。这些新的规则得以传播,……是因为它们使遵守规则的群体能够更成功地繁衍生息,并且能够把外人也吸收进来。”相对于其他经济秩序,尤其是集中性的计划经济秩序,这种秩序的效率优势就在于它能保证该群体更有效地发现和利用分散性的个人知识,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经济秩序之所以具有效率优势,就在于它赋予了经济主体以拥有活动的私域,并相应拥有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本质上必定是一种赋予经济个体以自由的制度,市场经济活动的本质必定是一种发挥经济个体主动性,并在整体上显现出自发竞争态势的过程。正是在这里,哈耶克的市场经济理论与自由主义相互勾连起来。

哈耶克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或者说对于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进一步阐发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放在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基础上,并且以个人主义作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与基本概念来阐述;二是着重从知识和信用角度论证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三是从批判社会主义的角度来反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的合理性。

对于市场秩序的效率优势,哈耶克认为,只要不存在各种不正当的强制,经济自由就趋向于造就出一种竞争的事态,这种竞争不同于完全竞争,而是一种不断逼近完全竞争均衡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个体力图寻找一种最佳的方式,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其所拥有的专有性知识。不仅如此,自发产生的价格信号也具有十分优越的信息交流功能,它能用最简短的形式将最重要的信息在经济个体间传递,并且只传递给相关经济当事人。相对价格变动反映了各种生产资源的相对重要性,经济主体只需要了解这一点,而无须过问导致这种相对重要性变化的背后原因,就能够做出正确的经济选择。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经济的价格和竞争机制近乎完美,即使它存在某些缺陷,也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自我修复和调整,并不需要人为的整合,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完善可以使社会自生自发的繁荣,这就是哈耶克追求的“自生自发秩序”。

三、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

无可否认,哈耶克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和发展的确具有重要的作用,哈耶克在当前这个内容庞杂的新自由主义运动中还是有其独特性的。但我们也不是一味赞同哈耶克所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各种观点。

(一)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缺陷。首先,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以脆弱的主观主义为基础的。在哈耶克看来,生活于同一个社会共同体内部的个人的观念分类系统大致相同,因此不同的个人才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的含义;同样道理,社会科学家也因此能够从外部分析其他个人的行为方式,并以之为要素组成一种关于社会关系整体的理解图示。显然,这种外部分析也是以主观主义为基本立场的,因为它也把个人行为的主观方面(在哈耶克那里个人行为进一步被简化还原为个人观念)一一作为研究的起点。其次,自相矛盾的怀疑主义立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哈耶克所主张的这种有限认识论立场最终都有明确的规范性结论。无论是强调习俗和传统的优先地位,还是强调模式(秩序)预测,其真正用意都是在于捍卫传统自由主义,或更确切地讲,是对私有财产,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建制提供辩护和证明。通过这种认识论论证,哈耶克试图为既有的私有财产制度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不可否认,这种有限认识论是哈耶克批判其他若干理论的一柄利刃。尤其在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后,哈耶克更是因此被一些人视为严谨的学者和自由主义旗手的典范结合。然而不幸的是,哈耶克的这柄利刃是双面的,在有效话难他人的同时,有限知识论也破坏了哈耶克自己所主张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

(二)自发秩序理论方面的缺陷。哈耶克基本上把他所主张的自由主义理想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重叠起来。这样,他的所有理论探讨和论证实际上也构成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辩护。然而,哈耶克的这种辩护并不成功。首先,市场经济自发进化的不纯粹性。哈耶克认为,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基础的,只能是那些在进化过程中自发生成的规则,而不是那些刻意设计的规则。他在这里强调的当然是那些起源于个人之间相互协调行为的习惯性规则,这些习惯性规则是众多自利的个人在做出各种相互独立的决策时无意产生的结果,在生成这些习惯性规则的过程中,偶然性和必然性共同发挥着作用:在起点的决定问题上,偶然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一旦起点确定后,必然性将最终造就出一种均衡态。然而不幸的是,哈耶克这种个人主义式的论证并不成功,市场经济规则的出现和维持离不开某种市场以外的强制力量的推动和实施。其次,自由主义原则含义模糊。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给出了自由的、始终存在着一个人按其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可能性;此状态与一人必须屈从于另一人的意志的状态适成对照。在这里,自由概念的准确界定依赖于强制概念的确定。由于强制概念的混乱,哈耶克的这个定义没有什么确定的含义,它根本无法对社会关系的性质做出判断。

