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1
第一,要把握新要求,着力强化改革意识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省委深改组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除了密集制定出台一批政策意见,每次会议都突出一个方面的主题,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确的指导性要求(中央深改组先后召开七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强调,把“三严三实”贯穿改革全过程,努力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实干家;第十五次会议强调,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第十六次会议强调,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第十八次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依靠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十九次会议强调,改革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严明责任、狠抓落实;刚刚举行的第二十次会议强调,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落实主体责任,拧紧责任螺丝)。特别是在中央深改组第十八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发展与改革的辩证关系,指出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深改组历次会议精神,深刻认识镇江发展活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力度不大,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改革就不能前进,深刻认识建设富有特色的“强富美高”新镇江的关键一招就在于改革,从而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依靠大力度改革为发展开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要明确新任务,着力推进重点改革
今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六个年”的决策部署,目的就是要以此为主抓手,干出开局之年的奋进态势。“六个年”之一就是“改革开放深化年”,今年的改革任务非常繁重,必须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主攻点、找准创新点、突破阻力点,聚焦聚力、精准发力推动具有牵引作用、先导作用的重大改革,真正以改革新思路跳出拼资源、拼消耗的路径依赖,以市场取向改革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以简政放权改革为市场主体清障搭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普惠性、均等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为镇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比如,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要完善“生态云”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四碳”创新,力争率先创成全国低碳示范城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在推进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方面下更大功夫;金融体制改革,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在促进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方面多出实招新招;财税体制改革,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扩大PPP试点范围,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国有企业改革,要把国有资产盘活,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促进兼并重组、股权投资,推进企业在主板、战略性新兴板挂牌上市;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在全方位优化开放环境上狠下功夫;社会民生领域改革,要聚焦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集中推出一批改革举措,作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这些重点改革任务,我们一定要做到研究再深一层、推进再加把劲、突破再出硬招,坚决摒弃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状态,使镇江的改革步伐迈得铿锵有力。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2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国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严格落实《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精神,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进“互联网+国资国企”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开展国有资产安全隐患大排查和国资国企“靠山吃山”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排查安隐患3类5项并全面完成整改,有效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提升了国有资产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抓好国有资产的摸底和处置工作,减少了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流失,并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国有资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二)国企改革步伐稳健扎实,深化改革成果喜人。依法依规、科学统筹推进全区国有企业改革。一是福安公司改革方案已经区政府专题会讨论修订,突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案修订稿已报区政府再次研究审定。二是公司完成股权无偿划转,成为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权责更加明晰,市场参与度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完成组织机构重组,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并配齐成员,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合理,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作为拟纳入经开区平台公司,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前期的可行性讨论,公司草拟了运行管理方案草案,为下步划转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三是公司选聘了董事长和副总经理,并完成了增资扩股;公司选聘了副总经理。两公司充实了管理层,提高了管理效率。四是区税务局已经完成公司清税工作,补缴税款后启动注销程序,届时公司将按程序合并公司;公司暂由公司代管。四是在区、区成立商贸公司的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正在紧密推进相关成立工作。(三)完善国企分类管理制度,激发国资国企活力。按照《市区区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实施办法》要求,根据各区属国有企业主要业务定性分析并结合定量测算情况,结合我区实际,将区属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严格实行分类管理和监管,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国资国企活力。一是分类确定国有股权比例,明晰权责;二是分类确定重点监管内容,防范化解风险;三是分类实施经营业绩考核,奖罚客观公正;四是分类核定企业负责人收入水平,薪酬与实绩匹配;五是分类完善工资总额管理方式,优化资金配置;六是分类优化投资项目管理措施,明确职能提高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遗留问题阻碍改革推进。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大多数国有企业主要功能是作为融资平台为政府开发建设进行融资。目前,一些区属国有企业的融资贷款尚未还清,导致企业撤销、合并工作无法按时推进,阻碍了国有企业的优化重组。(二)国有资产处置问题多难度大。部分乡镇国有资产证件不齐,未进行权属登记等问题,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对问题资产补办相关权属证明后方可进行处置,阻碍处置进程,造成资源浪费。(三)廉政建设不力影响改革进程。部分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违反廉洁从业规定,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讲审查和监察调查。因主要负责人的缺位导致原本进展较为顺利的改革进程出现中断,严重阻碍了改革进程。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3
一、基本情况
(一)改革前企业机构情况
××市分公司在岗的领导、员工有××人,承包门市有*人,停薪留职有*人,离退休人员有*人。经理室成员*人,支部委员*人。原下设机构为“三部两公司”,“三部”即综合事务部、资产财务部、产业发展部;“两公司”即教材公司和图书公司。
