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司法所基本情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司法所基本情况汇报范文1
我所自社区矫正工作自开展以来,本着“以人为本,教育优先”原则,不断探索新时期下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致力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的各个方面。截止目前,我所共登记在册矫正对象22人,其中管制7人,缓刑11人,假释2人,剥夺政治权利2人。所有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为零。一直以来,我所在“思想教育为主,监督管理为辅”的理念引导下,着重加强社区矫正的前期走访和后期监督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帮助矫正对象增强了回归社会的自信心,有效的降低了当地的治安犯罪率。
首先,司法所坚持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了矫正方案、志愿者协议书、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每月小结、谈话记录、电话汇报等方面的资料,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帐。
其次, 在管理机制上,充分发挥镇、村(居)两级管理网络的作用,明确各自的工作地位和工作任务。实施村(居)每月一次例会制度,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长期发展和司法所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工作又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其中学习教育和公益性劳动,是提高他们思想认识,改变他们思想观念,矫正他们不良行为,提升道德品行的良好手段。因此,我们在教育管理手段上实行有的放矢,一是针对矫正对象的刑罚种类不同,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法律知识,实行个体化教育,如对交通肇事罪,进行相关交通法规学习,盗窃罪进行相关刑法知识的学习。二是确立一个公益性劳动基地潭丘乡敬老院,选择一些公共场所,根据性别、年龄、体质和特长,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安排相应的公益劳动等。三是对一些由心理障碍的矫正对象,适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再次,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分类管理。我所在充分掌握矫正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所犯罪行及改造表现的情况下,将社区矫正对象分为重点管理对象和非重点管理对象。对重点管理对象提高警惕,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其生活行迹,加强管理和监督;对非重点管理对象,只需要适时的报告其生活情况,定期参加公益活动,不定期地开展教育谈话。针对不同性格、思想、生活环境的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法。对于情绪低落,思想悲观的矫正对象,坚持安身暖心,实施心理疏导,使其重燃生活希望;对于存在抵触心理、拒不接受矫正的对象,坚持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矫正方法;对于患病及生活困难的矫正对象,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回顾过去,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目前我所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区矫正经费不足,资源占有量较少,社区矫正工作涉及电话沟通、思想汇报、谈话教育、组织培训、公益劳动等方方面面,由于经费不足,学习场
地、教材、人力等资源严重匮乏,集中学习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公益劳动也得不到有效的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主要表现在对矫正对象的思想汇报和教育上,经费不足产生的后果是对矫正对象的监控容易,教育却很难,矫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监视层面上,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矫正对象往往是被动应付各方监督,尚未真正认罪伏法,逆反心理较大,这种情况对社会治安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二、社区矫正工作人力不足,矫正工作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以我乡现状来看,社区矫正人员主要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组织结构单一,无法形成有效的矫正网络,同时,社区矫正工作者参加业务培训机会少,业务知识不够丰富,司法所工作人员较少,这几方面都是制约矫正工作无法做到高效、规范、深入开展的原因。
综上所述,认清了目前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就应该思考对策,立足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目前来看,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各个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更应该深谋远虑,未雨绸缪,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矫正工作体制,为今后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今后我所的矫正工作,会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一是加强社区矫正档案的规范化建设。突出表现在档案管理上,档案的建立应将矫正工作中监督、管理、教育等各方面情况均记录在案,突出每个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和工作表现,同时,尽量避免重复记录的情况发生,减少不必要的细节,做到档案简洁、内容充分、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再根据每个矫正对象的年终档案,对矫正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总结。
二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体制的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体制化,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资源,做到资源调配不浪费,此外,还要制定和公开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加强监督与制约,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透明度,限度的解决目前矫正工作资金不足的现象。
三是加大对基层司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着力提高政治信念、专业素质、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政治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熟炼,既能解决复杂矛盾又廉洁奉公、执法为民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以上是我所20xx年度社区矫正工作的自查报告,回望过去,成绩是显著的,教训是深刻的。展望未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区矫正这一事业,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寻和摸索的地方,但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不断帮助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不断支持和鼓励下,我所一定能在今后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司法所基本情况汇报范文2