总之,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看待哈耶克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摈弃其错误和糟粕,吸取其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启发借鉴意义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M].2004.166.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Abstract: currently,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far behind the building boom situation,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system in many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epth constrain th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How to effectively for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worth thinking abou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market economy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随之飞速发展,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远远落后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形势,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因此建筑工程造价成为建筑业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建筑行业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涵义

工程造价管理是在遵循工程造价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利用科学技术原理与经济、法律等相关管理手段,科学合理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项目实际问题,争取最大化利用项目人力、物力与财力,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部组织活动与业务行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现状分析

1、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

长期以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僧多粥少”的供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如降低工程造价、垫资施工、缩短工期、肢解发包等等,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只有拼老本,保眼前,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大大的扰乱了建筑市场,企业缺少更新改造的后劲,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2、 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

最低价中标法体现了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但他在额我国适应不良、水土不服的关键原因是建设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还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主体,无法避免“价格大战”式的恶性竞争,但只要对“什么是低成本价报价”进行详细界定,恶意低标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3、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

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4、 对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缺乏约束机制。

现阶段我国投资体制还不完善,责任机制还不健全,负责工程发包和工程款支配的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的效益缺乏直接的利害关系和约束机制, 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使得建设单位在建筑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建设单位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建筑市场能否规范运行, 直接取决于建设单位的行为是否规范。某些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在建设工程中不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随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在工程发包中片面强调市场经济就是愿打愿挨,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干扰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建筑市场治乱的首要着眼点, 就是要规范业主的行为。

5、 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 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某些中介组织带有行政色彩,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一部分中介机构为了经济利益超负荷的工作,造成一部分工程的招标工程造价不准确、影响了招投标工作质量。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1、改革定额地位,采用工程量清单以量价分离的方式进行工程招标,使工程价格竞争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定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算造价的作用不应该法定性,而是起指导性、 参考性作用。 在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下,对具体的施工图,所计算出的量一般不因施工工艺和施工的不同而变化,更与人工费、材料费、 机械费的市场价格无关。 我国现行工程价格构成中的所有内容,即直接费、利润、 税金等,其高低取决于各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管理水平、 所采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及投标策略等因素,各企业拥有的资源条件不一样,完成同一工程的消耗量肯定不同,因此企业应该具有其自主报价权。

开放市场,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方式招标,降低标底的作用或无标底招标,有利于反腐倡廉,使长期以来泄露标底的问题得以解决;投标单位不用再在标前对同一图纸计算工程量,避免重复劳动,节约了时间,大大节约投标单位成本,使投标可集中精力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和询价,明显缩短招标周期;工程价格不再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 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完善市场机制,使工程造价管理改革顺利进行

平等竞争必须有一个规范的市场秩序,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并满足建筑业改革大方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完善建筑,培育信用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作用。

3、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节能降耗,向管理要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促进了施工企业生产力发展,增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为国家和社会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费用,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的项目建设,为民造福;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使建筑业原有的超额利润在竞争中变成平均利润,有利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为此,政府应采取两管齐下的方法,一是抓好试点工作,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先行试验,积累经验再向全国逐步推广;二是加快建筑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工程担保体系,实行工程造价市场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改革措施,使工程管理改革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4、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措施

在建设工程造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观念、人员素质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因此,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去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造价管理的改革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健全法制、完善法规。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规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建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 质量管理法等法规制度;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

(2)理顺各方关系,加强配合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管理,实行分阶段、分部门的管理,而根据政府职能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 因此,必须理顺关系,各负其责,加强协调。

(3)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力

中介机构是建筑市场中不可缺少的服务主体,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提倡服务社会化,市场法制化。 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就是一种有偿的社会化服务,在目前条件下,我们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高度专业化、 功能完备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工程承发包双方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同喜.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0,(05) .