(二)改革后企业机构情况
按照集团总部、××市公司的改革文件精神,通过竞聘上岗演讲大会,我店于2006年7月27日完成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人员情况:在岗的领导、员工有××人,调离本店的1*人,停薪留职的*人,申请办理病退的*人,申请内部退养的*人,达到离岗休息条件的*人,离退休人员有*人。经理室成员*人,支部委员*人。
岗位设置情况:下设机构为“三部”,××管理部、××业务部、××业务部。
××管理部
有工作人员*人,下设办公室主办、财务室主办和后勤室主办。其中:部长兼办公室主办;支部委员××*兼任后勤室主办、综治办主任,享受部长级待遇;财务室主办由××市公司财务部副部长××*兼;××同志担任××××××,兼××和女工委员,享受部长级待遇。
××业务部
有工作人员*人,下设信息室主办、业务室主办、门市营销主办和配送中心主办各1人,门市部另设柜组长*人,其它四级岗位员工*人。
××业务部
有工作人员*人,下设发行部主办和业务室主办各*人,仓库保管员2人。其中:李红雨同志任教材业务部部长兼工会主席,享受副经理待遇。
二、改革措施
1、坚持改革和稳定并重的原则,确保推行改革稳步进行。改革和稳定并举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在对待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这项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我店经理室从改革发展和企业稳定的高度出发,一方面作深作细思想工作,通过召开店务扩大会、职工大会,与员工进行思想沟通等形式,在干部职工中宣传改革的形势和深远意义,运用“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到干部职工中了解情况,开展调研活动,促使我店出台的改革方案在符合上级改革方案精神的情况下,也符合我店实际,更具有科学合理性。为使广大职工的思想与改革同步,我店闵经理以企业面临的困境作教材,采取算“三笔账”的办法,即算经济亏损账、算资产消耗账和算改革效益账,从而使广大职工思想高度统一到改革上来,使企业干部职工认识到深化书店改革,转换经营体制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大势所趋,现实所迫,“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死路一条”,营造了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内在动力。
2、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确保改革有条不紊。6月9日,我店根据市公司改革文件精神,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经理层、职工代表组成。组长:××*,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资料员:××,组员:××、张亚。在对内部岗位设置上,我们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公开告示、竞争上岗”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由经理室研究、全体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后通过的《××*分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得到全体员工的拥护。
3、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起一支精简、高效的员工队伍,进一步调动全员的工作能动性,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7月27日,我店举行了二、三级岗位竞聘上岗演讲大会。此次竞聘岗位演讲大会经过充分准备、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实施,成立了由竞聘领导小组和员工代表组成的评委会。竞聘实行“三公开”,即公开竞聘演说,公开测评打分,公开最终结果。竞争上岗程序按照张榜公布岗位、职数、职责、工作目标、上岗条件及薪酬标准事项——报名——资格审查——竞聘打分——现场公布结果——聘任上岗等环节进行,共有××位员工竞聘*个部门部长和*个主办岗位。为接受群众的监督,经理室聘请职工代表进行现场算分统计,并将测评打分结果现场公布。在这次竞聘演讲中,出现了一个既显公平又戏剧性的结果,两位同志在竞聘图书业务部营销主办一职时出现了相同的分数。最后采取即兴演讲“当上××主办后的工作思路”进行现场“pk”,这实属少有的情况更进一步增加了这次竞聘上岗位演讲的公正性,在员工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三、改革成效
企业改革乃大势所趋、形势所迫。通过这次机构改革,干部职工出现了人心思变,人心思进,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焕然一新,对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大家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改革后的企业充满活力、面貌一新,概括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通过改革,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了。长期以来,企业多年来的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已经在部分职工心中根深蒂固,认为进了国有企业就有了铁饭碗,就是国家的人,只要企业存在就有自己的一份,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些与市场经济要求格格不入的旧观念,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在企业改革中,经理室与干部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思想,引导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干部员工都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大家在观念上行动上真正转到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上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参与工作的热情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各部门都焕发出蓬勃生机,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
(二)通过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了。改革前,各部门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大事小事均需向经理室汇报或请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通过改革,建立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制度,精简机构和人员,理顺了组织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旧有观念,实行能者上,平者让的择优上岗制度,把那些身体好、文化高、技术精、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员工安排到技术要求高的重要岗位,这进一步优化了劳动组织结构,公司在岗人数大幅度降低,而劳动生产率却大大提高了。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改变了传统的薪酬制度和分配模式,新的薪酬标准由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员工的收入与公司的效益、个人的业绩挂钩。
(三)通过改革,各部门的家底基本摸清了。为确保改革后的新班子能顺利开展,我们通过企业自我清查,力争把家底摸准、摸实、摸细,并把资产、债务和人员状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认真的核实,做到了改革后心中有数,思路清晰,避免盲目性。我们对中心门市部进行了全面的盘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着力解决改革前遗留的各种问题;我们加强了信息网络的科学管理和检查维护,保证信息安全畅通;我们对财务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做到账目清晰,便于工作的交接,这些工作的到位使改革后的企业能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
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完成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中医药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的优势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被发挥出来。如今,中医药机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如: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医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十一五”期间提出了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中医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理念,深化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中医药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中医药的发展目标。党和国家为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并加大了中医药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中医药的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在中医药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目前,我国中医药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无法满足人们对中医药的新需求。中医药在治疗和预防疑难疾病方面的技术成效并不显著,中医药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还不够高。除此之外,我国中医药缺乏专业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偏远地区的中医药基础设施不足,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无法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比其他方面的改革进度缓慢,这也是中医药管理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分析