一、结合“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工作,深系点,解决群众实际难题,从源头上化解社会治安隐患。
在局党组书记、局长的率领下,局机关十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到联系点乡村开展“走基层、解民情”活动。以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入户走访了8户困难群众,并采取“多帮一”的方式,把他们定为我局职工的重点帮扶对象。准确掌握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现状、经济收入和贫困原因等情况,建立了民情台账,并针对困难农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切实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以实际行动向他们传送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通过与帮扶户交心谈心,拉近了他们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此次帮扶之行为严寒中的困难“亲人”送去了价值近千元的生活物质,同时也送去了一缕沁人心扉的温情,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司法行政系统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因贫困仇视社会导致的社会治安隐患。
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联系点群众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局始终抓住法治宣传这一“重头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政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一是在重要节假日和敏感时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基层,走村入户,通过主动上门与老百姓拉家常、举案例、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党的亲民、爱民、富民、惠民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增强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结合各类专项主题教育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结合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作风建设和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三严三实”、“挂包帮”、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活动等,深入村社、学校、电站、寺庙、机关、景区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尤其是基层司法所充分发挥最熟悉了解基层群众需求的优势,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法律七进”活动,强化基层法治宣传教育,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局组织法律专业人员与机关干警深入到联系点开展法治讲座2场(次),受教育群众200余人,现场法律咨询、解答疑难问题60余人(次),发放普法读物80余册,在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平台上普法短信40余条,印刷法治宣传图书200余册。
三、创新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拓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视野。
(一)“分五步走”开展精准识别工作。为了进一步摸实、摸准联系点村的贫困户,联系单位与县司法局共同商议重新识别贫困户工作。达成“分五步走”的共识。第一步:自愿申请。全乡农牧户对照贫困户标准,进行自我审核,自认为符合条件的,自愿填写贫困户申请表;第二步:入户调查。由乡包村干部、县联系单位、村“两委”成员、社员代表组成工作组,对申报贫困户申请的农牧户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筛选出真正贫困的农牧户。第三步:民主评议。申请人现场说明贫困原因,由县联系部门、乡党委政府、乡属机关、村人大代表、村党代表组成的评分小组现场进行打分,根据得分结果,从高到低确定贫困户名单,综合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民主评议过程中,由村民代表组成的列席人员全程进行监督,详细记录参会人员、评选过程、发言记录等内容。第四步:申请复议。对公布的贫困户名单人选有异议的农牧户,可以申请复议,再由村“小三职”干部、乡干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投票,选出贫困户。第五步:公示公告。将入选贫困户的名单在所在村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经公示有异议的,农牧户申请复议后,再进行第二次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全村贫困户名单,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公告(公告期为7天)。
司法所基本情况汇报范文3
一、基本情况
**市司法局帮扶对象是**县**镇**村,该村位于**县**镇北约10公里,辖区共8个自然村,全村共1120户,4380人,其中党员54人,村组干部10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8197亩,其中水浇地6797亩,以玉米种植为主。全村农业以农户分散种植。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无村集体企业。行政村无经营性集体资产,村部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面积约200m2,无集体经济收入,村级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镇各项工作考核经费,每年约12000元。有大型运营车辆40余辆。计划生育执行很好,没一例超生,**年计划生育率100%。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0%。全村养老参保率80%。五保户5户11人,低保户278户。农民经济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00元左右。;村‘三委’班子健全,妇联、团委等配套组织均有设置。村班子能按时组织开展各项工作,较好的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中宁县司法局对全局38名干部帮扶的徐套乡小湾村的40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产业带村、项目兴村、资金扶村等不同形式,重点做到“八个一”,即建立一本台账、制定一份计划、解决一批困难、提供一项技术、带强一批产业、带动一批项目、带活一批市场、带建一批设施,切实增强贫困村、贫困户“造血”能力,实现贫困村限期销号,建档立卡人员全部脱贫的目标。**县司法局全县建立了贫困户法援潜在服务对象动态数据库,免除了经济困难审查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对于一些即时发生或急需提供法律救助的当事人,可以直接与各工作站点联系,实行事前电话申请、事后补办审核等灵活方式,保障当事人都能够快速获得法律帮助,真正实现了应援尽援,把法律援助惠民政策精准地落到实处。
二、立足部门职能,开展法律援助精准扶贫
**市司法局全体人员进村入户。深入每家每户,与农民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实打实服务,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结亲戚,建立“鱼水情”,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政策解读,解决实际问题。截止目前,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77件,完成全年600件任务的162.8%。市局本级办结524件,占总量的53.6%;中宁县办结146件,占总量的14.9%;**县办结307件,占总量的31.4%。其中办理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法律援助案件204件,其中沙坡头区49件,占总量的24.0%,中宁46件,占总量的22.6%,**县109件,占总量的53.4%。办结法律援助案件1件。全市法律援助共接待群众来访2986次,12348解答电话咨询1142次.