[2] 于量. 强化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 华章, 2011,(14) .

[3] 陈明书. 建筑工程造价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5) .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4

伴随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些新的变化都对企业的发展带了新的挑战。企业经济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也需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来适应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而推动企业持续良性发展。

一、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简述

1.必要性分析

企业统计改革的必要性。受到前苏联经济统计模式的影响,我国现行企业经济统计制度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求,统计空间和范围狭窄,统计资料来源单一,统计方法落后等方面。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汇报的统计模式,政府职能部门将这些统计信息作为经济调控的指标。近几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做过一些尝试性的改革,但并未涉及根本,故而统计制度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统计意识仍然比较薄弱,统计内容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统计工作依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面对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云经济和大数据时代,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改革已迫在眉睫。

2.可行性分析

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改革的可行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科学发展观”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科学发展观中的创新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可以融入到企业经济统计改革过程中为统计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其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为企业科学的统计创造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再次,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为企业经济统计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先进的管理理念使企业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同样也为企业经济统计提供了发展机会。

二、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内容

1.思想观念

思想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企业要想提升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要求创新的社会环境中,企业要紧随市场动向,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石,强化企业的经济统计意识,这样才能大幅提高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要使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树立经济统计意识,首要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经济统计改革的一份子,这样才可以使不同的工作环节实现协调联动,满足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

2.经济统计内容

企业经济的基本内容是由企业投入和产出统计、企业活动条件统计以及经济效益统计等组成,但是,这些内容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甚至出现了与现实情况相矛盾的现象,因此,必须及时摒弃这些失去统计价值的指标和数据。同时,要拓展一些能够更全面展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例如增加一些外部环境的统计,包括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思想文化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这些统计往往是企业统计的盲点,需要企业着眼于宏观环境,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及时掌握市场动向,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对企业统计信息内容的拓展,要保证统计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网络化、信息化,反映知识经济下产品升级换代周期、设备科技水准、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等。

3.经济统计功能

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功能包括描述功能、分析功能和评价功能。描述功能就是建立各项统计指标间的联系,完整描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改变过去孤立片面的统计指标。分析功能是要求企业统计人员运用科学手段对企业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对企业未来发展走向提供可靠依据。评价功能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量化评判,这一功能应该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使企业通过不同维度的数据比较来正确认识所处情形。

4.经济统计手段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对企业经济统计手段改革的核心力量。当前,推动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一个较为成功的软件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它是建立在网络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管理为理念的综合管理技术。统计人员可以利用“ERP”改革统计手段,改善统计流程,拓宽统计口径,强化统计职能。而在具体统计操作中,“ERP”的合理应用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销售增长率、产品获利能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用户的指标等数据,从而揭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走向。所以企业统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才能通过数据统计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5.运行模式

企业经济统计的运行模式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就必须打破传统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局限,从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两个层面突破限制。在企业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中形成“集中管理为主,分散管理为辅,两者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达到事前预测、事中监测、事后总结的创新手段。此外,还要采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技术,建立完善的预警和监测系统,从本质上改革统计信息的运行模式。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5

关键词:工程建设 工程造价 管理 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中国建筑市场改革深入,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将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贯穿于施工运作的全过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着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核心,因此,探讨如何对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的管理

1. 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现今施工原材料、人工价格的快速上涨,提高企业自身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水平,为企业生存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科学的把握工程造价的发展趋势,有效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市政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2.工程造价管理简述