1.创新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法
要想对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相关部门必须坚持正确合理的改革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医药管理部门认识到了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要想保证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的合理性,中医药管理部门就必须充分了解中医药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合理的制定行政改革方案,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该加强对中医药的调控,完善中医药发展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统筹规划。在新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下,确定中医药发展的目标,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
2.明确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深化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相关部门一定要明确责任,合理决策。目前,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比其他方面的改革进度缓慢,主要原因是医药部门没有明确行政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改革过于盲目,管理缺乏目的性,改革深化过于形式化。如今,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法律不够健全,行政管理缺乏政策保障。要想推动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家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中医药行政制度的改革提供政策保障。我国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把多种因素结合起来,比如:要考虑到国家政策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等等,只有降低外界因素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才能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展。
3.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
在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无法把理论研究和指导结合在一起,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忽略了指导的重要性,导致行政体制改革先天不足。除此之外,中医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成效有很大影响。要想推动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加强中医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中医药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中医药培训基地,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培训,丰富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壮大中医药人员队伍,为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4.中西医相结合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表明,中医药和西医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我国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扶持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中医药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和鼓励。《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在深化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把中医药和西医相结合,进而推动中医药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医药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医药行政体制已经无法满足中医药的发展需求。如今,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要想对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相关部门必须坚持正确合理的改革方式,创新改革模式。要想推进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还必须明确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避免出现盲目改革的现象。在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把中医药和西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璀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
[2] 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3] 郭平.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5
《意见》称,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近年来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涉及面广亮点多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意见》的改革内容更为全面,涉及基本经济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文化体制、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等社会体制、行政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涉外经济体制以及综合配套改革等十个方面。这点从数字上也可以直接体现:2011年《意见》全文约3800字,提出了22条改革意见,而今年的《意见》全文超过5000字,共提出34条改革意见。
“从细节就可以看出,国家相关部门对经济体制下大力气改革的决心。”对此,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今年规划的特点是“大而全”――首先,既有宏观层面涉及到利率、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也有微观层面引导民间资本的规划等;其次,从“国家队”参与的情况看,业界能想到的部委,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都位列其中。
具体而言,宋颂兴认为,国有企业、价格体系及金融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要“亮点”。
在国企改革方面,《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于价格体系改革,《意见》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改革。具体为,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开展竞价上网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销售电价分类改革,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机制;深化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择机推出改革方案。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积极推动水权制度改革和水权交易市场建设;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对于金融体系改革,《意见》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此外,还特别提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
如何推进是关键
宋颂兴表示,与以往相比,此次《意见》强化了市场的作用,但更注重处理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关系,“毕竟,市场化是贯彻所有改革的关键点”。