一是开展政策宣传。深入宣传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特别是今年中央和自治区二号文件精神。加强《宁夏法援援助条例》、《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向村民发放《法律援助申请指南》,在全村贫困户普遍开展一次上门入户法治宣传教育,宣传、讲解法律援助的社会意义和申办流程,真正把法律援助民生政策送到老百姓身边。围绕基层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要,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把人民调解、职务犯罪等与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送到基层干部手中。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在村部、学校、农村文化广场等场所,集中开展“法律八进”活动,搞好法律知识的宣传咨询活动,向人民群众发放有关书籍和宣传资料,把民法、妇女儿童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条文编印成册送到群众手中,让他们学法、用法、守法。
二是构建法律援助服务圈。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全市县、乡、村三级纵向网络全部健全,各行业、各领域横向的工作站、点也在逐步拓展延伸,真正实现了法律援助零距离、全覆盖,方便了广大群众及时、就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加强对扶贫村法律援助联系点业务指导,对贫困群众进行对接联系,及时了解贫困户法援潜在服务对象,实行事前电话申于一些即时发生或急需提供法请、事后补办审核等灵活方式。普遍的基层法援组织、灵活多样的便民服务载体、创新的工作机制,实现法律援助服务零距离、全覆盖。将务工、医患、劳动报酬、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作为法律援助受理重点,同时实行老年人法律援助优先制度,对低保户、农民工、妇女、残疾人等符合特定困难条件的群众,简化程序,放宽标准,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力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两县一区全面完成规范化便民窗口建设,强化窗口工作纪律,公开工作人员守则、法律服务承诺等制度。窗口工作人员接待群众热情周到,答疑细致准确,实现了法律援助窗口服务建设便民化、规范化、专业化。对农民工因劳动报酬纠纷和工伤赔偿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第一季度,现场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39次330余人次。受理农民工法援案件48件,办结38件,受益354人,挽回经济损失120.4万元。在全市实行法律援助案件“点援制“,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服务。
三是规范法援便民制度。组织全市律师、法律工作者一对一担任帮包村法律顾问,对全市贫困户普遍开展一次上门入户法治宣传教育,宣传、讲解法律援助的社会意义和申办流程,真正把法律援助民生政策送到老百姓身边。日常管理中,加强督查,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建立完善工、青、妇、老、残等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发挥工作站、点便民利民的区位优势,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贫困群众、贫困地区。加强和改善法律援助机构网络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流程,推进法律服务项目化。从法律援助站点人员管理、便民服务窗口建设、业务运行、内务管理等方面明确工作职责,深化法律服务机构与司法所联系对接机制,形成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联络点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和法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基层法援站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对全市31个镇乡法援站统一站点标识、统一上墙制度、统一工作台账,做到接待有场所、咨询有记录、工作有网络、管理有制度、办案有档案。整合提升“12348”咨询平台服务水平,积极运用网络平台和新兴传播工具推行网上咨询服务,推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拓宽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渠道,实现法律援助咨询全覆盖。