工程造价管理包括两种: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作为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下,预算、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它涵盖了宏观和微观的项目投资费用管理。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工程建设投资管理范畴。其意义侧重于投资费用而不是侧重工程建设的技术方面。作为工程价格管理,则属于价格管理的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它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由于工程建设事关国计民生,政府参与投资的公共、公益性项目仍占相当数额,所以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不仅承担一般商品价格的调控职能,而且在政府投资项目上也承担着微观主体的管理职能。

二、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政府行政干涉过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部门和各地区的造价管理处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各自行使造价管理职能,在统一的政策和规划指导下,主要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有关法规、制度和定额等的组织制定并贯彻执行,调解仲裁建筑工程造价纠纷,收集和有关造价信息等工作。这种造价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总而言之,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去看,政府干预过多,层层管理,很多方面统的过死,如定额、取费、人工、材料、施工机械价格管理等,使建筑工程造价难以按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实现其最终目标。

2. 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不力

在招投标阶段,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建设资金,利用“僧多粥少”这一现象,在招标工作中任意压价,导致工程造价严重失真,使得个别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而在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加现场签证及技术变更,以获得额外收入,或者干脆偷工减料,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来蒙混过关,留下质量隐患。同时,由于我国的建筑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把设计与施工截然分割开来,设计、施工的承包停留在平行承包的模式上。这种模式缺乏在一个主题下的有效控制,协调成本高,难以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设计与采购、施工的脱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采购和施工的返工,从而提高了造价。

3. 合同管理欠规范

目前,国家已下发了施工合同标准示范文本,但在实际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有的不采用标准示范文本、有的在合同中涉及造价的条款订立时不够严谨,实施过程中双方对合同条款理解的歧义,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所包含的工作内容理解的不一致,造成扯皮不断,导致工程不能如期交付;另一方面,建设单位法律观念淡薄,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足,有法不依,反索赔意识差,现场管理缺位,缺乏相关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存档、保管,以致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反索赔及提供相应的书面依据,造成反索赔失败,凸显现场管理缺位,合同管理不规范。

三、如何加强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

1. 完善工程建设招标工作

招投标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下一种重要采购及竞争手段,已被人们所接受并广泛采用。工程建设采用招标投标制将促使人们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核算质量,从而达到使建设项目优化的目的。如建设工程为了有效避免建设阶段只注重方案招标,忽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影响,在招投标工作中,不仅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招标完成,而且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应引入竞争机制,使每个阶段均通过竞争完成已势在必行。这样,设计单位在每一个细节上如果不是精益求精地去完成,就有落选的可能。在设计阶段的评标定标中,造价控制纳入评标标准,在评标的主要因素应放在设计构思的新颖性、功能合理性、工程设计方案技术的优劣、投资估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进度计划、投标人的设计组织方案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选择在技术先进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确保技术先进,在满足实用功能前提下注意造型别致美观,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做好各设计阶段的投标工作,才能达到控制工程造价最佳目的。

2. 实行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方式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是工程建设生命周期中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设计是对项目产品的详细和具体的描述,施工是根据设计描述建设项目产品。采用设计—建造总承包方式,设计、采购和施工由一个工程总承包公司或设计与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承包,使其对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全面负责,这样就能使业主对设计、施工进行系统的整体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之间的深度交叉和内部协调,有利于设计承包商从设计、施工全过程和整体上考虑和处理工程问题;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考虑设备、材料采购以及现场安装的要求;有利于承包商主动地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能更好的配合设备、材料采购和施工;能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在确保项目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3.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它将明确企业在工程承包中的权力和义务,将工程投标价、设计变更调整方式、工程款的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的购置、竣工结算方式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企业组织施工、进行项目经营的法律依据。要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提高企业的利润,就应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首先应树立合同意识,不管是企业的决策层,还是执行层都应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业务知识,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应认真把关;其次加强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合同的管理办法,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利,规范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把投标工作和签订合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既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又满足业主要求和投标承诺的施工合同条款。

四、小结

工程造价是反映工程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个综合指标。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的好不好,势必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需要各部门、各环节、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建设、设计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和帮助,创造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义屏.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11

2.齐骥.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4.