“虽然很全面,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有了政策有了指导,最后如何落实是问题的关键。以前,我们也出过很多政策,但是最后能落实达到预期效果的有几个呢?”中国价值指数研究员崔新生表示,如何解决政策与市场的脱节是改革的关键。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6
一、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思路
考察国外一些成功的合作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在理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一是经营目标由不以盈利为目的转向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合作金融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金融组织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阔的市场上参与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合作金融组织必须注重效益,不断提高盈利水平,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追求盈利的倾向。合作金融组织的经营目标逐渐由“不以盈利为目的”和“为社员服务”转向“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产权制度由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演化。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立之初,社员大都是个体农民,而在现代的合作金融组织中,社员的范围不断扩大,股东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社团组织;既可以是农业经营者,也可以是非农业经营者。三是政府通过退出投资逐步弱化对合作金融组织的控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信用社在开始成立之初,政府都给予了许多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及政府投资入股等。这在当初农民个人股份数额较小及信用社自发成立有困难的情况下,对于加快信用的成立与发展应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作为投资人,尤其是作为控股的大股东,难以避免使信用社按照政府的意图运作,从而对合作制的民主管理等原则形成扭曲。鉴于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外合作金融理论发展的启示,本文认为深化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要在严格落实改革方案设计的资金支持政策等措施的同时调整改革的思路:在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选择上实施股份制的模式改革,放弃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与合作制模式的规范(仅限于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一存量改革);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股权结构设置的规定上,进一步提高法人股的比例,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上,地方政府逐步退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重新定位省级联社的行业管理职能;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功能定位上,实施功能再造改革,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成为社区性银行机构;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上,以联社为单位组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这一改革思路,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并通过功能再造增强对“三农”服务的支持。实际上,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否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一个风险与收益权衡的结果,与产权制度模式和产权组织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硬性的支农服务要求不仅要支付较高的监管成本,而且也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应循着产权制度的股份制改革――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行业管理机制的转换――实施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改造的路径推进。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深化的制度安排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涉及到对既有制度安排的重新调整。按照本文确定的改革思路和改革目标,在肯定既有制度安排合理性的基础上,重点是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和股权结构的调整,实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功能再造,重新界定地方政府及省级联社的职能定位,协调改革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深化。
1.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股份制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仍是本轮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核心。通过前文分析,股份制在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上较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具有优势,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股份制的范围,加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
2.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人治理机制
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也是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新一轮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中,股权结构设置规定的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投资主体,单个农户、个体户、企业法人等各类经济主体都可以投资入股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利于拓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股金来源渠道,充实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本金。
3.实施农村信用合作社功能再造的改革
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存在“去农化”的强烈趋势,尽管银行监管部门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要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信贷支农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但高效率服务“三农”的目标难以实现。在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深化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职能定位。
4.重构地方政府逐步退出的行业管理制度模式
既然管理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行政干预成为一种必然,实现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自主经营的一个必然的改革就是弱化地方政府的干预。按照目前改革方案的设计,管理体制调整后由省级地方政府行使行业管理职责,主要是增强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和风险防范的责任,以此来约束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干预。
5.严格落实中央政府资金支持激励机制的措施
尽管资金支持的激励机制设计存在缺陷,不能必然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但在改革中从严落实政策总比放松政策要求要好的多。在现有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下,中央银行要严格掌握专项票据兑付的考核标准,与监管部门共同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同时要加强对已兑付专项票据的农村信用社的动态监测,提高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息真实性的识别概率,尽可能地降低农村信用合作社认为中央银行会降低专项票据兑付考核标准或必定会兑付的预期,减弱农村信用合作社作假的倾向,使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深化改革努力达到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的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