3. 高杰.浅议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项目管理技术.2009.

4. 刘伊生.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6

关键词:工业投资 项目审批 管理

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投资领域一直采用的一项制度,它要求一般的工业投资项目都要经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批准方能实施。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亦即通过政府干预投资项目来实施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应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政府干预行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能更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或者说,这种政府干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许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当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以后,仍旧沿袭这种比较僵化的同时又是带有浓厚计划色彩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将不利于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也有悖于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因此,应当对我国现行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工业投资项目的概念

工业投资项目系指企业以固定资产兴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它是将一定量的资金直接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形成实物资产并能产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工程项目。这是在给定的期限和地点内,按照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与预算范围一次完成的为某项开发目标而规划的投资、政策以及机构等活动的综合体。包括:对土建工程和设备的投资;提供有关设计和工程技术、施工监督以及改进操作和维修等服务;组建项目实施机构,对人员进行培训;改进有关价格、补贴或成本回收等方面的政策;拟定项目实施计划等五个要素。投资项目是在技术、经济和组织上独立的投资单位,根据我国目前的投资管理体制,工业投资项目可分为基础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

二、当前工业投资项目审批的现状

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行政审批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大量的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改革活动,但由于种种阻力,审批改革的效果不尽人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及访谈,将工业投资项目审批的不足之处归纳为如下几点:

1. 审批机构与审批事项繁多

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所涉及的部门包括了发改委、规划局、建委等 10 多个政府机构,对于这些政府机构,审批成为其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导致政府的服务、监督职能转向过多的直接干预。此外,过多的审批机构直接导致了繁多的审批事项,同时,审批机构的过多设置使得多头审批、多层审批、重复审批等现象长期存在。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一门式”、“一站式”审批方式普遍运用,并且,这种审批方式将诸多“串联式”审批整合为“并联式”,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审批程序。但由于未对审批流程进行彻底再造,并且各机构及机构内部职能科室缺乏协作,信息共享程度在机构之间相当低下,因此,多头审批、多层审批、重复审批的现象没有彻底杜绝。

2. 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审批是一种事前监督手段,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政府对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监管问题。因此,对市场经济主体的事后监督不能忽视。工业投资项目审批实践中,各审批机构往往只重视事前审批,而对项目开工后的过程监管却不加重视。这一方面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将诸多企业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对于准入的项目,在施工许可之前的各项审批流程被层层严控,项目的迟迟不能开工,部分项目从立项备案至施工许可所耗费的审批时间达半年甚至更长。这对于实施中的工业投资审批项目无疑为一重大打击,企业投入巨额资金,并且很大部分资金为银行贷款,如何尽快完成项目迅速回笼资金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因审批问题而耽误的时间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严重挫伤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由于企业在前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项目开工后,便出现了重工期轻质量的后果,此时政府的事后监管又缺乏力度,从而使大量的低质产品进入市场,对社会产生了负效益。

3、审批时限规定不合理,工作效率长期低下

在调研和资料查阅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同一审批事项在不同地区的审批时限规定不尽相同,而且较少有明确的法律或规定对审批时限进行核定,部分审批流程的审批时限在不同地区相差甚大。通过调研部分审批程序的审查内容及过程,审批时限过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审批一般需通过科员审查科长复核分管领导审批三步骤完成,而实际过程中,科长与分管领导工作较为繁忙,特别是分管领导常出差在外,并且未将审批权限下放;其二是部分审批流程需经过多名不同专业和技能的科员审查,且审批责任划分不明确,科员之间出现相互推诿审批流程的现象,审批时限因此而不得不延长。

4.审批流程不规范,需进一步完善

工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明确每一审批流程的法律依据,审批程序和审批标准。然而,实际情况是多数审批程序不透明,自由裁量权过大,这种审批的随意性,既扭曲了政府职能和社会经济结构,也容易引起权力寻租,滋生行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这一规定虽然可以提高审批事项的公众认可度,但并没有完全改变政府在设立行政审批事项上的不透明性。

三、改进工业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方案

要改进当前投资项目审批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 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压缩审批事项

鼓励投资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颁布的产业政策、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自主选择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取消所有限制合法投资行为的地方规定和相关项目审批。同时正确界定基本建设程序中的投资者行为和行政行为。取消属于投资者行为的项目审批环节。对于国家、省市区投资建设项目,以及需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的建设项目,按国家和各市规定的环节和程序由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或报批。对各类投资项目,非投资主管部门(除土管、规划、环保部门外)一律通过参与主管部门牵头的联合审批、联合审图或采用非审批方式参与管理,取消独立项目审批环节。其中无基本建设内容的技术改造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管理;由政府招标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投资项目,除规划、环保可保留简化核准环节外,其他环节取消项目审批;由政府连同方案招标获得土地开发权的投资项目(相关控制指标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管理目标在评标及修正方案中实现),取消所有环节的项目审批,实行备案制管理。

2、减少审批环节,加强后续监管

将事前审批转变为日常监管、事中检查,事后稽查手段,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当然对于一些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事项,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承包、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等,采取拍卖、招标投标等市场运作方式,加强对市场活动的监管;对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的事项,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企业经营自,实现对企业的间接监督管理;对应由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取代个案审批的事项,制订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并监督组织实施。这样既能够节约大量的审批时间,也不会发生一些因为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

3、推进项目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充分授权服务窗口

首先要推进项目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即部门项目审批职能向科室集中,部门项目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部门项目审批项目进政务服务中心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要授权到位。对此市委、市政府应归并市级行政许可部门职能,在不增加内设结构数、中层干部职数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将过去分散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到行政许可科。其次要充分授权服务窗口,提高审批效率,结合部门的实际工作与政府下达文件提出该部门授权一级审批硬性指标,单位领导要以委托书或发文的形式对窗口项目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理充分授权,除需要技术论证,听证、集体研究决定或者上报审批的项目审批外,其余是审批事项都要依法授权窗口直接处理。最后要全力贯彻项目审批“一事一地”的原则。凡是进入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不得在中心之外受理、办理,从源头上切断审批件“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的链条,防止政务服务中心被架空。再次是制定部门领导现场办公制度,窗口负责人必须由中层以上干部担任;各主要审批部门各派一名副局长一年中至少半年常驻政务服务中心,其他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每周至少现场办公一天。

4. 完善审批机制,提高审批效率

尽快督促、落实市区人民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并联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包括“一窗受理,告知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流程等,落实好每个环节,提高审批效能,加快项目落地速度。

5、规范审批程序,加快项目落地

首先要简化土地、规划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首先对需市政府审批的用地项目,建议调整为市政府授权市国土、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审批结果报市政府备案;对需由国家和市区审批的用地项目,按照国家和市区有关规定执行;另外简化国土、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办理程序,对涉及部门内部 2 个以上科室审批的事项交与行政许可科统一办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审批环节,缩短办结时间。其次对办理时间过长的一些事项要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实现项目审批与技术审查完全分离,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做好专业审图中介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工作,行政机关只根据专业中介机构的审查结果签发格式化的审批意见书,也为下一步网上审批奠定基础。最后要建立项目前置审批协调组。参照并联审批的做法,成立由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牵头,由各个部门涉及项目审批环节的科长组成的项目前置审批协调组,设在政务服务中心。尽量压缩项目前置审批时间,提高项目前置审批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辉. 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J]. 浙江经济.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